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

  • 西周时期鲁北与胶东地区的王朝一体化
    曲晓晖《东夷考古》一书中提到,山东泰山、沂蒙山以北区域可以分割为胶东地区和鲁北区域。鲁北主要指古济水周边,而胶东则指胶莱河区域。这些区域在西周时期是东夷人的活动区域,由此东夷文化也被广泛推行,后来周人对这一区域进行了开拓,逐渐将该区域纳入了王朝一体化进程中。现主要研究鲁北与胶东地区西周王朝一体化进程。西周在鲁北和胶东地区的文明演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今天的考古遗址发掘分布来看,西周时期鲁北和胶东地区的文物遗址主要分布在古济水区域、潍沵河区域。其中,

    炎黄地理 2023年7期2023-08-12

  • 从语言文字视角看“东夷”和东南亚原住民的关系
    罗美珍我国古代的东夷人原居住在山东沿海一带,他们和华夏人有深远的接触、交融。其中一部分人和华夏人融合、同化,另一部分人则往长江以南迁移。迁移到长江以南的东夷人,史书上称其为“百越”(包括吴、闽、粤)、“百夷”。我们可以从语言、文字这个“活化石”的视角,和人文、史料相互印证的方法,来探讨东夷和东南亚原住民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关系。一、民族自称的证据东南亚原住民各群体以及中国古代南方百夷人的自称,其语音都与“夷”构成对应,语音变化都有规律可循。从海路离开大陆,留在

    语言战略研究 2023年3期2023-06-30

  • 朱舜水“东夷”褒贬的初衷与苦衷
    言论当中的大量“东夷”褒贬时,问题本身显然比后世的认识要隐蔽得多,也复杂得多。一、对日本之“东夷”褒美自《三国志》以来,除了《明史》等书,日本都一直被放在中国史籍中的“东夷”部分,诸如“东夷”“倭夷”“岛夷”等不一。唐朝时虽有“日本”之名,但带有贬损味道的“倭”“夷”之称,却一直被中原人若明若暗地使用着,以至于明朝时来自日本的海盗,均见称为“倭寇”,并且这一称呼还一直被叫到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夷”相对于“华”而存在。至迟在春秋时期,居中原核心部分的华夏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5

  • 闻雀声
    南淮军打退扰边的东夷人,探子报东夷人已全部退至桑度平原以东,谁料夜里一批东夷人放火烧毁了月北城外五十里的浣花村。陆长洵手指地图,“这批东夷人想必一直藏在附近的村落里,严查这几个地方。”顺着陆长洵所指的村落,各有一位将军前往搜查,至最后一个杜力村,陆长洵看向绛雀,“此处便交给副将了。”入夜,所有外出将军尽数归来,独绛雀杳无音信,绛雀早晨单独外出,未带一个士兵,陆长洵的心腹杜岩道:“肯定又去哪里给都城送信去了,指不定明日问罪的圣旨便来了。”长眸浮现幽光,陆长洵

    南风 2022年7期2022-07-28

  • 试析周初之天人关系
    “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昭公十一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当指东夷与商之间有战事,纣王明命不是在克东夷之后死亡,此处所谓“陨其身”,当指东夷之叛促成了商的失败及纣的死亡。内外形势的相交,这种种巧合之下,很难说明武王只是利用天命观念翦商,而不信天命。这一点从《牧誓》亦可看出,相比于《汤誓》底气不足的不断反复强调天命,用一种被动式以示伐夏的合法性,《牧誓》仅有一处提到天字—“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这种主动式的恭行天之罚与《甘誓》如出一辙,有一种切确的天命已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2021-11-03

  • 文物中的东夷文化符号
    山东地区即是古代东夷族的聚集地。根据文献记载,东夷族是一个崇拜鸟的民族。所以,历史上又称这一带的古代居民为鸟夷。正如《大戴札记·五帝德》曰:“东方鸟夷民。”而在现实的考古发现中也印证了上述观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中都发现了以鸟为题材的文物标本,鸟的形象在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和金银器中的出现频率极高,这些鸟的形象丰富多变,生动鲜活:既有立体圆雕的鸟,也有雕刻在器物上的鸟形纹饰,还有外形为鸟的盛器或容器。不仅有现实存在的鸟,还有神话传说中虚幻出来的

    收藏家 2021年3期2021-05-21

  • 慢下来的一段时光
    一个人…………在东夷小镇,分明让人想起那些慢时光。这原是黄海边上日照市的一个传统小渔村。几年前,当地政府按照“拆一片旧村,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规划建设了东夷小镇。小镇看起来就像水中的一座小岛,被大海和河环绕。河面不宽,小镇由几座小的拱桥与外界连接起来。小镇里,人的交通要靠两条腿,機动车都被设在桥头的道闸给挡在小镇之外,泊进周边免费的大型停车场里。在东夷小镇,你会感觉日子一下子慢了下来,扰心的事都消失了。人在街上慢慢地走,低声地交流,迎面过来一个

    决策探索 2021年1期2021-02-04

  • 论海岱东夷文化的起源与形成
    001)探讨海岱东夷文化,首先应明确海岱地区、东夷族和东夷文化的概念。纵观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考古资料和文献史料概括,海岱地区是指现今的山东全境、豫东地区和苏皖北部;东夷是两周及之前黄淮下游的泛称;而东夷文化则是先秦时期海岱地区的东夷族创造的可供我们观察的物质体现。目前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海岱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的岳石文化,是中国区域文化谱系中最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亦是海岱东夷文化的主体。从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来看,海岱地区史前及夏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8期2021-02-01

  • “海”味十足的东夷小镇
    小镇——山东日照东夷小镇。第一次听到东夷小镇这个名字,我就充满了好奇,便查阅各种资料,想要一探究竟。原来,东夷小镇的名字是源于东夷文化,而东夷文化则发源于鲁中山区和沂沭河流域(今山东省中南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一直到西周中期,东夷及其古文化在亚洲古文化的发源与交流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这里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的人们自觉遵守着传统礼仪习俗,崇尚自然有序,万物各得其所。在小镇外,一艘仿佛正待扬帆出海的大船停靠在小镇的最东边,它的出现,像是在

    农村百事通 2021年12期2021-01-17

  • 明代马文升《马端肃公三记》版本考述
    征石城记》《抚安东夷记》《兴复哈密国王记》三篇记文自刊印后,或被合编或被分编收录于多种丛书,名称也各不相同①按:在刊刻较早的两种版本《马端肃公三记》中,《兴复哈密国王记》名称的记载不一,《纪录汇编》本记载为《兴复哈密国王记》,《金声玉振集》本记载为《兴复哈密记》。。近年来,学术界已有关于马文升著述版本研究的成果发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马端肃公三记》版本状况做进一步考述。一、《马端肃公三记》的写作背景和时间关于《马端肃公三记》所收录《西征石城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2-12

  • 试述淮河流域早期的族群融合
    流域早期族群——东夷、淮夷,何光岳(1)何光岳:《淮夷史考》,《安徽史学》1986年第2期。、张懋镕(2)张懋镕:《西周南淮夷名称与军事考》,《人文杂志》1990年第4期。、鄢国盛(3)鄢国盛:《“卜辞淮夷说”商兑》,《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2期。、李白风(4)李白风:《东夷杂考》,齐鲁书社1981年版。、王迅(5)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李修松(6)李修松:《徐淮夷研究》,《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黄山书社200

    安徽史学 2020年1期2020-12-07

  • 日照:初光之城
    跋涉沂水,拜会了东夷琅琊部落,又翻越浮来山,一路劈树开道,忍饥耐渴,终于东行到达海边的天台山,一个名曰旸谷(即汤谷,为了名称一致,本文统一称旸谷)的地方。一湾泉水旁,饥渴的羲仲一阵伏地狂饮,不知不觉,在溪边昏昏睡去。不知过了多少时辰,耳边有“女娃、女娃”的鸟叫声传来,身上有温暖的阳光照射,羲仲睁开双眼,迎接第一缕来自东方海洋的初光。两个身背弓箭的夷人走出山谷密林,将他背到山谷的茅屋之中。原来这就是世代居住在海边,以一人一弓,打仗勇猛,捕鱼打猎为擅长的东夷

    齐鲁周刊 2020年21期2020-11-06

  • 齐国腹心地区早期文化中心形成的考古学研究与探索 ——兼论东夷、齐国两个文化中心的形成和传承发展的嬗变进程
    个更加悠久灿烂的东夷文化时代。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就将我国原始氏族部落划分为东夷、华夏、苗蛮三个集团(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山东史学、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将地处我国东方的东夷部族称其为炎族(2)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其后的李白凤先生利用文献资料对东夷相关部族(方国)进行了考证(3)李白凤:《东夷杂考》,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管子学刊 2020年3期2020-09-29

  • 浮来山:寻根莒文化
    的银杏树,见证了东夷文化的繁衍生息,见证了古老民族对太阳的崇拜。两次文化之旅,专为“莒”而来。一那时,它正年轻。绿树掩映中的定林寺,收藏着文坛巨匠刘勰的身世之谜。以近四千岁的年龄而论,一千余岁时,可看做正值壮年。彼时,苍劲的枝干亦如现在般挺立,树荫遮蔽了周边大部分天空。一个秋天,银杏树叶金黄灿烂,挂满枝头,只需一阵微风将其扫落,树下人声喧哗,一场影响历史进程的会议正在召开。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记载:“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楚)、吴。”在东

    齐鲁周刊 2020年18期2020-09-16

  • 连载:《我们的历史——地图上的上下五千年》(二)
    有扈氏、有穷氏和东夷等其他部落。夏朝建立起父亲传位给儿子的传统,禅让制被世袭所取代。以前共主是由各部落首领一起推选,现在的“君王”却是由兒子继承王位,天下变成君王家所私有。这么一来,很多人就不服气了,于是为了争夺天下的领导地位,常常发生战争。夏朝最大的对手是东夷,他们凭借高超的箭术,一度打败夏朝,夺取了王位。后来,夏朝发明了更先进的兵器,例如能抵挡弓箭的铠甲,以及驾着马车作战的方式,才最终打败了东夷,重新夺回了天下。打仗俘虏的战俘变成了“奴隶”。奴隶没有任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3-17

  • 舜《韶》与齐国《韶》乐的关系
    《后汉书》载:“东夷率皆土著,皆饮酒歌舞。夫余国…行人无昼夜,好歌吟,音声不绝。”“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东夷族人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族出现了一位音乐才华卓越的领袖虞舜。据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呜条,东夷之人也。”以上提到的舜的生地、活动之地,据考证多在今山东境内。据以上所述,先齐时期东夷人舜与齐国的国都均为今山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舜的活动与齐之间建立的联系。据《初学记》载:

    黄河之声 2019年15期2019-12-17

  • 在两个文明史背景下把握地域文化
    在山东工作,结合东夷文化就地域文化研究谈四点体会。第一,研究地域文化,要有两种文明眼光,或者说两个背景。我经常跟同事们强调,讨论东夷文化,应该有一个宽广的时空眼界。这就是,研究地域文化要有中华文明的眼光;研究中华文化,要有世界文明的眼光。或者说,要在世界文明史背景下,研究中华文化;在中华文明史背景下,研究地域文化。有了这两个背景尺度,就可以较好地给地域文化定位,而不至于盲目拔高或谦卑拉低;也可以较好地抓住地域特色,否则容易将本地域与其他地域都有的共性误认为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1期2019-12-15

  • 试论豫东地区在夏商交替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记载的夏商时期的东夷族文化也是夏商交替时期的一支重要的文化,在夏商交替这一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文化在考古学文化上的主要体现是岳石文化,岳石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地区,其分布范围是山东泰山周围及半岛地区,向西达到了鲁西南、豫东、皖北、苏北等地区,其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分界线大约位于今河南杞县—鹿邑一线[9]。豫东、鲁西南地区的考古发现表明,这里是夷、夏、商三种文化交汇地带[10],这种现象以杞县最为典型,杞县境内的夏代三种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同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9期2019-09-24

  • 将军崖岩画与原始农业
    屏山北麓,古时属东夷部落,表现的内容也是早期东夷先民艺术生活观念的体现,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记录,亦是早期东夷先民借助祭祀等手段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一、将军崖岩画的概况将军崖岩画位于连云港市南郊锦屏山的一处断崖,岩画表现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组,三组画面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第一组(A组)(图1)位于整体遗迹的西侧,以人面头像,农作物和少量星云图像为主。第二组(B组)位于整体遗迹的南侧,内容以类似兽面的图像与星象图为主,还出现了子午线,子午线的出现也早期东夷先民对天文

    大众文艺 2019年6期2019-04-13

  • 晚商时期的珍珠门文化及其族属
    讨。一、晚商时期东夷族文化存在的形式(一)考古反映的晚商时期东夷文化的分布区有学者认为,晚商时期鲁北地区有两种趋向性的文化因素构成:其一,遗址分布越靠西,商文化因素越多,夷文化因素越少,即地域因素的倾向;其二,遗址的等级越高,商文化因素越浓厚,即遗址规格、等级因素的趋向[3]。从中商开始,鲁北地区始终存在着商文化与土著的东夷文化两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在鲁北地区的商文化分布区内,始终是以商文化为主体,包含少量的东夷族文化。但在晚商后期,东夷族文化所占比重总体呈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1期2019-02-14

  • 千帆竞渡
    越国的公主,远嫁东夷族,只为求宗庙长在,求黎庶安平,求一纸交好的和书,来换取哥哥恢复国力的机会,一扫江淮,荡平南方。哥哥是越国最年轻的皇帝。那年的春风很暖,春江水上桃花簇枝,花瓣逐水漂流。哥哥拈下了落在她头顶的花,温柔地说道:“好妹妹,帮哥哥一个忙,好不好?”春林初盛,春水潺湲,他是怎么笑的,她已忘了,只记得那暖融融的声音。他的面庞在逆光里模糊,他的长发披散,披衣与她同坐宫檐翘盼朝阳,每一缕发丝都在朝霞中镶鎏了金边。那一刹那,她心已乱。宫檐之上,视野无从阻

    青春美文CUTE 2018年1期2018-11-13

  • 东夷小镇印象
    王勉励东夷小镇原是山东省日照市秦楼街道董家滩村一个传统小渔村。2012年,当地政府采取“旅游+旧城改造”模式,以突出东夷文化和海洋文化为主题,规划建设东夷小镇,建成村民回迁安置楼15万平方米,以及6.8万平方米的渔文化主题岛和民俗文化体验岛,目前这里古香古色的主体建筑已经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昔日的小渔村如今已经蜕变成一个旅游古镇。随着当地首个“摄影小镇”的产生,为未来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摄影教育与创作、摄影服务产业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截至目前

    山东画报 2018年5期2018-05-14

  • 浅述青州文化的历史渊源
    青州文化统称为“东夷文化”。即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最后一个东夷方国被消灭为止。实际上,也不止于此,齐灵公灭莱后,东夷齐国疆域只到“姑尤以西”,即平度县一带。“姑尤以东”,即孟子所云“齐东野人”之地,还有许多东夷小国,直到战国中期后,方成为齐国的领地。然而,东夷文化却没有被消灭,它一直影响着后世,直到现在,潍水以东地区的人民仍有东夷人的口音、习俗的遗存。关于“东夷”一词。自《礼记·曲礼下》始,便有“东夷”之名。《后汉书·东夷传》云:“东方曰夷,夷有九种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0期2018-05-14

  • 浅析东夷人生存理念与东方战略智慧之关系
    韩明林“东夷”这一概念,我认为傅斯年《夷夏东西说》的概括比较准确:“凡在殷商、西周以前,或与殷商、西周同时,所有在今山东全省境内及河南省之东部、江苏之北部、安徽之东北角,或兼及河北省之渤海岸,并跨海而包括辽东、朝鲜的两岸,一切地方,其中不是一个民族,见于经典者,有大皞、少皞、有济、有穷、徐方诸部,风、盈、偃诸姓,全都叫做夷。”①傅斯年:《夷夏东西说》,中华书局2004年12月出版,第5页。一、考古成果的启示东夷人的生存理念是什么?考古成果告诉我们:20世纪

    孙子研究 2018年2期2018-01-23

  • 濊人与苍海郡考
    卷六《武帝纪》“东夷薉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下注:“服虔曰:‘秽貊在辰韩之北,高句丽、沃沮之南,东穷于大海。’晋灼曰:‘薉,古秽字。’师古曰:‘南闾者,薉君之名。’”①(汉)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9页。荀悦《前汉纪》卷一二《武帝》载此事作:“东夷秽貊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降,以为苍海郡”②张烈点校:《两汉纪》(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97页。。证明班固所处的东汉初期,或者说公元1世纪,中原史家习称之为东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4期2018-01-23

  • 燕齐文化渊源之比较
    包含着炎姜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因素,而燕文化中则包含着北方戎狄文化的因素。一、燕齐文化渊源相同处(一)殷商文化由于燕齐最初的统治地方原先都是殷商的国土,因此燕齐两种文化中都有殷商文化这一共同要素。殷商文化对燕地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燕地的许多诸侯国如妟国、孤竹国都曾是殷商王朝的重要方国。妟国是商王朝北方的重要方国之一。据甲骨文资料记载,妟国曾长期与商通婚。“妇妟”(即妟国之女)嫁入殷王朝之后,或为商王之妻,或为商贵族之妻,她们在当时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除与商通

    学周刊 2017年33期2017-11-03

  • 祝融:上古的火官与楚人的先祖
    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东夷部落,曾经跟随蚩尤大战炎黄。黄帝打败他们以后,为了削弱其势力,分流一部分东夷居民,使他们迁徙到长江中游,成为后来的楚人。按《礼记·郑注》的说法则是颛顼分流东夷人。那么楚人应该恨透了黄帝和颛顼才对,怎么会自称他们的祖先祝融是黄帝和颛顼的后代呢?或许,黄帝或颛顼当初分流东夷人的时候,可能把这么一大批反叛者驱赶到外地就不管了。要是哪一天他们休养生息够了,重新杀回来怎么办?因此派长官和军队押送他们到指定的地方进行监视。祝融兴许就是充当了管理流放

    奥秘 2017年6期2017-07-05

  • 《后汉书·东夷列传》与秦汉时期东北边疆民族的民族志述论
    王 琦《后汉书·东夷列传》与秦汉时期东北边疆民族的民族志述论段红云,王 琦《后汉书·东夷列传》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夫余、挹娄、高句骊、沃沮、濊等东北边疆的民族,而且还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记述这些民族的文化。在所记述的文化当中,表现了夫余、挹娄、高句骊、沃沮、濊等东北边疆民族鲜明的地域特征。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来看,这种以文化为中心的记述,实际上是秦汉时期东北边疆民族的民族志书写,是我们今天从整体上认识东北亚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献依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边疆民族

    思想战线 2017年2期2017-04-11

  • 《诗经·陈风》与陈国文化
    然保持独立。2 东夷民族与陈国土著文化陈国的首都位置在很多的历史著作当中都有所涉及,比如在《汉书·地理志下》当中有提及:“陈国,今淮阳之地。”郦道元在其名著《水经注》当中也提到了:“沙水又东径长平县故城北,又东南径陈城北,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这里所说的沙水就是指现如今的沙颍河,其支流新蔡河西岸就是古代陈国的都城。古代陈国所在淮阳一带,那里就是东夷部落的主要活动地。上古时期的东方部族领袖人物帝俊、羲和以及太昊伏羲等,其子孙都生活在夏商周时期的东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0期2017-03-11

  • 张华出镇幽州始末考
    数万人……九月,东夷二十九国归化,献其方物。”(《晋书》卷三《武帝纪》,第73-74页。)同书同卷校勘记与《资治通鉴》俱以此处“慕容廆”之记载为误,应为“慕容涉归”。本纪的记载较为简略,《晋书》卷三六《张华传》记载则较为详细,张华时任官职应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②《晋书》卷三六《张华传》:“乃出华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抚纳新旧,戎夏怀之。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0

  • 上左上右礼制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30072)周代东夷楚人以东为至尊,南(左)为次尊,北(右)为再次,上左,体现了崇拜祖先的核心信仰;华夏周人以北为至尊,西(右)为次尊,东(左)为再次,上右,也体现了崇拜祖先的核心信仰。夏夷礼制虽然不同,却都体现了崇拜祖先慎终追远的核心信仰,而这正是中华民族所有礼制文化的核心。汉代统治者因势利导,有意整合,终于逐步形成以华夏礼制为主的统一礼制,并使其成为汉朝政治统一、文化统一和大汉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进程。本文还顺便解决了

    理论月刊 2017年12期2017-03-07

  • 对日本不宜称“扶桑”
    思谦才在《梁书·东夷传》中将扶桑作为国名,其小序说:“扶桑国在昔未闻也,普通中,有道人(即沙门——引者)称自彼而至。”此序文与其传正文又自相矛盾。只要认真仔细地读《梁书》及《南史》的《东夷传》,就可以看出虽有“扶桑国”其名,但并不是指日本,而是指在日本以东极遥远的另一个国家。《梁书·东夷传》说扶桑国在大汉国以东二万余里;再据其《倭国传》说,由倭国至扶桑国“船行一年可至”。这里明明是把倭国和扶桑国作为两个国家记载的,并且两国相距又“船行一年可至”之遥。把“倭

    书屋 2017年1期2017-02-17

  • 西周初期齐、鲁治国策略差别原因试析
    100732)东夷地区长期受商文化影响,既与商王朝关系密切又有自身独立性。周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在东方的统治,一方面需要加强军事威慑,迫使东夷接受新政权;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推行周礼,将东夷纳入周王朝的政治体系。姜太公封齐的主要目的是承担军事威慑任务,周公封鲁在军事威慑之外,还承担周礼表率和推行的任务。两国最初的分封目的,决定了齐、鲁两国治国策略的不同。西周初期;齐、鲁治国策略;差别;原因齐、鲁是西周初期山东地区的重要封国,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治国策略,《吕氏春

    管子学刊 2017年2期2017-01-27

  • 浅谈淮夷与华夏民族的融合
    文化的感染。加之东夷特殊的文化背景,为淮夷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创造了共同的基础。东夷在西周早期是指活动在山东地区的民族,后其所指的范围仍不断扩大,春秋以后居住在东方土地上的民族广义上皆可称为东夷。两汉以后,甚至东北方和东南方的少数民族也被称为东夷,[6]淮夷属于东夷之一。文献多载“东夷柔顺”。《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于。’”《汉书·地理志》:“然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设浮于海,欲居九夷,有以也夫!”《后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2-19

  • 临沂开发区建起东夷文化博物馆
    临沂开发区建起东夷文化博物馆东夷文化源远流长,从鸟图腾崇拜、各种手工艺、建筑工艺的发展,到文字的发明、八卦的产生、医学的创造,再到礼制的出现、聚落和城市的分化乃至早期国家的形成、兵学的发展,无不对中华文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对东夷文化的发掘和研究还缺乏深度和广度。为填补这一空白,使之形成系统性和规模化,2012年,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西邻沂河的皇山脚下开始投资兴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夷文化园,并建起了东夷文化博物馆。2015年11月28

    孙子研究 2016年3期2016-09-07

  • 安徽淮河流域传统音乐的文化基因*
    处于华夏、苗蛮、东夷三大文化圈的“中心位置”,人类长期的自然活动、人口迁徙等推动三大文化在淮河流域传播融合。夏、商、周及春秋战国在淮河流域的争夺,使多元、开放、包容的淮河流域文化基因由萌芽、发展,并最终形成。这种基因为安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繁荣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并在长期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为安徽传统音乐烙上鲜明的“淮上”特色。淮河流域;传统音乐;文化基因;传播方式;开放包容中国上古时期主要有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系、生活在长江流域的苗蛮族系以及生活在淮水流

    江淮论坛 2016年3期2016-06-04

  • 小狐狸的梦想
    一个是黄河下游的东夷部落联盟,主要生活在现在的山东省一带。这两个部落联盟结为一个更大的大联盟,大联盟的首领很长时间都是由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担任。华夏部落联盟有三个非常有名的人物,都是部落首领,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他们就是炎帝、黄帝和蚩(chī)尤。我们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就是从这里来的。起初,作为上一任部落联盟首领的长子,炎帝成为了新的部落联盟首领。但炎帝上任之后,在联络各部落上的办法不多,特别是对东夷部落联盟逐渐失去控制,这引起了很多部落的不满。而

    新少年 2016年2期2016-05-30

  • 蚩尤的画像
    一个是黄河下游的东夷部落联盟,主要生活在现在的山东省一带。这两个部落联盟结为一个更大的大联盟,大联盟的首领很长时间都是由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担任。华夏部落联盟有三个非常有名的人物,都是部落首领,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他们就是炎帝、黄帝和蚩(chī)尤。我们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就是从这里来的。起初,作为上一任部落联盟首领的长子,炎帝成为了新的部落联盟首领。但炎帝上任之后,在联络各部落上的办法不多,特别是对东夷部落联盟逐渐失去控制,这引起了很多部落的不满。而

    新少年 2016年1期2016-05-30

  • 中国文化探源与发展研究的新途径 ——评《海陆一体化维度上的东方秘境——不其文化研究》
    重要成果中,关于东夷部族的聚居、生活与演变,文明与文化的研究,不仅当属其中,而且其田野考古,史料发掘和整理,理论研究和探索的成果,填补了一系列历史空白,冲击和改变着一些传统的观点和认识。同时,也将我国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研究,推向了新高峰,并且同文化自觉、探寻精神家园的各项目标密切相联。巩升起先生的《海陆一体化维度上的东方秘境——不其文化研究》[1](以下简称本书)一书,既属于上述文化探源和发展研究的范畴,又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为青岛地区史前文明和文化起源

    东方论坛 2016年6期2016-03-20

  • 周成王伐东夷之商盖在今滨州市考证
    理研究】周成王伐东夷之商盖在今滨州市考证吴 名 岗(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周成王伐东夷时灭掉的商盖国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境内。清华简《系年》有“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而迁商盖之民”的记载,《孟子》说“驱飞廉于海域而戮之”,《韩非子》有周公“将攻商盖,而商盖服矣”之语。商盖是“成王伐东夷”四国之一,《史记·周本纪》之“迁其君薄姑”,薄姑就是商盖国君。今阳信县有“薄姑氏国”“薄姑庙”, 惠民县有商墓薄姑冢。“薄姑氏国”即“商盖”国。在“薄姑氏国”周边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7期2016-03-17

  • 周成王伐东夷及其重大历史影响
    03)周成王伐东夷及其重大历史影响吴 名 岗(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摘要:周成王亲政后,先命召公、周公复营洛邑,然后以“召公为保,周公为师”讨伐东夷四国:商奄、徐戎、淮夷、商盖。成王“残奄”后,“自奄归”。召公、周公继续伐东夷,直到“商盖服矣”。伐东夷后,周朝的制度才真正建立起来,自此确立了周公、召公共同辅佐周王的三驾马车制度,授予了齐国“征伐”大权,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今人忽视周成王伐东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史》中代之以“周公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3-16

  • 论凌家滩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
    ·论凌家滩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金荣权(信阳师范学院 淮河文明研究中心,河南 信阳464000)凌家滩文化的主体源于东夷部族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崇拜是东夷文化中最为突出和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凌家滩人的龟灵崇拜是对大汶口文化中龟灵崇拜的继承与发展;凌家滩遗址中某些器物直接脱胎于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吸纳皖中地区古老的土著文化,同时融合了周边的史前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从凌家滩文化来看,至迟在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3-03

  • 先秦、秦汉时期的东夷研究 ——以《后汉书·东夷列传》为中心
    先秦、秦汉时期的东夷研究 ——以《后汉书·东夷列传》为中心王文光,江也川(云南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后汉书·东夷列传》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论述先秦时期华夏族东方被称为东夷的民族,后半部分是《后汉书·东夷列传》的主体,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夫余、挹娄、高句丽等东北边疆也被称为东夷的民族,所以,《后汉书·东夷列传》中的东夷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既指先秦时期黄河和淮河流域之间被称为东夷的民族,也指秦汉时期东北边疆被称为东夷

    学术探索 2016年12期2016-02-27

  • 东夷文化的图腾崇拜与中国早期体育研究
    273165)东夷文化的图腾崇拜与中国早期体育研究许凤英(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东夷文化有着自己的原始崇拜,即图腾崇拜。它的形成和发展来源于东夷民族不断地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并涉及到东夷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本文对图腾崇拜和东夷文化的起源、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图腾崇拜与东夷文化的具体表现即传统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联系。东夷文化;图腾崇拜;传统体育东夷文化发源于山东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夷文化在其发

    运动 2016年12期2016-01-27

  • 萤火飞来照碧花
    走了很多里路,从东夷遥遥一路至京都,终于来到他面前。一整个月显的人都知道,东夷族的十一公主青徽喜欢他们驻城的将军苏冀,月显是边陲防守的一个城镇,东夷族常年攻城掠夺粮食布匹,聚集流民在边境骚扰家户,月显的前任太守软弱无力,对东夷的进攻屡屡败退,直至苏冀的到来。那一日月沉星稀,夜色墨云涌动,青徽第一次随军侵略月显,她坐在运押粮草的牛车上,手里把玩着一根蟋蟀草,发髻上别一朵小小的青阑花,随牛车轻微地晃动,中原人软弱不堪,这次必定又能满载而归。突然前方一阵骚动,她

    飞魔幻A 2016年1期2016-01-14

  • 东夷文化博物馆照明设计
    东夷文化博物馆照明设计皇山东夷文化博物馆位于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北部皇山南麓,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17708平方米。规划为集收藏、陈列、研究、展示和学术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将充分展示东夷文化的历史脉络、再现东夷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一:博物馆定位与归类:从博物馆分类来看,该馆属于历史类博物馆.但是,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地市级博物馆,要打造出其优势与特质,业主有着独特的规划以东夷文化定位,成为国内首家该主题的博物馆!

    中国照明 2015年11期2015-12-08

  • 从莒地岩画看东夷人的崇日文化
    祭祀有关,体现了东夷人对太阳神的崇拜。岩画的发现填补了山东无此时期岩画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研究价值。【关键词】岩画 崇日文化 莒文化 东夷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很早就通过刻石的方法来记录、描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除南极洲之外,世界各大洲都发现过岩画。中国的岩画从制作工艺和分布范围上来看,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分布在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北系主要分布于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地。我国东部沿海一带江苏、辽宁、河南等地都发现过岩画,山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7期2015-07-29

  • 略论我国东北一种特殊的审美习俗 ——扁头
    的讨论,指出其为东夷族系特有的审美范式,一直流传于东夷及其后代的各个民族之中,影响十分深远,是我国一份独特的民俗文化遗产。关键词:东夷;东北;扁头;头骨人工变形根据考古学资料,头骨人工变形在我国约有三种:第一种是额骨中间经顶骨至枕骨绕颅骨一圈,有一条明显的带状下陷痕迹。施行者为距今约一万八千余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之山顶洞人,距今约七千八百余年的吉林前郭人等。第二种是头骨枕骨畸形,亦即民间所习称的“睡扁头”。现发现于距今六千五百余年的山东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期2015-02-13

  • 上古东夷文化圈原始音乐考略
    66000)上古东夷文化圈原始音乐考略许源元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266000)东夷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是齐鲁音乐文化的源头。上古时期的东夷先民,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以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歌舞为主体的音乐雏形。三位一体的原始音乐形式,开创了中华礼乐文化的先河,更成为其后齐鲁音乐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萌芽和构成因素之一。本文试图对上古东夷文化圈原始音乐进行初步的探索,考论东夷乐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进程,考释东夷乐文化史实与传说,认识东夷乐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

    大众文艺 2015年9期2015-01-28

  • 仙君泡妞记
    小熊不骨简介:东夷觉得元乌星君有病,堂堂上仙老爱在她守着的这片南天门散步,穿着一袭白衣,勾引得她家酷爱帅哥的照妖镜小昆仑蠢蠢欲动。这下好了,小昆仑擅离职守,天庭被盗,这让她一个小小的守门将怎么办。不行,元乌星君你得对我负责!泡妞第一计——多在她面前出现东夷最近忙得快要飞起来了。王母娘娘要召开蟠桃会,各路神仙从四海八荒会聚天庭,而最近几百年仙界和妖魔两界关系不太和睦,为了防止妖魔两界不怀好意之徒趁乱潜入天庭作奸犯科,身为天庭南天门护卫小队长的东夷,可谓是操碎

    飞言情B 2014年11期2014-11-18

  • 独角兽与中国法的起源
    军事和司法事务的东夷集团——蚩尤部落的图腾。看来,要了解独角兽,我们不得不了解蚩尤这个人。据古书记载,蚩尤是东夷集团部落的首领。东夷集团最早从青藏高原上走下来,定居在河北燕山一带,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了自己的部落,后来他们活跃在山东泰山周围。东夷集团可能是最早从母系氏族社会转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的,建立了父权的权威,严格了两性关系和婚姻禁忌,所以东夷集团的成员身体都比较强壮,比较善战。另外,东夷集团所处地区常有火山喷发,矿产丰富,蚩尤就利用这种独特的优势打造兵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4年7期2014-08-13

  • 先秦时期齐地古国考论 ——兼及齐文化之形成*
    些古国的居民皆为东夷土著,而有国者族属不同、姓氏各异,炎帝后裔之姜姓及东夷姜姓、嬴姓居多,后有周族姬姓,间有舜后妫姓及黄帝之后任姓等先圣后裔。这些古国最终都成为齐国的一部分,而各古国之文化因素则随之逐渐汇集融合,终成日后特色鲜明之齐文化。先秦时期;齐地古国;变迁;分布;齐文化武王灭商,大事分封,师尚父为功臣首封,都营丘,曰齐①郭沫若先生认为齐“盖殷商时旧国,周人灭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即商时已有齐国,然其具体地方现无从稽考。详见郭沫若:《卜辞通篡》,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4-11

  • 《论衡》“倭人”考释 ——以“畅”“雉”“宛”及“五服”为线索
    为例,《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又言:“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亦作“师”)升等献生口(奴隶)百六十人,愿请见。”又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魏景初二年(238年),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携生口十人、土布两匹向魏天子“朝献”;魏正始四年(243年),卑弥呼又派遣使者上贡给魏帝“生口、倭锦、绛青缣、绵衣、丹、木犾、短弓矢”;此后,壹与女王也派使者向魏帝朝贡“男女生口三十人、白珠五千孔、青大勾珠二枚、异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3期2013-04-02

  • 舜与《韶》乐及与东夷文化关系浅议
    学界研究的深入,东夷集团生活的中心区域——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不仅如此,东夷集团还是一个礼乐文化相当发达的部族。礼器方面的实物资料,如诸城呈子、潍城姚官庄、日照两城镇等遗址出土的“薄如纸,明如镜,黑如漆”的蛋壳陶,代表着古代人类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再如具有东夷特色的口部被拉长尖到夸张程度的陶鬶,经考证非日常实用器,而很可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作为与原始祭祀活动相伴相生的音乐实物,有青州桃园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鼓、莒县陵阳河大汶口遗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8-15

  • 帝乙归妹
    危机,枫将会成为东夷王的夫人。枫从山谷深处的溪水边沐浴归来,母亲告诉她:她即将远嫁,为了商国的子民,她和如一样必须嫁给邻国的一个王。枫默默地听着母亲低沉的声调,一言未发。良久,她告诉母亲,她不想嫁。母亲说,如今就只剩下枫一个女儿,何况自己当年即是这样嫁到商国。枫蜷缩在房间里已经三天没有出门了,门前是帝乙安排的武士,扛着作战的武器来回逡巡。入夜时分,枫从后窗逃了出去。她躲着明丽的月华,沿着山间的溪流疾行,拿出多年在丛林中游荡的习气,向着月亮和太阳升起的地方,

    作品 2011年2期2011-01-22

  • 潍坊收藏家结缘“昌乐骨刻文”
    。据考证,这是古东夷人的遗物,出自于古东夷地区,故当初暂拟名为“东夷甲骨文”。生活在山东土地上的古人类,最早被称作东夷人,以鸟为图腾,崇拜鸟是古东夷族的特征。东夷族创造的灿烂的史前文化从距今8300年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都是东夷人所创造的不同阶段的文化。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靠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明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

    中华名人 2009年3期2009-09-04

  • 箭神后羿
    让尧帝烦恼的就是东夷的那些好战的部落。东夷部落活动在我国今天的山东一带,他们是传说中战神蚩尤的后代,当年蚩尤反抗黄帝的统治,率领他的族人在涿鹿和黄帝展开了一场恶战,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场人神的大决战,黄帝请到了诸路的神仙来帮忙,如旱神(主管旱灾的),王母娘娘等,在黄帝和神仙们的共同打击下,勇猛好斗的蚩尤终于失败了。但他的后代们仍在持续着和中原部落的斗争。尧帝时期,东夷部落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但仍然是尧帝的心头大患。所以尧帝请来了名闻天下的箭神后羿去暗杀他们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1期200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