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

  • 课堂翻转与文本精读 ——以本科选修课程“唐宋词研究”为例
    承担选修课程“唐宋词研究”的过程中尝试着以课堂翻转与文本精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希望以较为切实可行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本科生阅读经典的能力。一、调整与准备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唐宋词研究”是为本科生开设的自主发展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唐宋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某种美学风貌的、对于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词人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讨,为以后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应地,该课程将会在概述唐宋词的发展历程之后分专题介绍温庭筠

    文教资料 2023年12期2023-11-21

  • 唐宋词对古风歌词的影响研究
    王秋雁【摘要】唐宋词早期是下里巴人的作品,直到宋朝后期才成为阳春白雪。流行音乐的歌词也是在发展中逐渐分层,古风歌的歌词成为小众的文学涵养较高的一类。唐宋词与古风歌词的发展有相似的经历,古风歌词不论是遣词造句、意境营造还是叙事手法上都有唐宋词的影子。【关键词】唐宋词;古风歌词;影响【中圖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2-0026-03【DOI】10.20024/j.c

    今古文创 2023年12期2023-05-31

  • “这绵延的故事还未了”
    编排设计存在对唐宋词多层面的沿袭,实为流行乐坛难得的作品。本文立足于文本分析,分别从文本表达、叙事手法、思想主题三个层面考察该专辑歌词对唐宋词的接受,并注重其模仿性和创新性,探究唐宋词对当代流行歌词创作的沾溉。这一古今勾连具有对唐宋词、当代流行歌坛、我国民族艺术的多重意义。关键词:唐宋词苏打绿流行歌词创作接受一、引言近年来,国风音乐正逐步走入大众视野,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流行歌词提供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多层面创作美学经验。当代流行歌词不乏向唐宋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3期2022-04-05

  • 博而能一 精而后妙
    海明词学文集·唐宋词与人生》(第四卷)杨海明著  江苏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杨海明词学文集》是杨海明在唐宋词领域的研究成果集成,全套书共计十册,其中不仅包含了作者的一些有影响的专著,如《唐宋词史》《唐宋词与人生》《唐宋词风格论》等,也收录了他为学界广为传诵的论文选集,如《唐宋词论稿》《唐宋词论稿续编》《唐宋词纵横谈》等。在这套书中,作者的谈词角度可谓精粗巨细,靡不毕具,字里行间无处不可见其深厚学养与智慧巧思。它为大众欣赏唐宋词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口,使词的

    书城 2021年10期2021-10-09

  • 唐宋词人的都市风情
    者”。关键词:唐宋词 都市 城市焦虑中国诗歌的乡村意象化、抒情含蓄化、情感社会化都与乡村息息相关,但经济的发展、纸币的流通、商业组织的形成、商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繁华的都市生活等滋生了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青楼瓦肆的涌现,市民阶层逐步兴起。种种变化必然会对传统的詩学思想构成一定的冲击,进而影响文人思想。文人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质疑,个人的私情被放大。因此,词这种文学形式应运而生,慢慢开始以“城市”为背景,成为一种反映城市生活的文学风尚。城市的发展为词人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6期2021-08-03

  • 和专栏。这本《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的名著,三十年前我还在上中学时就读过,这些年来再版、重印了无数次,广受好评。作为词学大师顾随的高足,又在中学、大学教授传统诗词多年,继而在加拿大任终身教授,叶嘉莹身上最突出的优点是“集新旧于一身”,旧学根底极为扎实,而又能勇于运用现代文艺理论、阐释学来分析理解中国传统诗词,既指出这些诗词跨越时空的普遍性,同时又激起现代人的共鸣,而不仅仅视为一堆旧物。与此同时,又因为她当了数十年教师,也更清楚如何讲授这些作品。在她这部讲稿

    中学生天地(C版) 2021年2期2021-03-01

  • 21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词研究专题述评
    究者。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一书中的第二章第四节中将初期唐宋词和现今的通俗文学比较,提出它们在功能、题材等四个方面都有其相似性,其中虽然未明确提及当代流行歌词,但已说明唐宋词和当代的通俗文学样式是有可比性的。[2]二、硕博士学位论文在这一研究范畴成果较为突出的如宋秋敏的博士论文《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3]她从流行歌曲的视角对唐宋词重新进行审视及诠释,期望将唐宋词的研究导向“面向现实”及“有补于世”的新境地;王丽慧的博士论文《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从广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2021-01-17

  • 看“旧传统”滋养“新生命”
    ,每每为其恰如唐宋词般灵动优美的生花妙笔和深刻透彻的内蕴剖析所深深折服,当时那种犹如品尝精美饮食、舍不得一口气吃(读)完的感觉,至今依然还时常萦绕心头。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杨先生的美文引领我走上了词学研究之路。“流光容易把人抛”,不知不觉间,笔者从杨师门下毕业已近20年,此次借文集精校再版之机,完整系统地重新拜读先生论著,对先生在传承词学“旧传统”和激发词学“新生命”方面的重大贡献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和认识。现代意义上的词学学科理念和体系,肇始于晚清民国之际。

    博览群书 2021年12期2021-01-02

  • 唐宋词籍序跋研究的现状、问题、意义与方法*
    究规模。具体到唐宋词籍序跋,作为唐宋词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词批评的重要形式,唐宋词研究不可忽视的原材料,虽然资料丰富,但注目者寥寥,因此目前对其做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很有必要且正当其时。一、唐宋词籍序跋的整理与研究现状研究之前首先要界定两个概念范畴:其一,“唐宋词籍”指的是唐、五代、两宋及金这段时期的所有词集(包括词人别集、词总集、词选集)、词话、词谱、词律及其它一切有关词的书籍。其二,“唐宋词籍序跋”指的是附属于这些唐宋词籍的当时人及后世人(直到现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08

  • 书仙欣挥如椽笔唐风宋韵入心怀
    住期间手书的《唐宋词一百首》原件,惊喜之余,当即生出将这经典之作出版面世的想法。捧读先生所书唐宋词一百首,不同面貌迭出,多种风格频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在先生灵动的点画间得以流传,使人在领略唐宋词之优美动人的同时,更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动魄惊心。先生创作此一百首唐宋词书法作品,时维申三月。惠风和畅,春和景明。先生那时六十方七,精力旺盛,气爽神清。按上海古藉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唐宋词一百首》书写,据词意以挥毫,依词境而泼墨。心手双畅,幅幅精妙,直令人欲歌欲

    现代艺术 2020年6期2020-12-03

  • 唐宋词中古代女性之自由精神赏析
    李珺摘要:唐宋词基本出自男性词人之手,描写的也多是男女间的悲欢离合,主角是女性,主旋律是情思和离恨。本文则通过词中对不同女性的描述,展现唐宋词中出现的一些另类女性,以便我们对那个时代女性的自由精神有个初步了解。关键词:唐宋词;女性;自由精神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瑰宝,颇受人们喜爱。词爱好者们会发现词作者基本都是男性,而内容描写的又多是女性,正因为如此,了解那个时代的女性就不得不从这些男性词人的视角去观察领会。 古代女人的地位从来都低于男人,但是在宋词里这些男性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期2020-09-10

  • 丈夫缘何偏爱妇人语
    沈迪内容摘要:唐宋词中不乏站在女性立场,以女子口吻表情达意的作品。这些词作从创作动机来分,大约有三类情况:赏玩女性;抒发男女缠绵情思;委婉地借女性舒展政治抱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客观上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词本身的特点有关。主观原因乃是封建文人士大夫长期以来养成的“臣妾心态”。關键词:唐宋词 女性角色 拟女性 臣妾心态唐宋词中,有一现象可谓光怪陆离,文人士大夫经常在词中以女性视角,模拟女性的情态、心理,“男扮女装”地以女性身份来抒情达意。例如: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4-17

  • 英译唐宋词集的嚆矢
    大规模尝试翻译唐宋词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词作英译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较之其它唐宋词的译本,该译本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鉴此,本文围绕译者身份、译本产生的历史语境、翻译选材、翻译底本等内容,对该译本展开研究,希望能还原其历史价值,为唐宋词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微薄的贡献。关键词:《风信集》;唐宋词;东方智慧丛书;胡适;历史价值作者简介:王文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学、比较文学研究。唐晓东,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英对比、

    外国语文研究 2020年5期2020-01-06

  • 近二十年歌妓与唐宋词关系研究述评
    统观念的束缚,唐宋词与歌妓的关系,一直未予以充分关注。过去,人们往往从传统伦理道德观的角度观照词人与歌妓的交往,视其为批判的对象,对那些与歌妓有密切交往的词人,如温庭筠、柳永、周邦彦等冠以“无行文人”“浪子词人”之名。近20年以来,这一方面的研究领域日趋拓展,仅就笔者粗略统计,这一时期的专题论文便超过500篇,也有着不少的专题论著。李剑亮的《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1]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该书围绕词与歌妓的关系展开,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见解,较为全面地考察了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2期2020-01-06

  • 论《唐宋词格律》不是词谱
    龙沐勋先生的《唐宋词格律》一书,是今天被创作界、学界、出版界“公认”的一部词谱。但我一直以来认为《唐宋词格律》不能视为词谱。它之所以能被当做“词谱”广为传播,除了因为当今适合普通诗词爱好者使用的普及性词谱类著作缺位之外,出版商有意无意地将其作为“词谱”著作宣传、以期更多人购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中华书局的封底介绍就这么说:“可以满足一般词学爱好者填词的需要”,“是一部深入浅出、实用性很强的词学佳作,是爱好填词者案头必备的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好书”。该书原名《唐

    中国韵文学刊 2019年2期2019-11-13

  • 唐宋词同调异名考
    红摘  要: 唐宋词中普遍存在同调异名现象,即一个词调除通用名外还有一二别名,有的甚至多达十几、二十个。笔者将《钦定词谱》所列826个词调一一进行考证,发现其中234个词调都存在改名现象,在文章中以异名数量为序悉数列举,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以求总览唐宋词同调异名现象之全貌。关键词: 唐宋词; 同调异名; 定量分析中图分类号: I207.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4-0104-05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10-31

  • 浅析唐宋词中的栏干意象
     要:栏干是唐宋词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文学意象,自晚唐温庭筠、韦庄到五代冯延巳、李煜,再到两宋的欧阳修、辛弃疾、陆游等,都曾以栏干为审美意象入词。栏干虽然只是古代的一种普通的建筑形式,却常常是人们感情的引发点和归结处。敏锐的艺术感觉使词人对栏干更是青睐有加,并将其作为心灵的支点尽情宣泄胸中思绪。本文拟以唐宋词人作品中的“栏干”为研究对象,从怀人念远、羁旅之愁、闺中闲愁、离别之恨、感怀伤逝以及壮志难酬等六种主题来探寻栏干意象,力求揭开词人“休去倚危栏”的心理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2019-10-21

  • 宋词“入代(替)平声”说之检讨
    声”。关键词:唐宋词;入代平声;《词律》;《词谱》;《词林正韵》中图分类号:1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9)04-0013-06DOI: 10.39 69/j.issn. 1005-6378.2019.04.003撇开音乐的音素不论,单从语言平仄字声的角度来看,虽然在词调中有个别字宜用去声或上声,但总的来看,一个具体词调的句中还是主要只讲平仄。其平仄具体情况因不同词调、不同句法而不同。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就是在词体创作

    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年4期2019-10-20

  • 唐宋词同调异名的成因探析
    。经笔者归纳,唐宋词同调异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种:名家名篇词句被用做调名、词家自取其词句以为调名、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的浸染。本文即以唐宋词同调异名现象的成因为研究对象,探讨词人更改调名的心理以及改易的方式和效果等。关键词:唐宋词 同调异名 成因唐宋词中普遍存在同调异名现象,即一个词调除本名外另有数目不等的别名,这在一些著名的词谱中均有记载。清人万树的《词律》录同调660个,将词调本名与异名一一罗列。王奕清等人编纂的《钦定词谱》列举更为详尽,录词调826个,并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6期2019-07-22

  • 唐宋词的词里词外
    并没有再编选《唐宋词举要》,究其原因,或是因为桐城派主张文章经世致用,但是在正统文人看来,词这一文体却并不具备这一特点和功能。词在古代士大夫文人的眼中并不是一种高贵的文体。“诗言志,词缘情”,“诗庄词媚”。写诗属于庙堂和士大夫,它的特点是抒豪情寄壮志,具有“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的功能;而词却属于市井和江湖,它媚态万千,阴柔卑弱,所以不登大雅之堂。由于词的内容多为私人生活的儿女情长,所以词根本无法与担荷天下国家的士大夫文学相提并论,因此形成了诗尊词卑的格

    书屋 2019年7期2019-07-22

  • 明词视域下重观唐宋词的三种方式
    1世纪头20年唐宋词研究的推进远不如20世纪末20年那么迅猛,这一判断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与之相比,近些年的金元明清词研究可谓成果丰硕。其中的明词研究正是从世纪之交起步,从一片荒芜发展为遍地开花。即使如此,对近世词的研究者来说,唐宋词依然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世界。虽然不少明词研究者就是从唐宋词研究领域转来的,但转移阵地这一行为本身即意味着在他们的学术判断中,原来的土地已不适宜再耕作下去,而新的领域尚有较大的开拓空间。尽管明词在千年词史中的口碑不尽如人意,但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19年8期2019-01-03

  • 唐宋词中题旨原型研究
    中国文学史上,唐宋词作为其中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唐宋词蕴含着唐宋文人独特的人生情感,是唐宋文人自身情感的书面表达。本文着眼于剖析唐宋词中所凝结的典型情感:相思断肠、岁月空逝、友情惜别、游子思乡及怡然自乐等。从唐宋词人典型情感中提炼出那些体现人生情感的题旨原型,加以分析,从而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唐宋词的实质,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唐宋词的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以及一个更加广阔的唐宋词的艺术世界。关键词:唐宋词;人生情感;题旨原型一、相思肠断、迷惘心伤的题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2018-12-18

  • 词学研究的新维度 词史编撰的新视角 ——《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的方法论意义
    100024)唐宋词的作者以男性为绝对主体,其风格、特质、审美的女性化倾向也一直为学界所认同,“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等论题更为学者所接受。但以此为题旨来梳理、阐释唐宋词发展规律的著述,就笔者眼界所及,似乎并未出现。孙艳红教授《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一书则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打破传统词史撰述大而全的视角,以着力于从唐宋词女性化特征的角度切入,不斤斤计较于思想内涵、艺术特征等文体要素的全面分析,而是专注于唐宋词带给受众外部体验和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1期2018-11-13

  • 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
    备受人们喜爱。唐宋词创制之初即为一种说唱文学样式,其中大部分可视为我国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作为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颇具有承继创新的意味,但因年代久远它们又在语言表达、主题内容等方面有差异。本文将从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继承性、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初步探寻两者的关系,于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之路中提供方向。关键词:唐宋词;当代流行歌曲;继承性;相似性;差异性作者简介:赵芊宇(1997-),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中图分类号]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1期2018-06-22

  • 当代流行歌词创作的现实问题及唐宋词镜鉴
    个很好的体现。唐宋词作为唐宋时代流行的乐曲,对当代流行歌曲创作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本文研究了宋词与流行歌曲歌词创作所表征的艺术思潮的共通性,在对唐宋词的研究与借鉴中为当代流行歌词创作提供了灵感。关键词:唐宋词,流行歌词;创作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受港台文化的影响,大陆流行音乐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迅速占领文化消费市场。然而,流行歌曲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部分歌词品味低下,谄媚低俗,影响社会氛围。歌词作为流行歌曲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受到重视

    青年时代 2018年6期2018-03-30

  • 唐宋词中“无声”境界的审美意蕴
    要】在初中语文唐宋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除了要配合老师的教学目标完成唐宋词的背诵,也要发挥想象力,了解唐宋词中一些“无声”的美感和意蕴,作为中学生,只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明确的了解,我们才能深层次的分析“空白之美”的艺术魅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关键词】唐宋词;“无声”;审美意蕴多数的艺术作品,都会借助声音和画面的交错融合,表达作品深层次的情感,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唐宋词作为我国文学历史中的时代产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对信息获取的通道予以更多的关注,在老

    大陆桥视野·下 2018年1期2018-01-25

  • 唐宋词调易名的文化审美现象
    成烨内容摘要:唐宋词存在同调异名或一调多名现象,源于词调易名,涉及词人更改调名的改易方式、文化心理等方面。本文归纳词调易名的缘起主要有词人与伶人间的交流、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情感表达以及宗教思想的影响,并探讨同调异名的审美意趣等问题。关键词:唐宋词 同调异名 改名缘起 审美意趣词,原称为曲子词、曲、曲子、曲词,是伴随隋唐燕乐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文学。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特定音乐腔调的调名,即词调,俗称词牌,它规定着词的体式,不同调的词有着不同

    文学教育 2017年3期2017-03-23

  • 唐宋词调名改易方式探赜
    成烨摘 要:唐宋词中近三分之一的词调存在同调异名(一调多名)现象,即一个词调除通用名外还有一二别名,有的甚至多达十几、二十个。笔者归纳出唐宋词调名改易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摘取名家名篇词句以为调名、词家自取其词句以为新调名、以词中所咏之情景而为调名、因人名、地名、典故而为调名。关键词:唐宋词 调名改易 方式词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文学,词人的创作或“依调填词”,或“按谱填词”。词的音乐曲调谓之词调,词调名即词牌。词调奠定了词内容的基调,是慷慨激昂还是深情绵邈,不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1期2017-02-17

  • 唐宋词与唐宋歌妓文化
    本文主要讨论了唐宋词文化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先对引进文学研究的文化含义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唐宋词与唐宋歌妓文化的关系结合学者们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唐宋词;文化学 ;歌妓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近现代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元发展,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生成空间和发展前景。比如文化学的兴起,以及文化学在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中的运用,即为运用文化学来研究文学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运用文化学的理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1期2017-01-19

  • 当代流行歌曲和唐宋词的互通性分析
    当代流行歌曲和唐宋词的互通性分析王雨倩 沈哲南【摘 要】词兴于唐而盛于宋,当代流行歌曲与这一古代的文学样式有着千丝万缕的互通性。从形式上来看,当代流行歌曲对唐宋词的传承涉及语言表达的多个方面;从内涵上来看,两者的互通性又表现在含蓄内敛的文化意识。【关键词】流行歌曲 唐宋词 互通性王国维先生曾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词这一种文体,是为唐、五代、两宋时期的流行歌曲。为满足市井百姓的艺术需求,歌女演唱燕

    长江丛刊 2016年12期2016-11-26

  •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摘 要:《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是孙艳红教授的著作。该书将性别诗学与唐宋词的研究结合起来,将唐宋词的内在特质——即女性化特征做了一个全面的梳理。该文是笔者对这篇大作的一点感悟和理解。关键词:唐宋词;女性化;演变史作者简介:张震,女,吉林省集安市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2词从诞生伊始便带着它独特的烙印:女性特质、香软华贵[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9期2016-05-09

  • 词学经典之作《唐宋词欣赏》
    先生在其著作《唐宋词欣赏》中的开篇第一句话,精准地概括了词的本质、特点、生存环境,也透露了词作为我国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因为与音乐水乳交融、难以割裂的这种依存关系,而与普通大众之间也形成了一种撕扯不开的联系——作词虽不是人人皆能,欣赏词却似乎是一项基本技能了。只有懂得欣赏词,你才能理解融于音乐中的意境,才能懂得此曲所要传递给你的信息、情感。因此,懂得欣赏词显得很有必要。怎样才能学会欣赏词呢?阅读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好比入山探胜,五岳三山,风光各异,横峰侧岭,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7期2015-09-18

  • 传播方式对唐宋词的影响
    0)传播方式对唐宋词的影响唐兰妹(湖北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摘 要】唐宋词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歌妓传唱、文字传抄、印刷传播为主,它们之间呈现出一种不断叠加和综合运用的关系。这些传播方式的变化对唐宋词词体的确立、词史的进程和词风的演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乃至决定其存亡之命运。【关键词】唐宋词;传播方式;词体;影响一、歌舞传播的特性与唐宋词的体性唐宋词起源于音乐,最早主要通过歌舞演唱传播四方,这对词这种音乐文学的体性的形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2015-07-20

  • 浅谈唐宋词与燕乐之关系
    的关系,因而,唐宋词的发展更是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燕乐),直到与音乐的脱离,它也失去了本该所拥有的灿烂与辉煌,只把他们留给历史去评判。千百年后,唐宋词再次与当代音乐所结合,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代音乐的发展,当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关键词:唐宋词  燕乐  民间音乐  当代音乐一、唐宋词中的燕乐及其关系众所周知,唐宋词的兴盛成熟归功于燕乐艺术,燕乐音乐体式也促进了唐宋词的发展。唐宋词与燕乐关系之深厚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阐释清楚的,其中也夹杂着很多争论。对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6期2015-05-30

  • 唐宋词”教学的“已然”“实然”与“应然” ——例谈“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唐宋词”教学
    学语文教材中“唐宋词”的编排确实不多,人教版1—6年级段教材中只有五首,其他版本的教材就更少了。也正因为如此,各地组织的备课活动、研修活动几乎很少涉及唐宋词教学。其实,唐宋词(以下简称“词”)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体样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情感和智慧的积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3—4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1]。5—6年级“学段目标与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12期2015-05-29

  • 唐宋词的“着色”艺术*
    宋 秋 敏论唐宋词的“着色”艺术*宋 秋 敏摘要:唐宋词把色彩作为意象营构的亮点和意境构筑的关键,在前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色彩的把握和运用不断深入。其对色彩搭配技巧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色彩表意和表情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不但使作品呈现出感性直观的造型美,且具有理性深层的识度美。同时,唐宋词中色彩意象所包蕴的深广的文化心理内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关键词:唐宋词; 着色艺术; 配色技巧; 情感表达; 文化心理内涵早在先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2-25

  • 唐宋词鉴赏辞典》的选本特色
    50000)《唐宋词鉴赏辞典》的选本特色许菊芳(中原文化艺术学院 影视艺术系,河南 郑州 450000)在国学渐次升温与传统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古典文学尤其唐宋词的欣赏与品鉴,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新时期以来,在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即是《唐宋词鉴赏辞典》,它兼具选本审美品鉴与工具书的双重特质,内蕴丰富、凝聚集体智慧、突出艺术鉴赏,对唐宋词的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回视《唐宋词鉴赏辞典》的诸多特色,在今天仍具有典范的意义和价值。《唐宋词鉴赏辞典》;大型词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2-14

  • 建国三十年唐宋词选主要特征述论
    种时代环境下,唐宋词集的整理及词选编撰的成果也十分稀少。翻检《全国总书目》可见,从1949-1979年这三十年中,唐宋词选方面的论著极少。建国后五年中无唐宋词选,自1955年开始,才出现文学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的赵崇祚《花间集》,1956年有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和《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同时古典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黄叔明校《绝妙好词笺》,另外林大椿《唐五代词》由文学古籍刊行社整理出版。1957年万树《词律》、张惠言《词选》、舒梦兰辑、谢朝徵笺《白香词谱笺》重

    文艺评论 2014年6期2014-09-29

  • 曲终人见否:唐宋词文本解读中创作主体的凸显与遮蔽
    词】文本解读;唐宋词;创作主体;遮蔽有性情方可见文人本色,对文学文本的审美感悟亦是如此。面对文学文本,读者通常采取以人为主线形成“此人”与“此文”相互联接的直接阐释,而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即忽略创作主体,读者直接与文本对话,产生缘于自身体验的阅读空间。这个阅读空问往往是自足的,并不会与创作主体的特殊身份发生联系,在自说妙处中达到了阅读目的。这样一来,具体文本的传播史中往往融入了阅读者的多重阐释,形成了对创作主体的凸显与遮蔽现象。一部唐宋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9期2013-02-01

  • 唐宋词的研究现状
    的一大显学,而唐宋词的研究,更属于词学研究的重阵。大致说来,现代意义上的词学研究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领域:文献学研究、本体学研究、文化学研究、词史研究,以及由新观念、新方法催生出来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唐宋词研究的现状,并就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唐宋词的文献学研究是词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主要采用校勘、笺注、编年、辑佚、辨伪等方法,对不同形式的词籍(包括词集、词论)进行整理,涉及考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诸多领域。现代词学的文献学奠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4-13

  • 社会哲思·人生感悟·山水审美 ——论唐宋词中的理性思索及现实意义
    水审美 ——论唐宋词中的理性思索及现实意义宋秋敏若说唐宋词是一部形象化的“心灵百科全书”,而大多数唐宋词人,则是当时的文化精英,也是善于将人生诗化的行家里手。他们对于世事的沧桑变化、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自然山水的关照和反思,使作品充满了理性的光芒和哲思的力量,这些精神财富即使在当代,也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使心浮气燥、追名逐利的当代人,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抚慰。关键词:唐宋词;社会之理;人生之理;自然之理;现实意义叶燮论诗言及“理”、“事”、“情”[1]。 所谓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8期2011-08-15

  • “当代学者研究”主持人语
    邓先生之新作《唐宋词艺术发展史》,可以视为一篇精彩的书评文章。邓先生为当代词学大家,其《唐宋词艺术发展史》洋洋百万言,为词史研究一个新的高峰,读者如未睹原作而先读孙文,确可引发早读为快的阅读欲望。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所评南开大学宁稼雨先生之文,较为全面介绍宁稼雨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笔者对稼雨先生的学术方法甚为钦佩,此次忝为主持,得以拜读陈先生大作,获益匪浅。台湾成功大学林耀潾副教授评介台湾德高望众的学术前辈、专治屈骚陶渊明的著名学者陈怡良先生一文,让我

    天中学刊 2011年1期2011-08-15

  • 唐宋词研究的文化学视野 ——评《唐宋词与唐宋文化》
    518060)唐宋词研究的文化学视野 ——评《唐宋词与唐宋文化》洪 叶(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在如今学术界对“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已不再像上个世纪那样热衷的背景下,读到刘尊明和甘松两位先生合作撰写的新著《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凤凰出版社 2009年版,以下简称“刘著”),既获益匪浅,也感触良多。早在十几年前,刘尊明先生就开始尝试词学研究的“文化观照”,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不仅在唐宋词文化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上依然执著无悔,而且还带领弟子一起在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2010-08-15

  • 从流行歌曲视角看唐宋词的艳情化倾向
    部分配乐歌唱的唐宋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对此,袁行霈先生即指出:“唐五代北宋的词,基本上可以称为当时的流行歌曲”。[1]谢桃坊先生也认为:“宋词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供小唱艺人演唱用的,而小唱是由简单的方式演唱流行的通俗歌曲。”[2]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唐宋词表现出诸多异于传统诗文的“另类”特质和社会功能,其中,“词为艳科”便是唐宋词所具有的“另类”特质之一。一、 流行歌曲属性对唐宋词艳情化倾向的促成从初唐到盛唐,人们对爱情的咏唱一直都没有消歇。

    岁月·下半月 2009年12期2009-04-19

  • 评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
    陈庆元《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一书,是刘扬忠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唐宋词流派研究"的最终成果。它最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词学观念的窠臼,特别是跳出了"婉约"、"豪放"二分法的套路,树立了作者的唐宋词流派观,建构出一部新型的唐宋词史。把有几百年发展史的唐宋词剖分为婉约、豪放两种"体",这种观点最早是由明人张眑提出来的。所谓"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眒籍,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其意本在大略区

    文学评论 2000年3期2000-06-13

  • 试论人生意蕴是唐宋词的"第一生命力"
    为:人生意蕴是唐宋词的"第一生命力"。文学创作固然是为人生,文学研究也同样应该为人生---尤其是立足于现实人生。以人生意蕴来沟通古今人的心灵,使当代读者能从唐宋词中获取有益于现实人生的滋养,应是新时期词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在老祖宗所留下的全部文学遗产中间,唐宋词对现当代读者来说,堪称最具"活性效应"的作品之一。例如随便走进哪家书店(甚至是以出售言情武侠书籍为主的小书铺),你就准会看见各式各样的唐宋词选本,以及多家出版社编写的《唐宋词鉴赏辞典》。而若有机会

    文学评论 2000年1期2000-06-13

  • 亦史亦论 寓史于论
    杨海明同志的《唐宋词风格论》吸取新的方法,探讨唐宋词的风格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部书上编阐说唐宋词的“主体风格”及其变革。作者从词的风格形成到发展变革的不同阶段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下编为“杂论”,从宋人论词的“雅”与“俗”的观念到唐宋词人风格中“疏”与“密”的比较,“自然”与“雕琢”的论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贯穿全书的最显著的特色,首先在于运用新的方法而又融汇传统的词论。我国自宋代以来,沿至近代的词话著作就有八十多种,还不包括历代词集序跋、词律、词韵等

    读书 1987年4期1987-07-15

  • 晚风乎,晓风乎?
    读唐圭璋先生《唐宋词简释》,则见“晚”字换为“晓”字,感到颇为新鲜。乘兴翻阅了一些本子,原来前人已是见仁见智,未曾一律。例如明杨慎《词品》作“晚来风急”,清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乃至梁令娴《艺蘅馆词选》等等,均作“晓来”。当代选本,包括唐先生主编的《唐宋词选注》,又都作“晚来”。仔细推敲,似乎以“晓来”为胜。上片既已说“晚来”,下片又说:“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岂不是在时间上自相矛盾?若换为“晓来”,写从早到晚清冷寂寞

    读书 1984年12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