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

  • HPLC-Q-Orbitrap-HRMS方法检测广式烧鹅中7种非极性杂环
    510447)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主要是由含有丰富蛋白的食品在较高温度及长时间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潜在的致癌物[1-3]。人体若长期或过量摄入,易增加患癌风险[4-5]。近年来杂环胺对人体的危害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6-7]。杂环胺分为氨基咪唑氮杂芳烃 (Aminoimidazoazaarenes,AIAs)和氨基咔啉(Amino-carbolines)两大类型[8-10]。7 种常见的氨基咔

    中国食品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22

  • 基于双环化反应合成稠合氮杂环的机理研究
    )0 引言稠合氮杂环[1]是众多氮杂环中的一种,具有多样的药理活性[2].按照环的个数,可将其分为双环稠合[3]、三环稠合[4]、四环稠合[5]、五环稠合[6]等.如 图1 所 示,Benazepril[7]、Amazepine[8]、(-)-Mersicarpine[9]、Rutaecarpine[10]等活性分子均是氮杂环化合物.其中,Benazepril 是双环稠合氮杂环,Amazepine 是三环稠合氮杂环,(-)-Mersicar⁃pine 是四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9-06

  • 杂环卡宾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
    为有机催化剂的氮杂环卡宾催化的反应取得了巨大的研究进展,其也能够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2-5]。在氮杂环卡宾催化作用下,醛可以作为给体与α,β-不饱和酮等受体发生亲核1,4-加成反应,即Stetter反应。反应中,氮杂环卡宾前体(盐)在碱性条件下首先失去质子生成卡宾(活体),然后和醛进行结合形成中间体2,中间体2经过质子转移进一步形成更稳定的烯胺中间体3 (即Breslow中间体),此中间体具有亲核性,使得醛的反应极性由亲电性转变为亲核性(极性反转)

    大学化学 2022年6期2022-07-30

  • 高温肉制品杂环胺防控及体内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体有害物质等,如杂环胺、多环芳烃等。其中,杂环胺由于具有强致畸、致癌性、致突变性,过量摄入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毒害作用。因此,高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形成规律、控制技术、体内代谢等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消费者的关注与重视。目前,杂环胺防控方法主要以热加工过程中为主,但摄入体内后应如何调控的相关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从热加工过程中杂环胺形成机制、危害、抑制方法以及摄入体内后减控杂环胺在体内消化吸收、调节杂环胺在体内代谢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寻找

    食品科学 2022年13期2022-07-29

  • 油煎猪肉饼中6种氨基咔啉类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及加工条件对其生成的影响
    510447)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由蛋白质、氨基酸、糖类以及其他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或裂解反应而生成的一类致癌、致突变化合物[1-2]。迄今已经从食品中分离和鉴定出约30种杂环胺,主要常见于油炸、油煎、烧烤类肉制品中[3-4]。按照化学结构和生成途径的不同,杂环胺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氨基咪唑氮杂芳烃类和氨基咔啉类,其中氨基咪唑氮杂芳烃类杂环胺在200 ℃以下加热条件下就能形成,而氨基咔啉类杂环胺一般在200 ℃以上由氨基酸或蛋白质受热降解

    食品科学 2022年8期2022-05-09

  • 肉制品中杂环胺类化合物形成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010018)杂环胺类化合物(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致癌、致突变性的物质。20世纪70年代,人们首次在烤牛肉和烤鱼的表面发现了杂环胺的存在,并发现长期摄入含HAAs的食物会增加患结肠癌、乳腺癌、肝癌等癌症的风险[1]。目前,人们已经发现近30种HAAs[2]。研究表明,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肉制品(如腌腊肉制品、油炸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等)经过高温加热后都会检出杂环胺[3]。随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5期2022-03-24

  • 双环化反应在构建氧杂环骨架中的应用
    [2]为代表的氧杂环杂环化合物的一种,在材料、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3-5],合成该类衍生物是有机合成的热门领域之一[6].氧杂环化合物具有抗菌[7]、抗结核[7]、抑制心律失常[8]等药理活性,该骨架存在于拉帕醌(Lapachone)[9]、剑麻素A(Stemofuran A)[10]、荧光素(Fluorescein)[11]等活性分子中.近年来,双环化反应被频繁用于合成该类衍生物.本文论述了基于双环化反应历程构建三元、四元、五元、六元、七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23

  • 香辛料提取物及其主效成分对煎制猪肉中杂环胺生成的影响
    430023)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是一种高度致癌、致突变的有害物质[1-2],易在鱼类和家禽类等富含蛋白质的动物组织高温烹饪过程中生成[3],是一类由碳、氢和氮3种原子组成,并通过美拉德反应与自由基机制生成的芳香族化合物[4]。最初是在经过明火煎烤或油炸处理后的鱼类和家禽类肉制品中被检测到,之后又在经高温处理过的高蛋白质食物中逐渐发现了20多种杂环胺[5]。人们通过食用这些含有杂环胺的食物,在体内积

    中国调味品 2022年3期2022-03-18

  • 环化反应在合成呋喃、吡喃并氮杂环中的应用
    000)0 引言杂环化合物种类多样,氮杂环[1]、硫杂环[2]、氧杂环[3]等均为杂环化合物。其中,氮氧杂环因同时含有氮和氧2种原子而具有特殊的活性[4]。氮氧杂环化合物包括恶唑[5]、恶嗪[6]、三元氧杂环并吡咯[7]、呋喃并吡啶[8]等不同的结构。如图1所示,假菌素A[9]、(+)-麦冬碱A[10]、美沙唑仑[11]等活性分子均含有氮氧杂环骨架,构建该骨架是化学家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环化反应构建呋喃并氮杂环和吡喃并氮杂环骨架的研究进展,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07

  • 国内外杂环芳纶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610065)杂环芳纶作为一种高性能有机纤维,是在对位芳纶基础上引入含苯并咪唑结构的第三单体进行共聚,得到的一种杂环聚酰胺纤维。杂环芳纶具有高强高模、阻燃耐热、耐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天航空、电子电气及军事防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2]。国外杂环芳纶代表性产品主要是俄罗斯的APMOC®。国内杂环芳纶的商品名为芳纶Ⅲ,引入的第三单体是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3],主要研制和生产单位有: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彩艳股份有

    合成纤维工业 2021年5期2021-10-31

  • 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230009)氧杂环丁烷是一类四元环醚化合物,包括单官能度氧杂环丁烷、双官能度氧杂环丁烷及改性氧杂环丁烷等类型,其环张力小于三元环,但由于其碱性较强,即亲核性强,因此有着高的反应活性,易开环生成阳离子活性中心,可作为降低粘度的活性稀释剂加入阳离子聚合体系,作为聚合单体与其他化合物进行共聚等。基于氧杂环丁烷的结构基础上进行化学修饰,使其获得不同官能团和官能度,从而赋予氧杂环丁烷衍生物不同的性能特点和用途。此外,氧杂环丁烷结构自身固有的理化特性,使其在药物分子

    安徽化工 2021年5期2021-09-07

  • 金属催化下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分子间双环化反应研究进展
    39000)以氮杂环[1]、氧杂环[2]、氮氧杂环[3]为代表的杂环化合物,存在于众多天然产物和生物碱中,备受药物化学家关注。如图1所示,Glycosminine[4]、Pinguisone[5]、Berkeleyamide D[6]等活性分子的关键母核分别是氮杂环、氧杂环和氮氧杂环。对金属催化下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分子间双环化反应进行充分调研,将为探索新的杂环骨架构建方法奠定坚实基础。图1 杂环活性分子1 分子间双环化反应合成氮杂环化合物2012年,Arig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7-29

  • 肉制品中杂环胺检测与抑制的研究进展
    肉中确定了致癌物杂环胺的存在,之后Commaner等[3]进一步确定了杂环胺的种类,Gross等[4]提出用固相萃取对杂环胺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杂环胺的研究逐步深入,杂环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专家们还发现杂环胺可以诱发机体突变、产生肿瘤,其毒性能力比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强百倍甚至上千倍,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肉制品中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和抑制手段,杂环胺的检测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最为常用

    中国调味品 2021年7期2021-07-14

  • 高蛋白食品中杂环胺形成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产物、丙烯酰胺、杂环胺等[1-2]。毒理学实验表明杂环胺毒性远超典型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多环芳烃、亚硝酸盐等[3-5]。目前从食品基质中分离的杂环胺类物质超过30种,在食品中广泛存在,在经高温烹制的肉食制品中尤为显著[6]。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12种杂环胺归为2B组致癌物,将2-氨基-3-甲基-3H-咪唑并[4,5-f]喹啉(IQ)归为2A组致癌物。杂环胺的致突变基础机制已经得到很好的表征,细胞色素P450酶将杂环胺转化为羟胺,通过N-乙酰基转移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6-01

  • 金属催化下构建杂环骨架的双环化反应研究*
    00)0 引 言杂环化合物[1]包括氮杂环、氧杂环和氮氧杂环等不同的结构,存在于众多生物碱中,受到药物化学家的格外关注。(-)-Mesembrine[2]、Chaetoquadrin B[3]、(-)-Physovenine[4]等活性分子的关键母核分别是氮杂环、氧杂环和氮氧杂环(图1)。充分调研金属催化下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双环化反应,将为研究新的杂环骨架构建方法打下坚实基础。图1 杂环活性分子1 合成氮杂环Li Y等[5]用铑催化4-芳基丁-3-炔-1-胺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5-10

  • 基于双环化反应的氮杂环骨架构建方法研究进展
    00)0 引言氮杂环骨架存在于 Clomipramine[1]、CID755673[2]、CCT245737[3]等活性分子中,如图 1 所示 .该类衍生物可用作缓激肽受体[4]、5-HT6R拮抗剂[5]、三磷酸腺苷酶抑制剂[6]等,受到了化学家的格外青睐.利用双环化反应(单组分、两组分、多组分)可以构建种类繁多的氮杂环骨架,对这类反应进行梳理和归纳,将为氮杂环化合物的创新合成提供思想源泉.图1 含有氮杂环骨架的活性分子1 单组分双环化反应Gupta 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5-06

  • 杂环丙烷[3+3]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质的合成过程中,杂环化合物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现代药物分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杂环类药物因其杂环结构的特殊性而广泛受到从事化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比如药物分子中杂环结构的存在不仅影响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可以降低药物分子的亲油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药物分子的溶解度[1]。因此,如何快速并高效地进行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一直以来都是有机化学家研究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含氮杂环化合物中,氮杂环丙烷作为最小且具有高度环张力的三元氮

    合成化学 2021年3期2021-04-02

  • 阴离子N-杂环卡宾研究进展
    00101)N-杂环卡宾及其金属化合物已广泛应用于烯烃复分解反应、Heck偶联反应、不对称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和Kumada偶联反应等多种有机反应[1-3]。但简单N-杂环卡宾高价金属配合物容易发生原位还原消除,导致催化反应终止或效率降低。针对这一难题,人们通过在N-杂环卡宾边臂引入多种官能团,以提高N-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4-5]。其中,阴离子官能团不同于中性官能团,可以与金属直接成键,不仅可形成螯合骨架结构,增强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刚性,阻止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34期2021-01-08

  • 杂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510640)杂环胺(HAAs)是肉制品热加工过程中氨基酸、糖与肌酐反应产生的化学危害产物,目前在日常饮食中已发现有30多种杂环胺[1]。根据杂环胺的结构,可分为极性与非极性杂环胺两类[2]。研究发现,杂环胺具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能力[3],其中,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RAC)定义为可能致癌物(2A级),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PhIP)和2-氨基-9H-吡啶并[2,3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1期2021-01-05

  • 杂环丙烷参与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434020)氮杂环丙烷的参与的环加成反应是在许多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和药物中获得作为核心结构骨架的各种含氮杂环的有力策略。适用于各种含氮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因为它很容易作为1,3-偶极合成子与各种亲偶极物反应,氮杂环丙烷的高反应性归因于它易于形成1,3-偶极子由路易斯酸介导的中间体。氮杂环丙烷是最小的环状应变含N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一、路易斯酸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环加成反应(一)路易斯酸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环加成反应合成咪唑类化合物1991年,J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9期2020-10-24

  • 不同食品基质中杂环胺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州510225)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主要产生于高温及长时间烹调加工处理富含蛋白质食品(如肉制品等)的过程中[1-3]。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首次发现杂环胺以来,目前已经在各类食品中分离和鉴定出超过30种(见表1)不同类型的杂环胺[4]。一般来说,按照化学结构和生成条件的不同,杂环胺可分为两大类:氨基咪唑氮杂芳烃类和氨基咔啉类[5-6]。氨基咪唑氮杂芳烃类一般包括喹啉类、喹喔啉类和吡啶类,主要产生于10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19期2020-10-18

  • 15 种黄酮类化合物对烤鸡胸肉中杂环胺含量的影响
    作用的有机物——杂环胺[2-4]。杂环胺可分为氨基咪唑氮杂芳香烃(aminoimidazo azaarens,AIAs)和氨基咔啉(amino-carbolines)两大类,其化学结构和产生机制也有所不同[5-6]。AIAs是由肌酸/肌酐、氨基酸和还原糖在300 ℃以下缩合聚合形成的,主要有2-氨基-3,8-二甲基咪唑并[4,5-f]喹喔啉(2-amino-3,8-dimethylimidazo[4,5-f]quinoxaline,MeIQx)、2-氨基-

    食品科学 2019年23期2020-01-08

  • 熟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形成与抑制研究进展
    130062)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是熟肉制品中常见的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已有研究证实,在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焙烤肉制品、干肉制品、油炸肉制品、肠类肉制品及火腿肉制品等34 种肉制品中均有杂环胺检出,并且9H-吡啶[4,3-b]吲哚(9H-pyrido[4,3-b]indole,norharman)和1-甲基-9H-吡啶[4,3-b]吲哚(1-methyl

    肉类研究 2019年8期2019-09-10

  • 油田用杂环类有机缓蚀剂专利技术分析
    技术分支,追溯了杂环类缓蚀剂的技术演化,进而指出了杂环类缓蚀剂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油田用有机缓蚀剂的深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杂环;有机缓蚀剂;专利;油田中图分类号:TG17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12-0056-03Abstract: Through big data analysis on the global patents related to organic corrosion inhi

    河南科技 2019年12期2019-09-10

  • 阳离子光固化活性单体氧杂环丁烷的合成及表征
    物、乙烯基醚和氧杂环丁烷。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具有聚合速度快、固化制件耐候性好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已成为阳离子固化体系中主要的反应原料。但该类化合物合成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乙烯基醚类化合物也可作为阳离子光固化预聚物或活性稀释单体进行阳离子聚合,具有速度快、粘度低等优点。但该类化合物易挥发、气味较大,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氧杂环丁烷活性稀释剂发展迅猛[1-3],这些化合物具有粘度低、固化收缩率低、粘接强度高、聚合速度快、毒性低和不易挥发等特点,广泛用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9年4期2019-07-31

  • 肉制品加工中杂环胺形成与抑制研究进展
    环芳烃、亚硝胺、杂环胺等致癌致突危害物,且杂环胺的致突变性远远高于多环芳烃、亚硝胺等[1-2]。大量研究表明杂环胺致癌,近来有报道称高杂环胺摄入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神经元损伤[4]等多种疾病也存在关联,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控制势在必行。杂环胺主要通过氨基酸、糖和肌酸之间的美拉德反应或一些氨基酸的热解形成[5]。因此,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料中前体物质的种类、含量和比例,以及肉制品加工条件等。为减少杂环胺对人体的危害,杂环

    农产品加工 2019年4期2019-01-06

  • 牛肉菜肴中杂环胺的形成机理和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高温处理也产生了杂环胺类有害物质,甚至诱发癌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癌症是国际公认的除心血管疾病后,人类的第二大死因,牛肉菜肴食品安全问题引发高度关注。Sugimurat等[1]研究发现经过高温处理的鱼制品和牛肉制品表面所含化合物有致突变性,可诱发癌症,经实验发现这成分复杂的化合物中,杂环胺类化合物起主要作用。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高温下热降解中生成的一类胺类化合物,属于多环芳烃类,依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杂环胺分为氨基咪唑氮杂芳烃类(IQ型)和氨基咔啉类(

    食品工业科技 2018年15期2018-09-13

  • 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甾体化学物中,芳杂环与甾体母核稠合,形成新的芳杂环甾体;或者是芳杂环作为附属基团独立于甾体母核外而得到一个具有芳杂环结构的甾体化合物。1 含氮杂环甾体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甾体化合物在医学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甾体激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治疗或缓解胶原性疾病,也可以治疗过敏性休克等难治或危重疾病,对治疗阿狄森氏病等内分泌疾病也是不可缺少的药物。近几十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甾体药物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对甾体化学物研究的深入,科学家

    癌变·畸变·突变 2018年4期2018-08-02

  • 3-氧杂环丁酮的应用及其合成方法
    5002)3-氧杂环丁酮的应用及其合成方法欧阳葭,杨 琛(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2)3-氧杂环丁酮是构成氧杂环丁烷体系最基础的高级中间体。氧杂环丁烷由于具有非常特殊的空间构型,在新药研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3-氧杂环丁酮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医药上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简述3-氧杂环丁酮的应用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3-氧杂环丁酮;应用;合成方法3-氧杂环丁酮又名1,3-环氧-2-丙酮,英文名1,3-Epoxy-2-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7年10期2017-11-01

  • 肉制品中杂环胺的研究进展
    083)肉制品中杂环胺的研究进展谢洋洋1,王小溪1,闫文杰1,赵卓1,*,李兴民2(1.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3;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㈦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对肉制品营养㈦食⒚安全性的要求日渐提高,肉品工业发展模式也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肉制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产生的潜在致癌物杂环胺类物质是研究者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就肉制品中潜在致癌物杂环胺为论述对象,从其结构分类、危害、检测、形成机理以及控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年15期2017-04-07

  • 烹调过程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的产生与控制
    饪学院烹调过程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的产生与控制□ 张 明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杂环胺类化合物的发现历史杂环胺类化合物是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鱼肉、畜禽肉等肉类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与自由基机制生成,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的杂环芳香族化合物。1939年,Widmark将烤马肉涂布在小鼠的背上增加诱发乳腺肿瘤的风险。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Nagao和Sigimura等首次研究发现烤鱼和烤牛肉在Ames试验中检测出的杂环胺具有强烈的致突变性。这些发现激起科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15期2017-02-02

  • 不同添加量的大豆分离蛋白和淀粉对烤猪肉中杂环胺形成的影响
    和淀粉对烤猪肉中杂环胺形成的影响鄢 嫣1,曾茂茂2,陈 洁2,杨 松1,尤逢惠1,宋亚琼1(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2)分别将2.5%、5.0%、7.5%和10.0%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和淀粉添加于猪肉中,采用UHPLC-MS/MS法测定其中16种杂环胺的含量,探讨其对杂环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5%的SPI和淀粉后,除喹喔啉类(MeIQx和4,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22期2017-01-13

  • 肉制品加工中杂环胺的形成机制及检测控制的研究进展
    )肉制品加工中杂环胺的形成机制及检测控制的研究进展韩雪2,李可1,2,赵颖颖1,2,栗俊广1,2,赵电波1,2,白艳红1,2*1(郑州轻工业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2(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450001)肉制品在高温加工或长时间加热下很可能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它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因而在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主要简要介绍了杂环胺的历史和分类,论述了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年10期2016-12-02

  • 查尔酮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法通过比较多种含杂环结构查尔酮类化合物及其抗癌机制来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在查尔酮结构中,引入不同的基团、改变结构相对构型等使所得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有所提高。结论杂环查尔酮类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癌生物活性,根据其构型关系,从传统天然药物筛选出结构新颖、生物活性较强、安全有效的抗癌先导化合物。关键词:查尔酮类化合物;抗癌活性;杂环doi:10.3969/j.issn.1004-2407.2015.03.034中图分类号:R9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

    西北药学杂志 2015年3期2016-01-19

  • 杂环丙烷[3+2]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310014)氮杂环丙烷[3+2]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任鸿,胡宝祥(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介绍了最近几年在不同催化体系下,氮杂环丙烷与含双键化合物的[3+2]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氮杂环丙烷;[3+2]环加成;综述氮杂环丙烷是一类含氮原子的三元杂环化合物,由于该三元环的张力极高,导致其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因而在有机合成中,基于氮杂环丙烷开环反应的应用非常广泛[1]。如式1所示,氮杂环丙烷在加热或光辐射等条件下,易发生C-C键的断裂,将

    浙江化工 2015年1期2015-11-24

  • 外源成分对肉制品中杂环胺抑制效果的研究进展
    源成分对肉制品中杂环胺抑制效果的研究进展陈炎,蔡克周*,杨潇,刘亚茜,潘丽军,姜绍通,陈从贵(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省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230009)杂环胺是一类由高蛋白类食品在高温烹调加工时产生的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的有机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烧烤、卤煮、煎炸和油炸等多种热加工方式均可导致杂环胺的生成,通过添加外源成分抑制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形成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重点对外源添加成分对不同加工方式肉制品杂环胺形成的抑制研究

    食品科学 2015年23期2015-10-29

  • 农药发展新方向:含氟、含杂环、手性农药
    出未来农药将向含杂环、含氟及手性农药等方向发展。胡笑形指出,2015-2019年专利过期农药品种有28个,其中杀虫剂5个,杀菌剂12个,除草剂10个及安全剂1个。在这27个农药品种(不含安全剂)中,含杂环农药高达20个,占74%。含氟农药有14个,占51.9%。含氟、含杂环的多特性农药有10个,占37%。另外,胡教授也提到近年来手性农药得到了较大发展,27个农药中有4个手性农药,占14.8%。据了解,与2012-2016年专利到期的农药相比,2015-20

    中国农资 2015年25期2015-01-31

  • 以结构为主线结合对比法进行杂环化合物教学*
    安710069)杂环化合物是数目最庞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许多药物属于杂环化合物,对生命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杂环化合物也是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但一方面由于有机化合物中的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内容庞杂,学生一看到杂环就很抵触;另一方面,目前在“少而精,博而通”的教学理念引导下[1],杂环化合物内容要在3~4学时内讲授完。再加上介绍杂环化合物章节的时候已经接近期末考试,此时学生急于复习考试,焦躁不安,听课效果很差。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化学 2014年5期2014-09-18

  • 杂环单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含有各类杂环的单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并且展望了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趋势。关键词:酰胺;杂环;抑菌剂0 前言含杂环的单酰胺类化合物,在抑菌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活性,引入的杂环类型有吡啶、噻吩、呋喃、咪唑、吡唑、吡嗪、嘧啶以及吲哚等,并且有部分杂环酰胺类化合物已经商品化,本文就此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进行综述,为新农药的创制提供参考。1 杂环单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Dennis, P. P.等[1]报道的化合物1的结构中有吡啶,在20?滋g/mL的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5期2014-09-09

  • 微波辅助高效合成N,O供体型杂环化合物
    袁泽利,余光勤,罗玉兰,宋文婷(遵义医学院 药学院, 贵州 遵义 563099)Macrocyclic compound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 owing to their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processes occurring in biochemistry, pharmacy, encapsulation,activation and hyd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8-13

  • 烟熏液对卤煮牛肉中9 种杂环胺含量的影响
    卤煮牛肉中9 种杂环胺含量的影响杨 潇1,蔡克周1,*,卢进峰2,孟俊祥2,姜绍通1,潘丽军1(1.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省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09;2.安徽宝迪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安徽 淮北 235000)本实验研究了烟熏液对卤煮牛肉中9 种杂环胺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鲜牛肉只检测出PHIP、MeIQx 2 种杂环胺,含量只有0.16 ng/g,随着卤煮时间延长,检出杂环胺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卤煮4

    食品科学 2014年21期2014-03-08

  • 畜禽产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形成机制及抑制措施 ——以杂环胺为例
    癌性、致突变性的杂环胺,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杂环胺化合物(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是由碳、氮和氢原子组成的具有多环芳香族结构的化合物,此化合物常发现于经热处理过的高蛋白食品中.自从1977年,日本科学家在烧烤的鱼和肉制品表层焦部发现具有强烈致癌性、致突变性的杂环胺以来[1],迄今为止,在熟肉和熟肉制品中已经发现了25种以上的杂环胺[2].长期的流行病学和动物学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饮食是造成人类罹患癌症几率差异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3年1期2013-07-06

  • 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及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锡214122)杂环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HAAs)是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烹调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致癌、致突变的化合物[1]。1977年,日本科学家在烤焦的牛肉、鱼的表面发现潜在致突变物质[2]。此后,人们对于此类烹调产生的致癌物质的研究逐渐深入,此类致癌物质即为杂环胺。杂环胺属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对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300℃的加热温度是产生不同种类杂环胺的分界限,当温度大于300℃时,蛋白质受热分解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3期2013-04-06

  • 减少杂环胺降低烹调安全风险之探究
    突变和致癌物质-杂环胺化合物。杂环胺是一类在肉类、家禽、鱼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烹调加工时产生的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化合物,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由日本科学家们在烤鱼和烹调肉制品中发现,随后有20多种这类物质在热处理食物中被分离鉴定出来。依照加热温度不同,杂环胺可分为氨基咔啉类和氨基咪唑氮杂芳烃类两种。前一类是在300℃以上的高温状态下热解形成的,另一类是100℃~225℃普通家庭烹调温度下形成,又称为热诱导突变物质,这类杂环胺被发现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因其

    质量与标准化 2011年11期2011-12-21

  • 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研究进展
    5)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研究进展姚 瑶,彭增起*,邵 斌,王蓉蓉,靳红果(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存在于加工肉制品中的杂环胺主要包括氨基咪唑氮和氨基咔啉两大类,两类杂环胺大多数都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特别是2-氨基-3-甲基IQ咪唑并[4,5-f]喹啉(IQ),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归类为“对人类高可疑致癌物(2A级)”。长期研究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和加工时间的延长,杂环胺含量显著上升;原料肉的种类会对产品中杂环胺含量产生影响

    食品科学 2010年23期2010-03-23

  • 杂环农药刍议
    林立毅 徐敦明杂环农药刍议方恩华 郑向华 严丽娟 林立毅 徐敦明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1 杂环农药概述杂环农药(Heterocyclic Pesticides)是指具有杀虫、除草和除菌效果的各种杂环化合物,由于其在农业生产中作为农药使用,故称为杂环农药。此类农药从本质上属于杂环化合物的各种分支,由于在学术和商业上更多的是从用途和效果上分类,所以尽管有些化合物是同系列的杂环化合物,可是却被归类为不同应用领域的农药。作为分析工作者,从痕量农药残留分析的

    海峡科学 2010年10期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