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烷烃

  • 橡胶油烃类结构组成对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类烷烃(主要是环烷烃和链烷烃)构成。本工作采用环烷基基础油和链烷基基础油调合配制成不同烃类结构含量的橡胶油,考察橡胶油烃类结构组成对HMPSA持粘性和剥离强度的影响,从而获得能够为HMPSA提供最佳性能的橡胶油碳型结构特征。1 实验1.1 主要原材料SIS热塑性弹性体1105,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产品;氢化C5石油树脂2800,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产品;环烷基基础油CT0和链烷基基础油CT10,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克拉玛依润滑油厂产品。1.2 主要设备和仪器CP

    橡胶工业 2022年11期2022-11-29

  • 变压器油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相关性研究
    简单分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芳烃中还会有一些杂环化合物,环烷烃中还含氧、含硫等[3]。变压器油的氧化安定性是保证变压器长周期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变压器油不仅具有良好电气性能,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能,不同的结构组成对油品的氧化安定性影响差异很大[4-5]。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对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贡献有很大的差别[6-8],关于这方面的定性关系已经有很多前人做过研究,但是定量关系却很少研究。1 变压器油A馏分段氧化安定性评价试验以环烷基变压

    润滑油 2022年5期2022-10-22

  • 催化裂化原料烃类组成对低碳烯烃生成的影响
    差别主要集中在环烷烃和芳烃含量上;前者环烷烃含量低而芳烃含量高,可以初步得到环烷烃是生成丙烯和异丁烯的高潜能组分;HVGO-1中不同环数环烷烃质量分数均低于HVGO-2,而不同环数芳烃质量分数均高于HVGO-2,芳烃含量差异主要集中在单环芳烃上,单环芳烃主要包含烷基苯、环烷基苯和双环烷基苯。为探索催化裂化原料中不同类型和结构烃类组分反应生成丙烯和异丁烯潜能的大小,采用HVGO-3完成进一步试验探究。2.2 不同结构烃类组分的反应规律以HVGO-3为原料,采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2年9期2022-09-05

  • 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生产高密度喷气燃料过程研究
    燃料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高,而链烷烃和环烷烃较高的氢含量有利于提高喷气燃料的质量热值;但是,由于链烷烃的密度明显低于芳烃和环烷烃,难以满足高密度喷气燃料对密度的要求。因此从兼顾质量热值和密度的角度分析,环烷烃是高密度喷气燃料的理想组分。以劣质、低成本的LCO为原料,通过加氢精制使其中的芳烃转化为环烷烃生产高密度喷气燃料,是LCO高价值利用的有效途径。1 实 验1.1 原料油试验所用原料油为取自某工业装置的LCO,其主要性质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该LCO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2年6期2022-06-21

  • 基于环烷烃的皮革加脂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已经逐渐减少。环烷烃是一种具有环烷结构的矿物油[12],其相对密度较低,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13-14]。更重要的是,与石蜡相比,环烷烃的环烷结构具有一定刚性,如果用于皮革加脂,不仅能够提升成革性能,而且可以提高加脂剂在皮革中的抗迁移能力,降低成革的VOCs 含量。基于此种设想,本文以环烷烃为油脂成分,分别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司班-80、吐温-80)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钠)将其乳化,制备了加脂剂STB 和TB,并考察了它们在蓝湿革加脂中的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22年2期2022-03-22

  • 环烷烃与航空煤油掺混燃烧特性研究
    直链烃、支链烃环烷烃以及芳香烃组成[3]。各组分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环烷烃由于拥有比链烷烃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其优秀的吸热性能而存在于航空航油中[4]。由木质素定向制备环烷烃吸引了很多研究学者的兴趣,生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木质素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较高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生物质中制备高品质燃料最大的潜力股[5]。目前木质素制备高品质烷烃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是木质素经过选择性预氧化处理、可控降解和加氢脱氧三个步骤获得环烷烃,其中催化解聚选择性

    化工学报 2022年2期2022-03-03

  • 煤直接液化油多环烷烃择形开环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硫氮含量低、环烷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等特点[1-2],其生产的柴油凝点低、热值高,但由于柴油组分中直链烷烃含量低、环烷烃含量高、十六烷值偏低,限制了其作为优质柴油使用。通过对煤直接液化油品组成进行分析,采用加氢改质技术对多环烷烃选择性加氢开环,可有效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生成的烷烃具有分支少、环数少和侧链长等特点。此外,由于我国环烷基原油稀缺,大多从国外进口,环烷基选择性开环技术对加工环烷基特种油品生产优质白油、变压器油等高附加值油品具有重要意义[3]。而

    煤化工 2022年6期2022-02-07

  • 15号航空液压油基础油族组成对油品性能的影响
    ,而不与烷烃、环烷烃等理想组分反应。因此硫酸精制可起到改善油品颜色、安定性、气味,降低硫、氮含量的作用。硫酸与油品发生的反应有:(1)与烯烃发生酯化反应、叠合反应;(2)与芳烃发生磺化反应;(3)与非烃类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文献表明,硫酸精制能够很好的去除胶质、沥青质、碱性氮化物,大部分环烷酸、硫化物等非烃类化合物,以及烯烃和二烯烃等非理想组分。1.2 加氢精制加氢精制是在氢气氛围中和一定温度、压力催化剂作用下与油品化学反应来脱除硫、氮、氧和金属杂质,并使

    化工管理 2021年32期2021-12-04

  • 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芳烃转化规律分析
    一步加氢饱和为环烷烃的反应特点[6-11],可以以较低的氢耗将LCO加氢饱和或部分饱和为单环芳烃,提高其可裂化性,再利用催化裂化技术将加氢LCO转化为轻质芳烃。基于此,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以LCO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加氢-催化裂化集成生产轻质芳烃(LTA)技术。以下基于LTA技术在中国石化某分公司(简称Y分公司)0.80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结果,通过对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过程进行烃类分子水平转化分析,探讨加氢LCO催化裂化生成芳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8期2021-08-17

  • 航空燃料烃类组分对烟点的影响研究
    可以忽略不计;环烷烃和链烷烃含量均在40%~50%,变化不是很明显,对烟点影响不明显;随着芳烃含量的增加,烟点值变小,对应变化(见图1)。这是因为芳烃的H/C 原子个数比相对较低,燃烧不完全度较高,生成积碳的倾向性较大,从而降低烟点值。所以,对3 号喷气燃料来说,在生产炼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加氢降低芳烃含量,从而提高烟点值,减少燃料燃烧生成积碳的倾向性。图1 芳烃组分含量与烟点的关系Fig.1 Relation diagram of aromatic cont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6期2021-07-19

  • 促进环烷烃开环裂化增产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剂工业应用
    裂化原料中多环环烷烃和环烷芳烃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但是,常规催化裂化催化剂对原料中环烷烃和环烷芳烃的开环能力相对较弱,而氢转移反应活性相对较强,导致催化裂化装置的汽油产率较低、汽油辛烷值较低而焦炭产率偏高[4-7]。为此,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和提高汽油辛烷值成为当务之急。多环环烷烃的分子动力学直径大于Y分子筛的孔口直径,为促进其开环裂化生成汽油组分,需要催化剂具有更多的活性中心以及适宜的酸强度和孔结构,实现环烷烃开环裂化的同时抑制氢转移反应。基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6期2021-06-15

  • X-蜡生成过程中自由基产生的分子动力学仿真
    分组成,链烃和环烷烃环烷烃矿物油总质量的88.6%。具体分布如下:链烃质量分数为11.6%;环烷烃质量分数为77.0%,其中一环烷烃15.5%,二环烷烃28.5%,三环烷烃23.3%,四环烷烃9.7%[14]。环烷基油作为混合物,把油中所有成分的分子结构和在油中的含量表示出来是没有必要且不现实的。环烷烃分子在环烷基油中占主要部分,模拟过程中只要能够充分体现出环烷基的物化特性即可。根据所测得的组分分布,可以将整个油模型等效为5种烃类分子组成[15]。即链烃

    电力工程技术 2021年1期2021-02-23

  •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辟重油催化转化新途径
    料经加氢处理后环烷烃和环烷芳烃含量较高,针对环烷环难裂化、易生焦的难题题,石科院科研人员在合成新型基质和分子筛的基础上,开发出可促进大分子环烷烃开环裂化的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促进重质化、劣质化原料的催化转化,增产高附加值石油产品,同时提高装置操作效率、改善汽油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和操作工况相当的情况下,可实现提质增效,液化气、汽油、柴油收率增加,焦炭和油浆产率降低,汽油辛烷值增加了0.6。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4期2021-01-13

  • 劣质原料油加氢改质技术的应用优化研究
    低硫的特点,其环烷烃含量高,所产汽油组分的辛烷值高,但柴油组分的十六烷值低,而润滑油组分的链烷烃含量低,凝点以及黏度指数也相对较低。柴油加氢改质技术通过选择加氢性能与裂解性能适宜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匹配合适的反应条件,可将柴油组分中一定量的多环芳烃饱和为环烷烃环烷烃开环不断链后保留至柴油组分中,最终达到提高柴油十六烷值的目的[2-8]。催化裂化与柴油加氢改质组合(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的加工路线已经在燃料油型石化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加工石蜡基或者中间基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1期2021-01-11

  • 甲基环戊烷脱氢异构反应热力学分析
    分类,主要含有环烷烃(20%~50%)、烷烃(40%~70%)、芳烃(5%~10%),基本不含烯烃[2],其中环烷烃中除六元环烷烃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五元环烷烃,例如大庆原油60~130℃馏分的六碳和七碳环烷烃中,五元环烷烃的比例分别为41%和25%,在胜利原油中此比例更是高达54%和35%。此外,在初馏~130℃的馏程范围内,大港原油的六碳环烷烃总量中五元环烷烃的量为45.0%,而对于任丘原油,六碳环烷烃总量中五元环烷烃的量高达60%[3]。由于在催化重整

    化工管理 2020年35期2020-12-23

  • 分子水平探究润滑油基础油和液液萃取过程的研究进展
    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较少的芳烃组成。除了碳氢化合物外,基础油中可能还存在硫、氮杂原子化合物[2]。随着工业、机械对最佳减摩需求的增长,润滑油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单纯依靠矿物油已不再适合所有工况。通过分子组成认识润滑油基础油,帮助人们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础油加工过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方向。随着分析表征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分子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3]。但目前对润滑油基础油糠醛精制工艺的研究大部分仅停留在考察工艺参数和剂油比对精制油收率的

    石油化工 2020年11期2020-12-16

  • 烃分子结构对其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的影响
    需求。链烷烃和环烷烃是直馏石脑油的主要组分,二者都以C6~C10的烃为主[1],其质量分数占石脑油的80%~90%。因此,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反应性能是决定石脑油催化裂解过程中丙烯产率和选择性的关键。在石脑油催化裂解过程中,引入酸性催化剂,不仅可以降低裂解反应的活化能,而且有助于改善裂解产物的分布[2-3]。Abbot[4]研究了正己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和2,3-二甲基丁烷在HZSM-5分子筛上的催化裂解反应,结果表明:丙烯是该反应中不稳定的一次反应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0年4期2020-09-27

  • 火力发电厂气相色谱法在油质分析中的应用
    异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数据。但该方法不能准确测定氢化石脑油中的少量烯烃。3.2 芳烃分析对于二甲苯,膨润土和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乙酸的混合物可用于分离异构体,极性柱用于测定从起始蒸馏点180-84051开始的重整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从起始蒸馏点200-84251开始的重整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使样品中的非芳香族物质在芳香族化合物之前流出色谱柱,同时用单体分离芳香族化合物,用仪器检测组分。3.3 烷烃和环烷烃的测定由于分子筛的孔隙率使环烷烃很难进入13X分子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5期2020-08-06

  • 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中饱和烃的分子组成及分布特点
    次为链烷烃、一环烷烃、二环烷烃、三环烷烃、四环烷烃和五环烷烃,图中每一个颜色代表一个族类,依次用Sz=+2,Sz=0,Sz=-2,Sz=-4,Sz=-6和Sz=-8表示。饱和烃位于全二维谱图的中下偏右区域,链烷烃在最低端,环烷烃随着环数的增大在二维保留时间上依次排列。2.2 循环溶剂中饱和烃的分子识别在该样品中,每一族类的化合物都会产生不同的特征离子,通过提取特征离子显示同族化合物分布,然后结合谱库检索、标准物质对照、保留指数、标准质谱图对照、谱图解析及全

    煤炭转化 2020年2期2020-04-24

  • 加氢基础油抗氧化性能的模拟预测研究
    烷烃和不同环数环烷烃含量作为输入变量,通过不断对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最终模型。本研究采用最为广泛使用的旋转氧弹法(ASTM D2272)作为评定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针对加氢精制基础油的结构特征,分别应用MLP-ANN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PN)方法,建立两个预测加氢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将黏度指数加入模型,以期提高模型对加氢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预测精度。同时对影响加氢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与氧化安定性有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的Ⅱ/Ⅲ类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年2期2020-02-20

  • 减压馏分油加氢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油品组成与黏温性能研究
    发生芳烃饱和、环烷烃开环和链烷烃裂化等反应,得到黏度指数很高但倾点不合格的加氢裂化尾油,加氢裂化尾油再经过异构脱蜡处理后使黏度指数和倾点均达到产品要求[3]。从原油到基础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兼有物理分离过程和化学转化过程,总的来说全加氢工艺对原油的依赖性较过去的“老三套”工艺有所减弱,但在加氢生产高品质基础油,尤其是API Ⅲ及Ⅲ+类基础油时,对原料油VGO的优化选择仍十分必要。对于全加氢工艺,以纯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和以掺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的对比结果表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9年9期2019-09-18

  • 催化剂积炭对逆流连续催化重整反应的影响
    降,容易进行的环烷烃脱氢等反应主要在一反、二反中进行,接触活性较高的催化剂,而难以进行的烷烃脱氢环化等反应主要在三反、四反中进行,接触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因此存在反应难易程度与催化剂活性状态不匹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逆流连续重整工艺的构想[1]。与顺流工艺不同的是,再生催化剂首先进入四反,然后依次经过三反、二反、一反,再返回至再生器。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流动方向相反,催化剂的活性状态与反应难易程度相适应。世界上第一套逆流连续重整装置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9年8期2019-08-23

  • 石脑油液液萃取脱环烷烃和芳烃溶剂的筛选
    主要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烃构成,链烷烃是优质的裂解原料,而环烷烃则是理想的重整原料。传统的轻重切割方式无法达到石脑油按照组成结构优化利用的目的,用于裂解的石脑油原料中仍含有较多的环烷烃和芳烃,导致裂解时乙烯收率不高,焦油或焦炭的生成量增加[1-2],使得装置运行周期短、生产成本高,同时浪费了大量的环烷烃和芳烃资源。因此按照“宜芳则芳,宜烯则烯”的原则,研发适合我国石油原料特点的石脑油脱环芳分离技术,对优化乙烯、重整装置原料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3]

    石油化工 2019年4期2019-04-29

  • 重油催化裂解副产石脑油资源利用的工艺研究
    杂,富含芳烃、环烷烃、烯烃和一定量的二烯烃,无法直接作为汽油调和组分[3],由此影响了DCC装置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DCC石脑油附加值,需通过对副产DCC石脑油加氢脱硫脱氮烯烃饱和,加氢后的石脑油通过芳烃抽提技术分离出合格的苯和汽油组分,以此满足汽油中苯体积分数0.8%的要求。DCC石脑油中的环烷烃、芳烃和烯烃均易溶于环丁砜,难以分离;单独使用芳烃抽提装置,环烷烃在原料中占比大,需要通过大量的溶剂和回流将环烷烃和芳烃分离,同时考虑DCC石脑油原料处理量和投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9年6期2019-02-18

  • 中国科学家开发出更便宜、更环保的植物基喷气燃料
    8的带支链的多环烷烃,碳收率达74.6%。这种多环烷烃燃料的密度高(0.88 g/mL),且冰点低(225 K)。纤维素早已可转化为由支链辛烷、十二烷和十六烷等组成的喷气燃料。但这种可用作高密度航空燃料的多环烷烃化合物的配方更复杂。用来分解纤维素的二氯甲烷被认为对环境和健康有害,这是目前推进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作者李宁研究员说:未来要继续探索环保和可再生的有机溶剂,代替纤维素氢解制2,5-己二酮过程用的二氯甲烷,并用2,5-己二酮合成更多类型的燃料和高附加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9年7期2019-02-14

  • 原料性质对柴油中压加氢改质反应的影响
    发生多环芳烃、环烷烃的开环裂解,同时伴有链烷烃、环烷烃侧链和芳烃类侧链的断裂反应[4]。张永奎等[4]对加氢改质过程中的各类反应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定量了各类反应对十六烷值的贡献。还有很多研究者[2,5-6]对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关于原料性质对柴油中压加氢改质反应的影响文献中较少涉及。郭庆洲等[7-8]曾研究中压加氢条件下,原料性质对润滑油加氢处理的影响。其认为,中压加氢时由于操作条件相对缓和,随着反应的进行,各种烃类反应发生的次序往往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8年6期2019-01-15

  • 烃组分对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
    分划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及胶质沥青质[7],不同烃组分与CO2的作用存在差异,不同压力条件下原油/CO2体系相态不同[8-10]。为此,有必要开展不同烃组分与CO2的MMP研究。本研究基于原油全组分分析结果,选取典型的组分通过室内实验获得了不同碳数、不同分子结构的烃组分的最小混相压力,利用Hill'S方程来说明碳数、最小混相压力之间关系;结合室内实验数据,建立了考虑烃组分的碳数及族的最小混相压力拟合关联式,并对纯烃组分混合的模拟油最小混相压力进行了评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8年6期2018-12-27

  • 精细催化裂化工艺研究
    后成为富含多环环烷烃的馏分油。而实现多环环烷烃的高效利用是IHCC技术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此外,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简称LCO)中双环芳烃的体积分数约为70%,通过加氢精制也可以转化为富含双环环烷烃的原料。因此,富含多环环烷烃的原料来源广泛,为FCC技术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研究在对十氢萘于催化剂上反应途径和特征产物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加氢深度的加氢LCO和加氢催化裂化馏分油的催化裂化反应特征产物进行剖析,提出了多产异丁烷、异戊烷和二甲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年10期2018-10-16

  • 改善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过程中环烷烃裂解选择性的研究
    中,提高原料中环烷烃分子的开环裂解选择性是其核心问题之一。需探索适当方法促进环烷烃选择性开环反应,同时抑制环烷烃原料的其它副反应。本研究采用分子模拟结合模型化合物微反裂解实验的方法,构建了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反应体系中抑制环烷烃开环裂化的因素,尝试探索改善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过程中环烷烃裂解选择性的方法。1 实 验1.1 原料与催化剂选取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进行催化裂解反应,其主要物理性质见表1。表1 模型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年9期2018-09-10

  • 不同来源150BS光亮油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15.6%,环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64.7%、36.2%,环烷烃含量是链烷烃的2倍;150BS-3的链烷烃与环烷烃质量分数差别最大,分别为14.8%和84.3%。③从环烷烃分布看,150BS-1、150BS-3的环烷烃含量随环数的增加依次减小;150BS-1的三环以上环烷烃含量均比150BS-3低;150BS-1、150BS-3的一环、二环和三环环烷烃含量比150BS-2大得多。④150BS-1,150BS-2,150BS-3的支化度分别为0.202,0.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年9期2018-09-10

  • 全二维气相色谱用于航天煤油组成的研究
    向上依次为单环环烷烃、二环环烷烃、三环环烷烃、烷基苯、茚满和萘满。根据色谱图可以显示航天煤油组成的特点,以饱和烷烃为主,主要集中在单环环烷烃和二环环烷烃,没有明显的芳烃和烯烃响应。全二维气相色谱共检测出1406种化合物,根据GC×GC分离特性和保留时间,结合TOF-MS谱图分析、谱库检索,对其中的1243种化合物进行鉴别和定性。未能识别的化合物163种,主要为杂质成分,以相对峰面积含量进行估算,占航天煤油总量的1.54%,不影响对煤油成分的分析。航天煤油中

    宇航计测技术 2018年4期2018-08-30

  • 不同增塑剂对氯化聚乙烯电缆护套的性能影响
    达44%;1#环烷烃油、2#环烷烃油和芳烃油的加入焦烧时间无明显变化。而200#溶剂油和环氧大豆油的加入则明显延长硫化胶的焦烧时间。其中,环氧大豆油的延长效果最明显,焦烧时间达到234 s。这表明DOTP的加入会导致胶料加工安全性下降,200#溶剂油和环氧大豆油的加入则会提升胶料的加工安全性。再者,DOTP、200#溶剂油、芳烃油和2#环烷烃油会使硫化胶的正硫化时间缩短;而环氧大豆油和1#环烷烃油则会使硫化胶的正硫化时间延长。其中,环氧大豆油的延长率最高,

    精细石油化工 2018年4期2018-08-23

  • 美国开发出来自桉树的高密度可再生燃料
    上。环烃类(即环烷烃)可用于热稳定性高的高密度喷气燃料。然而,工业环烷烃制备成本很高,由石油加氢裂化得到前体的方法选择性低。生物基环烷烃生产技术因成本竞争力问题距规模化生产还很远。含有一个或多个环烃环的萜类化合物(例如类异戊二烯)在薄荷、松树、桉树等许多生物质中都有。把亲水催化剂和疏水催化剂加在两种不混溶的溶剂中(有机相和水相),两相环境造成了“级联”化学反应。biTCP既便于催化剂/产物分离,又能“一锅”完成多步骤反应。“一锅”biTCP中的多步串联反应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年1期2018-03-25

  • 摩擦改进剂减摩作用的分子模拟
    酸、油酸酰胺和环烷烃分子在25℃下与Fe(110)表面的吸附能及分子内聚能,并分析其能量组成,结果如表1所示。吸附及分子间的聚集过程都是放热过程,因此吸附能和内聚能均为负值,负值越小说明吸附和分子间聚集越容易发生,即其绝对值越大吸附能和内聚能也越大。由表1可以看出,25℃条件下3种分子层与Fe(110)表面的吸附能均远大于分子内聚能,初步说明在Fe(110)表面和分子层中分子对油酸、油酸酰胺和环烷烃分子均有吸引作用时,3种分子均可以克服分子层内分子的吸引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8年1期2018-03-05

  • 工艺条件对蜡油缓和加氢裂化产品性质的影响
    升高而降低,各环烷烃含量随氢分压的升高而升高,链烷烃含量随氢分压的增加变化不显著。随氢分压的升高,较多的芳烃加氢饱和生成环烷烃,生成的环烷烃仅有少量发生裂化反应生成链烷烃或小分子烃类,从而环烷烃含量表现出随氢分压的升高而升高的变化趋势。当氢分压从12.0 MPa升高到13.0 MPa时,三环及三环以上的环烷烃含量降低,单环及双环环烷烃含量增加,表明13.0 MPa相比12.0 MPa氢分压条件下,三环及三环以上的环烷烃发生开环裂化反应速率的增加值高于其它烃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年1期2018-01-18

  • 不同饱和烃对变压器油性能的影响
    感受性相当,但环烷烃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是变压器油的理想组分。饱和烃 链烷烃 环烷烃 抗氧剂 变压器油变压器油在变压器、电抗器等电气设备中,主要起绝缘和冷却作用。为保证电气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变压器油须具备优异的低温性能,倾点低、低温黏度小,以满足电气设备低温启动要求;较低的高温黏度,有利于电气设备散热冷却;优异的电气性能,满足电气设备绝缘要求;较好的抗析气性能,能够吸收因局部放电故障产生的氢气,从而防止发生气隙放电,破坏电气设备的绝缘;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7年9期2017-09-22

  • 重整装置板壳式换热器内漏判断及预防措施
    漏前后生成油中环烷烃含量变化,精确判断出了内漏情况。针对板壳式换热器的运行监控提出了建议,正常生产并且无内漏时,重整生成油中环烷烃质量分数0.9%左右,若其含量升高,应对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另外,结合国内国产板壳式换热器内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连续重整;板壳式换热器;内漏;判断;预防措施0 前言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0.7 Mt/a连续重整装置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部分、重整反应部分和催化剂连续再生部分,采用国产连续重整成套技术,为芳烃联合装置提供

    河南化工 2016年10期2016-11-16

  • 切削油液专用环烷基基础油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含有大量芳烃和环烷烃,通过适度精制,将多环芳烃去除,保留理想的芳烃和环烷烃,所获得的环烷基基础油环境友好,应用在切削油液领域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该课题开发的低黏度环烷基基础油具有倾点低、密度大、环烷烃含量高等特性,通过复配切削油液进行应用试验表明,该基础油在低温稳定性、乳化性能、冷却性、溶解性以及金属亲和力方面均表现良好,是切削油液用油的理想选择。关键词:切削油液;环烷烃;基础油;环境友好;溶解性中图分类号:TE626.39文献标识码:AAbstract:N

    润滑油 2016年4期2016-11-04

  • 喷气燃料氢含量的估算*
    的链烷烃、一环环烷烃、二环环烷烃、三环环烷烃、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等组成。根据ASTM D2887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喷气燃料的馏程。根据其烃族组成和馏程建立了一种燃料氢含量的估算方法,并对该估算方法的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烃族组成及模拟蒸馏中沸点的数据估算氢含量的方法与元素分析法测定结果一致,可利用该方法对喷气燃料氢含量进行估算。喷气燃料;氢含量;估算方法;烃族组成进入21世纪,超高音速推进技术已经成为中国航天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其中,研制高热安定性

    广州化工 2016年7期2016-09-03

  • 加氢裂化产品分子组成特点及其随转化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在全馏分产品的环烷烃化合物中,C5~C13范围内一环环烷烃含量最高,侧链碳数大于7的一至三环环烷烃更易发生断侧链反应,趋向于转化为侧链碳数更低的环烷烃化合物;芳烃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小于350 ℃馏分中,主要以烷基苯、茚满及萘满的形式存在,较少以无侧链取代苯的形式存在。加氢裂化 质谱 分子组成 转化深度加氢裂化是炼油厂主要的二次加工过程之一,可在重质原料轻质化的同时直接生产优质化工原料及车用清洁燃料[1]。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加氢裂化工艺及催化剂的研发工作,使目标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年4期2015-09-03

  • 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得到含芳烃和环烷烃的抽出油以及含烷烃和环烷烃的抽余油,抽余油中含有的环烷烃占石脑油中含有的环烷烃质量的10%~55%;将得到的抽余油送入蒸汽裂解区进行裂解反应,将得到的裂解汽油进行加氢精制,得到加氢精制裂解汽油;将含芳烃和环烷烃的抽出油送入催化重整区进行催化重整反应,得到重整生成油、C3~5馏分和气体;将加氢精制裂解汽油返回催化重整区作为催化重整原料,或与石脑油混合进行液液抽提,将重整反应得到的C3~5馏分返回蒸汽裂解区进行裂解反应。该方法可有效利用石脑

    石油化工 2015年11期2015-08-15

  • 卡宾达—维提亚兹减三线基础油的研究
    中链烷烃和一环环烷烃含量的高低决定的。在当今原油劣质化趋势更加显著,适应传统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资源越来越少的时期,该研究为“老三套”原油品种的优化、保证润滑油基础油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关键词:卡宾达-维提亚兹原油;卡伦-涠洲原油;基础油;黏度指数;链烷烃;环烷烃中图分类号:TE624.5文献标识码:AAbstract:Based on the solvent & clay treatments of the dewaxed oil from

    润滑油 2015年3期2015-08-08

  • 单环环烷烃分子水平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0083)单环环烷烃分子水平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张 旭, 周 祥, 王鑫磊, 郭锦标(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3)在深入研究环烷烃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反应族的概念制定了11大类、37条针对单环环烷烃催化裂化反应的规则,并结合计算化学建立了基于反应路径层面的单环环烷烃分子水平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以辛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验证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任选4组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16类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值。结果表明,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年6期2015-07-02

  • 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组成对其性质的影响
    基础油,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链烷碳质量分数和平均碳数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减小,倾点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降低;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和倾点随着分子的平均碳数减少而降低。润滑油基础油;异构脱蜡;黏度指数;倾点;黏度汽车机械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车用润滑油产品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车用润滑油从高黏度的单级油发展为低黏度的多级油,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年4期2015-06-28

  •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两环烷烃分布特征及其生源
    岩检出丰富的两环烷烃,主要为C12~C14和C15、C16两组两环烷烃。其相对丰度表现出3种源岩模式:①以低碳数两环烷烃为主,出现于长71和长81段非烃源岩;②两组两环烷烃都很丰富,出现于长73段富有机质烃源岩;③以高碳数两环烷烃为主,主要发现于长73段烃源岩,也见于长72和长81段。尽管长7段热演化程度基本一致,但补身烷异构化指数变化明显,表明补身烷重排不仅受热演化的影响,而且受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延长组烃源岩具有明显的高补身烷优势,反映了烃源岩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5年1期2015-04-09

  • 铂重整的发明
    中氢裂化汽油中环烷烃含量分析工作。在分析时,需要在很低的空速下,通过一个铂/活性炭催化剂,使六元环烷烃脱氢转化为芳烃。由于催化重整提高汽油辛烷值中最重要的反应是环烷烃脱氢反应,产生了利用铂催化剂的想法,于是用铂催化剂来处理脱硫的汽油。他采用各种载体试制成铂催化剂,然后进行实验。正如所预期的那样,这些催化剂可将部分环烷烃转化成芳烃,但是汽油辛烷值的提高却不明显,于是他提高温度,结果催化剂完全失活。为了防止催化剂失活,后来在中等压力下同时通入氢气,结果虽不特别

    石油知识 2015年6期2015-04-04

  • 提高柴油中多环芳烃分析准确度
    现链烷烃和一环环烷烃时,虽然软件不会给出二环环烷烃和三环环烷烃的含量,但此时的多环芳烃的含量会有规律的增长:混入的链烷烃越多,萘类的含量就增长的越多,而混入的一环环烷烃比较多时,则苊类、苊烯类、三环芳烃的含量都会增多[4]。(3)经过分析,得出的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一环环烷烃的质谱碎片与苊类相似、二环环烷烃的质谱碎片与苊烯类相似、三环环烷烃的质谱碎片与三环芳烃相似,因此,在芳香烃馏分中混入一环环烷烃,则同时混入了分离特性相近的二环环烷烃和三环环烷烃,因此

    当代化工 2015年4期2015-01-10

  •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焦化柴油中饱和烃的分子组成
    类型信息,对于环烷烃和芳烃,可得到不同环数的分布结果;第三层为分子水平组成,即更加详细的组成信息,如详细的化合物类型和碳数分布及部分单体化合物分子组成。分子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柴油的理化性质及加工性能,因此对从深层次上更加全面地认识柴油,以及对优化油品加工工艺、控制柴油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1,2]、核磁共振波谱法(NMR)[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4,5]、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GC/

    色谱 2014年11期2014-12-24

  •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
    烃含量越高,总环烷烃的含量越低,其氧化安定性就越好;反之,其中一环环烷烃的含量越高,则其氧化安定性就越差,但是其中二环、三环、多环的环烷烃的含量越高,该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就越好;单环芳烃的干粮越低,多环芳烃的含量越高时,该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就越好。除此之外,我们还用烘箱热氧化试验针对另外几种加氢基础油的氧化性进行研究,最后我们得到如下结论:经试验后,氧化安定性较好的基础油,氧化后其饱和烃含量减少的就比较少,其芳烃、胶质的含量也会增加的较少;粘度指数愈大的基

    化工管理 2014年24期2014-09-26

  • 几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性质和组成的研究
    油中的链烷烃、环烷烃含量与黏度指数、氧化安定性进行关联。结果表明:9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密度与总环数和芳环数具有正相关性;折射率与结构组成参数(芳碳率、烷基碳率)具有近似的正相关性,而与烷基碳率具有负相关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芳烃、环烷烃含量呈正相关性,而与链烷烃含量则呈负相关性;链烷烃含量与氧化安定性、黏度指数也具有正相关性,但环烷烃含量与氧化安定性、黏度指数则呈现负相关性。加氢润滑油基础油 密度 折射率 结构组成 烃类组成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黏度指数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4年10期2014-09-16

  • 加氢精制深度对催化裂化柴油性质的影响
    子大小,但由于环烷烃的十六烷值也较低,芳烃加氢难以提高中间馏分油的十六烷值;加氢裂化可以产生高十六烷值的混合物,但同时也产生小分子物质,从而降低柴油的收率[6-9]。因此,是否可仅通过精制路线,使芳烃超深度饱和来有效提高十六烷值,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定量关系,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较多文献研究了直馏柴油在加氢精制及加氢改质过程中烃类反应与油品性质的关系,但较少研究高芳烃含量(芳烃质量分数大于80%)的催化裂化柴油的十六烷值与柴油烃类组成、碳数分布的关系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4年10期2014-09-16

  • GC-MS法分析重质裂解原料的组成
    中关键组分直链环烷烃和烷基苯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对于有标准试样的组分,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用溶液质量浓度对峰面积做图,得到线性回归方程,直接定量待测试样。对于没有标准试样的组分,根据标准试样溶液的响应因子确定各同系物组分的响应因子,然后定量。同时,对加氢尾油裂解原料的详细组成与其裂解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加氢尾油原料中烷基环烷烃所占的比例较大,单环环烷烃中大部分为六碳环,其侧链多为长链烷基,而三环及三环以上的环烷烃中长链的比例

    石油化工 2014年2期2014-06-07

  • 甲基环己烷催化裂化的研究进展
    成原油中芳烃和环烷烃的含量远高于常规原油,达到70%(w)[1]。加工高芳烃和环烷烃含量的原油,将是各国炼油工业共同面对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众所周知,高芳烃含量的原油不但会降低催化裂化过程的转化率,减少汽油、柴油和其他中间馏分的产量,而且催化剂容易结焦并最终降低催化裂化装置的性能[2]。环烷烃易发生脱氢和氢转移反应生成芳烃[3],是芳烃和焦炭的前体[4]。环烷烃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在催化裂化反应中显示出了不同于烷烃和芳烃的反应行为。目前对单体烃的催化裂化反

    石油化工 2013年1期2013-10-24

  • 从轻烃、炼厂资源中优选原料多产丁二烯
    而芳烃抽余油的环烷烃高达60.92%,链烷烃仅为38.02%;加氢石脑油与2#油田轻烃的族组成结构相似;除芳烃抽余油外,其他三种原料的链烷烃均高于70%,超过国际上裂解用石脑油链烷烃质量分数的要求。表2 原料物性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feedstock properties2 结果与讨论2.1 相同裂解条件不同原料裂解丁二烯收率比较在停留时间100ms、水油质量比0.55、裂解温度89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四种原料油的裂解性能评价实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3年1期2013-09-18

  • 出口石脑油质量分析
    程、烷烃含量、环烷烃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硫含量、铅含量、汞含量、砷含量、氯含量、饱和蒸汽压、颜色等项。为了了解、掌握出口石脑油的质量及检验结果,本文根据近年大连口岸出口石脑油检验结果的数据统计,对数据统计结果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旨在今后出口石脑油检验时,为结果分析与数据统计提供可靠依据,把好质量关。2 结果分析与讨论2.1 数据统计与处理出口石脑油的检验项目虽然有10多项,但每批次中的铅含量、汞含量、砷含量、氯含量、颜色等项数值变化不大。在所检验的出口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13年5期2013-09-17

  • 减压蜡油分子重构模型Ⅱ.烃类组成模拟
    多支链烷烃,在环烷烃和芳烃中同样引入了单支链、双支链和多支链多环烃类,但芳烃和环烷烃结构中仅考虑了1~3环结构,多环芳烃中同样未考虑环烷烃的影响。关于重质烃类(如蜡油馏分)分子重构的文献很少,Verstraete[5]曾将最大熵值统计重构方法模型扩展到蜡油馏分的重构,其模型构建方法还在不断完善中。通过对蜡油馏分的组成分析,笔者提出了基于27个化学结构虚拟官能团的减压蜡油(VGO)MTHS模型[6],本实验中将利用该模型对直馏蜡油、加氢后焦化蜡油和催化裂化蜡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3年1期2013-07-19

  • 烷烃和环烷烃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李 娟烷烃和环烷烃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海南医学院 张万科 李 娟一、烷烃和环烷烃的制备1. 烷烃和环烷烃的主要来源。 烷烃和环烷烃的主要来源为石油和天然气。动植物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数百万年的腐烂过程以及地质应力的作用,变成了烷烃和环烷烃的混合物。烷烃和环烷烃的大小从1个碳至30或40个碳不等。石油工业中称环烷烃为脂环烃。加利福尼亚的石油中有含量十分丰富的环烷烃;天然气中包含的成分是碳原子数较少、分子量较低的烷烃,主要有甲烷、少许乙烷、丙烷和级别更高一些的

    河南科技 2011年24期2011-11-01

  • 典型烃类分子裂解产物分布数值模拟
    大于其他烷烃;环烷烃中五元环裂解生成乙烯、丙烯和丁二烯(三烯)的收率大于六元环,且随碳数增加而略有增加;各烃类分子裂解生成乙烯和丁二烯的收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丙烯的收率随温度的增加而略有降低。烷烃 热裂解 二维模型 烃结构 数值模拟原料组成是影响乙烯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乙烯产业的迅猛发展,裂解原料的相对短缺使原料构成越来越复杂,并有重质化的倾向,因此,优化原料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1]。现有文献只能给出定性结论[2-4](即油品的链烷烃含量越高、特性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1年6期2011-01-10

  • 俄罗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反应研究
    链烷烃、13种环烷烃、20种烯烃、7种芳烃及7种含氧化合物,依次如表2~表7所示。在统计产物族组成分布时,如某种化合物可同时划分在两个产物族中,则按照表2~表7的顺序归为后者。例如,某化合物既是烯烃又是芳烃,则统计时归为芳烃,不重复统计。表2 残渣非催化加氢反应产物中的正构烷烃Table 2 N-alkanes com pounds in non-catalytic hydrogenation products of residue表3 残渣非催化加氢反应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2期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