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角

  • T1S-CL匹配性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手术疗效的影响
    S与C2-C7前凸角的匹配性(T1slope minus C2-C7lordosis,T1S-CL)是否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单开门后路椎板成形手术后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和疗效产生影响,目前尚无确切结论。为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2018年3月~2020年1月采用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72例多节段CSM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前T1S-CL值与术后手术疗效、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为此类患者

    颈腰痛杂志 2023年2期2023-05-05

  • 青年腰椎前凸角变化对下腰痛的影响及临床干预策略
    理性弯曲,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在发挥腰椎运动、维持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腰椎曲度的改变可加速腰椎退变,导致腰椎退行性疾病[4],可能影响LBP的发生发展。目前对于LL变化和LBP的关系尚无定论,本研究收集青年LBP患者的腰椎影像学资料,分析LL变化对LBP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临床干预策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或病房接受诊治的青年LBP患者46例为LB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11期2022-10-26

  • 腰椎斜扳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分析
    。2.3 腰骶前凸角和椎体旋转移位距离测定方法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拍摄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Logan脊柱X线分析系统于X线片上独立测定患者的腰骶前凸角和椎体旋转移位距离[8]。腰骶前凸角测定方法:取站立位腰椎侧位X线片,标记L3、L5、S1椎体的4个角,画对角线,L3、L5对角线交点连线和L5、S1对角线交点连线相交所构成的夹角即为腰骶前凸角[图1(1)]。椎体旋转移位距离测定方法:取站立位腰椎正位X线片,标记L4椎体的4个角,画对角

    中医正骨 2022年7期2022-10-19

  • 北京市西城区高中生身体姿态现状调查
    .0%),胸椎后凸角异常发生率为60.9%(胸椎后凸角过小49.6%,胸椎后凸角过大11.3%),腰椎前凸角异常发生率为45.7%(腰椎前凸角过小42.8%,腰椎前凸角过大2.9%)。以1.0 cm作为长短腿的界定标准时,长短腿的发生率为26.0%(男生30.9%,女生21.0%)。男生和女生身体姿态异常的特征有所区别,男生中高低肩(<0.05)、长短腿(<0.01)、胸椎过度后凸(<0.05)的发生率较高,而女生中颈部前伸、胸椎曲度和腰椎曲度变小(<0.

    中国体育科技 2022年8期2022-08-27

  • 微创和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预后
    间隙高度、节段前凸角及腰椎前凸角,分别于术后1年、5年及末次随访时计算恢复值。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下位终板前角及后角至上位终板水平面的垂直距离;节段前凸角:上位椎体上终板和下位椎体下终板间的夹角;腰椎前凸角:L1上终板与S1上终板间的夹角;恢复值为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的差值。采用关节突关节面MRI T2加权像计算多裂肌横截面积,多裂肌萎缩率(%)=[(术后多裂肌面积-术前多裂肌面积)/术前多裂肌面积]×100%。椎间融合标准为改良Brantigan标准[7]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4期2022-08-12

  • 无症状中国年轻人颈椎矢状位曲度正常值及其与全脊柱平衡的关系
    的影响(如胸椎后凸角和T1倾斜角)[1-3],颈椎平衡功能障碍对于颈椎病和/或脊柱畸形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结局有不利影响[4-5],因此,脊柱手术中,外科大夫的一个主要目标便是恢复正常的颈椎曲度。然而,过去的文献仅聚焦于如何恢复一个功能上满意的颈椎曲度,即能够和T1倾斜角和胸椎后凸角匹配的颈椎前凸角(主要是C2-C7前凸角)或者C2-C7矢状位轴向垂线 (C2-C7sagottal vertical axis, C2-C7SVA)[6-8],这种只测量C2-C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期2022-08-08

  • 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第六届园博会竹园为例
    结构、中心水面和凸角物体。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在竹园中的应用进行图示化分析,试图打破中国传统园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固化思维,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提供理论依据。1 时间设计的空间构图模式1.1 复合形空间复合形是指由直线、折线、曲线等不同线型共同组合形成的形态。复合形组合形成复合空间。西方园林空间大多是由简单形构成的简单空间,站在园中任意一点便可观尽全园风貌,游览兴趣顿时全无。因此,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多为“图面设计法”[3],大多呈现静止、孤立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4期2022-07-20

  • 多节段颈椎前路术后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出现术后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 CL)的丢失甚至后凸畸形[5]。相比于后路手术,前路减压手术可以保证颈椎椎旁肌群的完整性,可以更好地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同时术后颈椎前凸角丢失发生率更低[6-7]。除了椎旁肌肉外,术前颈椎的矢状位形态对术后CL的丢失以及术后疗效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例如术前颈椎平衡状态[8-10]、T1倾斜角[11-13](T1 slope, T1S)等。本研究对因颈椎病行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探索术前颈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6-29

  • 不同年龄颈椎病患者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
    导致的C2~7前凸角变化与颈肩痛及功能障碍有关,同时术后C2~7前凸角的变化也是颈椎病预后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1,4-5]。本研究采用改良Pfirrmann分级[6-9],通过颈椎MRI评价102例颈椎病患者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情况,同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探索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联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颈椎病;②无脊柱手术史或严重脊柱外伤;③无脊柱肿瘤或严重先天性脊柱发育畸形。排除标准:①影像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2期2022-05-24

  • 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患者疼痛及腰椎间前凸角的影响
    痛程度及腰椎间前凸角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 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其年龄为40 ~60 岁,平均年龄为(50.45±5.42)岁;其病程为1 ~5 年,平均病程为(2.51±0.57)年;其中,病变部位为L4~L5节段、L5~S1节段的患者分别有28 例、14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2022-01-20

  • 不同年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椎曲度相关因素分析
    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即L1上终板切线和S1上终板切线间的夹角(图1a)。采用场强3.0 T的腰椎全体相控阵线圈(Siemens,德国)进行腰椎MR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L1/L2至L5/S1。采用MRI无间隔梯度扰相回波序列进行矢状位3D T1加权像扫描,层厚1 mm,矩阵256×256,重复时间30 ms、回波时间3 ms。将腰椎MRI影像资料以图片格式导入Image J软件(1.50i,Wayne Rusban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L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6期2021-12-18

  • 青年下腰痛患者腰椎前凸角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一特定人群腰椎前凸角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尚未见有明确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收集部分青年LBP 患者影像学资料,对腰椎前凸角和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0月于我院骨科门诊或病房接受诊治的青年LBP 患者。纳入标准:①LBP 3 个月以上,伴有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4];②年龄20~39 岁,女性近1年内无妊娠史;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外伤所致腰痛;②腰椎畸形、结核、肿瘤等疾病史;③腰部手术史。1.2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7期2021-10-12

  • 下腰痛患者Modic改变的临床分布及其分型的相关因素
    L4~5节段前凸角; D. L5~S1节段前凸角 图3 MRI上终板凹角测量方法 ∠aob为L5上终板凹角1.5 腰椎曲度和终板凹角的测量在腰椎X线片上测量患者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L4~5和L5~S1节段的前凸角(见图2);在MRI上测量L4下终板和L5上、下终板的终板凹角(见图3)。2 结果2.1 Modic改变分型的分布Modic改变的患者中Ⅰ型16例(15.5%),Ⅱ型83例(80.6%),Ⅲ型4例(3.9%)。共127个节段存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4期2021-08-20

  • 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与多节段ACDF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分析可见:颈椎前凸角变化值与JOA变化值呈正相关关系(r=0.318,P表2 ACDF手术前和术后1年的颈椎矢状位参数比较表3 颈椎矢状位参数不同分组中各项疗效指标的差异性分析表4 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值与各项疗效指标变化值的相关性(r值)3 讨论ACDF手术是临床常用的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式,与后路椎管开门术相比,其减压较彻底,可直接彻底地解除颈髓前方的致压因素,并减少术中对颈髓的干扰,同时有助于重建颈椎稳定性,纠正其生理曲度。但颈椎前部毗邻较多的重要组织,如

    颈腰痛杂志 2021年4期2021-08-13

  • 椎体后壁缺损对PVP 治疗肿瘤相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的影响
    脊柱形态(局部后凸角、区域后凸角、节段后凸角)(见图1)、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骨水泥距椎体后壁最短径、后壁中点距骨水泥最短径、椎体矢状径)等数据(见图2),并记录否发生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图1 脊柱形态测量:左:局部后凸角为伤椎上下终版切线成角(A、B 两线夹角);中:区域后凸角为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与伤椎下位椎体下终板切线成角(C、D 两线夹角);右:节段后凸角为伤椎上位椎体下终板与伤椎下终板切线成角(C、D 两线夹角)图2 骨水泥距椎体后壁最短径、后壁中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3期2021-08-11

  • 儿童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1)岁。颈椎后凸角30°~120.2°,平均(62.8±30.8)°。随访时间为16~63个月,平均39.3个月。颈椎后凸畸形的类型:先天性颈椎后凸畸形4例,颈椎结核(C4~C6)抗结核治疗后2年颈椎后凸畸形1例,椎管内肿瘤手术后颈椎后凸畸形2例(表1)。排除标准: ①合并上颈椎不稳定、脱位或畸形; ②存在颈胸椎畸形或胸椎畸形。7例均有双下肢肌力不同程度减退,神经症状包括巴氏征阳性5例,腱反射活跃或亢进7例,踝阵挛阳性4例;ASIA分级:C级2例,D级5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8-04

  • 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高度指数及腰椎前凸角的关系研究
    有研究认为腰椎前凸角在腰椎稳定性中占有重要地位[4],可能与腰椎间盘退变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有关。然而,以往关于下腰痛的报道多与腰椎间盘退变相关,对腰椎间盘突出研究较少,而椎间高度指数、腰椎前凸角与腰椎间盘突出关系的研究更少。因此,为进一步明确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高度指数、腰椎前凸角的关系,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下腰痛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因下腰痛于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35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8期2021-08-03

  • MRI诊断腰椎不稳的价值
    横截面积、腰椎前凸角诊断腰椎不稳的价值,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87例139个节段进行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87例139个节段(观察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4.34±8.12)岁;单节段不稳患者57例,多节段不稳患者30例;Frymoyer分型:轴向旋转不稳患者20例,前水平位移不稳患者40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年4期2021-07-22

  • 体位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0%。② 伤椎后凸角:骨折椎体上终板连线与下终板连线所形成的交角。③ 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情况。④ 记录骨水泥渗漏、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GenantⅠ、Ⅱ、Ⅲ 型骨折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VAS评分术后2 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1 手术前后疗效评价指标比较表2 不同Genant分型患者术后骨水泥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2期2021-05-27

  • 椎间孔镜下黄韧带减压对腰椎曲度指数及椎间隙高度的影响
    除黄韧带对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腰椎曲线指数及椎间隙高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0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标准:(1)临床和影像学检查(DR、CT和MR)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性疾病;(2)临床表现腰痛伴有下肢麻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下肢症状以一侧为主,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排除标准:(1)合并腰部骨折、畸形、肿瘤、感染等疾病者;(2)病变邻近节段出现严重退变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期2021-02-26

  • C7倾斜角与ACDF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关系研究
    面的夹角;颈椎前凸角:即C7下终板切线得垂线与C2上终板切线所呈夹角,也称颈椎前凸角;患病节段Cobb 角(segment Cobb angle,SCobb):患病节段下位椎下终板延长线与上位椎上终板延长线夹角;C7S:C7上终板延长线与水平面夹角(见图1)。1.3 统计学分析2 结果所有患者末次随访的C7S、T1S、颈椎前凸角、SCobb较术前均显著增加,末次随访C2-7SVA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C7S与T1S、颈椎

    颈腰痛杂志 2021年1期2021-02-04

  • 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疗效中的价值
    T1S)、颈椎前凸角,见图1。SVA 为C2几何中心垂线至C7上终板后角距离,用于衡量矢状位平衡;T1S为T1上终板切线的水平夹角;颈椎前凸角为C7下终板切线垂线与C2上终板切线垂线夹角。2 结果患者均获1年随访。2.1 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30(93.31±12.33)min,术中出血量60~100(81.19±6.82)ml,住院时间5~11(7.22±2.01)d 。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植骨均融合。术后27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6期2020-12-31

  • 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失平均高度以及后凸角;并发症,分析了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2月-2018年4月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组。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组50例,年龄62-81(67.21±2.21)岁。病程(9. 21± 2. 54) 个月。男女28例和22例。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组50例,年龄62-81(67.01±2.11)岁。男女分别有30例和20例。病程(9.11±2.51) 个月。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2020-12-09

  • 对患有胸腰椎节段脊柱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诊情况,1.5 统计学处理2 结 果(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具体情况如下,A组患者术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等相关数值分别为(22.73±2.35)mm、(33.13±2.36)°,B组患者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等相关数值分别为(20.78±2.36)mm、(18.03±2.35)°,A组患者术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等相关数值明显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2020-04-21

  • 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矫正骨折椎体后凸畸形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程度与骨密度、后凸角度等因素的相关性,并没有深入研究后凸畸形的矫正程度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对影响OVCF后凸畸形矫正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PKP对OVCF进行治疗。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9年2月发生单个椎体OVCF,并于我院行PK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①无或轻微外伤所致的伴有疼痛症状的胸椎、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②脊柱X线片提示椎体发生楔形压缩性改变,椎体前缘压缩

    放射学实践 2020年1期2020-02-25

  • 颈椎矢状面曲度的研究进展
    量1.1 颈椎前凸角颈椎前凸角有3种测量方法(图1)[3],包括:(1)Cobb角法[4]:常用C2- 7 Cobb角,方法是作C2和C7下终板平行线,两线垂线相交的角度即为颈椎前凸角,也可测量C1- 7 Cobb角,方法同C2- 7 Cobb角,但以C1前结节和棘突后缘的连线代替C2下终板平行线;(2)Jackson应力切线法[5]:作C2和C7椎体后缘平行线,两线相交的角度即为颈椎前凸角;(3)Harrison后缘切线法[4]:自C2至C7作各个椎体后

    协和医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11-28

  • 基于MEMS技术U形悬臂梁制作工艺研究及特性模拟
    11)侧面相交的凸角处出现一些腐蚀速率较高的晶面,使U形悬臂梁凸角掩模下的硅受到侧向腐蚀而出现的凸角削角进行圆形掩模补偿。实验制作出300 μm×1 200 μm的补偿效果较好的U形悬臂梁。在此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系统分别对相同尺寸的U形悬臂梁和矩形悬臂梁的应力分布特性进行模拟,给出应力分布的模拟结果。2 U形悬臂梁结构和制作工艺2.1 基本结构基于MEMS技术在p型〈100〉晶向的硅片表面制作长、宽、厚分别为1 200,300,30 μm的U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年8期2019-09-05

  • 多边形第三外角和统一性研究*
    内角是否为凹角和凸角(凹角和凸角定义见文献[2])来定义.在文献[3]中,黄灿军直接对文献[1]提出质疑,该文认为凹多边形外角定义同凸多边形外角定义,在计算时运用了张景中院士《数学家的眼光》“方向改变量之和”代替“外角和”思维,得到凹多边形外角和为360°.在文献[2][4]中,作者均认为凹多边形外角和大于360°.这些“定义”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一个像多边形内角和那样完美统一结论(凹凸n边形的内角和是完美统一结构,均为(n-2)×180°.).笔者曾在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2019年12期2019-07-18

  • 硅(100)晶面各向异性腐蚀的凸角补偿方法
    角腐蚀问题进行了凸角补偿试验,为研制具有过载保护结构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芯片做技术储备。1 凸角补偿方法在(100)硅片KOH各向异性腐蚀中,当有凹角结构时,腐蚀会在(100)晶面与(111)晶面的相交处停止;当有凸角结构时,凸直角掩模下方的硅表面被钻蚀,形成由〈410〉线段构成的,夹角约为152°的钝角,出现削角腐蚀现象[5,6],如图1所示。实际腐蚀图形与设计图形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进行凸角结构的补偿。图1 硅〈100〉晶面凸角与凹角腐蚀针对单晶硅各向异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9年3期2019-03-05

  • 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关系
    关参数:①腰椎前凸角:L1上终板与S1上终板之间的夹角;②胸椎后凸角:T4上终板与T12下终板之间的夹角;③颈椎前凸角:C2后壁与C7后壁之间的夹角;④脊柱矢状位平衡:经C7椎体中心所作的铅垂线与S1后上缘的水平距离(如铅垂线在S1后上缘前方,其值为正;如铅垂线在S1后上缘后方,其值为负)。见图2。脊柱形态学矢状位相关参数:①腰弯前凸角:S1上终板与胸弯腰弯拐点椎体(胸弯腰弯交界处较铅垂线倾斜角度最大的椎体)上终板之间的夹角;②上腰弯前凸角:S1上终板与腰

    山东医药 2018年44期2019-01-10

  • 颈椎压缩性骨折伴脊髓损伤保守治疗后的局部后凸进展
    椎板骨折、局部后凸角以及神经功能评定结果,其中局部后凸角采用后切线法和终板法两种方法测量,神经功能则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学会神经障碍量表(AIS)进行评估。13 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68 岁,平均年龄28.4 岁。随访时间9 个月至9.5 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根据AIS评分,无一例患者随访期间有神经损伤加重迹象。采用前述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均证实未次随访时总的局部后凸角较受伤时有所增加。从影响因素来看,局部后凸角的增加与患者受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9年3期2019-01-03

  • 钉板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22例临床观察
    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恢复情况。1.4 评价标准 显效:X线检查提示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症状;有效:X线检查提示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有所恢复,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无效:X线检查提示骨折愈合不佳,肢体功能受限,存在疼痛症状[2]。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处理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提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2 结果2.1 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 术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较对照组更为良好,组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2018-10-19

  • 药物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数研究认为腰椎前凸角的改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直接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前凸角减小[1]。腰背肌锻炼作为本病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探讨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前凸角产生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② 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

    福建中医药 2018年4期2018-09-04

  • 凹角凸角量角器
    门框边的墙角是个凸角,角落的墙角是凹角,无法用量角器测量。爸爸说:“这些角都是直角,我们可以用拐尺测量它。”我问:“能测量出它们的具体度数吗?”爸爸说:“拐尺测量不出角的具体度数,但你可以想办法测量,我相信你行的。”我也相信自己可以的。我想了很多测量办法,最后决定设计凹角凸角量角器。设计方案:凸角量角器模型O点为量角器的圆心,直线AB经过O点与量角器的0度线相交,由图可知∠1和∠2是对顶角,所以∠1=∠2,用来测量凸角的角度∠2可以用∠1的度数表示出来,而

    发明与创新 2018年23期2018-06-06

  • 凸角型滚刀的加工过程模拟研究
    ,滚刀可以分为无凸角型滚刀和凸角型滚刀两种。由于齿轮普遍采用“滚剃”和“滚磨”加工工艺,因此,凸角型滚刀被应用的更为广泛。众所周知,由于滚刀相对于普通的车刀、铣刀等刀具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和齿形,其加工采用展成法,即依据齿条和齿轮的运动关系不断由齿条包络出齿轮的齿形,因此,难以凭借经验或者简单的分析来直接判断代用滚刀加工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制约了库存代用滚刀的选用。虽然齿轮企业也会尝试通过试切法来选用库存滚刀,但是这种方法成功率太低,而且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3期2018-05-21

  • T1倾斜角和退行性颈椎滑脱的相关性
    廓入口角和颈椎前凸角(C2~C7角)。结果 DCS组T1倾斜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T1倾斜角或许为退行性颈椎滑脱的一个诱发因素。T1倾斜角;角退行性颈椎滑脱;颈椎矢状面;CT扫描退行性颈椎滑脱(degenerative cervical spondylolisthesis,DCS)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关节突关节增生所产生的下滑力导致颈椎椎体相对滑移的疾病[1]。据有关文献报道,腰椎小关节的方向、韧带结构和髂腰形态的异常可能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5期2017-05-12

  • 腰椎退行性疾病PLIF和TLIF术后脊柱骨盆参数改变
    术前上端未固定前凸角(C U S L)指数为(6.74±4.61)、上端临近节段前凸角(CASL)指数为(9.35±5.96)、椎间盘高度(D H)指数为(0.38±0.09)、骶骨倾斜角(SS)为(35.06±9.63)、固定节段前凸角(IST)为(22.70±9.08);术后分别为(5.20±4.79)、(7.19±4.93)、(0.42±0.08)、(38.08±9.35)、(24.82±7.20);其中CUSL、CASL较之术前明显减小(t=4.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2期2017-03-10

  • 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
    测量仪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冯强1周誉2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1)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目的:探讨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在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两个指标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随机筛选29名高中生作为受试对象,其中14名男生,15名女生。使用侧位全脊柱X线片作为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测试的金标准,分别使用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脊柱测量尺(Flexible ruler)对胸椎后凸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3-01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骨折的疗效观察
    高度的恢复率和后凸角度变化以及临床结果,探讨PKP治疗压缩程度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总共559例(628个椎体)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疼痛症状接受PKP治疗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被分成3组,骨折时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70%为第Ⅰ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50%~70%为第Ⅱ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30%~50%为第Ⅲ组。所有患者均行PKP术,术后至少随访1年以上。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骨折椎体疼痛程度,影像学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年24期2017-01-11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伤椎高度和椎体后凸角,观察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角矫正率。 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骨水泥渗漏10例,均无相关神经或脊髓症状。术后随访12~21个月,(14.2±3.5)月。术后1天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2.5±0.8)分,(1.1±0.6)分]较术前[(6.8±0.9)分]明显降低(t=20.393、30.178,P=0.000),末次随访的VAS评分较术后1天降低(t=8.237,P=0.000);术后1天和末次随访的ODI(37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年12期2016-12-22

  • PKP前后伤椎后凸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
    PKP术后伤椎后凸角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采取PKP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0例,比较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的变化,分析两者有无相关性。结果:PKP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6.72±1.92度,其中单一椎体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66±1.26度,单一胸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97± 1.12度,单一腰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36±1.32度;PKP前后C7/SFD变化0.

    河北医学 2016年9期2016-11-02

  • EOSTM三维影像评价成人脊柱侧凸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
    角、T1~12后凸角、T4~12后凸角、L1~5前凸角、L1~S1前凸角、骨盆入射角和矢状面骨盆倾斜角、外侧骨盆移位以及骨盆轴面旋转度。由 2 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重建,并共同对模型与影像契合度进行评分。利用观察者间变异系数评价 2 名医师测得数据的观察者间变异。同时根据 Cobb’s 角将患者分为 3 组,并分析各组间契合度评分有无差异。结果 脊柱测量值中,Cobb’s 角、顶点椎体轴面旋转角、T4~12后凸角、L1~5前凸角和L1~S1前凸角的观察者间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年8期2016-09-12

  • 成人脊柱畸形行包括骶骨的长节段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区后凸畸形的预测因素分析
    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脊柱矢状位平衡、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等与发生PJK的相关性。结果发现41%(37/90)的患者出现影像学上的PJK,其中51%(19/37)发生上固定椎骨折,也是最常见的PJK发生原因。12例患者因PJK而向近端延长了固定节段。术前胸椎后凸角大于30°、术前PJK角度大于10°、术后腰椎前凸角改变大于30°以及骨盆入射角改变大于55°是PJK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后腰椎前凸角改变大于30°以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7期2016-08-12

  •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影像学和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孔的面积、腰椎前凸角有显著相关性;下肢痛与腰椎间孔的面积、顶椎的椎体旋转度、椎管的面积有显著相关性;生活质量SRS-22评分与腰椎间孔的面积、腰椎的稳定性、椎管的面积、腰椎前凸角、椎体的侧方位移、顶椎的旋转度有显著相关性。b)在经充分减压,稳定脊柱的基础上,腰痛的改善率与腰椎最大的侧方位移和腰椎前凸角的矫正率有显著相关性,下肢痛的改善率与顶椎的旋转度和椎体的侧方位移的矫正率有显著相关性,生活质量SRS-22评分与腰椎前凸角、顶椎的旋转度和椎体的侧方位移的矫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2期2016-05-09

  • 颈椎后路多节段融合术后T1倾斜角与颈椎对线的关系:T1S-CL的影响
    ,尤其是当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与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错位超过9°时对功能障碍的预测意义更大。与胸腰椎相似,颈椎重建术后矢状位对线不齐同样可加重失衡的程度。T1倾斜角(T1 slope)是影响脊柱矢状面平衡的重要因素,其角度增大与齿突矢状位对线不齐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本研究应用T1倾斜角与C2~C7前凸角的差值(T1 slope minus C2-C7 lordosis,T1S-CL,对应于腰椎的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4期2016-01-24

  • 青年女性臀凸曲线及裤装后片结构分析
    距离);左、右臀凸角β1、β2(即臀凸点与臀凸深止点构成的三角形的左右锐角);腰臀角β3(即侧体方向臀部突出腰部的角度)、腰臀侧偏角β4(即在垂直方向臀宽比腰宽侧偏出的角度)。臀凸角 β =(β1+β2)/2;臀凸深 s=(1/2)ctanβ;腰臀角 β3=(arctan(h/b))180/π;腰臀侧偏角 β4=(arctan(a/h))180/π。式中:臀凸角β为左右臀凸角的平均值;a为臀宽与腰宽差的一半;h(腰臀高差)为腰部高度与臀部高度之差;b为臀腰

    纺织学报 2015年11期2015-03-10

  • 中国青年女性软组织侧貌特征研究
    P0.05);面凸角、全面凸角在NoESR与ES、ES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不同标准筛选出符合ESR标准青年女性面侧貌角度均值。结论①符合ESR标准的青年女性面侧貌特征协调,且面凸角、全面凸角与∠Z存在正相关性;角度更符合审美,额与鼻唇颏的关系协调,都具有发缘点、软组织鼻尖点、软组织颏前点到耳屏中心距离相等的关系。②符合NoESR、E、ES标准的青年女性面侧貌特征以额、鼻、上唇、颏等位置变化多见。软组织面侧角度; 美学; 青年女性; F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年11期2014-11-01

  • 骨水泥植入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
    (3)测量椎体后凸角度,依据椎体后凸角恢复率评价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6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椎体后凸角恢复率=(手术前后凸角-手术后后凸角)/手术前后凸角×100%。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s)来表示,数据差异采用t 检验,在P <0.05 时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4.82 ±6.48)min。患者每节椎体填充骨水泥3~6 mL,平均(4.8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5期2014-08-17

  • 聚驱井钻停恢复期含水上升速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突缩流道模型,在凸角内就有剩余油存在。而这也就说明近井地带以外的地方还有剩余油的存在。图1 突缩流道模型1.2 SPTT本构方程通过Phan-Thien-Tanner(PTT)SPTT本构方程及数值模拟能定量地描述聚合物溶液的剪切豁度和法向应力差,它是一个非线性微分型豁弹性本构方程,其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如式(1),式(2)是单松弛时间SPTT模型的线性表达式。式中:τ—应力张量;λ—松弛时间;η0—零剪切黏度;trτ— 应力的迹,且 trτ=τxx+τyy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12-28

  • 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微观波及效率分析
    很直观地反映出在凸角的部位能够形成死油区。当流体流经突扩部位时,可以看出流体的速度分布及流线分布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物化参数,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9],得到本文所需的速度场和法向应力场。2 参数选择在实际数值计算过程中,主要涉及威森伯格等无因次参数,为了使孔隙模型能描述真实的油藏孔隙参数,取喉道半长为10 μm。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油藏孔隙内的真实流速为0.1~100.0 m/d,代入黏弹性聚合物的物性参数,得出雷诺数的取值范围约为1.0×

    特种油气藏 2013年5期2013-10-18

  • 青年女性体表角度分析
    的体表角度有胸下凸角A、胸上凸角B、背入角N、背侧角P;图中D为前颈点,M为第7颈椎点,F为侧颈点。上述角度可总体上反映人体正、侧面特征。图1 人体正侧面体表角度示意图Fig.1 Surface angle diagram of human body's front(a)and lateral(b)sides2 体表角度的定义为了明确表示各体表角度,保证角度计算准确,对体表角度作如下定义[5]。肩斜角S:侧颈点F和肩端点f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用来描述肩部

    纺织学报 2013年7期2013-09-27

  •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出血量,术后侧凸角和后凸角的矫正率及末次随访时丢失率。1.2 手术方法手术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全麻俯卧位,悬空腹部,控制低压麻醉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前定位,以半椎体为中心,取后正中纵切口骨膜下剥离椎旁肌达肋骨近端,确认拟切除的半椎体,在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半椎体对侧安装临时固定棒,采用骨刀、刮匙、咬骨钳及环钻行半椎体切除。以刮匙及咬骨钳对截骨后的“Y”形椎间隙进一步清理至骨性终板。于半椎体的近端及远端分别放置两根钛棒并与椎弓根螺钉锁紧作为“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6期2013-06-13

  • 凸角型滚刀加工齿轮的根切点研究
    因,一般都会采用凸角型剃(磨)前滚刀进行预切来产生一定的根切[1-3]。在产生根切的过程中,根切点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影响齿轮渐开线长度和齿根弯曲强度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根切点的形成和根切点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滚齿切削原理,通过推导被加工齿轮的根切部分的齿形曲线方程,对采用不同类型的滚刀在滚切中产生的根切点的形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AutoCAD的二次开发功能,精确地得到了各种根切点的坐标,从而非常简便地求解出根切点所在圆直径。1 凸角型滚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6-01

  • 以障碍物凸角点为中继源的欧氏距离变换算法*
    ce本文将障碍物凸角点作为中继源,采用蛮力算法进行测地距离变换。由于障碍物凸角点位于计算测地距离的最短路径上,因此距离偏移量为0。本文首先讨论测地距离变换中的中继源选择问题,然后利用障碍物凸角点设计了新的测地距离变换算法,再后分析了新算法的实验结果。1 距离传播路径上的中继源距离变换可以看作是一个将光线从源逐步传递到周围的背景像元并计算源到背景像元的距离的过程。为简便起见,本文将这一过程称为距离传播。在障碍空间中,从源出发的光线必须绕过障碍物才能到达位于障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13年6期2013-04-24

  • 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椎体内裂隙征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线片的前高和后凸角,计算椎体压缩率,椎体压缩率=(正常椎体前高估计值-压缩后椎体前高)/正常椎体前高估计值×100%,正常椎体前高估计值=(上位椎体前高+下位椎体前高)/2。通过患者术后影像资料分析骨水泥灌注类型,按Lane 等[8]的方法分3 型:骨小梁型(骨水泥沿骨小梁间隙呈针状分布),团块型(骨水泥充填裂隙呈团块状,边缘光滑),混合型(中央团块状,边缘针状分布)。记录相关并发症,分析骨水泥渗漏和IVC 征的关系。1.3 统计学处理2 结 果29例患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1期2012-11-04

  • 硅各向异性腐蚀技术研究
    向异性腐蚀特性,凸角处严重出现切削现象因而导致器件性能改变。2 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技术硅的各向异性腐蚀,是指腐蚀液对硅的不同晶面具有不同的腐蚀速率[1],基于这种腐蚀特性,可在硅衬底上加工出各种微结构。单晶硅片在其不同方向上对某些腐蚀液具有各向异性,常用的有R(100)>R(110)> R(111)[2]。在制造硅杯或台面等结构时,常选用(100)面。2.1 单晶硅湿法异向腐蚀原理单晶硅在有机腐蚀剂和无机腐蚀剂中具有非常类似的腐蚀现象,由此可推出OH-离子是

    微处理机 2012年6期2012-09-11

  • 各向同性与正交异性材料Ⅲ型界面端应力场
    :2.1 非对称凸角界面端图2 各向同性与正交异性双材料Ⅲ型凸角界面端Fig.2 The model of isotropic and orthotropic bi-material ModeⅢconvex-angled interface end以图2所示情形为例,将θ1=π/4,θ2=-π/2,φ2=-π/2,φ=-π/2.代入特征方程式(11)中,可得:用三倍角公式展开并且化简得:解得:λ 在(-1,0)之间,图3 各向同性与正交异性双材料Ⅲ型凸角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1期2012-08-01

  • 不稳定 AO A型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治疗
    E级,术前局部后凸角平均 21.4°(12.3°~31.5°),椎体压缩高度平均41%(30%~52%)。B组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3例,重物砸伤1例。AO分型:A1型9例,A2型1例,A3型2例。术前神经损伤分级按 Frankel分级均为 E级。术前局部后凸角平均 19.7°(13.2°~29.1°),椎体压缩高度平均40%(30%~57%)。1.2 手术方法 患者全部采用全身麻醉,俯卧位,取伤椎上下节段椎体棘突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3期2011-04-13

  • 基于数字形态学的角点检测算法研究
    的角点且能够区分凸角中角点和凹角中角点的方法. 此方法与Harris角点方法通过实验比较,形态学角点算法不会依赖于要找角点数量的给定值,并且可以分别找出凹角上的点、凸角上的点这两类不同的角点,深化了对图像的描述和理解.数学形态学;图像角点;凸角点;凹角点角特征是数字图像的一种重要局部特征,它在图像匹配、目标描述与识别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1]. 现有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类:1)根据图像边缘特征,用轮廓点来计算边缘曲率或夹角来判定角点;2)直接利用灰度信息进行角点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2期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