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

  • 儿童颅内上皮样肉瘤1例
    头颅CT:平扫见枕骨斜坡区混杂密度肿块伴多发钙化,枕骨斜坡、寰椎前弓骨质破坏(图1A),增强肿物不均匀强化(图1B),颈部双侧多发肿大淋巴结。颅脑MRI:平扫见枕骨斜坡形态失常及 5.1 cm×4.8 cm×4.5 cm不规则肿块,T1WI以等信号为主伴斑片状稍高T1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物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C)。影像学诊断:枕骨斜坡占位待查。行内镜下口鼻联合入路斜坡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送检破碎组织质韧,部分剖面呈灰白、灰褐色;光镜下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8期2022-08-25

  •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猝死1例
    桃体部分组织嵌入枕骨大孔内,距枕骨大孔平面下约1.0 cm 处的椎管内可见小脑组织,小脑左侧扁桃体部分缺如;颅内未见脑出血、脑积水等表现;余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学检验:左侧小脑扁桃体结构不完整,部分组织缺如,余小脑组织水肿;枕骨大孔下颈髓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可见小脑组织,小脑颗粒细胞、浦肯野细胞、分子层及髓质呈团状分布于其中,脊髓蛛网膜被压迫呈屈曲状,硬脊膜向外突出,颈髓组织细胞水肿,整体结构松散(图1),部分颈髓中央髓质出现空腔,空腔周围部分神经细胞

    法医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12-07

  •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斜坡区肿瘤的应用解剖
    坡内面观 斜坡由枕骨大孔向前上方宽而浅的倾斜而成,两侧以岩斜裂与岩骨相毗邻(图1a)。颈静脉孔位于枕髁的前外侧,呈不规则的肾形或椭圆形,其内存在颞骨和枕骨突出的颈静脉内突,也称为颞突和枕突,部分可融合成骨桥(图1b)。斜坡内侧面,颈静脉结节是颈静脉孔与舌下神经管内口之间的卵圆形骨性凸起,向下延续为枕骨基底部下斜坡(图1c)。舌下神经管位于颈静脉结节和枕髁之间,颈静脉结节后外侧下方与枕骨颈静脉内突相延续。斜坡内表面枕骨大孔正上方,可以发现斜坡中间管,呈圆形开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05

  • 枕颈融合术中枕骨双皮质螺钉固定
    床上可用的单皮质枕骨钉多为12 mm,此举为保证枕骨板置钉深度的安全性而牺牲了一定把持力,本文回顾16例枕颈不稳病例采用枕骨板结合双皮质螺钉进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 手术技术1.1 术前准备放射学评估包括X线片、CT三维重建和MRI。为确定置入双皮质螺钉的可行性和深度,三维重建CT确定枕外隆突及其下方15 mm处的厚度。1.2 麻醉与体位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全麻,麻醉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侧前上棘处自体髂骨块后取俯卧位,常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22期2021-11-29

  • 颅颈交界不稳定3D打印导向器辅助枕颈融合术
    显的优势[5]。枕骨的固定方式主要是枕骨板,其通过螺钉固定于枕骨上,虽然板的设计有多种形态,但因枕骨后正中线处骨质最厚,所以“人”字形枕骨板的设计较为多见。枕骨解剖学研究显示骨质厚度以枕骨粗隆为中心[6],向四周随距离递减。枕骨鳞部较为平坦,缺乏明显得解剖标志,如何准确定位中线,打入较长的固定螺钉,获得较强的把持力,是手术的关键。3D打印导板是一项较为成熟导航技术,在上颈椎领域有较多研究[7,8],其用来辅助寰枢椎螺钉的置入,获得理想效果。导板辅助枕骨螺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21期2021-11-19

  • 枕颈融合的临床研究进展
    [1],近年来,枕骨板固定和钉棒系统已成为主流[2],但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并发症,如螺钉松动、连接棒断裂、植骨不融合等,其原因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目前枕颈固定并无统一标准,更多依靠临床医生个人经验,故详尽全面的综述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旨在对枕颈固定的适应证、固定技术、并发症、优势和局限性等做一综述。1 枕颈部解剖及失稳枕颈不稳是指由各类原因情况导致的可危及生命的枕颈不稳定和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如先天性畸形、创伤、感染、肿瘤、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病变等,尽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19期2021-04-17

  • 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的研究
    ,梁维邦,倪红斌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的位置深在,毗邻小脑、脑干、椎动脉及高位颈脊髓等结构,手术难度较大。由于解剖位置特殊,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术后常出现脑干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对显微手术操作技术的要求极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2019年6月,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患者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本研究对这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枕骨大孔区神经鞘瘤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的方法、注意要点及疗效。1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2-26

  • 鼻咽癌鼻咽后部筋膜间隙受累的影像学分析
    学上椎前肌与颅底枕骨毗邻,在颅底层面椎前肌逐渐嵌入枕骨后基底部及斜坡上份骨膜内,两者间无筋膜等屏障结构,MRI 表现为两者分界不清,但在鼻咽下份层面椎前肌与枕骨斜坡间隙内见连续的脂肪信号[2];进一步分析鼻咽癌咽后间隙受累、椎前肌侵犯与颅底枕骨侵犯的关系有利于对其临床分期的理解。本研究搜集2010 年12 月至2016年12 月行MRI 检查、未经治疗的新发鼻咽癌患者152 例,分析其鼻咽后部筋膜间隙受累的影像学表现,以期为鼻咽癌分期研究提供参考。1 资料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1-31

  • 保留枕骨大孔的颅后窝减压术治疗Ⅰ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疗效
    体向下移位,通过枕骨大孔进入颈椎管内,改变颅颈交界区脑脊液的循环动力学,导致脊髓内囊性空洞形成并伴有相应的神经症状[1~3]。目前,对于CM-Ⅰ合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方式,尚有争议。2015 年1 月至2016 年5 月共收治CM-Ⅰ伴有脊髓空洞21例,行保留枕骨大孔的颅后窝减压+枕大池成形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延髓和颈髓腹侧及背侧均无受压征象,枕骨大孔前后径>34.45 mm[4]。排除标准:合并脑积水;齿突内陷压迫延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12-20

  • 枕骨原发性骨肉瘤1例
    者,男,31岁,枕骨肿物渐进性增大伴阵发性疼痛1年入院。检查:神志清,步态正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枕部皮肤隆起,肿物大小约 7 cm×8 cm,边界清,触诊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不可推动,无压痛。枕部、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提示枕骨后下部骨质破坏,局部可见一巨大软组织影,其密度不均匀,见散在点状、结节状钙化影。MRI提示枕骨后下部可见一巨大软组织影,T1WI、T2WI均呈低信号,下缘与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0年9期2020-12-17

  • 枕下后正中入路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佛宝 李俏 张良枕骨大孔区肿瘤紧邻延髓、高位颈髓、后组颅神经、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等十分关键的神经血管结构,该部位的手术对神经解剖和显微手术技术要求极高,是国内外颅底神经外科专家公认的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区域[1-2]。根据肿瘤位置一般可分为:Ⅰ型(背侧)和Ⅱ型(腹侧);Ⅰ型又分为Ⅰa(髓外)、Ⅰb(髓内)和Ⅰc(髓内外)三型;Ⅱ型又分为Ⅱa(髓外)和Ⅱb(髓内)二型[3]。该区域可采用的手术入路有枕下后正中入路、远外侧入路(及其改良)、经口-经斜坡入路、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2020-09-04

  • 寰枕部骨与膜双减压整复治疗Chiari Ⅰ畸形的研究
    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水平以下,进入椎管内,延髓轻度向前下移位,同时第四脑室位置正常。常伴颈段脊髓空洞症、颅颈部骨畸形。Ⅱ型不仅有小脑扁桃体(伴或不伴蚓部)疝入椎管内,脑桥、延髓、第四脑室下移,某些结构,如颅骨、硬膜中脑、小脑等发育不全,90%有脑积水,常合并脊髓空洞症、神经元移行异常、脊髓脊膜膨出等。Ⅲ型为最严重的一型,表现为延髓、小脑蚓部、四脑室及部分小脑半球疝入椎管上段,合并枕骨发育异常、枕部脑膜脑膨出、脊髓空洞及栓系,并有明显头颈部畸形、小脑畸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1期2020-06-29

  • 成人单纯Arnold-Chiari畸形颅颈交界区CT参数测量☆
    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枕骨大孔的先天性畸形,多合并脊髓空洞,其发病机制不清,骨性结构异常可能是重要发病因素[1,4]。ACM与颅底凹陷可单独或合并存在,二者关系仍不十分清楚[2]。目前国内外对Arnold-Chiari的研究多未排除颅底凹陷因素的影响,且对骨性结构研究多以MR为基础,以CT为基础的研究报道较少[3-4]。本研究拟探讨不合并颅底凹陷的成人单纯ACM患者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CT线性和角度参数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明确ACM的病理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03-20

  • 后路枕骨髁螺钉技术研究进展
    波 315040枕骨、寰椎和枢椎共同构成了枕颈部活动的结构功能单位,即枕颈交界区[1-2]。炎症、创伤、肿瘤及畸形等因素会导致枕颈交界区失稳,从而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麻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危及生命[3-4]。后路内固定融合技术是治疗枕颈部失稳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术式为枕骨螺钉技术,该技术较钢丝固定技术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5],且拥有更高的骨融合率,但存在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乙状窦和静脉窦受损的可能[6]。另外,由于枕骨各部位厚度不一,部分患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3期2020-02-11

  •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个例报道
    院就诊,CT示:枕骨大孔区占位,延髓受压(具体治疗不详),今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检查治疗。2 影像学检查结果2.1 CT成像情况CT检查:平扫脑窗示枕骨大孔区延前池肿块,向后推压延髓;骨窗肿块内部密度不均,见不规则小点节状钙化,周围骨质无侵犯;增强肿块明显均匀一致强化。2.2 MRI成像情况MRI检查示:T2WI枕骨大孔区肿瘤,呈等/短T2不均匀信号,延髓向后受压明显;T1WI枕骨大孔区肿瘤,呈等/稍长T1不均匀信号。肿块边界清楚;T1WI增强肿块明显不均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4期2019-12-08

  • 揉搓后脑定乾坤
    动不畅,从而导致枕骨附近的经络气血壅塞。一旦经络不通 ,便会引起眩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在枕骨下缘有好几条颈肌,它们如果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便会发生痉挛,甚至产生损伤、组织粘连。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会挤压并刺激局部神经感受器。在转颈时,这种挤压会变得更加强烈,导致神经感受器发出明显的神经信号,干扰分布在颈部椎动脉上的神经纤维,使椎动脉血管产生收缩,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这时候,人就会产生眩晕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颈性眩晕是由颈椎骨质增生或者腰椎

    爱你 2019年21期2019-11-14

  • MRI和CTA术前评估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价值
    350005)枕骨大孔区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6%[1],其病理类型多样且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的首选方法,但枕骨大孔区解剖位置复杂,重要结构丰富,因此术前准确评估肿瘤的位置、切除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明确病灶的血供及重要血管的变异,对指导制定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并减少术中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与术中结果对照,旨在探讨MRI和CTA在枕骨大孔区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8期2019-08-24

  • 揉搓后脑定乾坤
    动不畅,从而导致枕骨附近的经络气血壅塞。一旦经络不通 ,便会引起眩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在枕骨下缘有好几条颈肌,它们如果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便会发生痉挛,甚至产生损伤、组织粘连。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会挤压并刺激局部神经感受器。在转颈时,这种挤压会变得更加强烈,导致神经感受器发出明显的神经信号,干扰分布在颈部椎动脉上的神经纤维,使椎动脉血管产生收缩,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这时候,人就会产生眩晕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颈性眩晕是由颈椎骨质增生或者腰椎

    爱你·健康读本 2019年6期2019-07-08

  • 夺走玉枕骨
    别是后脑勺这块玉枕骨,本可有无量福寿。所谓不……不作不死,你是作死的,怨……怨不得别人。”白无常说话不利索,田华也听明白了,阳寿是被自己折腾光的!说话间到了阎王殿,阎王台上高坐,底下一群情绪沸腾的死鬼正在嚷嚷。田华定睛一看,其中有不少认识的,那个血肉模糊的很招眼,是李老汉!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听得阎王胡子直翘,拍着桌子发脾气:“老黑、老白回来了没有?田华抓回来了没有?”黑白无常一边赶紧答应着“大王,来了”,一边推着田华往前一送,田华一个站不稳,跪在了地上。阎

    故事会 2019年1期2019-01-11

  • 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
    3000)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主要受到遗传性因素的影响。受到枕骨大孔周围组织的压迫,患犬的脊髓受到压迫,并会损害其小脑和大脑功能,进而引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并会造成瘫痪。为了保障患犬的健康成长发育,需要对患犬的临床症状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其斜颈、步态不稳以及神经症状,恢复其正常的活动功能。1 发病情况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份1 例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患犬作为研究对象。品种:泰迪;性别:雌性;年龄:5 岁,体质量为4.2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2019-01-05

  • 经后路行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术中复位的研究进展
    异常最为常见,即枕骨末端、寰椎和枢椎骨质发育异常,这些骨质的异常发育使得寰枢椎关节面形态异常,导致寰枢椎间关节应力增加,造成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dislocation,AAD)并逐渐加重,通常认为压迫延脊髓,进而造成小脑扁桃体下疝及脊髓空洞,引起颈部疼痛及肢体瘫痪等症状,给患者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需要手术治疗[1]。对BI伴AAD的手术,应用后路治疗颅底凹陷症症合并寰枢椎脱位取得满意疗效,并因避免经口手术而有效降低或避免了肺部感染及软腭切口

    医药前沿 2019年12期2019-01-05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枕骨-颈椎矢状面形态学研究
    度变化,可能造成枕骨-颈椎矢状面失平衡。林圣荣等[3]对9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术后发现上颈椎过度代偿前凸,术前高T1倾斜角影响手术疗效。于宪贵等[4]报道患者行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矢状面平衡出现显著变化。但目前关于颈前路术后矢状面参数的系统评价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接受ACCF患者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枕骨-颈椎矢状面形态变化,从而探讨ACCF术后长期颈椎稳定性。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0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3期2018-05-22

  • 枕骨大孔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272000)枕骨大孔是连接颅腔与椎管的重要通道,在两侧分别由寰枕关节加强。枕骨大孔内有脑干、椎动脉、脊髓前/后动脉及副神经脊髓根等重要结构通过。既往对于枕骨大孔的研究,重点强调其在临床、神经外科及法医学领域的重要性[1]。当枕骨大孔出现病变,如枕骨大孔区软骨发育不良或枕骨大孔疝时,便会引起其穿行结构受压,不仅影响脑血流量及脑脊液循环,还会导致面、颈部运动感觉功能障碍[2];尤其是枕骨大孔破损时,因枕骨大孔区与小脑扁桃体、第4脑室、后4对脑神经及脊髓起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14期2018-05-15

  • 弹弹后脑勺补肾有奇效
    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很快抬离,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反复做上5—10次,每日做2—3次。中国中医科学院推拿骨伤科副教授方存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同时刺激大脑神经,起到耳聪目明的作用。”这个动作在起床后、睡前或平时空闲时都能做。另外,中医学还认为,肾开窍于耳。因此,该练习还可以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之效,老年人不妨多做。

    饮食保健 2017年24期2017-12-22

  • Chiari 畸形Ⅰ型并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策略
    ; 脊髓空洞; 枕骨减压; 扁桃体切除Chiari畸形即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 CM),于1891年由Chiari提出,即部分小脑、第四脑室及脑干向下移位,经枕骨大孔疝入椎管的一组先天性畸形。按严重程度分为4型,其中1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1, CM-1)为小脑扁桃体伸长,经枕骨大孔呈舌样伸入椎管并使延髓呈屈曲状,此种类型为相对轻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且有30%~70%伴有脊髓空洞[1-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7年1期2017-11-27

  • 探讨枕骨下肌、头夹肌、颈夹肌放松对改善婴幼儿角弓反张的疗效观察
    尚清 李靖婕探讨枕骨下肌、头夹肌、颈夹肌放松对改善婴幼儿角弓反张的疗效观察万凯 马彩云 尚清 李靖婕目的 探讨枕骨下肌、头夹肌、颈夹肌放松对改善婴幼儿角弓反张的疗效。方法 20例2岁以内角弓反张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枕骨下肌、头夹肌、颈夹肌的放松训练, 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均治疗26 d,治疗组患儿治愈率为1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6期2017-09-03

  • 枕骨大孔区肿瘤的MRI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论著 科研之窗·枕骨大孔区肿瘤的MRI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姚 军1)孙新国2)王建刚3)宫 杰3)田 东1)1)成武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成武 274200 2)滨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滨州 256502 3)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济南 250012目的 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MRI诊断、类别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MRI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51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根据肿瘤的MRI及类别选择手术入路,经枕下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41例,经枕下远外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4期2017-09-03

  • B超辅助下齿状突磨除联合钛板枕骨-颈椎后固定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Ⅰ型
    状突磨除联合钛板枕骨-颈椎后固定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Ⅰ型纪美霞1,赵旭辉2(1.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2;2.河北省邢台市第一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2)目的 总结Arnold-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在手术术中应用B超检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Chiari畸形患者在B超辅助下,行齿状突磨除联合钛板枕骨-颈椎后固定术,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动力学。结果 齿状突磨除联合钛板枕骨-颈椎后固定术B超测量蛛网膜下腔间隙,术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2017-04-27

  • 颅骨先天变异误诊骨折1例
    部螺旋CT检查:枕骨骨折。同年11月11日复查CT:枕骨骨折。2014年12月10日出院诊断:头部外伤,枕骨骨折。受办案单位委托,我中心评定损伤程度。2014年12月10日法医学检查:神清语利,活动自如,体表面部有抓痕。调阅伤者(2014年11月11日)头部CT片见:双侧大脑半球对称,中线结构居中,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脑干、双脑亦无明显改变,脑室、脑池系统亦未见异常。骨窗見颅底及颅盖诸骨未见骨折征象。鉴定意见:颅骨未见骨折,该女所受损伤不构成轻伤。2讨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2期2017-04-14

  • 颅骨先天变异误诊骨折1例
    部螺旋CT检查:枕骨骨折。同年11月11日复查CT:枕骨骨折。2014年12月10日出院诊断:头部外伤,枕骨骨折。受办案单位委托,我中心评定损伤程度。2014年12月10日法医学检查:神清语利,活动自如,体表面部有抓痕。调阅伤者(2014年11月11日)头部CT片见:双侧大脑半球对称,中线结构居中,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脑干、双脑亦无明显改变,脑室、脑池系统亦未见异常。骨窗见颅底及颅盖诸骨未见骨折征象。鉴定意见:颅骨未见骨折,该女所受损伤不构成轻伤。20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24期2016-11-09

  • 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在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的初步应用
    果成功研制由蝶形枕骨板、椎弓根螺钉和3.5 mm钛棒组成的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将该系统用于1例2岁寰枢椎脱位患儿,术后寰枢椎脱位复位满意,脊髓压迫解除,内固定在位良好,术后随访1年,随访期间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结论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有效增强了枕骨固定强度,可用于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颈椎;寰枢关节;脱位;枕颈固定;内固定器;骨板;骨螺丝;钛;儿童儿童是一类特殊人群,发生于儿童的寰枢椎脱位比较少见。一般的儿童寰枢椎半脱位仅需保守治疗;但对于复发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3期2016-08-15

  • MRI 及MSCT 对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及MSCT 对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郭庆 内蒙古包钢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目的:分析和探讨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应用MRI及MS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7例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其MRI及MSCT特征。结果:本组17例患者脑膜瘤肿块均表现为哑铃型和单发不规则形;经CT平扫呈现等、高密度影,肿块出现大面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8期2016-04-05

  • 枕骨髁骨折:历史回顾及诊治现状
    赵建华·综 述·枕骨髁骨折:历史回顾及诊治现状金怀剑,刘 鹏,赵建华近年来,由于CT检查在颅颈交界区创伤中的广泛应用,枕骨髁骨折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故不应将其视为一种罕见损伤,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其发生率。本文就枕骨髁骨折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分型及诊治情况进行综述。枕骨髁骨折; 上颈椎; 流行病学; 影像学1 流行病学既往观点认为,枕骨髁骨折是一种少见的颅颈交界区损伤。1817年Bell[1]首次报道枕骨髁骨折,直到1900年Kissinge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12期2016-03-24

  • 齿状突磨除联合钛板枕骨-颈椎后固定术在Chiari畸形Ⅰ型患者颅脊角改善中的临床应用
    状突磨除联合钛板枕骨-颈椎后固定术在Chiari畸形Ⅰ型患者颅脊角改善中的临床应用赵旭辉1a,吕中强2,王强1b1.河北省邢台市第一医院 a.急诊室;b.神经外科,河北 邢台 054001;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目的分析齿状突磨除联合钛板枕骨-颈椎后固定术在Chiari畸形Ⅰ型患者颅脊角改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994年9月~2004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Chiari畸形Ⅰ型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试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6期2015-04-15

  • 枕骨外板翻转行枕颈融合术的影像学设计
    阳421001)枕骨外板翻转行枕颈融合术的影像学设计李 磊1,王文军2(1.衡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421000;2.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湖南衡阳421001)目的 测量及分析成人枕颈部正中矢状位CT,探讨枕骨外板翻转的术前设计。方法 选取2013年8~ 11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行CT检查的90例健康成人枕颈部正中矢状位CT影像资料,分别用甲法(经枕骨大孔后缘中点上方1 cm处作板障圆弧的切线)及乙法(经枕内外隆凸连线中点作板障圆弧的切线)进行枕骨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9期2015-03-23

  • 枕骨大孔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枕畸形的临床疗效
    710038枕骨大孔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枕畸形的临床疗效江 伟 高国栋 贾 栋 李维新 衡立君 王 鹏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西安 710038目的 探讨枕骨大孔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枕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03—2013-06收治的80例寰枕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枕骨大孔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术,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的枕骨大孔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携带颈托的时间以及术后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期2014-09-12

  • 后路枕颈部4种螺钉技术的应变电测研究
    (C2PS组)和枕骨螺钉(OcScrew组)在生理载荷下三维六自由度运动时,运用应变电阻测定法测定4种螺钉的应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侧屈状态下,电测法测得的4种螺钉局部应变均接近于0。在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运动时,随着加载载荷增大,测得的应力均逐步增大。在前屈和旋转时螺钉不同程度承受拔出应力,在后伸时,螺钉所受的为压应力。枕骨螺钉(OcScrew组)在屈伸和旋转运动状态下,在所有3种载荷下所承受的应力均大于其它3种植钉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浙江医学 2014年2期2014-04-12

  • 枕下极外侧入路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观察*
    要适合斜坡下段、枕骨大孔区腹侧和高位颈髓腹侧等病变的手术[1]。但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极为复杂,尤其是椎动脉在此走行路线等相关解剖资料不足,使该部位病变手术存在较大危险性。因此本研究模拟该手术入路,旨在探讨枕下极外侧入路上所涉及的椎动脉的显微应用解剖特征和规律,为该入路提供形态学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甲醛固定成年带颈头颅标本15例30侧(来自桂林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从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1周后在4~12倍的手术显微镜下严格模拟手术操作进行分层

    重庆医学 2013年3期2013-08-24

  •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体会
    中9 例在未发生枕骨大孔疝时手术治疗,术后1 例因脑水肿严重发生枕骨大孔疝而死亡,8 例恢复良好;5 例发生枕骨大孔疝后手术治疗,术后仍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病死率19.4%。3 讨论额叶脑挫裂伤继发大面积脑水肿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生存患者多预后良好。当额叶受到撞击或枕部撞伤时,额叶脑组织移位与粗糙的额底摩擦,造成额叶脑组织挫裂伤,血管撕裂出血,继发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血肿与水肿的占位效应挤压额叶血管造成额叶缺血水肿,进一步升高颅内压,形成恶性循

    当代医学 2013年8期2013-03-24

  •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2例报告
    并向下延伸,超过枕骨大孔约2.0 cm。入院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Ⅰ型);寰枕畸形;脊髓空洞形成(C2-C4);小脑萎缩。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手术治疗。手术步骤:采用后正中入路后颅凹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术。取枕外粗隆下方至颈5棘突后正中直切口,暴露枕骨鳞部及寰椎后弓,铣刀铣开骨窗大小约3.5 cm×3.0 cm,咬除枕骨大孔后缘及寰椎后弓宽约1.8 cm,可见增厚的纤维束带和寰枕筋膜,切除增厚的纤维组织,“Y”型剪开硬脑膜,见小脑扁桃体下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12-08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颅颈交界区脑脊液动力学研究
    S患者和正常人在枕骨大孔水平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动力学特征,并测量小脑扁桃体位置与枕骨大孔间的关系及枕骨大孔前后径,对枕骨大孔区脑脊液流动变化与小脑扁桃体位置及枕骨大孔前后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初步探讨脑脊液动力学改变与AIS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3月~2011年8月本院手术治疗的AIS患者32例作为侧凸组,年龄12~18岁(平均14.5岁);男8例,女24例。其中主弯为胸弯的22例(6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3期2012-04-16

  •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体会
    其中9例在未发生枕骨大孔疝时手术治疗,术后1例因脑水肿严重发生枕骨大孔疝而死亡,8例恢复良好;5例发生枕骨大孔疝后手术治疗,术后仍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病死率19.4%。3 讨论额叶脑挫裂伤继发大面积脑水肿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生存患者多预后良好。当额叶受到撞击或枕部撞伤时,额叶脑组织移位与粗糙的额底摩擦,造成额叶脑组织挫裂伤,血管撕裂出血,继发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血肿与水肿的占位效应挤压额叶血管造成额叶缺血水肿,进一步升高颅内压,形成恶性循环。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8期2012-01-23

  • 枕骨脉放血结合口服蒙药治疗眩晕症90例疗效观察
    新 123100枕骨脉放血结合口服蒙药治疗眩晕症90例疗效观察何福龙 李艳飞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100眩晕症;枕骨脉放血;蒙药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笔者自2005年至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5期2011-08-15

  • 隐性损伤导致枕骨髁撕脱骨折临床分析及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大学医学影像系)枕骨髁骨折(OCF)过去被认为很罕见,常伴发于颅脑外伤。随着CT的广泛应用,OCF的报道明显增多,目前国内外已有百余例报道[1]。有学者认为头颈部外伤患者发生OCF的比例可高达16%[2]。OCF容易漏诊,而无头颈部直接暴力损伤(本组称之为隐性损伤)的枕骨髁撕脱骨折(OCAF)则更具有隐蔽性,更容易漏诊。本组总结7例由隐性损伤造成的 OCAF,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多层螺旋 CT(MSCT)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2~

    山东医药 2011年32期2011-05-23

  • 枕骨板障间螺钉-棍-椎弓根螺钉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
    ,王 程临床研究枕骨板障间螺钉-棍-椎弓根螺钉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王麓山,王文军,朱一平,姚女兆,刘利乐,王 程目的评估一种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枕骨板障间螺钉-棍-椎弓根螺钉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例寰枢椎失稳患者、3例Arnold-chiari畸形患者、2例寰枢区肿瘤患者进行枕骨板障间螺钉-棍-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程顺利,术后无神经缺失症状加重。1例出现脑脊液漏,引流1周后愈合;1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1年3期2011-04-19

  • 枕骨多发性血管瘤1例
    CT平扫骨窗显示枕骨隆突两旁见3个不规则骨质缺损区,中心位于板障,呈膨胀性生长,枕骨内外板变薄,其内密度不均匀,周围有硬化环,CT值为29~78Hu(图1)。术后病理诊断:枕骨血管瘤。图1 头颅CT平扫骨窗显示枕骨粗隆左右两侧枕骨板障各有一椭圆形骨质缺损区,其内密度不均匀,周围有硬化环,CT值为29~78Hu,内外板轻度膨胀,以外板明显,相邻无异常肿胀的软组织影2.讨论2.1 血管瘤 血管瘤系残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形成的错构样新生物,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主要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1期2010-04-07

  • 显微手术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26例
    目的 分析和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对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枕骨大孔区肿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临床病例特点,采用远外侧入路或枕下后正中入路,肿瘤全切除19例(73%),次全切7例(27%),死亡1例,.术后症状消失9例,明显好转7例,症状缓解6例,无变化或加重4例。 结论 枕骨大孔区肿瘤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关键词] 枕骨大孔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Microsurgical treatm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期2009-02-18

  • 从“反骨”谈起
    ”一相。综观其“枕骨部相”下“玉枕图”及“枕骨图式”所列三十三个枕骨相,其至达者,有主封侯之“五岳枕”;其至穷者,有“腰鼓枕”,“主小贵无定,多成败反覆”。此处“反覆”之“反”,当指处事经营成败不定,得失难测,而非招杀身之祸“反骨”之“反”。可见枕骨各相均为善相。“枕骨图式”亦云:“故古人有言,头无恶骨,面无好痣,斯言信之矣。”由此可见罗贯中之前尚无“脑后反骨”之说。它若不是罗氏之发明,则至少是由他首先付诸文字,因而罗氏为文史籍中“反骨”说之始作俑者。《辞

    读书 1996年2期199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