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距

  • 气吸式谷子穴播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种质量较低,播种穴距合格率约为80%,穴粒数合格率约为75%,因此如何实现谷子精量穴播是谷子播种作业的关键技术[4-5]。排种器是播种装备的核心部件,由于谷子存在质量轻、体积小、易损伤、易堵塞等问题,目前多采用气吸式排种器进行谷子播种,该类排种器以气流为载体完成播种,其对谷种损伤较小,浪费较少。但存在清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种盘型孔易堵塞等问题[6-9]。因此,谷子气吸式排种仍是国内外精密排种器研究的重点[10-12]。针对谷子由于自身特性而不易实现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5期2023-11-11

  • 东明县麦茬夏花生播种机械田间对比试验
    取平均值。(2)穴距合格率、空穴率、播种深度合格率测算。在测区内,从垄顶开始用手或工具缓慢轻拨土层直至露出种子,注意在拨土过程中不要触动种子,测量穴距和播种深度。沿播行,每行连续选取测量 10个穴距、10个测点。分别计算穴距、播种深度、穴粒数、穴距合格率、空穴率、播种深度合格率。5.播种作业机具经济性指标计算方法。花生播种机的折旧费用、维修保养费、能源消耗费、投资利息及机具操作人员工资等计算方式如下。(1)机具折旧费Cz。式中:Cz—机具折旧费(元/hm2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8期2023-10-12

  • 等行距不同穴距对水稻病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插秧水稻最适宜的穴距,本文进行了机插秧水稻同行距不同穴距的人工模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等行距不同穴距对水稻生育进程及全生育期长短没有任何影响;随着穴距的增加,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發病株率均有随之减少趋势,不同的穴距对倒伏没有影响。株高、茎基部2个节间宽度、剑叶长度、穗长随着栽插穴距的增加而增加;茎基部2个节间长度均随着移栽穴距的增加而减短;穴距对剑叶挺立情况没有影响,不同穴距田间剑叶都挺立,无披叶现象出现。穴有效穗数、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5期2023-05-20

  • 20220503 双粒花生精量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象,单穴双粒率、穴距合格率、穴距变异系数及空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JPS-12排种器试验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排种器排种性能主要受沟槽长度、种床带速度和排种轮转速的影响,对空穴率的影响极小,确定最佳投种高度为40mm。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参数最优组合:沟槽长度为27.3mm、种床带速度为1.51km/h、排种器转速为14.11r/min。此外,基于正交试验结果建立回归模型,优化后排种器排种性能:穴粒数合格率为98.84%,穴距变异系数为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5期2022-11-23

  • 辽粳436机械穴直播的应用研究
    36为试材进行了穴距比较试验,采用旱播水长的机械穴直播方式,对前期群体的基本苗,以及后期的大穗数、小穗数、总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群体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北方粳稻机械穴直播产量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于2018~2019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博科种业试验基地进行,每个小区面积0.4 hm2。品种比较试验的供试材料为辽粳436,穴距设4个水平,分别为11 cm、13 cm、15 cm和17 cm,播深1 cm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4期2022-09-02

  • 慈溪市大白菜新品种“HCH-01”早春大棚栽培适宜种植密度筛选试验初报
    13.5 m2;穴距分为30.0、40.0、50.0 cm 3个水平。依据“HCH-01”种植的株行距不同,试验共设12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具体处理设计见表1。小区间间隔为0.4 m,小区四周设保护行。表1 试验处理设计试验于2021年设在慈溪市长河岳森果蔬种植场的大棚内进行,试验田前茬作物为花生,土质为夜潮土,土壤肥力中等,土壤肥力分布均匀一致,栽培管理水平一致。在拖拉机耕地前,每667 m2大棚施俄产复合肥(N-P-K=15-15-15,含硫酸钾)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4期2022-08-15

  • 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试验
    动和型孔排种轮,穴距和穴粒可调,以实现水稻精量穴直播。本试验采用的技术参数为:行距20 cm,穴距15 cm,播种后平均播种3.3粒/穴,2.22万穴/667m2,除去空穴率实播2.13万穴/667m2,播种7.03万粒/667m2,折合干种约1.76 kg/667m2。对照(ck)为人工撒播,播种10.39万粒/667m2,折合干种2.6 kg/667m2。本试验在应城市田店镇肖黄村进行,供试品种为当地自留中糯常规品种。1.2 三种方式直播示范对比试验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6期2022-08-08

  • 2020年西南玉米生产品种抗性监测
    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1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为2019年在西南玉米生产区采集的病样,经分离纯化后,再进行扩大培养,接种时采用混合菌种于5月20日接种,7月6日进行抗性调查。于4月1日播种,按行长5.2m、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1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为2019年在西南玉米生产区采集的病样,经分离纯化后,再进行扩大培养,接种时采用混合菌种。于6月1日接种,7月12日进行抗性调查。1.2.2 玉米纹枯病抗性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9期2021-11-19

  • 陇薯10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hm2(CK),穴距0.44 cm;T2:52500株/hm2,穴距0.38 cm;T3:60000株/hm2,穴距0.33 cm;T4:67500株/hm2,穴距0.29 cm;T5:75000株/hm2,穴距0.26 cm。播种方式为全膜垄作侧播,垄底宽70 cm,垄面宽50 cm,垄高15 cm,垄沟宽40 cm,垄上播种2行,行距35 cm。选择地力中上等、肥力均匀的地块于3月上旬覆膜,结合播前整地施P2O56 kg/hm2、K2O 2 kg/hm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8期2021-10-21

  • 酒用高粱不同种植规格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行距50 cm×穴距33.3 cm,穴栽2株);处理2:宽窄行栽培(宽行60 cm+窄行40 cm)×穴距33.3 cm,穴栽2株;处理3:等行距栽培(行距60 cm×穴距27.75 cm,穴栽2株);处理4:宽窄行栽培(宽行80 cm+窄行40 cm)×穴距27.75 cm,穴栽2株。采用育苗移栽,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12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30 m2(6 m×5 m)。小区行长5m。四周设置保护行1 m以上。1.4 试验经过试验于2020年3月1

    耕作与栽培 2021年4期2021-09-25

  • 马铃薯不同材料覆盖栽培模式试验报告
    的未覆盖部分),穴距0.47 m。T2:黑色全膜覆盖垄侧播种,垄底宽70 cm、垄面宽50 cm、垄高15 cm,沟宽40 cm,一幅地膜覆盖1 垄1沟,种植密度52 500 穴/hm2,穴距0.35 m。T3:黑色全膜覆盖双垄垄播,双垄呈“凹”型,即在垄高15 cm、垄宽70 cm 的垄上顺垄向开一条宽15 cm、深10 cm的微沟,相邻的两“凹”型垄间沟宽40 cm。T4:玉米秸秆带状覆盖,宽40 cm,马铃薯用穴播器点播,平均行距0.4 m,穴距0.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3期2021-07-16

  • 2020 年辽宁省晚熟大豆新品系联合鉴定
    0.60 m,穴距0.23 m;庄河为5 行区,行长5 m,行距0.60 m,穴距0.28 m;岫岩为5 行区,行长5 m,行距0.60 m,穴距0.22 m;丹东为5 行区,行长6 m,行距0.60 m,穴距0.20~0.23 m;葫芦岛为 5 行区,行长5 m,行距0.55 m,穴距0.20 m。参试品系3~4 粒下种,出苗后每穴留苗 2 株[3],小区播种面积为 13.75~15.00 m2。1.4 试验过程5 个承试点播种日期不同, 最早5 月初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5期2021-06-22

  • 宽窄行不同播量试验示范总结报告
    00粒/盘,插秧穴距12厘米时产量最高,在相同株距的情况下播量4000,4500的处理明显高于3500,5000处理,可见播量控制在4000-4500之间较为合理,适当缩短插秧穴距可以增加平方米株数,增加产量。关键词:水稻宽窄行栽培 不同播量前言水稻宽窄行栽培,是利用水稻边际效应强的特点,增强水稻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密稀有度,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充分发挥了水稻个体与群体的增产潜力,从而达到高产目的。1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品种选用优质长粒香品种绥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2021-01-11

  • 穴距与施氮量对机穴播秀水134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技术,开展了不同穴距与不同施氮量对机穴播秀水134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市奉贤区常规水稻品种秀水134采用20 cm行距机械穴播,适宜的穴距为14~16 cm,适宜的施氮量为300 kg/hm2左右。关键词    水稻;秀水134;机穴播;穴距;施氮量;生长发育;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0-0011-03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0期2020-12-14

  • 油菜旋耕移栽联合作业机穴距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研究
    而变化,导致栽植穴距不稳定,因此亟需研发穴距控制系统。靳晓波[3]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的谷子精量播种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旋转编码器检测播种机的工作速度,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使排种器的转速与播种器工作速度一致。丁友强等[4]设计了基于GPS测速的电驱式玉米精量播种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TM32为主控制器,采用Android手机终端设置播种株距、排种盘型孔数等作业参数,采用GPS接收器采集拖拉机的前进速度,根据速度信息实时调节排种器

    农业机械学报 2020年10期2020-10-29

  • U型腔道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品种所需的行距、穴距及穴粒数精准成穴地将稻种播于田间,有利于后期稻株形成高光效的田间群体结构,且便于田间管理,是实现水稻直播种植稳产高产的主要途径之一[1-2]。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的关键部件是排种器。按其工作原理排种器主要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排种器。气力式排种器利用无刚性气体的流动特性对种子进行定量吸附或压附,具有对种子外形适应性强、伤种轻等优势[3-7],但存在结构复杂、气室密封性及气源稳定性要求高、吸孔易堵塞等问题。机械式排种器结构简单、检视维修方便,

    农业机械学报 2020年10期2020-10-29

  • 会宁县玉米等穴距不同减穴增株模式效应研究
    新的、可通过增加穴距和穴播粒数来增加密度的新技术,即“减穴增株技术”。为了在指导大面积推广应用中更加通俗易懂,更加易于被农民接受和应用,根据农民常规全膜双垄沟播种植习惯,在南部半干旱区开展了同一穴距下不同减穴增株模式的玉米生产效应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会宁县中川乡高陵村王河社,年降雨量380~400 mm,海拔1 810 m,在自然气候区划中属于半干旱湿润区,土壤为黑垆土类的旱川地黄麻土,肥力中等,质地为中壤,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9期2020-07-03

  •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抗折力的影响
    14 cm 两种穴距,常规处理(P)行距均为30 cm×30 cm,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施肥处理(L)行距均为宽窄行13 cm ×37 cm;试验共8 个处理,穴距及施肥情况为:P1(穴距为13 cm, 常规化肥)、P2 (穴距为14 cm, 常规化肥)、L1(穴距为13 cm,中化缓释肥)、L2(穴距为14 cm,中化缓释肥)、L3(穴距为13 cm,缓释肥减量10%)、L4 (穴距为14 cm, 缓释肥减量10%)、L5(穴距为13 cm,肥料速缓结合)、

    北方水稻 2020年3期2020-06-23

  • 气吸式辣椒精量穴直播机的研制与试验
    要求,播种行距、穴距和深度可调,保证种植密度;播种量为1~3 粒/穴。1.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气吸式辣椒精量穴直播机主要包括悬挂机架、负压风机、播种装置、开沟装置、覆土镇压装置和动力传动系统等,可同时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结构如图1 所示。开沟装置主要包括双圆盘开沟器和落种机构,布置在排种管正下方;覆土镇压装置由镇压轮和镇压深度调节机构构成,可调式凸面橡胶镇压装置位于机架的后下方,随着机具前进对土壤进行镇压起到保墒作用;播种单体通过平行四杆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6-02

  • 宽行丛式甘蔗间作花生栽培技术
    格行距2.4米,穴距0.5米,每穴放双芽段种茎6条或单芽种茎12条,每亩555穴。二、甘蔗花生间作规格甘蔗宽行间作3行花生,甘蔗花生行距75厘米,花生行距25厘米,穴距12厘米,单粒播种。三、甘蔗种植行向宜东西行向。四、选地宜选择土壤较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五、深耕整地犁地前每亩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1.5吨,犁地一次,犁地深度45~50厘米,种前2~3天旋耕到土壤细、碎、平。六、开甘蔗种植沟利用特制的犁头,开出深40厘米,沟底宽40厘米的甘蔗种植沟。七、甘蔗施

    农家之友 2020年1期2020-05-19

  • 基于GIS的油菜播种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关系排种器转速与穴距的关系为(1)式(1)中:S为穴距,cm;Vp为电机转速,r·min-1;Vm为作业速度,km·h-1;Z为型孔数;i为排种电机与排种轴的转速比,1∶1.75。2.2 电机调速系统的传递函数电控排种系统主要通过调控电枢电压控制直流电机转速[22]。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为(2)式(2)中:Td为电磁时间常数;Tm为机电时间常数;Ce为电机反电动势系数。电机选用5PC90GU-24直流电机:Tm=0.9 s,Td=8.2 ms,Ce=12.0

    浙江农业学报 2020年3期2020-04-07

  • 旱地马铃薯黑膜通用微垄垄作栽培密度试验报告
    hm2(CK),穴距0.62 cm;T2:52 500穴/hm2,穴距0.54 cm;T3:60 000穴/hm2,穴距0.47 cm;T4:67 500穴/hm2,穴距0.42 cm;T5:75 000穴/hm2,穴距0.38 cm。采用通用微垄垄作,垄底宽35 cm,垄面宽20 cm,垄高10 cm左右,垄沟宽15 cm,120 cm幅宽地膜覆盖3垄3沟,垄上播种1行,行距35 cm,穴播1个块茎,播深14 cm左右。试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23期2020-03-29

  • “中组143”机穴直播不同密度和不同栽培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
    个处理:机穴直播穴距分别为10、12、14、16、18 cm,机插穴距为14 cm,机被忽悠了直播机插的行距固定、均为25 cm,处理编号分别为(1)、(2)、(3)、(4)、(5)、(6)。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长41.7 m、宽5 m,沟宽0.3 m,各大区面积约为221 m2。机穴直播每穴播种7~12粒,每个大区播种20行,机插的播种时间与穴直播相同。机插秧在叶龄3.0叶左右移栽,每穴插3~4本。1.4 栽培管理“中组14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1期2020-02-12

  • 耐荫型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贡夏豆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行距0.5米,穴距0.25米,每穴播3~4粒,每穴定苗2株,留苗16.05万株/公顷。出苗后及时补苗、定苗。“玉米/大豆”套作:玉米按宽窄行种植,宽行1.5米,窄行0.4米;播大豆时,在玉米宽行内种3行大豆,大豆行距0.5米,大豆行与玉米行的距离0.25米;玉米定苗5.25万株/公顷,穴距0.40米,每穴2株;大豆定苗10.5万株/公顷,穴距0.30米,每穴定苗2株。“高粱/大豆”套作:高粱按宽窄行种植,宽行1.5米,窄行0.4米;播大豆时,在高粱宽行内

    大豆科技 2020年6期2020-02-02

  • 不同穴距对机穴播“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据,笔者进行不同穴距对机穴播“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于2018年在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惠军村进行,供试田块土壤为沙壤土,前茬作物为绿肥。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于6月5日机穴播栽培。1.2 试验设计试验设行距均为25 cm,按穴距的不同设处理:(1)12 cm,(2)14 cm,(3)16 cm。各处理每穴种植苗数均为4苗。本试验为大区对比试验,不设对照和重复,具体试验设计见表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5期2019-10-24

  • 不同机穴播密度对“申优2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20 cm,依据穴距不同共设5个穴距处理,见表1。试验为大区对比,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230 m2,各处理统一水浆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表1 试验设计1.3 调查和分析项目水稻生育期间各处理考察植株农艺性状、茎蘖动态及产量结构,成熟期每小区实收测产。2 结果与分析2.1 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由图1和图2可知,在各调查时期,“申优26”5个处理间的叶龄和株高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机穴播密度对“申优26”的株高和叶龄基本没有影响。图1 不同机穴播密度对株高的影响图2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3期2019-06-25

  • 不同穴距对机穴播“秀水134”产量的影响
    料,对机穴播不同穴距情况下的水稻产量进行研究,以期为金山区机穴播技术的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以常规水稻品种“秀水134”为试验材料,用2BDXZ-10SC(20)型自走式水稻穴直播机进行穴直播。1.2 试验设计试验设在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进行。根据水稻穴播机不同穴距档位,设计6个不同的穴距处理(各处理的行距均为机器固定值20 cm),分别为10 cm、12 cm、14 cm、16 cm、18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1期2019-02-22

  • 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探究
    为行距45cm×穴距30cm、行距55cm×穴距25cm、行距65cm×穴距20cm。种薯摆放后及时覆盖稻草,松软稻草厚度约12~15cm,覆草后利用微喷进行浇水。1号棚处理1:兴佳2号、尤金、闽薯播种密度为行距45cm×穴距30cm,面积各为100m2。处理2:兴佳2号、尤金、闽薯播种密度为行距55cm×穴距25cm,面积各为100m2。处理3:兴佳2号、尤金、闽薯播种密度为行距65cm×穴距20cm,面积各为100m2。2号棚兴佳2号、尤金、闽薯播种密

    新农村 2018年9期2018-08-20

  • 负压式谷子穴播排种器设计及正交试验研究
    8]和[19],穴距以理论穴距±15mm为合格。若大于1.5倍理论穴距,则为空穴。根据农艺要求,每穴3~5粒谷种,多于5粒或少于3粒为不合格。本试验确定穴粒数合格率、穴距合格率、空穴指数及穴距变异系数为排种器性能评价指标,每行测定不少于30个穴距,测定穴数f=50。(1)其中,n为穴数;Xi为各穴距;X为穴距平均值。当n(2)(3)其中,Lh为穴粒数合格的穴数。(4)其中,Xh为穴距合格数。(5)其中,Kh为空穴数。本试验中,设定种床带运行速度3km/h,

    农机化研究 2018年8期2018-07-10

  •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气吸式谷子精量排种器设计
    种机技术条件》,穴距以理论穴距 ±15 mm 为合格,若大于1.5倍理论穴距,则为空穴。根据农艺要求,每穴3~5粒谷种,多于5粒或少于3粒为不合格。本试验确定穴粒数合格率、穴距合格率、空穴率及穴距变异系数为排种器性能评价指标。每行测定不少于30个穴距,本试验测定穴数f=50。穴距标准差:(1)式中:n为穴数;Xi为各穴距;X为穴距平均值。当n穴距变异系数:(2)穴粒数合格率:(3)式中:Lh为穴粒数合格的穴数。穴距合格率:(4)式中:Xh为穴距合格数。空穴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2018-06-29

  • “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扎穴施肥装置设计
    参数无法完成不同穴距调整。 因此, 为满足和适应甘肃不同降雨量地区有关不同株距的玉米种植模式的需求, 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直插式膜下施肥装置水平分速补偿的准确性, 通过链传动将转动导杆机构和正弦机构进行串联, 设计一种携有近等速补偿机构且在作业过程中仅需调整该机构中曲柄长度、 主动杆转速及曲柄轴转速即可实现施肥穴距改变的“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膜下扎穴施肥装置。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1.1 结构组成“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扎穴施肥机主要由机架、近等速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年1期2018-03-20

  • 2BD水稻种膜覆膜直播机性能试验
    技术要求的行距、穴距和穴粒数等粘在可降解膜上,再用机具将粘好种子的可降解种膜铺放于田间。铺放降解膜时,使粘有种子的膜面朝下并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水稻种膜覆膜直播作业省略了育苗、插秧、除草等环节,具有增温、节水的功效。为配合此技术的推广应用,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了2BD水稻种膜覆膜直播机。为考察机具的作业性能和关键部件的可靠性,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探索水稻种膜覆膜直播机的作业条件,以期为优化机具性能提供数据支持。1 试验地块作业条件试验地位于辽阳市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年6期2018-03-15

  • 大棚西瓜豆角套种栽培技术
    缘各种1行豆角,穴距40~50 cm,每穴3~5粒。第1次种豆角时间早、地温低,建议使用耐低温、抗病耐湿品种。二、温度适宜西瓜定植后7~10 d,白天温度控制在 30~37 ℃,夜晚 10~18 ℃,在此限内温度越高越好。小拱棚膜宜晚揭早盖,以利快速返苗。同时,做好防病工作,坚持7 d喷洒1次药,主要防治西瓜的炭疽病、蔓枯病、叶枯病及蚜虫。根据苗情长势适当叶面补肥。缓苗后开始正常生长,白天温度控制在30~33 ℃,夜晚 10~18 ℃。定植 15~25 d

    河南农业 2018年6期2018-01-17

  • 一种关于多粒穴播的成穴性能检测方法的研究
    何衡量其成穴性和穴距的测量,以考核播种机的性能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国家有单粒穴播性能测定标准,但尚未有多粒穴播测定标准。为此,根据农艺专家对谷子多粒穴播的性能要求,对2BXQ-6型谷子播种机播种的穴孔尺寸(种群纵向长度)、穴粒数,穴距,进行了界定。本文运用数理统计中的聚类分析并结合专业统计软件SPSS对播种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以此来判别多粒穴播性能,并提出一种关于多粒穴播的成穴性能的检测方法。排种器;多粒穴播;成穴性;谷子0 引言目前,谷子播种的主

    农机化研究 2017年5期2017-12-16

  • 机穴播不同穴距对“秀水1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00)机穴播不同穴距对“秀水1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罗骏飞 吴 炜 杨芳凤 吴雄兴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700)为研究机穴播不同穴距对“秀水1 2 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秀水1 2 1”机穴播,在行距2 5 c m、穴距1 6 c m时产量最高,究其原因就在其生长前期,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最高茎蘖数适宜、成穗率提高,实现了预期穗数,形成了强壮的个体,穗粒数较多,结实率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2017-08-30

  • 斜置式非规则齿轮行星轮系扎穴机构工作参数试验优化
    率、穴口宽度以及穴距的影响机理,设计了一种斜置式非规则齿轮行星轮系扎穴机构。通过联轴器使扎穴机构满足斜置式扎穴状态,使其扎穴轨迹平面与垄面呈一定角度变化,实现斜入式扎穴。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最佳工作参数试验,以行星架转速、前进速度和斜置角度为试验影响因素,以穴口宽度、穴距和作物损伤率为优化指标,利用响应曲面方法进行优化,运用Design-Expert 8.0.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及响应曲面图。试验结果表明,当

    农业机械学报 2017年6期2017-06-27

  • 不同肥密处理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密度设M1(穴距12cm)、M2=(穴距15cm)、M3=(穴距18cm) 3种插秧密度,每穴4-5苗,3次重复。2 测定项目及方法2.1 土壤養分含量水稻收获后每处理随机选取 3 个点,取0-20cm 土层,自然晾干,依据不同指标的测定方法将土壤磨细,进行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的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钾、缓效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3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0期2017-06-15

  • 陇西县黄芪地膜育苗密度试验初报
    明,黄芪地膜育苗穴距为10 cm×10 cm模式下,播量为7~11粒/穴时种苗产量较高,为9 350~9 610 kg/hm2;穴距为12 cm×12 cm模式下,播量为11~15粒/穴时种苗产量较高,为9 735~9 950 kg/hm2;穴距为15 cm×15 cm模式下,播量为17~21粒/穴时种苗产量最高,为9 825~9 990 kg/hm2。优质苗比率与密度成反比,密度越大比率越小,且随着密度增加,优质苗比率下降的幅度随之增加。在陇西自然条件下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8期2017-05-30

  • 玉米130 cm大垄纵横通透不同密度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分别为处理A:窄穴距30 cm,宽穴距60 cm,播种6.75万株/hm2;处理B:窄穴距27 cm,宽穴距54 cm,播种7.50万株/hm2,垄上和垄间距离与处理A相等;处理C:窄穴距25 cm,宽穴距48 cm,播种8.25万株/hm2;CK:采用130 cm大垄双行常规栽培模式,垄上双行距离40 cm,垄间距为90 cm,株距27 cm,播种5.70万株/hm2。试验采取大区直接对比法,不设重复,各处理均为4垄,每垄长度为500 m,总面积3.2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2017-05-12

  • 播量与穴距配置对机插水稻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秧高产适宜播量与穴距,以盐丰47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不同播量与穴距配置,测定其对机插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为100 g/盘、穴距为18 cm,播量为120 g/盘、穴距为21 cm,播量为80 g/盘、穴距为14 cm这3个处理,本田群体生长量适宜,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产量较大,实际产量较高;其中,播量为100 g/盘、穴距为18 cm的处理5产量最高,为11.41 t/hm2,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6期2017-05-11

  • 花生高效栽培技术
    :垄距50厘米,穴距13~17厘米,每亩8000~10000穴,每穴播2粒;或者单粒点播,穴距6.5~8.5厘米;地膜覆盖畦作:一畦两行,小行距40厘米,穴距13~17厘米,每穴2粒,亩保8000~10000穴。3.播种方法对垄作形式的,先开沟深5厘米左右,因墒情而定。先施种肥,再以每穴2粒等距离下种,均匀覆土,镇压;对地膜覆盖畦作形式的,先播种后覆盖和先覆膜后播种两种方法。先播种后覆膜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机械播种可一次性完成整地、施肥、喷施除草剂、播种

    现代农业 2016年11期2016-02-24

  • 华北地区韭菜栽培技术要点
    在沟内撒播,或按穴距8~10厘米,每穴8~10粒种子点播,播后覆细土1.5~2厘米。出苗前需2~3天浇一水,保持土壤湿润。从齐苗到苗高15厘米,7天左右浇一小水,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5千克。高湿雨季排水防涝。立秋后,结合浇水追肥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氮肥4千克(折尿素8.7千克)。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壮苗养根。天气转凉,应停止浇水,封冻前浇一次冻水。出齐苗后及时拔草2~3次,或采用精喹禾灵、盖草能等除草剂防除单子叶杂草,或在播种后出

    现代农业 2016年3期2016-02-24

  • 食荚豌豆的冬茬早春茬栽培
    4厘米,单行密植穴距15~18厘米,每667平方米栽3 000~3 600穴。双行密植穴距21~24厘米,每667平方米栽4 500~5 000穴。隔畦间作时穴距15~18厘米,每667平方米栽6 000~7 000穴。坐水栽苗,覆土耙平畦面。四、田间管理1.温度管理。定植后到现蕾开花前,温度白天超过25℃放风,不宜超过30℃,夜间不低于10℃。整个结荚期以白天15~18℃,夜间12~16℃为宜。2.水肥管理。定植水后,一般不再浇缓苗水;现蕾前不追肥,但要

    乡村科技 2016年34期2016-02-20

  • 保留分蘖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距60cm不变,穴距不同,设8个处理:1.穴距9cm(18万株/hm2);2.穴距11cm(15万株/hm2);3.穴距12cm(13.9万株/hm2);4.穴距14cm(11.9万株/hm2);5.穴距16cm(10.4万株/hm2);6.穴距18cm(9.2万株/hm2);7.穴距22cm(7.5万株/hm2);8.穴距24cm(6.9万株/hm2)。出苗后间苗定苗,每穴留1株,生育期保留所有分蘖。小区长9m、宽3.6m,面积32.4m2。覆膜时间为2

    中国糖料 2015年2期2015-12-19

  • 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研究不同取秧量与穴距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取样量或增大穴距减少移栽基本苗数可促进水稻植株个体生长发育,增加单穴茎蘖数、收获穗数及每穗成粒数,提高成穗率及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增加个体干物质积累量与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及收获指数,但仍无法弥补因群体生长量与叶面积指数小、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颖花量不足所造成的减产。行穴距30 cm×8 cm、取秧量40株/穴,移栽基本苗93万/hm2的B3处理群个体矛盾协调较好,获得单产0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2015-04-02

  • 鸭嘴式打孔播种机田间试验研究
    为9.0%;平均穴距19.6 cm,变异系数为3.9%,符合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要求。关键词:打孔播种;鸭嘴式;设计;田间试验;播种深度;穴距中图分类号:S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2-0035-02干早缺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平均年降雨量648 mm,且年际间和地区间的降雨量差异较大,7—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0%~65%,农业缺水现象十分严重。干旱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2期2014-11-28

  • 水稻移栽及田间管理技术
    20~30厘米,穴距10~20厘米,每穴插3~5株苗;稀育稀植栽培,行距为30厘米,穴距为13~20厘米,每穴2~3株;超稀植栽培,行距30厘米、穴距为27~30厘米,每穴插2~3株苗。5.保證插秧质量当天起的秧苗要当天插完,不要在本田中寄秧:移栽前,本田地不能落水晒盖,要保持泥浆松软;力争每穴插的苗数一致,插的深浅—致,行向直、穴距匀。为了保证插秧的质量,要拉紧插秧绳,绳上固定的穴距的标记要等距,按标记插秧,每两人组,使用两条插秧绳为了便于中耕管理,池埂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7期2014-10-21

  • 张杂谷机械化种植情况及播种机的使用与保养
    大30厘米可调,穴距为12厘米、15厘米、18厘米、21厘米、24厘米、27厘米六个调整档次,每穴下种数为5±1粒,播种量0.22-0.32公斤/亩,播种深度3-8厘米,满足了我市不同地区的作业要求。据2010年试验结果看,使用2BGF-4X型谷子穴播机,体现出作业效率高、省工、省力、出苗早、出苗齐、苗壮、分蘖好的优点,在当年秋雨大、初霜早、影响谷子灌浆、遭受冻害、谷子普遍减产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5475公斤/公顷的好收成,比传统种植单产高18%。2011

    河北农机 2014年8期2014-08-15

  • 旱地三熟在不同模式下产量与效益比较
    行距0.20m,穴距0.17m,1m种2行玉米,玉米和小麦之间的间距0.17m,行距0.66m,穴距0.43m,每穴定苗2株,小麦收后种2行大豆,带内行距0.33m,窝距0.33m,每窝保留3株。,小麦在2005年11月3日播种,每公顷施过钙450kg,氯化钾150kg,碳铵300kg作底肥,4叶期每公顷用碳铵225kg兑农家肥追施促分蘖,在5月10日收获;玉米在2006年3月28日播种,每公顷施过钙750kg,硫酸钾150kg,碳铵1500kg,在7月2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年5期2014-07-07

  • 全膜双垄沟杂交谷子精量穴播密度试验
    0万株/hm2,穴距21 cm;处理②为22.5万株/hm2,穴距18 cm;处理③为30.0万株/hm2,穴距16 cm;处理④为37.5万株/hm2,穴距14 cm;处理⑤为45.0万株/hm2,穴距11 cm。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采用全膜双垄沟精量穴播栽培,播前结合整地施农家肥30 000 kg/hm2、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600 kg/hm2。3月29日起垄覆膜,大垄底宽70 cm、高10 cm,小垄底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10期2013-12-26

  • 甘肃发展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主要模式
    5~16 cm,穴距12 cm。冬小麦每穴播种8~12粒,用种量150~225 kg/hm2(420万~630万粒/hm2);春小麦每穴播种9~12粒,用种量165~225 kg/hm2(465万~630万粒/hm2)。一般降水少的区域宜稀植,降水多的区域宜密植。2.2 旱地胡麻2.2.1 适种区域 主要适合甘肃中东部旱作区。2.2.2 栽培要点 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5 cm土层地温达到5~9℃时适期播种。播种深度2~3 cm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2期2013-02-19

  • 辣椒壮苗培育及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即每穴栽两株,穴距为8~10cm。分苗后要严密覆盖薄膜,如中午秧苗萎蔫,可适当搭盖苇毛苫遮荫。缓苗后通风,白天温度应保持23~28 ℃,夜间不低于15 ℃。定植前8~10d浇水,逐渐加大通风量,夜温可降至10~12 ℃,秧苗进行低温锻炼。2 露地春辣椒的栽植2.1 适时开沟栽植4月下旬定植辣椒。及早定植有利于早缓苗、早发根,进而促进早发棵。定植时,先在畦内或垄上开沟,将带土坨的秧苗栽好。因辣椒根系弱,覆土不要过深,以埋住土坨为宜。栽后浇水,水应润透土坨。

    种业导刊 2011年4期2011-08-15

  •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中插秧技术的掌握
    格是指稻秧的行、穴距在田间配置方式而言。但稻秧在田间的分布密度是由行距、穴距和每穴株数决定的。因此,即使同一密度,行、穴距不一定是相同的。如9×4(就是行距30厘米,穴距13厘米)、8×4.5、7×5.2、6×6,这些插秧规格每平方米者陡25穴。就是说水稻单位面积上的密度相同,然而,由于行距、穴距不一样,表现在稻株生育上是有一定的差异。即随着穴距增大,行距缩小,使水稻田间通风、透光状况恶化,后期下部叶片早枯,上部叶片也因相互遮阴影响光合作用而减产。水稻旱育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3期2009-04-14

  • 大豆新品种——丹豆8号丹豆9号丹豆10号
    ,行距60厘米,穴距22厘米,双株,亩保苗9000株左右。适宜在辽宁丹东、营口、鞍山、大连地区、沈阳地区南部及河北、河南、云南等地种植。丹豆9号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90厘米,主茎节数17个,分枝2~3个,茎秆粗壮,有限结荚习性,叶片椭圆形,白花,灰毛。荚熟黄色,籽粒圆形,种皮及子叶黄色,有光泽,脐色淡黄。百粒重20~22克。该品种多花,多荚、抗病、耐蚜虫及完整粒率96%以上,无紫斑、褐斑病粒,蛋白质含量42.9%,脂肪含量19.9%左右。一般亩产150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2期2009-03-17

  • 几种常用药材秋冬季栽培管理要点(二)
    17~33厘米、穴距27厘米开穴,将种子与草木灰、粪肥充分拌匀后播种,播后盖细土,以不见种子灰露出土面为宜,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播种后10~15天发芽,667平方米(1亩)用种0.25~0.3公斤。出苗后,穴播的每穴留分散幼苗4~5株,及时中耕除草,及时追肥3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粪肥1500公斤(或尿素5~7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将枯叶摘除,使田间清洁,可减少病源。6.红花 红花以干燥的花冠入药,宜选择地势高燥、

    农村百事通 2009年16期200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