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

  • 橡胶树未授粉胚珠愈伤组织乳管细胞的鉴定及分化研究
    ,树皮中被割断的乳管排出牛奶状胶乳(细胞质),经收集和加工后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天然橡胶[1]。全球商品天然橡胶的99%来源于橡胶树[2]。图1 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未授粉胚珠来源的愈伤组织中乳管细胞植物乳管是指含有胶乳的高度特化细胞,是橡胶树合成和贮存胶乳的场所[3];橡胶树茎干树皮乳管数量与其产量呈正相关关系[4-5]。因此橡胶树乳管分化机制的研究成为科技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大部分科技人员以橡胶树树皮作为模型开展乳管分化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发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8期2023-09-25

  • 乳管镜下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乳管灌注治疗乳管扩张性病变68例临床分析
    大部分乳头溢液为乳管扩张性病变所致,仅10%~20%为乳头状瘤病、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引起[1]。近年来随着乳管镜技术的开展,乳管镜下联合药物灌注治疗乳管扩张性病变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得到应用。现就本院2015 年7 月至2022 年3 月应用乳管镜下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乳管灌注治疗的68例乳管扩张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4.6岁。治疗前专科查体乳腺均未触及明显肿物,乳腺彩超及钼靶也均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05-23

  • Qua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ubber from Primary Laticifers of Hevea brasiliensis
    巴西橡胶树初生乳管分化与苗生长的关系[J]. 热带作物学报, 2000, 21(4): 1-6.WU J L, TAN H Y, ZENG R Z, HAO B Z. Primary laticifer differentiation ofin relation to shoot growth[J].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2000, 21(4): 1-6. (in Chinese)[8] TAN D, H

    热带作物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16

  • 橡胶树树皮miRNA定量表达分析的内参筛选
    橡胶树,橡胶树的乳管是合成和储存天然橡胶的组织,树干树皮中的次生乳管与天然橡胶生产密切相关,由维管形成层分化而来。次生乳管数量与天然橡胶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乳管分化是天然橡胶生产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植物miRNAs是一类长约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分子,通过介导基因沉默在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及逆境适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橡胶树乳管分化过程中差异miRNAs的鉴定对于进一步认识乳管分化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热带作物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16

  • 巴西橡胶树排胶机制研究进展
    以上的天然橡胶。乳管作为天然橡胶合成和储存的特异组织,与天然橡胶的生产息息相关。割胶是当前从橡胶树乳管组织中获取天然橡胶的唯一途径,人们通过切割橡胶树树干树皮中的次生乳管,收集乳管中排出的胶乳,作为提炼天然橡胶的原料。割胶后橡胶树维持较高的排胶速度和较长的排胶时间是胶乳产量的保证。作为天然橡胶生产中最后的关键环节,割胶后的排胶机理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极大重视,而对排胶机理的正确认识又对割胶生产产生了极大的正向推进作用。人们最早通过刀劈法,即用刀斧砍削一大块树皮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9期2022-11-16

  • 纤维乳管镜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病理性乳头溢液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3],以往的检查手段,因不能得到病变乳管的直接征象,其诊断准确率往往低于纤维乳管镜。纤维乳管镜可以直观显示乳管内病变情况,进而可早期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选择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纤维乳管镜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乳头溢液患者431 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满足以下条件:①非妊娠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乳管镜在病理性乳头溢液中的诊断价值
    钼靶、溢液涂片及乳管镜、磁共振成像(MRI)等[4]。乳管镜可以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导管结构及导管内病变情况,同时进行病灶定位,是一种直观、准确的诊断方法[5]。本研究探讨乳管镜在病理性乳头溢液中的诊断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均为单孔溢液女性,所有患者均行乳管镜及超声检查,年龄26~68岁,中位年龄47岁;溢液持续时间为1周~2年,中位时间为3.2个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1-05

  • 巴西橡胶树‘RY7-33-97’不同级别死皮树皮结构分析
    死皮程度树皮中的乳管、筛管、石细胞、单宁等的形态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死皮程度的增加,乳管排列逐渐紊乱,不易统计列数;膨大乳管的列数显著增多,从最早出现的砂皮层逐步深入至水囊皮;乳管染色变浅为黄色,甚至出现中空;与直径高达40 ?m的膨大乳管相比,有效乳管的直径通常不足20 ?m,且死皮严重情况下,其直径会进一步减小。筛管的直径在死皮时会发生减小,尤其是树皮不排胶的部位尤为明显。随死皮程度增加,石细胞不仅数量增多,并且形成的位置明显内移,甚至可深

    热带作物学报 2021年7期2021-08-26

  • 分析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析乳头溢液患者的乳管镜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本院2019年7月~2021年4月300例仅为单侧乳头溢液患者,均接受乳管镜检查,分析术后病理结果。结果:300例患者经乳管镜检查发现乳管内非占位性病变201例、乳管内占位病变99例;99例患者接受病变乳管解剖切除手术,乳管镜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者76例,符合率为76.77%。其中乳头状瘤、乳腺癌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对比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乳管镜诊断敏感度95.08%、特异度86.84%。结论: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4期2021-08-13

  • 纤维乳管镜和乳腺超声在诊断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病理性溢液,其中乳管内病变则是导致病理性溢液的主要原因[1]。乳管内占位性病变可分为良性、恶性,一旦考虑诊断为乳管内病变,应尽早行手术活检,对于早期导管内乳头状癌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乳腺超声、纤维乳管镜均是临床常用的乳腺检查手段,本研究进一步了解两种检查方式在乳头溢液病因筛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时检出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良好基础。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乳腺外科于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58 例乳头溢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2期2021-07-18

  • 三种保守方法在治疗乳腺纤维囊性病中的临床观察和体会
    受[3,4]。经乳管灌注治疗是治疗乳腺纤维囊性病的一种方法,被认为临床效果良好[5,6]。本研究选取2018年开始通过乳管灌注方法治疗乳腺纤维囊性病,并采用回顾性方法与其它药物方法比较,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得到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获得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研究日期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因乳腺纤维囊性病伴乳房痛门诊患者,共选择85例入组,其中73名患者有周期性乳痛症状,12名患者有非周期性乳痛症状。入组患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2期2021-06-23

  • 乳管镜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与健康指导效果观察
    腺疾病的存在。在乳管镜检查尚未普及时,临床上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多使用溢液涂片细胞学与乳腺管造影两种方式,但是这两种检查方式难以准确的确定病因与兵种。乳管镜也是乳腺纤维内窥镜,是现阶段乳头溢液疾病首选的诊断检查方式。这种检查方式确诊率高,特别是针对患者乳管内存在的细小病灶,而且操作简单有效,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小。乳管镜检查通常在门诊即可进行,需要护士对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与检查后都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与积极的健康引导,以此确保检查的精确与顺利。本次研究围绕乳管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5期2021-04-03

  • 纤维乳管镜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疗价值
    全身性疾病和乳腺乳管内病变引起。全身性疾病如垂体瘤和高泌乳素血症等需要治疗原发病,而对于乳管内病变引起的乳头溢液用乳腺超声、乳腺钼靶及乳腺核磁往往不能明确诊断,虽可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但假阴性率高,而纤维乳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可以直视观察乳管内病变明确诊断,更能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通过乳管镜放置定位导丝精准切除乳管内病变及其所属腺叶[2]。现将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13例乳头溢液患者乳管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5期2021-03-26

  • 纤维乳管镜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具有乳头溢液表现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前研究证实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于病理性乳头溢液病因的准确率高[4],但是对于三级以下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准确性不高[5,6]。病理性乳头溢液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因其玻片内的背景干净,细胞结构清晰等特点,便于诊断。本研究选择了2019 年4 月~2021 年3 月期间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内收治的100例具有病理性乳头溢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判纤维乳管镜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具有乳头溢液表现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6期2021-03-09

  • 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隆起性病变伴乳头溢液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钼靶、MRI、乳管造影、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以及乳管镜检查等,但对于乳腺导管内病变,上述检查显露出其弊端;应用乳管镜可以直观显示乳管内病变情况,从而早期确诊乳头溢液的病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2],在乳汁淤积治疗中作用显著[3]。此外乳管镜可以进行手术切除前的定位,为手术切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与指导,可使施术者迅速找到病变并进行准确切除。本文为进一步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对包头市中心医院2018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10 月30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1期2021-01-02

  • 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病理形态检查可见乳管上皮增生和腺泡上皮增生,伴有乳管囊性扩张或小叶实质增生.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临床表现与早期乳腺癌难以鉴别,尽管现代乳腺X线技术、超声和核磁共振技术的诊断水平较高,但是最终诊断必须依赖经皮穿刺取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应用纤维乳管镜进行检查、取活检和实时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纤维乳管镜的优点是通过乳头直接进入乳腺的导管系统,导管上皮病变可直接显示,操作者能够精准定位,组织取样准确,在筛查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发挥重要作用[1].随着活检仪器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0-21

  • 乳头内陷该怎么治
    种:损伤(离断)乳管的乳头内陷矫正术和非损伤乳管的乳头内陷矫正术。损伤(离断)乳管的乳头内陷矫正术该方法是通过在乳房上切一个小切口(通常选择在比较隐蔽的乳晕区),完整处理乳头下方粘连,将乳头与下方组织断离,采用腺体瓣移植、内缝合等方法使乳头保持良好的外形。术后1~2周拆线。这种手术不需要其他长期治疗,治疗周期较短。缺点是治疗损伤了乳管,会影响患者今后哺乳,乳腺会有疤痕存在。损伤(离断)乳管的乳头内陷矫正术适用于无哺乳要求、希望短期内完成矫正的患者。非损伤乳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7期2020-08-27

  • 乳管镜体表定位联合静脉留置针在乳管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临床上利用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直观的检查、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本文主要探讨利用静脉留置针锁定溢液乳管,结合乳管镜体表投影定位对治疗乳管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本院诊治的100 例乳头溢液女性患者,彩超及临床检查未发现肿块,所有患者均经乳管内视镜检查,提示存在需要手术治疗的乳管内病变,按照患者是否同意使用留置针,分为研究组65 例,对照组35 例。研究组年龄27 ~7

    医药前沿 2020年6期2020-06-30

  • 乳头内陷该怎么办
    种:损伤(离断)乳管的乳头内陷矫正术和非损伤乳管的乳头内陷矫正术。损伤(离断)乳管的乳头内陷矫正术是通过乳房小切口(通常选择在比较隐蔽的乳晕区),术中完整处理乳头下方粘连,将乳头与下方组织离断,采用腺体瓣移植、内缝合等方法使乳头保持良好的外形。术后1~2周拆线。这种手术的优点为术后一周到两周即可拆线,不需要其他长期治疗,治疗周期较短。缺点是损伤了乳管,无法完成哺乳,乳腺会有疤痕存在。损伤(离断)乳管的乳头内陷矫正术适用于无哺乳要求、希望短期内完成矫正的患者

    健康博览 2020年5期2020-06-05

  •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萌条机械伤害诱导的次生乳管分化特征*
    重要的产胶植物,乳管是橡胶树中产生和贮存天然橡胶的特化组织。根据乳管的起源、发育以及形态、结构等不同,橡胶树的乳管可分为初生乳管和次生乳管(Gomez, 1982)。初生乳管与原形成层的分化相伴发生(吴继林等, 2000),排列不规则,与割胶生产无直接关系, 研究相对较少(金华斌等, 2017a; 2017b)。次生乳管由维管形成层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切向分裂形成,与形成层呈同心圆状规则排列(田维敏等, 2015),生产中割胶收获的胶乳均来自于成龄大树树干树皮

    林业科学 2020年3期2020-04-28

  • 乳管冲洗治疗乳腺增生伴乳头溢液的疗效观察
    高效的治疗方法。乳管镜主要用于乳头溢液患者诊治[2-3],是针对乳头溢液患者的微创检查治疗。乳腺导管上皮增生、管腔扩张、复原与乳腺增生密切相关,导管内非占位性病变如导管扩张、导管内炎症、乳汁淤积可能影响乳腺增生的治疗,所以推断乳管镜检查治疗乳管内病变,可能有助于改善乳腺增生症状。本研究主要观察乳管冲洗治疗在乳腺增生伴乳头溢液的疗效,以探究乳腺增生微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乳腺门诊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50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3期2020-03-25

  • 156 例单孔透明色乳头溢液诊治分析
    乳腺导管扩张症、乳管炎症及乳腺癌等[2]。本文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乳腺外科2010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156例门诊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单孔透明色乳头溢液患者,并进行严密随访,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乳腺外科2010 年10 月~2018 年10 月156 例于门诊就诊时经查体诊断为单孔透明色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60 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3期2020-03-14

  • 纤维乳管镜联合全容积乳腺成像系统诊断乳头溢液
    三大症状之一,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乳头溢液的确诊相对比较困难,尤其是乳腺超声下阴性的病例。乳头溢液的原因错综复杂,乳管内病变的定位也不容易找到,通过乳管镜,可以更直观的观察乳管内的结构及各分支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我们科自2013年以来,使用全容积乳腺成像系统联合乳管镜(德国雪力)诊断乳头溢液的原因并给与治疗,为临床上超声影像(BI-RADS分级在1-4级)的乳头溢液的患者提供了依据,明确了乳头溢液患者的手术指征,使部分不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3期2019-06-29

  • 规范乳管镜报告系统联合20G留置针和美兰在导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455000)乳管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在导管内肿瘤诊断及治疗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不规范的操作及不规范的报告系统,对于临床手术医师的帮助有限[2],仅限于确定肿瘤的存在与否。导管内肿瘤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但传统的溢液乳段切除术是向溢液孔内注射美兰,完整切除导管系统(甚至象限切除术),术中容易出现溢液孔难找、手术切除范围大、周围组织损伤不小、术后残腔积液多、美观受影响及病变检出率低等情况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5期2019-06-12

  • 橡胶树叶柄愈伤组织乳管细胞的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要  橡胶树乳管分化研究主要以树皮为研究材料。本研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尼罗红荧光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橡胶树叶柄来源的愈伤组织中存在乳管细胞。乳管细胞在叶柄愈伤组织中随机分布,分布模式类似橡胶树初生乳管;叶柄愈伤组织乳管细胞在发育早期时橡胶粒子较少,在发育后期时充满橡胶粒子。RT-PCR扩增出叶柄愈伤组织乳管细胞的橡胶延伸因子(REF)、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橡胶凝集素(hevein)和橡胶转移酶(CPT)等胶乳特异基因的转

    热带作物学报 2019年1期2019-06-11

  • 7个橡胶树品系树皮结构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切割树皮中的次生乳管合成和积累的胶乳,其所提炼的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1-2]。作为一种育种周期较长的经济作物,胶乳产量和茎围生长一直是橡胶树最重要的农艺性状。当前,聚焦以橡胶产量和木材产量双重目标的胶木兼优品种的选育已成为世界橡胶树品种选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向。早在1923年,Bobilioff[3]首次指出了橡胶树的胶乳的产量与树皮的解剖结构的特性有关;后续多人研究证明橡胶树树皮结构中次生乳管列数目与天然橡胶产量高度相关[4-5];同时,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4-08

  • 纤维乳管镜在乳管扩张症的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 目的:分析在乳管扩张症的介入治疗中采用纤维乳管镜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6年8月~2018年8月,取以上时段内本院收治的150例乳管扩张症患者,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治疗组用纤维乳管镜介入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3期2019-03-09

  • 对接受乳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
    10000)进行乳管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常用方法。有研究指出,对接受乳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检查期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1]。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接受乳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笔者对2017年1月至8月在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8月在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0期2018-12-05

  • 超声辅助乳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液病因主要是通过乳管镜检查。虽然乳管镜能在直视下观察乳腺导管内的病变,而且清晰度也较高,但因受其自身长度及直径的影响,往往难以到达4级以上及末梢乳管,所以这部位的病变就成为了检查的盲区[1,2]。然而正好超声弥补了这一乳管镜检查的盲区。因此将这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乳管内外病变的漏误诊率,提高其检出率。然而国内将超声与乳管镜联合应用于乳头溢液性病变的临床诊断鲜有报道。本研究对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就诊的100例乳头

    江西医药 2018年9期2018-11-02

  • 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分析
    ,临床上主要采用乳管造影检查、超声检查等对乳头溢液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但诊断的准确率和特异性不高[3]。近年来,临床上用纤维乳管镜检查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贵州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72例乳头溢液患者。这72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这72例患者的年龄为1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2018-06-28

  • 乳管镜下选择性乳管冲洗治疗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评价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乳管镜下选择性乳管冲洗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间就诊于我院诊断为急性期及亚急性其浆细胞性乳腺炎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年龄22~46岁,平均(34.1±10.2)岁;病程1~6个月,平均(3.63±1.08)个月;肿块直径2~4cm,平均(3.02±0.66)cm;已婚25例,未婚15例;左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7期2018-05-08

  • 中国热科院生物所专家在国际农业比较基因组学和互作组学学术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
    题为“橡胶树愈伤乳管的发现及细胞标记辅助育种(Discovery of laticifer cells in callus of rubber tree and cell-marker assisted breeding)” 的学术报告。报告简要介绍了课题组20多年来潜心研究橡胶树生物技术所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在橡胶树愈伤组织中发现乳管细胞的过程,愈伤乳管与初生乳管和次生乳管的形态学和转录组学差异,愈伤组织中乳管细胞出现频率与培养时间、基因型、体细胞胚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年11期2018-01-17

  • 乳管内窥镜联合亚甲蓝双定位法诊断乳腺导管内瘤样病变及手术价值
    纪 楠 曹技磊乳管内窥镜联合亚甲蓝双定位法诊断乳腺导管内瘤样病变及手术价值刘 恒①王钢乐①*董 懿①纪 楠①曹技磊①目的:评估乳管内窥镜联合亚甲蓝染色双定位法对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导管内瘤样病变患者术前经乳管内窥镜检查并联合亚甲蓝染色定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乳管内窥镜下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其符合率为83.3%,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0%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12期2018-01-09

  • 茉莉酸甲酯对橡胶草生理生化及乳管分化的影响
    橡胶草生理生化及乳管分化的影响马海霞,何丽娜,海春燕,曹新文,雷骥良,闫洁*,祝建波(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为了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对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TKS)农艺性状和乳管分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与乳管分化的关系,明确促进橡胶草乳管分化的最佳MeJA喷施浓度,本试验选择1个月生的盆栽橡胶草为材料,设5个浓度的MeJA处理水平,即0.25、0.5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9-07

  • 乳管镜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与健康指导
    244000)乳管镜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与健康指导张 婧(铜陵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安徽 铜陵 244000)乳管镜检查可以很好的诊断乳头溢液病,它具有无创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较易插入乳腺管内等特点,该检查疾病确诊率高。本文对2016年8月~2017年3月到我院进行乳管镜检查的18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对患者在乳管镜检查前后提供护理配合与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乳管镜检查的成功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乳管镜检查;护理配合;健康指导乳头溢液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2017-03-08

  • 质谱在乳头溢液中的应用进展
    要分3类,一类是乳管自身病变,囊肿或乳管上皮细胞增生,在乳管内形成一个或多个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一类是下丘脑垂体腺瘤,泌乳素分泌紊乱,形成溢液[1];另一类是服用某些药物导致溢液,如镇静药、口服避孕药等[2]。乳头溢液颜色乳白色溢液:可见于生理性的乳头溢液,即哺乳期乳头溢液。多见于哺乳期或哺乳期过后回乳不彻底的女性。在未扩开乳管的情况下,轻轻挤压乳房即可有乳汁产生;还可见于停止哺乳几年后的女性,乳汁形成囊肿,扩开乳管后,可有乳汁从乳头排出,少见于在任意年龄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1期2017-01-21

  • 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下不同数量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示·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下不同数量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曲文志,李子豪,涂 巍目的总结乳头溢液患者乳管镜下不同数量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4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乳头溢液患者515例,患者均行乳管镜检查,且镜下显示存在隆起性病变。回顾性分析乳管镜下不同数量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乳头溢液情况、溢液孔数、溢液颜色,并观察其乳管镜下隆起性病变所在乳管级别。结果515例乳头溢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30期2016-11-09

  • 斯里兰卡橡胶研究所Kelum Silva博士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学习交流
    究所学习了橡胶树乳管膨压探针技术和橡胶树树皮解剖结构观测技术,并在橡胶树割胶制度和间作技术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据悉,Kelum Silva博士此行受到了斯里兰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主要目的是前来学习橡胶研究所最新建立的橡胶树乳管膨压探针技术和橡胶树树皮解剖结构观测技术。橡胶树乳管膨压探针技术是热科院橡胶研究所安锋博士等在改进植物细胞压力探针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用于准确测定橡胶树乳管膨压的连续实时变化及研究橡胶树韧皮部的水分关系。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木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6年5期2016-06-04

  • 橡胶树乳管表达HbHMGR1基因双元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
    目的】克隆橡胶树乳管特异性强启动子HEV2.1(PHEV2.1),构建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限速酶基因(HbHMGR1)的乳管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为橡胶树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报道的HEV2.1序列(GenBank登录号AY247789.1)设计1对特异引物,采用PCR从橡胶树热研7-33-97基因组DNA中克隆PHEV2.1,与HbHMGR1基因融合构建橡胶树乳管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并以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鉴定。【结果】用特异引物可从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2期2016-05-30

  • 探讨乳管镜对乳房疼痛患者的诊治价值
    下成功地观察到主乳管腔内病变,开创了内窥镜观察乳腺导管的先河[1]。乳管镜能在电视屏幕上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管上皮及导管腔内情况,追踪和记录病变,极大地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上乳房未触及包块但伴乳头溢液的早期导管内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依据[2-4]。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7月1 200例以乳腺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8~69岁,中位年龄43.5岁。1.2 方法酒精消毒乳头(因无乳头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6期2016-03-10

  • 乳管镜在105例伴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治疗价值分析
    453000)乳管镜在105例伴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治疗价值分析周树伟 苏蓓蓓(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科,河南 新乡 453000)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价值。方法乳头溢液患者105例,自溢液管插入纤维乳管镜观察溢液乳管及其分支的结构及内容物状况,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结果乳管镜插入成功率100%,镜下发现乳管内肿物68例(64.76%);诊断为乳头状瘤53例,乳头状瘤病5例,乳腺导管癌7例(其中似原位导管癌3例),乳管扩张、炎症27例。手术92例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8期2015-12-26

  • 乳腺癌的过度治疗
    期乳房癌变,比如乳管原位癌。这是乳腺癌的一种,肿块体积太小,常规方法很难检出,以前往往只在尸体解剖时才会被发现。X光检测仪大规模普及之后,乳管原位癌的检出率直线上升,目前全世界每年新检查出来的乳腺癌病例当中,有大约四分之一都是这一类型的,阳性率相当高。顾名思义,乳管原位癌是乳导管细胞发生的癌变,这种癌细胞分布在乳导管的内壁上,尚不具备扩散的能力,属于“非侵害性”乳腺癌,本身不会致死。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如果不去治疗的话,总会有几个癌细胞逃出来并扩散到其他组织

    大众健康 2015年10期2015-09-10

  • 乳管镜诊断自发性乳头溢液的临床分析 ——附828例
    金虹豆 王世全乳管镜诊断自发性乳头溢液的临床分析 ——附828例金虹豆 王世全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自发性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乳管镜检查的828例自发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结果 在乳头溢液疾病检查中,乳管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798/828)和97.1%(435/448);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发生率最高58.2%(482/828),引起乳头溢液疾病中乳管乳头状瘤发病率最高55.1%(456/828

    当代医学 2015年31期2015-08-09

  • 乳管镜引导下定位针定位联合美蓝染色切除病变乳管的临床应用
    郭翔取 卜晓星乳管镜引导下定位针定位联合美蓝染色切除病变乳管的临床应用张乐 张利群 徐胜昔 郭翔取 卜晓星目的 探讨美蓝染色标记联合乳管镜引导定位针定位切除病变乳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乳管溢液患者, 分为传统美蓝染色组(A组), 乳管镜引导定位针定位组(B组), 乳管镜引导下定位针定位联合美蓝染色组(C组), 各20例。对其实施乳管镜检查后行手术治疗。三组分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2015-02-01

  • 硬膜外麻醉导管定位在病变乳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醉导管定位在病变乳管切除术中的应用周英(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绍兴312000)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导管定位病变乳管的手术方法在单管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81例单管乳头溢液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定位病变乳管,并完整切除病变乳管。结果81例均手术成功,术后随诊6个月未复发。术后病理结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乳腺囊性增生症2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例,乳腺原位癌2例。结论硬膜外麻醉导管定位切除乳腺病变乳管,手

    浙江实用医学 2015年2期2015-01-22

  • 乳头内陷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术后复发的影响
    炎性组织及相通的乳管,并将导管分离至乳头根部切除;②对乳头溢液伴反复感染的肿块,给予彻底切除,对于病变集中于乳晕及中央区者,行区段楔形切除术;③对于合并急性感染形成脓肿者,予行脓肿切开引流,待炎性反应减轻后,再二期进行脓肿灶及末端大乳管等乳晕下病变组织切除术;④对于瘘管形成者,予尽量完整切除瘘管及与之相通的扩张大导管和周围炎性瘢痕组织。1.5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对分类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对定量数据进行分析。2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6期2014-04-24

  • 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治体会
    自2010年引入乳管镜检查系统,对此类疾病的判断有了一个较为直接的办法,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39例女性患者,年龄16~80岁,中位年龄41岁。病程1d~3年。溢液合并肿块或辅助检查阳性者共14例。溢液呈单侧单孔33例,单侧双孔1例,单侧多孔2例,双侧单孔3例。血样溢液19例,咖啡色、黄色、棕色、浆液性溢液共20例。1.2 检查方法 患者取坐位,扶手靠背,取舒适姿势。常规消毒铺巾,按压乳房四周,确认溢液乳管大概方向并确定溢液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1-23

  • 纤维乳管镜检查523例的护理
    0%,部分患者为乳管恶性肿瘤。以往的检查手段为细胞涂片,阳性率低,不能直观发现病变。通过纤维乳管镜检查可以观察到乳管开口至末梢6~7cm乳管内的微小病变,使外科医生能够观察到乳腺X线摄影检查及MRI等传统检查手段发现的1/100的病变,并可以进行病理活检和微创切除治疗,为选择术式提供依据[1]。现将纤维乳管镜检查523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21~71岁之间,检查前资料:血性溢液103例,黄色溢液47例,无色溢液38例,乳汁样溢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年1期2013-08-15

  • 乳管镜在乳管内乳头状瘤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涂片细胞学检查、乳管造影及超声诊断等,但这些方法存在诊断率不高、不能直接反映病变情况且定位困难等缺点[2-3]。乳管镜的出现能够有效地弥补上述不足。世界上首例乳管镜技术始于1988年,Teboul等最早使用乳管镜检查以来为乳管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开创了历史先河。它是诊断乳头溢液和协助治疗部分乳腺疾病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我省本技术于2008年开展,现仍属于推广应用阶段。在本研究中,对30例伴有乳头溢液的单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进行了乳腺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3-18

  • 单乳乳头溢液35例诊断治疗分析
    无肿块患者术前行乳管造影,均采用30%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确认患者溢乳乳腺的乳导管外口部位后用5号或6号针头缓慢插入乳孔,注入造影剂直到患者感觉疼痛或术者感觉有阻力为止,注射完毕后拍摄轴位片和斜位片,其中3例乳管显影基本正常,30例出现乳管管腔扩张、导管僵直等影像。根据乳管造影的结果确定病变部位,术前估计病变范围,但乳管造影结果正常并不能排除乳管病变的可能,3例乳管显影正常的患者,2例术中证实有异常。1.3 手术治疗:首选术式为乳腺区段切除术,确认溢液乳孔

    吉林医学 2013年15期2013-02-19

  •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液的诊断大多采用乳管造影、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但诊断率低,且存在病变定位困难的弊端。自1988年乳管镜首次用于临床以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现不但用于疾病的诊断,还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作者现将2011年采用纤维乳管内窥镜对116例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6例,均为女性。年龄16~60岁(平均38岁)。单侧溢液95例,双侧溢液21例;血性溢液44例,浑浊溢液40例,淡黄色溢液32例。采用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FV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4期2012-11-06

  • 996例纤维乳管镜诊治分析
    都是用乳腺B超、乳管造影、乳腺钼靶等方法对乳腺疾病作出检查,这些方法容易对乳管内早期微小病变发生漏诊或误诊。1988年日本的Teboul[1]应用硬性乳管镜观察乳管内病变,1991年Okazaki等[2]成功开发出纤维乳管镜,并在临床推广应用。应用纤维乳管镜识别乳管内病变的大小的能力是钼靶或核磁成像的100倍[3],其所附带的辅助通道有利于医生做镜下活检和灌洗,便于开展相关诊治。为探讨乳管镜多方面应用价值,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996例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年11期2012-08-20

  • 乳管镜图像特征在伴乳头溢液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48%乳头溢液为乳管内乳头状瘤表现,10%~15%由乳腺癌引发[1]。以往检查手段通过分泌物图片、B超、乳管造影、近红外灯投照等方式对病变部位及性质进行判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非直观性,准确率欠缺。乳管镜检查可以对溢液导管实施直接观察,并可对患者病变部位实施准确定位和诊断[2],为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利参考,并可通过镜下病理组织获取,实施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3]确诊,为进一步了解乳管镜下图像特征在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中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现对我院20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3期2012-08-15

  • 高频超声联合乳管内镜检查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应用
    较为困难;而纤维乳管内镜(简称乳管镜)受其长度及乳管内复杂情况的影响,4级以上乳管或末梢乳管成为检查的盲区。因此,乳腺导管性疾病的检查成为医学影像和各种介入检查探讨的热点。然而,将高频超声与乳管镜联合应用于乳头溢液性病变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61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的高频超声表现,探讨高频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7-08~2010-08在深圳华侨城医院检查的61例(6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6期2012-06-05

  • 乳管内视镜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乳管溢液的诊断及治疗(附298例报告)
    院 300010乳管内视镜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乳管溢液的诊断及治疗(附298例报告)刘 霞 天津市第一医院 300010目的:探讨乳管内视镜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8例乳头溢液经乳管镜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术后病理分析对照。结果:298例患者共发现乳管内乳头状瘤236例,原位导管癌7例,恶性率2.3%。结论:纤维乳管内视镜能提高乳腺导管疾患的诊断率,对于Ⅲ级乳管辅助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增加乳头溢液的诊断准确性。两者联合有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0期2011-12-09

  • 乳管镜在乳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710003)乳管镜在乳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郭静姝(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陕西 西安 710003)通过对乳管镜诊治的542例乳腺导管内疾病的病例资料的分析,为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增加手术的准确性,避免因病灶小而造成的漏诊。乳管镜;乳腺导管内疾病;诊断及治疗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约为乳腺门诊患者的7%~10%左右[1],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和发现乳腺导管内良性疾病(肿瘤)及导管原位癌的重要线索。通过乳管镜检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12-08

  • 纤维乳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纪80年代末期,乳管镜(FDS)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纤维乳管镜检查是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病因诊断的最佳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重复性的特点;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为乳管内病变定位、定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1]。作为护士做好细致的物品准备,熟练掌握检查前、中、后的护理配合以及检查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对乳管镜检查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8年8月-2010年8月采用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FVY-980型纤维超细乳管内镜系统共检查患者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2011-05-15

  • 乳管镜定位后亚甲蓝染色方法的应用
    瘤等[1]。随着乳管镜应用,乳管镜直视下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逐渐增多,位于Ⅰ~Ⅱ级乳管内单发乳头状肿瘤镜下特征明显,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对32例因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发现Ⅰ~Ⅱ级乳管内单发乳头状病变患者行亚甲蓝染色标记后手术切除,方法简单,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年龄28~72岁,平均45.8岁;病史5 d~1.5年,中位时间4.5个月;血性溢液15例,浆液性溢液17例;左乳18例,右乳1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9期2011-02-20

  • 乳管镜治疗乳头溢液126例疗效分析
    管内窥镜(简称为乳管镜)最早应用于1988年,使直视乳头溢液病变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准确性。现对我科2008年3月—2009年3月间应用乳管镜治疗乳头溢液126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2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80岁、中位年龄52岁,双侧溢液44例,单侧82例;其中血性溢液29例,乳汁样溢液23例,淡黄色溢液42例,水样溢液14例,混浊溢液18例,查脑垂体及泌乳素均正常范围。2 方法2.1 设备 乳管内窥镜系统为北京博莱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年2期2010-02-09

  • 200例乳导管灌洗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0033)为探讨乳管内疾病和细菌感染的关系,我们随机将患有不同乳管内疾病的100名患者(200只乳房)的乳管灌洗液进行细菌培养(由于双侧不一定患同种乳管内疾病)。旨在调查乳管疾病是否合并了细菌感染或是否因细菌感染引起乳管疾病等可能性进行分析,为乳管内疾病病因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将进行乳管镜检查(检查日期为2009年10月-2009年12月)的100名病人,每人做双侧,共200只乳房。双侧乳房分别行乳管灌洗液细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年4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