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

  • 互文性范式下的话本选集:基于蓝碁《今古奇观》译介的解读*#
    论运用于中国古代话本选集之上,以“中国式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 chinoise)2Rainier Lanselle (trad.préface et notes),Spectacles curieux d’aujourd’hui et d’autrefois (Modern and Ancient Wonders)(Paris: Gallimard,1996),XXXIX.一词来概述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学类型的文本特点。从其融合东西方文学批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4期2024-01-25

  • 论谭正璧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范式
    。谭正璧关于宋元话本小说的研究,主要见于他的《话本与古剧》《古本稀见小说汇考》《中国小说发达史》《三言两拍源流考》等著作中。一、 谭正璧宋元话本小说研究的主要内容(一) 关于宋代“说话四家”的认识宋代“说话四家”到底包括哪四家,学者们的意见很不一致,王国维、鲁迅、胡适、郑振铎、孙楷第、赵景深等人都曾提出自己的看法。谭正璧关于宋代“说话四家”的认识,曾多次发生变化。他在《中国文学进化史》(光明书局1929年)第十章“通俗文学的勃兴(上)”中认为“说话四家”为

    文艺理论研究 2023年4期2023-10-07

  • 写话要正确
    iǎo:(捂住写话本)没méi有yǒu!豆dòu芽yá:(不好意思地说)我wǒ最zuì近jìn的de写xiě话huà中zhōnɡ出chū现xiàn了le问wèn题tí,尤yóu其qí是shì几jǐ个ɡè句jù子zi,被bèi老lǎo师shī画huà了le出chū来lái,说shuō是shì病bìnɡ句jù。豆dòu芽yá拿ná出chū了le自zì己jǐ的de写xiě话huà本běn,大dà家jiā看kàn到dào幾jǐ个ɡè画huà着zhe红hónɡ线xi

    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 2023年20期2023-05-06

  • 写话要真实
    o:(一把拿过写话本)你nǐ们men笑xiào什shén么me呀yɑ?小xiǎo豆dòu丁dīnɡ:草cǎo莓méi树shù?豆dòu芽yá:小xiǎo小xiǎo,你nǐ知zhī道dào草cǎo莓méi长zhǎnɡ在zài哪nǎ儿er吗mɑ?小xiǎo小xiǎo:(不好意思地撓头)我wǒ只zhǐ在zài水shuǐ果ɡuǒ店diàn里li见jiàn过ɡuò草cǎo莓méi。听tīnɡ着zhe三sān个ɡè孩hái子zi的de对duì话huà,一yì旁pánɡ

    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 2023年16期2023-04-16

  • 写话要完整
    o:(把手里的写话本递给豆芽)我wǒ觉jué得de我wǒ的de写xiě话huà挺tǐnɡ好hǎo的de,但dàn是shì老lǎo师shī说shuō我wǒ的de写xiě话huà表biǎo达dá不bù完wán整zhěnɡ……小xiǎo豆dòu丁dīnɡ:(伸手拿过写话本)我wǒ看kàn看kɑn。写xiě话huà本běn上shɑnɡ有yǒu这zhè样yànɡ一yí段duàn话huà:星xīnɡ期qī三sān,我wǒ們men学xué校xiào要yào举jǔ办bàn

    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 2023年4期2023-01-20

  • 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共生消长与文学史价值*
    军内容提要 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既二水分流又局部交汇,既互相倚傍又彼此消长,是文学史上雅俗际会的共生典范。共生基础源于两者属于相异又相邻的叙事类型——士人叙事与市民叙事,源于两者在叙事话语、叙事行为、叙事旨趣、人物塑形、叙事伦理等方面的异质互补。共生语境则是唐宋之际社会变革、阶层变动、观念变迁、雅俗变化导致的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双向互动。共生机制是两者之间叙事观念的双向渗透、叙事题材的双向改编、叙事技法的双向借鉴。共生形态是形成了世俗化传奇、准世俗化传奇、种

    浙江社会科学 2022年2期2023-01-07

  • 论《清平山堂话本》中骈俪的运用
    71)《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洪楩清平山堂编印的,原名《六十家小说》,收录宋、元、明时期的话本小说旧作60篇,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集,现残存29篇。目前,关于《清平山堂话本》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物形象、诗歌、词汇、版本等方面,对于其骈俪的运用关注较少。纵观全书,运用骈俪之处着实不少,且在对偶、词藻、声律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因此,本文欲就《清平山堂话本》中骈俪的运用进行探析。一、《清平山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3-01-03

  • 《清平山堂话本》入话韵文的俗与雅
    徐珍《清平山堂话本》出自宋元时期市井说书艺人之手,由明代洪鞭整理编著。虽然当时的话本小说有案头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清平山堂话本》仍较好地保留了最初话本小说的原貌,从中可见话本作为口头表演文学的民间性特征。尤其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入话韵文,既具有平易近人的市井口语,又有对宋代名家诗词的借用、套用。今传版本的二十七篇中,就有二十五篇以诗词韵文作为小说入话。本文以话本开篇的诗词即入话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俗”与“雅”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考。一、入话诗词“俗”特征之表现(一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0期2022-12-14

  • 网络穿越小说对宋元话本审美趣味的继承
    ,甚至能看到宋元话本的类似剧情、叙事模式。网络穿越小说与宋元话本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它们在审美趣味上有继承性关系。一、偏向通俗,迎合读者“说话”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所讲的故事内容经口耳相传得以保留,直至宋元,行诸文字的东西——话本才开始出现。“话本”即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它产生于“说话”这一文学活动。宋元是“说话”艺术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兴起,城市生活繁荣,市民阶层日趋庞大,客观上也推动了各类文化艺术的发展,说话艺术随之兴起,而话本就是其中介。鲁迅先生

    名作欣赏 2022年30期2022-10-22

  • 看图要有顺序
    o:(把手里的写话本递给豆芽)你nǐ看kàn!豆dòu芽yá接jiē过ɡuò写xiě话huà本běn,只zhǐ见jiàn上shànɡ面miàn有yǒu一yì篇piān看kàn图tú写xiě话huà:公ɡōnɡ园yuán里li真zhēn好hǎo玩wán!不bù远yuǎn处chù的de草cǎo坪pínɡ绿lǜ油yóu油yóu的de,真zhēn想xiǎnɡ上shànɡ去qù打dǎ滚ɡǔn儿er。小xiǎo鸭yā在zài湖hú里li自zì在zài地de游yóu泳y

    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 2022年40期2022-05-30

  • 宋元话本中的节日叙写及民俗价值
    学军 穆树红宋元话本是一种在先秦小说、志怪志人小说以及唐传奇基础上的新变。在结束五代十国的长期混乱后,北宋时期到来,这时候中央集权有所强化,人口密集,手工业和商业也快速恢复,在这样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内容通俗活泼的说书艺术异常发达,各种瓦子中不同的说唱技艺相继出现。初期,说唱主要依靠艺人之间的口耳相传而发展,但是随着说唱艺术不断发展,艺人如果没有底本的支持就很难进行记忆,并且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话本逐渐形成纸质读物。与前代相比较,宋元话本中融入了丰富多彩的节日

    文化产业 2022年11期2022-05-13

  • 宋代话本中的女性家庭地位初探 ——以《清平山堂话本》和《警世通言》为例
    阳464000)话本是民间说话技艺的伴生物,是说话人讲故事的底本。这些底本经过汇编整合之后就形成了话本小说,话本小说可分为小说、讲史、合生和讲经四种类型。宋代话本第一次运用白话的语言,以平凡人物为描写对象,是中国小说进一步平民化的标志。宋代话本是小说发展史上的新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宋末元初的小说家罗烨所著的话本小说集《醉翁谈录》记载可知,宋代话本散见于《影元人写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与《三言》中。宋代话本题材丰富,内容多样,采用了更为接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7

  • 宋代话本中的女性家庭地位初探 ——以《清平山堂话本》和《警世通言》为例
    464000)话本是民间说话技艺的伴生物,是说话人讲故事的底本。这些底本经过汇编整合之后就形成了话本小说,话本小说可分为小说、讲史、合生和讲经四种类型。宋代话本第一次运用白话的语言,以平凡人物为描写对象,是中国小说进一步平民化的标志。宋代话本是小说发展史上的新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宋末元初的小说家罗烨所著的话本小说集《醉翁谈录》记载可知,宋代话本散见于《影元人写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与《三言》中。宋代话本题材丰富,内容多样,采用了更为接

    实事求是 2022年2期2022-02-05

  • 论“三言”宋元话本中的男性弱化现象
    象在宋元爱情题材话本中出现有其典型性,其原因也是多元的。关键词:宋元 话本 “三言” 男性弱化先秦以来中国形成了牢固的男权专制社会,男性在封建传统社会占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到了宋代,政治社会、经济社会等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男性的形象逐渐走向弱化。著名社会学家闵家胤先生指出:“宋以前中国的文化和男人气质中阳刚之气比较足,宋以后就走向阳刚隳沉和阴柔上升。”在两性爱情题材话本中,男性形象的弱化必然代表着与之相对的女性形象的强化。宋元爱情题材话本中,出现了“女强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8期2021-09-11

  • 从《错斩崔宁》到《十五贯》
    贯》原是根据宋元话本《错斩崔宁》改编而成的。本文拟结合作品创作背景、创作主体来分析明传奇《十五贯》改编的内在意蕴,借此透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审美追求及作者创作主旨等方面的变化。关键词:十五贯;话本;传奇;文人剧作家宋元话本《错斩崔宁》最早记载了“十五贯”的故事。小说以“十五贯”为线索,讲述了因“戏言”而引发命案的奇事。明代冯梦龙将其收录到《醒世恒言》中,名作《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明末清初时期,苏州剧作家朱素臣在原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传奇作品《十五贯》。在

    锦绣·中旬刊 2021年9期2021-08-31

  • 话本小说近十年(2010—2020)研究综述
    任 莹话本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不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更是整个中国文学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九十多年的研究中,大量话本小说及资料整理出版、专论性著作相继问世,为之后话本小说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此间对话本小说的起源、历史地位、篇目考证、以及结构体制、艺术特征及文化蕴含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关注,研究领域也在逐步扩大。近十年(2010—2020) 以来,随着西方文学理论译介不断增加、学界对西方文学理论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对话本小说本体研究的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11期2021-01-27

  • “二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性形象;凌濛初;话本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03-0008-06一、“二拍”的概述(一)“二拍”创作背景概述“二拍”是中国明代凌濛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二拍”共有80篇,其中拟话本78篇,1篇杂剧,1篇重复。“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 故事内容关心社会现实,说教气味浓重。通过对“二拍”的内容的总结反推结合当时的社会发

    今古文创 2020年3期2020-09-10

  • “二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性形象;凌濛初;话本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03-0008-06一、“二拍”的概述(一)“二拍”创作背景概述“二拍”是中国明代凌濛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二拍”共有80篇,其中拟话本78篇,1篇杂剧,1篇重复。“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故事内容关心社会现实,说教气味浓重。通过对“二拍”的内容的总结反推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可以发现“二拍”的创作背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20年3期2020-08-25

  • “看官”是什么官
    官也叫作看信,是话本中对听众、小说中对读者的称呼。话本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既然要说唱,就难免要跟观众互动,于是“看官”应运而生。而中国古典小说脱胎于宋元话本,自然就保留了这个很有意思的称谓。连《红楼梦》这样独立创作的小說也不能免俗,其第一回言道:“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足见此称谓已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符号之一。

    意林·少年版 2020年13期2020-08-02

  • 杂剧《后七国乐毅图齐》与话本《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比较研究
    齐七国春秋后集》话本都与“乐毅图齐”这一历史事件有关,但由于体裁以及作者艺术创作水平的不同,因此两部作品有很多不同之处。杂剧内容以田单复齐为主,话本则包含了伐燕、图齐、复齐等内容。杂剧以田单为主角,孙子、田文、苏代、骑劫等属于次要人物,乐毅则很少出场;话本以孙子为主角,乐毅是重要人物之一,田单则不占重要地位;杂剧表面上以燕、齐两国的矛盾为主,实际上把矛盾冲突集中到田单与骑劫身上;话本则以燕、齐两国的矛盾冲突贯穿作品始终。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对深入认识这两部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2020-05-06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元话本研究概述
    10003)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在整个小说发展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文体开拓意义。宋元活本的出现不仅是文言小说转向白话小说的一个开端,而且它第一次将市井细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对象,揭开了“市井文学”体式的新篇章。“它的题材、体制和语言都是有鲜明的特色的,奠定了今后中国小说发展的基础,建立了近代中国小说的传统”[1],可以说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2]。虽然宋元话本有着独特的文学性,但学术界对这种民间叙事文学的研究进度和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04-02

  • 作为表演的写本:戏剧学视野下的敦煌话本
    演底本则被称为“话本”,简称“话”。话本一般以叙说为主,较少或几乎没有唱词。有唐一代,说话伎艺颇为流行,宫廷、府第斋会时有演出;说话内容取材较为广泛,讲说时间一般较长;说话艺人属于以说话表演为生的职业化艺人,他们辗转各地献艺,往往与“杂戏”同场演出①张鸿勋:《敦煌说唱文学概论》,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41~43页。。南宋时期,民间说话分为四家,最早谈到“四家”的文献是成书于端平二年(1235)的《都城纪胜》,其中在“瓦舍众伎”一条中云:说话

    吐鲁番学研究 2018年1期2018-01-23

  • 从宋人语境看底本与话本的关系
    讲唱艺术中底本与话本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宋人语境与今人语境有本质的区别。以今人浓重的文体意识去理解宋人的语汇,是造成持久争论而不能决疑的根源。宋人语境中“话本”一词的泛化色彩以及底本的存在样态本身则更进一步加剧了后人认识上的混乱。只有通过上溯至宋代以明确宋人语境中“话本”之原初含义,并将其与今人语境中的“话本小说”概念区分开来,底本与话本的关系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厘清,从而避免以今律古的错误。关键词: 宋人语境;话本;底本;

    中州学刊 2017年6期2017-07-10

  • 宋元话本形式上对佛教文化的借鉴
    摘 要:宋元话本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追根溯源话本这种特殊的文体在形式上对佛教文化有很多的借鉴。关键词:话本;形式作者简介:周晴晴(1992.1-),女,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唐宋诗词研究。[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话本,是在我国宋元时期人们对于新兴于城市市井中“说话”艺人演唱的底本的称谓。我们现在见到的有关宋元时期的话本,主要来自于《清

    青年文学家 2017年6期2017-03-31

  • 话本小说的文化叙事模式与伦理形态
    【文学艺术研究】话本小说的文化叙事模式与伦理形态王委艳(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话本小说文化叙事表现为两种模式:遵从式文化叙事和背反式文化叙事,这是话本小说文人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与接受者交流的产物,其所采取的叙事姿态客观上传达了作者在面对强大伦理压力下所采取的迂回姿态,这是话本小说叙事伦理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从此表达式可以窥见处于明末清初主流伦理高压下的话本小说作者的思想处境。而这种表现形式在读者的选择面前是不自由的,也就是说,读者

    唐都学刊 2017年2期2017-01-27

  • 文学史视野下的“话本”定义思考
    文学史视野下的“话本”定义思考齐心苑对于鲁迅的“话本”定义,遵从者众,质疑者也不少,双方僵持不下。所谓“话本”定义的纷争,无非都只为一个问题,即“话本”能否用来指称宋元明通俗小说及其拟作。要明白孰是孰非,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说话”有没有底本和“话本”是不是等于“说话”的底本。经论证以上问题得知,“话本”是说话人的小说文本,不管从语义、文体还是使用习惯等方面看,都可以用来指称我国宋元明时期的白话小说。话本;故事;说话;底本;白话小说鲁迅最先将“话本”视作专

    中国文论 2016年0期2016-11-25

  • 《王派水浒·武松》话本与插图关系探微
    节为例,通过对照话本与插图,探微其话本与插图的关系,即图像对文本内容的“回响”“互哺”,从而展现“王派水浒”演出本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之所在。关键词:王派水浒 武松 话本 插图“王派水浒”以其醇厚浓郁的扬州方言、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精妙入微的叙事特色,讲述那扣人心弦的水浒故事,受到了扬州无数市民的喜爱。因而“王派水浒”演出本一经问世就广泛流传。众所周知,语言和图像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两种重要符号,所以当曲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王派水浒”话本遇上别开生面的图像将产生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9期2016-05-14

  •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文化】《清平山堂话本》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研究段新颖(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清平山堂话本》是现存刊印最早的话本集,在文学史和汉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清平山堂话本》这样的一手资料为研究语料来梳理其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发展变化,发现第一人称代词“我”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词尾“们”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或广泛使用的,遵循整个代词体系的历史演变规律。《清平山堂话本》;第一人称代词;我;俺;咱《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刊刻的,这是截至目前所知的最早的话

    文化学刊 2016年6期2016-03-16

  • 论宋元小说话本的女祸观念
    目呈现论宋元小说话本的女祸观念⊙易水霞[九江职业大学, 江西九江332000] ⊙金建锋[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 南昌330032]摘要:宋元小说话本表现出浓厚的女祸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女妖以色祸害男性;贪花恋色让男性破国亡家亡身;妇人贪淫狠毒;妇人之言,亡国祸家。这种女祸观念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是男尊女卑的性别压迫的体现,时至今日,仍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意识中,值得我们反思。关键词:宋元小说话本女祸观念宋元话本中,以小说话本的成就最高。小说话本

    名作欣赏 2016年11期2016-03-13

  • 《中图法》(第五版)I242类目逻辑辨误及修订
    此。I242.3话本、评话I242.4章回小说长篇小说入此。I242.7短篇小说该类目表从中国文学史专业的视角看存在多处逻辑错误。如果说每一视野都有其盲区,有意识地引入他种视野,常能看清其故有盲点,那么,本文将尝试以文学史知识视野,从概念辨析入手,分析问题所在,并试作修订,以就教于方家。1 话本与评话“I242.3”之“话本、评话”这两个概念如此并列,就像“水果、苹果”的并列一样,存在“种属概念并列”的逻辑错误。最早从小说文体学视域定义“话本”概念的是鲁迅

    图书馆论坛 2016年11期2016-02-12

  • 《合同文字》中元杂剧对宋话本的重写
    字》中元杂剧对宋话本的重写高忱忱*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元杂剧作家载创作时,常常以唐传奇、宋话本中的题材故事为摹本深发创作。《合同文字记》作为一部话本作品存见于明代洪楩的《清平山堂话本》一书中,后世元杂剧所收《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显然是对宋话本的重写。本文拟以元杂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对宋话本《合同文字记》重写为例,从叙事的同一性、抒情的主观性和主题的强化三方面,探讨元杂剧和宋话本之间的共性与延伸。话本;杂剧;叙事中国传统戏剧作为一种综

    山西青年 2016年15期2016-02-05

  • 《绿窗新话》校释引言
    ;《醉翁谈录》;话本;小说一《绿窗新话》二卷,旧题皇都风月主人撰,不著姓氏。传世无刻本,吴兴南浔刘氏嘉业堂藏有明抄本,系得自鄞县天一阁,较之武进董诵芬《书舶庸谭》记在日本书坊所见到同一内容改题《绿窗新语》者,篇目增多三十余篇。海内抄本当以此为最完善了。远在1934年,余与亡友夏吷庵、卢冀野合编《艺文》杂志,曾向嘉业堂借抄,付《艺文》杂志分期刊载。吷庵、冀野及余,并录有副本,吷庵并有考证,拟交《青鹤》杂志登载,后以抗战军兴未发表。自此湮没已久之宋人秘笈说话人

    文史哲 2016年1期2016-02-02

  • 话本”词义的口头属性
    ·宋常立·“话本”词义的口头属性·宋常立·摘要“话本”一词只用于艺人的口头表演语境之中,“话本”之“话”专指“口传故事”,“话本”之“本”指师徒传承的“口传之本”。“话本”作“口传故事”解,体现了“话本”一词的伎艺性,一旦脱离伎艺表演的语境,宋人就不用“话本”一词而使用作为书面语的“故事”一词。将“话本”理解为书面的文本,是明以后人的引申或误读。关键词话本口传故事口传之本口头创编“话本”一词指的是什么?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相持不下:一是由鲁迅提出,认

    明清小说研究 2015年2期2015-10-25

  • 乐梳史料溯本探流 评经典推陈出新——评刘相雨主编《宋元话本学术档案》
    教授主编的《宋元话本学术档案》一书,该书作为“中国学术档案大系”的一种,体例新颖,内容丰富,于史料梳理、旁征博引中溯本源、探流向,在介绍经典、点评论著时切中肯綮、直率诚恳。纵览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系统概括前人学术研究成果关于宋元话本研究的整理,以前虽然有《宋元明清近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电视大学1964 年印)、朱传誉主编《研究宋元小说专著序目》、《宋元话本研究资料——说话与说话人》(台北天一出版社1982 年出版)等著述,但以上或是研究资料的汇编,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3-28

  • 小议《中国话本书目》
    5月出版的《中国话本书目》是舒群先生生前的一部力作。这本书是先生于1970-1975年期间完成的。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先生再次蒙受不白之冤的苦难后期。在长达二十年的困厄之中,能够抗住来自逆境的巨大精神压力,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在人生的低谷期仍然能够锲而不舍地专注学术,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编写话本书目或许是先生对苦难生活的一种解脱。编写话本书目是达到独善其身境界的最佳选择。在人生品格再铸造的一个历程中,精深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滋润着先

    满族文学 2014年1期2014-11-14

  • 博观约取,高屋建瓴 ——梁冬丽《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序
    瓴 ——梁冬丽《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序沈家庄(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梁冬丽《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一书以话本小说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其与引入诗词的关系来探讨中国古典小说“有诗为证”形式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并考察这种特质如何成为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小说文体特征。表现出作者发现问题的深度以及对于古代诗体与小说互动关系学理性研究的深度开掘。话本小说;以诗为证;源流;演变中国古典小说,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中成熟较晚。但当唐代传奇小说的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1期2014-11-14

  • 考论兼济 识见精严——评傅承洲先生《明清文人话本研究》
    1023)提起“话本”,对之稍有了解的人,脑海中便会浮现出 “宋元话本”、“三言二拍”、“拟话本”、“市民文学”等一系列的名词术语。其实,在这些简单词汇的背后,蕴涵着巨大的信息含量,如果没有一定的学术积累是很难将其梳理明白的,而要提出新的见解更是难乎其难。近读傅承洲先生 《明清文人话本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研究》)一书,颇感耳目一新,获益良多。1.文献考证与理论思索相结合在现如今的古代文学研究中,文献考证和理论阐发是两大主流的研究理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话本小说“篇尾”的语体特征及其历史演进
    ,441053)话本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家族中颇具民族特色的种类之一,而结构体制则是体现话本小说民族特色的关键之所在。话本小说的体制常常由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等六部分构成。所谓“篇尾”,就是话本小说的煞尾,它与“正话”故事的结局不同,后者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正话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话本的煞尾,即“篇尾”,却是附加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综观话本小说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篇尾”,无论是语言体式,亦或是功能作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题目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0期2014-08-15

  • 市民生活的历史画卷——宋元话本文体特点探微
    国古代小说、宋元话本话本小说盛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即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早在唐代已经开始专门化的“说话”伎艺,到了宋代空前兴盛起来。唐代时实行坊市制、宵禁制,城门平明始开,黄昏即合,限制商业和夜间活动,而宋代商业的发展日渐繁荣,经济活动大大加强,这就造成了坊市制的崩溃和宵禁制的瓦解。这一崩溃与瓦解使市民可以随意朝大街开门经营商业、自由进行夜市,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工商业的发展。特别在一些大城市中,大量的

    名作欣赏 2014年12期2014-07-14

  • 《清平山堂话本》的叙事结构分析
    32)《清平山堂话本》的叙事结构分析张巧妮(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是记载着“说话”的文本,而“话”是口头讲述故事。《清平山堂话本》特有的叙事结构特征,给“说话”艺术赋予了一个完整的结构形态。话本;叙事;结构胡士莹先生对话本小说结构方面作了归纳概括:“小说话本自有一套比较完备的体制、格式。它的基本体裁可分为六个部分:一题目,二篇首,三入话,四头回,五正话,六结尾”。[1]138《清平山堂话本》是口头文学向书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3-29

  • 论范宁先生的话本研究
    要:范宁先生为《话本选》写的《序言》,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观念来分析话本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该文对话本艺术特点的分析,深入到文本内部,探讨了话本作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其中关于话本小说中情节偶然性的论述具有启发意义,对《京本通俗小说》的看法也值得重视。关键词:范宁 话本 《序言》 偶然性范宁(1916—1997),江西瑞昌人,生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范先生治学宏通,研究范围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2期2014-03-20

  • 论鲁迅的宋元话本研究
    5)一、鲁迅宋元话本研究的贡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关于宋元话本的论述,主要在第十二篇“宋之话本”、第十三篇“宋元之拟话本”两章,第十四篇、第十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下)也有一部分内容与此有关。鲁迅对于宋元话本研究的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鲁迅揭示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另一条线索——白话小说的发展线索。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发轫较早,《汉书·艺文志》即已著录了“小说家”十五家,作品1380多篇;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已出现了大量的志怪、志人小说集,如《搜神记》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2-05

  • 从“三言”与“二拍”入话部分的异同看话本文体的发展
    入话部分的异同看话本文体的发展⊙朱彤彤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10872]在中国小说的早期发展史中,“三言二拍”是早期小说文体从“话本”向“拟话本”过度的重要标志,冯梦龙的“三言”对宋元明三代话本进行了系统总结,而凌濛初的“二拍”则开启了文人创作小说的时代。本文将从“入话”——“话本”与“拟话本”的开头部分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三言”与“二拍”入话部分的异同点,发现“拟话本”中作者“主体性”的逐渐显现。“三言二拍”入话话本话本主体性“三言二拍”因情节“极摹

    名作欣赏 2014年23期2014-01-28

  • 话本小说与潮州歌册 ——简论说唱文学对话本小说的因革
    末至清代最著名的话本小说集,因其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又蕴含着深厚的时代特色,出版后即得以迅速传播,对后代的小说、戏曲等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程国赋先生统计,“三言”、“二拍”的清代选本达14种之多,而改编方面,共有86篇小说在后世被改编,占全部小说的43%,共出现126篇改编作品,其中杂剧32篇,传奇76篇,两者共108篇,占改编作品总数的85.7%。还有一些与“三言”、“二拍”题材相关,但尚未能确定的作品没有统计在内。而且,程著的统计尚不包括木鱼书

    明清小说研究 2013年4期2013-12-10

  • 宋元小说话本 《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研究
    作品研究宋元小说话本 《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研究刘翠翠(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话本 《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是以宋代词人柳永为主要描写对象,讲述其与众妓女之间的诸多事情,并重点描写了柳永以计赚取周月仙一事。通过对该话本的写定年代、故事情节、柳永形象三方面的分析,可知此话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市民的审美趣味和深层文化心理。柳耆卿;诗酒玩江楼;审美趣味自宋代以来,词人柳永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频频出现在各种叙事文学作品中,话本《柳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11-06

  • 话本小说的“韵”与“散”
    467000)论话本小说的“韵”与“散”王委艳(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话本小说韵散结合的重要文体特征源流较为复杂,除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之外,与其来源于“说话”艺术、文人个性等也有很多关系。“韵”与“散”主要存在于故事层和叙述层两个层面,并且其功能各不相同。话本小说中的韵文和“说话”艺术的随意穿插不同,大多具有叙事功能。韵散结合在话本小说里不单单是话语方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维持其虚拟“说、听”交流关系下“拟书场叙事格局”的需要,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5期2012-08-15

  • 胡士莹先生的学术生涯与《话本小说概论》※(附:《胡士莹学术年表》)
    完胡士莹先生的《话本小说概论》,我的脑海中胡先生的人格形象和学术品格也就如同照片在显影液中起反应一样逐渐清晰起来。关于胡士莹先生的生活时代和学术背景生于1901年的胡先生可谓与世纪同生。他经历了晚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民国政府(还包括日本统治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四届政府。亲眼见证了中国由封建王朝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转变。这个时期正值中国社会转型,各种内忧外患齐聚,国人饱受各种伤痛。这样的生存背景,注定了深受传统士大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影响的胡士莹和

    明清小说研究 2011年4期2011-11-19

  • 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
    430062)论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陈如毅1,2(1.荆楚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湖北荆门448002;2.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话本小说与唐传奇比较,具有语言浅显通俗、内容常中出奇、人物市井小民的美学特征。语言浅显通俗,主要表现为语言口语化,这与话本的表演性、受众的市民化、作者的平民化密切相关;内容常中出奇,旨在从平凡生活中提炼出奇异动人的故事情节,且多用“巧合法”编撰故事,这与市民受众的审美趣味及故事题材的来源不无关系;人物市井小民突破描写历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4-11

  • 话本小说研究九十年回顾与展望
    300071)话本小说研究九十年回顾与展望王委艳(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话本小说研究已经走过90个年头,回顾九十年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把话本小说研究划分为开创、深化、总结和繁荣突破四个时期。话本小说研究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边界、方法、成果、研究者队伍等一系列要素的“话本学”学科。但研究依然存在缺乏深度模式、理论总结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文艺学的立场,话本小说未来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口头艺术与话本小说叙事研究;传统文化与话本小说叙事研

    东方论坛 2011年6期2011-04-03

  • 话本研究的背景、问题与态势
    410003)话本研究的背景、问题与态势向志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话本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与话本研究本身的许多制约因素分不开:话本的命名受到了严峻挑战、宋元话本的存在也受到了质疑,动摇着研究的根基;话本研究资料散佚严重而杂乱;话本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的资质要求;话本研究有待进一步取得突破。话本研究应该是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研究。话本研究;学科背景;问题;态势话本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独具民族特色的重要文体样式,其

    武陵学刊 2011年5期2011-03-20

  • 话本小说的消费功能及其艺术特征
    442000)论话本小说的消费功能及其艺术特征王运涛1,杜 军2(1.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十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湖北十堰442000)话本小说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及艺术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话本小说不仅具有满足市井细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功能,而且具有满足市井细民欲望想象的功能,与消费需求相适应。话本小说形成了谐趣与严肃兼备、节义与忠孝并重、英雄与美人纷呈、诗词与散文结合、传统与时代博弈的艺术特征。话本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8-15

  • 浅议宋元话本小说的结构艺术
    0年代以来,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研究逐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主要体现在文体形态研究、美学特征研究、叙事艺术研究、人物形象研究、语言艺术研究等五方面。如出版于80年代的胡士莹的《话本小说概论》,是迄今为止,对话本小说研究最全面的成果之一。但是,目前学界对宋元话本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将文本与说话人、听众及传播途径、接受场所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还原其原生态讲述情境,才能取得更大的研究突破。接下来本文要探讨的是,话本小说的结构艺术。一、话本

    文学教育 2009年4期2009-04-23

  • 旧事重提说“话本
    施蛰存先生《说“话本”》一文,系针对日本汉学家增田涉在一九六五年发表的《论“话本”的定义》而发。施先生说增田涉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国外和台湾学者的热烈讨论。这些讨论文章,他无缘见到,他得知这一信息,已是一九八二年的事了;到一九八八年他才看到增田涉《论“话本”的定义》台湾译本的摘要。施先生在文中介绍增田涉对鲁迅首创的、向来为中国学人所沿用的“话本”的定义,提出了疑问。施先生认为“话本”的意义是各式民间演唱艺人所依据的底本。国外和台湾学者讨论此事的文章,我没有见

    读书 1994年10期1994-07-15

  • 古代章回小说回头诗词的来由
    它的前身——宋代话本。宋代话本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话本,即“说话”人的底本,也就是说书人的底本,它很粗糙,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帮助记忆。最初,说书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大多在街头巷尾用击鼓聚众的办法招揽听众。到了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城镇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说话”有了专门的地方,即以“瓦子”(类似今之综合商场)里的“勾栏”(勾栏即分场,中又分棚)为固定场所。虽然说书逐渐正规化了,但说书人总希望听众越来越多。为了等待尚未到来的听众,使他们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6期1986-11-01

  • 杂话“话本
    来,我国出名的“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和“二拍”(《初刻、二刻拍案惊奇》)的主要内容,一直赖它们的选本《今古奇观》在流传。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所说:“三言二拍,印本今颇难觏,可借此窥见其大略也。”指的正是这情况。《今古奇观》所面对的读者,主要是劳动人民和小市民,因而这书在我国流传之广,读者之多,以及影响之深远,在古代短篇小说中可与它相颉颃的,似乎不多。《今古奇观》之所以如此长期受欢迎,还因为“三言二拍”原书,在我国

    读书 1980年4期198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