底本

  • 帕纳秀克《红楼梦》俄文全译本底本问题刍议
    对其所参照的中文底本问题进行厘清与重新界定。二、《红楼梦》俄文全译本底本问题:述与辨两部《红楼梦》俄文全译本自20 世纪问世以来,我国学界便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与研究。尤其在进入21 世纪后,研究热度不断升温。但就目前在两译本所参考的中文底本的论述方面,既有互相一致的认识,又有相对模糊的见解。我国著名红学家吴世昌在其文章《〈红楼梦〉的西文译本和论文》中,较早指出帕纳秀克所译的《红楼梦》是“由中文原作译出”,底本为“程乙本”。①吴世昌:《〈红楼梦〉的西文译

    国际汉学 2023年3期2023-06-07

  • 林译小说的“定论”与真相
    译《吟边燕语》的底本后发现,虽然林译标明为莎士比亚著,但其翻译底本却是兰姆姐弟1807年所著《莎士比亚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顺着同样的思路,樽本照雄先后考察了林译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二世》《亨利第四纪》《亨利第六遗事》的底本,发现林纾翻译采用的底本都不是莎士比亚的原作,而是出自剑桥大学奎勒·库奇改编的莎士比亚历史故事集《莎士比亚历史剧故事集》(Historical Tales from Shakespeare)。同样,樽本

    书屋 2022年12期2022-12-28

  • 从文本比对看马克思主义术语的中日共享与创出——以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为例
    的研究,离不开与底本的比对,尤其是与1906年日文全译本(以下简称“日文底本”)的比对。本文以陈译本为语料文本,通过与日文底本的比对,考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其基本概念的汉译方式;探究中日两国在实现信息转换中的共享与创出;为廓清马克思主义术语在汉语中生成与演变的轨迹提供参考。一、语料文本与日文底本的成立(一)陈望道译《宣言》的成立陈译本出版于1920年8月。在此之前,《宣言》的部分段落和章节已经被译介到我国。1899年2月,在上海广学会创办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3-18

  • 《东莱集》校勘札记 ——中华再造善本、敬胜堂本及续金华丛书本比较
    文集[2]。1 底本、校本的选用笔者自2010年开始进行儒藏精华本吕祖谦《东莱集》的整理校勘工作,当时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黄灵庚先生等主编的《吕祖谦全集》,其中的《东莱吕太史集》以胡宗楙《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对校或参校了宋吕乔年刻、元明递修《东莱吕太史集》五十卷本、明嘉靖年间刻《东莱吕太史集》四十卷本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钞《东莱吕太史集》四十卷本等8个版本,并于疑义之处参校20种著作[3]。该版本的校对工作做得十分细致扎实,对笔者的校对整理有很大裨益。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3期2022-02-06

  • 《中华道藏》所录敦煌道经校补
    《万历续道藏》为底本,在保持其三洞四辅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其所录的各种道书做了校补、标点、重新分类,甚便当代读者阅读利用。更值得称道的是,除了明代《道藏》外,《中华道藏》还从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校录了47种道经,这些道经大多为明代《道藏》失收的古佚道经,是敦煌道经中的精华,可为道教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部分点校者缺乏敦煌文献整理经验,其所录敦煌道经中存在不少文字和标点问题,这既影响了读者使用,亦有损于《中华道藏》的整体学术水准。今刺取

    社科纵横 2022年3期2022-02-04

  • 杜堮手抄杜甫诗文底本辨析
    二、杜堮抄评杜文底本:《读书堂杜工部文集注解》杜堮对抄录杜文所据之底本未有明说,但据杜堮所抄杜甫诗文及相关评述,仍可判定其所据底本。从其“文附本集后”语可知底本含诗集和文集。杜堮抄录《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一文后评曰:“少陵以诗鸣,文附本集后,仅两卷。大抵皆从血性流出,不以字句为工,而字句之工,卒亦无能及者。余则读少陵之诗亦如其文,文亦如其诗也。‘沉郁顿挫,豪宕感激’八字,尽之矣。然千余年来,竟无两也。逸叟又识。”语中提及“文附本集后,仅两卷”。据此,所抄杜

    杜甫研究学刊 2021年4期2022-01-05

  •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红楼梦〉底本研究》序
    》是用哪个本子为底本呢? 因为我看宋淇先生的文章,他虽然对霍克思英译本《红楼梦》评价很高,但却对霍克思翻译《红楼梦》时选用程乙本为底本提出了批评,认为霍克思选用程乙本为底本是“最大的缺点”。 因此我想到杨宪益、戴乃迭先生翻译《红楼梦》采用的是哪个底本的问题。 而李晶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发现过去人们在评价杨、戴译本时对底本选择的忽略。 “梳理过去四十年来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迄今为止,杨译《红楼梦》的研究都限于对片段文本的解读,缺乏对三卷本译作的整体关注,对杨译

    红楼梦学刊 2021年3期2021-11-11

  • 满文刻本《聊斋志异》版本考
    版本介绍。满译本底本来源问题是对其进行多视角深入研究的前提。据《聊斋志异》满译本与《聊斋志异》诸汉文版本间的文本关系,《聊斋志异》满文刻本是依据青柯亭刻本翻译的。除了删节前八卷的20篇文章外,对其他择译内容进行了较为忠实的翻译。《聊斋志异》满文刻本是《聊斋志异》传播史和版本史研究、满族翻译文学史研究、清代满汉文学交流史研究中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其学术价值值得关注。关键词:《聊斋志异》;满译本;底本《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文小说的扛鼎之作。《聊斋志异》一问世就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8期2021-09-14

  • 《聊斋志异》首刻本青柯亭本鲜为人知的故事
    。此刻本以原稿为底本,参校了周季和本等其他抄本,在卷数变化、篇目取舍、文字改动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关键词: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底本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3712(2021)02-0072-12浙江西部山区,新安江和兰江汇合处,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城——梅城,这里曾经先后作为古严州府、睦州府的治所。城北面的梅城中学,从唐朝到清朝,一直是历代州府的衙门所在地。衙门内有一座石亭,石亭旁是两棵浓香馥郁的桂花树。今天,

    蒲松龄研究 2021年2期2021-09-13

  • 浅谈古籍编辑的基本素养
    别版本,选定好的底本;核对原稿,规范文字;仔细审读,标对句读;平时积累,提高古文修养。具备了这些,那我们就一定能够为读者提供一部高质量的古籍类图书。关键词:底本 繁简字的转化 异体字的规范 句读 修养古籍类图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具有学术含量高和文化价值大等特点。为此,古籍出版要求编辑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使命感。古籍编辑的工作和一般意义上编辑的工作有许多不同。本文拟结合自己的编辑古籍的体会,对此类图书的编辑的基本素养做一些简要论述。一.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3期2021-04-12

  • 刘向《别录》“一人持本”考述
    本”,“本”当指底本。对应“本”“本书”,整理定本可称“新书”,誊抄副本可称“别本”。“本”“本书”又可与重修、续书、附记、注解对文,《汉书》之于《汉纪》,《东观汉记》之于《后汉书》,《三国志》之于裴松之注,《春秋谷梁传》之于范甯集解,都可称“本书”。关键词:刘向;校雠;底本;别本;别录DOI:10.16346/j.cnki.37-1101/c.2021.01.12所谓刘向《别录》“一人持本,一人读书”一直被视作“校雠”的经典定义,如陈垣先生论及对校法说“

    文史哲 2021年1期2021-03-04

  • 韩国汉诗文献底本勘误举隅
    词] 韩国汉诗;底本;讹误;校勘[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21)02-109-06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大量以汉文写作、出版的文集(包括别集和总集)。这些文集以木刻本、活字本和手抄本三种形式流传,成为我们今天进行域外汉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文献。但是,这些文集底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讹误,会给我们的研究造成困难。因此,寻找讹误、发现讹误、纠正讹误就是我们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因为只有在正确文本之上建

    东疆学刊 2021年2期2021-01-17

  • 《毛泽东集》的编辑局限 ——以第二版第一卷为例
    新青年》初刊本为底本,却未有保持其标点原貌:对于圆形句号,除段末处外,全部替换为通行逗号“,”;对于着重号,则尽数删除。前者虽使录文丧失底本包含的一些标点改革史信息,但无害文意;后者则显而易见地有损文章原意。《研究》为何采用了迥异于《信》的标点编辑原则?其原因大概在于底本和参校本方面的差异。《信》仅有底本而无其他版本作为参照,故一仍旧貌。《研究》却有1967年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和《资料选编》参校。由此,编者就可能采用了文字上底本为准、标点上参校本为准的编

    现代哲学 2020年3期2020-12-01

  •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红楼梦〉底本研究》
    迭英译〈红楼梦〉底本研究》一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深入分析杨-戴译本的底本情况及此译作自开始至完成的历史过程,着重阐释其在译介文史典故、诗词书画、服饰器具、饮食医药等传统文化内容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及其成就,进而结合与其他重要英文译本的文本对比,通过底本选择与对原著中各种传统文化因素的表达,分析杨宪益、戴乃迭为《红楼梦》在英文世界中的译介做出的贡献。该书由张庆善先生作序,全书共分八章,依次为: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红楼梦》底本研究综述,从结构体例看底本歧异与杨

    红楼梦学刊 2020年6期2020-11-17

  • 秘不示人的《聊斋》黄炎熙抄本及其来龙去脉
    抄本;抄写年代;底本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抄本又称传抄本,是指根据底本传录而成的副本。按照涵括内容是否全面,抄本又分为全本、选本等不同的形式。《聊斋志异》的众多抄本中,铸雪斋本、康熙抄本、二十卷本等属于全本。黄炎熙抄本则不同,它是以抄主命名的一个选抄本。这个选抄本的抄写、流传过程有哪些值得我们回忆的故事,这个本子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呢?一、秘不示人的黄炎熙抄本黄炎熙抄本目前藏在四川大学博物馆,这个版本至今没有对外公开,因此,没

    蒲松龄研究 2020年3期2020-10-28

  • 从“女警花”说起
    徐悲鸿》)“话本底本”?现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1页,编者写有这样一段话:“《金瓶梅》的故事虽然从《水浒传》‘武松杀嫂演化而来,但与《水浒传》有明显的不同,即主人公不再是根据以往各代民间艺人的话本底本加工而来的历史人物,而是基本出于文人创作的、当时社会的典型人物。”其中的“话本底本”是不能说的。什么是“话本”?教材第33页在介绍“三言”时说:“宋元时代说书人的底本即‘话本。”鲁迅先生给了定义:“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4期2020-06-30

  • 《异史》:改名换姓的《聊斋》抄本
    异史;抄写年代;底本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中国古代小说往往存在一书多名的现象,如大家熟知的《红楼梦》,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玉缘》等众多的名称。《聊斋志异》这部书存在很多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在书名上大概都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有一个版本却另外,它并不叫“聊斋志异”,这个版本是如何发现的?它为什么不叫“聊斋志异”?它有哪些特点呢?一、《异史》抄本的发现《异史》抄本是被中国书店发现的。中国书店是全国第一家集收购、发行、

    蒲松龄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6

  • 20世纪以来关汉卿作品的整理与校注
    1种。卢前根据的底本只是3种:《元刊杂剧三十种》《杂剧选》和《元曲选》。《孤本元明杂剧》由王季烈编选,1941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曾予以重印。书中收入的元明杂剧共计144种,完全根据脉望馆钞校《元明杂剧》版本。其中有关汉卿杂剧5种。王季烈在编选此书时,进行了一些文字的改动,遗憾在未对其改动做出校记。这些虽然不是专门对于关汉卿作品的校读,但其中必然直接涉及对于关汉卿剧作的整理,这些工作,对于人们关注元杂剧这位杰出作家不无贡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3-22

  • 底本之信:《周易》在西方传播评要
    《周易》注本作为底本。选择什么样的注本,便意味着选择了什么样的理解,这便提出了一个“底本之信”的问题。明清时期的官方易学是以朱熹的《周易本义》为宗的。然黄宗羲、顾炎武、皮锡瑞等清代大儒都认为《周易》最好的注本是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朱熹的《周易本义》则存在严重的迷思,特别是关于易图学(包括《河图》《洛书》《先天图》等)的迷思。明末以后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尊重当时官学意见,翻译《周易》基本是以朱熹的《周易本义》为底本的,因而朱熹易学关于《周易》的迷思便也不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浅谈《贵州文库》编辑出版中的几点做法
    点做法。1 严选底本当今古籍整理出版,常用的方式有点校、今译、影印、选编、辑佚、汇录、数字化等。不管采用哪種方式,做好底本选择与确认工作,是古籍编辑整理的第一步。《贵州文库》目前的出版形式有影印、点校两种。影印的好处在于能保存古籍原貌,避免编校过程中产生新的差错;点校的好处在于因进行了整理加工,更利于读者阅读。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编校起来亦各有难处。1.1 审慎确认影印底本《贵州文库》影印底本都是专家反复论证后遴选的,保证了影印本的出版价值。选定可用底本这个

    知识文库 2019年16期2019-08-30

  • 中国文学“蛇妖”形象在日本的传播
    程。运用“述本与底本”的叙述学观点分析两篇小说的结构特点,同时意识到日本作为接受国所固有的民族文化与审美能动性,是如何体现在述本对底本的选择上的。分析两个“蛇妖”文本的深层联系,明确中日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过滤”作用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相关思想的一大体现。关键词:《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蛇性之淫》;底本;述本;文化过滤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3-0110-06明朝冯梦龙编撰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

    华文文学 2019年3期2019-07-05

  •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时期,是依据多个底本抄写而成,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关键词: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鉴定;底本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解放初期发现的《聊斋志异》手稿本,被认为是《聊斋志异》研究界最重大的发现。时隔十年之后,《聊斋志异》的另一个抄本在蒲松龄的家乡淄博被意外发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学者根据其卷数把这个抄本命名为二十四卷抄本,这是一个抄得较好的本子,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然而,有关它的一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一、意外發现二

    蒲松龄研究 2019年4期2019-03-13

  • 中医古籍整理文字类典型错误举隅 ——以《养生月览》整理本为例
    以傅景华重编本为底本,2012年版中医养生大成本以虎林胡氏文会堂刻本为底本,2015年版中医古籍养生全书本、2018年版中国医籍整理丛书《养生类纂》附录本均以明成化十年(1474)钱塘谢颎校刻本为底本。由于2012年版中医养生大成本、2015年版中医古籍养生全书本、2018年版中国医籍整理丛书《养生类纂》附录本均为校注整理本,我们以以上3个整理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古籍整理工作中文字类典型错误。1 字形类错误因字形识别错误而致误现象在中医古籍整理工作中最为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03-05

  • 新版《红楼梦》署名引关注
    出版社以程乙本为底本,以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新中国第一个《红楼梦》整理本;1957年,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第二个校点、注释本《红楼梦》;1959年和1964年,分别修订出了第二版、第三版;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前八十回的底本,以萃文书屋排印的程甲本为后四十回的底本,重新整理的《红楼梦》首次印行。周绚隆说,这一版本是经过一代红学家集体努力完成的,开创了《红楼梦》传播史上以脂本为底本整理出来成为通行本的新时代。这之后,又

    文学教育 2018年4期2018-05-24

  • 古籍影印出版浅谈
    待。一、影印古籍底本的选择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我国古籍经历的传抄、翻刻,版本情况复杂,影印古籍的底本选择可以说是影印古籍出版的“根”,决定了出版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底本的选择也要遵循一些原则:(一)以“善”为先。这里的“善”便是我们所说的善本,日常工作中有时可以碰到一些比较稀缺的古籍,这时有些编辑就会建议将该书影印出版,实际上选择善本并不是以稀缺属性为准的,更要综合考量该古籍的讹误情况、学术和艺术价值。(二)以“价”为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0期2018-03-29

  • 论“新闻电影”中的“跨世界通达”
    述文本,二者都是底本与述本之间“双轴转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符号片面化”的结果。然而,由于新闻文本处于“一度区隔”,直接指涉实在世界,其“述本”以纪实性为导向,因而排斥“三界通达”。而“新闻电影”属于“二度区隔”,不直接对应实在世界,其“述本”穿越于虚构世界、可能世界与实在世界这“三界”之间。通过讨论“跨世界通达”这一现象,可以揭示出纪实型叙述与虚构型叙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基本差异。关键词:新闻电影;跨世界通达;底本;述本;双层区隔;作者简介:黄文虎,文学博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2-15

  • 《鄭文公問太伯》與中國古代文獻抄寫的問題
    同一書手根據不同底本進行抄寫,爲目前戰國簡中僅見的情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中西書局2016年,第118頁。這種僅見的證據爲了解中國古代文獻的抄寫過程提供了極其難得的信息,下面對這個問題作初步討論。《甲》本與《乙》本的形式與内容都非常相似,但是也存有個别明顯的不同。兩種寫本的竹簡都長45釐米,寬0.6釐米,原來都由三道編綫編聯。清華簡的整理者雖然没有記載編綫確切的位置,但是從圖録可知兩個寫本也都

    简帛 2017年1期2018-01-03

  • 校注简体本《山居四要》对底本误改误校举隅
    本《山居四要》对底本误改误校举隅上海中医药杂志社(上海,201203)吴庆晏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山居四要》,简体本,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成果之一。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本《山居四要》,影印本,与校注简体本《山居四要》采用同一底本。文章以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本《山居四要》为依据,探讨校注简体本《山居四要》在文字校勘方面的差错和不规范现象,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底本正而校注简体本校改误、底本误而校注简体本校改亦误、底本未衍脱而校注简体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6期2018-01-02

  • 古籍影印出版主要问题辨析
    在扫描遗漏、改变底本形制、处理图片失当、提要撰写随意等问题,有必要进行修正,以期在方便阅读的同时,尽可能保存原貌。关键词:古籍;影印;底本;版式;图片古籍出版目前的主要形式分为“整理标点”和“原书影印”两种形式。同比“整理标点”,“原书影印”省时省力,往往更受出版社青睐。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业界影印出版(包括域外汉籍影印)呈现一定热度。影印古籍依托于底本的选择,若底本不当,就损失了大部分价值。目前古籍多分藏于各公私单位,开展影印须取得对方授权。有的出版方未

    现代出版 2017年5期2017-12-15

  • 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补论
    批语是针对庚辰本底本抄手还是过录本抄手还需要辨析。实际上纪年为壬午、乙酉、丁亥之类批语的存在,并不与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的结论构成矛盾。玉蓝坡的批语虽然在针对庚辰本底本抄手还是过录本抄手的问题上不好判断,但玉蓝坡“系抄录之人遗漏”这句话本身,已经为曹雪芹的创作撇开了责任。与“只一‘叹’字便引出‘花解语’一回来”这个指称回目的证据类似,庚辰本其他脂批还可以证明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庚辰本 第十九回 回目 完备《文学与文化》2016年第

    文学与文化 2017年3期2017-11-13

  • 论《西游记》中重复修辞的运用
    承恩百回本为研究底本,从保留“说话”的语言特点切入,探讨《西游记》中重复修辞的运用及其审美效果。关键词:《西游记》;重复修辞;重复;“说话”底本;语言特点“说话”表示一种说唱伎艺,而“话本”即是“说话伎艺中所说的一篇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1]105沈承庆先生在论述通俗小说的发展历程中以《西游记》为案例论证了“话本文学的发展是循着‘底本、‘话本小说、‘文学本小说的次第出现。”[1]109而且,他强调“文学本小说最后完成于一位编写人的大笔。因故事情节出于‘话

    卷宗 2017年29期2017-11-06

  • 整理《百大家评注史记》之校勘发现 お
    以其竖排石印本为底本,对本书进行整理,发现《百大家评注史记》一书存在诸多错讹与版本差异。于此,略作考證,以期加深对《百大家评注史记》的了解。[关键词]《史记》;校勘;版本;底本[中图分类号]K8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1008906《百大家评注史记》于今可见最古的版本应为明代万历年间由书林余象斗刻印的《新锓朱状元芸窗汇辑百大家评注史记品粹》,后于民国六年(1917年)由上海同文图书馆改版成石印本。而后又收录入国家图书馆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10-19

  • 从宋人语境看底本与话本的关系
    代弹词讲唱艺术中底本与话本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宋人语境与今人语境有本质的区别。以今人浓重的文体意识去理解宋人的语汇,是造成持久争论而不能决疑的根源。宋人语境中“话本”一词的泛化色彩以及底本的存在样态本身则更进一步加剧了后人认识上的混乱。只有通过上溯至宋代以明确宋人语境中“话本”之原初含义,并将其与今人语境中的“话本小说”概念区分开来,底本与话本的关系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厘清,从而避免以今律古的错误。关键词: 宋人语境;话本;

    中州学刊 2017年6期2017-07-10

  • 《唐大诏令集》彭元瑞校本评议*
    集》彭元瑞校本之底本抄自该书之四库底本,因抄手疏漏,错误较多;彭校本采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校勘过,彭元瑞亦曾着力搜集用以比勘的他校材料,但其校勘并非尽善尽美;《全唐文》从《唐大诏令集》中辑录诏令时却采用彭校本为底本。《唐大诏令集》 彭元瑞校本 底本 校勘 《全唐文》《唐大诏令集》彭元瑞校本(以下称“彭校本”)现藏上海图书馆。《中国古籍总目》著录,云:“《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宋宋敏求辑。清彭氏知圣道斋抄本(存卷一至十三、二十五至八十六、九十九至一百三十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2期2017-06-05

  • 从误译现象考证邦斯尔神父英译《红楼梦》之底本
    英译《红楼梦》之底本宋 鹏(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邦斯尔神父译《红楼梦》是该书的第一个英语全译本。对该译本的研究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译本的底本一直没有查明。本文通过对多个版本的《红楼梦》和该译本之间的文字差异进行对比研究,证明译本的底本为民国时期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古本红楼梦》,而《古本红楼梦》是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年重排程乙本《红楼梦》的翻版,且底本中的错误对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邦斯尔;英译;《红楼梦》;底本;广益书局;亚

    文化学刊 2017年1期2017-03-12

  • 江南制造局科技译著底本新考
    南制造局科技译著底本新考邓 亮(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084)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了200余种著作,涉及数学、天文学、物理、化学、地学、医学、农学,以及机械、工艺、矿冶、军事、航海等众多领域,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近代化做出较大的贡献。学界对于江南制造局译著底本的研究有较丰富的成果,但仍有数十种未得到解决。文章通过对译著和西文原著的比对,考证或补正出30种江南制造局译著的底本来源。江南制造局 译著 底本晚清政府相继开办了一些官办译书机构,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6年3期2016-12-16

  • 朱熹《论语集注》校勘商榷
    书》本依据宋本为底本,没有参考《四书大全》,亦没有提及怎么处理避讳字;中华书局本以清吴氏父子刊本为底本,吴氏做了部分修改,但时有疏漏;《四书大全》为明刊本,每遇避讳字,均于页眉处标示“当作某”。故《四书章句集注》之校勘不可不参考《四书大全》。中华书局本之讹误中华书局《四书章句集注》2012年第二版更正了1983年第一版的一些错误,但是还有明显的错误有待校勘。1.讹字P51:盖见圣人之仪刑而乐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终不能用耳。按:“刑”,

    社会观察 2016年1期2016-11-26

  • 畿辅丛书底本略考
    000)畿辅丛书底本略考郭 蕾(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00)关于书籍的底本情况,是版本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丛书底本的考查,可清楚丛书的版本源流及价值。畿辅丛书;底本;刊刻《畿辅丛书》是清人王灏主持编辑的一部大型郡邑丛书,收录自先秦至明清的有关河北地区的郷邦文献一百七十多种。王灏(1822—1888)字文泉,号坦圃,直隶定州人清咸丰二年(1852 )举人。生平喜收藏书,名人字迹,金石等。编辑《畿辅丛书》(简称丛书)、《畿辅通志》,着有《括斋文集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2016-03-01

  • 表层文本与潜文本的叙事共谋 ——圣经《创世记》前三章底本的融合
    《创世记》前三章底本的融合黄 峰(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由于兼有P、J两个底本的创世内容,《创世记》前三章在叙事逻辑上具有显性冲突。但犹太教祭司们在坚持宗教信仰准则的同时,巧妙地通过表层文本的细节叙事暗示出亚当在吃禁果中的隐性犯罪,并进而建构起“三次祝福——三次诅咒”的潜文本叙事结构。《创世记》前三章利用这种表层文本与潜文本之间的叙事共谋关系,不仅有效地化解了P、J两底本之间的显性冲突,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完善了创世故事,这对增强整个圣经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12-08

  • 新整理本《毛诗注疏》勘误
    行本的影印本作为底本,自然是独具慧眼,然而,笔者发现整理本在文字上与底本竟颇有不同,而这些不同之处又不出校记,可见多是由于整理者的误识、误录、失于覆校所引起的形近之误,属于新产生的讹误。兹列78条于下:1.《鸮羽》、《鸿雁》说鸟飞,文连其羽,故《传》曰:“肃肃,羽声也。”(页六四)按,《毛诗》无“鸮羽”之篇,但有《鸨羽》,可知“鸮”乃“鸨”之误,底本正作《鸨羽》。2.兴者,取其一象,不可就荫,水可方、泳,犹女有可求。(页七一)按,“不”应作“木”,形近而误

    语文学刊 2015年8期2015-08-15

  • 从回目的翻译谈杨译《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底本
    2)1 关于杨译底本的几种说法《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本文简称“杨译”)一直都是国内翻译界的研究对象。在诸多关于杨译的评论中,底本问题却经常受到忽视,有的文章因而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甚至连某些翻译名家也不例外。(李晶,2012:232-237;洪涛,2010:77-95)而杨译的底本问题也的确比较复杂。就本文研究的前八十回的底本而言,就有“有正本”和“庚辰本”的争议。杨译外文出版社1978年版的

    科技视界 2015年4期2015-08-15

  • 《〈白虎通〉疏证》点校本白文校勘失误例析
    了以下版本:一、底本,即中华本《疏证》所依据的版本——光绪元年淮南书局本《〈白虎通〉疏证》。二、南菁书院本,即光绪十四年《皇清经解续编》本《〈白虎通〉疏证》。三、卢本,即乾隆四十九年卢文弨抱经堂校订本《白虎通》,卢本加上庄述祖的补辑《阙文》一卷是陈立《疏证》所依据的底本。四、傅氏双鉴楼藏元大德本《白虎通德论》,即《白虎通》祖本,卢本之前的《白虎通》版本均以此为底本。通过对刊发现中华本《疏证》白文校勘存在以下失误:一、中华本排印之误中华本《疏证》排印之误指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4-01

  • 中医古籍校勘与整理
    、确定古籍整理的底本和校本而提供可靠依据。在从事中医古籍整理或校勘时,一般选定以初刻本来作为校勘的底本。这是因为初刻本最能反映作者当时著述的历史原貌,其间未经传抄刊刻而错讹较少;其次可选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较高,刻印与抄写较好的善本作为底本。确定底本后,可择选重刻年代稍后,质量上乘,错讹较少的刊本作为主校本,和底本进行全面校核勘误。对底本与主校本出现相同的错讹,则应参考年代稍后的重刻本,或经后人精校过的刊本作为参校本。2.2医籍校勘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4期2014-02-05

  • 论《宋本史记注译》的整理特点
    形式——最忠实于底本原貌目前较为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以经晚清著名的校勘学家张文虎与唐仁寿校订、清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为底本进行标点分段[2],自出版以来影响深远,被学者认为是“保证了迄今为止《史记》校勘的最佳质量”[3]533。然而,南宋黄善夫本《史记》,作为被公认现存最早的《史记》三家注合刻本,也颇具价值。《宋本史记注译》[4]即选用张元济先生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南宋黄善夫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作为底本进行点校

    商洛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三国志集解》所据底本
    本、足本、精本作底本。由于这样的本子比较难得,所以,在进行古籍标点、校勘、注释时也可以选择那些比较通行的本子做底本。而翻刻、影印和标点、校勘、注释的工作一旦完成,往往又形成一个新的本子。所以,对其底本的考察和认定很重要,它关系到版刻的源流和版本的体系。历代治《三国志》的学者和著述可谓夥矣。裴注之后,近人卢弼(1876—1967)的《三国志集解》(以下简称《集解》)被认为“是目前关于《三国志》的最详注本”(《影印说明》)[1],《三国志》整理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年6期2013-04-11

  • 《文选集注·奏弹刘整》发微
    善本作某,可知其底本乃李善本;二,从《集注》本援引的诸家注的次序及其注文繁简程度可以看出,编者有综合参稽整理诸家注本的意图,对诸家注解相同重复之处,采取去同存异的方法,多存前注,删后注,故诸家注释越靠后者越简单。所以直观来看,《钞》、《音决》、五家注及陆善经注均附属于善注,表现为对善注的补苴性质。这样既免叠床架屋之繁,亦无喧宾夺主之弊。据此可断定《集注》编者是极度推崇善注的,且把其参据的善注底本完全地继承下来。换句话说,研究《集注》本正文及李善注,就相当于

    天中学刊 2011年1期2011-11-02

  • 《西溪秋雪庵志》整理本误字举正
    一定差距。今核其底本[3],参照上古本,仅就杭州本中的误字,举正如下(引用文献未注明出处者,均为通行本):卷一《形胜》:(1)洪瞻祖《从秦亭山济西溪,行梅花树中十八里,贻所迟客》:“伊余乐林坏,怀禄征三喜。”[1]138按:“林坏”,底本实作“林壤”,此误。林壤,树林耕地。宋·刘敞《公是集》卷四:《石林亭成宴府僚作五言》:“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2)陆圻《秦亭感怀》:“篱边野客此时醉,迹里朔风何处多。”[1]139按:“迹”,底本实作“磧”,此当简化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8-15

  • 面向汉英平行语料库建设的四大名著中文底本研究
    设的四大名著中文底本研究刘泽权,谭晓平(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介绍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的版本问题,及入选《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汉、英文本的作(译)者、成书时间、内容和底本的基本情况,比较了四大名著各英译底本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入库的中文语料的选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深入地比较、研究、分析、筛选及语料的标注,为语料库中文语料的选择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参考。四大名著;翻译;平行语料库;版本一、引言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2010-01-05

  • 《诗经》译本的底本及参考系统考析
    于两件事: 一是底本考察,二是翻译参考系统的考察和分析。对《诗经》底本和参考系统的考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译者的价值取向和翻译策略的根源,使《诗经》翻译的种种现象得到解释,这对客观、全面地研究《诗经》翻译很有意义。此外,译本的底本和参考系统考察和分析对于典籍翻译有方法论指导意义。关键词:《诗经》翻译;底本;参考系统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3-0101-4Investigation and Ana

    外语学刊 2009年3期2009-06-04

  • 入门的津梁
    古籍,首先是选择底本,用“善本”而不用“劣本”,自不待言。为明确善本概念,作者在此基础上主张:一、凡成为文物的古籍都是善本;二、凡校勘精审的才是善本。前者考虑其文物价值,后者考虑其使用价值。底本选择应是二者的结合,既要了解各种版本书籍的文物价值,又要掌握各种版本书籍的实际面貌。为此,应当建立专门的版本目录学学科,而且学会古籍版本鉴别的本领,这样可以避免选择底本的失当。如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民国时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底本绝大多数选得好,但也有些失当“如《盐

    读书 1987年8期1987-07-15

  • 说“评书”
    书”也指说书人的底本。据说,底本有两种:一是“道话儿”,只有一个基本情节,说书人临场发挥,肆意渲染,这类多有师傅传授;另一类叫“墨刻儿”,依据民间文学作品,由文人或说书师傅加工敷衍成篇。评书的结构讲求精妙,一般由大小单元连缀而成。大单元称“坨子”,小单元叫“回目”,说书时,总是在回目之间穿针引线,制造悬念,这叫“扣子”。“扣子”结得好,悬念用得妙,就会引人入胜,动人情怀,使人物形象饱满逼真,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表演者在说书时,手、眼、身、步均有程式化要求,且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5期1984-11-01

  • 底本
    处。其中之一就是底本的选择。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版社在重印古籍时,往往喜欢选用后出的翻刻本做底本,不肯费些力气去找更早更完整、精善的底本,也许是怕麻烦吧。浙江人民出版社印了一套有关杭州的历史书,如《梦梁录》等,底本用的大抵是“知不足斋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黄仲则《两当轩集》,选用的底本也是光绪本,其实这书的两种嘉庆原刻本并不难得。而影印《世说新语》也选用了光绪刻,就更不易理解。这书的宋版仍在日本,有影印本。明嘉趣堂翻宋刻也是有名的本子。新本往往包含了后

    读书 1983年6期1983-07-15

  • 两种《阅微草堂笔记》
    道光十五年刊本为底本,参校他本。影印本为断句,排印本则用新式标点。两种本子断句互有出入的,共数十处,绝大多数是排印本正确而影印本失误。如:“握雨携云,与埋香葬玉、别鹤离鸾,一曲伸臂顷耳。中间两美相合,或以时刻计……”影印本竟在“一曲”、“中间”处点断,这是中学生也能看出的错误。可见影印本所据底本是个粗制滥造的本子。两本相较之下,优劣判然。且就内容而言,影印本亦比排印本少好几则。而定价呢,影印本二元零五分,排印本一元四角。

    读书 1982年9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