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

  • “古籍大佬”沈燮元
    域的元老级人物,沈老是慧眼如炬的古籍版本鉴定专家。他和古籍打了一辈子交道,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通过观察行格、避讳、刻工、纸张、字体、印章等细节,一看就能辨出古籍的真伪和版本,被业界尊称为“古籍活字典”。已经退休的沈老,实际上一直退而不休,笔耕不辍。早晨6点起床,7点坐上公交,8点抵达图书馆,除节假日外,每天都风雨无阻。30年前,他就开始整理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的《士礼居题跋》,立志要编纂更全面、更完善的版本,这是一项繁琐的工程。2020年,他终于完成了这部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4期2023-07-17

  • 文献之中别有趣味
    侯印国和沈老相识的时候,我20岁出头,沈老已经80多岁了。那时我在南京大学读古典文献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是清代藏书目录,这个研究需要查阅大量古籍善本和手稿原件,我便每天到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看书。很快我就发现有一位老先生每天也在古籍部的读者区看书,他所在的大桌子旁边有个小推车,上下三层摆满了书,桌上则平摊着不少书籍和古籍善本的照片和复印件,他每天都在研究这些复印件。后来我又发现,总有人拿着照片或者笔记本来请教老先生,询问的似乎都是古籍的版本、手稿上难

    民主与科学 2023年2期2023-06-25

  • 98岁宝藏老人火了:在图书馆当扫地僧,被称为“古籍活字典”
    2》,让98岁的沈老迅速出圈,并斩获一大群铁粉。镜头下,他独自一人住在租来的两室一厅里。每天早上七点钟,沈老准时转乘两路公交车,独自前往南京图书馆。南图靠窗的一角,是他的办公区域。一个小小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如山的书籍资料。坐定后,他一头扎进书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退休后的30多年里,沈老每天如此。一周五天,“刮风也来,下雨也来。”就连中午也不休息,吃过饭后,他一点半继续上班,每天要工作七八个小时。98岁的沈老,俨然一个兢兢业业的“90后”打工人。如果不是媒

    世纪人物 2023年1期2023-05-30

  • 闺门旦
    书,说,哇,全是沈老的书,《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梨记》等,这十几个剧本,可都是戏校老师要求我们必读的。你看,沈老读书读得好细,眉批密密麻麻的。你再看看这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浣纱记》,是稀缺的老版。书是竖版的繁体字,扉页上写着一九五九年九月购于苏州,落款只有一个印章,除了“沈”字,其他二字我皆不认识,看字体大气古雅,的确当得先生之称。沈老又是一位昆曲大家?比刘老师还有名?我急着问。一会儿咱们吃饭时细聊。本子一定要精益求精。王

    北京文学 2023年5期2023-05-27

  • “我这一生交付给了铁路” ——两院院士沈志云的长寿经
    但依然精神矍铄。沈老长期研究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1983 年,他发表了非线性轮轨蠕滑力模型,被国际通称为“沈氏理论”;1988—1998 年,沈老主持创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1998 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9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自从进了西南交通大学,我这一生就交付给了铁路,全部心思都在我国铁路发展上。”他的高寿,与他爱岗敬业、经常动脑、老有所为等有着一定的关系。沈志云“几年奋斗终于达到了目的”

    保健医苑 2022年7期2022-08-01

  • 老而好学寿延年
    刚好满100岁。沈老虽然听力有些欠佳,但依旧思路清晰、谈吐流畅,每天看报、读书、记日记,生活十分充实。几年前,90多岁的沈其韩院士还坚持每天上午到办公室,阅读国内外有关地质研究的论文。谈及百年人生感悟,沈老表示:“人生百年不过弹指一瞬,一定要惜时如金,不断学习。”百岁沈老仍“惜时如金”,爱学习、爱读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以为他的健康长寿与这不无关系。人的一生,年轻时是读书学习的最佳时代。进入老年,大脑组织有所萎缩,思维能力变差,若经常不用就会退化。读书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7期2022-07-26

  • 黄永玉不抢风头
    主持人也表示既然沈老不讲就请黄老讲。黄永玉摇摇手说:“我是手艺人,不会讲。今天下午我转回去,画张不像样的画送给大家吧。”面对有些尴尬和冷清的场面,黄永玉对主持人说:“沈老既然来了,机会难得,不讲可惜。我建议大家向他提问,只要有了话题,我保证他会滔滔不绝地一泻千里。”之后,面对大家具体的提问,沈从文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足足讲了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结束后,黄永玉握着沈从文的手表示祝贺,两个人会心地笑了。黄永玉有一本散文集叫《比我更老的老头》,里边有一段话:“我有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5期2022-05-30

  • 沈从文与湘西题字
    同下回来的。当时沈老已八十高龄,特意参观了母校,心里非常高兴。沈老返回北京后,对故乡的事物情牵梦绕,总想为母校出点力,做点事。这年12月,《沈从文文集》由花城出版社和香港三联书店联合出版,共得版税9700多元。他在此基础上再加平时积蓄,补足一万元,整数捐给母校,并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后来,学校用这笔钱盖了一座藏书楼,准备命名为“从文藏书楼”,来信请他题字。他知道后,赶紧回信说:“绝不能以我的名字命名,这与我希望的完全不同,就叫‘藏书楼吧!”他只题写了“藏书楼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3期2022-04-16

  • 沈从文与湘西题字
    同下回来的。当时沈老已八十高龄,特意参观了母校,心里非常高兴。沈老返回北京后,对故乡的事物情牵梦绕,总想为母校出点力,做点事。这年12月,《沈从文文集》由花城出版社和香港三联书店联合出版,共得版税9700多元。他在此基础上再加平时积蓄,补足一万元,整数捐给母校,并给校长写了一封信。沈从文为文昌阁小学题的“藏书楼”后来,学校用这笔钱盖了一座藏书楼,准备命名为“从文藏书楼”,来信请他题字。他知道后,赶紧回信说:“绝不能以我的名字命名,这与我希望的完全不同,就叫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2年3期2022-04-14

  • 退休转行二十载植绿护花谱新篇
    在社区见到他时,沈老正头戴旧草帽,身穿蓝色工作服,手持大剪刀,在花圃里修剪着枯枝败叶。虽已86岁高龄,但沈老看上去精神矍铄。谈及20年坚持义务绿化社区的做法,他说:“我现在还有力气,正好将我所学的一点知识用到小区绿化上。小区绿化好了,环境美化了,能增加居民幸福感。”交谈中笔者得知,沈老有着22年的军旅生涯,曾在军队中多次立功受奖,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他转业到镇江市供销社担任科长,工作中他继续保持军人本色,认真负责,曾经获得镇江市“十佳优秀

    国土绿化 2022年11期2022-02-09

  • 沈老
    近八十,我们称他沈老。别看他瘦小的身材,又是一大把年纪,可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后面挂着两个大拖篮,二百来斤的废纸并不感到很吃力。我问他为啥恁有精神,他笑笑:“习惯成自然嘛。”然后乐呵呵地告诉我他从事这一“工作”差不多六十年了,以前三五百斤也不在话下,现在二百斤的东西驮到十几里外的废品收购站中途还要歇几回。话语中,流露出一点岁月不饶人的感慨。有一回,他在办公室黑板上写了一个字“爨”让我们认。同事们不认得,我说出读音和解释。他惊喜地说:“你读过《项脊轩志》吗?”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2年1期2022-01-20

  • 沈从文在旧天津的“乞毓”之举
    着试探的心情,给沈老写了一封信,打算预支点稿费,以偿还部分债务。沈老对此十分关心,马上写了信来,提出要为我义务卖字。接着,就在《益世报》文学周刊上登出启事。当时我想,如果能将沈老的“启事”揉进文章岂不更好,但当时手边没有这类资料。于是抱着试试看和面见偶像的心情,我抄下每期给沈老寄样报的地址就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当我这个不速之客敲开沈老家门时,84岁的沈老由于疾病折磨,正卧床休息。沈夫人张兆和听我说明来意后,将我让到了沈老的卧室兼书房。我见沈老虽躺卧在床但精

    藏书报 2021年22期2021-05-30

  • 沈宗国治泄八法*
    尤深,今笔者就将沈老治泄经验详细论述如下,希望能在泄泻一症的治疗上对同仁们有所启发!常法正治,酸收固涩,固本培原泄泻一症,治法颇多[4],前贤系统总结为“治泄九法”,然法虽殊异,其要一也,断不离止泻通利二途,自古以来“头痛医头,见泄止泄”便被讥笑为庸医浅说,究其根源,见泄止泄,虑其“邪气未去,反致闭门留寇”是也,然泄泻犹如洪水决堤,除分流泄洪之法外,砂石筑坝围拦亦是常法,切不可人云亦云,一味通利,以致弄巧成拙,则祸不旋踵矣!沈老认为,对于久泄久利,虚象明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6期2021-04-17

  • 基于“五因三全”原则浅谈沈宗国大剂量用药经验
    经》也颇有研究。沈老精于中医辨证,熟知本草药性,深谙配伍规律,方精药简力宏,疗效颇为显著。先贤曾云: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沈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喜用“霸道”大剂,尤其在急性病、危重病以及疑难病中,采用大方重剂,集中兵力,一击中的,速战速决,并逐渐总结出“五因三全”的大剂量用药原则。“五因”即因人制宜,因药制宜,因势制宜,因位制宜,因变制宜;“三全”即正气全,脾胃全,肝肾全。沈老医名远扬,医德崇高,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对其用药经验体会颇深,现总结如下。1

    中医药通报 2021年2期2021-03-26

  • 陆维钊
    闻韩登安先生云,沈老所作名《金石吟》凡百首,又云长者与沈老为至交。用敢敬具芜函,乞为惠假录副,俾得学习,并广流传,晚保证半月内璧奉不误。如蒙赐助,则感激不尽矣。专此拜恳。敬颂健康!晚马国权再拜 一月十日赐示址:广州群众街宜安里8号维老前辈:上月蒙沙老代借法刻钤本二纸,已经摄影,并托沙老奉还,想经垂察。前曾闻诸韩登老,谓长者与诗人沈禹钟(一说粹钟)先生相稔,沈老所著《印人杂咏》,晚已抄得三十余首,闻共百首。其中咏韩登老一首,晚之抄本即缺,沈老后人如藏有稿本,

    中国篆刻 2020年8期2020-11-03

  • 痛定思痛 重装出发 ——让中国机床赢得世界尊重——记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走访蒂德精机
    在2019年年初沈老亲自来到蒂德精机实地探访,一心想要帮助公司成长。在全面了解公司的情况后,沈老与公司骨干共同讨论出蒂德精机近期的发展战略。时隔一年有余,沈老非常关心公司的发展现状,决定再次走访蒂德精机。笔者受邀陪同,带着一份期许,也带着一份思考。聚焦做减法 市场显成效到达山东兖州后,沈老不顾舟车劳顿,直接来到蒂德精机的生产车间,查看每一道工序,与车间工人直接交流生产中的问题。沈老用了两天时间,全面了解蒂德精机的生产情况、销售情况及财务情况。沈老(中间)与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0年9期2020-09-26

  • 双手编织致富梦
    体并无大碍。我向沈老请教养生之道,他的话简单、朴实而富有哲理:身懒病欺人,身勤人欺病。这3年来,我已跟沈老面对面或者电话里打过多次交道了,如同亲人般无话不谈。他的老伴常年患病。沈老有两个孩子: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挣钱。沈老在本村是名副其实的留守老人。沈老不愿意增加儿女负担,总是想办法靠双手增加收入,一天也不愿歇着。这次走访,我们聊到了核算收入这个话题,沈老扳着手指,逐项算来:3亩地粮食收成,除了自己的口粮和养2头猪,余粮还可稍稍贴补儿女。养

    科教新报 2020年23期2020-07-21

  • 风起辽海 ——沈延毅书法精品展研讨会纪要
    书协顾问):我跟沈老接触时间很长,1959年开始接触,1966年拜师,辽宁地区、东北三省、关外有史以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书法家,沈老师开一代新风,“如今魏法在辽东”的启功和一些在北京的有识之士都肯定了沈老的成就。当年我到北京去,沈老搞展览,启功给写的这个作品。他的书法作品,在东北地区来讲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关内为什么有人说不知道沈老的艺术作品呢?因为我们东北地区是艺术沙漠,文化艺术氛围不行。有这么高水平的书法家,他们老摇头,为什么摇头呢?因为他们没有见到沈老

    艺术品 2020年3期2020-07-04

  • 双手编织致富梦
    体并无大碍。我向沈老请教养生之道,他的话简单、朴实而富有哲理:身懒病欺人,身勤人欺病。这3年来,我已跟沈老面对面或者电话里打过多次交道了,如同亲人般无话不谈。他的老伴常年患病。沈老有两个孩子: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挣钱。沈老在本村是名副其实的留守老人。沈老不愿意增加儿女负担,总是想办法靠双手增加收入,一天也不愿歇着。这次走访,我们聊到了核算收入这个话题,沈老扳着手指,逐项算来:3亩地粮食收成,除了自己的口粮和养2头猪,余粮还可稍稍贴补儿女。养

    科教新报 2020年22期2020-06-11

  • 对沈浮导演“迟到的采访录像”
    里一阵阵发懵,“沈老病得好重啊!”“晚了,抢拍决定得太迟,太迟了!”我不停地喃喃自语。这可怎么办?“这沈老的电视片怎么编?”摄制小组的成员们始料未及面面相觑,一时也乱了方寸,他们不断将目光投向了我,示意我当机立断快拿主意:撤退,还是怎么办?即使拍,怎么拍,拍什么?我是惊惶失措,左右为难!考虑我国电影界著名编导演等老艺术家大多年事已高,当尽快抢救总结他们为中国电影艺术创作终其一生的宝贵丰富的创作经验,上影厂领导决定责成我任编导牵头组个班子,抓紧时间抢拍约几十

    上海采风月刊 2020年2期2020-04-05

  • 书色
    要谈及最爱,便非沈老的集子莫属了。沈从文老先生的书读进去总是别有一番趣意的。邂逅文中隐含之美,那种乐意总有不可言传的体味。初读之时,游于沈老的文字中,只觉充满了时代之感,是的,那确是远去了的华年,但让我分外亲近的是其中那些烟火人家的气息,没有喧宾夺主的凌厉,只像那水中的墨,一点点在思绪中晕染开来,淡泊却浓烈,浓烈却使人心安。读沈老的书,我分外清晰地体会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句句平常朴实,却绝非清寡之言,甚至于字字珠玑。循着那么一句,体味上一整天的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4期2020-03-31

  • 沈尹默与陈同生的水仙情
    此事后,立即安排沈老住进华东医院,还请了专家为沈老会诊,并多次去探望他。陈同生去医院看病时,总是不忘记向医生了解沈老的病情。那年春节前,沈老做了手术。除夕夜,陈同生没顾上自家吃年夜饭,先去看完沈老,还带上了一盆自己种的水仙花,老人家非常高兴,把花放在床头,逢人便讲这是陈部长亲自种的。三个月后,沈老病愈出院,写了一首诗送给陈部长:玉花翠叶水中仙,息息生香发妙妍。相视与君同一笑,门前江水远连天。詩下还题记:一千九百六十六年二月入华东医院割治肠梗塞,同生同志以水

    世纪 2020年1期2020-03-31

  • 沈宗国教授论“龙、牡”对药的临床妙用*
    ,深受患者爱戴。沈老处方用药灵活多变,在准确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尤其善用对药,以达到增加疗效、或兼顾次症、或制约药物偏性之目的。在长期的临床诊疗实践中,沈老积累了丰富的“龙、牡”对药的临床应用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其旁,今将其简要总结如下。1 气血亏虚型不寐、惊悸气为血帅,血无气则行脉无力而荣养失司;血为气母,气无血则无所依附而飘散无聚。由此观之,气血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心乃血脉之主,神以之为舍;肝是藏血之器,魂据此为居;如若心肝血虚;则神魂难守,妄动不安,故而

    光明中医 2020年10期2020-03-04

  • 想起“窄而霉小斋”沈从文
    到沈家,轻叩门。沈老开门迎客,把我们让进里间他那个“窄而霉小斋”书房兼客厅,和我们围着炉火烧得正旺的小火炉团团而坐。沈夫人——著名才女苏州张家四妹张兆和,给我们每人斟上一杯热茶,我們就边烤火取暖,边饮茶,边商量有关编辑出版国内外出版发行的《沈从文文集》事。我把将由我们花城出版社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分工合作,我们编辑出版发行国内,他们精装精印国际版发行海外等,对沈老详细说了一遍。他都同意。小火炉上那一把传统铁皮水壶,哼着安详欢快的曲调,一时使我

    花城 2019年5期2019-12-10

  • 问道大国医之沈宝藩
    的国医大师。初见沈老,让人完全想不到这位身体硬朗、步伐矫健、精神矍铄、声音洪亮的老人已有83岁高龄了,不仅如此,沈老每周工作的时间与强度堪比年轻人!一周有5个半天在出诊,还要不时外出巡诊、指导学术研究。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沈老到底是如何保持健康活力的呢?问及养生之道,沈老将其总结为12个字: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比起药物补益,沈老更推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食补来延年益寿,而沈老的食补之道注重两个方面:适量和调和。所谓适量,是指饮食适度、饮食有节,既不过饱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19年3期2019-09-10

  • 一位省纪委书记的八年
    工作”确定等等。沈老的笔记却从一件“小事”开始——1994年底在四川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当年重庆还未直辖,会议是在重庆召开的,我和纪委参加会议的同志就研究,在这个会议上纪委发出什么声音。”商量定后,沈老主动请缨要在会上发言。他讲的第一条就出乎当时很多人意料:要把上下级、同事、同志之间正常的工作关系与权钱交易的庸俗关系要区分开。要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近2个小时采访中,沈老爽朗地笑声一直伴随其中,让历史的起伏也有了温度。笑声中,他淡然地回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2期2019-09-10

  • 舞动夕阳
    身骨节非常僵硬,沈老硬是凭着一股求生的欲望,坚持苦练,这一练就是二十多年。老人每天坚持专门练习两小时以上,并将瑜伽融入行走坐卧之中。经过20多年的瑜伽练习,沈老面色红润、步履矫健,之前的老毛病统统没有了。沈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瑜伽不是年轻人专属。经过上海中医药大学测试,沈老目前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18岁,这也得益于沈老对瑜伽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沈老说:“我学习瑜伽仅4年时,前后判若两人。当周围的人看到我轻而易举地将两腿交叉放到脑后,然后用双手将整个身体腾空

    新天地 2019年8期2019-08-20

  • 一辈子和古籍打交道的好运老人
    杨帆与沈燮元沈老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他家门外的胡同里。远远看见沈老走来,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已96岁高龄的老人——没有拐杖,目光如炬,虽微驼着背,但依然精神矍铄。主动伸出手与我相握时,甚至还能感受到一股略带倔强的力量。的确,沈老很倔强。独自一人在南京生活的他,每周7天风雨无阻地去南京图书馆“打卡上班”。96岁的沈老内心有一种紧迫感,他给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标,已经排到10年以后。这位至今耳聪目明的老人是中国版本目录学、文献学领域的大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担任《中国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17期2019-07-11

  • 一位省纪委书记的八年
    工作”确定等等。沈老的笔记却从一件“小事”开始——1994年底在四川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当年重庆还未直辖,会议是在重庆召开的,我和纪委参加会议的同志就研究,在这个会议上纪委发出什么声音。”商量定后,沈老主动请缨要在会上发言。他讲的第一条就出乎当时很多人意料:要把上下级、同事、同志之间正常的工作关系与权钱交易的庸俗关系要区分开。要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近2个小时采访中,沈老爽朗地笑声一直伴随其中,让历史的起伏也有了温度。笑声中,他淡然地回

    廉政瞭望 2019年2期2019-03-28

  • 沈从文与“翠翠”
    计划,决定先拜访沈老。下车时,正值中午时分,夏天将我们接到他的家中。夏天家住自治州文化馆旁边,按照宋梧刚的意见,特邀了本土作家韩棕树、滕和叶共进午餐。韩棕树告诉我们,沈老现住在他的表侄黄永玉之弟黄永前家中。沈老虽年过八旬,但眼明耳聪、思维敏捷。前些日子,黄苗子给黄永玉题写“古椿书屋”匾额,顺便给沈老送一联“沱水开图画,边城出凤凰”,一语双关。沈老马上改为“天开图画,人出凤凰”,既歌颂前贤,又鼓后继,较前更显博深。在席上,宋梧刚作了一番周密的采访部署,他说,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8年9期2018-11-26

  • 沈从文逝世3个多月前 我为他拍照
    将近3年没有见到沈老了。这期间听说沈老因病几次住院,又听说他迁进了新居,享受副部长级的待遇。沈老的新居我只去过一次,那是1986年冬天,我去看望他夫人的妹妹——美籍华人作家、昆曲家张充和,那时沈老正在住院,当然无缘相见。1988年初,听说沈老已经康复,我萌生了访见他的念头。但又听说他杜门谢客,于是我就请沈老夫人的姐姐、著名昆曲家张允和为我写了一封介绍信。1月28日上午10时,我来到沈老的新居——崇文门附近的高层公寓。虽说几年未见,沈老的夫人张兆和还记得我,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32期2018-09-05

  • 书坛不老松沈宗镐
    的书法家沈宗镐。沈老鹤发童颜,虽然略显清瘦,却精神矍铄,戴着一副老花镜,慈祥的目光从镜片后穿过来,独自捧出一大叠作品集来,陪同笔者观赏书法墨宝。钟情笔墨身心正如此一幅幅深见功力的作品却是在沈宗镐退休以后久练而成。沈宗镐是1916年生人,幼承庭训,酷爱书法,长期从事文化工作。70岁重握毛颖,对一位老人而言,他要比常人花更多的時间和耐心去对待他所钟爱的书法艺术,不仅仅沉浸翰墨,孜孜以求,更不敢有丝毫怠慢。追溯20年学书过程,沈老深感书山之高、学海之深,只有勤奋

    新天地 2018年5期2018-06-27

  • 他用人格魅力感染身边人
    前一天,同事还跟沈老沟通过关于他专访稿的几点修改意见。那几天,沈老忙于工作,甚至通宵加班。未曾想,稿子尚未见刊,沈老便已驾鹤,这也成为沈老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专访。与沈老相识在某次历史文化名人的创作会议上,我被分配他的写作组,成为了他的“编外学生”。在向他学习、讨教的过程中,为沈老扎实的专业知识、敬业的态度深深折服。发给沈老的写作提纲,他都逐字逐句过目,并在每个改动的地方,清楚详实地标出修改原因。几次交流下来,沈老于我,已然亦师亦友。他学富五车、著作等身,

    廉政瞭望 2018年4期2018-06-05

  • 煮酒听雪忆故人
    。就在这一瞬间,沈老花白的头发、慈爱的目光、温雅的语调、硬朗的身板、健硕的步伐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的浮现出来。据我所知,早在1992年夏天,年过六十的沈老就不远万里、风尘仆仆的来到当时的青海互助酒厂考察,当时的老厂长郭起甲热情周到的接待了沈老一行。期间,他参加了在青海宾馆召开的中国白酒协会凤香型白酒协作组第四届会议。当他第一次品尝到互助酒厂生产的青稞酒时,沈老赞不绝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字字珠玑的赞誉说,互助青稞酒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西部高原民族的骄傲,

    西部散文选刊 2018年3期2018-04-12

  • 生活·生动·生气—浅谈沈锡纯的国画艺术
    其实这不只适用于沈老的艺术生涯,对其艺术造诣也是适用的。整体上说,沈老的艺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期。主要受诏安画派的影响,取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之长,形成了造型准确、赋色妍丽、兼工带写的风格,草虫花鸟尤为擅长,虽然年轻,但其笔墨已初有成,其艺术感觉较为良好,堪称天赋才俊。第二阶段,深入生活,画风趋于成熟。在经历了抗战的洗礼,以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渴望与热盼的,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入地体悟。在绘画上注意写生,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少能反

    中国书画 2018年1期2018-03-21

  • 沈从文——与《边城》中“翠翠”的渊源
    计划,决定先拜访沈老。见到了大画家黄永玉下车时,正值中午时分,夏天将我们接到他的家中。夏天家住自治州文化馆旁边,按照宋梧刚的意见,特邀了本土作家韩棕树、滕和叶共进午餐。韩棕树告诉我们,沈老现住在他的表侄黄永玉之弟黄永前家中。沈老虽年过八旬,但眼明耳聪、思维敏捷。前些日子,黄苗子给黄永玉题写“古椿书屋”匾额,顺便给沈老送一联“沱水开图画,边城出凤凰”,一语双关。沈老马上改为“天开图画,人出凤凰”,既歌颂前贤,又鼓后繼,较前更显博深。在席上,宋梧刚作了一番周密

    北广人物 2018年49期2018-01-23

  • “大国重器”之父沈鸿初衷薪尽火传
    “制造强国”……沈老沈鸿先生的身影在“天工开物”厚重悠扬的主题曲中向我们矫健走来。《大国重器》之长卷,“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最近,我由浏览德国“工业4.0大革命”生发的惊讶,到反复地学习“中国制造2025”受到的极大鼓舞,更加怀念沈鸿老先生。因之,我情不自禁地从书架上取

    中关村 2017年12期2017-12-14

  • 编余琐谈
    》。我知道韦泱与沈老的交谊颇深。两年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文史馆馆员丛书,第一本书就是由韦泱帮沈老编选的《昨夜星辰——我所认识的电影界人物》。《沈寂人物琐忆》是韦泱在《昨夜星辰》出版后,征得沈老同意后着手选编的。沈老是写老上海人物广受人们喜爱的高手。我曾经约他为《世纪》写的《徐訏和葛福灿的婚姻悲剧》一文也收录在“琐忆”一书中。这本人物琐忆,所写人物几乎都属“海派”,“京派”人物只有齐白石和华君武两位了。其中《齐白石的珍贵遗作》一文,我最

    世纪 2017年4期2017-11-23

  • 健身房里的“肌肉型爷”
    仔,又来了!”当沈老步入健身房,正在训练的年轻人纷纷像见到老朋友一样跟他打招呼,甚至有外国友人要求与他合影。沈老是这家健身房的常客,每天下午3时,他都准时来训练。他身穿白色背心,一身紧实的肌肉在背心下若隐若现,背部肌肉则盘踞在厚实的肩膀下,让他呈现出壮硕的倒三角身材。虽然沈老身高仅1.6米左右,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块头”,他也说年轻时自己身材瘦小,正是这么多年的健身训练,让他变成一名肌肉男。在健身房里,沈老十分神勇。无论是单双杠还是引体向上,他都玩得有模有

    金秋 2017年6期2017-06-21

  • 从“小物件”中挖掘沈因洛精神富矿
    是小处验作风。向沈老致敬,向沈老学习,从媒体对其经历、事迹、伟绩的大量报道中,轻而易举便能找寻到沈老身上最纯正的红色基因、最坚定的党性品格。而今日再度重温沈老事迹,笔者从那一个个小故事、一件件小物品中,同样看到了沈老的傲然风骨、人格魅力和精神品格。“旧报纸”见证守信之美。一份33年前的《人民日报》——岁月早已让报纸泛黄,可那篇《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依旧清晰。为了兑现承诺,沈老一个一个动员亲属同意,甚至与家人发生了争执。一如他生前所愿,在沈老去世三小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7年2期2017-05-04

  • 借你胸怀一哭
    ,走近来,拍了拍沈老肩膀,道一声:“沈老,您真是受委屈了。”忽报人间有委屈,泪飞顿作倾盆雨。沈从文哭,靠着这位美女记者,哭,哭,哭,嚎啕大哭,无可遏制;长歌当哭,不可断绝。谁,谁谁,能借一枕棉花质地之胸脯,供沈老放肆一哭?美女记者,对这位老男人之哭,不直接忽视,也不心生鄙视,这是一枕好胸脯?而我以为,这或许还只是千年前,阮籍车至穷途,其原野处之一棵杨柳,她可扶撑沈老额头,未必可撑持沈老心头。我看到她之不知所措,我看到他之无所适从,我知道,她不知道如何来抚慰

    散文百家 2017年4期2017-04-21

  • 一股清流绕画坛
    沈子丞先生。那天沈老的精神还可以,看到我后,沈老忙招呼我坐下,我就顺势在沈老病床边坐下。也许是有点激动,沈老用双手拉着我的手,以微弱的带有嘉兴话的口音对我说:“白榆,谢谢你来看我,看来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你们了……”听到这话,心中一阵酸楚。我忙回答说:“沈老你放心,你这次出院后好好休息,马上能恢复健康的。”沈老半闭着眼睛对我默默地摇了摇头。这时,我俩只能不断地安慰他老人家。从老人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出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离开沈老后,心里默默地为沈老祈祷,期

    苏州杂志 2017年1期2017-03-14

  • 茅盾退还润笔费
    小曼对来人说:“沈老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视力更不行了,一只眼几乎完全失明,另一只眼只有0.3的视力,不能多用眼力。不过你别太着急,爸爸经常和我们谈起家乡的事,也许会对你们破例的”。来人说了许多感激的话,告辞了。陈小曼把这件事向茅盾说了后,他很激动,当即撑着病体写了“寄语故乡”四个大字,让陈小曼用挂号信寄给了《浙江日报》社。1980年5月25日,《浙江日报》刊出茅盾先生的题字,并寄来50元润笔费。茅盾知道后说:“我写字一是帮别人,二是自娱自乐,收‘润笔费’很

    益寿宝典 2017年22期2017-02-26

  • 沈怡方导师悼词
    敬的金佩璋先生及沈老家属、白酒行业各位同仁、各位来宾: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代表白酒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其沉痛的心情悼念一直以来给于我们这一代白酒人无限关怀和教导、我们尊敬的导师沈怡方先生。回想起来,认识一直以”一位白酒界老兵”称谓自己的沈老已经有30年了,尽管沈老与我们不是学校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这几十年来,我们深深感受作为一代宗师的博学和睿智,您的大家风范成为我们整个行业的导师;我们亲身体会沈老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三颗心。一是超然脱俗之心沈老一生淡泊

    酿酒科技 2017年3期2017-02-01

  • 沈怡方先生追悼会在南京举行
    庄严肃穆,站立在沈老的灵柩前,再送这位酒界泰斗、良师益友最后一程!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宋书玉先生致悼念词,他深情地说到沈老是中国酒界的老前辈、知名专家,兢兢业业扎根酒业60余年,一直用自己的努力及奋斗助推白酒行业科研技术的向前发展,沈老的离世是行业的重大损失,也让大家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良师益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先生致悼词,沈老先生精益求精、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树立

    酿酒科技 2017年3期2017-02-01

  • 沈老先生追思会上的讲话
    专家代表赖登燡在沈老先生追思会上的讲话老专家代表赖登燡尊敬的金老师及家属亲友,各位来宾,各位酒界同仁:噩耗传千里,万里共悲鸣。中国酒业泰斗,一代宗师,我们尊敬的导师沈怡方老先生因病于2017年2月21日凌晨2点不幸仙逝,享年84岁。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相聚在这里,与至亲至爱、至尊至敬的沈老先生作最后的送别。此时此刻,再次在我们脑海里翻腾出我们三十多年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一颗激情飞扬永不疲惫的生命之心;一代学识渊博应用自如的白酒宗师;一颗苛刻挑剔力

    酿酒科技 2017年3期2017-02-01

  • 目光
    凡身份。这些年,沈老一直是全国重大展览和赛事的最高执法官,其目光所及可以说直接关系中国书法的未来发展。去年深秋,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在山城重庆召开。我有幸第一次实实在在地见到了这位钦慕已久的书坛风云人物。想来,关心书法的人对于沈鹏先生那充满激情的草书是有口皆碑的。难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大会开幕式上,沈鹏先生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即席致词。眼前,这位身体瘦弱、满头银发的普通长者难道就是“他”吗?我尽力睁大眼睛,目光长时间注视着沈老,试图找到和我心目中的“他”的一

    苏州杂志 2016年4期2016-11-24

  • 1980,晚年茅盾谈话录
    ,陈一口答应:“沈老在北京医院×楼住院,六一晚上你去吧。”我和妻子按时赶到北京医院,在一个大房间里,只见沈老穿着无领毛线开衫,比一年前消瘦些,但精神尚好,一个解放军战士剥了桔子递给他,沈老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我说:“沈老,你的牙齿还好呀!”他回答:“假的。”我把沈老的半身塑像——湖南文艺美术师小林的新作,摆在他面前的小桌上,问他:“沈老,这是用浏阳菊花石雕的,你看像不像?”他瞄了一眼连说:“像,像。”沈老刚用完桔子便与我“闲聊”,我把卡式录音机打开,他竟一口

    同舟共进 2016年7期2016-07-06

  • 一抹包你换双眼
    看不见。后来找到沈老沈老看了他的检查报告,说再做十次还是看不清,沈老让他用拨云眼膏点完一个周期后,黑点、白斑全部消失了,视力也恢复正常,看东西很清楚,他感叹地说:挨了两刀竟不如一支拨云眼膏。沈老说,这种情况临床很常见,手术只摘除了白内障和更换了晶体,却无法促进角膜更新和清除玻璃体混浊物,而且手术也改变不了眼组织新陈代谢水平,变性蛋白和毒素垃圾的排出,即使再换十次晶状体,患者还是看不清楚。沈老说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角膜斑翳、飞蚊症、黄斑变性、老花眼等都与"

    中老年健康 2015年5期2015-05-30

  • 寂寞孤城
    ,就消逝了,只在沈老的梦里出现,孤孤单单。但这么一座璀璨的寂寞孤城在我的记忆中却永久留存下来了。翠翠和爷爷在湘西清丽山水的掩映下,用最纯美的本性生活着。还记得一开场,沈老就用寥寥几笔如此写道:“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是一个简单的世界,拥有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美丽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一对眸子清亮如水晶一样。湘西的民风是淳朴的,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却仿佛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4年3期2014-06-23

  • 历史的抉择*——沈钧儒与新政协会议的召开与维护
    大转变。即是说,沈老通过革命的洗礼后,在历史转折关头下,毅然而然地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从“第三者”转变为中国共产党党外的布尔什维克。一、会议前期:引导民盟转向新民主主义道路政治协商会议肇始于抗战初期,抗战伊始,政治对立屈从于民族大义,各党派各团体心照不宣地发挥了政治协商合作的精神。在诸多的政治党派中,民盟与政治协商会议渊源极深,其成立之初便期许和赞赏政府当局“延致党外人士”以团结各方,集中力量,“回忆抗战之初,政府延致党外人士

    湖湘论坛 2014年4期2014-04-06

  • 重识大师 再现经典——沈尹默系列画集编辑手记
    时,我们重点围绕沈老上述书法成就进行精心设计,使画集呈现出以下几大突出的特点。第一,此系列画集采用高清放大图片,清晰再现沈尹默超轶绝伦的笔法技巧。诚如画集编者所指出的,当代学者长期以来对沈尹默书法的贡献认识不足,究其原因,还在于已出版的沈老书法作品多为图录式的全景缩印,这极大影响了读者对其笔法细节的认识。而事实上,沈尹默的科学笔法理论,是其对现代中国书法史的最大贡献。在对传统书学理论与书法创作实践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中,沈老确定“笔法”为书法本体的核心内容。他

    全国新书目 2013年9期2013-04-24

  • 老爸“偷”艺
    前见住对楼二楼的沈老在阳台的一张桌子上挥毫泼墨,一招一式下来,一个繁体的“龙”字跃然纸上,仿佛随时都要腾云驾雾而去。因为两楼相距仅五六米,自家在三楼,看沈老家可谓居高临下。老爸立刻心血来潮,买回文房四宝,也在阳台摆了张桌子,知道沈老每日清早8点必在阳台挥毫,老爸便在自家阳台握笔恭候,见沈老开始写字时,老爸端着架势学起来。沈老每每写完字,都会把沈夫人叫过来点评。老爸也把老妈喊过来看他写的字。老妈总嘲讽道:“你这字像鸡抓的。”老爸也觉得自己这字和沈老的比相差甚

    金色年代 2012年5期2012-08-30

  • 创造奇迹,你也可以
    身体奇迹的奥秘。沈老是在62岁那年才开始接触瑜伽的。在这之前他的大半生都处于被疾病折磨的痛苦中。他曾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胆结石、慢性咽炎、鼻炎,还因胃出血而住院5次。刚开始练习瑜伽时,60多岁的他全身关节和肌肉已经非常僵硬,所以难度很大。不过,老人并不放弃。他坚持练习,循序渐近,慢慢地他的关节、韧带、骨骼都越来越柔和,活动起来也越来越自如了。如今,经过近20年的瑜伽练习,这位80高龄的老人,仍能面带微笑,轻松自如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瑜伽姿式,80岁

    全国新书目 2009年19期2009-12-07

  • 我听沈醉讲过去
    单位联系,决定把沈老安排在湖南蓉园宾馆4号楼2楼。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和尹辉同志到火车站将沈老接到蓉园宾馆。在下塌的客厅里,沈老很虚心地吟起了他老人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半生作恶为封侯,今日归来愧更羞。堪慰家乡诸父老,当年逆子已回头。在我全程陪同沈醉的16天时间里,他对我谈了很多事情,使我从中深受教益。“我是一个有罪的人”一天下午,沈老没有出去看望朋友,也正好没有朋友来看他。我对他老人家说:“沈老,我读过您的著作,很受教育和启发。”沈老谦虚地说:“不敢

    报刊荟萃(上) 2009年8期2009-09-23

  • 两会期间访沈鹏
    位。上午9时许,沈老忙中偷闲应约接受了记者采访。面对一位德高望众的中国书法界泰斗,面对一位76岁高龄的老人,此时此刻,面前平易近人的沈鹏令记者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高兴又焦灼。说熟悉是因为2007年全国两会上与沈老就近距离接触合影、交谈过;说陌生是因为3年只见过3次面,给沈老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唯恐沈老记不得了。沈鹏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兼任

    企业文明 2009年4期2009-05-07

  • 黄山与人
    堪衡岳比芬芳”。沈老湖南人,又称衡山老人,田汉同志是把沈老的人格品质比成崇高巍峨的衡山。我只更动一个字,记述一下沈老登黄山的经历,也算是对沈衡老光辉一生的一小段补白吧。我常想黄山风景绝胜处,玉屏楼的门楣上,应该有一块匾额,在“玉屏楼”三个手书体之后,署名:“沈钧儒一九五六年八月八日”。这块牌子应该56年就有的,可至今还未能挂上,不能不说是件憾事。风景胜地的题署与石刻,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黄山虽没有象泰山那样受过皇帝的封禅,留下那么多的石刻,让后人去寻味去

    清明 1995年4期1995-03-31

  • 一钱难倒沈钧儒
    车只能停在坡上。沈老准备下车付力钱,谁知周身上下都摸遍,也没摸出一分钱来。就用商量的口气对车夫说:“真对不起,身上没有零钱,请你稍等,待我回家取来。”车夫听说没钱,火气就上来,怪声怪气地对沈老说:“看你倒象个读书识字人,怎么今天也玩起江湖来了,格老子不吃你这一套,想溜之大吉,没有门儿。你如一去不回,叫我在这儿等那个冤死大头鬼。”沈老说:“你看我是象那种不讲良心的坏人吗?”“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你是什么人,安的又是什么心。手中没有钱,还摆什么阔,还坐什么车。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6期1991-01-01

  • 把毕生精力献给医学事业
    。但是要访问一下沈老,还是很难的。他不是外出活动,就是参加会议去了。好不容易事先约定时间,我们终于在沈老家里觅到了他。沈老热情地招呼我们。他对我们说:“我现在农工民主党一摊事,医学科学院一摊事,自己还要写东西,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从外表看,沈老不但体魄健壮,腰板挺直,而且脸上、手上,连一块老年斑都没有,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八旬老人。我们向沈老讨教健身的奥秘。沈老笑着说;“我可没有什么‘奥秘,只不过是不把个人的烦恼放在心里罢了。”一句话实际启示出来了情绪因素对

    祝您健康 1985年6期1985-12-30

  • 从郁达夫和沈从文两文集谈起
    生了。”但应该说沈老笔下的生活气息之浓郁,还是得力于入京之前那段光怪陆离、绚烂多采的青少年颠沛生活的土壤,和他敏锐的观察力、优美的文笔,迥非一般“沙龙”文士所能想象的。这也正好说明了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文艺修养二者不可偏废的关系。当然,在伟大时代的现实变革当中,要恰如其分地知人论世是不容易做到的。沈老在一九四五年七月重校他的长篇小说《长河》时所写的《题记》中说:“……想起我的读者在沉默中所忍受的困难,以及为战胜困难所表现的坚韧和勇敢,我觉得我应当沉默,一切话都

    读书 1982年5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