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

  • 败酱草粉对采精应激公羊体况与精液品质影响的研究
    种羊非常重要。败酱草为我国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和利咽消肿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 败酱草含有多样的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有很高的药用价值[2]。 败酱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败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年来,针对败酱草的现代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败酱草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免疫细胞数量。此外,败酱草还在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5期2023-10-13

  • 基于败酱草多糖的能量冲剂的开发
    726000)败酱草(HerbaPatriniae),又称泽败、苦菜等,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带根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等功效[1-2],在甘肃省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和生长,其资源丰富,药食两用。作为败酱草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其开发和利用价值极高[1,3-4]。截至目前,文献中关于败酱草多糖的制剂研究几乎为空白。研究表明败酱草多糖是一种含蛋白质的多糖,可以明显延长力竭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8期2023-10-08

  • 败酱草总皂苷含药血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的应用[2]。败酱草在抗肠癌[3]、宫颈癌[4]、肝癌[5]、胃癌[6]等多种癌症中均有报道,但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分析败酱草总皂苷含药血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旨在为败酱草有效成分用于治疗胃癌提供理论根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SPF级别雄性SD大鼠36只,体质量200-230 g,购买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1.2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9期2022-09-26

  • 基于蛋白互作和关键作用靶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白花败酱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重要原因。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Thunb.)Juss.]系败酱科植物,药用其全草,味辛,性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本草纲目》中记载为治肠痈之要药,主要含有黄酮类、酚酸类以及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活血化瘀,镇心安神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阑尾炎,痈肿疮毒,肠炎,UC,慢性胃炎,肿瘤等[8-9]。已有文献表明,败酱草在临床使用、体外实验等都具有显著的疗效,毒副作用及复发率均相对较低[5-6,10-11]。本研究采

    中南药学 2022年4期2022-07-04

  • 败酱草清热消瘀治疮毒
    王庆国败酱草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本草正义》言:“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兹就笔者临床所习用者记录如下。通治三焦热毒痈疮败酱草为历代治热毒痈脓之良药,因其味苦性寒泄热、辛散善降,既入气分,又入血分,如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即为治肠痈之名方。汉代以后,历代本草均有其治痈脓的记载。本方加减运用得当,可以治疗上、中、下三焦之诸般热证,如丹毒、毛囊炎、湿热性皮

    保健与生活 2022年12期2022-06-09

  • 败酱草,将病人从棺中救回
    医临床常用的“败酱草”。败酱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被列为中品,其药性凉,味辛、苦,入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之功效,常用于肠痈、肺痈、痢疾、产后淤血腹痛、痈肿疔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败酱草具有抗炎止痛、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及保肝等作用,临床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细菌性感染等疾病。应用败酱草的临床代表方剂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文写道:“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5期2022-05-20

  • 基于细胞凋亡芯片的白花败酱草乙酸乙酯部位抗结肠癌的物质基础研究
    子计然》。白花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可用于治疗肠痈、燥热便秘、产后瘀血等症。临床上常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肿瘤等疾病。根据文献调研及前期体外药效学实验研究发现,白花败酱草乙酸乙酯部位对结肠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其化学成分与药效间关系并未得到合理解释。微流控芯片是由微米级尺寸的微通道组成的芯片。它将传统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各种功能集成到一起,与常规96 孔板相比,微流控芯片细胞培养法能更好地模拟细胞在人体内的生存环境。微流控

    中南药学 2022年3期2022-03-30

  • 中药水提物抗菌作用研究
    染;中药抗菌;败酱草细菌感染是一种由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袭机体,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疾病。中医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有着数千年历史,积累深厚,疗效卓越。《本经》中记录“连翘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入,许多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并且由于其具有来源广、易获取、价格低廉、活性成分丰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已成为筛选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的一个重要来源。本研究拟以临床上常见的解表药、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2021-12-09

  • 黄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0001)黄花败酱草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caefoliaFisch.)的根或带根全草,又名黄花龙芽、野共花、鹤立鸡群、鹿肠等,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黄花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正义》亦载“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其味辛、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花败酱草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1],临床多用于治疗下腹部炎症及肿瘤,包括结肠肠炎、阑尾炎、盆腔炎以及肠癌等。笔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12-01

  • 败酱草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大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在药物[5]。败酱草(herba patriniae)是多年生中草药,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碱等有益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消除血瘀,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减轻焦虑的作用[6]。已有研究表明白花败酱草醇提物通过抗氧化及抑制肝细胞凋亡而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7],说明败酱草的肝保护作用。但败酱草对药物性肝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究败酱草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大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60只SD清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1年9期2021-10-20

  • 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注[4]。白花败酱草PatriniavillosaJuss是一种败酱科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排脓、镇心安神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胃肠炎等疾病的治疗[5],其抗癌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6]。通过白花败酱草对小鼠黑素瘤B16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L1210干预的研究发现,白花败酱草可能通过抑制CDK4和cyclin D1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G0/G1期,减少S期细胞数量,最终导致增殖抑制作用,诱导

    中成药 2021年9期2021-09-26

  • 网络药理学探究败酱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
    150076)败酱草(PatriniavilloseJuss.,或者Patriniascabiosaefolia Fisch.ex Link)具有排脓消痈和清热解毒等功效[1-2].现代临床上,多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胃炎、直肠炎的治疗等,其中尤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3-4].败酱草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下文简称UC)的大量数据表明,其在临床使用、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等都具有显著的疗效[5-7].本文以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8-13

  • 基于谱效关系的白花败酱草黄酮部位抗肠肿瘤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2000)白花败酱草(Patriniavillosa(Thunb.)Juss.)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其性味苦、寒、无毒,具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清心安神等功效[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肿瘤等疾病[2]。白花败酱草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酚酸类等多种成分,除抗炎、抗菌、镇静等药理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活性,但其具体活性成分尚不清晰。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是指将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与药效学相结合[3-6],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7]、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6期2021-06-23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败酱草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
    的特点[2]。败酱草又称鹿肠、泽败、苦菜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常用于肠痈、肺痈、疔疮肿毒等。王登等[3]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败酱草常与赤芍、蒲公英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类的中药配伍,治疗以带下病、腹痛及淋证最为常见,证候以湿热下注、瘀血内阻为主。孙桂芝教授[4]运用红藤、败酱草作为治疗大肠癌的药对,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姜良铎教授[5]运用败酱草配赤、白芍等作为治疗大肠癌的核心用药。张冰教授[6

    河南中医 2021年5期2021-05-18

  • 白花败酱草乙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036 )白花败酱草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的干燥全草[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2],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民间也有以其嫩苗作野菜食用的习惯[3].白花败酱草又名苦斋草、苦菜、萌菜、胭脂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根状茎长而横走,基生叶丛生,茎生叶对生,由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瘦果倒卵形,花期为8~10月,果期为9~11月[1].其性味苦、寒、无毒;具有散瘀消肿,活血排脓、治肠痈有脓,血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1-01-16

  • 败酱草总黄酮部位体外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
    250355)败酱草(Patrinia Herb)是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的全草,黄花败酱为主要品种,又名龙芽败酱、黄花龙牙、苦菜、鹿肠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医认为败酱草味辛、苦,性凉,入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和抗病毒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痈、肠痈、痈肿疮毒以及赤白带下,产后瘀阻腹痛等[1]。目前,已证实败酱草水提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现在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大多为干扰素及核苷类药物,存在副作用大、

    山东科学 2020年5期2020-11-02

  • 自拟红藤败酱草汤加味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点探讨自拟红藤败酱草汤加味作用。详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妇科确诊患有宫颈癌,且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34例患者样本用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对于本次研究拥有完全知情权。患者年龄范围为(32-64)岁,平均年龄为(46.5±3.7)岁;病理分析结果为鳞癌18例、腺癌16例;行阴道切除(3.0±0.3)cm,骶韧带切除(3.0±0.2)cm。所有样本均为随机选取,且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组1、组2。经检验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3期2020-04-13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败酱草治疗炎性肠病机制研究*
    去[2-3]。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肺、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祛瘀之功,主治肠痈、痈肿疮毒、腹痛等。本课题组已初步验证败酱草提取物可以下调TNF 与IL-1β,缓解大鼠结肠的组织学损伤,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得到系统阐述[4]。网络药理学是基于基因组、化学组、转录组等多组学的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于预测单味中药或复方作用机制。基于此,本研究使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系统研究败酱草治疗IBD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年12期2020-04-09

  • 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
    710003)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Fisch.exLink)或白花败酱(P.villoseJuss.) 的干燥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是治疗肠痈腹痛、妇人疾患的常用药物。其性微寒,味辛苦,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肠痈肺痈、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肝热目赤肿痛、赤白痢疾等[1]。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败酱草具有抗肿瘤、镇静催眠、抗炎止痛、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2019-12-18

  • 败酱草,野菜中的榴莲
    介绍了“白花败酱草”这种有特殊气味 的野菜,配上猪肉或鸡、鸭肉外加鱼腥 草等一起炖煮。解说中声称用于食疗, 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白花败酱草,正式中文名为攀倒甑 (zèng),为败酱科败酱属草本植物。 地上茎直立,地下根茎匍匐横走。除西 北外,全国均有分布,主产地在淮河以 南诸省。这种草的根及根茎有陈腐臭味,叶 子揉碎也有类似味道。南齐陶弘景说它 “气如败豆酱”,故名“败酱”。为何起“攀倒甑”这么古怪的名字 作为正式名,估计与做饭有关。甑是古 代蒸饭的一

    食品与生活 2019年7期2019-08-30

  • 败酱草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00016)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痈排脓的功效,古代医家已应用于妇科,《本草正义》有云:“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惟产后诸痛,当以瘀露作痛者为宜”;《名医别录》记载:“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本草纲目》记载:“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皆用之。为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1期2019-01-29

  • “一个在暗中,不断过滤的自我”
    隐忍、自省(《败酱草》),渴望着救渡(《野渡》),“凯觎”或向往着某种更加激越的状态(《春夜微醺》《激动史》)。我惊讶于叶丽隽为什么会有如此突出的自我意识,且将这种意识时时处处地自觉、贴切地呼应于自然?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叶丽隽的自我总是很弱,谦卑、真实、低调,很少昂扬。但无论是何种情况,她的自我又总是呼应于自然,生命与自然时时处于神秘交流和互为启示的状态,正是在这种交流与启示中,心灵的体验与人生思考得以丰厚,得以提升。《败酱草》一诗,简直就像是诗人自我的

    诗歌月刊 2018年10期2018-12-18

  • 烧心了怎么办
    果,可以试试用败酱草煎水喝。取败酱草15~30克,煎水取汁饮用,每天1剂,连服3~5天。《神农本草经》提到,败酱草性凉味苦,入胃经、大肠经、肝经,以清热解毒、散瘀排脓见长,是一味抑制胃酸过多的良药,可清除胃部湿热,经常用于反酸、烧心等常见症状。经常烧心、反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过快,同时尽量少进食或不进食某些饮料和食物,比如茶、咖啡、油炸食品、糖果等。在饭后不要马上卧床或弯腰,也不要马上开始剧烈的运动,可以慢慢地散步,既可帮助消化,又可减轻

    爱你 2018年11期2018-11-14

  • 外源6-BA对白花败酱草生长和酶活性的调控
    0004)白花败酱草,又名苦益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在山区可作为野生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风味。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和华北等地[1-2]。白花败酱草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附件炎、慢性盆腔炎、流行性腮腺炎、慢性胃炎等病症的治疗[3-5]。白花败酱草也可以作为荒山荒地植被修复。已有研究表明,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和影响,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6-7]。6-BA是一种重要的细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2018-10-29

  •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张兴 李丽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全草。败酱草苦、辛,微寒,归大肠、胃、肝经,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中医临床上用来治疗热毒疮痈和瘀滞腹痛。《本草纲目》介绍:“败酱,善排脓破血。”《药性论》说:“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現代药理发现,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病毒作用,对艾滋病病毒HIV有抑制作用;能保肝利胆,促进肝细胞再生

    家庭医学 2018年8期2018-10-17

  •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败酱草黄酮的研究
    034000)败酱草(patrinia),又称泽败、苦菜等,属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1]。生于山坡草地、路旁,中国各地基本均有分布,是我国常用中草药,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多种功效[1-4]。有关提取黄酮类物质方法报道[5]:有机溶剂提取法[6]、碱性水或碱性烯醇溶液溶剂提取方法[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8]、超声波辅助提取法[9]、微波辅助提取法[10]等。但用这些方法提取的黄酮类物质纯度不高,因此分离纯化黄酮类物质成为生物医药迫切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20期2018-10-13

  • 烧心了怎么办
    方治疗,比如用败酱草煎水喝。取败酱草15-30克,水煎取汁饮用。每天1剂,连服3-5天。《神农本草经》中提到,败酱草味辛、苦,性凉,入胃、大肠、肝经,以清热解毒、散瘀排脓见长,临床常用于治疗痢疾、泄泻、黄疸等症。败酱草是一味治胃酸过多的良药,可清除胃部实热,对于湿热内滞所致的胸腹疼痛有疗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反酸、吐酸等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无论病属寒还是属热,都可随方加入败酱草15克,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特别健康 2018年6期2018-06-21

  • 烧心了怎么办
    果,可以试试用败酱草煎水喝。取败酱草15~30克,煎水取汁饮用,每天1剂,连服3~5天。《神农本草经》提到,败酱草性凉味苦,入胃经、大肠经、肝经,以清热解毒、散瘀排脓见长,是一味抑制胃酸过多的良药,可清除胃部湿热,经常用于反酸、烧心等常见症状。经常烧心、反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过快,同时尽量少进食或不进食某些饮料和食物,比如茶、咖啡、油炸食品、糖果等。在饭后不要马上卧床或弯腰,也不要马上开始剧烈的运动,可以慢慢地散步,既可帮助消化,又可减轻

    爱你·健康读本 2018年4期2018-05-14

  • 败酱草抑制大肠癌HCT-8/5-FU细胞耐药的作用研究
    [6-7]。 败酱草属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消痈排脓的功效,符合大肠癌“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治法治则[8-9],已有研究报道,败酱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大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且疗效确切[10]。基础研究也证实了败酱草具有显著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新生以及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作用[11-15]。然而,对大肠癌治疗药物5-FU耐药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探讨了败酱草对5-FU耐药性的影响。1 材

    福建中医药 2018年2期2018-04-24

  • 中药里的“好搭档”
    肝排毒:枸杞+败酱草肝脏是人体的造血和解毒器官,在五脏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而中医还有“五脏先补肝”的说法。败酱草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可帮肝脏减轻负担,而枸杞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两者搭配是一种实惠而有效的护肝药物。3.清熱祛湿:百合+薏米南方气候湿热,尤其是夏季,最易患上暑湿感冒,而最适合的祛湿清热食疗方就是百合薏米粥了。百合可退湿热,还能润肺止咳,而薏米则更为常用,其健脾渗湿、除痹止泻功效显著。4.活血化瘀:三七+红花三七既可止血,又可活血,有“止血不留

    农村百事通 2017年15期2017-09-04

  • 败酱草多来源品种研究
    12)神州药房败酱草多来源品种研究秦金山1,齐亚瑞2,陈文乐2,周秀梅3(1.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3.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1]。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有经典汤头“薏苡附子败酱散方”[2]。败酱草的使用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很大差异,调配处方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开展败酱草的品种研究和商品调研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6期2017-08-08

  • 消痈排脓败酱草
    竺 工消痈排脓败酱草文竺 工我国许多中药的名字都有些来历,例如当归,是因妇女思念远游的丈夫而得名;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一半,故名;夏枯草,因每到夏至便萎谢而得名等等。有一味药名叫“墓头回”,又名“败酱草”,其名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有一位郎中,手拿摇铃,云游四方给人治病。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庄,逢一家人办丧事,众人正抬着棺材往坟地走。郎中观察到,棺木缝里有滴滴鲜血流到地上,于是便随棺而行至墓地。询问后知棺中是一成年女子,因阴道出血不止而死。郎中宅心

    长寿 2017年5期2017-07-25

  • 盆腔炎服银翘红酱解毒汤
    、连翘、红藤、败酱草各30克,延胡索12克,山栀、赤芍、川楝子各10克,丹皮9克。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想请专家点评一下是否可用?专家点评:这个方子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常用于治疗盆腔炎发热期。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连翘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急性盆腔炎感染邪毒者常用上面这个方剂中的金银花、赤芍、连翘、红藤、败酱草等治疗;如果是毒热炽盛者,则要用丹皮、赤芍

    益寿宝典 2017年34期2017-02-26

  • 一测多评法测定败酱草中3种三萜类成分
    一测多评法测定败酱草中3种三萜类成分涂正伟1,李东华1,关鑫1,鹿燕敏1,高颖华2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败酱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3种三萜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内参物,采用HPLC测定含量,建立其与熊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的相对校正因子(RCF),以相对保留时间(RRT)进行色谱峰定位,计算熊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的量;用外标法测定6批次败酱草中熊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的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的可行性和重现性。结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6年5期2016-12-06

  • 败酱草多糖对运动疲劳大鼠的肝组织保护作用
    林吉林320)败酱草多糖对运动疲劳大鼠的肝组织保护作用李爱臣1,房磊2,* (1.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吉林132022;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2101)研究败酱草多糖(HPP)对肝脏保护、增强运动力、抗疲劳以及提高疲劳恢复能力。大鼠力竭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线粒体活性下降,休息后,各生化指标恢复效果差。食用败酱草多糖大鼠力竭后,同力竭组比较,肝脏抗氧化力、NOS活性以及NO含量、线粒体指标都显著增大;经过休息,各指标和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12期2016-08-23

  • 盆炎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子宫组织TNF-α、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因子;大血藤;败酱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1]。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作为一种促炎症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机体遭遇急、慢性炎性反应或免疫反应时,它可根据程度不同而做出不同反应。罹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由于自身免疫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5-17

  • 薏苡败酱汤对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初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疗法;薏苡仁;败酱草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4.013【中图分类号】R655.810.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5)04-0516-03通讯作者:△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乳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作者简介:许晓梅(1968—),女,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工作。收稿日期:(2014-02-08)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美容科,河北石家庄050011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乳腺

    河北中医 2015年4期2016-01-08

  • 败酱草的历史沿革
    荬(广东)。北败酱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均为野生,多生于田边、路边、平原和山坡落荒地,常成片生长。4 ~6 月间花开前挖采幼苗,洗净泥沙,晒干。主产北京、河北、甘肃、陕西、内蒙、吉林、辽宁等地。本品根茎呈细长圆柱形,向下渐细,长3 ~10cm,直径2 ~5mm;表面浅黄棕色,有纵皱纹,上部有近环状突起的叶痕,下部有细小的不定根,或突起的根痕。幼茎长1~6cm,基生叶卷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4 ~16cm,先端多圆钝或短尖,叶缘具稀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7期2015-11-03

  • 白花败酱草抗妇科肿瘤有效部位对Siha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0040)白花败酱草(Patrina villosa Juss,PVJ)系败酱科植物,药用其全草,味辛,性寒[1]。白花败酱出自《本草纲目》[2],败酱草来源为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 olia Fisch)和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以全草入药,应称为白花败酱草[3],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活血化瘀、镇心安神的功效,近年来白花败酱草的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4]。实验通过MTT法和细胞形态观察,考察白花

    黑龙江科学 2015年2期2015-03-07

  • 治疗狐臭验方
    黄柏15 g,败酱草15 g,川椒12 g,荆芥12 g,枯矾15 g。用凉水砂锅浸泡半小时后,浓煎过滤后,熏洗半个小时,每日1剂,5 d为1个疗程,一般用2个疗程。蛇床子燥湿杀虫;百部灭虱杀虫;白鲜皮祛风胜湿、清热解毒;苦参清热除湿,祛风,杀虫;黄柏清热解毒;川椒散寒除湿;枯矾燥湿,解毒;荆芥祛风、凉血;败酱草清热解毒。此法经济实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收稿日期(2015-02-09) (2015-02-03)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1期2015-01-24

  • 不同产地败酱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测定
    6)不同产地败酱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测定周献词(镇江市句容黄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镇江 212426)目的:建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败酱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为控制败酱草的质量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5%醋酸铵溶液(67∶12∶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败酱草中齐墩果酸在0.052~10.4μg/L范围内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2期2014-04-26

  • 败酱草多糖的组成及抗疲劳与耐缺氧作用
    1011 9)败酱草多糖的组成及抗疲劳与耐缺氧作用池爱平,康琛喆,郭欢欢,李 虹,王一民,郭 飞(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 9)目 的:评价败酱草多糖(Herba Patriniae polysaccharide,HPP)抗疲劳和耐缺氧的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HPP,对其基本成分组成进行测定;同时建立小鼠负重游泳模型和耐缺氧模型,同时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HPP水溶液,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与耐缺氧时间以及血乳酸(blood lact

    食品科学 2014年21期2014-03-08

  • 败酱草的鉴别技术分析
    了三种同名异科败酱草入药状况。鉴别三种不同药物性味、功效、成分等差异。正确选择药物合理应用优势,对开展合理安全用药的必要性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败酱草 鉴别 技术[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65-02败酱草是一种较常见的中草药,临床应用较广,多年来根据历代的记载及现代研究,三种同名异科败酱草一直是存在着地区性使用的习惯,可见三种不同科败酱草相互代替使用较为普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湖北地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6期2013-09-30

  • 败酱草提取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121013)败酱草提取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孟良玉,卢佳琨,蔡文倩,渠宏雁,刘锦峰,兰桃芳,励建荣*(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食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锦州 121013)目的:研究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颈肩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无菌溶液制造衰老模型,在正常饲料中分别加入不同含量败酱草提取物,做成低、中、高和最高四个剂量组。8周后摘眼球取血及脱臼处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22期2012-10-25

  • Caspase-3参与白花败酱草皂苷诱导Hela细胞凋亡
    4007)白花败酱草是败酱科草本植物的根茎及带根全草,在中国的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均有分布,是一种常用植物药。白花败酱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化瘀、清心安神、改善肝功能、抑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关于黄花败酱体内抗肿瘤,体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曾有报道〔1〕,但白花败酱草及其总皂苷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较少报道〔2〕。1 材料与方法1.1 细胞株与主要试剂 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赠送;RPMI-1640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1期2012-06-28

  • 白花败酱草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2000)白花败酱草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戴聪杰 林培庆(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采用杯蝶法研究白花败酱草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以及温度和紫外光因素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败酱草提取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位于125~250mg/mL。在温度23~160℃,紫外照射时间10~50min提取物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表明白花败酱草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紫外光稳定性。白花败酱草;抑菌作用;

    食品与机械 2011年6期2011-12-28

  • 白花败酱草对U14荷瘤鼠肿瘤细胞周期和PCNA表达的影响
    4007)白花败酱草是败酱科草本植物的根茎及带根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化瘀、改善肝功能、抑菌和抗病毒等作用[1]。民间验方中与其它中药配伍,用于治疗肠癌和膀胱癌[2]。有报道此药可抑制鼠源性腹水癌[3]。但有关白花败酱草皂苷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探讨白花败酱草的抗肿瘤作用与机制,为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提供部分理论和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处理昆明种雌性小鼠(6周龄20~22g),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3期2011-04-18

  • 败酱草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201318)败酱草(Herba Patriniae)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炎症及化脓性疾病。1977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正品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和白花败酱 Patrinia villosa Juss.的干燥全草。笔者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这两个品种的败酱草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研究,旨在为该药材的品种鉴别和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1 仪器与试药11

    中国药业 2011年12期2011-03-06

  • 败酱草中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变化规律
    121013)败酱草中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变化规律孟良玉,兰桃芳,李雪菲,朴 丽(渤海大学 辽宁省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性食品重点实验室,辽宁 锦州 121013)为探讨败酱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提取时间、料水比、提取温度因素对败酱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然后在该工艺条件下考察不同部位、不同采摘时期败酱草中多糖提取率的动态变化,同时也对超声波在提取败酱草中多糖的效果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料水比、提取温度对败

    食品科学 2010年18期2010-10-19

  • 败酱草的临床新用
    710300)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根茎、根及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 6~ 15g。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用途。1 消炎制酸,疗溃疡 依据报道[1],本品有较强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能消除局部炎症,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治

    陕西中医 2010年5期2010-04-13

  • 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121013)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孟良玉,兰桃芳,卢佳琨,李雪菲,刘信嘉,朴 丽(渤海大学 辽宁省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性食品重点实验室,辽宁 锦州 121013)目的:探讨败酱草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通过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NO2的清除效果及对油脂的抗氧化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在乙醇体积分数6

    食品科学 2010年24期201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