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

  • 古曲在现代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程勇豪目前,对于古曲的概念,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从传统意义上而言,古曲应指中国古代流传至今,具有极高知名度的古典音乐作品,如我们所熟知的《霓裳羽衣曲》《塞上曲》《将军令》《阳关三叠》等。这类器乐之作的内容及配乐均出自古人之手,因年代久远,加之古代记音方式的局限、乐器复原的难度较高,大部分古曲在今天无法重获艺术生命力,也无法契合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的需要。社会学家艾君先生的观点:当代社会所倡导和普及的古曲特指依据古诗词谱曲而成的歌曲。这类歌曲完整收录了

    轻音乐 2023年10期2023-12-04

  • 琵琶古曲钢琴新弹作品中演奏处理方法探究
    魂”。这也是琵琶古曲钢琴新弹作品的通病,故本文将进行琵琶古曲钢琴新弹作品中演奏处理方法的探究。一、琵琶与钢琴乐器演奏分析中国的古典音乐文化通常与汉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关联,琵琶的演奏风格受到了语言声调的影响,根据语言中的声调变化,琵琶的演奏方式也各有不同。如语言声调为阳平时,琵琶的演奏技法可以为推拉或绰注;当语言声调为去声时,琵琶的演奏技法又可以为推复拉复或绰注等。琵琶的演奏既能展现出旋律的优美抒情,又能展现出情绪的激烈和饱满,还能够表现出宁静、安详、沉思等

    参花(上) 2023年6期2023-06-15

  • 古曲《阳关三叠》的演唱特点和情感处理
    度、收放自如,将古曲《阳关三叠》完美演绎出来。一、古曲《阳关三叠》概述(一)创作背景《阳关三叠》又被称之为《阳关曲》或《渭城曲》,而“阳关”与“渭城”都是唐代地名。盛唐时期,在国家统一、政权巩固与经济实力强大的时代背景下,唐朝各类舞蹈、书法和歌词等各类艺术齐头并进、百花齐放,聚集成绚丽多彩的艺术百花园。唐诗是这一时代的文学代表,其和音乐融会贯通,许多优秀的诗词被改编为歌曲并记入歌章。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阳关三叠》,是以《送元二使安西》为基础改编的乐曲,这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3

  • 国家图书馆9月奏响“古籍里的古曲
    编排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汇流澄鉴”“望月怀远”“人生况味”等三场演出分别于9月3日、10日和11日在国图音乐厅呈献。从2022年3月立项开始,《古籍里的古曲》主创团队和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位专家学者,从50余部古籍中精心选取了36支古曲,在充分尊重古籍古谱记载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编配,以戏剧表演、诗词吟诵、古曲吟唱等多种形式辅助古曲演奏,努力打造能够立体展现古籍之深厚、古曲之美韵的非同一般的音乐会。其中,“汇流澄鉴”源于故宫文华殿后身的

    藏书报 2022年35期2022-11-11

  • 古曲《渔翁道情》的艺术分析和演唱分析
    词一起流传至今的古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篇幅短小精悍,结构巧妙,曲调清逸洒脱,意境悠远,是众多声乐学习者的必唱曲目。笔者将从《渔翁道情》的背景、艺术分析和演唱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其他演唱者提供些许借鉴。关键词:古曲;渔翁道情;艺术分析;演唱分析一、《渔翁道情》的创作背景《渔翁道情》的作者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曾在山东范县、潍县当县令,政绩显著,后因恶人诬陷被贬谪,在扬州以卖画为生,由此成为“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7期2022-06-11

  • 唐朝诗乐的“出土”与考证初探
    社社长認为这是首古曲,号召学唱。此后因叶氏堂兄妹已耄耋之年,在诗社不断的鼓励和催促下,我们于2011年2月在苏相叙,将叶梦得后裔传唱之五首能唱全的唐诗古曲录音并记谱。后我发觉祖传古曲有唐朝音乐内在的特征,经考证,初步认定其中三首古诗乐可能是唐朝诗乐。一则,徵调式是唐朝诗乐的主要特征。叶氏祖传的唐诗古曲特征与陕西民间音乐传统相吻合。《枫桥夜泊》《春望》《乌衣巷》《遣悲怀》四首都是徵调式,而解放初期广为传唱的歌曲《东方红》《翻身道情》《兄妹开荒》《北风吹》《红

    音乐爱好者 2021年12期2021-12-23

  • 古曲《渔翁》的意境美研究和演唱分析
    诗词歌曲,又称“古曲”,顾名思义就是用古代诗词作为词的部分,再由作曲家对其进行谱曲而成的歌曲,是中国民族声乐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作品创作背景、歌曲情感表达、词曲以及演唱技巧几方面对《渔翁》这首古曲进行意境美研究和演唱分析。关键词:古曲 《渔翁》 意境美 演唱与其他类型的歌曲不同的是,古曲很考验演唱者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音色以及歌曲韵味(意境)的把握。歌者将一首古曲完整诠释的前提就是,要学会根据歌曲类型准确运用音色,气息具有灵活性,充分掌握咬字吐词

    参花(下) 2021年10期2021-11-06

  • 唐朝诗乐的“出土”与考证初探
    社社长认为这是首古曲,号召学唱。此后因叶氏堂兄妹已耄耋之年,在诗社不断的鼓励和催促下,我们于2011年2月在苏相叙,将叶梦得后裔传唱之五首能唱全的唐诗古曲录音并记谱。后我发觉祖传古曲有唐朝音乐内在的特征,经考证,初步认定其中三首古诗乐可能是唐朝诗乐。一、认定唐朝诗乐的依据一则,徵调式是唐朝诗乐的主要特征。叶氏祖传的唐诗古曲特征与陕西民间音乐传统相吻合。《枫桥夜泊》《春望》《乌衣巷》《遣悲怀》四首都是徵调式,而解放初期广为传唱的歌曲《东方红》《翻身道情》《兄

    音乐爱好者 2021年9期2021-09-22

  • 古诗词歌曲演唱方法分析与探讨 —— 以琴歌《渔家傲·记梦》为例
    演唱时,如何唱出古曲的风格,唱出古风、古韵、古味,是目前中国各古曲学派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戏曲唱法,历史悠久,资源丰厚,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戏曲唱法,大多都是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带有古代的风格和特色。戏曲唱法能否作为古曲的一种唱法,或者说如何用好这宝贵的资源唱好古曲等,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曾以戏曲唱法演唱琴歌古曲《渔家傲·记梦》,大胆地以“食今化古”的方式,在“用古”、“食古”、唱古曲的道路上做出尝试。一、词作、音乐简述1.词作简述《渔家傲·记梦》是“婉约派

    歌唱艺术 2021年9期2021-06-09

  •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古曲定名新证 ——兼论春秋战国新声的兴起及其地域特征
    白雪》为六种不同古曲的人数,要远多于以《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阳春白雪》为三种古曲的人数。这与汉人对以上古曲的引录方式大有关系,如司马相如《美人赋》有“臣遂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马融《长笛赋》有“中取度于《白雪》《渌水》,下采制于《延露》《巴人》”。扬雄《蜀都赋》有“《凄秋》,发《阳春》”。李善注:“《凄秋》《阳春》,并曲名。”此种引用多见于汉赋及后世文辞。本文拟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证实在先秦时代《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阳春白雪》实为三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4-17

  • 浅析经典古曲改编的钢琴曲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000)传统经典古曲的改编钢琴曲,在中国的音乐格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改编钢琴曲的存在继承了传统音乐的魅力,并与现代化的音乐表现形式相融合,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所创作出的改编乐曲都有着中国音乐的创作形式与意境。本文与相关改编钢琴曲作品结合,将音乐作品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一、强化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风格改编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进行创作时,更多的是注重自然与外层空间,并将自身的内涵展示出来,不仅仅只是对风景进行描写,所以能够与我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发展之间形成

    大众文艺 2020年19期2021-01-28

  • 中国古曲改编钢琴曲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艺术价值
    10000)中国古曲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情与民族特色,在我国本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古曲体现了民族文化与其传承价值,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国古曲高雅含蓄,优美动听。古曲改编的钢琴曲在我国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将古曲以现代音乐形式表现,也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充分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创作意境与形式。本文探讨了中国古曲改编钢琴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古曲改编钢琴曲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艺术价值,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得到传承与弘扬。一、中国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1-16

  • 解读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的特征和价值
    现,将中国传统的古曲进行改编也成为了钢琴家们一个重要的艺术方向。笔者就解读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的特征和价值一题,结合几部优秀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古曲;中国钢琴作品;艺术特征和价值平心而论,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历程中,许多钢琴家将我们的传统音乐素材进行重新改编,形成新的作品,这些优秀作品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独有魅力,又借助钢琴诠释出了新的音乐文化语境。《夕阳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百鸟朝凤》等优秀作品等皆符合传统

    黄河之声 2020年6期2020-10-21

  • 《阳关三叠》曲目分析和音乐表演美学
    :《阳关三叠》;古曲;音乐美学一、《阳关三叠》的背景与传承《阳关三叠》琴曲最早出现于明初龚嵇古的《浙音释字琴谱》,词取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当时唐朝征战连连,百姓生活贫苦,诗人王维的朋友元某即将从渭城远赴安西,两人在分别前有感而作,抒发其对好友的不舍以及对友人的祝福。后来的传谱人在原诗基础上增添了一些词句演变成了如今的古诗词声乐作品。盛唐时期产生了乐曲,梨园颇受欢迎,《阳关三叠》在之中占据了重要音乐地位。宋代时曲谱失传,现在大众演唱的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2020-09-10

  • 古曲与八音和鸣》教学设计
    动,指导学生品味古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弘扬民族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使古曲和合唱有机结合,采用朗诵、模仿、聆听、演唱、分析、创作等模式层层推进,提高学生对古曲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更能引导学生提高在歌唱音准、节奏、听力以及声部配合方面的技能水平。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背景分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2020-08-31

  • 珪璋雅曲说张娜
    朱小平古曲者,雅之极,深不可测,比昆曲更为典雅,更为小众。古曲之雅,之妙,真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古曲之溯源,定义首先应是流传下来的古器乐曲,如战国编钟所奏。历代诗词名家加入创作,如姜白石,因而流传下来的有乐曲《幽兰》《秦王破阵乐》《阳春》《白雪》《阳关三叠》《霓裳羽衣曲》《渔歌》等。脍炙人口的十大古曲,无词,是以古琴、琵琶、箫、二胡演奏。还有就是以姜白石等古人诗词谱曲,可唱。但琵琶二胡之类非传统中国乐器,皆由西域而传进。姜白石是中国词史上的大家,以自度曲

    民主 2020年6期2020-07-31

  • 浅析古曲中的演唱要素
    摘  要:古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音乐文化的奠基石。古曲的演唱要素分析,首先需要掌握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审美。只有当声乐和音乐美学思想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声、情、气等歌唱要素,音乐作品才能够最完整的被诠释。本文以《阳关三叠》为例,对古曲演唱要素进行分析并讨论。关键词:古曲;演唱;要素《阳关三叠》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声乐演唱中的《阳关三叠》是采用王震亚先生改编、夏一峰谱曲的版本。这类由近现代词曲作家重新谱曲的古代诗歌被重新翻唱,称之为艺术歌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7期2020-07-20

  • 如何把握民族唱法中古曲风格作品的歌唱特点
    【摘要】古曲风格的声乐作品是当代新创作民歌的一种体裁,演唱中具有浓郁的古曲韵味。古曲风格的歌唱包括了民族、美声、通俗等唱法的声乐作品。本文主要是论述如何去更好地把握具有古曲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的歌唱特点。【关键字】古曲风格;咬字;润腔;表现力【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68-02【本文著录格式】龚玲朝.如何把握

    北方音乐 2020年12期2020-07-09

  • 经典改编古曲的钢琴教学方法初探
    要 通过对经典古曲进行改编并用钢琴进行演奏,从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现性及继承性。而古曲的编曲有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也有以隐逸思想为题材的,但不管是什么题材的编曲,都将编曲时的情景毫无遗漏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并将我们代入到编曲人的丰富情感中,仿佛自己身在其中。将经典古曲进行改编并应用到钢琴教学中是个大工程,一旦改编得展现不出应有的风采,就相当于“毁经典”。所以将经典古曲进行改编并应用到钢琴教学中不仅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而且能够提升学生们对中国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5期2020-06-15

  • 经典改编古曲的成功及其启示
    12000)1 古曲的概述1.1 古曲的含义传统意义上的古曲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这些古曲大多属于器乐曲,而且大都出于诗人之手创作而成。现代我们所倡导和普及推广的古曲主要是指古诗词歌曲,简称为古曲。在中华5000多年的文化长河中,古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名副其实的我国民族音乐的母语与根。传扬古曲的过程正是发扬经典的过程,经典的古曲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典体现出了本行业的精髓和最高境界,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顶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24期2019-11-13

  • 经典改编古曲的成功及其启示
    化的传承与弘扬。古曲的传承意义和价值,便在于承载了一代人的文化思想和文化内涵。当前在经典改编古曲的过程中,要重视古曲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经典传承的重要意义。将两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关键词:经典;改编;古曲;创新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4-0014-021 古曲的概述1.1 古曲的含义传统意义上的古曲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4期2019-09-10

  • 筝曲《广陵散》作品分析
    :广陵散;嵇康;古曲古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原是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汉代已经出观。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前记云:“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間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六年矣!”。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有的

    大东方 2019年10期2019-09-10

  • 古曲与古诗词的探索研究
    诗的国度”,这为古曲新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越来越多的声乐爱好者开始选择演唱古曲作品,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地唱懂古曲作品。本文主要探索古曲与古诗词二者的关系,并结合《枫桥夜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记》两首古曲作品来理解古曲。【关键词】古曲;古诗词;古曲新创;【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概述古曲,从字面意思解释为古代的小曲。如果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深入了解的话,其实,古曲最初指的是古代所流

    北方音乐 2019年14期2019-08-30

  • 论当代民族唱法与古曲之融合
    【摘要】古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当代民族唱法与古曲的融合价值作为切入点,给予简述。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当代民族唱法与古曲的融合方式以及建议,给出旋律融合、节奏融合、商业化建设、古曲的保护等诸多内容,以期通过分析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参考。【关键词】古曲;民族唱法;《如梦令》;《枫桥夜泊》【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一、当代民族唱法与古曲的融合价值(一)提升文化多样性当代民

    北方音乐 2019年1期2019-06-11

  •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动,指导学生品味古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弘扬民族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使古曲和合唱有机结合,采用朗诵、模仿、聆听、演唱、分析、创作等模式层层推进,提高学生对古曲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更能引导学生提高在歌唱音准、节奏、听力以及声部配合方面的技能水平。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背景分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0期2019-01-28

  •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动,指导学生品味古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弘扬民族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間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使古曲和合唱有机结合,采用朗诵、模仿、聆听、演唱、分析、创作等模式层层推进,提高学生对古曲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更能引导学生提高在歌唱音准、节奏、听力以及声部配合方面的技能水平。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背景分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2018-05-14

  • 《沧海一声笑》的背后
    以反过来用呢?”古曲用的“宫、商、角、徵、羽”,翻译到简谱是1、2、3、5、6。此曲极其简单,但是由于抓住了五声音阶的神髓,所以对东方人有着原始的吸引力。其实这音阶已存在几千年了,可从来没有人这么用过,而黄霑却想到了,他就反用改成“羽、徵、角、商、宫”,用钢琴一弹,婉转动听,声色悠扬,颇具中国古曲风韵。于是5分钟内,他就谱好了整个旋律;半个小时后,又填好了5段歌词。然后,他就把乐谱传真给了徐克,还附上一句话:“爱要不要,不要就另请高明吧!”没想到徐克一拿到

    做人与处世 2018年4期2018-04-14

  • 浅谈古曲的演唱风格
    10000)中国古曲艺术来自于各个时期不同的社会生活,拥有几千年的文化根基,博大精深,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而现代,人们受流行音乐与外来音乐形式的影响,对我国古曲的认识与接触越来越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曲,认识这一独特的艺术,我从古曲的演唱风格作了简单的分析。有许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对中国的古曲艺术做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如赵元任先生对吟唱与吟诵进行了特别研究,成为研究古曲的重要文献。在对名家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2018-04-01

  • 论中国古曲演唱的艺术表现 ——以杜欢和雷佳的毕业音乐会《阳关三叠》为例
    徐文爽古曲即古代的乐曲,流传至今,遗留下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痕迹,其流传过程中受到文人墨客多次改编与创作,或记录成文被后人再度演绎或流落于民间。这些流传至今、经受历史考验的古曲,在表情达意、艺术形象创造、体裁、形式及音乐风格上可谓汇聚民族智慧,是民族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的多元体现。一般来说,古曲多指器乐曲,本文中古曲演唱指古诗词歌曲。在古曲演唱时,为确保对古诗词演唱的准确把握,演唱者不仅需展现良好的声乐技术,也需彰显其对歌曲创作背景、情境、人物情感的

    影剧新作 2018年3期2018-01-24

  • 中国古曲改编的钢琴曲之标题艺术价值及其影响研究
    部分都是根据我国古曲进行改编得到的,经过改编后的古曲也体现出了钢琴器乐的表现力,其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具有的魅力,更是将西方音乐的文化语境进行了体现。一、音乐标题极具诗性特征曲目通过音乐标题对于乐曲中的内容进行了解释与概括,能够使得听音乐的人对于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概括。其所具有的概括性虽然无法直接陈述相关的乐曲内容,但其对于听者而言,音乐标题能够对于音乐的欣赏起到积极的诱发与引导作用,可以使得听者更好地联想曲目中的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

    黄河之声 2018年22期2018-01-23

  • 冬夜听古曲(三首)
    □张 英冬夜听古曲(三首)□张 英明月清箫(箫)今夜只有电灯今夜没有明月三江水在河堤两岸的灯下闪闪放光今夜只有明月清箫在水上飘8分59秒一条绳上的两头牵着我和我的狗8分59秒狗坐在人世我站在云端今夜风和雪还在酝酿中今夜冷只能偷袭今夜,我以箫声御寒阳关三叠(洞箫)今夜风冷一个女子乘着箫声御风而行一个女子御风而行一个女子提着裙裾引颈讴歌今夜风冷一棵树挡不住风所有树挡不住风黄叶飘飘,黄叶旋转黄叶载着心事阳关三叠多么混乱阳关三叠了那么多的自己呀哪一个才配与我重逢呢

    剑南文学 2017年1期2017-11-13

  • 现代音乐美学视域下对古曲新唱的探索
    段性成果]摘要:古曲是我国传统文人音乐之一,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历史长河中的瑰宝。然而当今中国乐坛各种音乐形式层出不穷,人们对于古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美学视野来看,古曲要重获新生,就需要依照现代人的审美观,寻求古曲传承与发展的契合点,做好“古曲新唱”。现代音乐美学关于音乐表演的相关理论,对于古曲新唱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音乐美学;民族声乐;古曲古曲,即古诗词歌曲,在我国民族声乐中占有十分重

    大观 2017年8期2017-08-29

  • 赏析古诗词歌曲《钗头凤》
    12)本文通过对古曲《钗头凤》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音乐特点、演唱特点等方面的阐述,诠释了古诗词歌曲的优美、谐合及文学价值。学习演唱古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体现。古曲;诗词;《钗头凤》古曲是指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文化程度和知名度的乐曲。这是广义的说法。已器乐曲为主,古琴曲、琵琶曲目为多,曲目主要出于文人创作之手。古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精华,体现出宫廷音乐的特点。狭义的古曲,我们所指的是由文人创作的古诗词歌曲。根据古曲的结构和

    黄河之声 2017年4期2017-01-28

  • 云南三章
    江。曾经,有多少古曲,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血管之中激荡。如今,不论是首都,还是那些古都,何处得享?偏偏是这一隅,偏偏是这个小小的民族,却留存着这千年遗响。古曲流淌,如饮玉液琼浆。醉了,痴了,还有些心慌。齐努力,共奏华章!47 朵花在丽江,随朋友走进一间屋。屋里一灶,一床,一桌,一老妪。老妪形如枯槁,神情冷漠呆滞。视来人,如风,如影,如无形。友人手指墙,问何以插挂若多花。她仿佛被点穴激活,满脸的皱纹绽放如花,说,那花,是她好过的男子。友人数了数,问:47朵,

    散文诗世界 2016年12期2016-11-21

  • 古曲与古诗词的关系及演唱处理的研究——以古曲《枫桥夜泊》为例
     210000)古曲与古诗词的关系及演唱处理的研究——以古曲《枫桥夜泊》为例顾嘉辉(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10000)古诗词作为古曲的重要来源支持,有效融合了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是诗词意境与音乐形象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以《枫桥夜泊》艺术古曲为例,探讨古曲与古诗之间的关系,并重点研究此类古曲的歌唱处理方法。古曲;古诗词;演唱我国一直是诗的国度、歌的世界,而古诗词是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格律性与音乐有着重要的联系1。古诗词与古曲之间是彼此互为依托的重要关系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2016-07-13

  • 悠悠古韵谈古曲 ——对古曲基本理论的研究与认识
    讲堂】悠悠古韵谈古曲 ——对古曲基本理论的研究与认识□艾君开栏语“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实用性。一般来说,当今中国人所讲的“国学”是“西

    工会博览 2016年11期2016-07-02

  • 古曲与昆曲之异同
    475001)古曲与昆曲之异同梁小斐(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摘要】在我国丰富的文化宝库中,古曲与昆曲无疑是其中璀璨的两个珍宝。历来人们对这两个珍宝的研究从未间断过,本文从多个方面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关键词】古曲;昆曲;异同五千年华夏,其灿烂文化数不胜数。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有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音乐在流淌,有我们独有的曲调在传唱。不论是慷慨激昂的《秦王破阵乐》,还是浪漫缠绵的《牡丹亭》,不管是古曲还是昆曲,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2016-02-02

  • 人间绝唱《广陵散》
    。相传他的一生与古曲《广陵散》有不解之缘。嵇康年轻时,一次夜宿洛西华阳亭。云淡月明,他一时兴起,就弹起琴来。不知不觉,更鼓三敲,夜已深。他刚要收琴,看见身后立着一位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听他弹奏。老者佝偻着身躯,眼睛灰暗无光。嵇康随口问道:“老人家会弹琴吧?请指教。”老人谦逊地微微一笑,说:“略知一二。”嵇康正年轻气盛,自负很有才华,就存心试老者一试:“请老人家指点,我的琴艺有哪些不足之处?”老人家拈着花白胡子说:“你的指法很熟练,可惜感情不够。你把悲壮的古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5年12期2015-12-11

  • 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的演奏与教学 ——以《梅花三弄》为例
    12000)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的演奏与教学 ——以《梅花三弄》为例罗艺星(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 株洲 412000)通过对古曲《梅花三弄》进行钢琴曲改编,对中国钢琴改编古曲的作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从中可发现对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具有推动和借鉴意义的规律以及模式,同时找出实用的应对方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地展示出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和深邃的音乐成就,这是值得每一名音乐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古曲改编曲;钢琴演奏;教学作为我国最为著名的古曲之一,《梅花三弄》风格

    戏剧之家 2015年21期2015-12-04

  • 古曲演唱对于新时期声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1171)一、古曲简介从古代传下来的诗词和乐器搭配就是古曲。其曲调包括两种:一是原来词谱,比如南宋时期姜白石的有关作品;二是原著已经丢失,现代作曲家在对原词进行参考的基础上编配形成,我们目前演唱的很多古曲基本是都是这一类型。古曲和我们形成了很远的距离,直至现在,由于古人的记录方式落后,保存下的古曲仅有50首左右。对于我们来说古曲作品博大精深,可以促使人们产生共鸣,其对于新时期声乐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二、古曲演唱和传承演唱者对古曲极难进行掌握,必须拥有极

    戏剧之家 2015年17期2015-09-28

  • 古曲《春晓》的演唱分析
    441053)古曲《春晓》的演唱分析郭慧珍(湖北文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文章从古曲的概念、古曲《春晓》的创作背景和该作品的布局三个方面对《春晓》的演唱进行分析。古曲;春晓;演唱;意境一、古曲的概念古曲也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古代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歌曲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如《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以及由南宋作曲家姜白石(姜夔)创作的《杏花天影》、《鬲溪梅令》、《扬州慢》等曲目,这些都是我国早期的古代艺术歌曲。歌曲内容多为写景咏物、借景抒

    戏剧之家 2015年4期2015-03-30

  • 古曲风格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探究 ——以“杏花天影”为例
    830000)古曲风格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探究 ——以“杏花天影”为例阎虹豫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古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人延续和传承古代文化的直接途径,所以对古曲风格作品的研究和演唱是学习声乐演唱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艺术的直接方式,作者用音符把故事、人物和作者的情感记录在纸上的音乐就是作品的一度创作。表演者必须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表现出它的真正艺术价值。本文以古曲“杏花天影”为例,试图对其进行二度创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1期2015-01-30

  • 解析钢琴曲《阳关三叠》的古曲元素运用
    这首作品中的中国古曲元素进行研究与论述,从而揭示其音乐内涵中的古典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中国古典元素与钢琴艺术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关键词:《阳关三叠》 古曲 结构 古琴 音色 叠随着我国当代的钢琴艺术的蓬勃发展,钢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也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拓展。在我国近现代的钢琴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的采用中国元素进行创作的作品,这类作品以其独特的中国视角、浓郁的中国风格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并且逐渐在钢琴作品领域占据了主流的位置。其中最能够体现中国古代音乐

    艺术研究 2014年4期2014-12-31

  • 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的特征和价值
    基础。【关键词】古曲 中国钢琴作品 艺术特征一、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1.标题性特征标题音乐诞生于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是注重情感的抒发,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常常为作品写上几个词语或一小段话。钢琴音乐也不例外,从那时开始逐渐有了标题作品。中国的古琴曲中,大多也都有明确的标题,虽然有的标题都是一些曲牌,但还是能够直接或隐喻地概括出作品内涵,让观众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具体地感受到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以,将其改编为钢琴作品

    艺术教育 2013年5期2013-06-19

  • 保护古琴遗产!
    代还没有录音机,古曲保存下来非常艰难,要靠减字谱,要靠口授心传。但仍然难以确定,这正是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有了传谱,仍有多种版本;有了传承,仍然有众多流派。同一曲目时而由短加长,时而又由长缩短,绝对固定下来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乐曲是由人来演奏的,各个时期的演奏者有其时代特色,每个演奏家都有其独特个性,这些特色、个性必然不自觉地反映在演奏中,否则这种演奏会缺乏生命力。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弹古曲,其难度自然要大多了。再现古曲绝非易事,决不可等闲视之,必须倍

    艺术评论 2013年10期2013-05-10

  • 试析中国古曲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的美学意蕴
    族审美趣味。中国古曲,千百年来一直在音乐艺术圣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典丽深绵,具有独特的古韵风雅。钢琴可以说代表着西洋音乐的最高成就,通过改编古曲,将其移植到钢琴中,并进行演奏,中国古曲延伸了钢琴生命的触角,生发出崭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是其艺术演奏的一种历史性突破。通过将古曲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的深厚的美学意蕴,对中国古曲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并且在理论上对其审美规律进行总结,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中国古曲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的气韵与意境之美在中国音乐审美

    名作欣赏 2012年15期2012-08-15

  • 中国古曲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的艺术性
    特色。通过将中国古曲改编并移植为钢琴演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求和挖掘。我们坚信在钢琴改编中,在演奏的王国里,古曲定会更加绚丽多姿。一、气韵和意境古琴曲向来以“气韵”著称,这种醇厚的感觉很难用现代乐器表达,而钢琴却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立体化声维方式很好的诠释。在中国音乐审美中,“气韵”也是一项重要标准,通过钢琴曲改编而表达出的音乐内容表现出了与中国审美传统的融合。在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最早出现中国“气韵”这一范畴。中国迄今为止在文献中发现的最早的“韵”字

    群文天地 2011年10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