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址

  • 稷下学宫遗址考疑
    小城西门外侧建筑基址群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稷下学宫。2.1 稷下学宫遗址概况及重要发现概述稷下学宫遗址坐落于临淄齐都镇小徐村西面,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南侧,紧邻小城西墙,北距小城西门约150米。遗址西侧是遄台路,西南区域部分被遄台路占压,一条名为黉大道的公路东西向贯穿遗址中部。建筑基址群南宽北窄略呈直角梯形,共有四排建筑基址,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呈规律分布,东西成排,南北成列,共计14组。北部三排各分布3组基址,大多规格较大,北两排基址形制与排列一致,第三排基址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5期2023-12-15

  • 论中国先秦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布局发展的阶段性
    古城寨龙山夯土基址F1和F4芦山茆大营盘梁一、二、三院落位于芦山茆城址核心区大营盘梁人工夯土台基之上,平面形状呈“品”字形,使用年代为庙底沟二期至龙山晚期。1号院落的主体建筑有F3、F4和F5,单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号院落为前后两进,主体建筑有3座,应该属于集会之所,其后几座房子应该属于“寝”的性质,房间有火塘。东、西两侧院墙内侧规整地分布着厢房,门均朝向院落中。莫角山宫殿区(图4)位于良渚古城核心位置,宫殿区面积近30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包含呈“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6期2023-11-01

  • 中国“最早的大学”
    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已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从2017年6月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齐故城大城及小城西侧进行了大规模的详细勘探。通过5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证明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整个齐故城西墙及南墙外侧,唯一一处战国时期高等级的院落式建筑群。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而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有多处历史文献指向齐故城西门外。西汉刘向《别录》,“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

    阅读时代 2022年12期2022-12-19

  • 辽祖陵一号陪葬墓和四号建筑基址出土铜器的科技分析
    献殿——四号建筑基址出土的47件铜器进行了金相观察、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显示其使用了包括青铜(30)、红铜(16)和黄铜(1)在内的多种铜合金,合金类型较宋更为复杂。成型工艺铸锻并存,青铜多为铸造,而红铜多为热锻,表明工匠对铜合金性能掌握臻于娴熟。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辽东半岛或是辽早期铜料的重要供应地,而墓内出土的唯一一件黄铜器可能自环地中海东部地区输入,揭示了辽的贸易网络或已经直达环地中海和欧洲地区。关于辽代冶铜技术的研究,目前可见包括李明华

    北方文物 2022年5期2022-11-03

  • 金沙遗址祭祀区 九柱建筑基址方向初探
    村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群,考古工作者认为它应与古蜀国最高统治阶层使用遗存相联系,称之为“大型建筑基址群”。金沙遗址祭祀区与大型建筑基址群隔磨底河南北对应,直线距离约778米。2009年5月,中央电视台十频道选取金沙遗址作为日全食报道地点之一,国家天文台二部的有关人员随之来到了金沙遗址。他们在参观金沙遗址的过程中,对祭祀区九柱建筑基址的非正向走向(即不是正南北或正东西的走向)以及祭祀区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青铜立人”“带柄有领铜璧形器”等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

    文史杂志 2022年5期2022-08-29

  • 资讯·国内
    揭露明代大型建筑基址1 处。建筑基址区分布面积逾6000 平方米,清理有房址、天井、道路、排水沟等遗迹。建筑基址应为明代瞿塘卫右千户所公署听政堂、寝息退思堂等核心建筑。河南宜阳:苏羊遗址苏羊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体拥有双重环壕的聚落型遗址。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北部勘探发现了人工环壕、生活区、墓葬区、人工湖沼等遗迹。在核心生活区清理仰韶中期到庙底沟二期阶段的房址11 处,出土一件类似权杖头部构件的兽首石雕。江苏连云港:唐代大型建筑基址2021 年9—12 月,

    大众考古 2022年2期2022-07-07

  • 虚拟机攻防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文介绍利用IDT基址检测虚拟机和通过执行特权指令来检测虚拟机。关键字:攻防检测,虚拟机技术,IDT基址检测0前言在个人计算机上模拟出虚拟机,体验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如Linux、Mac还可以进行其他操作。虚拟机技术在如今的信息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恶意软件分析中。然而虚拟机技术的使用使得攻击者为了提高破坏真实主机的成功率,在恶意程序中加入了检测虚拟机的代码,用于判断当前程序处于哪一种环境。当其发现程序处于虚拟机时,会立刻改变甚至中断执行,让反病毒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1期2022-06-09

  • 稷下学宫遗址确认, 那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从2017年6月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齐故城大城及小城西侧进行了大规模的详细勘探。通过5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证明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整个齐故城西墙及南墙外侧,唯一一处战国时期高等级的院落式建筑群。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而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有多处历史文献指向齐故城西门外。西汉刘向《别录》,“齐有稷门,齐城门也。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2年8期2022-06-02

  • 稷下学宫开门见天日
    现,小城门外建筑基址群为整个齐故城西墙及南墙外侧唯一一处战国时期高等级的院落式建筑群。该建筑基址群东与齐故城小城相接,南宽北窄略呈直角梯形,东西最宽约210米、南北长约190米,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共发现四排建筑基址。建筑基址群处于封闭区域内,外围有墙垣与壕沟,其中壕沟与小城城壕相接为一体,建筑基址群与小城之间发现道路,向北通往小城西门,向南通往小城南门。这处建筑基址群,被战国末期齐国铸币遗存打破,同时基址下叠压战国中期灰坑,可知其建筑年代的上限应为战国中

    走向世界 2022年33期2022-05-30

  • 江苏发现一处面积约1475平方米唐代建筑基址
    发现一处唐代建筑基址,其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75.72平方米。考古发掘出的遗迹显示,该建筑基址为一处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自南向北共保留有21个遗迹单位,包括踏步、门道、庭院、水井、甬路、回廊、月台、散水、柱洞、厕所、门房1间、东西厢房5间、北正房5间。考古人员介绍,此次发掘的建筑基址未发现带有明确纪年的遗物,考古人员依据其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及层位打破关系来初步推斷年代,并结合连云港历年同时期文化遗存的考古调查、发掘成果及历史文献的梳理,对建筑基址的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3期2022-04-04

  • 稷下学宫遗址确认,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从2017 年6 月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齐故城大城及小城西侧进行了大规模的详细勘探。通过5 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证明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整个齐故城西墙及南墙外侧,唯一一处战国时期高等级的院落式建筑群。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而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有多处历史文献指向齐故城西门外。西汉刘向《别录》,“齐有稷门,齐城

    科教新报 2022年9期2022-03-28

  • 佛山祖庙“崇正社学”建筑遗址保护初探
    代地层和明清建筑基址进行清理,获得清晰的层位关系。近现代堆积为地层1,可进一步细分为三小层,从地层土质和其间遗物可知其为现代扰土层。a层为南海中学和佛山市第九中学的水泥地面及其下黄沙铺垫层。b层为灰色填土,其中含有少量瓷片、釉陶片、建筑构件残片以及玻璃瓶、塑料绳等近现代常见的人工制品,为建筑堆垫土层。c层土色为灰白色,疏松,含有大量泥质红陶板、筒瓦片、灰陶条砖块、现代红陶机制条砖块和少量酱釉陶片、青花瓷片、玻璃碎片、塑料片等。明清建筑基址为地层2,发现极具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1期2021-12-09

  • 桂北地区乡土民宿设计实践 ——以桂林市社门岭村乡土民居改造为例
    分析2.1.1 基址区位及周边交通分析基址周边道路交通发达,可以从桂林市沿着城市主干道广成线到达目的地,桂林市、本基址、阳朔县城都在该主干交通线上。同时又有绕城高速公路连接桂林市和阳朔县城,从基址出发沿着乡镇道路可以到达会仙镇湿地参观。在基址周围形成以基址为中心点,到桂林市区、阳朔县城、会仙镇短时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2.1.2 建筑及周边环境分析基址内建筑为典型的“天井堂厢”型传统民居。三进三开间,入口、堂屋和两侧厢房构成一个围合空间(天井),前后2栋建筑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8期2021-09-10

  • 老牛坡遗址商代建筑试析
    古发现的商代建筑基址多见于中原腹地,即今河南地区。而老牛坡商代遗址发掘的建筑基址,是迄今陕西地区商代为数不多的发现,有许多独特之处,值得思考。考察其特点,并将其与同时期中原地区商文化建筑进行比较[1],显然是探讨老牛坡遗址与中原地区商文化关系的重要方面。此前的研究对这一领域关注不够,因此本文拟从堂屋结构、墙体的修筑、础的铺设、门的设置、廊的使用等五个方面入手对老牛坡商代建筑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建筑进行比较研究。一、堂屋结构老牛坡商代遗址共

    考古与文物 2021年3期2021-08-12

  • 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在哪里
    筑以1、2号宫殿基址为核心,分为西、东两路宫殿基址群。西路宫殿基址群位于宫殿区西南部,包括1、7、8、9号宫殿基址,东路宫殿基址群则位于宫殿区的东北部,包括2、3、4、5、6、11、12號宫殿基址。夏代君王就在这些宫殿中居住生活、处理政务、发号施令、接见使臣、举办宴会、供奉祖先。这些宫殿规模宏大、形制规整、排列有序。在3000多年前,能够建起这样的宫殿是很不容易的,它们是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比足球场还大的宫殿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平面图位于宫殿区西南部的1号

    奇妙博物馆 2021年6期2021-08-03

  • 考古遗址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策略探析 ——以陶寺遗址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为例
    本文对其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的现场展示提出提升改造的设想,对前文所述的提升改造方式进行初步探讨。4.1 陶寺遗址及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概况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俗称“观象台”遗址,中心点地理坐标:北纬35°52’55”,东经111°29’55”,海拔572m。遗址面积约2000m2,遗址内发现3层台式建筑的基址、狗骨架、柱洞、环形路土、圆形夯土台芯与考古编号D1-D13、E1-E2的15道环形柱列基础及柱缝等遗迹(见图1)。图1 陶寺遗址大型建筑基址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2021-07-29

  • 二里头文化: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的1、2 号宫殿基址时隔3800年破土而出,手工业作坊与先民一般居住址也初现面容,一部无字天书终于开始了被释读的历程。王都气象 灿烂夺目1960年,二里头考古队在遗址中部进行钻探,出乎意料地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0000 平方米的夯土台基。随即考古队员对这片夯土进行了发掘,但由于夯土面积巨大,当时只对基址的东、南和东北部分进行了解剖式发掘,借以管中窥豹。结合钻探与发掘成果,发掘者估计这片夯土台基东西、南北长各约100米,整体呈凸字形,并大胆推测这是一处宫殿基址

    传记文学 2021年5期2021-05-21

  • 台湾妄图给大陆军机“划红线”
    记者表示,所谓多基址雷达,就是把雷达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开放置的一种雷达系统。隐形飞机的一个重要隐形手段就是通过平面或类平面,把电磁波反射走,不让电磁波原路返回到雷达的接收机。那么把雷达的接收机或被动接收车部署到距离发射机比较远的距离,就会增大探测到隐形飞机回波的可能性。这种双基址雷达或多基址雷达,接收机和雷达发射机之间有比较严密的同步,也就是要知道发射机具体位置、发射信号的精确时间和具体波形,算是一个雷达系统的不同部分。按照台湾“中科院”之前展出时的资料,

    环球时报 2021-04-132021-04-13

  • 夏商时期大型院落建筑探讨
    学界多着眼于单个基址的复原研究。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开始对三代大型建筑做宏观考察,多集中于建筑形制、布局,进而延伸至对三代礼制的探讨。 而关于夏商时期大型院落建筑的类型,时空下的形制演变,二者间细部的异同等问题则未充分关注, 故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夏商时期大型院落建筑基址的类型目前考古发现的夏商大型院落基址共20处,见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焦作府城、安阳洹北商城和殷墟等遗址, 山西垣曲商城,湖北武汉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1年3期2021-03-28

  • 陕西镐京遗址发现西周时期道路及车辙遗迹
    现了西周大型建筑基址、陶排水管道、道路、车辙、祭祀坑等重要遗迹。2018年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镐京考古队在镐京遗址官庄村南勘探发现了一座总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西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编号镐京14号建筑),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镐京遗址勘探发现11座西周夯土建筑基址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2019年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镐京考古队开始对镐京14号建筑基址进行考古发掘。镐京14号建筑的夯土基址总体略呈南北向的长方形,长约53米,宽约34米,总面积1800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2期2021-01-25

  • 安徽寿县寿春城八里遗址
    、灰沟及疑似夯土基址等遗迹现象。出于探索重点遗迹分布范围和形制结构等问题的考虑,本次发掘实际揭露面积约2900平方米,发现夯土建筑基址(群)1处、灰坑21座、灰沟8条、陶圈井1座、排水管道遗迹3处,出土大量板瓦、筒瓦、瓦当、空心槽形砖、铺地砖等建筑构件,同时还出土有丰富的陶盆、陶豆、陶缸等生活用具类陶器和蚁鼻钱及少量玉器。通过对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的综合分析可知,本次八里村地点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时代应为战国晚期,为研究和探讨寿春城遗址城内建筑布局等问题提供了

    大众考古 2020年6期2020-12-21

  • 2019年吴哥古迹王宫遗址考古调查
    的地表现存有建筑基址,而四号院落地表则不见任何建筑基址。遗迹一号院落一号院落与三个塔门(东、东北、东南塔门)相连,该院落内现有4处建筑遗址,以1、2号建筑基址保存较完整。1号建筑基址位于院落的东南角,东西向开门,建筑全部为砂岩建筑,东西长17.4米,南北宽7米,残高6.8米,由须弥座台基、墙体、残存的券顶组成。北侧墙体开有三个方形假窗,边长1米;南侧墙体亦开有三个窗,其中中间的为真窗,两侧的为假窗。东西两侧有踏道,其后是门廊,门廊后为主体建筑,东西长6.2

    大众考古 2020年4期2020-12-21

  • 山西闻喜邱家庄东周大墓
    墓墓上有夯土建筑基址及由板瓦和筒瓦组成的护坡,墓上夯土建筑基址东西宽21.6米,南北长26.6米,超过墓口范围。在夯土建筑基址下、墓口上方外围约1米的区域,发现一周台阶式遗存,且在台阶上发现多处剖面呈半圆形的凹槽,凹槽直径约50厘米。四周各有凹槽9条,共计36条。台阶式遗存下为墓口,无墓道。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墓葬口大底小,在墓内共发现四层生土台,第四层生土台下出现积碳层,积碳层以下为椁室、棺室、垫木、积碳层、积石层、生土墓底。椁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生土墓壁

    大众考古 2020年4期2020-12-21

  • 民国时期宣道会对渝东南毗邻地区族群文化差异的认知与行动策略研究
    影响下,如何进行基址设置和行为调适的问题出发,以宣道会在渝东南及毗邻民族地区传教中注意民族及文化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在行动策略上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进行探索性研究。图1 宣道会在渝东南及毗邻地区的主要活动路线图(地图母板出自《包忠杰自传》)一、宣道会宣教政策的演变(一)点、线、面政策美国宣道会由宣信博士(Albert Benjamin Simpson)于1897 年将基督徒同盟会(Christian Alliance)与国际宣道联会(The Intern

    民族学刊 2020年5期2020-10-16

  • 殷墟房基分类研究
    宫殿宗庙区内夯土基址和其他遗迹现象的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揭露了53座建筑基址(表一)。后一阶段主要开展了三次工作:1987年重新发掘甲十二基址,[2]为上世纪30年代发掘所获甲十二基址补充了新材料。1989~1996年,在乙二十基址东南,分三次发掘揭露出一座大型建筑基址群,[3]按单体基址分别命名为丁组F1、F2、F3。[4](P378)2004~2005年,配合“申遗”工作在小屯宫殿宗庙区进行重点勘探,[5]在原先甲、乙、丙三组基址范围内发现近百座规模

    殷都学刊 2020年2期2020-08-11

  • 赵邯郸故城王城遗址二号夯土基址推断复原研究
    中遗留的大量夯土基址为战国时期的王城高台宫殿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目前国内对于赵邯郸故城王城遗址的研究主要依据孙德海、陈光堂等人主持撰写的《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1]和驹井和爱等人主持编写的《邯郸:战国时期赵国城址的发掘》[2],而对于二号夯土基址的研究也主要以考古发掘为主,未有公开发表的文章从建筑学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复原。此外,傅熹年和杨鸿勋等专家对于中山国王厝墓上享堂和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等同类型建筑的复原[3-4]可以为二号夯土基址的复原提供参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6-22

  • 《考工记》“夏后氏世室”中“堂”字释疑 ——兼论夏商周“堂”字释义
    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基址平面图图5: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夏文化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典型代表,其中大型建筑遗址主要有一号、二号、四号和五号宫殿基址。一号宫殿和二号宫殿形制相仿,整体营建于基址之上,由主殿、廊庑、大门和庭院组成。一号宫殿(图4)主殿位于基址中部偏北,主殿台基上有一圈排列整齐的柱洞,这圈柱迹内部没有发现墙基和柱洞,室内布局不明。杨鸿勋先生对一号宫殿进行了复原,并推测其为“夏后氏世室”(图5)。但内部堂室的划分与文献中所描述的堂室的位置关系和尺度

    建筑师 2020年6期2020-02-24

  • 试论考古发现所见的商王室宗庙制度
    北商城宗庙区二号基址主殿台基上原应有“正室”四间(4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宫殿区二号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10年第1期;唐际根、荆志淳、何毓灵:《洹北商城宫殿区一、二号夯土基址建筑复原研究》,《考古》,2010年第1期。,由于二号基址主殿南侧显然原本应该有四个台阶,主殿基址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四等分分割遗迹,这个推论应该是基本正确的。作为二里岗期商王国辅都的偃师商城的主体宗庙建筑有四号与五号基址,它们各自主殿南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1-16

  • 殷墟商代族宗庙的发现与研究
    “族宗庙”的建筑基址:1.1997年春,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白家坟东进行发掘,清理了殷代墓葬466座、房基35座。在黑河路南段,发掘出一座结构独特、保存较为完整的面积较大建筑基址F34。该基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东西宽约11米,门向朝东。其前中部系一大间,尤如“厅”,“厅”内地基夯土中埋有18座儿童瓮棺葬。“厅”之左、右、后均为窄长间,互相通连。从基址的位置、规模、结构,以及“前堂”(即“厅”)部位埋有大量祭祀功能的瓮棺看,发掘者推测,它应是宗庙一类

    考古与文物 2019年6期2020-01-15

  • 《五华狮雄山》考古报告之我见
    沟(G8)、建筑基址、灰坑、陶窑、水井等。可以说,这些发现都是很重要的。由于笔者没有考察环壕与建筑基址的发掘现场,因此,这里不对环壕和建筑基址遗迹发表意见。壕沟(G8)列为遗址分期的第二组,对应器物分期为第二段,分为狮雄山秦汉晚期遗存,年代为南越国时期。G8位于第三级平台的北部,基本为东西走向,全长约102米,西面与狮雄山的天然河道相接,由此可见,应属于排水的设施。G8开口于明清文化层之下,口宽3.75 ~4.5米,深2.4~4.55米。出土遗物有绳纹瓦和

    客家文博 2019年4期2020-01-01

  • 夏商周门塾考论
    商代都城宫殿建筑基址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徐国龙:«古代都城门道研究»,«考古学报»2015年第4期,第425~449页。缪小荣:«中国早期城市城门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一些学者基于考古发掘具体论述塾的形制①尹盛平:«周原西周宫室制度初探»,«文物»1981年第9期,第13~17页。徐良高、王巍:«陕西扶风云塘西周建筑基址的初步认识»,«考古»2002年第9期,第27~35页。杜金鹏:«周原宫殿建筑类型及相关问题探

    珞珈史苑 2019年0期2019-07-22

  • 河南偃师商城囷仓遗址
    探发现5 座建筑基址的线索,2019 年春季,偃师商城考古队对小城西北部及邻近区域进行了全面勘探,勘探出小城北墙和确定的建筑基址23 处。2019 年秋季,对小城西北部区域的部分建筑基址和墓葬进行了发掘。发掘的3 座(1 座为局部揭露)建筑基址,表面均近似圆形。部分基址表面有十字形柱槽,柱槽及基址边缘有小型柱洞,基址中心有较大柱洞。部分基址表面未见十字形沟槽,但是中心存在着较大柱洞,基址表面有排列不规则的小型柱洞。通过解剖发现,西部发现的建筑基址至少包含早

    大众考古 2019年12期2019-06-17

  • 楚都寿春城柏家台大型建筑基址发掘记
    年柏家台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和发掘,则被考古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认为是确认寿春城具体方位的核心论据。遗憾的是,由于项目负责人的意外离世,柏家台遗址的发掘资料至今未能公开发表,导致学界对其形制、结构、功能和性质等问题仍处于模糊不清的层面,这对寿春城乃至楚文化的研究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短板。许建强同志曾有幸参与了柏家台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全过程,笔者在整理寿春城遗址数年来的资料时与他有过多次相关问题的讨论,时常能听到其“每感及于此,往事仍历历在目”的感慨。对多次交谈内容

    大众考古 2019年11期2019-06-17

  • 殷墟都城建筑遗址
    阔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等级森严的王陵大墓、星罗棋布的居住遗址、家族墓地,构成了殷墟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规模和王者气派。商代建筑造型庄重肃穆、质朴典雅,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宫殿宗庙遗址 四合院滥觞宫殿宗庙遗址又被称为殷墟宫殿区。1937年以前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群,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

    醒狮国学 2019年2期2019-05-05

  • 安阳洹北商城城市建设的考古学观察
    等级的墓葬、建筑基址、生活灰坑等遗迹,发掘者根据出土遗存判断此地是一处晚于二里岗文化而早于殷墟文化的商人聚集地[2]。1999年,经过大规模调查钻探和试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找到了呈方形的夯土城墙基槽,正式确定了洹北商城的存在。资料表明,大部分城墙只残存城墙基槽东墙可能已经夯实至地面以上,北墙、西墙是基槽内填土夯实,未见地面墙体[3]。2001年的钻探工作表明,洹北商城居民点之内的建筑基址是聚集分布的,各居民点之间以空地隔开,又以道路相连。

    殷都学刊 2019年4期2019-03-13

  • 二里头2005VT111出土的陶水管“筒瓦”解
    头宫城内6号夯土基址南边的情况以及与2号基址的关系,考古队在T107以东连续布设探方T108~T112,直至与2003VT34对接,将6号基址南庑及其外侧道路和2号基址北墙(D2北墙)基本全面揭露出来[1]664。从6号基址与同期遗迹平面图上可以看出,VT111位于南庑的南侧,主要揭露的是6号基址南庑南侧与2号基址北墙之间的道路空间。(图1)图1 二里头2005VT111位置图(引自《二里头1999—2006·贰》图6-3-2-61A)在VT111④A层出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2期2019-02-21

  • 如何防止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图件作假
    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基址应当近3 届无重复,以避免抄袭和拷盘。毕业设计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较大的设计基址,可将基址拆分,而不是由多名学生合作完成,以避免毕业设计工作量和设计成果认定模糊。有必要采取多人合作方式完成毕业设计,须由教研室正副主任签字同意。学生完成选题和开题报告答辩之后,开题报告和基址平面图由教研室存档保存,以杜绝随意变更设计题目和基址的行为。基于毕业设计尽量贴近设计实践考虑,如果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确有实习单位设计任务或其它合理原因,可以申请变更设

    现代园艺 2019年16期2019-01-06

  • 再論卜辭中與軍事行動有關的“啓”*
    北組墓葬位於乙七基址以南,由前中研院於1936年發掘清理,應該是一組與乙七基址相關的祭祀遺迹。根據鄒衡先生的分期研究,北組墓葬除個别葬坑如M51晚至西周時期外,其餘絶大部分墓的年代,大體與乙七基址相當。(16)鄒衡: 《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試論殷墟文化分期》,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頁69—70。乙七基址的時代可以根據7∶H23與H036進行推測。7∶H23位於C64探坑,據《殷墟建築遺存》C64、C61、C70三探坑臨近乙七基址北部,均爲夯土,且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8年0期2018-12-02

  • 2013—2015年圆明园大宫门区域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和初步研究
    ,主要包括大宫门基址、踏步基础、御路基址、围墙基址和右门基址等(图1)。大宫门基址平面呈“回”字形,东西通长22.2~22.3m,南北宽11.6~11.7m。中部为土芯,是大宫门门殿室内的基础。根据土质、土色的不同,可将土芯分为上下2层,上层为黄土,下层为黑淤土。土芯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7.8m,南北宽4.90m。土芯的四周为基槽。基槽内尚存大量石板,因遭后期扰动和破坏,无法确定原位。石板下是柏木地钉,地钉的直径为0.07~0.10m。大宫门基址内未发现

    中国园林 2018年10期2018-11-09

  • 清代宫苑中的穹庐 ——圆明园含经堂蒙古包研究
    2 含经堂蒙古包基址清宫蒙古包的搭建地点主要是以圆明园为主的京城宫苑以及热河行宫。在圆明园内,“山高水长”与含经堂两处地方常搭建蒙古包。前者主要搭建大蒙古包,后者则是搭建梅花式蒙古包的主要区域。“山高水长”作为清帝宴赏外藩蒙古王公的朝政仪式场所,有关其蒙古包的史料信息比含经堂蒙古包的更丰富。“山高水长”处七丈二尺大蒙古包的形制、布局均有可靠的史料依据。因为含经堂是乾隆皇帝的寝宫,一般人无法进入,所以史料对搭建于此处的蒙古包少有记载。与“山高水长”相对空旷自

    建筑遗产 2018年2期2018-07-12

  • 韩国统一新罗东宫考古新发现与意义
    其为月池西边建筑基址之一。1975~1976年文化财管理局庆州古迹发掘考古队对东宫月池进行考古发掘调查,揭露出东西200米、南北180米的月池,发现有建筑基址26处。之后东宫考古发掘中断了30多年后,2007年再次开始进行发掘调查。此次发掘调查范围分为4个区,目前对A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调查发现了修建东宫之前的道路、排水道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回廊、宫墙、建筑基址、门址、厕所等东宫附属设施。二、出土遗迹(一)厕所遗迹图1 东宫发掘区域全景(空中拍摄)图2 厕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2018-04-11

  • 2018年浙江绍兴市宋六陵陵园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
    内的享殿与龟头屋基址。两遗迹南北相连,构成一凸字形结构,原夯土台基遭严重破坏,仅存底部。享殿居南侧,平面呈长方形,面宽17.5米、进深14米,前后分布4排12个大型磉墩,可确认为三开间格局。龟头屋遗迹位于享殿北侧居中位置,宽12.5米,向北凸出7米。墓室即位于龟头屋正下方,平面近方形,边长约9.5米,向南突入享殿殿基,墓圹边缘贴近享殿北侧柱网。土圹最西南端、临近大殿基址处,有一石板深嵌在圹壁内。该石板应为攒宫内墓壁残存的部分,即文献中所称的“石藏子”的外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3期2018-01-07

  • 梁湖遗址商代大型建筑基址性质初探
    遗址商代大型建筑基址性质初探□信应君2009年5月至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公司高端液压支架生产基地工程建设中,发现一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发现有房址、祭祀坑、灰坑、墓葬等遗迹。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商代晚期大型建筑基址和其周边的人祭坑。(图一)图一 遗迹平面图一、遗址概况及工作收获梁湖遗址位于郑州市区东南部,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梁湖村以东,南三环以北,西北距郑州商城约8000米,北距祭伯城遗址4000米。该遗址的地理位置处于历史上著名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7年5期2017-09-01

  • 梅州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遗址与器物
    :壕沟1条、建筑基址5座、排水沟3条、陶窑1座、水井1口、灰坑21座、灰沟10条。北区的遗迹主要包括四座建筑基址。一号建筑基址位于狮雄山第四级台地的中北部,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40米,南北残宽13—15米。从规模和建设情况判断,应是狮雄山遗址北区的主体建筑。二号建筑基址位于狮雄山南岗的第四级台地南端,出土有建筑材料、铁釜等遗物。三号建筑基址位于第四级台地东北角,判断为角楼、望楼等建筑的基础部分。四号建筑基址位于第三级台地的西侧,出土大量纺轮、网坠、陶丸、

    客家文博 2017年2期2017-07-10

  • 再探殷人尊东北方位
    期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墓葬、祭祀坑、车马坑及甲骨等遗迹和遗物,揭示出了殷商时代的先民们存在着尊崇东北方位的思想观念[1]。之后,朱彦民先生又根据一些新的殷商时期考古资料并结合一些历史文献、民族学材料等对杨锡璋先生提出的殷人尊东北方位的思想观念进行了补证[2]。虽然杨锡璋先生和朱彦民先生已对殷人尊东北方位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和较全面地研究和探讨,但是殷人尊东北方位的现象还是有一定研究和探讨的空间的。殷人尊东北方位思想观念可能还存在着前后相承性、地域扩展性、条理层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4-13

  • 宁夏固原开城安西王府长虫梁城址
    内中北部发现夯土基址5处,1号基址处于城内南北轴线上,为“工”字形大型中央基址,勘探结论认为该城址就是开城安西王府宫城旧址。2015~2016年主要对1号基址夯土台基南部东侧下层夯土边缘部分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了夯土外侧的基槽及砖壁,南侧月台及台沿砖铺散水,东南折角处土衬石及东侧中部的登台慢道等结构细节。台基外侧倒塌堆积包含大量砖瓦石块等各类建筑材料,主要有灰陶砖瓦、白釉瓷筒瓦、粗胎绿釉筒瓦、板瓦、红陶琉璃筒板瓦、滴水、瓦当及脊饰套

    大众考古 2017年10期2017-02-09

  • 汉武帝茂陵帝陵陵园阙门遗址展示方式初探
    形式。东阙门夯土基址南北长127、进深16、门道宽12米;南阙门夯土基址东西长87.8、进深14.4、门道宽14.2米;西阙门夯土基址南北长123、进深11、门道宽10.7米;北阙门夯土基址保存最为完好,东西长126.8、進深17.3、门道宽1.6-9米。东、西、北阙门基址地面上仍保留有成对的夯土台,残高3-3.5米,南门址地面上已无夯土台。各个门址周围可见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残片。实地调研后,并未发现人为破坏,但是阙门夯土基址具有典型的土遗址特征:

    卷宗 2016年6期2016-08-02

  • *1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辅助原理研究及实现
    等游戏数据的存储基址后,利用C++和win32编程实现游戏辅助.辅助实现后,可以在游戏运行过程中,依据玩家游戏进度的需要随时修改游戏中的数据,攻击僵尸时僵尸全屏显示且子弹重叠等功能.游戏辅助增强玩家的攻击力,降低游戏难度,提高游戏的耐玩度.语音控制辅助的功能,更好地提升了辅助的易用性.〔关键词〕游戏辅助;基址;语音控制;CE0引言电脑游戏一种新的娱乐方式进入人们生活,成为人们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植物大战僵尸”是2009年以来最受玩家喜爱的策略类塔防游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6-20

  • 江苏泗洪郭嘴汉代遗址
    平米,发掘出建筑基址、建筑废弃堆积、马坑、灰坑等遗迹。建筑基址位于发掘区西部,由于距地表较浅,仅残存垫土。建筑废弃堆积位于发掘区东部,遗物有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构件及陶盆、陶罐、陶碗、陶瓮等生活器皿和铜钱、铜镞等,确认该区域应为具备一定规格的建筑区。郭嘴遗址为泗洪境内最大的汉代遗址,它的发掘对于探索汉代徐县故城,甚至是古徐国的历史,研究宿迁地区汉代遗存和文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线索。(闫龙、孙延立)瓦当筒瓦

    大众考古 2016年10期2016-06-05

  • 雷州传统民居的住屋形式与动土整基建房仪程
    请风水先生择地选基址。雷州人将“相地”也称为“赶龙看地”。风水先生运用相关风水原理,为新房确定基址与区位,选择一个吉利的地点、吉利的空间环境,并判断该家庭或家族在某基址与区位6上建房是否有利。风水先生认为,正确的新房基址的选择会影响甚至控制在该地择址建房者的运气和利益。雷州地区人们建造宅居讲究“风水”,往往将住居与“家”的兴衰命运紧密相连7。一般本地区的人们在选择新房基址时,忌用墓葬地,忌对大路、河道,忌在庙前、祠后,忌近水井与池塘。不过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居

    大众文艺 2016年24期2016-03-02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studio课程教学研究探讨 ——以武汉后湖公园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dio为例,通过基址调研、规划策略、空间结构、设计方法等各阶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分析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并针对设计研究教学的特点以及对每一阶段教与学关系进行了思考。风景园林;studio;教学关系;教学思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studio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抛出设计命题激发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认真思考,从而获得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以研讨形式为主,前期强调通过分组交流以激发头脑风暴,从而探索更合理而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8期2015-02-27

  • 一种基于FPGA的ISA总线转CAN总线设计与实现
    数据状态寄存器(基址+2),看1通道是否能写。(2)向通道1命令口(基址+00)写入写操作开始命令(0x01)。(3)向通道1数据口(基址+01)连续写入1帧的数据(小于等于10字节)。(4)向通道1命令口(基址+00)写入写操作结束命令(0x00)。(5)其他通道的写操作与此类同。4.2 读CAN通道数据CPU可以采用扫描方式查询各个通道的状态,当某个通道内有数据时CPU可读取这些数据。CPU可以根据ID1和ID2的数据长度来读取数据。当读数据结束后,C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7期2014-12-07

  • 中国古都城建布局之再认识
    中1号、2号建筑基址南北一字排开(见图2)。发掘者唐际根、荆志淳、刘忠伏曾指出其布局特征:1.洹北商城有宫城,也有外廓城。2.宫城位于外廓城南北中轴线南部。整个洹北商城的建造过程应是先建邑,后营小城,再造大城。[12]图2 洹北商城示意图(采自唐际根《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后来,他们进一步指出:“关于洹北商城的布局,宫殿区位于洹北商城的南北中轴线南端,这是可以明确下来的一个结论,反映了中国古城布局重视中轴线的传统。”[13]殷墟的王室宫殿位于殷墟的中心小屯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