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电阻

  • 面向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介电弹性体能量收集技术研究
    在输出端接入负载电阻R=500 MΩ且K=0.1时DEG的动态响应Fig.3 Dynamic response of DEG at R=500 MΩ and K=0.9式中:Gλ和Gξ两者可以被表达为为了能够表征在一个能量收集循环中DEG的能量收集性能,引入如下参数:漏电流耗散的能量Wleak、能量密度Edensity、输入的机械能Wmech和机电转换效率ηc。当图2(b)中输出端接入负载电阻R时,引入另外2个参数:负载耗能PR和电源管理效率ηpm,其中,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23年4期2023-09-02

  • 深度剖析理想变压器输入端电路等效变换
    ;副线圈接一负载电阻R,流经原、副线圈电流有效值分别为I1、I2。现将图2虚线框内电路等效为一固定电阻R′,则可将图2所示电路变换为图3所示电路。图2图33.理想变压器输入端电路等效变换应用将理想变压器输入端电路等效变换,在求解变压器负载电阻功率(输出功率)问题以及原线圈回路含固定电阻的电路动态分析问题时非常方便。下面笔者从这两个方面分类剖析理想变压器输入端电路等效变换的应用。3.1 应用理想变压器输入端电路等效变换计算功率在计算理想变压器电路负载电阻功率

    教学考试(高考物理) 2023年1期2023-04-15

  • 多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最大化研究
    副边侧的最优负载电阻和原边侧对应的反射阻抗。为了满足不同功率需求,许多文献都选择调节系统频率输出不同功率[9-11],输出自由度低。文献[12]分析了单发射多接收系统在满足不同功率分配需求时系统效率最大化的激励电流;文献[13]总结了多发射单接收系统线圈效率最高点需要的最优电流比例和最优负载。现有文献缺乏以下两点分析和研究:①多发射多接收无线充电系统最优效率点的特性分析;②不同耦合线圈个数系统的共性和特性研究,主要包括输入输出对线圈效率的影响、功率分配和损

    电源学报 2022年6期2022-12-16

  • 高效功率传输的电容参数超声换能器的设计与分析*
    收器动力学和负载电阻等因素。因此,在为特定应用设计CPUT时,要仔细考虑这些因素。CPUT可以看作是一个由机械特性和电特性组成的黑盒。机械特性由一个时变电容组成,该电容在流体中受到入射超声场的激励。该电容器与电感和电阻串联在一起,形成RLC谐振电路。当电容在RLC电路谐振频率的两倍左右变化超过某一阈值时,系统被驱动进入参数谐振。此时,不断增长的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直到它被限制到一个由系统非线性和阻尼决定的稳态值。因此,入射波功率被转换成电能,然后通过负载电阻

    传感技术学报 2022年9期2022-11-22

  • S-LCC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补偿网络分析
    输出电压随着负载电阻的变化而稳定不变。为适应负载在不同情况下的充电特性,文献[5]在S-P谐振结构基础上复合CLC型谐振电路,在动态调节中通过交流开关切换谐振结构,实现恒流恒压传输特性;并且文献[6]在LCL-S谐振结构中改变补偿网络参数,达到恒流恒压的系统特性。而文献[7]通过对原边侧谐振电容的改变,达到双负载自然恒流恒压的目的。为简化WPT系统控制的复杂度,文献[8]采用切换工作频率的方式,达到切换恒流恒压的目的,文献[9-10]在系统电路中增加后级D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年22期2022-09-29

  • 四种常见恒电流源电路的比较分析
    阻等,如直流负载电阻等.图1 单管恒流源电路图1 的场效应管的夹断电压UGS(off)=-1V,饱和漏极电流IDSS=1mA.为保证负载电阻上的电流为恒流,可以计算RL的取值范围.从电路图1 可知UGS=0,因而ID=IDSS=1mA,UGS=0 时的预夹断电压UDS=UGS-UGS(off)=[0 -(-1)]V=1V,而UDS=VDD-IDRL,所以保证负载电阻为恒流源的最大输出电压Uomax=12V -1V=11V,输出电压范围为0~11 V,所以负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9-06

  • 光照强度变化环境下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①
    和电流在不同负载电阻条件下的数值,并绘制成伏安特性曲线。 计算电池输出功率,标记最大值,记为Pmax,同时标记当前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分别记为Imp和Ump。根据这两项参数数值,可以计算出负载电阻,记为Rmp,该数值就是电池作业最佳负载电阻。4)电池输出功率能力关于电池输出功率能力的计算,利用填充因子或者功率曲线因子计算获取,以下为计算公式:根据公式(1)中各项因子之间的关系可知,填充因子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变大,在此条件下电池的性能会有所改善。一般情况下,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27

  •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实验研究与应用
    输出功率P和负载电阻R的函数关系;确定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Pmax以及相应的负载电阻Rmax和填充因数;给出了太阳能电池应用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参与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启发创新思维[9-10]。1 实验原理当光照射在距太阳能电池表面很近的PN结时,只要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Eg,则在P区、N区和结区光子被吸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内电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向N区和P区。导致在N区边界附近有光生电子积累,

    大学物理实验 2022年1期2022-06-02

  • Buck-Boost变换器工作模式及控制策略的研究
    波电压ΔU与负载电阻R和输入电压U之间满足从公式(5)可以看出,ΔU和负载电阻R、输入电压U成反比例关系,则有式中:ΔU——最大输出纹波电压;R——最小负载电阻;U——最小输入电压;μ——功率补偿因数。考虑受到电容器高频特性等的影响,μ可在2~4之间取值。3 变换器暂态控制策略Buck-Boost DC-DC变换器的负载发生变化,即工作在暂态时,此时如果继续采用公式(2)的控制策略,将导致电路工作过程和控制策略不一致的问题,即电路暂态工作过程还没有结束,控

    宇航计测技术 2022年2期2022-06-01

  • 氢终端单晶金刚石反相器特性*
    )器件,并与负载电阻互连,成功制备了金刚石反相器.4 µm 栅长的氢终端金刚石器件实现了最大113.4 mA/mm 的输出饱和漏电流,器件开关比高达109,并在不同负载电阻条件下均成功测得金刚石反相器的电压反转特性,反相器的最大增益为10.1 引言金刚石属于新一代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载流子迁移率高、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高频、高温、大功率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1−3],但是由于一直缺乏合适的掺杂剂而阻碍了其发展与应用.

    物理学报 2022年8期2022-04-27

  • 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参数设计方法及应用
    变压器二次侧负载电阻注入低频信号的20Hz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适合的接地变压器二次侧负载电阻以及接地变压器的变比能够提高注入信号的注入功率,提升20Hz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的测量精度。目前已有很多学者针对20Hz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配置优化进行了研究。李德佳[5]介绍了20Hz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中性点接地阻值的选取及其变比选取。任保瑞[6]总结了接地变压器二次侧负载电阻的一次值一般取小于或等于发电机定子绕组对地容抗值。吴聚业[7]通过分析不同600MW机组的设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2年1期2022-03-13

  • 中频直流点焊机恒流控制方法研究与仿真
    机系统而言,负载电阻随时间非线性变化、变压器线圈之间存在耦合,这些因素导致无法对系统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仅采用PI控制满足不了实际焊接的需求。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较为迅速,大量的智能算法不断涌现,模糊控制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典型特征是可以灵活地应用于没有精确数学模型的系统中。文献[1]设计了模糊积分控制算法对点焊机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引入积分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焊接电流的稳态误差,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文献[2]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PID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24

  •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有源阻抗匹配网络断续电流模式最大效率跟踪研究
    测耦合系数和负载电阻,且发射/接收侧DC-DC变换器占空比相互牵制,导致负载响应时间较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断续电流模式(Discontinous Current Mode, DCM)有源阻抗匹配网络的最大效率跟踪方法。通过建模分析,发现DCM模式下Buck-Boost变换器输入电阻独立于输入/输出电压及负载电阻,因此该方法无需负载实时检测,并简化了负载变化过程中进一步进行跟踪的过程,提高了负载响应速度。同时,也综合考虑了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自适应性及输出可

    电工技术学报 2022年1期2022-01-17

  • 自由活塞膨胀机—直线发电机多负载特性研究
    压力Pin、负载电阻R、膨胀时间t三个因素,分别控制其中1个或2个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FPE-LG活塞组件位移、速度实验工况如表1所示,保持进气压力、负载电阻、膨胀时间3个影响因素中2个因素不变,针对另1个因素变化进行实验和分析。表1 FPE-LG活塞位移、速度实验工况FPE-LG输出电压、输出功率、输出效率实验工况如表2、3所示,保持进气压力、负载电阻、膨胀时间3个影响因素中1个因素不变,针对另外2个因素变化进行实验和分析。表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6期2022-01-13

  • SS型与LCC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对比研究*
    了两者适用的负载电阻与互感的范围,为不同工况下ICPT系统补偿网络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1 ICPT系统的工作分析图1为SS和LCC补偿方式下系统的等效电路。其中L1和L2分别为发射侧线圈与接收侧线圈的自感量,M为两者之间的互感量,RP为发射线圈的内阻,RS为接收线圈的内阻。与SS型补偿网络相比,LCC型补偿网络在原(副)边增加了一个补偿电容Cf1(Cf2)与补偿电感Lf1(Lf2),其与发送线圈,串联电容构成的谐振环节除了产生高频正弦信号的作用以外,还可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1年1期2021-12-30

  • 基于模糊自适应的电阻点焊恒流控制
    极磨损,导致负载电阻出现非线性变化,焊接电流无法恒定,时常发生飞溅和虚焊问题,严重影响焊接质量[1].为得到更好的电流控制性能,文献[2]利用PID控制,实现了恒峰值电流控制.文献[3]设计了FB-ZVZCS-PWM软开关逆变式电源,降低了系统的功耗,提高了焊接电流控制精度.文献[4]使用1对超声波收发器,实时测量超声波信号的渗透率,通过监测熔核直径来控制焊接电流.文献[5]建立了一种基于等效电阻的解析计算模型,通过焊接电流与工件两端电压实测信号,预测焊接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2-14

  • 太阳能电池板加DC-DC前后负载功率随负载电阻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载获得功率随负载电阻变化的规律,为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提供参考和借鉴。1 实验仪器实验所用仪器为成都世纪中科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仪,实验线路如图1、图2所示。图2中DC-DC为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相当于交流电路中的变压器,当电源电压与负载电压不匹配时,通过DC-DC调节负载端电压,就可使负载正常工作。图1 太阳能电池加DC-DC前负载获得功率接线图2 太阳能电池加DC-DC后负载获得功率接线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由于实验数据繁多,负载电阻R>12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0-13

  • 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结果2.3 负载电阻获得最大传输功率仿真电路2.3.1 设计电路。为了对功率损耗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设计了一个负载电阻获得最大传输功率仿真电路,该电路图如图3所示。通过该电路,学生需要完成一项探究任务,探究负载电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从电源处获得最大功率,以及负载电阻与传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图3 负载电阻获得最大传输功率仿真电路2.3.2 仿真运行。运行该电路,观察记录XWM1和XWM2显示的读数,得到XWM1和XWM2的值分别为72mW和36mW,因此该电路的传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19期2021-07-19

  • 含有右半平面零点的宽负载范围DC-DC开关变换器参数设计
    定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动态范围内Buck-Boost变换器参数设计方法,但未充分考虑到电感、电容和负载电阻对Buck-Boost变换器暂态性能的影响,因此无法指导宽负载范围变换器的参数优化设计。宽负载范围Buck-Boost变换器如果全动态范围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CM),需要的电感量太大,会导致系统暂态性能很差,同时出现严重的负调现象而导致系统不稳定;如果全动态范围工作在电感电流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则需要的电感量较小,可以提高系统暂态响应速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06-07

  •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频率稳定性研究
    频率稳定性的负载电阻及传输距离范围,进一步得出了系统频率稳定性不受传输距离影响的负载电阻范围。通过仿真和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1 MC-WPT系统建模分析MC-WPT系统按照原副边补偿电容与电感的相对位置(S代表电容和电感串联,P代表电容和电感并联),可分为SS,SP,PS,PP型4种基本拓扑结构,其中前两者属于电压型系统,后两者属于电流型系统。本文以SS型MC-WPT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Cp,Cs分别为原副边补偿电容;Lp,Ls分

    工矿自动化 2021年3期2021-03-30

  • 热声发电系统最大声功捕获特性分析*
    塞直径、外接负载电阻和弹簧刚度系数间相互耦合的关系.本文根据相似定理和TAEGS声学阻抗流源机理,采用类电路相量法给出TAEGS最大声功捕获的直线发电机弹簧刚度系数和外接负载电容参数匹配设计方法.与现有的提高声功捕获方法相比,根据系统参数设计的声学阻抗匹配优化设计方法简单易行且精确可控,可直接调整直线发电机子系统参数,匹配热声发动机子系统声学循环的声学阻抗,实现两机声学阻抗匹配运行,提高了TAEGS捕获的声功.1 热声发电系统数学模型TAEGS主要由行波热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3-30

  • 基于负载电阻可调的电磁主动悬架减振研究*
    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电阻可调的电磁主动悬架协调控制策略。仿真对比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平顺性,还达到了能量回收的目的。1 馈能型电磁主动悬架作动器结构设计图1 示出馈能型电磁主动悬架结构示意图,整个电磁主动悬架为直线式设计,作动器定子与车身簧上质量相连,动子与轮毂和轮胎等簧下质量相连,动子绕组通电时,定子与转子之间能实现纵向上的运动并产生电磁力。当处于被动工作模式时,动子绕组在定子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调整电阻改变绕组中的

    汽车工程师 2020年10期2020-11-03

  • 大型发电机中性点配电变压器电阻接地选型设计
    原则1.1 负载电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对于采用经配电变压器电阻接地这种方法的大型发电机而言,为了有效抑制可能出现的间歇性单相接地故障重燃弧引发的尖峰过电压现象,只有在负载电阻折算到一次侧后的阻值与发电机定子侧系统对地电容的容抗保持基本相等时,才能将该电压值控制在2.6倍的相电压峰值范围内。但在一切特殊的情况下,电阻值的选择会突破这一范围的限制。上文中提到的电容主要指的是发电机定子绕组和定子绕组直接相连的设备对地电容,其中有发电机出口至其他连接设备之间连线的对

    湖北农机化 2020年9期2020-08-25

  • 自励型磁耦合感应取电系统仿真研究
    ,负责给外部负载电阻RL输送能量;R3、R4、R2、DZ1组成的分压电路负载给运算放大器提供电压反馈,稳定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从而完成整个取电系统的模拟仿真。图1 磁耦合感应取电电路原理2 磁耦合感应取电电路输出电压影响因素分析2.1 输入电压对输出电压的影响为了进行电流各个元件参数的计算,通过SPICE 对整个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模拟电网中输入电压Vin的波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由于取电系统的电源源于感应取电线圈,而感应取电线圈环绕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如

    山东电力技术 2020年7期2020-08-11

  • 负载电阻下变论域模糊PI控制对Buck-Boost变换器的影响
    仿真对比分析负载电阻参数突变时,传统PI控制器、模糊PI控制器和变论域模糊PI控制器在Buck-Boost变换器系统中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以此验证变论域模糊PI控制器在Buck-Boost变换器系统中的控制性能.1 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图1 Buck-Boost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Buck-Boost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开关S接通时,二极管D截止,电感L储存能量,电容C中的能量为负载R供电,负载两端电压为上负下正;开关S断开时,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6-01

  • 光照强度对三种硅太阳能电池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max、最佳负载电阻Rmp,计算出对应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F·F、光电转换效率ηS;2.4 将滑动支架由2.2步的位置远离光源来改变光照强度到需要的值,重复步骤2.2和2.3;2.5 由近及远移动滑动支架,改变光照强度,重复步骤2.4;2.6 为了形象、直观,画出不同光照强度下输出功率随负载电阻变化的P-R曲线;开路电压随光照强度变化的U∞-G曲线、短路电流随光照强度变化的ISC-G曲线;最佳负载电阻随光照强度变化的Rmp-G曲线、填充因子随光照强度变化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4-09

  • 基于有限时间观测器的Buck变换器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内准确估计出负载电阻,然后根据提出的新型快速终端滑模面和双幂次趋近律,设计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该控制方法可以使得Buck变化器系统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较强的抗扰动性能。通过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是有效的。1 Buck变换器模型描述Buck型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 Buck变换器的原理图图中:Vin为输入电压,VT为功率开关管,VD为续流二极管,L为电感,iL为电感电流,C为电容,V0为输出电压,R为负载电阻。根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3-10

  • 光伏热电耦合器件中热电模块负载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4]构建外接负载电阻的耦合器件模型,对负载电阻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EG 最优负载电阻随着入射光强的变化而变化。Wu 等[15]通过构建耦合器件理论模型,研究了TEG 对应的最优负载阻值。结果表明,纯TEG、耦合器件中TEG 和耦合器件整体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最优负载电阻值均不同,纯TEG 的最优负载阻值不能作为耦合器件整体性能最优的负载阻值使用。Li 等[16]采用理论模拟研究了纯TEG、耦合器件中TEG 和耦合器件整体效率最高的3 种情况所对应的最优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20-01-10

  • 无线电能传输的双边LCL补偿网络建模与分析
    定性较差,在负载电阻为25~200 Ω,传输效率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增大,负载电阻为150 Ω时,效率为90%.本研究在上述前人对各种复合谐振补偿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对双边LCL谐振补偿网络进行分析,并通过合理的参数配置,实现输出电流、发射线圈电流和工作频率与负载的无关性.该研究成果可用于理论指导设计电池恒流充电及LED驱动电源等需恒流供电的系统.1 LCL谐振网络性能分析LCL谐振网络如图1(a)所示.当输入电压Uin为正弦波,角频率为ω时,输入阻抗为:(1)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12-21

  • 对含有二极管电路的一点探讨
    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A.Uab∶Ucd=n1∶n2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以上是我们给学生对AD两选项最常见的解释方式,但是否还有新的解题方式?副线圈与电阻R是串联关系,因此I2=Icd,原副线圈根据能量关系存在U1I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8期2019-10-23

  • 负载电阻对开关变换器放电特性影响分析
    短路情况下,负载电阻对于其放电特性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 开关变换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图1为开关变换器系统,一般输入电源功率较大,不是本安电源,因此在安全区放安全栅,安全栅通常采用电阻、稳压管和晶体管对电流和电压进行限制,使本质安全开关变换器的输入端能量得到限制。若电源是本安型的,则不需要安全栅进行控制,可直接接到本质安全开关变换器。图1 开关变换器系统[3]如下图2为本质安全型开关变换器结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存在电感和电容两种储能元件,当电感断开或者电

    防爆电机 2019年5期2019-10-09

  • 单气缸自由活塞膨胀机- 直线发电机试验研究
    动压力、外接负载电阻等对FPE-LG输出特性的影响机制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并进一步阐明了FPE-LG的工作机理,从而为主动调控进排气门正时,使FPE-LG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实现内燃机排气余热能的高效回收奠定了基础。1 单气缸FPE-LG试验装置和工作原理1.1 试验台架单气缸FPE-LG试验台架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FPE-LG包括1台单气缸自由活塞式膨胀机、1台直线发电机以及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控制系统和附属连接件等,FPE中活塞通过

    兵工学报 2018年11期2018-11-29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功率输出特性与匹配电路设计
    系数,RL为负载电阻。图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自阻抗分别表示为:两线圈分别等效到对应线圈的反映阻抗为:将式(1)代入式(2)化简得:当反映阻抗ZR1与ZR2虚部为零时线圈发生共振于是得到: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写出发射端与接收端谐振回路方程组:求解方程组(4)得到:其幅值|I2|为:将发射端映射到接收端,得到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图1中,对负载RL而言其之前电路相当于等效电源,根据戴维南定理,等效电源电压和等效

    制造业自动化 2018年10期2018-11-02

  • 脉冲电流测量线圈试验验证平台的研制
    成正比,对于负载电阻负载电阻值越小,产生的电流波形的输出电流幅度越大,反之,负载电阻值越大,产生的电流波形的输出电流幅度越小。综合分析,提高电容器容值,减小电感值以及合理选择放电回路负载电阻,便能得到特定电流幅度和上升时间的脉冲电流波形。2 验证平台的研制脉冲电流测量线圈的频带几千赫兹到上百千赫兹,需要建立的脉冲电流信号的上升时间约几个微秒,下降时间为几十个微秒,根据此需求研制出能对频带特性在上十千赫兹到上百千赫兹的脉冲电流测量线圈进行试验的验证平台,验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7期2018-08-30

  • 浅谈研究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几种方法
    路部分,包括负载电阻和其他外部电阻.图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路图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叫总功率P总,电源的内阻消耗的功率叫内功率P内,电源外部的负载电阻消耗的功率叫电源输出功率P出.分别对应的表达式如下:(1)电源的总功率P总=IE(2)内电阻内耗功率P内=I2r(3)负载电阻的功率P出=P总-P内=IE-I2r=IU=I2R电源输出的最大功率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内容,影响电路中各部分消耗功率的关键因素是外电阻变化、电路电流变化、路端电压变化.2 分析过程和方法设

    物理通报 2018年8期2018-07-25

  • 基于Ansys Icepak 的负载器热设计与热分析
    ap 将4个负载电阻固定在一片散热器上,假设每个电阻功率是28W,则4个电阻器总功耗P=112W,考虑环境温度为Ta=35℃,控制负载电阻的最高工作温度为T=80℃,则需要散热器的热阻满足下式R=(T-Ta)/P=0.4℃/W(5)根据某型号散热器手册,在自然对流的情况下,热阻为0.4℃/W时,需要此种散热器的长度为220mm,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外,在机箱侧部安装轴流风机,进行强迫风冷,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2.3 负载器的热分析2.3.1 发热热源分布[

    宇航计测技术 2018年2期2018-05-05

  • 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输出性能试验研究
    部整流电路与负载电阻相连,将直线电机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出。图1 试验台架结构示意图1.2 工作原理根据研究工作的进度安排,首先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工质,用以验证FPLG样机工作原理的可行性,待充分研究之后,再将FPLG应用于ORC余热回收系统中去。FPLG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二冲程发动机,即两个气缸交替进行进气膨胀冲程(进气过程和膨胀过程)和排气冲程(排气过程)。压缩空气依次流入每个气缸中来驱动活塞连杆组件往复运动,从而直线发电机将活塞连杆组件的动能转换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4-18

  • 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感作为折算后负载电阻的匹配电感.在电能非接触传输的同时实现了阻抗变换,把等效负载电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出的拓扑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补偿网络.并且负载电阻变化时,均能满足E类功率放大器的零电压软开关条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拓扑结构电路的可行性.非接触电能传输;感应耦合;E类功率放大器;逆变器电路;零电压软开关0 引 言非接触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基于感应耦合原理,通过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实现电能的非接触传输.对于移动设备供电,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相比于有线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7年6期2017-11-22

  • 从一道高考题谈限流和分压电路对滑动变阻器阻值的要求
    阻器总阻值与负载电阻阻值的比值k取不同值,应用MATLAB绘制的关系图像,讨论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对滑动变阻器总阻值的基本要求,最后对特殊情况下滑动变阻器的选择进行讨论.限流电路;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阻值1 问题的提出通过调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来达到控制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目的.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与滑片移动的距离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变化关系呢?2013年高考北京理综卷21题第(5)问对这个问

    物理教师 2017年10期2017-11-13

  • 能量回馈型超声波电机的实验研究
    瓷两端接等效负载电阻R。图6和图7分别是激励电压73 V和激励频率40 kHz条件下,电机速度-力矩特性和输出功率-力矩特性随能量采集区负载电阻的变化实验结果。由图6和图7可知,负载电阻R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输出力矩的增大,电机转速跟着下降,电机机械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空载时最大转速为118 r/min,堵转时电机力矩最大达到0.67 N·m,最大机械输出功率为2.6 W。由图6和图7还可知,在输出力矩为轻载(输出力矩小于0.3 N·m)时,负载电阻R对电机

    微特电机 2017年6期2017-06-13

  • 20Hz注入式100%定子接地保护监视电压低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0.52W,负载电阻L与保护盘柜到接地变压器盘柜的电缆电阻串联后的阻抗之和,实际加到接地变二次电压甚至更低(0.33W为电缆电阻)。(2)若盲目调低闭锁电压定值作为解决办法,则不仅没有解决接地变压器二次负载电阻电压20低的问题,甚至还降低了保护的灵敏度。2 接地变压器二次负载电阻电压低原因分析电压20实际为接地变二次综合负载电阻与带通滤波器等值电阻i的分压,当频率一定时,回路电压20与接地变二次综合负载电阻之间基本呈正比关系,因此监视电压变低的可能有以下4

    电气技术 2017年4期2017-04-25

  • 基于XFlow的涡激振动压电能量收集数值研究
    [8]。针对负载电阻R的研究表明,当R为特定值时,系统的分流阻尼最大,系统可以获得最高的输出功率[9]。文献[10]对置于钝体后的PVDF悬臂梁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的重点是PVDF悬臂梁的大变形流固耦合计算问题,机电耦合跟流固耦合采用了分步计算,对钝体与悬臂梁的距离对输出电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双压电悬臂梁装置,用来收集涡激振动的能量。首先使用XFlow进行了圆柱涡激振动的验证计算,之后利用XFlow与OpenModelica建立了涡激振动压电耦合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2-09

  • 用“等效法”速解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将变压器及其负载电阻R用另一个电阻R′来等效替代.所谓等效,就是用R′替代后,输入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功率都不变,也就是说直接接在电源上的电阻R′和接在变压器副线圈的电阻R是等效的.用“等效法”分析计算变压器的动态问题,能降低难度,使问题简捷明了,特别在选择题中用此法解决问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例如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的第16题,用基本方法又繁琐又费时,用“等效法”则又快又准.1 变压器等效负载电阻公式的推导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原线

    物理通报 2016年12期2016-12-20

  • 西门子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监视电压低分析及处理
    为0.52Ω负载电阻RL与保护盘柜到接地变压器盘柜的电缆电阻串联后的阻抗之和,实际加到接地变二次电压甚至更低(0.33Ω为电缆电阻)。如果盲目调低闭锁电压定值作为解决办法,不仅没有解决接地变压器二次负载电阻电压U20低的问题,甚至还降低了保护的灵敏度。3 原因分析电压U20实际为接地变二次综合负载电阻与带通滤波器等值电阻Ri的分压,当频率一定时,回路电压U20與接地变二次综合负载电阻之间基本呈正比关系,因此监视电压变低的可能有以下四个原因:1)20Hz电源

    科技风 2016年21期2016-05-30

  • 电感与负载对V2控制Buck变换器的动力学影响
    小时,电感和负载电阻的变化将如何影响V2控制Buck变换器动力学行为,尚未有文献记载。分岔分析可有效揭示开关变换器中存在的复杂非线性现象[6-9],以及参数变化对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建立V2控制Buck变换器的离散映射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画出电感和负载电阻的分岔图,并分析其变化对变换器的动力学行为影响[10-11]。1V2控制Buck变换器与离散映射模型1.1工作原理V2控制Buck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功率级电路由输入电压

    自动化仪表 2016年4期2016-05-04

  • 巧用电阻等效法“秒杀”变压器问题
    想变压器等效负载电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加以分析。一、变压器等效负载电阻公式的推导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副线圈电压分别为U1、U2,副线圈负载电阻为R,如图1甲所示,在变压器正常工作时,我们分析一下a、b间的等效电阻。图1二、电阻等效法的应用【例1】(2015·全国卷Ⅰ)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2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

    教学考试(高考物理) 2016年6期2016-03-21

  • 并联结构d15 模式PZT-51 悬臂梁的俘能性能
    进行对比,在负载电阻为2.2 MΩ 下前者的输出峰-峰值电压约为后者的2 倍[17]。虽然设计d15模式串联结构的压电俘能器能够提升俘能器的输出电压峰-峰值,但是其最大输出功率只有8.4 μW。一般而言,用于压电悬臂梁俘能装置的压电材料对应的压电系数越高,其输出电压和功率越大[12,18]。因此,压电系数作为压电俘能器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了研究者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而一些典型压电材料的压电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d15、d33、d31,如PMN-PT 单晶[19]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5年8期2015-03-13

  • 对LM317一种应用异常问题的探讨
    高。若将最大负载电阻称为Ro,Ro阻值偏大或不接,将使LM317输出电流较小或为0,达不到最小稳定工作电流,LM317工作异常,再加上负载后,LM317输出电压将下降很多。3 这种LM317异常问题的解决方案此时要解决最小稳定工作电流的问题,就是要合理设置最大负载电阻Ro的问题,使得稳压块空载时输出的电流大于或等于最小稳定工作电流。带载时,负载与最大负载电阻Ro是并联关系,电阻并联的结果使得阻值变小,输出电流将增加,必然大于最小稳定工作电流,从而使LM31

    卷宗 2015年12期2015-01-07

  • 从一道高考题品味电流有效值与平均值
    接一可控制的负载电阻(图中未画出);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开始时,给导体棒一个平行于导轨的初速度v0,在棒的运动速度由v0减小至v1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负载电阻的阻值使棒中的电流强度I保持恒定.导体棒一直在磁场中运动.若不计导轨电阻,求此过程中导体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和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当棒的速度为v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B l v.棒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可得导体棒中消耗的热功率为P1=I2r.

    物理教师 2014年7期2014-10-21

  • 对一道高考题的反思
    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A. Uab∶Ucd=n1∶n2B. 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 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D. 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对选项D的判断 由[U1U2=n1n2]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n2n1Uab],通过二极管时存在如图2所示的半波损失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4年7期2014-08-30

  • 双自由度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力-电输出特性分析
    了系统阻尼和负载电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0]。本文在原有单自由度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模型基础上增加一个弹性放大器,形成具有双自由度 (Two-degrees-of-freedom,简称TDOF)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简称PVEH),达到提高能量采集器的输出功率和拓宽工作频带的目的。为了能够清楚地解析双自由度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各参数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指导其输出性能的精确预测及优化设计,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综合考虑采集器本体结构与负载电路间、电极与压电陶瓷间以及

    振动工程学报 2014年6期2014-04-02

  • 径向模式振动的压电变压器特性
    d2,RL是负载电阻,当z=1时,即在驱动频率下输出阻抗等于负载电阻时,压电变压器效率达到最大。即当电阻最佳时,效率达到最高。得:4 仿真和讨论对不同尺寸的(直径为22.5mm、23.5mm、24.5mm)压电变压器进行Comsol仿真,如下图所示:图2 压电变压器节点位移图图3 压电变压器应力分布图从图2图3可以看出当施加一个外在交流电压为15V时,直径分别为22.5mm、23.5mm、24.5mm的压电变压器节点位移变化为4.6589*10-9m、3.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2-26

  • 差分放大电路的研究
    滑动时,流过负载电阻RL的电流I相应变化。由于0≤R1≤RP,所以当电位器滑动时,流过负载电阻RL的电流I的变化范围是:负载电阻RL的电压uO的调节范围是:3.发射极调零的差分放大电路的电路分析图1 集电极调零差分放大电路图2 发射极调零差分放大电路在图2所示的发射极调零差分放大电路中,设电位器RP滑动端左边的电阻为R1,右边的电阻为R2。即有:R1+R2=RP。当电位器RP滑动时,两管的集电极电流相应变化。当电位器RP滑到最左端时,R1→0。设,则:当电

    电子世界 2013年4期2013-12-10

  • 实验探究分压电路中负载电阻的电压变化
    的均匀调节,负载电阻上的电压UL均匀变化.但有时会出现下列情况:随着变阻器的调节,负载电阻上电压UL的变化小或变化太快,这2种情况都称为分压不均匀,会影响电路的细调程度,不利于做实验.在不接入负载电阻(也称作空载)时,如图2所示,分压电路的分压值(即UAC/E)仅取决于变阻器的电阻比(即RAC/RAB),分压均匀.接入负载电阻RL后,AC 两端电阻不仅取决于变阻器,还与负载电阻RL的大小有关.分压电路可以看做是负载电阻RL与变阻器的部分电阻RAC并联,然后

    物理实验 2013年3期2013-08-25

  • 微束等离子弧焊电源的Saber仿真研究
    G=1 V,负载电阻 R=1 Ω,C 为 470 μF 和2000 μF时负载电压波形如图5所示。当C=470 μF时,纹波为 1.8341 V-1.8239 V=0.0102 V,0.0102 V/1.8239 V=0.56%;当 C=2000 μF 时,纹波为 1.8283 V-1.8239 V=0.0044 V,0.0044 V/1.8239 V=0.24%,可见选择一个大容量电容C可以很好地抑制输出电流纹波。电容C为整流输出的脉冲电流信号提供电量缓

    电焊机 2012年12期2012-08-06

  • 大型发电机中性点采用高阻抗配电变压器接地的配置方法
    接入一合适的负载电阻。这种接地方式的主要原理及功能是:在发电机发生定子单相接地故障,中性点出现对地零序电压时,发电机电压系统对地电容通路中将产生电容性电流,引发故障暂态过电压,危及发电机定子绕组安全;此时,接地装置在中性点对地电压作用下投入工作,变压器二次侧所带负载电阻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将事故暂态过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内,防止定子绕组绝缘被击穿,同时,继电保护电路从变压器二次侧获取事故信号和工作电源,在其配合下,断路器快速跳闸,切除机组,防止事故扩大。根据A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年9期2011-09-05

  • 1.2 V高线性度低噪声折叠混频器设计*
    级, RL为负载电阻。RF输入端接匹配网络, IF输出端接源跟随器作为输出缓冲电路(bu ffer)。图1 交流耦合折叠混频器拓扑结构该折叠混频器电路的跨导级采用电流复用技术[12],由NMOS管(M1、M2)、PMOS管(M3、M4)和隔直电容Cd组成交流耦合互补跨导结构。跨导级的输出端(A、A′点)与开关管的源极相连。跨导级直接接于电源电压,使得跨导管M1和M2的直流电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M3和M4,另一部分来自开关管和负载电阻, 达到了低电源电

    电子器件 2010年2期2010-12-21

  • 变压器的第三个变换作用
    内容,涉及到负载电阻对输入电流和输入功率的影响.这里笔者想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一探讨.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角度来看,电源提供的电能从原线圈一侧输入,通过铁芯中的交变电磁场传递给副线圈,副线圈中产生的电能最终消耗在负载上.忽略电能在变压器的转化和转移的中间过程,我们可以等效地认为电源直接给负载提供电能.基于这一点,我们讨论负载电阻对原线圈回路的影响.图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从理想变压器输入回路来看,变压器和负载R相当于直接接在输入回路的一个等效负载R′,如图2所示

    物理教师 2010年5期201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