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

  • 历代诗话选辑
    《艺概·文概》韩昌黎生平,所心摹力追者,惟李、杜二公。顾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惟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盖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其实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专以奇险见长。——[清]赵翼《瓯北诗话》

    师道(人文) 2022年10期2022-12-30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近年来选育果树新品种介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河北 昌黎 0666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是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省级果树科研机构,主要开展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板栗、核桃等树种的资源创新、遗传育种、栽培生理、果树植保、果品保鲜、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示范,为全省的果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近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不断丰富果树种质资源库,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620余份,均已入圃保存,现保存种质资源共计2487份,2020年昌黎果树研究所被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1期2022-12-16

  • 新零售背景下秦皇岛昌黎葡萄网络营销策略创新
    的葡萄栽培区域。昌黎葡萄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主要农产品,鲜食葡萄果肉甘甜,品质优良,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体、互联网、智能化网络技术的兴起,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线上网络购物的越发流行,消费者可以充分运用电商平台购买产品,极大解决了传统线下销售模式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等问题。因此,要想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要求,企业应紧紧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加快秦皇岛昌黎葡萄营销体系的转型进程,制定更具创新性的营销策略,促进河北葡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21期2022-12-06

  • 2021年滦州MS4.3地震和2015年昌黎MS4.2地震震源参数及构造意义研究
    中距离2015年昌黎MS4.2地震和1976年滦州MS7.1地震分别为9 km和10 km(图1(a)),滦州MS4.3地震对唐山地区未来地震危险性是否具有指示意义,3次地震之间是否存在成因关联,都是亟需厘清的科学问题。地震学研究表明,唐山地区地震活动可能与壳内高、低速层相间分布的包体现象有一定关系,即低速层比较软弱,难以积累应变能,当地壳受力时容易发生蠕变,将应力传递给上部地壳,并在其内部形成应力集中,从而引发地震[1-3]。唐山东部及邻区(滦州-昌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2年12期2022-11-30

  • 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昌黎地秧歌传承创新发展研究
    石媛莹昌黎地秧歌是河北民间秧歌舞蹈之代表,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的表演形式而盛名。昌黎地秧歌细腻、风趣、灵活、自如,风格独特、韵味悠长,在民间得到了良好的传播和传承。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昌黎地秧歌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有了新的改变,正在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众所周知,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昌黎地秧歌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总结和探寻适合昌黎地秧歌文化传承的策略,将有助于持续地推进昌黎地秧歌的创新发展,使其在民众之间更为普及,迸发出璀璨的艺术

    黄河之声 2022年10期2022-11-22

  • 昌黎地区酿酒葡萄白腐病与气象条件关系
    研究旨在分析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前期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2017—2021年白腐病发生资料和气温、相对湿度、降水等观测记录,对病发前七天的气象条件进行逐要素分析,再通过岭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气温与白腐病的发生成正向相关,气温连续几日升高易引起白腐病发生,是白腐病发生的基础条件。相对湿度与白腐病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70%以上的高湿环境容易诱导白腐病的发生,并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同时本研究得到了预测准确度为60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6期2022-11-17

  • 昌黎地秧歌的艺术形态及传承现状探析
    家级非遗民间舞蹈昌黎地秧歌秧歌,顾名思义,秧田之歌舞。这一产生于农事劳动的舞蹈艺术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在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冀东地区流传广泛。因不需要绑腿踩高跷,故称为“地秧歌”。在昌黎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米不碾面不磨,不能不看大秧歌;饭不吃酒不喝,不能不扭大秧歌”。在昌黎人人都能扭上一段地秧歌,任意一块平地、一把扇子、一方手绢、一支棒槌,甚至不需要任何道具,这样的“低门槛”,人人都

    戏剧之家 2022年5期2022-11-13

  • 昌黎小调的调式曲式研究*
    卷》中的22 首昌黎小调民歌和白秀川、刘荣德、王世杰所著的《昌黎民歌》(2016)中的74 首昌黎小调民歌为主要曲谱来源进行分析。两部著作中小调民歌歌谱重合部分为18 首,此18 首作品的分析将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为准。歌谱研究总数为78首。虽然在这两本著作中歌谱都是以简谱方式呈现的,但在本文的分析中,笔者将根据简谱歌谱制作五线谱版本歌谱,以便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其中的调式及其转调离调方式。昌黎民歌根据体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劳动号子,叫卖调,秧歌

    艺术品鉴 2022年18期2022-07-22

  • 历代诗话选辑
    《艺概·文概》韩昌黎生平,所心摹力追者,惟李、杜二公。顾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惟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盖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其实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专以奇险见长。——[清]赵翼《瓯北诗话》

    师道 2022年10期2022-05-30

  • 昌黎扇贝
    秦皇岛扇贝则要看昌黎,扇贝养殖量、加工量居全国县域第一。2021年6月,昌黎扇贝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昌黎县拥有全长64.9公里的海岸线,温度适宜,水质优越,饵料生物丰富。砂质底质、优良的海域环境以及当地渔民丰富的养殖经验造就了昌黎生食刺身级扇贝的出产。秦皇岛昌黎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规模化养殖海湾扇贝,产出的扇贝肉质细嫩爽滑,汁水充沛,富有弹性,营养丰富,锌含量达40%~50%,蛋白质含量更是高达60%以上,远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近年

    河北农业 2022年2期2022-03-24

  • 碣石山下 黎庶昌盛
    昌黎,位于河北省东缘,北依碣石,东临渤海,西南环滦河。公元1189年,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这里是最早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沿海开放县,是首批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干红葡萄和葡萄酒之乡,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渤海浩淼,鸥鸟翱翔,渔歌唱晚,金沙叠幢,扬波涛于金沙绿林之间;在这里,历史鸣唱不绝于耳,韩文公祠、水岩古刹,源影寺塔,钟声绵长,铿锵有力,从盛唐传来,掠过辽金,飞越时空,声声回荡在峰峦云霞

    河北画报 2021年17期2022-01-14

  • 我和皮影有个约会
    亲去剧团的所在地昌黎县探亲。到了剧团,我喜欢追着看齐永衡老师表演的皮影剧。齐老师出身于皮影戏世家,8岁登台从艺,20多岁就享有“箭杆玉”的美誉。他的皮影表演生动细腻,擅长用影人的形体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极富感染力,不管是人物的动作还是动物的形态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是剧团最受欢迎的皮影表演艺术家。一次演出结束,我追着齐老师到了后台,齐老师正在整理一个耍双剑的影人。小小的影人在齐老师的手里好像有了生命,一砍一刺都招式凌厉,我看得入了迷。齐老师走后,我拿起那个影

    全国新书目 2021年9期2021-11-07

  •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雨婷摘   要:昌黎历史悠久、文化多种多样,民间艺术更是层出不穷,昌黎民间艺术有三歌,分别为“地秧歌”“民歌”“吹歌”。作为三歌之一的昌黎地秧歌就是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最早在元代产生,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关键词:非遗;地秧歌;探究一、地秧歌的起源及其发展昌黎先民,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抒发情感,磨炼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雏型。昌黎地秧歌能够得以完善离不开昌黎先民的智慧和劳动。他们在田间习作,为了给

    人物画报 2021年6期2021-03-13

  • 韩愈集现存宋集注本研究综述
    书先生所言:“韩昌黎之在北宋,可谓千秋万代,名不寂寞矣。”[2]韩愈集现存宋代集本共十三本,分别是潮本《昌黎先生集》、祝充《音注韩文公集》、文谠《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集》、方崧卿《韩集举正》、南宋浙本《昌黎先生文集》、南宋江西本《昌黎先生文集》、南宋闽本《昌黎先生集》、南宋蜀刻十二行本《昌黎先生文集》、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魏仲举《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王伯大《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张洽池州本《昌黎先生集》、廖莹中世綵堂本《昌黎先生集》。其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12-29

  • 争与让的变奏:民初昌黎事件之中日交涉
    日夜,驻京奉铁路昌黎站日兵20人持枪赴站内警署,当场击毙中国铁路巡警3名,重伤2名(翌日亦毙),而日方仅有3人受轻伤。此即“昌黎事件”。这一年,中日之交涉迭生,唯以昌黎事件最为难结,双方各执一词,至今尚无定论。那么,事实真相究竟若何?为和平解决昌黎事件,中日展开了多轮双边谈判,延宕七月之久,是否又确如史料所记是因为“袁世凯正致力争取日本友谊,故此事遂被延宕至次年四月十四日,方以賠款方式草草了结。”或许囿于史料的限制,学界关于昌黎事件的研究还很薄弱,或以简单

    读书文摘 2020年6期2020-06-24

  • 试析昌黎地秧歌的现状及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昌黎地秧歌,不仅有着千年之久的发展历程,还拥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特点深受人民喜爱,在上世纪50年代昌黎地秧歌作品《跑驴》曾经轰动全国。但随着现代文化的进入以及社会的诸多需求,昌黎地秧歌逐渐淡出大众视线,并且面临着传承问题,其发展空间在逐渐缩减。本文主要是对昌黎地秧歌舞蹈风格特点的分析以及存在现状和传承保护问题试析。关键词:昌黎地秧歌;传承保护昌黎地秧歌,俗称“地跑”、“地出溜”,诞生于冀东昌黎,并广泛分布并盛行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4-07

  • 三次解放昌黎及其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结束后昌黎县的革命形势昌黎地处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交接的走廊地带南端,境内北枕碣石群峰,东面为涛涛渤海,西南为滦河萦绕,堪称背山面海的形胜之地(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昌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昌黎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9:16。。昌黎军事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境内交通发达,京山铁路、津秦公陆并列横贯东西,另有公路通往卢龙、抚宁、青龙、乐亭等县和境内主要乡镇(2)河北昌黎县地名办公室.昌黎县地名资料汇编.1983:10。,主要

    唐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09

  • 简论昌黎地秧歌舞蹈语汇的传承
    066000)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乃至全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种之一,发源地在昌黎。由于昌黎地秧歌近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善于利用历史故事借古喻今,而且还创作了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好剧目。尤其是昌黎地秧歌的行当,各怀绝技,各领风骚。昌黎地秧歌的舞步、扇子花、手绢花、烟袋花、棒槌花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昌黎地秧歌的表演不仅火爆、粗犷、奔放,而且不失风趣,幽默、滑稽的特性。表演场面红火、热烈,人物形象鲜明、亮丽。也正如此,昌黎地秧歌不仅深受昌黎人民的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2019-07-12

  • 河北昌黎地秧歌表演形态考察
    欣 新疆艺术学院昌黎地秧歌在表演形态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传统的表演形态上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并在表演艺术形态上增加了更有感染力的元素,本文出于对这方面的考察对河北昌黎地秧歌表演艺术形态进行分析,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着手,探讨其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昌黎地秧歌属于河北民间舞蹈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北方的众多舞蹈艺术中流传性比较高,并在人们的心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因此在探究上具有重要的考察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北昌黎地秧歌的表现形态进行考察,对其社会文化背景与表

    艺术家 2019年4期2019-01-12

  • 河北省昌黎地秧歌在教学中的推广研究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在教学中的推广情况展开研究。本文通过研究,目的在于有效推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且也作为一个可行性的参考为当代艺术专业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理解、保护与传承提供帮助。关键词:地秧歌 昌黎三歌 保护路径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上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其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城市化、市场化还是现代化的发展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非物质文化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4期2018-06-29

  • 产业集群视角下葡萄酒旅游研究
    地域保护区”——昌黎为例探讨了具体的集群化发展对策,通过企业资源共享、政府宣传作用提升集群化发展的意识理念;政府规划尊重企业、深度挖掘文化打造品牌、完善集群化发展政策、成立半官方和非营利性组织等促进发展。[2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70-76.关键词:产业集群;葡萄酒旅游;昌黎一、问题的提出葡萄酒旅游起源于西方国家。近年来,在重视旅游体验的环境下,葡萄酒作为特殊兴趣旅游的重要分支逐渐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我国的诸多葡萄酒旅游产区

    当代旅游 2018年5期2018-04-25

  • 关于非遗创新发展的探讨 ——以昌黎地秧歌传承为例
    优秀典型。下面以昌黎地秧歌为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就非遗创新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1 昌黎地秧歌的基本情况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昌黎地秧歌于2006年5月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昌黎地秧歌是昌黎县域内普遍流传的一种自娱性较强的民间舞蹈,来自于平民百姓,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产生年代久远,据考证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历经千年,昌黎地秧歌艺术魅力不减,风采与日俱增,已经成为秦皇岛乃至冀东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被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8期2018-01-23

  • 中晚熟甜樱桃新品种 ——昌华紫玉
    /hm2。在河北昌黎地区,4月1—3日萌芽,4月9—12日盛花。展叶略晚于开花,果实6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60~65天。果实耐贮运,0~4℃条件下贮藏45天外观与风味无显著变化。11月10日左右落叶。□据《园艺学报》(2018年第7期)《中晚熟甜樱桃新品种‘昌华紫玉’》,作者程和禾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通信作者赵艳华,E-mail:zyh4892@163.com□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8期2018-01-17

  • 中熟甜樱桃新品种 ——玲珑脆
    /hm2。在河北昌黎地区,4月1—4日萌芽,4月6—11日盛花,花期1周左右。展叶基本与开花同期,果实6月6—11日成熟,果实发育期55~60天。果实耐贮运,0~4℃条件下贮藏45天外观与风味无显著变化。11月10日左右落叶。□据《园艺学报》(2018年第7期)《中熟甜樱桃新品种‘玲珑脆’》,作者陈龙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通信作者赵艳华,E-mail:zyh4892@163.com□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8期2018-01-17

  • 昌黎系列葡萄品种在浙江地区的引种表现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引入昌黎1号、昌黎4号、昌黎5号、昌黎8号、昌黎25号和昌黎26号6个品种,通过对引入品种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抗病性的比较筛选适合浙江及其相似生态区种植的葡萄新品种。通过连续4年的试验,初步筛选出葡萄综合性状比较全面、丰产性好、果实形状较优、品质较好、比较适宜浙江地区栽培的品种有昌黎1号和昌黎4号。总结出了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关键词 葡萄;昌黎;引种;筛选中图分类号 S6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3期2017-07-13

  • 2015年河北昌黎4.2级地震分析
    2015年河北昌黎4.2级地震分析李慧1,张跃刚2,徐春芳3,于艳红4,宋志刚1,张肖1,郭亚亚4(1.河北省地震局保定中心台,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050021;3.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局,河北承德067000;4.河北省地震局承德中心地震台,河北承德067000)2015年9月1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发生4.2级地震。对本次地震的地质背景、地震序列类型、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性及前兆异常进行分析,并对其特征进行讨论。昌黎

    高原地震 2016年3期2016-09-19

  • 昌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问题研究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昌黎县分校,河北秦皇岛 066600)昌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问题研究卞爱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昌黎县分校,河北秦皇岛 066600)摘 要: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秦皇岛市。全境总面积1 212.4 km2,平原面积90.4%,拥有耕地6.266 7万hm2;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高效种植业、粮油加工业、畜禽养殖业等为主要产业。昌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比重,发展现代农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提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6期2016-02-06

  • 昌黎民俗之“三歌一影”
    066600)昌黎民俗之“三歌一影”王雪菲(燕山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600)昌黎民俗中,“三歌一影”可堪称翘楚、独占鳌头。“三歌一影”分别为“民歌”“秧歌”“吹歌”和“皮影戏”,是昌黎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民间艺人们的努力,“三歌一影”更是大展宏图,屡屡展现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其中,民歌、秧歌和皮影戏更是入选了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黎昌黎民歌;昌黎地秧歌;昌黎吹歌;昌黎皮影戏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碣石,南傍渤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7期2016-02-04

  • 河北昌黎地秧歌的艺术特征
    66000)河北昌黎地秧歌的艺术特征赵世莹 李 立 孟丹娜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昌黎地秧歌又称“河北地秧歌”、“冀东地秧歌”,是流传于昌黎县、乐亭县一带的民间舞蹈,也是河北民间舞蹈中影响力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与沧州落子、井陉拉花一起被合称为河北三大秧歌。昌黎地秧歌;艺术特征;即兴性一、昌黎地秧歌的艺术渊源昌黎地秧歌诞生在昌黎,坐落在碣石山前的昌黎县土壤肥沃,海岸线长,海产品丰富,历史悠久,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因此地秧歌是滦河三

    北方音乐 2016年12期2016-02-02

  • 秦皇岛乡土文化-丰富多彩的昌黎民歌
    文化-丰富多彩的昌黎民歌齐萌 秦皇岛市第十六中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昌黎三歌对于人民性格的锻炼与情感的抒发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其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昌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如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中,随着《昌黎三歌》的日益普及,更显示出其凝聚人心、营造健康社会氛围的独特功能。《昌黎三歌》是昌黎人民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它将做为昌黎人民的家珍和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代流传,永放异彩。演唱内容;演唱形式;演唱方法;生活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0期2016-01-28

  • 浅谈昌黎地秧歌的发展与传承
    50000)浅谈昌黎地秧歌的发展与传承李艳婷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050000)秧歌是我国民间舞蹈艺术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门类,深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喜爱,昌黎地秧歌则是河北省极具地方性质的三大民间代表舞蹈之一,它有别于传统的秧歌模式,加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点。本文对昌黎地秧歌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进行了简要叙述,并从保护发展的基础出发,分析了昌黎地秧歌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其未来发展的传承思路,从群众艺术视角下对昌黎地秧歌进行系统

    大众文艺 2016年9期2016-01-28

  • 昌黎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
    6023; 2.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河北 昌黎 066600)昌黎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洛昊1,冯志权1,金照光2,孙富强2,刘亚柳2,包宏伟2,段新玉2,许妍1,马明辉1(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3; 2.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河北 昌黎 066600)摘要:为掌握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岸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于1999—2013年对该保护区海域开展了连续15年的生态调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年2期2016-01-26

  • 昌黎井水位破年变异常分析
    2003)。分析昌黎井水位年动态变化,发现2000年以来井水位破年变异常频次增多。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环境干扰对观测井的影响增多,井水位破年变是环境干扰引起还是构造活动引起的地震前兆异常,需要进一步分析。本文利用动态年周期方法识别2000~2013年昌黎井水位破年变异常,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主要从降雨、井孔观测条件改变、附近井孔抽水、孕震机理等方面分析引起昌黎井水位破年变异常的原因。1 昌黎井井孔概况昌黎井地处燕山山前平原,饮马河冲积扇上,距离昌黎-宁河断

    中国地震 2015年2期2015-09-04

  • 关于“善行昌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王志勇(中共昌黎县委宣传部昌黎日报社,河北 昌黎066600)1 “善行昌黎”建设的有利条件1.1 “善行昌黎”基础牢固影响深远昌黎县民风淳朴,人民崇善行善,恭而有礼。安山镇后所营村农民徐长霞带着公公改嫁,2008年荣获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和河北省道德模范。龙家店镇汪上村老人王文彬63年如一日守护烈士墓,2011年荣获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多年来昌黎县一直坚持“孝行昌黎礼进万家”文艺演出、感恩浴池建设、好婆媳评选、孝道奖金发放,使“善行昌黎”建设

    科技视界 2015年16期2015-08-15

  • 昌黎地秧歌发展研究*
    66004;2 昌黎县文化馆,河北昌黎066600)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民间舞种之一,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昌黎地秧歌是昌黎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了当地部分农村民俗生活和农民乐观诙谐的精神面貌[1]。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昌黎地秧歌不断的发展变化。这其中既有为适应社会变化而产生的主动革新,也有因政治、战争、移民或自然条件变化而产生的被动变迁。一、昌黎地秧歌的发展历程(一)产生与形成期昌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3-28

  • 河北昌黎井水位震前异常特征分析
    每个地震前后河北昌黎井气压校正后的水位整点值数据做调和分析,计算出M2 波潮汐因子、相位滞后和潮汐残差相位差,在此基础上对昌黎井水位的震前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昌黎井水位在选定地震前均有明显的异常表现,显示出较强的映震能力;(2)昌黎井水位M2 波潮汐因子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2~9 个月,在近震震前潮汐因子出现大幅上升,在远震震前潮汐因子则出现下降;(3)昌黎井水位潮汐相位滞后异常一般也出现在震前2~9 个月,表现为相位滞后首先出现上升异常,之

    中国科技信息 2015年4期2015-01-02

  • 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质文化遗产 ——昌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崔 琳 高慧娟 李晓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传承的一种民间小调,又称冀东民歌,更是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之一。多年来,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感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昌黎民歌,以朴素清新、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流传于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喜爱,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领域有着较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特征凸显,如何传承、保护、发展昌黎民歌艺术,在新的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2014-07-12

  • 昌黎井水温异常与地震关系初析*
    0045学术论文昌黎井水温异常与地震关系初析*于春颂1)张环曦1)周剑青1)张墨思1)佟 鑫1)夏伟奔2)1)河北省地震局秦皇岛中心台,秦皇岛066100 2)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昌黎井水温具有较规律性的年变化动态趋势,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震前、震时和震后异常。通过整理分析昌黎井水温资料,根据昌黎井水温变化机理,重点分析昌黎井水温对应2012年唐山5·28地震前兆异常暨长趋势异常,发掘昌黎井水温所包含的地震短临前兆信息,为今后更好地利用昌黎井水

    地震科学进展 2014年7期2014-03-29

  • 如何传承昌黎地秧歌
    417000)昌黎地秧歌在2006年收录到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河北省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舞蹈,昌黎地秧歌有着广泛的群众性,群众们既能娱乐自己又能锻炼身体,可以在饭后、节日在大街小巷进行表演,丰富当地人的民俗文化生活。由于现在的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人民的重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昌黎地秧歌的研究及传承工作当中。我作为一名河北人、一名舞蹈学习者同样也希望河北的昌黎地秧歌能够得到更多人们的重视,并能够加入到地方文化保护工作当中,为民间舞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2014-01-28

  • 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探析
    张立光1.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的理论意义1.1传统艺术体育化转变,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传承广度通过研究把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简单化、现代化、体育化、大众普及化。在遵循传统的昌黎地秧歌基本动作韵律,音乐特性的基础上,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入新的音乐元素,把昌黎地秧歌传统艺术资源进行体育化的转变,创编成健身操,健身舞蹈使其动作变化更多,舞蹈语汇既现代又简洁,在动态上融入时代气息,很好地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使其即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人们对其了解和认识,希望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0期2013-11-18

  • 昌黎民歌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薛婷婷昌黎民歌是冀东民歌,乃至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代表。多年来,饱含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感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昌黎民歌,以清新、优美、朴素的艺术风格流传于世,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和喜爱,在全国民间音乐领域有着较大影响。如今《茉莉花》、《绣灯笼》和《拣棉花》等昌黎民歌已经成为河北民歌的经典作品,2000年昌黎民歌的诞生地---河北省昌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2008年昌黎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昌黎民歌带着昌黎

    飞天 2011年20期2011-08-15

  • 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的昌黎民歌
    际社会高度重视。昌黎民歌作为河北非遗文化的突出代表和优秀元素,在历代的传承和发展中,与其相应社会的关系是多层次、多结构的。在这些关系中,既有不断运动的关系,也有相对静止的关系,更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在音乐社会学视野中,就昌黎民歌的形成、类型及风格对其研究。燕赵大地河北省是一个盛产民歌的地方。春秋战国以来,各朝代有关文献都有河北民歌的记载。《诗经》中就有河北民歌《汉书·艺文志》载有河北民歌13首。这些蕴藏在民间的口头创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源远流

    飞天 2011年22期2011-08-15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中的“昌黎地秧歌”
    大、最具代表性的昌黎地秧歌展开研究,基于对这门传统艺术的深刻关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视角,让我们走进昌黎地秧歌,了解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探寻推动传承和保护的力量。一、昌黎县的人文内涵地处河北省的昌黎县有着渊源流长的历史和悠久古老的文化,是我国北方比较古老的县份之一。它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临渤海、西隔滦河与滦县相望,南隔滦河与乐亭县交界,北与东北部和卢龙、抚宁县接壤。从地理位置上看,昌黎位于华北平原东北角,是进入东北平原的咽喉要道。北面又距漠南草原的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2011-08-15

  • 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性及其社会功能
    532200)论昌黎地秧歌的体育文化传承性及其社会功能曾忠文1,王成科2,宋晓宇2(1.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研室,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等视角对昌黎地秧歌这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所传承的体育文化进行详细剖析,阐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为昌黎地秧歌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昌黎地秧歌;体育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2011-08-15

  • 昌黎民歌衬词、衬腔的运用
    的应用研究--以昌黎民歌在燕山大学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为例》一般课题(编号:201103269)。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昌黎民歌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策略研究》(编号:HB11TQ002)。一、衬词、衬腔的概念、形成及作用衬词是歌词中音乐表现意义重于文学表现意义的一种特殊成分;衬腔是旋律中运衬词的歌腔。衬词和衬腔在民歌中运用很多,它是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是词曲在表现功能方面的一种特殊的结合形式。昌黎民歌在历代的发展与传承中,将自己丰富的语言

    大家 2011年17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