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

  • 《不如吃茶看花》
    。作者在书中引经据典,将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从茶的性情,自然而然地跨越到喝茶人的性情。这种生活与吃茶的结合生动有趣,信息量足够丰富。文字风格清新朴素,言谈有趣,娓娓道来,虽引经据典却不失趣味,绝无一些茶书中高深莫测的玄妙之感,充满人文趣味。最为难得的是那一种自然、闲散的人生状态,读此茶文,如与三二有趣之人面对面闲谈。散文家写的茶书,见情见性,洒脱自然,说茶又不拘泥于茶,却能使茶书一扫技术化的生硬面目,摆脱旧气、书呆子气,让茶成为清新朴素,与我

    食品界 2023年12期2023-12-12

  • 一人演讲 两人帮忙
    太炎用浙江话引经据典在台上演讲,刘半农用普通话翻译出来,最后钱玄同再急急忙忙地将演讲内容写到黑板上。三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场面也非常喜感。   不过,虽然章太炎的演讲动用了两个助手,但由于他的学问深厚,演讲时而诙谐幽默,时而怒发冲冠,并且还不時地引经据典,让台下的学生大饱耳福。两个多小时的演讲,现场的见证者如此记录:“热烈的鼓掌就多达二十余次。” (摘自《海南日报》)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9期2022-03-11

  • 唐德刚的反问
    ,教授们便会引经据典找出一大堆理由证明“林肯不是奴隶的解放者”;如果唐德刚回答“不是”,教授们同样会引经据典找出一大堆理由说明“林肯是奴隶的解放者”,那样一来,口试成绩就只能不及格了。因为事前了解了教授们的心理,所以唐德刚没有沿着教授们设的陷阱走下去,而是在一位教授提出问题后,突然反问道:“照足下的看法,美国历史上有没有一个所谓的‘奴隶解放者’呢?”教授们没想到唐德刚会反问他们,当时就有些慌了,只好马马虎虎地答了一句“有”。唐德刚听他们这样说,便不慌不忙地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2年1期2022-01-20

  • 基于我国古籍引经据典现象的引文分析研究
    有着几千年“引经据典”的传统,虽然没有文中标注和参考文献这样的格式,但已经形成了引文的一种雏形。遗憾的是,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对于我国古籍中“引经据典”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少,本研究将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从历史角度发现我国古籍中“引经据典”的作用,研究结果既可为形成新的引文本质理论提供思考,也可以增加科学计量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权。2 研究综述2.1 引文本质的定义在西方传统的科学计量学理论中,引文被认为代表着作者对前人研究的一种关注,进而对前人研究的借

    情报学报 2021年12期2021-12-28

  • 互文性阅读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文教学;引经据典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互文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频繁地出现在古诗文的讲解中。将互文性阅读合理地应用到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古诗文文本的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互文性阅读主要包括人物、用典、情感、意象四个方面,文章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从而探索互文性阅读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 以往的古诗文教学实践过于依赖教学目标,而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11期2021-12-14

  • 唐德刚的反问
    ,教授们便会引经据典找出一大堆理由证明“林肯不是奴隶的解放者”;如果唐德刚回答“不是”,教授们也同样会引经据典找出一大堆理由说明“林肯是奴隶的解放者”,如此一来,唐德刚的口试成绩就只能不及格了。因为事前了解了教授们的一贯做法,所以唐德刚没有沿着教授们设下的陷阱走下去,而是在教授们提问后,突然反问道:“按照您的看法,美国历史上有没有一个所谓‘奴隶解放者呢?”教授们没想到唐德刚会反问自己,所以当时就有些慌了,只好马马虎虎地答了一句“有”。唐德刚见他们这样说,便

    做人与处世 2021年20期2021-12-14

  • 蜡梅
    的文化品位?引经据典是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可以将日常积累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活学活用,为作文增色,让人眼前一亮。需要注意的是,引经据典要切合文章实际,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怡然)“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现在,你读完诗人郑刚中的这首诗,想必已经知道我要介绍的这位植物朋友是谁了吧?对的,它就是蜡梅。去年11月份,妈妈从花店买回这盆蜡梅,让它加入我们这个有花有草有鱼儿的大家庭。放学回家,刚推开家门

    小学生优秀作文·时尚版·中年级 2021年2期2021-09-10

  • 漫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
     遣词用字 引经据典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这主要源于古人的一些语言习惯和我们今天语言表达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恰恰是千百年来古诗文得以传承不衰的魅力所在。从这一角度来讲,古诗文教学又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担当着传统经典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大家都知道,在吟咏中感受古诗文的艺术魅力应当算是我们接触古诗文最早,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古人不是早就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1期2020-12-23

  • 家长如何“逞强”与“示弱”
    “刚刚,爸爸引经据典地教育了我一通,说我最近不好好吃饭。”我问:“怎么引经据典了?”儿子说,他背不下来,要爸爸背。孩子他爸笑着背诵了一段《孟子》。接着,儿子问道:“这是不是你编的?你再背诵一遍,证明不是你编的。”他爸爸就又背了一遍,儿子这才心服口服。这件事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家长该逞强的时候要逞强,尤其是跟叛逆期、青春期的孩子。逞强的时候要有智慧、有选择,要在确实能逞强的地方逞强。最近我也在无意间运用到这个方法。儿子在看《四世同堂》,对许多老北京的方言、

    新传奇 2020年41期2020-12-02

  • 你说的我都知道
    鸡汤,不需要引经据典,不需要重复。给我一份信任,你说的我都知道。我爱做梦,梦魇居多,常常是梦魇送走梦魇,才让我得以苟活至今。万万没有想到,近来的饭局梦魇竟成了我午夜惊醒的凶铃。梦里我看到一个个中年油腻的男人女人张牙舞爪地注视着我,嘴里叼着菜,嘴皮一闭一合,一股超强的音浪便击垮了我,刺透耳膜,穿破心脏,脑子才被什么敲醒,发觉是做梦,幸好是做梦。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那顿家庭聚餐说起。今年疫情来势汹汹,让本该热热闹闹的春节冷清了起来。终于迎来春暖花开,该上学的上学,

    中学生博览 2020年22期2020-11-23

  • 诗可以怨
    ,古今中外,引经据典,谈了一个由来已久的情感表达的问题,一字以概括之,“怨”也。他口若悬河,东拉西扯,看似不经意,结尾处却慎重指出:“‘诗可以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主张。”那个年代,年轻的大学生卢新华以一篇短篇小说《伤痕》开启了一场新的文学运动,其影响所及,各个艺术门类都卷入其中,包括美术在内。钱锺书以其聪慧明智,内心自然明白所发生的一切。不过,他仍然刻意保留其名士风范,拒绝所谓的思想包装,以一个旁人难以企及的掉书袋的方式,悄然加入其中。钱锺书掉书袋的功

    爱你 2020年19期2020-11-19

  • 引经据典:让“国旗下讲话”发挥德育“溢出”效应
    种期盼”作为引经据典“1+4”实施要素,在调整和拓展中,让“国旗下讲话”有章可循 ,让“要素”顺势而为,让“道理”内化外显。由此形成了学校“国旗下讲话”的新样式,更好发挥育人效应。【关键词】国旗下讲话;引经据典;三个维度;“1+4”实施要素在每周一的全校集会或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学校都会在升国旗仪式后进行“国旗下讲话”活动。这庄严神圣的仪式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2017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2期2020-03-07

  • 阅读教学,需要“代入感”
    感”;(4)引经据典,迁移运用,嫁接“代入感”。【关键词】代入感 链接生活 创设情境 以写促读 引经据典一、课例比照,引发思考——“代入感”优化阅读教学笔者在近期观摩《少年王冕》第二课时的同课异构时,听到了两则设计迥异的课例,现择取片段回放如下:[课例1](1)我们常说“言为心声”,要了解人物的特点,就可以从他的语言着手。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描写王冕语言的句子。(2)出示:“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8期2019-11-08

  • 引经据典、创设情境、加深记忆
    者!关键词:引经据典;创设情境;加深记忆;喜闻乐见;行之有效1、有机物古时候有个叫吴一的人,这人穷困潦倒却又生性懒惰,常常依靠烧饼铺烤焦的饼过日子。每次别人大叫:“焦了,焦了”,他就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我来吃”。一天,这人照例来到烧饼铺,由于一直没有烤焦的饼,他竟然迷糊地睡着了,睡梦中忽然听到有人喊:“不好了,焦了,焦了……”。吴一一骨碌爬起来:“不要紧,不要紧,我来吃”。众人大笑,原来不是饼焦了,而是他的衣服被溅上了火星,烧焦了一块…… 由此引出问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2019-09-10

  • 什么人不炫耀
    ,如果总喜欢引经据典,其人的学问,大抵也高深不到哪里去。同样,若是说起话来夹杂英语,则其人的英语程度,和他夹杂的英语多少成反比,也就是说:夹杂的英语越多,水平越低。这现象十分有趣,不是嗎?真正的富翁,都不炫耀财富,非但不炫耀,而且恶为人知。有人拿了“富豪排行榜”去问富豪,得到的答案是:“哪有这样的事?”因为他已有,就不必再炫耀。炫耀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不必过度非议。明白有此现象的存在,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很有用处,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可以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6期2019-07-26

  • 通过引经据典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赵帅摘要:引经据典是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引经据典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优化师生关系,使语文课堂更具文学价值。语文教师更应该深化知识储备,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合理引经据典,营造良好的学风,让全体小学生都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形成高效、开放双赢的语文课堂。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高效课堂;引经据典;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064-01语文课堂是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4期2019-05-13

  • 好作文,从充实的内容开始
    作文了。一、引经据典,提高内容说服力充实的内容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即使是记叙文,很多时候也需要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进行说服。所以要想提高内容说服力,就要先学会引经据典。优秀的作文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却不离其宗,就是让作者有着广泛的阅读积累,在写作中将他人的精髓变成自己的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充实作文内容。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做到引经据典呢?首先,要广泛的积累素材。素材是引经据典的基础,学生肚中无货进行长篇大论,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引经据典需要学生学富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9期2018-05-14

  • 言在规格内,意识需有形
    生来说,能够引经据典,说明他一直在学习和看书,对于这个年龄阶段,当然要鼓励,要酌情多给点分……”“……所以,我给的那个满分(作文)就没什么创意,从文学角度来说其实(我)不怎么欣赏。但是它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引经据典、语言流畅,一招一式都显得训练有素,而且从罗素写到傅雷,又写到毛主席在党内谈《触龙说赵太后》;虽然基本没什么自己有个性的话,但高考压力下,一个高中生还能这么从容不迫,连标点都没怎么错,从职业伦理出发,必须给满分。”我想,这位阅卷老师的心态就应该是

    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4期2018-04-19

  • 唐德刚的机智
    ,教授们便会引经据典找出一大堆理由证明“林肯不是奴隶的解放者”;如果唐德刚回答“不是”,教授们也同样会引经据典找出一大堆理由说明“林肯是奴隶的解放者”,那样一来,口试成绩就只能不及格了。因为事前了解了教授们的心理,所以唐德刚没有沿着教授们设计的陷阱走下去,而是在教授们提问后,突然反问道:“照足下的看法,美国历史上有没有一个所谓‘奴隶解放者呢?”教授们没想到唐德刚会反问自己,所以当时就有些慌了,只好马马虎虎地答了一句“有”,唐德刚见他们这样说,便不慌不忙地接

    领导文萃 2017年23期2017-12-21

  • 文章宜通俗
    篇之乎者也,引经据典。有篇文章题目为《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文章的开篇是荀子所言,文中又是搬魏征,又是引《吕氏春秋》,甚至《逸周书》也出来了,《淮南子》也用上了,忙得不亦乐乎,看了半天才知道是在讲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这种行文作法不禁让人深思。想说生态文明,为什么不直言呢?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呢?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少数人所能成事,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参与,群策群力,建言献智。把题目订得通俗一点岂不更好些?文中少一些引经据典,不是更

    党史文汇 2017年11期2017-12-08

  • 初中作文中议论文教学初探
    构更加严谨;引经据典,丰富文章内涵;提倡首尾呼应,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这是在初中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词】初中 议论文 教学议论文的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众所周知,议论文也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议论文是一种很普通的文体,但是要想将议论文写好,还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议论文书写能力。议论文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师应该追求多样化,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兴趣,着重提高学生的作文水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7年7期2017-08-08

  • 唐德刚的机智
    ,教授们便会引经据典找出一大堆理由证明“林肯不是奴隶的解放者”;如果唐德刚回答“不是”,教授们也同样会引经据典找出一大堆理由说明“林肯是奴隶的解放者”,那样一来,口试成绩就只能不及格了。因为事前了解了教授们的心理,所以唐德剛没有沿着教授们设计的陷阱走下去,而是在教授们提问后,突然反问道:“照足下的看法,美国历史上有没有一个所谓‘奴隶解放者呢?”教授们没想到唐德刚会反问自己,所以当时就有些慌了,只好马马虎虎地答了一句“有”,唐德刚见他们这样说,便不慌不忙地接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7年7期2017-07-31

  • 基于文本导读的几点尝试
    好类文引导、引经据典和读写结合等几个方面,使学生在深度解读和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思维灵感。基于文本导读的重要价值,教师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做他们的“引路人”,有更多实际意义:一方面,能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文本,让他们在自主搜集相应的背景资料中产生丰富的灵感;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找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内容,能够有针对性地挖掘更多深度素材,更能調动学生增强自我感知与领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一、类文引导,旁征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4期2017-05-24

  • 初中作文中议论文教学初探
    构更加严谨;引经据典,丰富文章内涵;提倡首尾呼应,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这是在初中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初中 议论文 教学议论文的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众所周知,议论文也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议论文是一种很普通的文体,但是要想将议论文写好,还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议论文书写能力。议论文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师应该追求多样化,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兴趣,着重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三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7期2017-03-23

  • 引经据典”活化信息技术教学
    2021)“引经据典”活化信息技术教学魏培李(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福建泉州 362021)活化,即将枯燥的书本知识进行生动化和感性化,将理论知识、概念规则和实践步骤等进行生动化演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引导学生根据经典诗词、典故等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结合教育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新性,实现信息技术与文学学科的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育游戏;信息技术;活化引 言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

    名师在线 2017年11期2017-02-15

  • 抓住关键词解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
    、以情动人、引经据典、朴实无华”。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政治担当;思维方法;语言艺术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内容博大精深,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并非易事。笔者以为,可以从高度的政治担当、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生动的语言艺术几个角度,抓住关键词解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深刻领会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一、政治担当(一)关键词之一:施政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这是习近平最为明确的施政目标,是一句说到老百姓心窝里的施政宣言!我们工作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4期2017-01-24

  • 拾人牙慧
    很有学问,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他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一次,殷浩见他对别人发表言论,细听之下原来是抄袭自己的话,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在侃侃而谈时还露出得意的样子。于是殷浩感叹道:“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历史小贴士殷浩,字渊源,东晋时期政治人物,因会稽(kuài jī)王司马昱提拔而一度与桓温于朝中抗衡,后因北伐失败而被废为庶人。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6年12期2017-01-16

  • 对“空穴来风”的用法不应指错
    来风”的出处引经据典,穷究细考,令人感动;但文中说现在一些人将此成语用作“没有根据”,便“言不及义”“错用成语”,这是不对的。“空穴来风”的本义,正如杨先生所考,原是指“有根据”,但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2005年第5版、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对“空穴来风”的释义均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这里清楚地说明了“空穴来风”的本义和现在的用法。所以,

    杂文月刊 2016年8期2016-11-05

  • 从《诗比兴笺》看魏源的人格之美
    古尚雅,讲究引经据典;内容上追求诗史合一,体现关注现实的求真之美;当然,其最终的归宿与其经学思想一样,表现魏源忧国忧民、经世致用的实用之美。关键词:魏源; 《诗比兴笺》; 引经据典; 求真; 经世致用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别号良图,清末著名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今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人,湘学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道光二年(1822)中举人;道光五年(1825)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4-13

  • 享受着太医的服务
    务□郭兆熊“引经据典,遵章守则,纵有再大祸患,与我何干。”这是一句电影里太医院领导的台词。从中可以看出,太医伺候皇上的万全之策。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何况这决定生死的太医工作呢?其实历史上太医里有很多名医。艺术作品里只是为了剧情需要,不免把绝大多数太医描写成食古不化,引经据典,遵章守则为高级领导看病的人。可是现在的社会呢?很多人都有同感,到医院要签署一系列告知书、明白纸,反正所有的医疗风险都写纸上了,出了问题,责任都在患者及家属身上。最搞笑的是,产科里一位妈

    中国农资 2016年39期2016-02-16

  • 一堂朗诵课
    横溢,一堂课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收获无数崇拜的目光,尤其是那个扎着两条长辫子的漂亮女学生的眼神。学生和老师谈恋爱当然不被允许,所以,他们仅仅是互有好感而已。我妈会趁周末去我爸的宿舍,悄无声息地帮他洗两件脏衣服;我爸要是有了什么好吃的,也给我妈留一点儿。我妈上完初中便去读中专,然后工作,等到正式上班之后,他们才公开恋情。童年时的一个冬天,大团的雪花飘飘洒洒地从四处落下,我们都愉快地仰头看着。我妈忽然非常抒情地朗诵了起来:“雪啊,你无声地落着,落着……”我爸也笑

    爱你 2015年6期2015-11-17

  • 老爸也是蛮拼的
    言辞的他,竟引经据典,讲故事为我鼓劲。“曾国藩小时候背书,重复多遍,仍背不下来。这时,家里来了小偷,小偷等啊等,终于不耐烦了,跳出来把文章背了一遍,扬长而去。最后,功成名就的却是曾国藩,这源于他的坚持。《日课十二条》记载: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嗯,果真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原来“灰色”并不是我的标签,而是懦弱的借口。夜深人静,一灯如豆,做不出题来的

    大作文 2015年8期2015-10-19

  • 什么人不炫耀
    ,如果总喜欢引经据典(俗称“掉书袋”),其人的学问,大抵也高深不到哪里去。同样,若是说起话来夹杂英语,则其人的英语程度,和他夹杂的英语多少成反比,也就是说:夹杂的英语愈多,水平愈低。这现象十分有趣,不是吗?真正的富翁,都不炫耀财富,非但不炫耀,而且恶为人知。有人拿了“富豪排行榜”去问富豪,得到的答案是:“哪有这样的事?”因为他已有,就不必再炫耀。炫耀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不必过度非议。明白有此现象的存在,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很有用处,尤其是涉世

    伴侣 2015年8期2015-08-11

  • 答问
    ,可我既不会引经据典,用的比喻也不够生动。虽然很多人都说小说最重要的是情节,但是,仅有故事情节,文笔不好,小说也不会好看吧?Yihan Sun回答:的确,小说最重要的是故事情节,但是光有好的故事不行,还要娓娓道来,这就要有好的文笔。文笔不光是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比喻,也没必要用作文的分数来衡量。至于引经据典,你读书多了自然信手拈来,就好像你在问题里用了个成语“蠢蠢欲动”一样,完全是觉得合适就用了,不是刻意为之的。如果你能自如地运用文字,讲自己的故事,传达自己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5年5期2015-06-02

  • 什么人不炫耀
    ,如果总喜欢引经据典(俗称“掉书袋”),其人的学问,大抵也高深不到哪里去。同样,若是说起话来夹杂英语的,则其人的英语程度,和他夹杂的英语多少成反比,也就是说:夹杂的英语愈多,水平愈低。这现象十分有趣,不是吗?真正的富翁,都不炫耀财富,非但不炫耀,而且恶为人知。有人拿了“富豪排行榜”去问富豪,得到的答案是:哪有这样的事?因为他已有,就不必再炫耀。炫耀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不必过度非议。明白有此现象的存在,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很有用处,尤其是涉世不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4年11期2014-11-25

  •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高考作文“引经据典
    汉语修辞中,引经据典归属于引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辞格。但是纵观各种文献研究,对如何使用引用这一辞格上缺少完整的理论支撑。引用,在高考作文中大量出现,有的让人拍案叫绝,有的则让人啼笑皆非。本文就要通过关联理论这一视角解释引用这一辞格,为如何引用辞格提供相应的语用策略。【关键词】引用辞格 关联理论 语用策略一、 引言Sperber & Wilson 的关联理论是当今语言学界备受关注的理论之一,其本质上归属于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将语境与关联纳入其核心概念,具

    校园英语·下旬 2014年12期2014-10-21

  • 贪官当公务员
    ”回应自然会引经据典、斟字酌句。该回应全文未能见报,我们便只好猜想了。既然他“引经据典”,那么我也该“引经据典”,以针锋相对。依《公务员法》第九章《惩戒》第五十三条之第七条: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公务员法》规定,凡有以上行为者必须予以惩戒。如何惩戒?《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而这六十一名被判缓刑贪官,均己违反了《公务员法》第九章《惩戒》之

    杂文选刊 2012年10期2012-05-08

  • 真正的富翁不炫耀
    之时,总喜欢引经据典(俗称“掉书袋”),其人的学问,大抵也高深不到哪里去。同样,若是说起话来夹杂英语的,则其人的英语程度,和他夹杂的英语多少成反比,也就是:夹杂的英语愈多,程度愈低。这现象十分有趣,是不?真正的富翁,都不炫耀财富,非但不炫耀,而且恶为人知。有人拿了“富翁排行榜”去问富豪的,得到的答案都是:哪有这样的事?或者是:是吗?怎么我自己不知道?诸如此类,因为他已有,就不必再炫耀。炫耀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不必非议,此处挑明,并无贬义。

    意林 2011年2期2011-05-14

  • 采他山之玉,彰华美之气
    模仿化用 引经据典 彰显文采中国古典诗文,既是一部积淀厚重的文化史,又是一卷浓缩了的写意风景画。当我们面对浩繁史帙进行玩味咀嚼并贮于腹中时,中国古典诗文的华章丽句就可以成为你考场写作的富矿,任你在临场构思时,随心发掘,在提笔行文时,酌意开采。如果我们能在考场作文时熔铸大量的古诗文,调遣与之关联的历史名人,那么,考场作文就可以充分彰显华美之气,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下面,笔者就写作中引用中国古典诗文的作用与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流传至今的古诗文,是大浪淘沙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0期2009-12-24

  • 引经据典是王道?
    在写作时爱好引经据典,中英文都是如此,但是两者写作风格不同,英语写作不推崇过多使用名言谚语,引用的恰当可能是点睛之笔,否则就会画蛇添足,本期为大家讲解关于名言谚语在英语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引经据典是诟病?名言谚语是中国学生最想学习的英语知识之一,很多也是信手拈来: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不入虎穴,焉

    双语时代 2009年4期2009-04-13

  • 略论汉末曹魏时期范阳卢氏家族文章写作
    色:论证上的引经据典及文辞上的偶句属对。关键词:范阳卢氏家族 汉末曹魏时期 文章写作 引经据典 偶句属对范阳卢氏家族是典型的北方世家大族,其开基祖是东汉末年的卢植。卢植是汉代通儒马融的弟子,起自布衣,以儒学致显。据《后汉书·郑玄传》及《世说新语》卷二《文学》第四注引《高士传》载,卢植未卒业即替马融授学。卒业后亦设帐授徒,晚年隐居上谷时仍以传授儒业为主,这就奠定了卢氏家族的儒学根基。卢植子卢毓“以学行见称”[1](P650),卢毓子卢钦“世以儒业显”[2](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8期2009-01-29

  • 沟通的公式
    也不论你如何引经据典,都不如有一份真诚的情感。☆说话时眼睛不看着对方,无异于自言自语。☆人们通常关心的并不是“普通”的、“寻常”的事情;人们通常关心的是“自己”的、“本身”的事情。☆如果没有热情,就不要指望得到热情的回报。☆只有考虑到对方的利益,你才能获得自己的利益。☆最有效的说服,就是能够让对方不知不觉地产生参与感。☆以“智者”的方式思考,以“愚者”的方式表达。☆人们常常会因为缺少一句真诚的鼓励而变得一蹶不振。☆沟通的成功与否,常在于你是否能用同情的眼光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7年1期199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