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

  • 《史记》里的人间清醒
    好他还有一个名叫冯谖的食客,忠心耿耿,为他谋好退路,又设法帮助他官复原职。此时曾经离他而去的食客又都纷纷归巢。孟尝君勃然大怒,昔日我落魄你们拍拍屁股走人,现在又想回来享受荣华富贵?冯谖连忙劝他: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就是人情世态本来的面目。就像人赶集一样,早晨侧着身子往集市里面挤,傍晚却头也不回地都走了,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早晨、讨厌傍晚,而是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这个道理,自小养尊处优的孟尝君自然不懂。好在他有冯谖,一句话给他说得清清楚楚,三两下帮他

    领导月读 2023年9期2023-11-21

  • 冯谖为孟尝君“买仁义”
    多门客。有一个叫冯谖(xuān)的人,家里非常贫穷,几乎要饿死了,就托人请求做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问来人:“这人有什么爱好吗?”来人说:“没有。”孟尝君又问:“他有什么才能吗?”来人说:“没有。”孟尝君笑着说:“好吧,让他来吧。”冯谖到了孟尝君门下,孟尝君的手下很看不起冯谖,就供给他恶劣的饮食。过了不久,冯谖倚着柱子,弹着宝剑,高声唱道:“长剑啊长剑,咱们还是回去吧。这里没有鱼吃呀。”有人把这事报告给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过了不久,冯谖又唱起歌来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3年4期2023-08-02

  • 狡兔三窟
    的是孟尝君的门客冯谖为孟尝君开拓栖身地,帮助他在政治漩涡中安身立命的故事。“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他喜欢结交有才华的侠义之士,邀请了许多这样的人住在自己家中,称为“门客”。在这些门客中有个叫冯谖的人,住了很久却一直一言不发。孟尝君觉得很奇怪,但也没有赶他走。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去薛地讨债。但他到了以后,非但没有跟百姓们要钱,反而把债条一把火全烧了。百姓们以为他这样做是出于孟尝君的授意,于是对孟尝君充满了感激。后来,孟尝君失势,被齐王解

    阅读(中年级) 2023年4期2023-05-30

  • 高枕无忧
    他府上有位食客叫冯谖,在府里住了很长时间,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孟尝君感到很奇怪,他什么也没说,依然好好款待冯谖。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收租钱,临行前冯谖问:“先生,您要我买什么回来呢?”孟尝君说:“什么都可以。”冯谖到了薛地,对薛地的人民说:“孟尝君让我把你们的租钱都免了。”薛地的人民都很感激孟尝君。冯谖回去报告了这件事情,孟尝君很不高兴。后来,孟尝君被免了职,和冯谖一起来到薛地。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孟尝君大为感动。冯谖又帮助孟尝君恢复了丞相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5期2023-05-08

  • 狡兔三窟
    去做这件苦差使。冯谖出发前,问孟尝君是否需要他买什么回来。孟尝君随口说,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到达薛地后,假借了孟尝君的命令,把欠债百姓的债契都烧了,这下,薛地老百姓对孟 尝君感激涕零。冯谖回来后复命道:“您财产丰厚,什么都不缺,只缺‘义,所以,我就为您买了‘义回来。”没过多久,孟尝君的官职被君主罢免了,于是,他只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地。当地老百姓扫尘洒水,隆重迎接他。孟尝君这才明白冯谖为他“买义”的深意。冯谖说道:“为了活命,狡猾的兔子會准备三个藏身的‘洞

    红领巾·萌芽 2023年2期2023-03-02

  • 长铗,归来乎! ——基于《冯谖客孟尝君》的延伸与联想
    定这个带着长铗的冯谖也带有一定的楚地血统。是的,这个落魄汉子就是后来历史中鼎鼎大名的冯谖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经由《史记》《战国策》一直流传,成为与孟尝君相关的重要故事之一。当然,冯谖究竟存不存在,也还是值得思考的。司马迁将冯谖故事放置在《孟尝君列传》最末,此前已经将孟尝君一生写尽,而笔锋一转,以“初”字切入冯谖,颇似《左传》笔法,但也透露出史迁对这段记载真实性的质疑,故姑置于最末以存疑。这当然也是猜测,但想必虽不中亦不远矣。让我们将视线切回到冯谖身上。在

    古典文学知识 2022年6期2023-01-09

  • 冯谖客孟尝君”的作者从属
    尝君列传》都有“冯谖客孟尝君”一段文字,两篇文章中冯谖故事的主干没有差异,而枝叶细节上有不同,叙事一详一略,《战国策》详,《史记》略。是《史记》在《战国策》的详文里削枝减叶而成,还是《战国策》在《史记》简略的文章基础上增枝加叶而成、作者从属是谁?这要经过一番讨论。一、作者从属的疑惑“冯谖客孟尝君”的篇段分见于《史记》与《战国策》,其先作者到底是谁,根据常识与学者的讨论大致有三种倾向:第一,《史记》摭取《战国策》说辞;第二,《史记》别有所本,不是本于今本《战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2022-11-27

  • 浅谈“冯谖”对秘书工作艺术的启示
    □陈莎/文《冯谖客孟尝君》是出自《战国策·齐策》记叙了在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各诸侯国和贵族等领主势力均遭到削弱,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的拥护者和出谋划策的人才,一股养士之风在王侯将相间兴起,从而出现了“士”这一特殊的群体,这段时间尤以四大公子为甚,如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及吕不韦等,这些士大多是能言善辩,有一定的政治见解,或是有一技之长,甚至身怀绝技。“食客三千”也成了那个时代的一大亮点。士阶层是当时的特殊阶层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6期2022-11-11

  • 么呢?齐国有个叫冯谖(xuān)的人去投靠孟尝君。 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或才能,冯谖都说没有。 孟尝君便让冯谖做了自己门下待遇最低的门客。 冯谖知道后,倚着柱子弹剑而歌:“剑啊,我们快回家,这里的饭菜没鱼虾;剑啊,我们快回家, 这里出门没车马; 剑啊,我们快回家, 这里没钱能养家。 ”孟尝君听说后满足了冯谖的要求。一次孟尝君问手下的门客,谁可以替他去封地收账。 冯谖站了出来。 临行前,他问孟尝君收完账是否需要买些什么。 孟尝君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吧。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2年4期2022-09-15

  • 浅谈“冯谖”对秘书工作艺术的启示
    冯谖客孟尝君》是出自《戰国策·齐策》记叙了在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各诸侯国和贵族等领主势力均遭到削弱,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的拥护者和出谋划策的人才,一股养士之风在王侯将相间兴起,从而出现了“士”这一特殊的群体,这段时间尤以四大公子为甚,如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及吕不韦等,这些士大多是能言善辩,有一定的政治见解,或是有一技之长,甚至身怀绝技。“食客三千”也成了那个时代的一大亮点。士阶层是当时的特殊阶层,有一定的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6期2022-07-25

  • 老子的“上德”与“下德”
    为国相,派遣门客冯谖到其封邑薛城收债,让他收完债款,视家中所缺,购置若干物件。冯谖去后,召集负债的百姓,将债券付之一炬,假称这是奉了孟尝君的命令,以债款作为赏赐。冯谖回到齐都,报告孟尝君说:“我看您的府中什么都不缺,只缺‘义’,所以我把债款给您买了‘义’。”孟尝君很不高兴,但也只能作罢。 一年之后,孟尝君罢相,回封地居住。离薛城尚远,就见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迎接。孟尝君此时才明白冯谖所作所为的意义。他对冯谖说:“先生给我买的‘义’,如今我亲眼见到了。”这就是

    新传奇 2022年19期2022-06-18

  • 以平常心对待势利人
    而别。只有一个叫冯谖的门客,不仅没有离开他,而且还想方设法帮他恢复了相位。当孟尝君又成了有权有势的人时,那些曾经弃他而去的门客,又纷纷厚着脸皮想要投奔于他。孟尝君大怒道:“这些人都是见风使舵的势利小人、变色龙,我落魄时,他们离开我。我风光时,他们又想来巴结我,他们真要敢来,我还要朝他们吐口水。”这时,冯谖问孟尝君一个问题:“在同样一个菜市场,为什么早晨人那么多,晚上就没人了?”孟尝君一时回答不上来,冯谖便解答道:“那是因为在早晨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新鲜蔬菜,

    中外文摘 2022年10期2022-05-17

  • 微处摹心 难时彰仁 ——试析《冯谖客孟尝君》的细节艺术和价值取向
    富和思想价值。《冯谖客孟尝君》是其中的经典名篇,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价值取向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以微见深,言简义丰——《冯谖客孟尝君》的细节艺术(一)冯谖冯谖的处境是“三无”:无财、无好、无能。他唯一拥有和珍视的物件就是一把宝剑。为了向孟尝君索要待遇,冯谖三次弹剑而歌。当孟尝君两次满足了他的要求之后,冯谖“揭其剑,过其友”。这些关于宝剑的细节,在文字表面之下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冯谖用宝剑彰显自己的身份,同时也反映出他深层的内心世界。宝剑是

    名作欣赏 2022年12期2022-04-22

  • 你家里缺少什么
    这样的问题。他让冯谖到自家的封地薛邑去收债。并告诉他,债款收齐之后,看我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回来。 冯谖是孟尝君的食客,已经在孟尝君的府里住了几年。但他绞尽脑汁,一路走一路想,也想不起孟尝君家里缺什么东西。后来灵机一动,才想出一个好主意。 冯谖到了薛邑之后,通过当地官员,通知各家各户前来还债。欠债的百姓虽然大多生活艰难,但还是想方设法,凑齐了债款。冯谖先让他们核对自己的借契,都表示无误后,他站起来说:“我这次奉孟尝君之命而来,不是来收债,而是来免债。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3期2022-04-01

  • 吃鱼的故事
    鱼的故事。一则是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冯谖听说孟尝君招贤纳士,就衣衫褴褛地去投奔。孟尝君把他安置在比较低级的住所里,但这个穷困潦倒的冯先生对自己的待遇相当不满意,于是抱着用草绳缠着剑把的长铗引吭高歌:长剑啊长剑,咱们还是回去吧!这里吃饭没有鱼。孟尝君于是提高了冯谖的级别,有鱼吃了,居高档住所了。然而,冯谖并没有满足,出门还要坐马车,还要领薪水,还要养家糊口,于是“故伎重演”,数次弹铗复歌,惹得孟尝君很是不悦。但是,正是这个“贪婪索取”的冯谖,后来凭借其才智恢

    杂文选刊 2021年7期2021-07-16

  • 听话
    的话,留下了他。冯谖“胜败乃兵家常事”,孟尝君也做不到常胜不败,他后来也不得不听了冯谖的话。冯谖是孟尝君的门客(门客即谋士)。有一次孟尝君想要派一个人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去向百姓们收债。在出发之前,冯谖给孟尝君挖了个坑,他问孟尝君:“收完债之后,要给您买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不知这是冯谖的计策,就说:“你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回来吧。”冯谖到了薛城后,没有收债,而是把百姓召集到一起,把债券凭证都烧了,还说这是孟尝君的命令。百姓们被免除了债务,都很感激孟尝君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11期2021-03-17

  • 冯谖买义
    国的孟尝君有个叫冯谖的门客。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去薛城收百姓欠的債,冯谖临走时问:“如果债款收回来,用他买些什么呢?”孟尝君说:“你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城,把百姓召集到一起,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借约都烧毁了,百姓们都十分感激。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什么。冯谖说:“我看您府里珠宝成山,牲口满棚,什么都不缺,惟独缺少‘义,所以我替您买了‘义。”孟尝君听说冯谖把借约都烧了,很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一年后,孟尝君被齐王贬回薛城。走到离薛城还有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11期2020-12-23

  • 巧用抑扬文增辉
    《战国策》中《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表现出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后面的“扬”,这种写法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欲扬先抑,是一种描写人物的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揚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手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9期2020-05-20

  • 成语里的中医:高枕无忧
    有一次他派一个叫冯谖的门客去自己的封地讨债,结果冯谖去了之后不仅没有讨债,反而把借债人的借据都给烧了,回来复命说是为您买来了“义”,也就是收买人心的意思。后来孟尝君失宠,回到封地,得到百姓拥戴,很高兴。这时,冯谖说道,狡兔三窟,您在封地站稳了脚跟,只能算得到了一窟,还不能高枕而卧——这是高枕无忧这个成语的前身。高枕而卧,在先秦时期应该已经是一个常用词了。上面的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在同书《魏策》中也有“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的说法。后世的实际运用中

    家庭医药 2020年19期2020-01-02

  • 冯谖的性格及对职场秘书的启示
    廖联思冯谖是《大学语文·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的人物,此人在战国时期做了孟尝君家的门客,门客就是“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1],相当于当代的秘书职业,“‘秘书’一词源自拉丁文,意即,‘可靠的职员。’所谓‘可靠’,一是工作能力层面上的可以依靠,二是职业道德层面上的可以信赖。”[2]他在做门客时是孟尝君最可信赖的助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在做门客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一.他多才多艺,却低调做人“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3]一开头就直接道出他做“

    文学教育 2019年18期2019-11-26

  • 苜蓿记
    策·齐策》里的“冯谖弹铗”,这个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一点也不亚于司马迁写的人物列传。齐国的穷书生冯谖,托了关系,总算投奔到孟尝君的门下了。不过呢,他是有心计的,他要看看孟尝君是不是值得他投靠。第一步,应该不错,冯谖进门时,孟问了介绍人两个问题:冯有什么爱好?冯有什么才能?都没有,只是当食客,找个吃饭的地方。孟也不计较,他养士千人,不差这一个。你想啊,这样一个吃白食的人,断不会得到人家的重视,只有粗茶淡饭罢了。过了不久,这冯谖,开始了他的三部曲。他的动作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9年9期2019-09-10

  • 当作小说,是一流的
    孙绍振《冯谖客孟尝君》出于《战国策》,该书记载了春秋《左传》以后至楚、汉统一245年间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其中包含《左传》《国语》所未见的史料,在刘向(前77—前6年)将之编撰成书以前,不少就為司马迁(前145—?)所征用。然而,许多史料是不确切的,更多是策士们的夸张甚至虚构,就是司马迁有时也难免上当。《汉书·艺文志》将《战国策》列为史,有学者不认为是史,将之归入子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应该将其作为史书,子书为一家之言,《战国策》综合诸家,非一人之作,

    语文建设 2019年12期2019-09-10

  • 冯谖的性格及对职场秘书的启示
    廖联思内容摘要:冯谖是战国时期孟尝君家的门客,从他到孟尝君家做门客时的言行表现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了解到他是一位很有个性,智慧超群的人,他的性格特點对当代秘书有很大的启示:对职场环境的选择,对职场坎坷的认识,对忠于职守的坚持才能让秘书获得长远发展。关键词:冯谖 性格 启示 秘书冯谖是《大学语文·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的人物,此人在战国时期做了孟尝君家的门客,门客就是“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1],相当于当代的秘书职业,“‘秘书一词源自拉丁文,意即,‘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6期2019-06-17

  • 当作小说,是一流的
    孙绍振《冯谖客孟尝君》出于《战国策》,该书记载了春秋《左传》以后至楚、汉统一245年间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其中包含《左传》《国语》所未见的史料,在刘向(前77—前6年)将之编撰成书以前,不少就為司马迁(前145—?)所征用。然而,许多史料是不确切的,更多是策士们的夸张甚至虚构,就是司马迁有时也难免上当。《汉书·艺文志》将《战国策》列为史,有学者不认为是史,将之归入子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应该将其作为史书,子书为一家之言,《战国策》综合诸家,非一人之作,

    语文建设·上 2019年12期2019-05-30

  • 嗜好与专长,哪个重要
    赞叹。战国时期,冯谖到孟尝君门下做食客,孟尝君问他:“客何好?”(您有什么嗜好?)冯谖的回答是我没有嗜好。孟尝君再问:“客何能?”(您有什么专长?)冯谖说我也没有专长。这段对话精彩,孟尝君把嗜好和专长分开,很有意思。专长为人服务,嗜好自己享受。专长可以挣钱,嗜好自己花钱。孟尝君好像认为人应该有嗜好也有专长,他想借一个人的嗜好和专长了解那个人,而且他先问嗜好,后问专长,显示他对那个人的尊重。人活在世界上,最好既有专长也有嗜好。专长发展生活,嗜好调剂生活。例如

    意林绘阅读 2018年11期2018-12-07

  • 孟尝君与他的门客
    淡饭了。有个名叫冯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当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谖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谖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又过了五天,冯谖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8年11期2018-11-29

  • 狡兔三窟
    。孟尝君这才知道冯谖的远见卓识。冯谖对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这使它免于被猎人打死或被猛兽吃掉。如今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垫高枕头,高枕无忧呀!”在孟尝君的要求下,冯谖表示愿意再为他凿两个洞穴。冯谖来到魏国,在魏王面前讲孟尝君的好处和能力。魏王决定请孟尝君出任魏国的相国。冯谖告诫孟尝君千万不要接受邀请。魏王诚心诚意聘请孟尝君,但他还是拒绝了。齐王得知后,赶紧恢复了孟尝君的职位,这样,冯谖为孟尝君凿成了第二个窟。之后,冯谖又让孟尝君请求齐王,让他在薛地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8年3期2018-10-27

  • 狡兔三窟
    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成语解释: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他在家里一共养了三千个客人。由于人实在太多,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8年9期2018-10-25

  • 关于《冯谖客孟尝君》一文的教学
    有一篇选讲篇目《冯谖客孟尝君》,文章选自《战国策》,主人公冯谖从一个列国纷争、人才辈出的伟大的时代走来。在他身上,映照着那个时代里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士”。他们的千秋智慧,他们的道德取舍,他们的人生际遇凝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一道绚丽风景。他们的形象,今天读来,依然栩栩如生,鲜活无比。无疑,这是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中的精华。古往今来,诸多名家大家无不推崇传统文学,无不主张精读传统经典。时至今天,高中语文全国统编教材中文言文分量的加重、世纪末中国理工大学人文讲座的风

    知识文库 2018年23期2018-10-20

  • 冯谖为主凿三窟
    去收债?”有个叫冯谖的门客在通告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说自己能去。孟尝君高兴地接见了他,叫总管把合同契据给冯谖装载在车子上,让他到薛城去收账。冯谖临行前问孟尝君:“债收齐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答道:“挑我家里缺少的买吧!”冯谖驱车到了薛城,那里的劳苦百姓听说来收利息了,一个个叫苦连天。冯谖就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契据当众烧掉,说是把那些钱赏赐给百姓了,老百姓感动得都高呼万岁。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些什么回来?”冯谖答道:“你说挑家里缺少的买,我想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8年11期2018-04-03

  • 冯谖的诗
    冯谖最冷一天我将滚动中不断蜷缩的梧桐树叶认作受惊四窜的栗鼠但没有低估屋外的沉重严寒刺激了口腹之欲也解放了我们犹犹豫豫的手脚它拆穿虚假的漂亮如同否认确凿的美丽好多街道其实从未涉足一些巷子已经分辨不清热气是存在的磅礴却无计可施潜进室内中央空调回水的声响就像麻雀在集体哺乳哦,妈妈我决定宽恕这个纸糊的世界下层建筑十年前,集镇中不存在寺庙除了一些飘忽的影子没有什么可以带来长期的光亮后来它是郑重其事的房子保存着很多畏惧让我理直气壮地望而却步如今一切已经变得日常险恶在发

    安徽文学 2018年3期2018-03-29

  • 常问自己“最缺什么”
    贤近日重读古文《冯谖客孟尝君》,细细品味而有一番感悟。孟尝君拿出账本问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帮我到薛地收债?冯谖自告奋勇地领受了任务。辞行时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赶到薛地,冯谖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后,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当场烧掉。后来,面对诘问,冯谖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47期2017-06-06

  • 冯谖拿钱买“义”
    然后出了个通告。冯谖看了通告后,便在上面写了两个字“我能”。于是,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在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债款全部收齐,用它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冯谖赶着马车到了薛城,派出官吏召集那些应当还债的百姓都来核对借约。借约核对完了,冯谖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借款赐给百姓,烧掉借约。百姓见状感恩不尽,齐声欢呼万岁。冯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齐国都城,一大早就要求进见孟尝君。孟尝君奇怪他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就问道:“怎么回来得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6年17期2017-06-05

  • “欲扬先抑”也是作文的一种好方法
    白了。有篇古文《冯谖客孟尝君》,文中写了一个叫冯谖的人,他家穷,经常连饭都吃不上,孟尝君收留了他,供他吃喝不愁。按理说,冯谖该知足了,该感激了,可这冯谖偏不,还不断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什么没有鱼吃啰,什么出门没有车坐啰……反正,引得其他人都对冯谖不满……你看,作者这样写冯谖,不是在贬损他吗?这就是“抑”。文章后面写到,可正是这个人人都讨厌的冯谖,后来却为孟尝君出谋划策,让孟尝君走出困境,赢得胜利。冯谖替孟尝君做了什么呢?干了几件漂亮的事,如替孟尝君收租时,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7年5期2017-05-09

  • 题目二尊
    宾。当穷困潦倒的冯谖投奔到他门下时,三次提出过分的要求,孟尝君都予以满足,丝毫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被深深感动了的冯谖,从此非常敬重孟尝君,并为孟尝君赢得民众爱戴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三国时期的刘备,为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三顾茅庐而不言弃,终于赢得了诸葛亮的尊重,并为他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尊重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当项羽孤高自傲,因不懂得尊重人才而一步步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时,刘邦却正在为自己拥有了诸多能征善战的将士而偷笑;当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7年8期2017-03-06

  • 高枕无忧
    朋友介绍一个叫作冯谖(xuān)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啊?”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妈妈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有一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17年5期2017-02-16

  • 狡兔三窟
    的人都去投奔他。冯谖就是孟尝君众多门客中的一个,孟尝君派他去薛地为自己收债,结果冯谖到了薛地,看到欠债的人都非常困苦,就以孟尝君的名义把欠条都撕了,薛地的人都感念孟尝君的恩德。后来,孟尝君得罪了齐国国君,在冯谖的建议下,他搬到了薛地,深受薛地民众的敬仰。孟尝君很感激冯谖:“我能在薛地安居,都是先生的功劳啊!”冯谖却回答:“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穴,才能迷惑猎人,逃脱被猎杀的危险。现在公子只有薛地这一个地方,一旦有危险,还是没有退路,请让我再为您筹谋一下。”于是

    为了孩子(3~7岁) 2016年12期2016-12-08

  • 常问自己“最缺什么”
    贤近日重读古文《冯谖客孟尝君》,细细品味而有一番感悟。孟尝君拿出账本问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帮我到薛地收债?冯谖自告奋勇地领受了任务。辞行时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赶到薛地,冯谖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后,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据当场烧掉。后来,面对诘问,冯谖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

    政工学刊 2016年11期2016-11-09

  • 一文“三抑”动波澜,描形摹神显风姿
    闫宏斐《冯谖客孟尝君》是《战国策》中的名篇,其“欲扬三抑”笔法鲜明突出的运用,使叙事逻辑、形象塑造变得妙趣多姿,“令人读一段想一段。真有武夷九曲,步步引人入胜之致 。”(清代余诚在《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四)让我们在细微之处进行揣摩品读,来进一步感受其独特别致的妙处。此文一抑冯谖无才无能。冯谖才智出众,而文章开始却让他以“不能自存”“无好”“无能”的落魄穷乏的形象示人,没有亲谒却“使人属孟尝君”来表达“寄食门下”愿望的情节,更会让读者觉得这很有可能是一个不能

    美文 2016年4期2016-05-16

  • 胜在谋略,赢在恩德
    战国时,齐国有个冯谖。《战国策》记载:冯谖家比较贫困,寄食于孟尝君门下,终日粗茶淡饭。冯谖怀才不遇,牢骚满腹,靠在柱子上弹铗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牎。”孟尝君得知,吩咐总管给他鱼吃。不久,冯谖又弹铗唱道:“长铗归来兮,出无车牎。”孟尝君又让总管给他车子。过了一段时间,冯谖第三次弹铗唱道:“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牎。”孟尝君再次派人供他老母衣食。冯谖弹铗索要待遇,丝毫没有降低其名士的风流。冯谖从此不再弹铗,尽心竭力为孟尝君做事。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去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7期2016-05-05

  • 小议《冯谖客孟尝君》与《孟尝君列传》之材料比较
    800)小议《冯谖客孟尝君》与《孟尝君列传》之材料比较张玉梅 (星子第一小学 江西九江 332800)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讲述了孟尝君与冯谖在他们从相识到相离的这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几件事,虽然记叙的事件比较少,但它们反映的社会现象确实很常见,甚至说是很有代表性的。《冯谖客孟尝君》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先写冯谖开始做门客时"无好无能",接着三弹剑铗,让人感觉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物,再写他为孟尝君烧券市义,更是出人意料,最后,他利用诸侯间错综复杂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7期2016-03-01

  • 冯谖的诗(三首)
    冯谖薄暮志异哈瓦那猫的第四声低吼过后鱼肚白适时地封住了它的嘴有裂缝从旷远处绽开,层积云在异动,像光滑的带电体街上开始涌现人群—为老不尊的,为祸不轻的;为所欲为的,甚至为时已晚的。新城区仍旧昏沉着,倚赖伸缩衣架上袖珍的少女胸衣,以及中年婆娘们肥硕的裤衩此时应该有风,但它的确没有吹起楼底呼哧的少年就不能理所当然地扬起头撕毁固有的秩序,以中性的姿势维持倏忽倾塌的想象成堆的垃圾,埋首于隔夜的烂污中准确来说是任何可能的角落等待清扫,如同祈盼另嫁一辆摩托车驶来,挟带新

    四川文学 2016年1期2016-03-01

  • “嘉欣”,爱你在心口难开
    么办?看看古代的冯谖是如何跟老板谈加薪的。弹铗而歌 旁敲侧击 战国时期各国盛行养士之风。士,成为社会上一种特殊势力。当时齐国的太子党首领叫田文,人称“孟尝君”,开了家“孟尝君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广交天下贤士,期待将来接到大项目时,这些咨询顾问能够为他所用。冯谖,出身农家,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来源,便托人找孟尝君,表示愿意投奔其公司做个助理顾问。孟尝君问他可有什么爱好和才干,冯谖回答皆没有。孟尝君谦虚好客,但也没有太高看这位冯先生,只让他住在传舍里。当时公

    人力资源 2015年2期2015-09-10

  • 无用之学
    国策》里有一则“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冯谖自称没有什么能力,却要求寄食于孟尝君门下,并且不停地发牢骚要待遇。孟尝君一一满足他,也从未要他做什么“有用”的事。有一次,冯谖自告奋勇帮孟尝君去薛地收租,临行前问:“收了租,要买点什么回来呢?”孟尝君说:“你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于是冯谖赶到薛地,将田户召集起来,说:“孟尝君体谅百姓的劳苦,决定免除今年的租税。”他让田户将契约文书拿来,一一核对,然后一把火烧掉。回去复命,冯谖对孟尝君说:“您说家中缺什么买什

    粤海风 2015年3期2015-07-29

  • 冯谖焚券市义
    落魄的士人,名叫冯谖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一次,孟尝君要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说我愿意去,但不知道用催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儿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到了薛邑后,冯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当地的老百姓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均愤愤有怨言。于是,冯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让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

    前线 2015年1期2015-05-14

  • 子弹不长眼
    丞相孟尝君的门客冯谖(xuān)为孟尝君做了三件大事:赢得民心、使其受到重用、建立宗庙确保领地安全。然后冯谖对孟尝君说:“以后您就可以高枕无忧啦!” “高枕无忧”这个成语就是这样得来的。可是,从健康角度考虑,枕头真的是越高越好吗?难道真像古人说的“高枕”可以“无忧”?其实,过高和过低的枕头都会对我们的颈椎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我们在睡觉时使用过高的枕头,相当于整个睡眠过程中都处于被迫低头、头向左侧或向右侧的状态,这就等于在白天工作、学习之外又给脖子增加了一种负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5年3期2015-03-20

  • 弹剑作歌:追寻千年前的齐剑
    助。战国时期齐人冯谖听闻孟尝君喜招门客,也前去拜于孟尝君门下。冯谖在初期佯装无能,一直未受孟尝君重视。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客吃饭有鱼,外出乘车;中客吃饭有鱼,外出无车;下客饭菜粗劣,外出自便。下人因看到冯谖能力不济而不予重视,只提供给他粗劣的饭菜。一段时间之后,冯谖倚着柱子弹剑作歌,抱怨饮食质量差。旁人将此事告诉孟尝君后,孟尝君吩咐下人改善其膳食。随后不久,冯谖又两度弹剑作歌,抱怨出行没有车马伺候,身在孟尝君府无法照料家人。旁人深感

    轻兵器 2014年11期2014-08-12

  • 古人升职必杀技
    尝君门下有一位叫冯谖的食客,此人相貌平平,也没什么技艺,整天抱着一把剑闲坐着。当时孟尝君的门下食客三千,分为三六九等,上等的配车,中等的吃鱼,下等的只有粗菜劣饭,冯谖自然被分入了下等。看着别人有鱼肉车马,冯谖很不甘心,就天天抱着手里的剑唱着曲子发牢骚:“宝剑啊,我们回去吧,吃饭没鱼,行路没车,买东西没钱啊!”下等门客的命,得了上等门客的病。孟尝君颇有君子风范,满足了冯谖提出的所有要求,这才堵住了他的嘴。不久,孟尝君在自己的封地薛邑放的债该收利息了,就向门客

    读者欣赏 2014年3期2014-07-03

  • 孟尝君宽容三千门客
    幸的是,有一名叫冯谖的门客,不但没有在此时离开孟尝君,还出谋划策帮他官复原职。当获悉孟尝君又重新成为齐国的宰相,重握国家大权时,那些之前离开孟尝君的3000门客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想重新回来的愿望,希望孟尝君能给他们一个接受的信号,以免尴尬。得知此事时,孟尝君愤恨地说:“我平日里待他们不薄,好酒好菜伺候着,奉他们为上宾,但是我一处于逆境中,他们便纷纷离我而去,没有一点仁义道德和旧情,这样的人我怎么还能要?如果现在他们还想回来,那么对不起,我只有用唾

    领导文萃 2014年4期2014-02-27

  • 以蓄意之法传人物之神——浅谈《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的细节之胜
    有色才肯罢休。《冯谖客孟尝君》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写作手法上均颇能代表《战国策》的特色,篇中的弹铗三歌、焚券市义、巧营三窟是历代传诵的极富戏剧性的情节,活脱再现了主人公从一时沦落之豪士到大展才干之策士的过程,可称之为冯谖传。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奇效是因为作者在行文中极妥地运用了蓄意之法,以致“通篇写来波澜层出,姿态横生,能使冯公须眉浮动纸上”①。一、无好无能这个细节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冯谖与孟尝君初次见面②的对答,孟尝君问:“客何好?”冯谖答:“客无好也。”

    名作欣赏 2012年2期2012-08-15

  • 策士用于知己 ——《战国策》中策士品格论
    足珍贵的品格。以冯谖、豫让、荆轲为例,通过具体史料挖掘“策士酬于知己”的深层内涵,解读策士活跃于战国舞台的原因。策士;知己;品格;战国时期自古以来,策士用世依循其道:君王赏识,则献策庙堂;贵族欣赏,则献计门庭。诚如孟子所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策士与君王的关系也不完全由君王把握,更非大一统后的奴仆关系,而是双向选择。在这种选择的背后,策士们表现出的则是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6期2012-08-15

  • 冯谖拿钱买“义”
    其中有一个门客叫冯谖,他曾弹剑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得到孟尝君的特殊照顾。不仅食有鱼、出有车,而且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有一天,孟尝君询问府里的宾客:“有谁熟悉算账理财,能够替我到薛地去收债?”然后出了个通告。冯谖看了通告后,便在上面写了两个字“我能”。于是,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在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债款全部收齐,用它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冯谖赶着马车到了薛城,派出官吏

    知识窗 2011年3期2011-05-14

  • 冯谖拿钱买“义”
    其中有一个门客叫冯谖,他曾弹剑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得到孟尝君的特殊照顾。不仅食有鱼、出有车,而且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有一天,孟尝君询问府里的宾客:“有谁熟悉算账理财,能够替我到薛地去收债?”然后出了个通告。冯谖看了通告后,便在上面写了两个字“我能”。于是,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在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债款全部收齐,用它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冯谖赶着马车到了薛城,派出官吏

    知识窗 2011年3期2011-05-14

  • 《战国策》:纵横捭阖,一言胜过百万兵
    拟。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就到贵族孟尝君家里当了食客。孟尝君手下的人看不起冯谖,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冯谖于是弹剑唱歌道:“长剑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孟尝君听说后,吩咐道:“给他鱼吃。”可过了不久,冯谖又弹剑唱道:“长剑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大家都笑话他,但孟尝君却说:“给他准备车。”可不久,冯谖又弹剑唱道:“长剑啊,回去吧!在这里没办法养家。”大家都厌恶冯谖,认为他不知满足,孟尝君却派人给他的母亲送去吃的、用的。于是冯谖再也不唱歌

    学苑创造·B版 2015年2期2010-11-18

  • 把善的一面展示给他人
    的是一种力量。《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冯谖,就善于把“善”示人。冯谖替孟尝君收债,债券收毕,“券遍合,起矫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释放出的善意。孟尝君在其后遭贬回到领地“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正日”。孟尝君见此番景象,才对冯谖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善,是冯谖为孟尝君设计的“三窟”之一。善展示给人的是一种原则。一位沦为罪犯的领导干部在悔过书中说,如果围绕在他身边的人提醒提醒,拉拉袖子,可能就不会走到这一步了。这句话,不敢完全苟同。这些人

    领导文萃 2009年15期2009-09-24

  • 成语里的“战国四公子”
    或方法多。有个叫冯谖的人投奔了孟尝君,他住了很长时间,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热情招待着冯谖。终于有一次,冯谖主动要求替孟尝君到他的封地薛地去讨债。但是,冯谖到薛地后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券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心里充满感激。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了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这才知道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说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09年3期2009-04-08

  • 也说“吃肉骂娘”
    》有个故事:齐人冯谖家贫,找孟尝君讨碗饭吃。孟尝君问他,你有何技能?他说我啥本事也没有,孟尝君勉强收留了他,待遇却与其他门客不同,每顿饭只有萝卜白菜。呆了一段时间,冯谖“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佣人向孟尝君报告此事,说冯谖发牢骚,要吃鱼。孟尝君说:“那就给他鱼吃。”又过了一段日子,他又哼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佣人报告孟尝君,说他还嫌没车子坐。孟尝君说:“那就给他配车。”又过了许久,他又弹其剑铗,唱道:“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

    杂文选刊 2008年2期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