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量

  • 晋江机场低云天气统计分析
    重要影响,通常低云量大且云高较低时,由于低云中的液态含水量大,云滴浓度高,使云中能见度恶劣,易造成飞行员目视不清产生误判,尤其是降落时飞行员穿过云层时可能距离地面高度很低,从而来不及对准跑道造成事故的发生。目前,对于仅有激光云高仪观测到云的样本,在无降水时探测能力最好,而低层高湿或有雾的条件下,结果误差较大[2]。云高仪地基观测和卫星观测相结合可以获得较准确的云探测[3],人工地面观测则通过目视结合参考仪器探测数据对云高和云量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分析。通过晋

    科技资讯 2023年21期2023-11-22

  • 厄尔尼诺次年夏季中国地区云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国地区多年平均总云量分布的总体形势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总云量、高云量和低云量呈减少趋势,中云量稍有增加(Kaiser,1998;丁守国等,2004,2005;吴涧等,2011)。但是,段皎等(2011)的结果则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总云量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在华南地区和渤海湾以及西北部分地区有增多趋势,青藏高原中部有减少趋势;中国大部分地区高云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华南和东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西部中云量有增多趋势。东亚季风区低云发生频率最大,夏季深对流云频率增

    气象学报 2022年5期2022-11-02

  • 基于CloudSat-CALIPSO 资料的北极云宏观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1 引言云参数中云量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之一,北极地区云覆盖率高,年平均云量在70%左右(Eastman and Warren, 2010)。北极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它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Yano et al., 2015),而云量变化对北极地区能量收支有直接作用(杨亦萍等, 2016),因此研究北极地区的云量变化对于研究局地乃至全球辐射收支和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文献研究表明,北极地区薄云对气溶胶污染的敏感性显著大于中低纬度地区,气溶胶通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2年5期2022-10-21

  • 基于ISCCP和CMORPH-AWS资料的中国南方地区云与降水关系分析
    物理特性[6]。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是评估云变化的宏观参量,是重要的气候因子,可作为气候变化的标示物[6]。云量通过大气辐射效应,调节大气温度,与区域性气候调整和生态系统有直接联系[7-8]。有研究指出,全球云量的变化对气候系统有正反馈,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量的减少会促进气候变暖[6]。因此,研究云量变化对气候变化分析和气候模式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大量学者利用地面观测和卫星资料研究云量分布和变化。全球平均总云量为59%,北半球和南半球

    干旱气象 2022年4期2022-09-23

  • CMA-GFS云预报的偏差分布特征
    雷达等)反演出的云量、云顶温度、柱云水/冰水总量、雷达回波、水凝物廓线和降水与模拟预报的结果进行直接对比[31-38];另一类是采用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处理后进行间接对比,如概率密度法、等高频率图法、强度标度法、变形法等[39-47]。国内针对数值模式的检验评估主要集中在模式预报结果的降水场、大尺度形势场以及温度场[48-53]。针对云的宏、微观特性的检验评估主要集中在中尺度模式[54-58],而针对全球数值模式云量、云水凝物的检验评估相对匮乏[28,38,5

    应用气象学报 2022年5期2022-09-20

  • 赣州地区云量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在全球范围内,云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北部及欧洲大部分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量增加,这与降水增加、温度日较差减少相一致;但在中国、意大利和欧洲中部地区云量却有所减少。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云的气候变化特征开展了深入研究,Kaiser[2]根据中国云量和气温观测资料,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白天和夜间云量都呈减少趋势。曾昭美等[3]根据近40年中国云量对比日照时数资料,发现云量在下降的同时,日照时数也在持续下降。陈楠等[4]指出,宁夏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5期2022-08-12

  • 海南岛30年空中云水资源时空特征分析
    的一个重要参量。云量和水汽含量是云水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改善区域水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云水资源变化进行了诸多研究[5-11]。梁宏等[5]利用 MODIS卫星资料和高分辨率地基GPS观测对青藏高原的水汽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陈勇航等[6]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月平均云资料,对中国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李兴宇等[7]利用1984—2004年ISCCP的云水路径资料分析了中国云水的气候特征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4期2022-08-01

  • ASC200型地基双波段全天空云量自动观测仪云量比对分析
    像仪等,主要用于云量的自动化观测[7-10],利用可见光及红外成像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云,以实现云量的自动化观测[11]。上述设备具有不同的观测原理和观测方式,导致各自的观测能力均具有一定的不足。如激光云高仪测量精度较高,但只能获得单点积分云量;可见光成像仪仅能获得白天云量,不能在夜间工作,且白天在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观测误差较大;红外测云仪虽能进行昼夜连续观测,但观测误差较大,且对卷云的观测能力较弱。地基双波段全天空云量自动观测仪,利用红外和可见光

    气象科技 2022年2期2022-04-28

  • 云量实况分析产品在四川省的检验分析
    循环的重要因子。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云量观测对天气预报、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具有重要意义[1-3]。常规获取云量资料的方式有地面气象台站人工目测、卫星探测资料反演和数值模式模拟与资料同化[4]。地面气象台站人工目测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被认为较真实可靠,但往往受到站点空间分布、观测时间、气象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遥感反演的云量资料虽然能够实现空间上的连续观测,但反演精度较低。数值模式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较高,但受模型参数化方案的影响较大,给模拟结果带来较多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3

  • 基于云诊断算法的中国十大机场云预报对比分析
    气象要素,云高、云量更是关注的重点。目前,云观测主要为地面人工观测、飞机探测和卫星遥感等,每种观测方式只能反映云的一部分信息[2]。综合利用各类观测及模式输出结果的云分析方法,可以获取云量、云状、云高等信息,是云预报和分析的基础[3]。其中,探空识别法可以利用相对湿度确定云的垂直分层。Wang和Rossow[4]利用相对湿度廓线提出具体的阈值标准,称为WR95算法。赵仕伟等[5]将WR95算法运用到数值模式中,以模式输出的数据代替探空数据判定云底高,结果表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3

  • 有云条件下太阳辐射短临预报订正技术研究
    要表现在:不同的云量、云状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能力存在显著差异[4-5]。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云量特征构建地面太阳辐射短临预报订正模型,以提高光伏电站地面太阳辐射短临预报的准确率。基于云量及其变化特征的太阳辐射预报主要有物理方法、统计方法、数值模式预报方法3类。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构建太阳辐射传输模型,修正传输模型中云量、云厚度等参数,实现太阳辐射的预报。研究表明,晴空无云条件下太阳短波辐射计算值与地基观测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有云条件下,利用卫星资料计算地表

    干旱气象 2021年6期2022-01-10

  • 南极乔治王岛地区太阳光照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对可能影响日照的云量、天气现象、气温和相对湿度等要素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它们与日照变化规律的关系。日照时间的变化与许多因子有关:云量、雾、雪、降水等都可能对日照时间产生影响。2001—2017年各要素的年际变化及趋势如图5所示,结果显示,2001—2017年日照百分率(图5a)和日照时间(图5b)是下降的,下降速率分别为1%·(10 a)-1和42.7 h·(10 a)-1,最低气温≥0 ℃的日数减少(图5c),减少速率为1 d·(10 a)-1,相对湿度(

    海洋气象学报 2021年4期2021-12-24

  • 基于CloudSat资料的青藏高原云分布特征研究
    藏高原地区夏季总云量明显多于冬季,且夏季总云量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趋势;(2)青藏高原地区云分布频率的垂直结构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的云分布频率高于其他三个季节,最大云分布频率位于7 km左右的高空;(3)青藏高原地区东部云分布频率大于西部的云分布频率,不同高度层云分布频率变化趋势不同。关键词 Cloudsat;2B-GEOPROF;总云量;云分布频率;云垂直结构中图分类号:P4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8期2021-12-17

  • 单双参云微物理方案对强降水过程中云宏微观特征 模拟的对比分析
    案对降水过程中总云量、云垂直结构云水含量等宏微观特征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出该次过程的雨带位置和中心降水强度,但不同方案对云宏微观特征的模擬结果有显著差异。分析两组试验对总云量的模拟结果发现,单参方案组除Kessler暖云方案对冰云过程描述不足导致模拟的总云量显著偏高外,其他单参方案和所有双参方案均能模拟出强降水过程中总云量的时空演变特征。从云覆盖率和云水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来看,单参方案组对600 hPa以下中低层

    大气科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8-31

  • EMI云量反演及与TROPOMI的对比研究
    不仅便于掌握全球云量分布和云压情况,还是准确反演痕量气体的重要前提条件。星载高光谱大气痕量气体探测仪在全球云量和云压反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云参数反演算法主要有:Kuze和Chance[3]基于GOME(Global ozone monitoring experiment)星载仪器研发了云参数反演算法ICFA(Initial cloud fitting algorithm),用于反演有效云量,该算法对于高纬度地区云量反演误差较大。Loyola等[4]基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6-08

  • 近43a山西东南部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响因素为水汽压、云量、年降水量以及相对湿度。陈小敏等[21]不仅分析了海南岛1961~2010年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特征,还对日照时数有影响的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和降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年、季和月日照时数减少与该地区低云量增加有密切关系。山西东南部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使得大气污染加剧,从而加剧了气候变化,生存环境的变化对人类健康也产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3期2021-05-24

  • 云量对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影响
    支出,二者主要受云量影响。云量影响冰川表面的辐射收支,使大气中气温、水汽、风速、气溶胶等因素在不同云量条件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冰川表面辐射及湍流等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冰川消融。近十年来,云量对冰川表面能量平衡影响研究在南、北极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山地冰川区域被广泛开展[1,10-12]。Walsh 等[13]讨论了北极地区云辐射和温度的相关关系,在9 月至次年3 月的阴天条件下,最大的云辐射强迫约20~30 W·m-2,地表温度比晴空条件下高6~9 ℃。Va

    冰川冻土 2021年2期2021-05-24

  • 我国三维云融合分析业务系统(3DCloudA-V1.0)研制与开发
    的“中国陆地三维云量实况融合分析产品V1.0”于2018年12月通过业务准入评审,通过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实现全国下发。1 三维云融合分析方法3DCloudA-V1.0系统是基于LAPS/STMAS系统[17],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发展而来,输入资料主要包括:GFS和GRAPES-GFS数值预报产品、雷达观测资料、FY-4A和Himawari-8静止气象卫星观测数据等多源观测资料,通过融合分析可以得到三维云量、总云量等融合分析产品,并可以得到云底高度、云顶高度、

    气象科技 2021年1期2021-04-20

  • 基于CloudSat与CALIPSO联合观测研究全球云分布特征
    球云出现频率以及云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并与单独CloudSat资料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讨论了CALIPSO观测到的云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总云量约0.69,云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南半球60°S附近西风带、北太平洋风暴路径带,其次是赤道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而云量低值区集中在北非沙漠地区及印度洋北部等地。CloudSat/CALIPSO资料与CERES等多种云观测资料获得的总云量分布都

    大气科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12-11

  • 中国用“云”量迅猛增长
    高速增长,全国用云量实现了118%的增长。《报告》显示,从行业来看,广电、文旅和汽车等传统行业处于上云的初级阶段,用云量增速均超过400%。数字技术正深入实体领域,助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2020年上半年,各月份的用云量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健康码”、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数字应用需求激增,大幅提高了云资源的使用。其中,腾讯健康码目前已覆盖9亿人,累计亮码150亿人次;从1月29日至2月6日,腾讯会议总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涉及超百万核的计算资源投入。

    中国计算机报 2020年36期2020-10-09

  • 春季北极地区云量跷跷板式的趋势变化特征及其对北极放大的云反馈作用❋
    被云覆盖,年平均云量在70%左右[1]。Harrison等[2]指出众多的北极地区云参数中云量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之一,因此云量可能是影响北极能量收支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的同时北极放大效应日益显著,并伴随着北极海冰范围显著减少[3],北极地区海冰的减少可能对云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初秋季节海冰范围越小,冷平流作用在范围较大的开阔水域,海气温差增大,大气静力稳定度降低,因此边界层中湍流热通量增强,低云量增加。同时海表湍流热通量增强会导致边界层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7期2020-06-24

  • 近58 a福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必要就日照时数和云量等数据变化定性阐述福泉市天空状况的变化情况。1 资料与方法本文选用福泉市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的日照资料序列,按照逐年、月进行分析。利用1961—2013年低云量和水汽压进行相关分析。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M-K突变检验方法对日照时数序列进行分析,找出资料序列的变化情况,并应用T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2 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2.1 年变化趋势对福泉1961—2018年逐年的日照时数进行分析,1963年的日照时数最多,为1 514 h。年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2期2020-06-12

  • 基于ISCCP云资料的中国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
    区,导致这些地区云量数据的非客观性,严重制约了云的研究。随着卫星探测技术以及云参量反演方法的发展,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ISCCP)为揭示全球大范围云气候特征提供了重要手段,反演出15种类型云的云产品,如光学厚度和云水路径,为系统研究云的辐射效应及空中云水资源提供可参考的观测事实[4-6]。由宏观结构和微物理属性所决定的云辐射强迫效应在不同类型云之间存在较大差

    干旱气象 2020年2期2020-05-13

  • 春季北极地区云量跷跷板式的趋势变化特征及其对北极放大的云反馈作用❋
    被云覆盖,年平均云量在70%左右[1]。Harrison等[2]指出众多的北极地区云参数中云量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之一,因此云量可能是影响北极能量收支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的同时北极放大效应日益显著,并伴随着北极海冰范围显著减少[3],北极地区海冰的减少可能对云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初秋季节海冰范围越小,冷平流作用在范围较大的开阔水域,海气温差增大,大气静力稳定度降低,因此边界层中湍流热通量增强,低云量增加。同时海表湍流热通量增强会导致边界层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7期2020-01-07

  • 广汉机场基于人工观测云的变化特征
    资料,统计分析了云量、云状、云高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汉机场平均总云量在秋季较多,其次依次是冬季和春季,夏季最少。低云量年平均为2.2/8,且低云量季节变化较小。历年出现的最多的云状为高积云、层积云,其次为积雨云、浓积云等。低于450m的低云主要为碎雨云、雨层云、碎层云,且出现频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积雨云和浓积云为每年常见的对流云系,其累年日平均出现概率达到了25.6%和41.4%,7月出现频率最高,对飞行安全影响最大。机场历年出现的云高以高度200

    科技资讯 2019年28期2019-12-10

  • 荆门市近6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气环流、气温、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等因素是格尔木及周边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荆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数年际差异大,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60.6 h,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非常明显,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对于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采用荆门、钟祥、京山三站逐月日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5期2019-11-07

  • 基于双树复小波分解的云量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双树复小波分解的云量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白云博1,2欧阳斯达2杨朦朦3夏学齐1王婷4(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 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北京 100048)(3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 266590)(4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针对传统云量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云量时间序列数据时存在的实用性差、拟合效果差及预测结果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分解的云量时间序列组合模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DT-CWT分解的方法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9年5期2019-11-05

  • 一朵云重50万公斤,为何掉不下来
    据天空的面积就是云量,计算单位为“成”。云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云在天气和气候及全球变化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关于云,也有一些有趣的知识值得我们探讨。天空中飘几朵云是多云天气预报中常常会出现多云天气,那么天空里有多少云才算是多云呢?我们通常将整个天空的云量划分为10等份。云量是指天空被云遮蔽的份数,记整数,共有0至10个等级。当全天无云时,云量为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记10,云遮盖天空一半时,云量为5(就是50%),依此类推。云量还分为总云量和低云量

    新传奇 2019年33期2019-09-11

  • 探空资料所测云高和激光云高仪所测云高的对比分析
    词 激光云高仪;云量自动观测仪;云量;全天空图像中图分类号:P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2-039-02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2.017Abstract The cloud heights measured by GTS1 radiosonde and CL51 laser ceilometer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fference of c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2期2019-09-10

  • 近54年博州地区低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年来该地区的低云量变化特征及与其他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4年博州地区低云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约为1.2%/10 a,多年平均值为22.57%,且序列的正持续性较强;夏季的低云量最低,为20.47%,春季最高,为24.17%;全年低云量从在2001年发生突变性增加;春季和夏季低云量均值不存在突变性增加,秋季和冬季低云量分别于1999和1989年发生突变性增加;低云量演变过程中存在着8~9和25~26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8年的时间尺度是低云量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8期2019-09-04

  • 1988—2017年黔南州云量变化与日照变化的关系分析
    8—2017年的云量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建立线性趋势方程,对时间序列进行标准变量转化,分析云量、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及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个站的云量演变基本呈增加趋势,而日照呈减少趋势,但个别站的变化有差异;云量与日照两者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各站的相关程度不同,反映了日照还受到云量以外的因素影响。关键词    云量;日照时数;线性趋势;相关系数;贵州黔南;1988—2017年中图分类号    P422.1+1;P426.5+3        文献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6期2019-07-03

  • 清镇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照时数影响因子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量、雨日数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61[CD1]2013年的清镇市日照时数年代距平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总体上,日照时数的月变化呈“M”双峰型,各季日照时数、年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清镇市季、年日照时数各季节均出现不同时次的异常年份。年平均云量、平均水汽压、降水量、雨日数的变化与日照时数的变化呈负相关,平均云量、平均水汽压、降水量、雨日数是影响日照时数变化的可能因素。近53年,清镇市年平均总云量呈减少趋势,分

    农业与技术 2019年6期2019-05-29

  • 林芝机场云和降水特征分析及对飞行的影响
    天气运动的状况,云量的多少和云底的高低一般是制定飞行气象条件的重要依据。低云会妨碍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对林芝机场而言,云量大于1/8云高低于600米的低碎云,特别是云高低于300米时,飞机起降活动就要停止,而在云内飞行时,能见度恶劣,如遇强对流云,还会发生积冰、颠簸、雷击或雹击等现象,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因此掌握各种低云的变化特征和地方性規律,不仅对从事气象安全保障的人员是必要的,而且对航空经营人员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开不利的天气,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也是必不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2019-02-28

  • 近40年西藏高原云量与降水分布及耦合变化特征*
    学者利用地面观测云量资料、卫星资料等,分别对中国地区、不同区域和青藏高原云的气候学特征作了对比分析[8-12],不同程度地揭示了云量的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变化状况,并从气候影响角度出发,提出云和气候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13]。吴伟等[14]通过对中国北方云量变化趋势及其与区域气候的关系分析,得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呈现出总云量减少的趋势,造成西北区东部、华北区和东北区东部近年来降水减少,干旱化加剧;且认为中国35°N以北地区的云量分布

    西藏科技 2018年9期2018-10-17

  • 近40年阿里地区云量和气温的年际变化
    个地面气象台站的云量日均值资料,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高原地区1971-2004年总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总云量分布呈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陈少勇等[4]利用青藏高原80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总云量资料,分析40a来青藏高原总云量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总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云量的稳定性夏季高于冬季,东部高于西部。总云量的年际变化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云量有上

    西藏科技 2018年9期2018-10-17

  • 基于人工观测资料的遂宁机场云的日变化特征
    接的影响,一般低云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阴晴的变化,阴天又和各种降水密切相连,云高的变化对飞机的起降安全有着很大影响,云状的不同对飞行的影响也不相同,而且对天气的演变有一定的指标意义,强对流云对飞行安全影响最大。因此,掌握各种云,尤其是低云的变化特征和地方性规律,不仅对于从事气象服务的人员,还是对于飞行指挥等相关管理部门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利用遂宁机场2011—2015年人工观测云的资料,对本机场云的日变化特征做详细分析。关键词:云 日变化特征 云与飞行中图分类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2018-07-26

  • 热词
    云量从前人们关心用电量、用水量,现在又来个“用云量”,这又是个什么概念呢?“云技术”,指利用互联网的高速传输能力将用户的数据都放在大型数据处理中心。这个数据处理中心,被形象地称为“云”。“云技术”是数据和服务存储技术的一场革命,有网友比喻说,“云技术”就好比把课本放在教室而不是放在书包里背来背去。而在“云端”使用数据的量,就是所谓“用云量”了。“用云量”的概念由马化腾提出,他认为“云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用云量能够衡量一个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

    高中时代 2017年11期2018-03-09

  • 1971—2010年虎林市云量与气温、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站气温、降水、总云量、低云量的观测资料,分析气温、云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及气温、降水与云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40年虎林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1987年以后升温尤为明显;平均总云量、低云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但低云量增加趋势明显。相关分析表明,虎林市年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总云量成明显负相关,年平均气温与春季低云量成显著负相关关系;总云量、低云量与年降水量成正相关。关键词 云量;气温;降水;变化;黑龙江虎林;1971—2010年中图分类号 P468 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期2018-02-03

  • 东海海区各季节昼夜云的特征分析
    区各季节、昼夜的云量、云高分布特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量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较大,总云量以春、夏两季居多,秋、冬季节较少,而低云量则以冬季最多,夏季最少。台湾岛及其以东至123°E海域终年多云,年平均总云量在65%以上,年平均低云量在45%以上。昼夜变化较为明显,大部分区域夜间18时年平均云量比白天06时略偏多,海上年平均总云量06时约为50%~60%,18时增加到55%~70%;平均最低云底高和平均最高云顶高的水平分布趋势相近:夏季云层最高,春秋季

    海洋预报 2017年4期2017-09-15

  • 云量数据选用对AERMOD模式预测结果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含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干球温度[3],这些最基本的气象要素将直接影响到污染物的扩散方向和扩散参数,其中总云量与低云量必须输入实测值数据[4-6]。而中央气象局最新颁布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对气象观测业务进行了调整,即一般站取消云量、云高、云状观测。基准站、基本站保留云量、云高观测,取消云状观测[7]。目前,我国基准站和基本站虽可提供云量观测资料,但因各测站之间距离相隔较远,布站密度并不完全能满足导则对于地面气象站距项目所在地小于50 k

    环境科技 2017年4期2017-09-06

  • 从预报角度探讨乌鞘岭山区大气温差成因
    风场及每隔6 h云量资料,详细分析乌鞘岭山区大气温差、云量特征的时间变化及其预报关系,旨在提高天祝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冬季08时气温乌鞘岭高于天祝的频率超过50%,温差强度达4~6℃;春夏季5—9月气温乌鞘岭高于天祝的频率低于40%,温差强度较弱在2℃以下。云量中夜间至清晨(02—08时)少,傍晚较多;5—9月较多,冬季较少。天空状况除冬季晴天多,出现频率高于50%外,其它季节阴天较多,晴天次之,多云较少,不足20%。乌鞘岭谷风多,而天祝山风多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1期2017-04-10

  • 一次长江流域梅雨降水中三种云量计算方案的对比研究
    域梅雨降水中三种云量计算方案的对比研究崔文君①②,智协飞①*,朱寿鹏①,周志敏③,王晓芳③,李红莉③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东亚季风与区域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团队,江苏 南京 210044;② 美国北达科他大学 大气科学系,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市 58202;③ 中国气象局 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052015-11-02收稿,2016-03-10接受国家自

    大气科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10-27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云量精细化预报研究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云量精细化预报研究赵文婧1,赵中军2,汪结华2,尚可政1,王式功1,柳志慧1,孔德兵3,苏俊礼4(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6分队,辽宁葫芦岛125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95606部队气象台,重庆402361;4.中国人民解放军95994部队气象台,甘肃酒泉735000)摘要:基于T639数值预报产品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环渤海地区兴城站为例,选取与云的形成密切相关的4类预报因子—

    干旱气象 2016年3期2016-07-16

  • 基于不确定理论的光伏出力预测研究
    理论计算不同预测云量对应的云遮系数期望值和关键值,得到不同置信水平下的云遮系数区间。再以无云天气下计算太阳辐射值的REST模型为基础,用云遮系数对其进行修正,得到不同预测云量下的太阳辐射值。然后根据出力模型,最终得到光伏出力的预测值。1 双重随机理论工程问题中存在很多不确定信息,不确定理论[15]是研究不确定信息的重要方法,文献[16]建立了不确定理论的公理化体系,成为研究不确定信息的实用途径。1.1 双重随机变量定义1如果ξ是从概率空间(Ω,A,Pr)到

    电工技术学报 2015年16期2015-11-16

  • 1961-2013年黑龙江省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3年黑龙江省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孙爽1,裴宇航2,朱红蕊1,高原3 (1.黑龙江省气候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2.黑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3.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利用黑龙江省67个台站1961-2013年地面月总云量观测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总云量的时空渐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3 a,黑龙江省年平均总云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6%/10

    黑龙江气象 2015年4期2015-08-22

  • 逐日太阳总辐射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词 日照;气温;云量;遥感;区域化中图分类号 P442.1 文献标识码 AAdvances in Daily Global Solar Radiation EstimatingLI Maofen1, LI Yuping1, GUO Pengtao2, LUO Wei2*1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Sc

    热带作物学报 2015年9期2015-05-30

  • 1961~2012年鲁西南云量变化特征及与其他气候因子的关系
    2012年鲁西南云量变化特征及与其他气候因子的关系窦 坤, 丁媛媛, 张 婷, 孙翠凤(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山东菏泽 274000)利用1961~2012年鲁西南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云量及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资料,分析近52年来鲁西南总、低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2年鲁西南平均总云量以0.089成/10a的速度递增,平均低云量以0.110成/10a的速度递减。平均总云量在秋冬季节与气温的正相关性比较明显,云量增加1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5期2015-03-29

  • 武汉与宜昌太阳总辐射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对比研究
    气温、相对湿度、云量等)实况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两地逐时太阳总辐照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总辐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武汉总辐照量值较宜昌地区显著偏大;两地太阳总辐照量与各气象要素相关性大体类似,不同的是宜昌气温、相对湿度及低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性比武汉差,而总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性比武汉好;详细统计了(低、总)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关系,对各种天气类型(阴、晴等)进行分析后发现(低、总)云量对总辐照量影响很大,云量与太阳总辐照量存在比较明显的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期2015-03-19

  • 南海沿岸近海地区大气特征分析
    特征分析3.1 云量由图2a可见,春季(3—5月)日平均总云量最多,为7.6成,秋季(9—11月)日平均总云量最少,为4.9成。夏季(6—8月)与冬季(12月—次年2月)日平均总云量相当,分别为6.7成和6.4成。两者相比,夏季白天平均总云量较多,冬季夜间平均总云量较多。各季节平均总云量日变化均呈现出白天多、夜间少的特点。冬春两季呈现“单峰”分布,即均以07时(北京时,下同)总云量最多,之后缓慢减少,直至21时以后,总云量又开始增加;而夏秋两季总云量则是呈

    海洋预报 2014年4期2014-11-17

  • 全天空成像仪云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用地基测云仪测量云量、云高等(陈渭民等,1997;宋庆利,2003;Martins et al.,200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基测云仪的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大气辐射研究机构为了定量研究云量对辐射的影响,与国家海洋大气科研所以及气候能源工作实验室合作研发了半球天空成像仪(hemispheric sky imager,HSI)。该仪器可以在白天拍摄全天空160°范围内的图像。Long and Deluisi(1998)详细地介绍了 HSI仪器的观测

    大气科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8-13

  • 面向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应用的时间序列云量预测方法
    目标区域,如果在云量覆盖较多的时候进行卫星成像规划,则容易得到利用价值较低的多云数据,同时也会造成卫星资源的浪费,而如果能提前预知云量覆盖情况,选择云量覆盖较少的时段进行卫星成像规划,则更有利于获取到满足遥感应用需求的少云或无云数据。因此,如何进行云量预测,以获取优质的能满足遥感应用需求的无云或少云数据,便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目前还没有直接面向卫星成像规划的云量预测方法。在云量预测相关模型方法方面,应用较多的是与气象相关的短期预测模型,此类模型主要是

    遥感信息 2014年3期2014-08-01

  • 黄河上游玛曲地区1971—2010年云量的变化特征
    71—2010年云量的变化特征吉哲君,王丽娜,李国军,宁和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甘肃 合作 747000)利用玛曲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的总云量、低云量等观测数据,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玛曲地区近40 a总云量、低云量的月、季、年际、年代际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40 a来,平均总云量距平在-0.1%~0.1%之间,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平均低云量以4.0%/10 a的速率递增;春、夏、秋季低云量呈现出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年5期2014-02-13

  • 1955—2012年安顺日照时数和云量变化特征分析
    )1 引言日照和云量是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近年来吴哲红等[1-3]利用安顺市6个地面观测站资料,对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但对日照和云的气候变化并未涉及。郑小波等[4]利用贵州和云南约180个测站的日照和云量等资料,研究了云贵高原日照和能见度的关系;谢仁波等[5]对思南县的云量变化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利用安顺站的云量和日照资料,分析近58 a来日照时数和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期望对这两个气象要素的气候变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3年5期2013-09-29

  • 1961~2009年我国地面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及云对其影响的研究
    我国华南地区的总云量变化很小,云量与直射太阳辐射、日照时数之间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认为云量不是造成太阳直接辐射和日照时数明显减小的主要因素。Li et al.(2011)分析了1961~2005年我国南方地区日照时数百分比与低云、高云云量之间的关系,发现低云云量与日照时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认为低云与中国南方地区日照时数下降有关。Wang et al.(2011)利用卫星资料分析了我国1984~2000年云对SSR的影响,认为高云对SSR变化有较大贡献。已

    大气科学 2013年5期2013-09-22

  • 黔东南州近40 a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辐射与太阳常数、云量、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以及大气气溶胶含量等有密切关系。太阳辐射变化的最直接反映是日照时数的变化。近年来,环境与气候的变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日照时数是影响气候变化、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因此在气候变化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多数研究发现全球太阳辐射量表现出逐年降低趋势,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变暗”[1-2],对全球大多数地区太阳辐射或日照时数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如美国、西欧和中欧的大多数地区等[3-4]。我国关于日照时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3年6期2013-09-02

  • 中国天山区域云量的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1)中国天山区域云量的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赵勇1,崔彩霞2,贾丽红2,何冬燕3(1.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3.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基于1961—2008年天山区域24站云量的逐日资料,使用相关和M-K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中国天山区域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季、秋季和冬季,伊犁河谷以北总云量最多,夏季则在中天山和东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年6期2013-07-19

  • 昭通大山包天文气象条件统计分析*
    北地区是中国平均云量最多的区域之一。但由于云南省独特的地形特征可能导致局地相对较好的气候条件的产生。因此需要借助详细的气象资料对大山包进行典型个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昭通市昭阳区气象局于1960年到1988年间在大山包采集的气象数据资料,并依据下一代优良太阳观测台址所确定的相关气象指标要求进行统计分析。该气象站建立在云南天文台太阳选址小组2010年12月踏勘过的大山包乡。本节对该地区的相对湿度、日照小时数、风速风向、总云量和低云量以及温度等参量进行统计分析。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2年2期2012-01-25

  • 武汉地区太阳总辐射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
    联的天空遮蔽度(云量)、大气透明状况、下垫面的物理特性、平流热量以及水分的输送等过程,都将导致太阳辐射能量的再分配,这种影响的大小具有显著的局地性特征,此后我国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4,5]。由于太阳辐射资源评估与预报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计算(以制定发电规划、电力调度)和预报的关键基础之一,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太阳总辐照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然后分季节建立逐时总辐照量预报模型,从而对太阳总辐照量作出有效预报。二 资料来源与方法由

    太阳能 2011年17期2011-08-04

  • 保定市近55a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009年的日照、云量、雾、沙尘等资料,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5 a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趋势变化率为-103.9 h/10 a,四季日照时数也均呈现下降特征,保定市的日照时数5月份最多,12月最少。影响保定市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14:00总云量的增多,以及雾、轻雾日数增多导致能见度的下降。日照时数;趋势;总云量;能见度1 引言日照时数表示一个地方直接受太阳光照射的实有时数,是太阳辐射最直接的表现,受云、雾、

    黑龙江气象 2010年3期20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