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异

  • 树轮-气候“分异问题”研究进展
    现象,称为气候“分异问题”[7]。Jacoby[8]等在阿拉斯加相关研究中表明,在近十年来,原本受温度限制的树木反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减弱,这使得基于现有数据资料建立树轮-气候关系模型无法准确地预测过去的气温变化。由此得出“分异问题”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均一性”原理的理解,使利用树轮资料重建历史气候变化序列的准确性面临巨大挑战[9,10]。为此需广泛地开展“分异问题”相关研究,以了解不同时期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稳定性。基于国内外研究报道,将系统地梳理“分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6期2024-01-29

  • 解读新概念 ——地方性分异规律
    第二中学)地方性分异规律是新教材上出现的新概念,它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笔者基于此,将通过分析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中对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定义,从中总结出影响地方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的因素,在解读地方性分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地方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区别与表现。一、地方性分异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首先来看一下不同版本新教材给出的“地方性分异”的概念(见表1),我们不难发现概念很相似,但这些概念中涉及的影响地方性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3期2023-08-08

  • 基于表征学习的地理空间收入分异探测 ——以深圳市为例
    0)0.引言空间分异是城市空间中社会要素不均衡分布的体现,引起城市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领域的广泛关注[1]。经济不断发展,引发了包括收入水平、贫富差距等资源配置方面不平衡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居民的收入分异问题[2]。国内外研究主要局限于居住空间的静态分异,而在交通出行不断发展的今天,活动空间下的分异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并且传统模型难以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计算,从而难以准确挖掘活动空间下的居民分异规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表征学习的地理空间收入分异探测方法,通过深圳

    经纬天地 2022年6期2023-01-29

  • 切削系统刀尖点动力学行为分异特征研究
    转速的变化而产生分异,从而改变整个系统切削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高速铣削加工过程中,如何准确的获取切削系统中刀尖点随转速分异的动力学参数对避免颤振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刀尖点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Iglesias 等[7]仅基于输出响应数据,对刀尖点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准确的预测。Matsubara 等[8]采用冲击试验测量旋转时的频响函数,提出了一种在主轴转速变化时频响函数的预测方法。刘宇等[9]基于导纳综合法,给出了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22年11期2022-12-02

  • 有关自然环境整体性试题例析
    题能力。1.地域分异规律试题分析答题思路:明确地域分异类型+调用地域分异规律具体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具体分析①地域分异类型首先要明确地域分异类型,即试题中出现的地域分异是体现在水平上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还是垂直地域分异。②调用地域分异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域分异在表现上有差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体现在经度变化上的差异:沿海气候湿润,降水多,离海越远,降水越少,造成水分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体现在纬度变化上的

    中学政史地 2022年29期2022-11-21

  • 构造-沉积分异原理及其地质意义*
    81 构造-沉积分异的定义不同学科对“分异”的理解并不一致。在地质学中,分异(differentiation)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如行星地质学上是指“圈层分异”,岩浆岩中是指“同一岩浆房中形成的不同岩石类型的所有过程”。在沉积岩中,分异包括“沉积分异”(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和“成岩分异”(diagenetic differentiation):沉积分异是指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经搬运、沉积而分化为比较单一的沉积物(岩石和矿产)

    古地理学报 2022年5期2022-10-10

  • 有关自然环境整体性试题例析
    题能力。1.地域分异规律试题分析答题思路:明确地域分异类型+调用地域分异规律具体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具体分析①地域分异类型首先要明确地域分异类型,即试题中出现的地域分异是体现在水平上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还是垂直地域分异。②调用地域分异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域分异在表现上有差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体现在经度变化上的差异:沿海气候湿润,降水多,离海越远,降水越少,造成水分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体现在纬度变化上的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2年10期2022-05-30

  •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设计
    域差异性;地带性分异规律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32-0060-05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自然环境最基本的规律,是对自然地理部分学习进行总结提高,同时为人文地理的学习,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本节课以“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中自然带为载体,阐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大尺度的两种水平分异:纬度地带地域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在全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22年11期2022-05-30

  •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设计
    大尺度的两种水平分异:纬度地带地域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在全球尺度下南北更替的分异现象,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在中纬度地区东西更替的分异现象,特别是亚欧大陆最为明显。为了更好落实新课程标准,笔者设置了七个教学环节,创设特殊的旅行情景,设置两条精品路线:非洲南北之旅和欧亚东西之旅,采用大量的景观图,设置问题串,对典型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从活动和探究中突破归纳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导因素。在差异性规律指导下,人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教学设计亮点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2期2022-02-19

  • 不同版本新教材“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内容比较研究
    广东 戴何明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及整体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个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高中地理教材通常将地域分异规律分为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17年全国卷Ⅰ第6~8题茶卡盐湖题组进行分析时指出:第7题(流域不同部分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考查地方尺度的地域分异。中学教学中将地域分异规律简单归为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性分异规律是不全面的。通过教材内容的对比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6期2022-01-19

  • 主轴运行状态下机床刀尖点动力学行为分异特征辨识
    随转速变化而产生分异,进而改变机床切削的稳定性。为此,如何有效、准确地掌握刀尖点动力学行为及其分异特征已经成为切削稳定性精准预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价值。针对刀尖点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Iglesias等[10]基于输出响应数据对刀尖点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准确的预测。Peng等[11]结合工作模态分析和实验模态分析,提出了一种计算刀尖点频响函数的新方法。Matsubara等[12]进行

    工程设计学报 2021年6期2022-01-11

  • 居住空间分异视角下的老旧社区改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纺织城三棉社区为例
    展,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在市场经济运作的基础上,城市地块背后的经济价值成为人群筛选的机制,使得财力相近、品位相投的人群集中在城市特定空间区域,出现别墅区、城中村与“移民村”等分异化的城市居住空间。单体均质而整体异质的城市居住空间会加剧社会分化,产生社会隔离、城市贫困等问题而阻碍城市的发展,因此,通过城市规划缓解居住空间分异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理论对西安市纺织城三棉社区进行改造研究,探讨城市老旧社区改造策略,以缓解住区分异现状,改善居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2021-03-26

  • 活用学生错题 巧辨地理原理
    原理;错题;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原理指地理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客观因果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可以揭示地理事物的联系,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地理原理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有基本原理,也有高级原理 [1]。地理原理包括地理分布规律、地理事物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地理结构规律、人地关系规律等。从宇宙到地球,从陆地到海洋,从地表到地下,从大气到水文,从植被到人类,从自然到人文,从宏观到微观,地理原理门类众多、包罗万象[2]。对地理原理的考查是新高考的重要内容,利用地理原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0年3期2020-04-10

  • 活用学生错题巧辨地理原理
    异性》中的“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经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高一学生对这四种规律普遍存在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认知。下面笔者结合学生的错题,通过分析错题中的原理,让学生学会地理原理的一般学习方法,最终能运用这些原理去分析、评价、解决地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巧辨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例1(2016年10月浙江地理选考卷)图1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7期2020-04-07

  •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研究 ——评《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开发》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开发覃成林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030308740定价:56.00元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是我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现阶段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存在开发过度、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应对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冲击,国家颁布了诸多推动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创造了有利契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开发》一书全面阐述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

    人民黄河 2019年12期2020-01-09

  • “特色小城镇”的就业效能:特征与反思
    间的就业效能是否分异?进而,基于提升就业供给能力的视角反思首轮特色小城镇的筛选原则、扶持政策、发展目标,为国家未来相关特色小城镇的评定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特色小城镇总体上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其内部存在较为显著的梯度分异,其就业优势并非为绝对性;二是分功能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就业效能水平分异显著;三是建议特色小城镇现状评估体系中加入就业效能指标内容,帮助小城镇慎重选择特色发展路径。关键词:特色小城镇;就业效能;就业人口系数;特征;

    小城镇建设 2019年3期2019-09-10

  •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月球?(一)
    的天文地理环境、分异演化过程、空间战略地位等,探索月球不仅是认识早期地球及太阳系行星分异演变历程的关键,也是促进人类开展深空探测、建立地外基地、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等的基础。月球是认识早期地月系统演化的“窗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约45亿年前,地球与月球具有类似的物质组成和热演化历史,随后,它们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演化历史。多种地球化学和天体物理证据表明月球极可能是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忒伊亚)撞击早期地球,抛射的物质通过吸积、分异、演化等过程形成的天体。具

    大众科学 2019年3期2019-04-24

  • 国内城市居住分异测量的关键问题探讨
    :从国外引入居住分异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如何简洁有效测量中国城市居住分异仍然处于探索中,并没有形成广泛认同的方法。不同方法的互相比较应有一些共同的基础,才能形成对中国城市居住分异具有解释力的方法和指标。首先,比较的案例在测量内容和方法上应相同。其次,要保持测量空间范围的一致性,不能在不同空间层面上比较。再次,测量空间单元的划分形式应一致,若是空间的方法还需要考虑空间自相关等因素。最后,国外居住分异测度的分类标准应以中国的实际情况去检验,形成本土化的分类测度

    上海城市管理 2019年2期2019-04-20

  • 高中地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课例的教学研究
    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征和中国人口灾情、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异特点,归结出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同时划分六大自然灾害带,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最终掌握每一个自然灾害带的范围、灾种和灾情。关键词:灾种 灾情 地域差异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1一、课例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灾种(致灾)、灾情(成灾)和地域(差异)三个层面,理解中国自然灾害不同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探究,掌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2019-03-30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天山北坡旅游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间属性,旅游空间分异既是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1].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下,分析旅游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发现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偏好,调节旅游空间分异的不平衡,对及时调整完善旅游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旅游项目布局的基础性工作.针对旅游空间分异的研究,国内外已经有了比较多的成果,学者们多从游客的空间分布[2]、流动模式[3]、空间分异规律[4]以及空间分异影响因素[5]等角度展开研究;研究靶区多集中于较发达或人类活动高度集聚区[6];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12-03

  • 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本节课在教学时,大量利用景观图、图表等相关资料,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平台。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分析、归纳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比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析,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地制宜的观念。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学案。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2018-07-17

  • 东乡族自治县贫困分异特征研究
    东乡族自治县贫困分异状况,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关键词:东乡族自治县;贫困;分异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空间视域下民族地区的贫困分异及其治理——来自甘肃、宁夏的实证调查”(项目编号:YCX1737)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8年3月27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过多轮的扶贫攻坚,已带领贫困程度相对较浅、贫困问题容易解决的地区脱离了贫困状态。而贫困越来越向自然环境恶劣的民族地区、边疆地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2期2018-05-15

  • 中国星级酒店的旅游经济效应分异研究
    中部和西部西区域分异现象明显,其中东部的经济效应最明显,其次是西部,中部最小。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提高星级酒店的运营效率,限制星级酒店盲目扩张等措施是改善星级酒店的旅游经济效应分异现象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星级酒店;经济效应;分异;面板数据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6.0070 前言星级饭店是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规模和档次已成为衡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尺。自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6期2018-03-22

  • 探究演绎法在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要: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规律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欣赏地理环境的重要桥梁。由于气候的地域分异的具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空间分异格局,因此气候的地域分布复杂多变。而演绎法作为基本的地理方法,在解决复杂地理问题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气候分异规律的知识特性,探讨演绎法在气候分异规律教学中的一般方法,以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关键词:地理教学;分异规律;演绎法;应用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

    学周刊 2018年9期2018-02-11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从实际出发,理解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普遍存在,建立起陆地自然带的概念与分布模式图;运用地图、景观图、表格,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深刻认识其对生产、生活所具有的重要实践意义。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陆地自然带的概念、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而难点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原因。三、设计思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使得世界多姿多彩,并且表现出了一种有序的美丽——地域分异规律,

    山西青年 2018年8期2018-01-25

  • 矿料分异处理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
    10096)矿料分异处理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王元元1何 亮2孙 璐3(1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重庆 400074)(2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3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南京 210096)为了定量评价矿料分异处理对路面抗滑性能的改善效果,选择石灰岩和玄武岩2种抗磨性能差异较大的矿料做分异处理,建立了平均衰变速率(ADR)和平均波动幅度(AAF)2个指标,分别用来表征抗滑性能的衰减速率和波动剧烈程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12-18

  • 南充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实证研究
    充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实证研究熊曼(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城市居住空间在房价和社会经济差异的作用下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同阶层的家庭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需要、偏好等自由选择住房,结果导致不同收入、职业、文化的居民在住房选择上趋向于同类相聚,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的状态。南充市作为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初显,并显现出阶层分化的迹象。以南充不同类型小区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南充当前居住空间分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9-19

  • 城市住宅优势度时空分异的一般规律
    市住宅优势度时空分异的一般规律王洋1,2,3,张虹鸥1,2,3,吴旗韬1,2,3(1.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 510070;2. 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州 510070;3. 广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广州 510070)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城市住宅优势度分异程度呈“S”型曲线或倒“U”型曲线;城市住宅优势度空间分异格局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非均衡递减的倒“S”型曲线。空间分异格局的因素修正规律和自身优势度作用规律表明城市住宅优势度空间分异

    城市学刊 2016年6期2017-01-19

  • 基于质量变异法的城市河网水系空间结构分异研究
    河网水系空间结构分异研究刘长高(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农林管理中心,辽宁 大连 116650)为客观评估辨识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河网水系空间分异特征,本文通过选取城市河网结构初始状态,阐明了城市水系空间结构分异辨识标准,进而基于质量变异法揭示了城市河网水系空间结构的分异进程。应用实例表明,质量变异法在城市河网水系空间结构分异评估中具有较强适用性,研究可为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水系空间分异评估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城市河网水系;质量变异法;分异进程DO I:10.39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6年8期2017-01-11

  • 闽西南崩岗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分异特征
    理化性质及可蚀性分异特征区晓琳1,2,陈志彪1,2,3†,陈志强1,2,3,姜超1,2,赵纪涛1,2,任天婧1,2 (1.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50007,福州;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50007,福州; 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350007,福州)摘要:崩岗是南方红壤区侵蚀沟在水力和重力交互作用下沟头遭受坍塌、陷蚀作用而形成的围椅状地貌,是该区域土壤侵蚀及生态系统退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为揭示崩岗侵蚀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可蚀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年3期2016-07-19

  • 论地域分异规律在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主导作用
    本原因能够从地域分异规律当中得到揭示,同时,它也会对旅游环境分异产生影响。在旅游地理区划等级单位系统、地域分异规律等级尺度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关系。在旅游地理区划当中,基于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论指导,能够有效的解决主观随意性的问题,从而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旅游地理区划,使区域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关键词: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地理区划;主导作用前言: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而在旅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期2016-02-27

  • 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进展及方法评述
    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同时具有社会和空间双重含义,社会方面表现为因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方式的不同,相同的社会群体空间聚居,不同的社会群体空间隔离。而空间上则表现为住宅环境、类型、以及配套设施等物质条件方面的差异。国外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起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三大经典模型,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生态学派、行为学派和实证主义学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西方学者主要通过宏观层面的人口普查数据和微观层面的调查

    福建建筑 2015年6期2015-12-11

  • 新疆民—汉族群人口居住空间分异演变分析——基于1982—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族群人口居住空间分异演变分析——基于1982—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李松a,刘洋a,卢梦迪a,綦群高b(新疆农业大学a.管理学院;b.教务处,乌鲁木齐830052)新疆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丰富而多样,各民族和睦相处是建设和谐新疆的基石,民族居住分异现象不容忽视。本文运用本地化指数,依据1982—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维—汉、哈—汉、回—汉、蒙-汉、柯-汉人口居住空间分异发现,新疆民-汉民族人口空间分异指数处于下降趋势,人口空间分

    西北人口 2015年5期2015-11-20

  • 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及其分异
    农民;身份认同;分异;生命历程范式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4-0067-06一、研究缘起与分析视角1.研究缘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农民群体越来越明显的分化,一方面形成了理性而主动离开土地的农民工,另一方面形成了基于土地征用而被动城市化的失地农民。“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里,只要经济发展,农民的土地必然会因为工业用地、公益用地被征用,但几乎很难看到失地农民会变为一个社会问题。”①然而快速城市化背

    中州学刊 2014年4期2014-06-27

  •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域分异规律难点透析
    知其所以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一个系统总结与归纳,其总括性和规律性很强。因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往往感觉很难理解,在知识的应用上也经常出错。下面,我们对这些难点知识一一进行解释。一、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概念是对各种零散、感性知识的系统总结,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受到知识系统性、个体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在理解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这三个基本概念时往往模棱两可,出现了一些张冠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期2014-03-20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前学习,理解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②通过“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学会学习的自我管理。③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具体应用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第二,创建课前学习文本材料。课前学习文本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课前对课本内容进行自学。笔者创建课前学习文本材料时,对本节的教材(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内容进行了整合和补充,由教材的四块内容(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主要的陆地自然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整合为两块,即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和

    地理教学 2014年6期2014-01-13

  •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2)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课堂导入】大家喜欢旅游吗?相信外出旅游是我们很多人的梦想。初冬来临,小芳看到路边落满了金黄的树叶,深有感触,计划出游,并为自己设计了如下的行走路线。【探究活动11】外出计划……(1)探究材料小芳的外出计划线路图。图1 (2)探究活动任务①说说小芳沿途可能会看到的自然景观,以及需要准备的生活物品。②推测线路1以及线路2沿线自然景观可能存在的差异及原因。(3)探究结论【递进】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世界陆地也形成了诸如我国东西、南北方向上

    地理教学 2014年2期2014-01-13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课标分析:①本条标准旨在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的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归纳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②“运用地图”的方法体现了课标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优化;③“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需要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和感悟,将“地域分异规律”内化为学生的心理行为。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最后一节,是对自然环境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内在联系系统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本节内容主要包括

    地理教学 2014年15期2014-01-13

  •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
    之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过程。区域的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经济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在经济空间上的分异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规律进行分析,探讨能够有效的作用于区域的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并且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科学的依据与理论。二、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理论成果区域经济研究作为经济研究的学术热点,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区域经济的分异可以从直观的经济学统计数据反映的差异出发,这些数据有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比例以及经济发展基础。一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8-15

  • 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为例
    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按照本条“标准”,教学中要做到:①通过读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说出世界主要自然带及其分布;②通过读图归纳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③通过读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1的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的第一节内容。地理环境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是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结构与特征的具体体现。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是地理环境的地

    地理教学 2013年13期2013-03-16

  •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研究 ——从城市空间资源使用谈起
    2)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研究 ——从城市空间资源使用谈起王 昕1潘绥铭2(1.山东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从城市空间资源使用的角度,提出个体在居住空间选择中的“主动分异”和“被动分异”,是从微观角度对居住空间研究中的宏观视角进行的有益补充。居住空间的“主动分异”和“被动分异”不仅是与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的空间选择结果,同时影响着居民对城市空间资源相对平等的使用,并进而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01-22

  • 小议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
    讲述了3种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而在一些教辅书的延展中则又重点提到了非地带性,并将非地带性规律与地方性分异等同起来,笔者认为二者有实质上的不同,浅论如下:一、定义不同非地带性(azonality)与地带性对应,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不按或偏离地带性规律的特性,或仅指不呈带状分布的地方性差异(此定义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一般由以下因素引起,如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洋流等,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2年6期2012-08-15

  • 略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李 晶,程久苗,范菲菲(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呈现分异加剧与局部极化的特征,并可能进一步演化为空间隔离和两极分化,引起了相关学科的高度关注。从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对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领域。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居住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8-15

  • 杭州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的统计调查分析
    城市形成一种居住分异的格局。而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势头比较明显。面对这种现象,本文以杭州不同类型的典型住宅小区调查为基础,对杭州当前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产生的原因具体来说,目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的产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背景:1.1 住房政策的变化是形成居住空间分异的前提我国改革开放后住房政策的变化是导致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前提。我国传统的城镇住房制度是一种以国家统包、无偿分配、低租金

    统计与决策 2012年4期2012-07-24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过程设计
    逐步形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等基本概念。图3图4师:上述差异性是在较大尺度下的分异规律,如果在较小尺度下,地理环境还存在地方性分异规律,相关内容在课本第82页有阐述。设计学习任务,实施分组探究。师:下面以4人为一小组就上述四个方面的地域差异规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各个小组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或两个分异规律进行探究,最后由一位同学上台讲述探究成果。教师设计管理及提供帮助。教师根据各组自行申请的主题,下发《分组讨论情况记录表》(表1

    地理教学 2012年10期2012-03-21

  • 新疆冰达坂含金剪切带内组分分异及对金矿化的影响
    含金剪切带内组分分异及对金矿化的影响杨 猛,王居里,王建其,党飞鹏(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新疆冰达坂含金剪切带内高品位金矿体更倾向定位于低应变带。选取典型剖面,对比蚀变围岩、矿石、未蚀变花岗质初糜棱岩及花岗质原岩组分特征,结果表明花岗质岩石容矿的金矿床剪切变形过程中组分发生分异,动力分异与流体分异对金矿化所起作用及相对程度不同,研究区金成矿主要与流体分异作用有关。流体分异作用过程中,相对于高应变带,低应变带内强分异

    华北地质 2012年1期2012-01-03

  • 基于实证取向的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以南通市为例
    证取向的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以南通市为例陆佩华,陈为忠,余建华(南通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南通 226007)在介绍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上,调查获取了南通市 132个建成居住社区的数据,统计计算各个居住社区得分,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并分析总结南通市居住社区空间分异的现状。居住空间分异;实证取向;南通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三十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市场经济时代,中国老百姓拥有了更多不同的就业机会、创造财富的机会;不同的分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9-19

  •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境。1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以及垂直地域分异三种形式。(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带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变化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与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很大差异,平均而言,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的,受其影响,就形成了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沿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植被、土

    地理教育 2009年5期200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