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醇

  • 植物病原菌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的功能及其靶向抑制剂研究进展
    意义[3]。氧化固醇结合蛋白 (oxysterol-binding protein,OSBP) 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卵菌抑制剂作用靶标,并且在不同物种中拥有自己特异的底物,这就为农药的选择性提供了最佳设计方案。杜邦公司开发的超高效卵菌抑制剂氟噻唑吡乙酮目前已成为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抑制剂的成功典范[4],但是氟噻唑吡乙酮的超高活性仅限于针对卵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较差,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新靶标来开发超高效广谱抗菌化合物,将是未来农药设计的热

    农药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4-18

  • 植物固醇的功能研究进展
    071)1 植物固醇及其合成途径固醇(又称甾醇)是异戊二烯衍生的脂类分子,以环戊烷多氢菲为基本骨架,并且含有醇基[1]。固醇是真核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影响膜的稳定性、流动性和通透性,还影响胞吞和胞吐等囊泡运输过程以及膜蛋白的分布和活性[2-4]。此外,固醇还是甾醇类激素合成的前体,如哺乳动物中的性激素和植物中的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因此,固醇在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个体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细胞膜的固醇成分主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11-11

  • 肾上腺静脉取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治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A组)、特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组(B组)患者一般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即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低血钾病史等指标。(2)对A组和B组患者术后随访结果中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主要包括:患者血压值变化、尿钾、基础血浆醛固醇、基础血浆肾素活性以及二者比值。(3)对A组和B组患者肾上腺静脉采血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主要包括:皮质醇、醛固醇、选择性指数、醛固醇/皮质醇比值、优势分泌指数。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8期2022-10-13

  • 螺内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疗效分析
    400)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是发生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是醛固醇分泌过量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与高血压等因素相关,随着临床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原发性全部纯增多症的检出率明显上升[1]。有数据显示,在高血压人群中,伴有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患者约13%,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占比约23%[2]。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患者以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尤其是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患者以药物治疗最为常见[3]。螺内酯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利尿剂,

    健康之友 2022年15期2022-08-04

  • β-谷固醇血症临床及超声表现
    0029)β-谷固醇血症于1974年被发现[1],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5(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protein G5, ABCG5)或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8(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protein G8, ABCG8)基因突变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亚洲患者以ABCG5基因突变为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5期2022-05-25

  •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结肠癌血清氧固醇标志物筛选
    踪有重大意义。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质膜脂质的20%,由于其在细胞中的特殊位置,对体内任何细胞新陈代谢可能都有未知的协调作用,同时在调节细胞膜流动性、细胞增殖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11]。一项研究表明,胆固醇是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的内源性配体(多种癌症的重要调节剂[12])。一项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因素研究证实了高胆固醇水平与CC风险之间的联系[13]。氧固醇是胆固醇的氧化衍生物,虽然氧固醇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但在恶性肿瘤中起着重要作

    色谱 2022年6期2022-05-24

  • 以黄色瘤就诊的谷固醇血症患儿临床特征
    530000)谷固醇血症,又称为植物固醇血症(sitosterolemia,STSL,OMIM #210250,#618666),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脂质代谢疾病,其特征是植物固醇经肠道的吸收增加,经胆汁排泄减少,导致血清中植物固醇(如β-谷固醇、油菜固醇、豆固醇)的显著升高。1974 年,美国Bhattacharyya 和Connor 首次报道了两名患STSL 的阿米什姐妹,她们均表现为血浆植物固醇水平增加,伴有肌腱黄色瘤[1]。后来,在199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4-18

  • 常吃山核桃改善血脂
    核桃能显著改善胆固醇水平。在为期8周的干预实验中,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参与者在食用山核桃后,他们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显著降低。这项新研究成果认为,山核桃富含健康的脂肪酸和膳食纤维,而这两种营养物质都与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关。因此,在饮食中适量添加山核桃,可以作为一种长期的健康干预措施。摘自《家庭医生报》

    保健与生活 2022年7期2022-04-08

  • 降胆固醇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
    99077)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过高的情形。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表明,血液中TC[1]、LDLC[2]及non-HDLC[3]水平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诱发缺血

    食品科学 2022年1期2022-02-15

  • 以反复发热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谷固醇血症
    201102)谷固醇血症,又称植物固醇血症,是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G亚家族(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ABCG)的成员5和8编码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非常罕见的固醇代谢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根据基因频率估计,该病发病率约为1/20万[1]。ABCG5和ABCG8基因编码的蛋白胆小管膜异源二聚体蛋白调节谷固醇和胆固醇的吸收及排泄[2],ABCG5和ABCG8任一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肠道吸收植物固醇增加、通过胆汁排泄减少,引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2021-11-05

  • 口形红细胞增多伴巨大血小板辅助诊断植物固醇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0032植物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为ABCG5和(或)ABCG8双等位基因突变导致的肠道对植物固醇吸收增加,同时胆汁对植物固醇排泄减少,使体内植物固醇水平升高,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早发心血管病疾病、黄色瘤及血液学改变(口形红细胞增多、出现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脾肿大、异常出血)等多种临床表现[1-5]。早期诊治能帮助患者控制体内植物固醇水平,降低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与早发性心脏病的风险[6]。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2期2021-07-08

  • 巨噬细胞ABCG1介导的氧化固醇外流的研究
    中高表达并介导胆固醇外流,对体内脂质代谢稳态有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临床研究提示人类巨噬细胞ABCG1的表达可能具有促AS作用[2],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近来研究发现氧化固醇,如7β-羟基胆固醇(7β-hydroxycholesterol,7β-OHC)和7-酮基胆固醇(7-ketochlesterol,7-KC)等[3],与A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4]。本实验通过构建ABCG1敲低单克隆稳转株,测定其氧化固醇外流情况,以探究ABCG1影响AS发生发展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1期2021-03-05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需求持续增长。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血脂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成为抗 AS 药物研发的重要策略[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是机体通过内吞机制清除血浆中 LDL-C 的关键受体,它和载脂蛋白 B(apolipop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0年6期2020-12-17

  • 五类食物助补钙
    时,豆浆含有植物固醇,可抵制动物固醇。因为两种固醇长得很像,进入身体后会竞争固醇受体,通俗讲就是抢位置。植物固醇吃得多,抢走了动物固醇的受体位置,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水平就会降下来。这也是吃东西要荤素搭配、大餐常用豆浆搭配的原因。?牛奶牛奶是补钙的最佳食材。牛奶的钙含量非常高,100毫升全脂牛奶含钙676毫克。而且它的钙、磷比例非常适当,这使钙能更好地被吸收。如果一个人没有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完全可以通過喝牛奶来补充钙。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可以用酸奶来代

    老友 2020年7期2020-08-28

  • 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的植物固醇血症1例
    王绿娅,崇梅植物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脂质代谢性疾病。血浆中植物固醇升高是本病最主要的特点,但患者表现出极大的表型异质性,从无症状到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由于常规实验室检查无法检测植物固醇,易被误诊和漏诊。本文通过报道1例儿童时期即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植物固醇血症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过程,对国内外此类病例进行文献复习,旨在提高植物固醇血症早期诊断。1 病例患儿,男性,7岁3个月,主因“皮肤黄瘤病、高脂血症6年”就诊。患者1岁左右开始陆续出现皮肤黄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7-12

  • C-5固醇去饱和酶ERG3对酿酒酵母耐盐性的影响
    关[4]。质膜中固醇的比例、组成和结构是影响脂质膜和脂筏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固醇类型和含量的调控具有关键的生理调节作用[5],这对许多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分选、细胞骨架组织和交配)都很重要[6-7]。研究表明,麦角固醇是酵母膜脂中的重要组分,主要合成途径如图1所示,而C-5固醇去饱和酶ERG3为合成过程中最关键的酶之一,对麦角固醇形成至关重要[8]。本实验通过构建敲除ERG3的菌株研究酵母固醇变化对其耐盐性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剂与培养基野生酿

    食品科学 2020年8期2020-04-25

  • 植物固醇血症的临床诊断现状及相关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00029)植物固醇血症(phytosterolemia),也称作谷固醇血症(sitosterolemi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OMIM:210250)。植物固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细胞膜中,可以游离形式存在,也可与糖类或脂肪酸结合存在。植物固醇在植物油类、豆类、坚果类食物中含量较高,在水果、蔬菜、谷类食物中含量相对较少,在各类食品添加剂中含量各异,差异较大。人类主要从日常饮食中摄取植物固醇,由肠道吸收再借由胆汁分泌排出体外。植物固醇血症患者

    临床检验杂志 2020年2期2020-03-23

  • ABCG5 基因突变致植物固醇血症1 例
    30000)植物固醇血症(phytosterolemia)又称谷固醇血症(sitosterolemi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植物固醇代谢障碍疾病[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血液中植物固醇水平升高、皮肤黄瘤病、早发型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等,少数患者还可在血液系统方面表现为脾大、伴随口形红细胞增多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巨大血小板、异常出血等[2]。植物固醇血症于1974 年首次报道[3],后研究发现其致病基因为ABCG5和ABCG8[4-7]

    临床儿科杂志 2020年1期2020-02-19

  • 神秘奇幻的狄更逊水母
    物能制造出这种含固醇的油脂分子,由此可以界定这些古老化石来自于一种真核生物。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科学家还是无法说明狄更逊水母是原生生物,还是海洋动物。接着,科学家又开始分析这些固醇的具体成分。在真核生物中,不同类别生物所产生的固醇种类和比例都不同,这些分子信号就像生物门类的特征指纹,通过分析化石中不同脂质分子的含量和比例,我们就可以知道生物所属的大致种类。动物细胞膜包含的固醇主要是胆固醇,原生生物主要产生的则是麦角固醇。据实验结果显示,狄更逊水母化石中的

    知识窗 2019年7期2019-08-12

  • 十万种“植物化学物”果蔬中的健康卫士
    酚类化合物、植物固醇等。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水果和蔬菜中广泛存在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功能是使植物显出红色或黄色。自然界中有700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其中约10%是维生素A的前体。维生素A是视觉、细胞分化和免疫应答中必需的物质,对维持正常的视觉以及体表、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上皮有重要意义。缺乏类胡萝卜素可导致皮肤角质化过度、夜盲症、干眼症、角膜软化、角膜溃疡致晶体脱落、失明等。类胡萝卜素有抗氧化的功能,能减少自由基对细胞遗传物质和细胞膜的损伤,可

    自我保健 2019年5期2019-08-02

  • 南瓜籽,全方位保护前列腺
    铁、锌、硒及植物固醇等。德国科学家发现,在经常吃南瓜籽的人群中,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研究表明,南瓜籽能从多个角度保护前列腺,其中的脂肪酸能防止前列腺细胞增生,使前列腺保持良好的功能;类胡萝卜素和锌有助预防前列腺疾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活性成分植物固醇还有助消除前列腺肿胀。男性在40岁左右,体内的激素分泌会发生改变,在分泌睾丸酮的同时也分泌另外一种物质——双氢睾酮(DHT),它会引起前列腺不断肿胀,而南瓜籽中的植物固醇能够破坏DHT,起到预防炎症、

    分忧 2019年4期2019-04-26

  • 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氧固醇的研究进展
    22)1 概述氧固醇(Oxysterols)是胆固醇及其前体的氧化形式[1 - 2]。氧固醇家族有众多成员,它们可通过酶催化、活性氧氧化或体外自氧化过程,在胆固醇碳环或侧链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点引入含氧官能团,例如羟基、酮基、和环氧基等[3]。最早关于氧固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Bergström等人[4]研究体液中胆固醇代谢物时,发现胆固醇存在体外非酶促自氧化现象,并指出胆固醇7位相比于其余位点更容易被分子氧氧化。随后,Smith等[5]人的研究

    分析科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4-25

  • 植物固醇的合成运输及应用研究
    007)1 植物固醇植物固醇又称植物甾醇,属于甾类化合物。植物固醇分布在高等植物的细胞膜等部位,是复杂脂类或与某些化合物结合的复合体。2 植物固醇的合成从乙酰辅酶A转变为环氧角鲨烯2,3(s)-氧化夸烯,是植物、真菌和动物体中都会发生的阶段,这是生物的共性。可以区分真菌和动物固醇合成的,是植物固醇合成的中后阶段,即植物CPI1基因(植物的甾醇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的编码产物是环丙基甾醇异构酶,环丙基甾醇异构酶与其他一系列酶,最终形成甾醇[1]。3 植物固醇

    山西农经 2019年5期2019-02-22

  •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诊治指南
    包括3β-羟基类固醇-Δ5-C27-类固醇脱氢酶、胆固醇7α-羟化酶、Δ4-3-氧固醇5β-还原酶、固醇27-羟化酶、胆固醇25羟化酶、α-甲酰辅酶A消旋酶、 胆汁酸-CoA氨基酸N-乙酰转移酶、胆汁酸-CoA连接酶等。这类疾病占所有胆汁淤积性疾病的2.1%,占婴儿胆汁淤积性疾病的1%~2%。其中固醇27-羟化酶缺陷发生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发病率约为1/70 000。2 临床表现该疾病有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而胆汁酸在维持正常肠肝循环和促进脂质及脂溶性维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9期2019-01-07

  • 植物固醇血症与早发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娅,王绿娅植物固醇血症(STSL),又称β-谷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脂质代谢性疾病。该病最早的文献报道是在1974年,Bhattacharyya和Connor[1]发现了一对年轻姐妹患者,她们血浆中β-谷固醇和菜油甾醇水平明显升高,并伴有跟腱黄色瘤。因此该病最早被命名为β-谷固醇血症。2000年Berge等[2]发现ABCG5和ABCG8两个基因的缺陷是植物固醇血症的发病基础。目前植物固醇血症的发病率不详,至今的文献报道只有100多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01-04

  • 痛经了只能喝热水?
    即服用止痛片。非固醇类止痛及抗炎药,比如布洛芬或者萘普生,不仅可以减轻痛经,而且可以减少经血流量。对乙酰氨基酚虽然也可以减轻疼痛,但远不如非固醇类药物那么有效。很多女性发现止痛片可以缓解疼痛。如果你无法接受布洛芬或者萘普生钠片,那么服用阿司匹林或者醋氨酚也非常管用。非固醇类止痛消炎药起效慢,所以如果你痛经严重,止痛片不怎么管用,那么可以从感觉月经快来潮的几天前开始,每隔六个小时坚持服用布洛芬一直到疼痛减轻。用最舒服的姿势休息。痛经时选择侧卧,双膝蜷缩在胸前

    饮食科学 2018年9期2018-11-22

  •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须含有丰富的植物固醇,植物固醇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脑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葱须可以“救命”吗?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有位阿姨通过每天喝一点用葱须泡的红酒,将困扰她多年的高血压给降了下来,病痛的折磨减轻了,阿姨当然觉得是葱须救了她一命。那葱须究竟为什么能降低血压呢?有实验表明,葱须经过酒精浸泡后,释放出较多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等营养物质,抗氧化作用更强。另外,葱须富含植物固醇,而红酒中含有单宁、葡萄多酚、白藜芦醇和花青素等物质,这些物质

    保健与生活 2018年19期2018-11-08

  • 一株胆固醇富集物中细菌的鉴定
    产业垃圾等含有的固醇类化合物对生态平衡破坏的问题逐渐突显[1-2]。胆固醇、粪固醇、胆汁酸、甚至雌二醇等固醇类化合物已经被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环境污染物的类型及污染程度[2-4]。据统计,每个人每天排出固醇类化合物的总量在0.2~1 g[3]。粪固醇的长侧链在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极易断裂,形成固醇类激素。2014年,Sistiaga和Goldberg等人从远古人类生活遗迹的化石中分离到了固醇类化合物[5]。加拿大学者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可在土壤

    生物化工 2018年3期2018-03-28

  • 植物固醇血症ABCG5基因突变1例
    50051)植物固醇血症又称β-谷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脂质代谢病,BHALTACHARyyA等[1]于1974年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调节食物胆固醇吸收的正常机制被破坏,肠道无限制的吸收胆固醇和胆固醇类似分子如谷甾醇而引发的。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血浆中植物胆固醇的含量较高,逐渐发展为肌腱或结节黄色瘤、早发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关节炎等,少数患者还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巨大血小板减少和脾脏肿大。其临床症状表型差异较大,有时诊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2-28

  • 大剂量醛固酮拮抗剂在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应用
    救治作用,例如醛固醇拮抗剂的使用。但是,醛固醇拮抗剂给药剂量的把控,对疾病治疗效果的作用不容小觑。1 对急性左心衰的阐述1.1 概述 急性左心衰(acute left heart failure)即为急性左心新功能不全,是由个别原因于短期内使心肌收缩力减小、心脏负荷增加,最终引起肺循环压力骤增和心排血量降低等综合征,若患者存在高血压、肺炎和过渡输液等事件,则会增加急性左心衰患病率。1.2 症状表现 (1)疲劳乏力。多见四肢无力,而在常规体力劳作中也表现为疲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2018-02-10

  • 溶血性贫血患儿ABCG5基因突变致谷固醇血症1例报道
    400038)谷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脂质代谢性疾病,又称为植物固醇血症。该病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的分子基础是ABCG5或ABCG8基因的突变。1974年BHAHACHARYYA等首次报道了植物固醇血症(即谷固醇血症)。2000年BERGE等[1]发现在染色体2p21上的缺陷导致了这种疾病。这对基因在肝脏及近端小肠上皮细胞中高表达,在红细胞和血小板中不表达[2⁃3]。我国香港地区曾发现2例该病患者,但大陆地区少有相关报道[4⁃5]。绝大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期2018-02-01

  • 南瓜籽,全方位保护前列腺
    铁、锌、硒及植物固醇等。德国科学家发现,在经常吃南瓜籽的人群中,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研究表明,南瓜籽能从多个角度保护前列腺,其中的脂肪酸能防止前列腺细胞增生,使前列腺保持良好的功能;类胡萝卜素和锌有助预防前列腺疾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活性成分植物固醇还有助消除前列腺肿胀。男性在40岁左右,体内的激素分泌会发生改变,在分泌睾丸酮的同时也分泌另外一种物质——双氢睾酮(DHT),它会引起前列腺不断肿脹,而南瓜籽中的植物固醇能够破坏DHT,起到预防炎症、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9期2017-12-07

  • 复合羟固醇无机小牛骨块修复犬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0280]复合羟固醇无机小牛骨块修复犬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胡晓,刘威,吴王喜,桂媛媛,周磊[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280]目的比较复合羟固醇无机小牛骨块(羟固醇骨块)和无机小牛骨粉在比格犬下颌骨临界骨缺损动物模型早期愈合阶段的成骨效应。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比格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3和第4前磨牙以及第1磨牙(P3-M1)后,双侧下颌骨各复制2个5 mm×10 mm×10 mm标准化箱型临界骨缺损。4周愈合期后,按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年22期2017-10-11

  • 蔬果中还有啥好东西
    的有利作用。植物固醇植物固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和植物种子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发现各种植物中都有植物固醇存在,花椰菜、西兰花、油麦菜等蔬菜的植物固醇含量较高,冬瓜、茄子、柿子椒等果实类蔬菜中植物固醇含量较低。水果中橙子、橘子、山楂等水果的植物固醇含量较高,而西瓜、香瓜等的植物固醇含量较低。相比较于蔬菜和水果,豆类、坚果类和植物油的植物固醇含量最高。胆固醇导致的高胆固醇血症,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冠心病等,多数心血管疾病均与胆固醇过高有

    益寿宝典 2017年17期2017-09-19

  • 牛科物种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IG1)研究进展
    G1主要通过调控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REBP)和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来影响脂质代谢。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了INSIG1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复杂性。本文综述了INSIG1与SREBP和HMGR之间在脂代谢调控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INSIG1的结构及表达调控、INSIG1对牛科动物泌乳、生长等性状的影响。胰岛素诱导基因1;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表达调控;泌乳性状;基因多态性胰岛素诱导基因(Ins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3期2017-07-18

  • 豆腐越老越补钙
    ,豆浆中含有植物固醇,是抵制动物膽固醇的最好东西。因为两种固醇长得很像,进入身体后会“抢位子”,如果植物固醇吃得多,抢走了动物固醇的受体位置,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就会降下来。(大河健康报)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7年3期2017-06-02

  • 高胆固醇或致怀孕难
    已知因素外,高胆固醇也可能会导致备孕夫妻“孕气”不佳。该所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2005~2009年间研究了501对有怀孕计划的夫妻,这些夫妻都不存在不育问题,其中女性的年龄介于18~44岁,男性年龄均大于18岁。在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中,347对夫妻成功怀孕,54对夫妻失败,另有100对夫妻退出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夫妻中只要有一方膽固醇高,怀孕所用时间就会增加,即怀孕难度加大;如果夫妻双方胆固醇水平均较高,则怀孕难度进一步增大。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5期2017-05-18

  • 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妇科病史、激素及固醇类药物使用情况、遗传患病史等其他情况。共向观察组发放调查问卷356份,回收有效问卷343份,回收率为96.3%;向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356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回收率为98.6%。对所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2 结果2.1 子宫肌瘤发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职业压力、痛经、BMI、婚姻史、流产史、妇科病史、激素及

    山东医药 2017年14期2017-04-14

  • 植物固醇的研究现状
    综述与讲座·植物固醇的研究现状谷雨 毛敏植物固醇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植物细胞中,在人体肠道内吸收率很低,正常人群适量摄入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及LDL的浓度。植物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黄瘤、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及一些血液系统症状。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可以有效降低植物固醇血症患者体内固醇水平,改善相关症状。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植物固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植物固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植物固醇血症植物固醇(Phytosterols)又称为植物甾醇,属

    河北医药 2017年16期2017-02-27

  • 氧化固醇与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063000氧化固醇与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臧 蔚 刘 昊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脑梗死 氧化固醇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最常见的缺血性卒中类型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等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为基础,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引起早期动脉硬化的核心环节,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是损伤内皮细胞导致AS形成的关键原因之一。巨噬细胞通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3期2017-02-23

  • 理性看待食用肉激素
    :含氮类激素、类固醇类激素和固醇类激素。一、含氮类激素肉中最为常见的激素是各种含氮类激素,如生长激素、催产素、胰岛素、抗利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等。事实上,包括猪牛羊等在内的哺乳动物,身体里都有含氮类激素,就连人类自己也不例外。这些激素对人和动物的生理代谢、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吃下的食物里本身含有含氮类激素,您大可不必惊慌。通过食物摄入的含氮类激素遇到胃液中的盐酸会产生变性,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进入肠道后被胰蛋白

    食品与健康 2016年11期2016-11-11

  • 冠心病血清胆红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临床观察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临床观察王 娟(唐河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400)目的 分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血清胆红素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其对冠心病疾病机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与血清胆红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18期2016-10-29

  • 心血管喜欢哪种“油”
    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作用。它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对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肥胖症等疾病的防治极为有利。必需脂肪酸2:α-亚麻酸α-亚麻酸也存在于一些食用油中,它是维系人类脑进化的生命核心物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需脂肪酸。关注心血管健康的人,可能都听说过ω-3脂肪酸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益处。α-亚麻酸就是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它在人体内分解后形成的生命活性因子DHA和EPA是大脑的重要营养要素。EPA可以降低老年人体内胆固

    大众健康 2016年7期2016-08-04

  •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参与调节肝细胞脂性自噬
    京100069)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参与调节肝细胞脂性自噬王芸姣,李若菲,王学江,江瑛△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北京100069)目的:研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是否参与调节脂性自噬。方法:高脂饲喂SD大鼠2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HE染色观察脂变程度; Western blot观察自噬及SREBP-1c蛋白水平。同时利用油酸(oleic acid,OA)刺激H4ⅡE细胞,建立细胞脂肪变模型; Nile Re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年10期2015-01-26

  • 雷米普利联合螺内酯对心肌重构的影响
    管紧张素Ⅱ以及醛固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雷米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血液内PⅢP水平,有效改善心肌重构,控制纤维化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雷米普利;螺内酯;心肌重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雷米普利联合螺内酯对心肌重构的影响,现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详细内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20期2015-01-21

  • 7-脱氢胆甾醇合成功能模块与底盘细胞的适配性
    。酿酒酵母中存在固醇类物质的合成途径。作为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不仅拥有转录后修饰功能,基因工程操作简单,便于培养和大规模发酵;且遗传背景较清晰,次生代谢产物较单一,能简化代谢工程产物的纯化[8]。因此酿酒酵母是理想的真核蛋白表达系统之一,适合作为固醇类物质人工合成的底盘细胞。通过对功能模块内启动子、质粒等指标的改变,调节模块与底盘细胞的适配性,从而增加目的产物的产量,是合成生物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9-10]。以酿酒酵母为底盘细胞生产7-DHC,国外以

    生物工程学报 2014年1期2014-10-31

  • 豆奶比纯奶更有营养
    现在还有加入植物固醇的做法,也是为了弥补天然食物的缺欠,使一次性的进食能摄入更均衡的营养成分。有读者曾经提问,胆固醇除了在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有没有?胆固醇属于固醇类物质,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固醇类物质,但不是胆固醇,叫植物固醇,比如谷类食物中的谷固醇、大豆中的豆固醇等等。植物固醇与胆固醇的分子结构很相似,动物性食物当中的胆固醇进入人体后,需要迎接它的受体将其引入,才能被人体吸收。而这类受体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由于植物固醇的分子结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6期2014-08-08

  • 脂肪并非可有可无之物
    以人们最熟知的胆固醇为例,便足以说明。胆固醇是脂肪中的一类,犹如大家族中的一个小家庭。在脂肪家族中胆固醇已恶名在外,因为它能使动脉血管阻塞,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诸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之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实,天地间有这胆固醇也并非是专为阻人血管而生,它也是人体不可或缺之物。人体由细胞构成,这细胞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老的细胞衰亡,新的细胞生成,而这细胞的外膜,即需固醇类物质参与构造。人类能感知外界的声光变化、寒热冷暖, 靠的是神经将感知传向大脑,这信

    食品与生活 2014年3期2014-03-19

  • 根皮苷通过下调小肠NPC1L1和HMG-CoA还原酶表达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酶表达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申婷婷1,刘素稳2,赵 江3,汪名春4,常志勇3,王 浩3,*(1.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604;3.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 300457;4.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36)以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喂饲仓鼠为动物模型,研究根皮苷对仓鼠血脂水平及小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影响。36 只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 个不同

    食品科学 2014年17期2014-01-21

  • 不同种类植物油对肉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糖、甘油三酯、总固醇等指标能够反映畜禽体内的物质代谢及营养状态,因而在判断日粮脂肪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程度时,血液生化指标是一个基础性依据。本次试验期望通过测定不同种类及不同水平的植物油脂对肉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数据,从血液生化水平角度来探讨油脂影响肉兔各项生产指标的机理,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 初试期饲养100只40日龄体重基本一致的已完成常规免疫的健康肉兔;50日龄时筛选70只700g±15g肉兔,进入正试期。1.2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9期2013-12-03

  • 蜂王浆能降血脂吗?
    疾病的发病率。胆固醇的减少和血压的降低,能缓解冠状动脉硬化症状,改善血管的功能,增强粥样硬化血管的弹性。30多年来,各种医学期刊中不断报道蜂王浆能预防动脉硬化,并且是治疗人类动脉硬化的有效药物。蜂王浆能够明显改善人体脂肪代谢,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等,并对心绞痛和动脉硬化患者在增强体质方面有很大功效。蜂王浆防治动脉硬化的原因,一般认为蜂王浆能减少肠胃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汁分泌,由此减少循环系统的胆固醇和其它脂类。蜂王浆在阻碍肠胃对胆固醇吸收方面的作用有可

    中国蜂业 2012年27期2012-09-10

  • EAS混合溶剂体外溶石的研究
    石成分分析,选择固醇型(固醇含量>60%),色素型(胆红素及其盐含量>60%),混合型(固醇及色素含量各占50%)。乙基叔丁醚(ethyl tertbutyl ether,ETBE)M=102.17,n2D0=1.374 6 bp=74℃。中药鸡内金汁10mL(取新鲜鸡内金汁50mg,清洗干净,50℃水浸泡4h,压榨取汁包装,蒸汽灭菌器消毒10min备用)。氨羧混合溶液,分别将氨羧化合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 diamine teraaceti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2012-05-08

  • 固醇代谢失调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 LDL-C水平为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关于调脂治疗的荟萃分析发现,欧美国家接受规范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只有 38.4%的患者 LDL-C水平达到了控制目标,我国的血脂控制达标率也只有 26.5%,其中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达标率仅 16.6%[1]。通过检测胆固醇代谢标志物进一步研究这些患者的胆固醇代谢情况,发现经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2期2010-08-15

  • 联合利华:意外“走私门”
    成分与其类似的“固醇”,进口关税税率仅为5.5%。因此,联合利华便利用“固醇”的海关代码为其进口的“羊毛醇”报关,从而钻了巨大税率差的空子。早在2008年,范军就因此事被上海海关缉私局刑事拘留。据悉,联合利华此后也曾希望通过补缴税款、接受处罚来了结此事。然而,此案最终却走上了刑事诉讼之路,联合利华也因此卷入走私风波。这一事态的发展,也着实有些出乎联合利华的意料。据熟悉进出口业的相关人士介绍,像“羊毛醇”和“固醇”这种成分接近、品名界限模糊的商品,进口时品名

    商界 2009年12期2009-12-04

  • 唠叨能助女性长寿
    情。(叶仁)降胆固醇 植物固醇或可助力在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于去年联合召开的植物固醇与心脏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中外专家报告,人的植物固醇摄入量与其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成反比。每天摄入2克或更多植物固醇,可降低约10%血胆固醇水平。停止摄入植物固醇,血液胆固醇又恢复原来水平。目前在欧美和澳大利亚一些国家,植物固醇已获政府批准应用于涂酱、调味料、食物棒、酸奶及健康饮料等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该次会议主席、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

    老同志之友 2009年11期200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