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糖

  • 鼠李糖脂液-固界面润湿改性机制*
    剂包括脂肽类、鼠李糖脂类、槐糖脂类等[9]。不同种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特点不尽相同,如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仅有10-5mol/L,可大幅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及油-水界面张力;而鼠李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则展现出了优良的润湿改性能力,可将亲油岩心转变为强亲水状态,导致液-固界面性质发生明显变化[10-15]。润湿性改变机理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中的贡献逐步获得共识[16-23]。然而,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良好的润湿改性驱油剂,有关其对液-固界面润湿改性微

    油田化学 2023年4期2023-12-25

  • 比较基因组学揭示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种内的基因组差异
    010018)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是厚壁菌门乳杆菌科的一种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鼠李糖乳杆菌广泛存在于婴儿粪便样本以及人类母乳中[1],这些细菌通常对消化道中的条件具有耐受性(即低pH 值、胆盐、厌氧条件)[2]。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3],调节肠道免疫[4-7],抗氧化[8]、抑制生物毒素[9],抑制致病菌[10-11]和调控脂肪细胞分化[12]等功能。据报道,在新生儿中使用某些鼠李糖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2期2023-03-23

  •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发酵液分离纯化研究
    疫功能。其中,鼠李糖脂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之一[5],作为一种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二次采油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1 鼠李糖脂简介1.1 鼠李糖脂的化学结构及其理化性质鼠李糖脂于1949年第一次被发现报告,一般是由铜绿假单胞杆菌发酵产生,其种类多达60种。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成员,和其他的表面活性剂一样,鼠李糖脂的结构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极性基团,另一部分是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这使得鼠李糖脂不仅亲水而且

    化工管理 2022年9期2023-01-04

  • 利用废弃碳资源生产鼠李糖脂的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中,鼠李糖脂以其结构多样、性能优异的特点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功能性最强的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能够利用多种不同的碳源为底物发酵生产鼠李糖脂,包括水溶性碳源(如甘油、葡萄糖、甘露醇等)和不溶性底物(如植物油、烷烃等)[2-3]。随着化石资源的大量使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和林业废弃物的过度积累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身体健康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2年5期2022-09-28

  • 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对盐渍土小白菜抗性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半功倍的效果。鼠李糖脂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乳化、增溶、降低表/界面张力等功能,而且毒性小、易于生物降解,因而在众多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9]。在农业应用中,鼠李糖脂作为一种良好的碱性土壤改性添加剂,其碱溶性较好,在碱性条件下,可电离出 Rh+与 H+离子,中和碱性土壤中的 OH-,改善土壤的碱性,且具有改良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板结的作用。生物炭是生物有机质在缺氧或低氧条件下高温裂解产生的固体产物,含碳量高、具有多孔性、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年5期2022-09-21

  • 低氮源培养对鼠李糖乳杆菌胁迫耐受能力的影响
    要的研究课题。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hsryfm 1301分离自中国巴马的长寿老人,具有显著功能特性[5]。该菌株对热胁迫和氧化胁迫存在明显的交叉适应[6]。将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分别在热胁迫或氧化胁迫条件下进行转录组-表型匹配,发现多达32个寡肽转运、肽酶和氨基酸代谢等氮代谢相关基因受到下调;进一步研究显示,低氮源环境下培养的鼠李糖乳杆菌具有更强的热胁迫和氧化胁迫耐受能力[7]。降低培养环境中的氮源浓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10期2022-06-01

  •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寄生水霉的体外抑制作用
    泛应用[8]。鼠李糖脂(rhamnolipid)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由鼠李糖单元通过β糖苷键连接到3-羟基脂肪防酸链而组成,也是至今研究最为详细的生物表面活性剂[10]。自然发酵产生的鼠李糖脂是不同同系物的混合物,这些同系物及其独特的组合可能在鼠李糖脂对特定真菌产生的抗真菌活性中发挥关键作用[11]。已有研究表明,鼠李糖脂是抗植物致病真菌的有效物质[12-14]。Stanghellini等[15]在1996年就发现鼠李糖脂在生物防控方面的潜力,由铜绿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3-22

  •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性质的研究
    剂包括槐糖脂、鼠李糖脂、海藻糖、脂肽[3]等。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高、毒性低、作用特异性强、抗菌活性高以及在极端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等优点[4]。鼠李糖脂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它主要由铜绿假单胞菌经发酵而产生[5],属于糖脂类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亲水基团一般由1-2个鼠李糖分子组成,疏水基团由1-2个不同碳链长度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组成[6]。鼠李糖脂具有多种功能特性,作为乳化剂、抗菌剂、发泡剂和润湿剂[7-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21

  • 滇产头顶一颗珠化学成分研究
    -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2:白色针晶。ESI-MSm/z:1030,结合碳谱确定分子式为C51H82O21。1H-NMR(C5D5N,500 MHz)δ:0.68(3H,d,J=5.4 Hz,H-27),0.95(3H,s,H-18),1.07(3H,s,H-19),1.22(3H,d,J=7.2 Hz,H-21),5.29(1H,brd,J=3.8 Hz,H-6),1.58(3H,d,J=5.6 Hz,4″-O-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期2022-02-21

  • 鼠李糖脂对肉鸡腿肌肉品质、常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重要课题之一。鼠李糖脂是一种由假单胞菌或伯克氏菌类等代谢产生的一种含碳水化合物的类脂,是一种典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3]。研究表明,鼠李糖脂安全、无毒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抗菌性能[4],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环境、化妆品、食品等领域[5]。研究表明,鼠李糖脂可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肠道绒毛形态,提高肉鸡免疫功能,增加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促进肠道内有益菌增殖[6]。然而鼠李糖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是否可以改善肉鸡的肌肉品质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旨在研究鼠李糖脂作为

    中国粮油学报 2022年1期2022-02-20

  • GO/鼠李糖脂复配体系下CO2 水合物生成实验及逸度模型研究
    HF)[4]、鼠李糖脂[5]等。在以上几种促进剂中,鼠李糖脂促进剂对气体水合物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除此之外,以下几种促进剂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实验,主要包括Al2O3[6]、CuO[7]等。其中,作为新兴的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GO)具有随机分布在其表面的羟基和环氧基,以及羧基、羰基,因此,GO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高导热性和两亲性。该特性可降低界面张力,大幅提高气液相间的热质传递效率[8]。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Yan等[9]还进行了GO 溶剂对C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年11期2022-02-20

  • 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的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探针设计及应用
    生菌菌株,其中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 是从健康母乳中分离得到的[14],具有优异的胃肠液耐受性和良好的胆汁盐耐受性,具有作为益生菌的基本条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增强免疫力。为了研究特定菌株在宿主肠中的定植和精确定位,使用荧光原位杂交定位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基于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 的整个基因组序列设计了菌株特异性探针,并对该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测试,以评估和验证该探针与鼠李糖乳杆菌杂交的特异性和有效性。此外,通过与FD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11期2021-12-17

  • 鼠李糖乳杆菌对早期断奶成华黑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然而,关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作为益生菌添加到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的报道还非常少。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对早期断奶成华黑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菌株、动物和试验设计本研究使用的鼠李糖乳杆菌为商品化益生菌,活菌数为5×1011CFU/g。仔猪(成华黑猪,本地品种)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试验选用32头体重为(7.54±0.19) kg的28日龄

    动物营养学报 2021年9期2021-10-18

  • 鼠李糖乳杆菌对河豚毒素的免疫活性消减作用方式
    现活性和非活性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均可脱除麻痹性贝毒素,消除率为77.0%~97.2%。Bovo等[6]评估了7 株乳酸菌去除脱脂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能力,发现二者混合后,在相同的接触时间,热灭活乳酸菌细胞对黄曲霉毒素M1的去除率明显高于活细胞,热灭活乳酸菌细胞对黄曲霉毒素M1的去除率明显高于活细胞,且鼠李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的热灭活细胞对黄曲霉毒素M1的去除率最高,其均大于33%。Serrano-N

    食品科学 2021年14期2021-07-28

  • 利用玉米秸秆廉价生产鼠李糖脂的研究
    常思源摘 要:鼠李糖脂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农业、医药、化妆品及生物降解等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鼠李糖脂低产量、高成本的劣势极大地限制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C-1以廉价的玉米秸秆稀酸解液生产鼠李糖脂的工艺,进一步对鼠李糖脂的发酵培养氮源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当玉米秸秆稀酸解液和含糖浓度NaNO3分别设定为20.0 g/L和15.0 g/L时,鼠李糖脂产量可达19.3 g/L。关键词:鼠李糖脂;铜绿假单胞菌PC-1;玉米秸秆

    现代盐化工 2021年1期2021-05-07

  • 鼠李糖脂与多孔介质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影响
    题的首要途径。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是从铜绿假单胞菌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进行生物降解,不会污染环境。Arora等[5]发现鼠李糖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且临界胶束浓度仅为SDS溶液的百分之一。 Jadva等[6]认为水合物是以鼠李糖脂溶液中存在的胶束为中心成核。 由于目前生物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较少,对于鼠李糖脂促进水合物生成的最优浓度的研究也并不全面。 因此,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100~1500 mg/L)的鼠李糖脂溶液,研究实验条件下最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20年6期2021-01-23

  • 一株仿刺参源鼠李糖乳杆菌XX-11 生物学特性研究
    11-13]。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为革兰氏阳性菌,兼性厌氧菌,属于乳杆菌属。目前鼠李糖乳杆菌被认为是第三代微生物益生菌发酵菌种[14],它不仅能够在肠道中定植,能耐胃酸、胆汁,还能预防或治疗腹泻、预防龋齿、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癌等作用[15-16]。课题组从仿刺参肠道内分离得到一株益生菌,通过16S rRNA 测序及生理生化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XX-11,目前尚未见仿刺参源鼠李糖乳杆菌的相关报道。因此,本文对鼠李糖

    饲料工业 2020年22期2020-12-05

  •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特性研究
    等[9]报道了鼠李糖乳杆菌对NAFLD 的保护作用,在高糖饮食诱导的NAFLD 模型小鼠中,鼠李糖乳杆菌干预能增加有益细菌数量,恢复肠屏障功能,减弱肝脏炎症和脂肪变性。牛乳作为益生菌的最佳天然载体,在发酵期间,不仅能利用脱脂乳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殖代谢,还根据不同的培养条件,使得发酵乳的代谢产物发生变化,为肠道菌群进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胆汁酸等代谢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10-12]。Mahak 等[13]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M-13 在燕麦粉中发酵72 h

    中国乳品工业 2020年5期2020-07-02

  • 鼠李糖乳杆菌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促排效果的评价
    16-18]。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是革兰氏阳性菌,也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益生菌之一[19],市场上已经有许多与鼠李糖乳杆菌相关的成型产品,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抑制癌症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20]。已有体外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对AFB1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降低饲料或农作物中AFB1的含量,尤其是对鼠李糖乳杆菌进行酸处理或热处理后吸附效果更佳[21-22]。目前,一些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可吸附动物体内的AFB

    食品科学 2020年9期2020-05-25

  • 珠芽景天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O-α- L-鼠李糖苷(1)、槲皮素-3- O-α- L-鼠李糖-7- O-α-L-鼠李糖苷(2)、木犀草苷(3)、柯伊利素-7- O-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 O-β- D-葡萄糖-7-O-α- L-鼠李糖苷(5)、当药黄素(6)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ACQUITY-TQD 型质谱仪(美国Waters 公司);JEOL-ECS-400 MHz 型核磁共振波谱仪(日本电子株式会社);BUCHI R-200 型旋

    中国药业 2020年17期2020-01-10

  • 鼠李糖乳酸杆菌对河豚肝脏中河豚毒素毒性的影响
    i等[9]发现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脱除麻痹性贝类毒素。2016年,Zhu Yuanting等[10]研究发现6 种乳酸菌对双酚A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其中嗜酸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对双酚A的去除能力更稳定。Bovo等[11]发现7 种乳酸菌都能够去除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热灭活处理的乳酸菌去除毒性效果更佳。Nybom等[12]研究发现乳酸菌主要依靠其细胞外定位的细胞包膜蛋白酶参与饮用水中蓝藻素的去除,与乳酸菌的代谢产物无关。由此可见,乳酸菌能够消减生活中的生物毒素。我

    食品科学 2019年19期2019-10-30

  • 淋洗和淋滤下鼠李糖脂对酸性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试验研究
    、生物方法等。鼠李糖脂是一种从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及动物无毒副作用。鼠李糖脂最突出的特性在于它的表面活性,它能显著降低水表面张力,改变固体表面润湿性[4],用在农作物、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植物上可以刺激植物生长、辅助植物吸收营养物质,还可以增强农药及肥料的作用效果等[5-7]。另外,它还是一种良好的碱性土壤改性添加剂,能改善碱性土壤环境且具有修复污染土壤的能力。基于鼠李糖脂的相关特性和土壤中镉元素的迁移特性,一些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9年4期2019-08-06

  • 预水解发酵碳源对铜绿假单胞菌NY3产 鼠李糖脂特性及应用效能的影响研究
    710055)鼠李糖脂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两亲性的表面活性物质[1],具有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易被生物降解等特点,加之在强碱、高温、高pH等极端条件下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而备受关注[2-3]。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以各种植物油为发酵碳源,通过诱变菌株、优化发酵温度、pH、氮源等条件来提高鼠李糖脂的产量[4-5]。根据Burger等[6]的报道,在鼠李糖脂的合成途径中,需要大量的脂肪酸作为前体物质。而发酵碳源-油脂是由C16-C18各种脂肪酸和甘油组

    微生物学杂志 2019年2期2019-05-16

  • 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的应用
    7,8]。2 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为乳杆菌属、鼠李糖杆菌种,是无质粒、厌氧耐酸、不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大多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是正常菌群之一。鼠李糖乳杆菌不可利用乳糖,但可发酵多种单糖产生乳酸,如葡萄糖、阿拉伯糖、麦芽糖等。同时,鼠李糖乳杆菌具有耐酸、耐胆汁盐、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学特点[8]。1983年,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Sherwood Gorbach和Barry Gold

    中国乳业 2019年7期2019-01-12

  • 香蕉低聚糖对鼠李糖乳杆菌增殖条件的优化
    0多种细菌中,鼠李糖乳杆菌是有益菌,是人类研究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经研究发现,低聚糖与益生菌协同作用,可以更好的发挥二者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预防和治疗腹泻及便秘等方面的生理功能[4-15]。目前功能性低聚糖已成为生物技术方面研究亮点,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壳低聚糖、果低聚糖、魔芋低聚糖及一些中药提取物中的低聚糖,针对香蕉中低聚糖的研究却相对匮乏,而香蕉低聚糖属于功能性低聚糖,不仅是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一些益生菌的增殖因子,而且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1

    食品工业科技 2018年20期2018-10-24

  • 以抽油烟机废油为原料发酵产鼠李糖脂的研究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2]。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是一种天然的具有亲水、亲脂性质的物质,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常见有鼠李糖脂、槐糖脂、脂肽、中性类脂衍生物或多糖脂等[3],其中研究最早和最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鼠李糖脂[4]。鼠李糖脂是一种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其结构由1-2个鼠李糖(亲水基)链接1-2个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酸(疏水基)构成[5],主要通过假单胞菌、伯克氏菌、不动杆菌和肠动杆菌属代谢产生,但是不同的菌株代谢活性差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5期2018-06-07

  • 鼠李糖脂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510316)鼠李糖脂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研究进展王 蕾,毛玉玲,许汉亮,林明江,李继虎,胡玉伟,管楚雄(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16)鼠李糖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保护、食品、医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鼠李糖脂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控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从水解真菌孢子、改变真菌细胞膜通透性、诱导植株产生防御反应等3个方面探讨了鼠李糖脂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途径;指出了目前在农业上应用鼠李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8期2017-12-22

  • 响应面法优化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发酵培养基的研究巩志金,刘胜格,梁鑫鑫,魏贝贝,梁光杰,杨 革,刘金锋,车程川*(曲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00)该研究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SKY01产鼠李糖脂的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豆油、硝酸钠及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培养基组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豆油80 g/L、硝酸钠4 g/L、微量元素8

    中国酿造 2017年9期2017-10-24

  • 一株产鼠李糖脂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物特性分析
    023)一株产鼠李糖脂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物特性分析王江1,2鞠酒2,3曹海龙2郭卫华1尹恒2(1.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连 116023;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产物与糖工程课题组 辽宁省碳水化合物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3. 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 116023)鼠李糖脂是最常见,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从油田附近、沼气池旁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了25株菌,通过硫酸-苯酚反应,乳化实验,排油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4期2017-05-19

  • 鼠李糖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复配发酵乳的工艺优化
    610063)鼠李糖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复配发酵乳的工艺优化曾丽萍,王欣璐,李启明,聂远洋(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成都610063)通过研究分离自新疆传统酸骆驼奶中的鼠李糖乳杆菌grx10的发酵特性,将鼠李糖乳杆菌grx10与不同发酵特性的嗜热链球菌复配制作发酵乳,优化了鼠李糖乳杆菌grx10的最适接种量和最适发酵温度,评价了复配发酵乳的发酵特性、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并测定了其乳酸菌活菌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参数为:鼠李糖乳杆菌grx1

    中国乳品工业 2017年2期2017-03-28

  • 鼠李糖乳杆菌(LGG)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650018)鼠李糖乳杆菌(LGG)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前景李惠英(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8)鼠李糖乳杆菌(LGG)是一种健康人体内存在的益生菌类型。主要存在于人类的消化道环境中,可以参与消化道内菌群调节,并达到预防、治疗腹泻等功能,对排除人体毒素和提高人类免疫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明确分析鼠李糖乳杆菌的应用情况,需对鼠李糖乳杆菌的功能特性展开研究,分析具体应用前景。旨在扩大鼠李糖乳杆菌的应用空间,推动食品科学研究成果,构建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2017-03-07

  • 铜绿假单胞菌发酵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式及条件研究
    假单胞菌发酵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式及条件研究巩志金,车程川,杨 革,刘金锋,梁光杰,梁鑫鑫,刘胜格(曲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该文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生成鼠李糖脂的相关发酵技术的研究概况,包括液态发酵、半固态发酵和固态发酵等。重点介绍了影响液态发酵的相关因素,如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pH、消泡方法及分批补料发酵等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生物表

    中国酿造 2017年10期2017-01-20

  • 新型生物农药鼠李糖脂及其复配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
    )新型生物农药鼠李糖脂及其复配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孙星星1,王 凯1*,李红阳1,高 波1,顾慧玲1,张俊喜1,周加春1,朱富强2(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 22402;2.江苏省方强农场,江苏盐城 224165)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鼠李糖脂与苦参碱防治甘蓝蚜虫的复配方案。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有效防治蚜虫,鼠李糖脂与苦参碱按有效比例为1∶5,1∶10,1∶20,1∶60,20∶1时,对防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2017-01-04

  • 螯合剂和鼠李糖脂联合淋洗污染土壤中Cd
    16)螯合剂和鼠李糖脂联合淋洗污染土壤中Cd陈冬月1,施秋伶1,张进忠1,2*,刘江1,钱盛1(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2.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6)采用pH为4.31的土壤,制备3种Cd浓度水平的模拟污染土壤,研究了螯合剂和鼠李糖脂对土壤中Cd的淋洗特征,探讨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鼠李糖脂联合淋洗土壤中Cd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淋洗剂浓度为0.025 mol·L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年12期2016-12-28

  •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研究❋
    50002)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研究❋闫乐乐1, 梁生康1, 宋丹丹2, 李一鸣1, 李雁宾1(1.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2.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在考察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表面吸附行为的基础上,研究鼠李糖脂胶束直径随溶液浓度、pH、盐度的变化特征以及重金属Cd2+和Pb2+共存时对其胶束直径的影响。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2期2016-12-24

  • 具有降糖作用的鼠李糖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具有降糖作用的鼠李糖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陈 佩1,2,党 辉3,4,王 伟1,陈 卫3,*(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2.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3.江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2;4.陕西师范大学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本研究旨在评价一株具有降糖作用的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较快,2 h进入生长对数期,14 h后进入稳定期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21期2016-12-15

  • 鼠李糖乳杆菌的筛选与诱变
    鼠李糖乳杆菌的筛选与诱变乳酸菌培养物中含有乳酸菌、多种代谢产物及变性培养基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饲料添加剂。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选育出一株抑菌活性高而广,产酸性能强和生长繁殖速度快且稳定性好的乳酸菌菌种,以利于今后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开发与应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菌种乳酸菌嗜酸乳杆菌700株、粪链球菌48株,由本校微生物室保存;短乳杆菌(17)、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130)、胚乳杆菌(557)、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169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21期2016-11-14

  • 鼠李糖脂胶团强化超滤处理含铅废水研究*
    61024)鼠李糖脂胶团强化超滤处理含铅废水研究*张志彬1,2游少鸿1刘征2傅海燕2程慧艳2兰火娣2何昌杰1(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广西桂林 541004;2.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厦门 361024)以实验室配制的模拟含铅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强化超滤技术对含铅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重金属离子铅去除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pH值>鼠李糖脂浓度>重金属离子铅的初始浓度>操作压力,去除重金属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6年9期2016-10-28

  • 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塿土中苯酚的淋洗修复研究*
    外学者将皂苷、鼠李糖脂等生物表面活性剂单独或与其他淋洗剂联合用于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去除,均显示出良好的修复效果[13-22]。塿土是陕西关中粮仓的主要耕作土壤,土壤安全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中,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苷、鼠李糖脂淋洗污染塿土中苯酚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开展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苷、鼠李糖脂对污染塿土中的苯酚淋洗研究非常必要。本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的塿土为研究对象,选取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苷、鼠李糖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年4期2016-03-12

  • 铜绿假单胞菌半固态发酵生产鼠李糖
    214122)鼠李糖脂是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合成的一类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由1~2个鼠李糖和不同碳链长度的β羟基脂肪酸两部分连接组成[1],具有乳化、增溶、分散、凝聚、发泡等功能,而且毒性小、易于生物降解,因而在许多领域具有应用潜力[2]。鼠李糖脂发酵生产的碳源一般是植物油,例如Zhu等[3]以大豆油为底物,在5 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鼠李糖脂,产量达到70.56 g/L。但由此得到的鼠李糖脂的纯化工艺复杂,形成的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年11期2015-12-25

  • 以甘油为底物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以甘油为底物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顾生辉,朱 莉,詹晓北,吴剑荣(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教育部糖化学与糖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通过诱变选育,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RG-14利用甘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产量由13.6 g/L提高到16.5 g/L。突变株经过5次连续传代培养,菌株仍维持稳定的鼠李糖脂产量,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生物加工过程 2015年1期2015-11-11

  • ARTP诱变选育鼠李糖脂高产菌及鼠李糖脂促进枯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绿假单胞菌产的鼠李糖脂研究最多[2]。鼠李糖脂具有乳化、增溶及降低界面张力等功能,在生物能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及食品等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3-7]。目前较低的产量和过高的生产成本限制了鼠李糖脂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因此获得一株高产菌株,对于鼠李糖脂工业化生产至关重要。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是一种新型的育种技术,该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突变各类微生物,已成为获取高产菌株的有效方法[8]。本研究对本实验室筛选并保存的产鼠李糖脂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

    生物技术通报 2015年11期2015-09-14

  • 餐厨废油资源化产鼠李糖脂的研究进展
    为廉价碳源生产鼠李糖脂,因碳源成本低、废弃物资源化、产物应用前景广等优势被研究者广泛关注。作者在此介绍了餐厨废油的危害及处理现状,重点总结了餐厨废油资源化产鼠李糖脂的研究现状,拟为餐厨废油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供参考。1 餐厨废油的危害及处理现状餐厨废油包含煎炸废油、潲水油、地沟油等废弃油脂。煎炸废油主要来源于快餐、烧烤等行业,由于受到反复高温加热,油脂不断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反应,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产生大量具有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潲水油主要指餐馆或家庭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年3期2015-03-25

  •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大肠杆菌的构建与优化
    儒,王钦宏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大肠杆菌的构建与优化巩志金1,2,彭彦峰2,张煜婷2,宋国田1,2,陈五九2,贾士儒1,王钦宏21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 2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8巩志金, 彭彦峰, 张煜婷, 等. 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大肠杆菌的构建与优化. 生物工程学报, 2015, 31(7): 1050–1062.Gong ZJ, Peng YF, Zh

    生物工程学报 2015年7期2015-01-02

  •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纯化与表征
    分为亲油基团。鼠李糖脂是目前所知的最有效的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5,6],其产生菌多为假单胞菌属[7]。然而,在一般的生产过程中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很低,且亲水亲油的特性造成其提取和纯化的成本较高,所以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大规模生产并没有完全实现,而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是保证其生产工艺成功的重要环节[8]。常见的鼠李糖脂提取纯化的方法包括酸沉降[9,10]、溶剂萃取[11,12]、硫酸铝沉淀[13]和泡沫色谱法[14]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离心分配色谱法

    色谱 2014年3期2014-12-24

  •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由于其结构中含有糖环及羧基,鼠李糖脂兼具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5].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7].通过生物和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一方面可以发挥两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优点,另一方面用易生物降解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取代化学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脱水后污泥的环境毒性.因此本文除研究鼠李糖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外,还考察了鼠李糖脂与阳离子化学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7期2014-12-19

  • 低浓度鼠李糖脂单糖脂在近中性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082)低浓度鼠李糖脂单糖脂在近中性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谈 菲,刘智峰,钟 华*,曾光明,袁兴中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研究了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鼠李糖脂单糖脂在近中性溶液中的聚集体粒径分布.结果发现,单鼠李糖脂在低于CMC和高于CMC时均能形成聚集体,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粒径在5000nm左右的大粒子、200~500nm的中等粒子和40nm左右的小粒子.当pH≤7且浓度低于CMC时,中等粒子的粒径

    中国环境科学 2014年11期2014-04-28

  • 芸香苷水解液中糖的纸色谱检测条件优化
    行展开,易出现鼠李糖条带严重扩散等问题,效果不理想。本文对纸色谱展开条件进行了改进,确定乙酸乙酯-吡啶-水(10∶4∶0.5)为最佳展开剂,葡萄糖及鼠李糖条带清晰,显色明显,分离度良好,方法简单,重现性良好,可用此法快速鉴别葡萄糖和鼠李糖。[关键词] 芸香苷;葡萄糖;鼠李糖;径向纸层析[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2-98-02芸香苷,又名芦丁,属黄酮类化合物,为中药槐米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期2014-03-31

  • L-鼠李糖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单糖,称为L-鼠李糖(Rhamnose),又称鼠李糖、甲基戊糖,L-鼠李糖的纯品为无色粉末,呈结晶状,自然界里主要存在于植物多糖、糖苷、植物胶及细菌多糖中,多为L型。其甜度是蔗糖的33%,可用于生产香精香料,可食用;可以作为药物的中间体、合成强心药物;可与其他物质反应形成风味物质、用作甜味剂;可用于农作物疾病的防治;还可作为肠道渗透测试剂使用,并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1-3]。L-鼠李糖可以在植物中提取,也可以用发酵法等途径进行工业生产。目前,国内外提取、分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8期2014-03-21

  • 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混合培养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
    ,2012)。鼠李糖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具有较强的酸及胆碱耐受能力 (王玉华等,2008),有抑制有害菌的作用 (吴光伟和韩建春,2009),具有抗氧化活性,并且可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目前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均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本试验研究了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联合培养对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微生物制剂联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菌种、试剂及培养基 丁酸梭菌(Clostridi

    中国饲料 2013年21期2013-09-03

  • 芦丁鼠李糖苷酶水解反应液中鼠李糖的分离纯化
    4)0 引 言鼠李糖作为一种单糖,是甘露糖6位的一个羟基被氢取代最后变成—CH3的衍生物[1],它在自然界主要以L 型存在。鼠李糖在细菌和植物中分布最为广泛,主要以与其他糖类或非糖类结合成多糖、糖苷或植物胶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或细菌中。它可以作为药物的中间体[2]、合成强心药物、合成香料Furaneol[3-4],也可与其他物质反应形成风味物、用作甜味剂[5-6]、还可作为肠道渗透测试剂使用[7],并具有明显的抗癌的作用[8]。生产鼠李糖的传统方法是将天然植物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3期2013-02-23

  • 鼠李糖脂对堆肥介质中水分下渗和保持性能的影响
    亓永先,刘智峰鼠李糖脂对堆肥介质中水分下渗和保持性能的影响马小玲,钟 华,晏 铭,曾光明,亓永先,刘智峰(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为了探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堆肥介质中水分下渗和保持性能的影响,通过下渗实验模拟堆肥,测定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后的堆肥样品的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保持水分能力优于SDS和Triton X-100,且添加鼠李糖脂浓度越高,介质水分保持性能越好。不同浓度的鼠李糖脂对水在介质中下渗过程的影响各异,400 RE mg/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8期2012-12-29

  • HPLC测定山枚注射液中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芦丁的含量
    2 药品牡荆素鼠李糖苷对照品(批号111668-201101)、金丝桃苷对照品(批号111521-201103)、芦丁对照品(批号110752-201009)(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山枚注射液自制。1.3 试剂甲醇为色谱纯,乙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ODS2(5μm,5mm×200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40:6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59nm。2.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2期2012-10-17

  • 基于糖显色法测定鼠李糖含量的方法研究
    453003)鼠李糖脂主要是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好氧条件下产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它除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化液和发泡等相同特性外,还具有一般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所不具备的无毒、易生物降解等特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它在石油开采业、食品工业、环境生物修复以及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3].快速测定发酵液中鼠李糖脂的含量是筛选高产菌株的基础.糖脂类表面活性剂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10-16

  • 川藿苷A的NMR数据解析
    分别为 2 个鼠李糖的6位甲基质子信号5.27(1H,brs),5.56(1H,brs)分别为2个鼠李糖的端位质子信号.川藿苷A的13C NMR数据显示27条碳峰信号,其中由于C-2',6'和 C-3',5'为 C环上的对称结构,显示重叠的单峰,因此,27条碳峰信号实际表示29个碳.DEPT显示3个甲基碳、16个叔碳(14条碳峰,其中有2条碳峰各含2个叔碳)、10个季碳信号[5].其中,δC161.1,99.7,161.9,94.8,156.4,106.0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年1期2012-09-13

  • 培养基组成对铜绿假单胞菌NY3产鼠李糖脂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孙 超,郭 斐鼠李糖脂是一种无毒且应用广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起泡、杀菌、驱油等性能,同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表面活性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鼠李糖脂在石油工业中主要应用于三次采油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在农业中主要应用于土壤性能的改良,保护植物以及作无污染杀菌剂使用;在环境修复中主要应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实验证明鼠李糖脂对土壤中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洗脱能力强于普通的化学表面活性剂。我们分离筛选出的铜绿假单胞菌NY3[1]能利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发酵产鼠李糖脂。

    环保科技 2012年3期2012-01-10

  • 定量测定铜绿假单孢菌发酵液中鼠李糖脂的方法学研究
    涉及到定量测定鼠李糖脂的量[1].目前定量测定鼠李糖脂方法不一,且即使采用同一测定方法但最大吸收波长不一,推测可能是发酵液中的其他不明成分对测定鼠李糖脂造成了干扰.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准确测定发酵液中的鼠李糖脂,本研究采用蒽酮硫酸法定量测定发酵液中的鼠李糖脂[2],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并做了方法学考察.与其他蒽酮硫酸法不同的是,本研究在测定发酵液中的鼠李糖脂时采用的空白对照是未接种的发酵液,除了没有接种,其他成分都与发酵液严格一致.1 仪器与试药1.1 主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6期201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