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角

  • 一种改进的U-V空间测角方法
    常采用多波束比幅测角[2]或者两维和差波束测角。为了消除波束扫描引起的波束展宽以及不同载频波束宽度不一致的影响,通常转换到正弦空间坐标系下,即U-V 空间测角[3-4]。该方法只需要建立一条俯仰和差曲线和一条方位和差曲线即能实现威力范围内所有指向的测角。文献[5]研究了低数据量条件下测角曲线建立方法。文献[6]给出了和差波束测角的精度分析。文献[7]研究了和差波束测角在抗主瓣干扰条件下的应用。但是,对于圆形平面阵等非矩形阵,U-V空间测角曲线相对波束中心的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3年4期2023-09-13

  • 舰载相控阵雷达低空测角精度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载相控阵雷达低空测角精度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刘鹏,寇鹏飞,赵凯恒(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9)以提升舰载相控阵雷达低角探测精度为目标。建立了海面低空多路径模型、海面反射模型、相控阵雷达俯仰测角模型;通过仿真系统性分析了舰载相控阵雷达低空测角精度与测角方式、工作频率、波束指向、海况、波束宽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和和比幅测角方法、优化加权方式减小波束宽度、适当抬高测角和波束指向、采用多频点平滑测角等手段有利于低空测角精度的提升;提

    现代防御技术 2023年4期2023-09-08

  • 利用ADS-B精度比对法拟合相控阵雷达大角度误差曲线
    控阵雷达[1],测角精度是其一项关重指标,大角度测角误差曲线的拟合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该雷达测角精度的实现。在外场标校由于测量波位较多,且需要不停转动阵面安装转台才能实现不同扫描波位的远场方向图数据采集,受限于测量阵面安装参数的仪表精度(3′),单个阵面多个测量波位之间的机械轴标校误差呈现随机性,雷达在不同波位的测角精度误差也呈现随机性,无法消除。同时远场标较时由于外场电磁环境比较复杂,开展大角度测角误差数据测量时,雷达方向图受电磁干扰比较严重,采集的测角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3年2期2023-05-05

  • 基于解调原理的莫尔信号特征分离技术研究
    9)0 引言转台测角系统是一种复杂的集光、机、电为一体的现代化测角设备,由于具有高分辨力、大行程的优势,转台测角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1-3]。转台测角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导致其可信度降低,监测转台测角系统的工作状态、衡量其工作稳定性,成为转台测角系统使用过程中被重点关注的问题。R. V. Ermakov[4]等利用角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角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息,通过加权最大似然估计实现对转台测角系统工作时转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2年7期2022-08-30

  • 米波MIMO雷达波束空间精确最大似然算法
    小运算量,并提高测角精度。文献[18]提出了精确最大似然(refined maximum likelihood,RML)算法,利用了反射系数的先验信息,并用多径条件下复合导向矢量代替自由空间中的常规导向矢量,即采用精确多径模型,再利用最大似然方法进行目标仰角估计。该算法待估计参数少,在减小运算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测角精度。通过增加雷达的天线孔径能够有效提高测角精度,但常规相控阵雷达受实际条件限制,天线孔径不可能做得很大。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2年5期2022-05-07

  • 一种改进的和/差波束的米波雷达低仰角目标DOA估计方法
    探测与跟踪。低空测角的主要难题包括:一是对于低仰角目标,直达波和多径散射回波通常处于一个波束宽度内,直达波和多径回波的波程差较小,难以从时域、频域和空域对直达波和多径信号进行分辨;二是直达信号与多径信号为空间临近相干源,且受实际阵地地形的影响,复杂多变的多径信号叠加在直达波信号上,直接导致阵列接收信号产生严重的幅相特征畸变现象,现有的解相干类超分辨算法难以获得准确的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三是现有的超分辨算法均基于理想远场平面波模型,而实际的回波信号不仅有

    火控雷达技术 2022年1期2022-04-27

  • 阵面机械轴误差对相控阵雷达测角精度影响分析与验证*
    误差对相控阵雷达测角精度的影响却少有研究。张赟霞等人[4]在对地基相控阵雷达天线指向系统性误差分析中,定性分析了在仰角固定模式下倾角和不水平度误差对相控阵雷达方位和俯仰测角误差的影响,但对影响因素和影响模式未做深入研究。陶军等人[5]定性研究了机械轴误差在方位扫描角维度上对相控阵雷达测角的影响,并提炼出相控阵雷达测角误差与机械轴误差和扫描角之间的简约关系式,但未对其他影响因素与测角误差的关系开展分析。机械轴作为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设计计算电轴法向,是计算波控

    电讯技术 2022年3期2022-03-27

  • 均匀圆阵相关干涉仪相位模糊问题研究
    具有覆盖频段宽、测角速度快、精度高、技术成熟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相位干涉仪孔径越大,测角精度越高;但是当基线大于半波长时,会出现相位模糊问题,基线越长,模糊数越大,解模糊算法越复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解相位干涉仪模糊的理论方法,如长短基线法、参差基线法、虚拟基线法、立体基线法、基于扩展基线法、基于平行基线法、基于相关比幅法、基于时差解模糊算法等[2-3]。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矛盾,但是解模糊算法大都比较复

    舰船电子对抗 2021年6期2021-12-28

  • 精密减速器检测仪测角误差补偿
    度测量的影响,其测角精度往往不能达到其标称数值,严重地影响了高精度减速器检测仪的测角精度[1-2]。因此,需要研究实际工况下圆光栅的测角误差及其补偿方法,进而实现圆光栅的测角精度,保障检测仪的高精度要求。目前,国内外减速器检测仪测角精度提高的措施主要分两种:(1)采用多读数头自校准的方法抑制对应阶次的测角误差,该方法可以从原理上抑制测角误差,但需要布置多个读数头,硬件成本较高[3-4];(2)采用多项式法、三次样条插值法、误差谐波法等数值补偿算法对圆光栅测

    光学精密工程 2021年11期2021-12-14

  • 基于半阵相位和差法的相控阵雷达测角方法研究
    之一。单脉冲和差测角方法普遍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测角系统中[1],目前和差测角常用的方法有[2-3]:基于对称取反的和差测角方法、基于直接加权法的和差测角方法、基于双指向法的和差测角方法。根据雷达对回波信号提取角信息的方式,和差测角又可分为相位法和差测角和振幅法和差测角。文献[4]~[5]对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性能进行了分析。本文给出基于半阵相位和差法的相控阵雷达测角方法,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并进行多次Matlab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同时给出进一步提升测角精度

    舰船电子对抗 2021年5期2021-11-09

  • 调零线性约束下的稳健自适应单脉冲合成*
    干扰环境下的准确测角[1-2]。但是,当干扰位于主瓣内时,自适应算法会在干扰处形成零陷,这将使波束在主瓣内的方向图产生畸变,从而引起单脉冲比曲线严重失真,导致对目标测角错误[3]。针对主瓣干扰引起的单脉冲比失真问题,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自适应单脉冲算法[4]、基于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单脉冲算法[5]、基于主旁瓣分别抑制的两级自适应单脉冲算法[6]和基于阻塞矩阵预处理的旁瓣对消算法[7]相继被提出,这些算法通过增加约束或对主瓣内的干扰信号进行预处理[8],在抑制干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1年3期2021-08-02

  • GSC结构相控阵在主瓣干扰下的自适应单脉冲方法
    术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技术也油然而生[2]。当电磁干扰源从旁瓣进入时,自适应单脉冲技术能保证和差波束在干扰方向形成抑制的同时保持主瓣测角范围内单脉冲比不变,即在旁瓣干扰环境中能保证测角精度[3],然而当干扰从主瓣进入时,一般的自适应算法会令单脉冲比曲线发生变化,导致测角错误[4]。为解决主瓣干扰环境下自适应单脉冲测角中出现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众多研究。目前有效的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阻塞矩阵对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主瓣内的干扰信号,然后再利用处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1年8期2021-07-27

  • 77G汽车防撞雷达角度测量算法研究
    。在雷达系统中,测角精度是衡量目标定位、跟踪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目前与雷达天线定向有关的目标角度估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多个天线相位中心采用相位测量方法,本质上是相位干涉法;另一种在天线波束控制或者波瓣转换的过程中使用多个幅度测量[3]。比相单脉冲测角技术[4-5]与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类似,二者的目的皆是为了提取其角度坐标信息。主要的区别为比幅单脉冲测角生成的信号都是相位相同而幅度不同;比相单脉冲测角正和好与之相反,信号幅度相同而相位不同。 由于本雷

    火控雷达技术 2021年2期2021-07-21

  • 非对径安装双读数头圆光栅偏心测角误差修正
    栅安装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是不能忽略的,即使是很小的安装误差都会造成很大影响[8]。因此,对圆光栅安装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进行修正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解决由于圆光栅安装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更高精度的仪器检测出测角误差并通过软件方法进行修正补偿,二是采用多读数头的方法修正测角误差等[9-10]。折文集等[11]使用多面体及自准直仪作为基准对圆光栅测角误差进行标定,并在测角误差标定的基础上建立测角误差补偿模型,对测角误差进行补偿。张文颖等[

    光学精密工程 2021年5期2021-07-02

  • 基于模糊图的相位干涉仪解模糊方法
    相位干涉仪[1]测角方法广泛应用于遥感、雷达等系统的波达方向估计领域中[2],其具有测角精度高、易于实现等技术特点[3]。但在高频系统中,受限于天线的物理尺寸,相位干涉仪基线长度通常大于半波长,这会导致相位差测量模糊[4]。相位干涉仪测角方法中,相位差解模糊的正确率决定了测角精度[5],文献[6]研究了多种相位差解模糊的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文献[7]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基线比值法的相位差解模糊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文献[8]提出了一种基于双

    火控雷达技术 2021年1期2021-04-20

  • 非均匀共形天线阵多基线联合测角及最优布阵设计
    阵的方位俯仰二维测角是主被动复合反辐射制导技术中的难点。已有的被动共形天线阵都是采用简单的均匀共形布阵设计,为实现性能指标,典型配置通常需要8个天线单元,相应需要8个接收通道和较高信号处理硬件要求,不能满足军方最新提出的反辐射导弹主被动复合雷达导引头小型化、低成本和低功耗的要求。常用的均匀共形布阵方式对被动两维测角来说并非是最优布阵方式,布局合理的非均匀布阵方式能更大程度地利用被动天线单元的测角效能,具备在更少的天线单元数量的条件下达到和简单均匀共形布阵相

    火控雷达技术 2021年4期2021-02-15

  • Alenia二次雷达编码器工作原理及维护维修探讨
    对单脉冲二次雷达测角工作原理、编码器工作原理、Aleina二次雷达编码器方位信号测量及编码器维修等方面做了介绍,对从事民航二次雷达设备维护的技术保障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 单脉冲二次雷达;测角;编码器原理;信号测量1单脉冲二次雷达测角在我国民航系统里,单脉冲二次雷达是目前最主要的监视飞机运行轨迹的技术,主要用于测量飞机的距离和方位并形成连续的跟踪,被誉为管制员指挥飞机飞行时的“眼睛”。根据单脉冲二次雷达原理,如图1所示,飞机方位角=θ±Δθ,其中“θ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4期2020-10-21

  • 散射点主动起伏引起的雷达测角误差分析
    3)0 引言雷达测角是通过从回波信号中提取目标的角度信息来实现的。近年来,人们广泛地采用单脉冲定向法进行角度测量,因为这种方法只需要一个回波脉冲便能给出目标角位置的全部信息,所以使用单脉冲测角体制时回波信号的振幅起伏不会给目标的角度测量精度带来显著影响。然而当同一角度分辨单元内存在多个散射点时,回波信号的振幅起伏有可能影响雷达测角精度。根据角闪烁效应产生的基本原理,同一角度分辨单元内的不同散射点(N≥2)的幅度或相位发生相对变化是角闪烁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航天电子对抗 2020年4期2020-10-16

  • 一种深空天文测角导航中的星历误差抑制方法
    测量的不同可分为测角导航[2]、测速导航[3]、测距导航[4]三种,其中,天文测角导航是通过观测天体间的角度信息进行导航,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水手号[5],海盗号[6],伽利略号[7],深空1号[8],深度撞击号[9]等深空探测器上。目标天体的星历误差对天文测角导航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以火星探测器为例,文献[10]指出,在日心坐标系中,火星和火卫一的星历误差都会影响天文测角的导航精度。但在火星质心坐标系中,只有火卫一星历误差对导航精度有影响,而火星星历误差对

    宇航学报 2019年12期2020-01-14

  • 交叉极化干扰对探测跟踪雷达测角影响研究
    重要意义。单脉冲测角方法由于其测角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性,被广泛用于各种探测跟踪雷达中[4]。同时,极化阵列雷达[5]能够准确获取目标的极化信息[6],并通过极化技术和阵列技术提高雷达抗干扰、分辨多目标、遂行多任务的能力,是当前探测跟踪雷达发展的主流之一[7]。采用极化匹配单脉冲测角方法的极化阵列雷达(polarization match array radar,PMAR)可以对目标角度进行精确测量[7],实现有效的探测跟踪。PMAR在抗干扰、目标识别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5期2019-10-28

  • 圆光栅测角系统误差分析与修正
    22)引言圆光栅测角系统由于体积小、精度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导弹跟踪制导和机器人等领域。由于机械加工和安装等过程会使圆光栅测角系统产生误差,不能达到其标称精度。为了提高测角精度,通常采用增加测角系统中读数头个数的方法,但是其对每个读数头安装的一致性要求较高,且增加了系统的成本。误差补偿也是提高测角精度的一种方法,日本国家计量院自主研发了自校准转台标定系统 ,由于其处理方法是在时域内进行,所以对编码器采集到的数据要求不高,便于系统实现小型化[1]。德国联

    应用光学 2019年3期2019-05-24

  • 交叉极化干扰对阵列雷达测角影响研究
    用极化融合单脉冲测角方法的极化[5]阵列雷达(Polarization Array Radar, PAR)可以实现目标角度的精确测量[6-7],在电子对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AR在抗干扰、目标识别、成像等领域明显优于传统单极化阵列雷达,是一种重要的新体制雷达[8]。PAR充分利用了阵列雷达抗干扰能力强、多目标分辨力高的优点,并能够利用目标的极化信息[9],进一步提高目标角度测量精度。极化融合[10]单脉冲测角方法是对单脉冲测角方法的改进,对H极化通道和V极

    航空兵器 2019年6期2019-02-13

  • 平面阵约束自适应单脉冲测角算法
    重要任务,单脉冲测角技术因其原理简单且易于工程实现,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雷达系统[1-2]。在干扰环境下,采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技术可有效抑制干扰,然而对干扰的抑制会使阵列方向图产生扰动,尤其当干扰靠近主瓣时,自适应和差方向图严重畸变,自适应单脉冲鉴角曲线与静态鉴角曲线失配,导致角误差估计性能严重恶化。针对该问题,目前已有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和、差波束同时置零技术,这是一种开环处理方法,要求干扰方向已知,其自适应能力较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9年6期2019-02-13

  • 空间遥感相机挠性支撑扫描装置测角精度标定方法
    挠性支撑扫描装置测角精度标定方法迟冬南 徐丽娜 赵鑫 张秀茜 贾慧丽(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100094)针对空间遥感相机挠性支撑扫描系统的测角精度标定问题,利用高精度经纬仪测量扫描镜摆动过程中采集的角度误差数据,研究了适用于空间复杂环境的分段误差补偿方法。利用光电自准直仪对扫描镜的零位进行监测,以解决经纬仪随时间、环境引起的零位漂移。根据高轨应用需求,分析了分段误差补偿法的必要性。将获得角度误差引入补偿系统,采用分段误差补偿法对测角电路进行标定。将测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8年5期2018-11-12

  • 基于激光干涉的大角度高精度在线测角方法研究
    遥感器扫描系统的测角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已经达到角秒级。测角方法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是否真正达到要求,因此,高精度大角度在线测角成为验证扫描系统精度的关键技术。众所周知,干涉技术在精密测量中已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激光技术的出现及激光技术的发展,使这项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突破了以往由于缺乏亮度高、单色性好的光源的局限性,大大地促进了干涉仪在测量中的应用,从而使利用光波干涉技术进行测量逐渐成为科研与生产中精密测量的主要手段之一[3]。目前常用的激光干涉测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年10期2018-10-18

  • 一种基于u-v空间的相控阵雷达测角方法
    着重要影响。雷达测角有多种方法,包括圆锥扫描测角[1-2]、时序波瓣法测角[3]、单脉冲测角[4]和超分辨测角[5-6]等,单脉冲测角又包括比幅单脉冲测角和比相单脉冲测角两类方法。传统雷达由于不具备形成多波束能力,多采用圆锥扫描和顺序天线波束转换等测角方法。相控阵雷达多采用单脉冲和差波束比幅[7-9]方法进行测角,该方法在每个波位形成一个和波束,一个方位差波束和一个仰角差波束,通过差波束与和波束的幅度比值和相位差值来估计目标角度,在大空域范围的同时多波束覆

    火控雷达技术 2018年3期2018-10-11

  • 一种基于IK220板卡实时锁存的动态测角方法研究
    试和标定设备,其测角系统的动态精度指标愈来愈受到关注,而提高转台速率轴角位置测量精度是提高动态测角精度的基础。转台速率轴的周脉冲一般是由角位置传感器的零位脉冲产生,其周脉冲定位精度即是转台速率轴相邻两次零位脉冲上升沿的测角精度,周脉冲定位精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转台速率轴旋转过程中某一位置两次脉冲采样时的角位置测量值误差,这其实是一个动态测角的概念。倪国芬[1]和徐凤霞[2]等人提出了一种以感应同步器为位置反馈元件的高精度动态测角系统,由于其位置反馈元件的限制

    宇航计测技术 2018年4期2018-08-30

  • 基于相控阵雷达波束扫描的目标测角误差分析
    踪时通常采用比幅测角方法。影响测角精度的因素很多,根据误差产生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目标引入误差、雷达跟踪误差、转换误差和传播误差,其中雷达跟踪误差包括热噪声误差、接收机幅相不一致误差、天线零深、多路径误差等。目标引入误差、转换误差和传播误差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以下仅针对雷达跟踪误差进行分析论述[1]。1 相控阵雷达跟踪误差1.1 热噪声误差(随机误差)相控阵体制雷达采用相位扫描方式进行目标跟踪测量,相对于常规体制雷达机械闭环跟踪而言更加便捷。天线对准目标时,

    舰船电子对抗 2018年3期2018-08-28

  • 基于单天线波束扫描的解析测角方法
    080)0 引言测角是雷达、导航、侦察的重要内容,目前高精度测角一般基于干涉仪或阵列体制,需要利用多个通道布置相对较长的基线,基线长度和通道的多少直接决定测角性能。对于小型无人机、微纳卫星等新型平台,受限于体积和功耗,通常难以负载多通道,且难以形成较长的基线。利用旋转单天线进行角度测量仅需单个接收通道,且无需形成基线,是一种容易实现的方法[1]。按照观测量的不同,旋转单天线测角方法主要分为旋转多普勒测角和幅度比较法测角两类。受限于有限的旋转速度以及多普勒频

    航天电子对抗 2018年3期2018-07-14

  • 跟踪制导雷达交叉极化测角误差分析
    将会严重影响导弹测角性能,甚至导致目标丢失[3]。关于交叉极化对雷达测角精度影响的文献较少,对制导精度的分析鲜有提及。本文利用空域极化特性,分析无线电指令制导体制下交叉极化对导弹测角精度的影响,为该类系统设计提供依据。1 空域极化特性分析1.1 天线极化纯度天线设计发射或接收的电磁波极化方式称为期望极化,与这个期望极化正交的极化称为交叉极化。实际天线由于形状、尺寸、加工误差以及馈源偏焦等因素存在一定的正交极化耦合度,其辐射电磁波会包含一些不希望的极化分量,

    火控雷达技术 2018年2期2018-07-12

  • 交叉极化角度欺骗性能分析
    程实现,对单脉冲测角雷达是一种实现简易的角度欺骗干扰方法。1 单脉冲测角原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实现对高速目标的精密跟踪测角,甚至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测角,普遍使用的是单脉冲测角,即凭单个回波脉冲信息来测量目标所在的角度位置。在相控阵雷达中,采用的单脉冲测角有和差波束幅度比较、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等方法,本节主要针对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的原理做说明[4]。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方法在相控阵雷达中被广泛应用,其测角原理如图1所示。两个子阵形成的接收波束指向和形状相同,即具

    空天防御 2018年3期2018-07-11

  • 一种改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差波束测角方法
    用和差波束单脉冲测角实现。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内利用和差波束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测量是现代相控阵雷达持续追求的目标。因此,研究相控阵雷达和差波束测角及其性能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价值。[1]近些年和差波束测角方法无论是在军用雷达还是在民用雷达应用的都比较多,一些研究所和高校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测角,对相控阵和差波束形成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1 3种不同和差波束测角方法性能比较相控阵雷达按照搜索方式分为TWS和TAS两种类

    雷达与对抗 2018年1期2018-05-14

  • 基于数字阵列双差通道的主瓣抗干扰技术
    引 言和差单脉冲测角技术[1]是现代雷达中常用的一种测角技术,但是当和差通道受主瓣噪声干扰时,测角精度会显著下降[2]。在传统和差差三通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双差通道测角技术[3]可以避免主瓣噪声干扰的影响,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a) 和差器数量较多,信噪比损失大;b) 主瓣内干扰定位困难。针对抗主瓣干扰问题,王峰提出基于自适应的正交虚拟极化干扰抑制算法,并利用垂直与水平双极化数字阵对该自适应抗主瓣干扰算法进行验证,但该方法在干扰抑制的同时存在信号损失的问题[4

    空天防御 2018年1期2018-04-16

  • 基于全相位FFT的太赫兹InISAR高精度测角方法
    角度等信息,具有测角精度高、实时性好、易于实现等优势[2,3]。将太赫兹波段应用于InISAR测角,可充分发挥反隐身、等离子鞘套穿透能力、高分辨力和高精度等优势。在太赫兹频段下,采用传统二维FFT处理方法进行干涉测角时,由于方位向非同步采样引入较大相位误差,影响测角结果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相位FFT的InISAR测角方法,在高频段下可显著提高测角精度。1 InISAR测角在双基InISAR成像中,假设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信号形式为式中:fc为中心频

    制导与引信 2018年4期2018-04-13

  • 基于单天线的模式滤波测角方法
    大致可以分为比幅测角、比相测角、时差测角等[1]。其中,比相测角和时差测角方法需要形成基线,时差测角需要2个接收天线和通道,基线相对较长;比相测角主要包括相位干涉仪、空间谱估计测角,一般要求多个接收天线和通道。比幅测角方法通过比较多个天线/波束信号幅度的相对大小得到目标角度估计,最少只需要一个天线。由于原理简单,且信号幅度易于测量,比幅测角方法得到较早的研究和发展。常见的比幅测角方法包括最大幅度搜索法[1]、最小幅度搜索法[2-3]、多天线/波束比幅法[4

    航天电子对抗 2018年6期2018-03-04

  • 一种子阵级DAR同时多波束拟合测角方法
    R同时多波束拟合测角方法刘洋涛,李晓明,曹书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63)针对数字同时多波束技术在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的同时多波束测角方法。首先介绍了如何通过数字加权的方式形成同时接收多波束,然后基于比幅法建立了同时多波束拟合测角模型,给出了同时多波束拟合测角方法的实现流程和具体步骤,最后进行仿真验证及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与数字和差单脉冲相当的测角精度,且在保持一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7年2期2018-01-08

  • 基于方向图匹配的单天线波束扫描测角方法
    的单天线波束扫描测角方法朱晓丹1,2,朱伟强1,陈 卓1,李娟慧1,张广宇1(1.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7; 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854)针对传统单天线波束扫描测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向图匹配的波束扫描测角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波束扫描方法存在的测角精度低、非理想主瓣侦收条件下难以适用的问题,提出利用全部观测数据与方向图抽样点进行匹配的方法,给出了基于互相关的角度估计方法。考虑到搜索角度初值对互相关法

    航天电子对抗 2017年4期2017-09-16

  • 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单脉冲测角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字阵列雷达单脉冲测角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张洪波(海军航空工程应用所,北京 100071)为了提高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DAR)单脉冲测角精度以及算法稳健性,针对数字干涉法和数字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性仿真。对基于子阵级DAR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原理分析和测角建模,并重点针对影响测角性能的主要因素如信噪比、幅相误差(重点是子阵级)以及波束指向偏差等进行了性能对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信噪比超过10dB时,干涉测角算法测角性能比相位和差法更加稳健(

    航天电子对抗 2017年3期2017-08-07

  • 脉冲激光四象限探测器测角不确定性统计分布∗
    激光四象限探测器测角不确定性统计分布∗张伟1)张合1)†陈勇2)张祥金1)徐孝彬1)1)(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京 210094)2)(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南京 211167)(2016年5月26日收到;2016年9月28日收到修改稿)针对噪声信号对脉冲激光四象限探测器(QPD)数字式测角算法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激光四象限探测器测角不确定性统计分布规律.建立了激光测角电路通道模型和QPD光敏面光斑模型,并根据随机噪声类型和理想信号类

    物理学报 2017年1期2017-07-31

  • 单脉冲雷达四通道联合的高分辨测角新方法*
    通道联合的高分辨测角新方法*戴幻尧1,2,王建路2,韩慧1,周波2,汪连栋1(1.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03;2.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河南 洛阳 471003)常规单脉冲雷达具有方位、俯仰二维角度的测量能力,其角度分辨力取决于天线波束宽度,对主波束宽度内的双/多目标不具备分辨能力。为了提高传统单脉冲雷达测角分辨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单脉冲雷达系统结构,巧妙的提取和利用了雷达对角线差通道的接收信号;提出了一种四通道

    现代防御技术 2017年3期2017-06-27

  • 主瓣干扰下单脉冲测角技术研究
    主瓣干扰下单脉冲测角技术研究张同会,秦轶炜(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109)针对二维数字阵列雷达在主瓣干扰下的测角问题,给出了四通道单脉冲测角方法。相对传统数字阵列雷达的三通道测角方法,增加一个双差通道,应用主瓣干扰对消技术,在方位和俯仰方向上分别形成和差波束,然后利用单脉冲技术测角。形成的和差波束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同时保持原来的单脉冲比。仿真结果显示,该技术可以在抑制主瓣干扰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测角精度,且测角精度与信噪比、目标和干扰方向有关。

    无线电工程 2016年12期2016-12-14

  • 可控测角精度和范围的数字阵列单脉冲和差波束优化
    兵 张仁李可控测角精度和范围的数字阵列单脉冲和差波束优化马晓峰 沈爱松 盛卫星*韩玉兵 张仁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南京 210094)针对大角度覆盖范围目标快速定位以及机动目标精确角度跟踪的需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可控测角精度和范围的数字阵列单脉冲和差波束迭代快速优化算法。算法可以根据期望的测角精度或期望测角区间,以函数形式给出修正的期望和差波束方向图主瓣区域,然后采用所提出的快速区域加权方向图综合算法闭式优化得到和差波束方向图。该算法通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年12期2016-10-13

  • 二维数字阵列三阶泰勒展开单脉冲角度估计
    结构的数字单脉冲测角一般都采用基于单脉冲比一阶泰勒展开的测角公式,主瓣干扰下的自适应数字单脉冲测角也采用鉴角曲线斜率约束的方法,这些都会导致和波束主瓣宽度内偏离波束指向较远目标的测角偏差增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任意二维数字阵列结构,推导了基于单脉冲比三阶泰勒展开的二维单脉冲测角公式,分析了公式求解的收敛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和波束主瓣范围内的目标均有较小的测角偏差,可以有效地提高主瓣干扰下的测角性能。该方法在提高测角性能的同时运算量增加不大,适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6年8期2016-08-15

  • 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算法在某雷达中的应用
    了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算法,给出了实用的测角公式和步骤,重点探究了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算法在某雷达中的实际应用。实际数据证明,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算法在该雷达中具有良好的测角精度。关键词: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单脉冲雷DOIDOI:10.11907/rjdk.161116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6-0145-02参考文献:[1]张明友,汪学刚.雷达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5-63.[2

    软件导刊 2016年6期2016-07-09

  • 基于惯性导航+通信信号测角信息融合的车辆行进间高精度定位方法
    性导航+通信信号测角信息融合的车辆行进间高精度定位方法.车辆接收路边单元发送的定位辅助信息,并对路边单元发射的通信信号的角度特征量进行测量,并利用相对几何关系,解析得到车辆精确位置.定位场景如图1所示.图1 车辆定位场景示意图1 系统功能与组成1.1 车辆组成车辆应具备与路边单元进行双向短距离通信的功能,并通过控制帧请求路边单元发送定位辅助信息.同时,车辆应能够对路边单元发射的通信信号的到达角度进行测量.车辆组成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惯性导航系统、信息处理与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5年4期2015-11-01

  • MIMO雷达比幅单脉冲测角精度分析
    O雷达比幅单脉冲测角精度分析李 军,王 珍,张娟娟,刘红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方法由于实现简单且测角精度高,在雷达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的比幅单脉冲测角技术及其精度问题,采用全微分方法详细推导了MIMO雷达和传统相控阵雷达的单脉冲测角精度,得到了准确的测角误差函数表达式。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在相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年1期2015-06-19

  • 单脉冲雷达幅相不一致对测角特性的影响
    雷达幅相不一致对测角特性的影响李国君, 赵栋华(海军92941部队93分队,辽宁 葫芦岛 125001)在导弹武器系统中,跟踪制导雷达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比幅单脉冲测角是跟踪制导雷达采用的重要角跟踪技术。分析了比幅单脉冲雷达测角原理,研究了角误差信号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天线波束偏置角的最优数值。通过仿真分析,分别研究了比幅单脉冲雷达幅相不一致对测角精度和测角灵敏度等测角特性的影响,指出幅度不一致对测角特性的影响要大于相位不一致对测角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5年8期2015-05-06

  • 基于干涉仪的全向探测体制测角算法
    仪的全向探测体制测角算法赵怀坤,张容权,王盛鳌(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绵阳 621000)针对传统米波天线尺寸庞大、机动性差的问题,文中利用干涉仪测角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可全方位同时探测的米波雷达天线及相应的测角算法,该天线尺寸小、结构简单,测角算法具有测角精度高、算法简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此算法的信号处理流程,给出了在不同信噪比时测角误差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干涉仪;米波雷达;全向天线0 引 言米波雷达作用距

    现代雷达 2015年10期2015-02-24

  • 数字式干涉仪高精度鉴相技术
    误差直接影响信号测角误差。介绍了基于矢量平均鉴相的相位测量技术,并与一阶差分相位测量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矢量平均鉴相的相位测量技术明显地提高了相位测量精度。关键词:数字式干涉仪;矢量平均;鉴相;测角0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侦察系统面临着越发复杂多变的电子信号环境,它必须对信号进行实时测量。干涉仪测向系统中利用天线所接收的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进行测向。 相位差测量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测角的准确性。因此,如何保证相位差的测量精度成了

    雷达与对抗 2015年4期2015-02-22

  • 视差对测角精度影响探讨
    视差; 眼瞳; 测角; 精度中图分类号: TH 74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4.06.004引言光学仪器的视差是仪器在出厂前必须检验的一项参数,视差的大小会严重影响到仪器的测量精度。长期以来,视差的检测手段都比较落后,文献[1]介绍了一种用CCD摄像器件测量望远系统视差的新方法,文献[2]探讨了人眼色视差问题,文献[3]提出了应用CCD检测视差的智能化检测方法并得以实现。1视差产生及测量原理视差产生的

    光学仪器 2014年6期2015-01-22

  • 空间两点源的单脉冲测角极化响应研究∗
    重视。单脉冲雷达测角已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并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的雷达测角系统中,然而角度相近的两点源角度欺骗干扰却给单脉冲测角系统带来了严重威胁。当两点源处于同一角度分辨单元内而不可分辨时,雷达收到来自两个方向的来波,产生基于合成和差信号的单一角度测量值。多数情况下,角度测量值并未与其中任何一个不可分辨目标的角度相对应,进而破坏雷达角度跟踪系统。在现代电子战中,诸如拖曳式诱饵等一些干扰手段形成的两点源干扰极大地破坏了对真实目标的测角及跟踪的精准度[1],目前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5年5期2015-01-22

  • 某型弹载雷达测角系统误差模型辨识方法
    的样条多项式逼近测角误差,大多缺少明确的物理含义,无法满足系统误差补偿及预测的根本需求。一种更适当的做法是分析测量的物理机理,结合与测量密切相关的可观测物理量,以其作为自变量,设计相应的基函数逼近系统误差。本文针对弹载雷达测角系统误差模型的辨识问题[6],分析影响系统误差产生的物理量,提出了一种数理结合的系统误差模型辨识方法。从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来看,利用该方法提炼出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测角系统误差,且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应用于类似装备系统误差模型辨

    兵工学报 2014年2期2014-03-01

  • 一种采用自适应测角噪声的交互多模型跟踪方法
    样数据恒等间隔、测角误差已知的情况。实际上,采用电子支援措施(ESM)对辐射源目标信号进行侦收时,数据率通常不稳定,并且传感器的角度测量误差和变化趋势也难以准确获得,这导致原始的SRF方法难以在工程项目中推广和应用。考虑到SRF所需的测角误差先验信息通常不能准确获得,并且测量误差随时间的变化也会引起跟踪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的失配,因此很难通过单个固定测量噪声水平的模型进行跟踪。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转换瑞利滤波器的航迹优化滤波方法,通过采用多个

    电讯技术 2014年11期2014-02-01

  •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大范围高精度测角算法
    代开始对交会对接测角技术进行研究,21世纪初技术趋于成熟,形成了彼此相似的技术途径:中远程采用微波雷达[1],近程采用激光雷达[2],目视距离内采用光学成像雷达[3-4]。在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专项的推动下,交会对接测角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国内的研究热点,由于我国的航天器平台能力与美苏存在较大差距,不能直接采用美苏的技术途径:即搭载多台不同体制的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不同距离段的测角,同时考虑到激光体制、光学成像体制自身特性无法实现远程测量,因此一台微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13年5期2013-11-26

  • 点位误差改进公式在超长隧洞贯通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采用相应的测距及测角误差,完全可以保证隧洞贯通。式中 mb——横向贯通中误差,mm;ms——测距中误差,mm,可采用全站仪的标称精度2mm+2ppm;n——导线边数;mβ——测角中误差,为 1″;ρ——206265;L——基本导线总长,mm。通过公式(2)来确定洞内控制方案中导线网等级、测角精度、边长长度、测距精度等指标,并预测洞内贯通中误差。在《控制测量学》中,有如下结论:导线网距离愈长,测距系统误差影响愈显著,但不同长度影响多大没明确;在《水电水利工程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3年11期2013-10-19

  • 单脉冲与堆积波束测角精度研究
    雷达同时波束转换测角技术主要分为单脉冲测角、堆积波束测角两类。其中,单脉冲测角方法主要有三种,从原理上讲,这些方法与普通机械扫描的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幅度比较或相位比较来进行角度内插以提高目标角度位置的测量精度。三种方法是:幅度比较法、相位比较法、幅度相位比较法[1];堆积波束测角方法主要是相邻波束比幅测角法。三坐标雷达的测高精度可以由其距离、俯仰角测量精度表示,平坦地面下目标高度误差与雷达距离和仰角测量误差的关系见下式:因此,对雷达测高精

    火控雷达技术 2012年4期2012-09-30

  • 毫米波末制导雷达频域高分辨测角技术研究
    高分辨像的单脉冲测角算法。该算法根据单脉冲雷达测角原理,在测角之前对和差通道的回波信号分别进行一维频域成像,然后在频域做比幅测角,获得频域单元的角度误差,经过一定的滤波处理,得到目标径向几何中心的空间角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大大提高单脉冲雷达的测角精度。关键词:单脉冲;测角;频域高分辨;多普勒频移;毫米波末制导雷达中图分类号:TN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09)03-059-03Study on the Angle Estima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3期20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