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乳

  •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
    鱼易受病害侵袭。无乳链球菌病对罗非鱼的危害最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严重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本文从无乳链球菌病防控角度出发,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1 无乳链球菌病研究概况1.1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无乳链球菌是危害罗非鱼的病原体之一,属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0.6~1.9微米,多数呈球状,链状排列。适宜在温度28~37℃、pH值为6.9~7.6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夏季为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的

    新农业 2023年2期2023-03-21

  • 一株裂解多重耐药性无乳链球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特性分析
    1]。研究表明,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患乳腺炎的病菌之一,人饮用被污染的牛奶会患病,造成潜在危险[2]。现阶段在生产过程中对牛乳腺炎治疗经常使用大剂量联合抗生素,无乳链球菌在多种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发生变异,产生多种突变[3-4]。噬菌体是一类能够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专营寄生,通过宿主菌才能完成生命周期,在其内复制繁殖。裂解性噬菌体通过杀灭宿主释放子代,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短时间可以暴发性繁殖出大量子代,可以有效杀灭宿主细菌[5]。本文以由临床患病奶牛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3期2022-07-13

  • 2018-2020年某院无乳链球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率变化
    州 510800无乳链球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属于兼性厌氧革兰阳性菌,由于该菌细胞壁含有的多糖物质属于Lancefield抗原结构分类中的B族,也被称为B族链球菌[1-2]。无乳链球菌常定植于女性阴道和人体直肠。有报道指出,无乳链球菌在孕妇阴道、直肠的定植率高达10%~30%,是导致孕妇早产、流产及新生儿败血症或脑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3]。另一方面,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加上部分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等因素,导致无乳链球菌的感染率不断提升,其可进一步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9期2022-05-13

  • 某医院妇产科无乳链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532325)无乳链球菌又称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一种重要的革兰氏阳性人畜共患病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病原体,无乳链球菌因其在侵袭性感染中的作用和广泛的宿主范围而日益受到重视。该菌可导致多种宿主引起侵入性感染,如新生儿肺炎和脑膜炎[1],奶牛乳腺炎[2]和鱼类的脑膜脑炎[3]。最初人类侵袭性无乳链球菌疾病很少被发现,直到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成人和新生儿侵袭性感染的报道被发表[4-7]。侵袭性无乳链球菌疾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5期2022-03-12

  • 牛源无乳链球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分析
    引起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是一类人畜共患性病原菌,作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能引起奶牛急性慢性的乳房炎,造成奶牛乳区出血等症状。【前人研究进展】无乳链球菌是一类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广泛,可通过体表创伤以及口腔等途径感染动物机体[1]。无乳链球菌在侵入动物机体后,可逃避宿主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大量繁殖,从而造成动物机体发病。无乳链球菌的致病性因毒力因子在表达上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无乳链球菌可凭借自身的毒力和致病性来侵袭寄主的组织,并在组织中生长繁殖。无乳链球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9期2022-02-21

  • 无乳链球菌感染方式对罗非鱼血常规和抗体消长规律的影响
    各养殖区域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养殖户为了控制疫情通常滥用各种药物,致使病原菌普遍产生耐药性,严重威胁广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吕小丽等,2017)。据统计,2011年广西地区因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引起的罗非鱼死亡量超过7000 t,经济损失达8610.8万元;2012年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感染给我国渔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亿元(张行等,2020)。无乳链球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罗非鱼皮肤和肠黏膜受损

    南方农业学报 2022年10期2022-02-03

  • 一株海洋源长枝木霉菌ST-27的发酵产物对无乳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门 361005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也称B族链球菌,是能引起人和动物很多疾病的病原菌,在健康成年人的下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大约有15%~30%的定殖率,当人体免疫低下或缺陷时易发生无乳链球菌感染从而引发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等感染,导致孕妇发生早产、胎膜早破、死胎等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的新生儿感染疾病[1-3]。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推荐青霉素作为非青霉素过敏孕妇及新生儿无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年11期2021-12-13

  • 奶牛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传播途径分析
    至危害人类健康。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S.agalactiae)属于革兰阳性B群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分离率较高[1]。无乳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通常表现为隐性乳房炎或较为温和的临床型乳房炎,通常表现为乳房肿胀,偶有全身发热、泌乳停止等现象,故较难诊断而导致慢性感染,危害极大[2]。无乳链球菌是造成大罐奶体细胞数上升(>20万个/mL)的主要致病菌,甚至在某些奶牛场的大罐奶体细胞数为10万个/mL时也能检测

    中国兽医杂志 2021年6期2021-11-11

  • 孕妇泌尿生殖道中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东 527400无乳链球菌又被称为B族链球菌,其常寄生于泌尿生殖道中。由于孕妇特殊的体质,一旦感染就有可能产生各类妊娠期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孕妇流产、早产,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1]。随着近年来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增加,无乳链球菌的耐药现象较为常见,再加上孕妇本身抵抗力较低,必须分析该菌耐药性,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用药,强化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本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400例孕妇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共800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3期2021-07-28

  • 奶牛无乳链球菌乳房炎研究进展
    炎的常见链球菌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在这三种链球菌中无乳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奶牛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占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30%~70%。据作者统计2010年以后发表的相关文献,在分离的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中,无乳链球菌约占分离病原菌的11.04%,乳房链球菌的占比率约为8.30%,停乳链球菌的占比率约为4.39%,由此可见,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较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多呈隐型型,相对临床型乳房炎而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6期2021-03-28

  •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中西药防治
    46607)母猪无乳综合征也称泌乳障碍综合征、产褥热,该病主要是由于疾病、环境、应激、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不利于母猪产后恢复及仔猪的成活,为减少损失,养殖场户要积极做好诊治工作。1 发病原因1.1 感染性因素 感染性因素所引发的无乳综合征,大多为母猪生产时产出无力、难产,延长分娩时间,导致胎体无法及时排出,滞留的胎衣碎片导致母猪子宫感染发炎,最终诱发无乳综合征。与此同时,母猪养殖中,饲养管理不到位,消毒不及时,圈舍卫生状况不佳,细菌大量滋生,最终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期2021-03-05

  •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36例临床分析
    肠埃希菌。近年来无乳链球菌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报道越来越多[1]。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无乳链球菌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占新生儿败血症总致病菌数的85%以上。无乳链球菌也被称为B族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条件性致病菌,存在于孕妇的泌尿生殖道和下消化道,侵袭性感染新生儿,造成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疾病,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3]。近年来,随着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临床对无乳链球菌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对其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导致死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8期2020-12-30

  • 母猪无乳综合征病因及预防措施
    100)1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病因母猪无乳综合征也叫做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或者泌乳失败等,一般在夏季易发,有时也可在其他季节发生。笔者针对母猪无乳综合征介绍了4 类发病原因。第一,母猪本身身体素质造成的无乳症,针对这点也介绍了两点原因,首先,大多数母猪无乳的原因是缺少生产经验,各种心情加在一起导致体内分泌乳汁系统出现障碍,这种心情包括兴奋、紧张及害怕等。还有就是母猪在泌乳期间由于受到强大的惊吓或刺激导致母猪体内泌乳功能出现障碍,出现无乳症。母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6期2020-12-16

  • 454株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361102)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BS)属于B群链球菌,常定值于女性阴道和人体肠道,健康人鼻咽部也能携带此菌,是引发新生儿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的常见菌,病情危重,死亡率高[1]。主要感染途径是分娩时经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容易感染。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菌的了解,我们对本院3年来临床分离的454株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进行了分析,以指导临床合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0年3期2020-10-31

  • 牛源无乳链球菌的耐药率调查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的主要原因,其中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又是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无乳链球菌具有高度传染性,能造成乳腺组织慢性感染,最终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无乳[1],导致高产牛淘汰,还会传染给犊牛,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抗菌药是治疗奶牛乳房炎最常用的药物。由于滥用抗菌药,导致很多药物对乳房炎疗效变差,并且这些抗菌药会对菌株进行选择,有增加细菌耐药性趋势[2],使得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越来复杂。目前人们对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领域

    中国奶牛 2020年6期2020-07-23

  • 奶牛场无乳链球菌传播途径新发现
    10%~11%。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通常引起隐性乳房炎(又称亚临床型乳房炎),伴有间歇性的临床型乳房炎发作[1]。无乳链球菌常存在于乳牛的皮肤、乳头及乳房内,通过挤乳人员的手或挤乳机械以及蝇类携带而传播。多年来,无乳链球菌一直被认为是奶牛专性乳房内寄生和严格传染性的病原体,并且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防控计划[2]。但是据资料显示,从不同实验对象的各种样本中都能分离出无乳链球菌,如表1所示,健康男性和女性在其泌尿生殖道、胃肠

    中国奶牛 2020年4期2020-05-08

  •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抗菌治疗用药情况的分析
    221600)无乳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链球菌,主要分布在人体生殖道与肠道内,可在孕产妇与新生儿中分离,诱发新生儿出现感染、败血症以及脑膜炎等,其中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最为常见。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可发现: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中,针对此疾病多选择抗菌药物治疗,但应用不同的抗菌药物所达到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相关研究者认为:针对无乳链球菌败血症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从而选择合理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可进一步提升预后,抑制疾病恶化,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9期2020-05-07

  • 胎膜早破妊娠晚期妇女阴道无乳链球菌定植对新生儿感染的影响
    的孕妇当发生阴道无乳链球菌感染后,超过20%的新生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感染后的新生儿死亡率超过40%,对于新生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精神压力。目前临床上关于胎膜早破妊娠晚期妇女阴道无乳链球菌定植对新生儿感染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外并不常见,因此想通过本研究对胎膜早破妊娠晚期的孕妇进行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以减少其对新生儿感染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胎膜早破妊娠晚期的孕妇55例作为观察组,无胎

    贵州医药 2020年2期2020-05-06

  • 孕产妇阴道分泌物无乳链球菌感染和耐药性分析
    杨建芬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又称B群链球菌,因Lancefield抗原血清分型为B群而得名,是女性泌尿生殖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1]。孕妇感染无乳链球菌可造成多种妊娠并发症,如宫内感染、早产、流产、胎膜早破等;对新生儿也可引起多种严重的不良后果[2],如新生儿肺炎、脑膜炎及新生儿败血症等。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孕产妇阴道分泌物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本院2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1期2020-04-25

  • 奶牛无乳链球菌乳房炎的诊断和治疗
    类致病菌的统称。无乳链球菌是其中一种,主要引起亚临床型乳房炎以及轻中度的临床型乳房炎。亚临床型乳房炎的比例较高,主要表现为生鲜乳品质正常,而体细胞数升高。临床型乳房炎患病牛的症状通常则比较轻微,仅表现为生鲜乳异常和乳区肿胀。无乳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挤奶机、挤奶员的手、毛巾等进行传播。无乳链球菌在环境中存留的时间比较短,但在奶牛乳腺组织中可以长期存在。感染牛是无乳链球菌的主要传染源。但值得庆幸的是,采取一定的有效手段,无乳链球菌感染比例是可

    中国乳业 2020年6期2020-01-17

  • 牧场无乳链球菌的危害与清除计划实施要点
    性致病菌,但对于无乳链球菌的危害及如何防控涉及较少,牧场对其也缺乏认识。1 无乳链球菌概述无乳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的一员,在显微镜下,其染色、形态方面与其他链球菌无显著区别。1 9 3 0 年,人们首次发现无乳链球菌可导致奶牛乳腺感染,此前人们只知其可以引发人类疾病。无乳链球菌是一种传播能力非常强的细菌,曾在国外牧场引起过多次大流行,使牧场损失惨重。根据笔者近几年服务牧场积累的临床经验,此病菌已在国内牧场开始流行,并给牧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1 生物学

    中国乳业 2020年10期2020-01-16

  • 2016年-2018年我院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州 510630无乳链球菌又称B群链球菌,是一种β-溶血性链球菌,是围产期母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不仅可以引起孕妇胎膜早破、早产、产后产褥感染,还可寄居在直肠和阴道内,在产妇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等[1]。为了解本院无乳链球菌的临床感染和耐药情况,现收集本院2016年-2018年分离的无乳链球菌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2016年-2018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阳性检出标本。1.2 仪器与试剂 采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2019-10-29

  • 我院2010—2017年新生儿无乳链球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差异[1],其中无乳链球菌感染疫情虽不如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严重,而早年报道相对匮乏,但因抗菌治疗难度较大,故在最近数10年的临床研究中亦逐渐受到重视[2]。不同患儿发生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部位差异较大,但多集中于呼吸系统、血液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对应引发无乳链球菌相关肺炎、败血症与脑膜炎,不但致死率较高,存活患儿还可出现一系列后遗症[3],为其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无乳链球菌作为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在半数以上健康人胃肠道与泌尿生殖道中均有定植[4],新生儿出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年4期2019-05-05

  • 无乳链球菌中可接合性转移元件的检测及携带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调查
    常 东, 孙景勇无乳链球菌亦称为B族链球菌(group BStreptococcus),常可引起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软组织感染等,无乳链球菌也是女性泌尿生殖道的一种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垂直传播感染胎儿,也是婴儿早期严重感染的主要原因[1]。临床上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具有高度敏感性,而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克林霉素、红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是重要的替代用药,但无乳链球菌对这些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2]。通常认为耐药质粒的传播是细菌耐药性播散的重要机制,然而近年来随着测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9年2期2019-04-10

  • 孕妇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610000)无乳链球菌在临床中又名为B群链球菌,在泌尿生殖道中非常常见(寄生菌)。如果孕妇感染无乳链球菌,对其其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流产、早产等不良现象,新生儿则极易出现脑膜炎、肺炎或者败血症等情况[1]。加之孕妇又为特殊群体,因此需要对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情况进行仔细分析,便于合理指导用药。为分析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情况,本文选择特定时间到我院就诊的孕妇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在2017年11月

    医药前沿 2019年5期2019-03-29

  • 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携带监测及其与阴道微环境关系研究
    201499)无乳链球菌(或称B族链球菌)是一种可以在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中定植的条件致病菌,常定植于人类直肠和生殖道中,属β溶血的革兰阳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通常和怀孕期间与产后期间的医疗间期相关易感因素关系密切,当机体免疫力低下、广泛使用抗菌药物等时,容易引起机会性感染[1-2]。无乳链球菌与新生儿的致命疾病如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有关,被认为是新生儿疾病发展的最重要风险之一,无乳链球菌在孕妇中的定植率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状况及用于检测的方法而有所不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2期2019-01-29

  • 奶牛隐性乳房炎三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极具危害性的病原是绿脓杆菌[1,3]。目前,对于隐性乳房炎的主流检测方法是细胞学检测,根据乳汁中体细胞数含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4]。这种方法是不完善的,缺点是结果判定的主观性较强,容易出现主观误差[5]。目前,国内外对临床样本中病原菌的检验大多沿用细菌培养及鉴定方法,检验步骤繁琐,周期较长,需要将病原菌从样本中分离纯化出来,才能作进一步的鉴定,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

    浙江农业学报 2019年1期2019-01-24

  • 不同水温下无乳链球菌在尼罗罗非鱼体内的动态分布及其消除规律*
    迈新不同水温下无乳链球菌在尼罗罗非鱼体内的动态分布及其消除规律*郭富强1,2张德锋1,3曹建萌1刘志刚1可小丽1,3卢迈新1,3①(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80;2.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3.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80)本研究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 WC1535菌株)后的尼罗罗非鱼(,GIFT st

    渔业科学进展 2018年6期2018-12-19

  • 2011-2017年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检出及其耐药性变化
    510130)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又称 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主要定植于女性的泌尿生殖道或下消化道,成年女性的泌尿生殖道与下消化道内无乳链球菌的检出率高达10%~30%[1],无乳链球菌是孕妇生殖道感染以及新生儿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在女性孕期中,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母体容易感染无乳链球菌,从而引起孕妇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等一系列妊娠并发症,对孕妇造成严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8年12期2018-12-17

  • 320株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545005)无乳链球菌是孕产妇生殖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还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1-5]。为了解本院检出的无乳链球菌对孕产妇、新生儿及其他患者的感染及耐药情况,笔者对2015-2017年分离的320株无乳链球菌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 选择2015-2017年本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无乳链球菌共320株,剔除同一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1.2方法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22期2018-11-28

  • 河源地区无乳链球菌感染在孕妇和新生儿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B族链球菌又称为无乳链球菌,一般定植于人类下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尤其是定殖于妇女泌尿生殖道中[1-2]。自1970年被人类发现以来,无乳链球菌已经被认为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其死亡率高达60%[3]。无乳链球菌虽然为条件致病菌,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人体致病,但伴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及试管婴儿的实施,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高龄产妇及妊娠糖尿病、巨大胎儿、多胞胎及早产儿等病例,这大大加大了无乳链球菌感染可能性[4-6]。由于绝大多数新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5期2018-03-16

  •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率调查及阴道微生物对感染影响
    键词] 链球菌,无乳;妊娠末期;聚合酶链反应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7)05-083-03DOI:10.11876/mimt201705034Investigation of infection rate of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 genital tract of late pregnant women and influence of vaginal microorganis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7年5期2018-01-09

  • 衡阳市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带菌状况及分子特征
    衡阳市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带菌状况及分子特征柏琴琴1,刘芸槾1,王秋平2,胡倩1,邓仲良1,陈丽丽1*(1.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系,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目的了解衡阳市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带菌状况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衡阳市3家教学医院的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棉签拭子样本,对其中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并对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血清型、菌毛岛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无乳链球菌的检出率为0.88%(3/33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12-25

  • 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及对策
    析了母猪产后缺乳无乳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解决母猪产后缺乳无乳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减少成本,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关键词:母猪;产后缺乳;无乳;催乳散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11-0026-0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肉类在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食品,其中猪肉是国人餐桌上主要的肉制品,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使得集约化的养猪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11期2017-11-27

  • 新生儿监护病房无乳链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监护病房无乳链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章 晟,庄 璐,李秋平,韦秀娟,宋 婕,张玉佩,封志纯(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 出生缺陷防控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儿童器官功能衰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无乳链球菌临床分布及采取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使用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某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送检的标本,对新生儿分离的62株无乳链球菌来源科室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2株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年9期2017-09-15

  •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传播途径与逃避宿主免疫防御策略
    4088)罗非鱼无乳链球菌传播途径与逃避宿主免疫防御策略黎 源,王 蓓,汪志文,蔡小辉,汤菊芬,鲁义善,简纪常(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88)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近年来频繁暴发的链球菌病严重影响了我国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无乳链球菌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阐明其感染机制和免疫逃避机制,对预防与治疗该病至关重要。对鱼源无乳链球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7期2017-02-03

  •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中西兽医结合治疗
    74350)母猪无乳综合征的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李英豪(内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内乡 474350)针对母猪无乳综合征,传统的防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只有采取中西兽医结合的防治方法,才能提升母猪无乳综合征防治效果,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在2016年,某区域养殖户在实际养殖中,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病率达到10%,其中,初产母猪占有62%左右,且夏季发病较为明显,多数母猪都是在生产之后的两天发病。该区域养殖户中一共养殖200头母猪,于2016年3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2017-01-16

  •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少问题,母猪产后无乳、仔猪死亡率高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年来,母猪产后无乳症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较为复杂,母猪的品种、生产经历、年龄等自身因素,饲养不善、环境、疾病感染等外界因素均在其列。预防母猪产后无乳可通过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1.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1)母猪自身的因素。母猪自身的因素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最直接原因。母猪的品种不同,产后泌乳能力也不一样,通常外来品种比本地品种的母猪泌乳力

    农村百事通 2016年23期2017-01-09

  •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006)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邵辰1,2,3,易弋1,2,3,黎娅1,2,3,黄荷1,2,3,伍时华1,2,3,杨军4(1.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545006;2.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6;3.广西高校糖资源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6;4.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柳州,545006)摘要:根据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

    淡水渔业 2016年2期2016-04-23

  •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4300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马玉莲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黑河中心支公司164300母猪产后无乳会造成猪仔死亡,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猪仔的健康生长和猪场的经济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母猪自身因素、饲养管理不善和疾病感染这三个主要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产后无乳;管理;措施随着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发展,养猪场特别是集约化养猪场均采用自留种猪的方式进行养殖,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母猪产后无乳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期2016-03-09

  • 孕妇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海玲 余敏红孕妇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葛存兴 赵莹 王宏志 马海玲 余敏红目的分析围生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500例妊娠35~37周孕妇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无乳链球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50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无乳链球菌89株,阳性率为5.93%。药敏结果提示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未发现有耐药菌株,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的耐药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2期2016-03-06

  • 舍饲母羊产后缺乳或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饲母羊产后缺乳或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吕文生(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人民政府,黑龙江 五常 150231)摘要:舍饲肉羊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即母羊产后缺乳或少乳,从而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降低肉羊的养殖效益。引起此现象的原因有营养、母羊生理及饲养管理方面。舍饲条件下,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预防母羊产后缺乳或少乳现象的发生。关键词:母羊;舍饲;缺乳;无乳;原因;预防措施随着肉羊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以及产业化的发展,放牧饲养的方式已逐渐的向舍饲过渡。虽然舍饲存在诸多优点,但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7期2016-02-21

  • 无乳链球菌的危害、检测方法及防治
    025458)牛无乳链球菌的危害、检测方法及防治夏良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碧流台镇动物防疫站,内蒙古赤峰 025458)1 无乳链球菌的危害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乳腺炎是严重危害畜群生产的一类疾病,它虽不能造成大批的畜群死亡,却是影响全世界奶牛产业最重大的经济问题之一,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直接影响着牛奶质量,从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 无乳链球菌的检测方法马保臣等的研究表明,在无乳链球菌的16SrRNA和23SrRNA之间的区域设计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8期2016-01-31

  •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的诊治
    摘要:对母猪产后无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治方法。关键词:母猪;无乳;诊治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8-0021-02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当今集约化猪场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临床特征主要为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乳房无乳及泌乳不足,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有些养殖户由于弄不清楚发病原因,使母猪得不到及时治疗,进而造成未断奶仔猪饥饿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

    湖北畜牧兽医 2015年8期2015-10-13

  •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少问题,母猪产后无乳,猪仔死亡率高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几年来母猪产后无乳症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造成的损失较严重[1]。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较为复杂,母猪的品种、生产经历、年龄等自身因素,饲养不善、环境、疾病感染等外界因素均可能导致母猪产后无乳。预防母猪产后无乳可通过分析其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1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1.1 母猪自身的因素母猪自身的因素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最直接的原因[2]。母猪的品种不同,产后泌乳能力也不一样,通常外来品种就会比本地品种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2015-08-15

  • 母猪产后无乳原因分析与对策
    300)母猪产后无乳是指发生在能繁母猪的以产后12—72小时分泌乳汁减少或无乳为特征的综合征,其病因复杂,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机能,本病初产和经产母猪均可发生。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迅猛发展,母猪产后无乳现象在猪场普遍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产后无乳的母猪占猪场能繁母猪的5%左右,甚至更高,如今母猪产后无乳已经成为猪场的普遍问题,所以研究探索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逐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产后无乳之一难题,可以很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大力推进养猪业快速发展。1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2015-08-15

  • 孕妇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谭南 杨晓华孕妇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林爱心 袁春雷 汪伟山 谭南 杨晓华目的 探讨孕妇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取进行产检或分娩的1042例阴道分泌物和直肠肛门部拭子双份标本,培养,取可疑菌落作CAMP(环磷酸腺)初筛试验,对阳性细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阴道分泌物阳性检出56例,检出率为5.37%,直肠肛门部拭子阳性检出62例,检出率为5.95%,两者检出均为阳性50例,检出率为4.79%,其中直肠检出阳性,阴道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2015-07-31

  •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其主要的病原菌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鱼主要症状为:体色发黑,临死前于水面打转或间隙性窜游,部分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部体表具点状或斑块出血或溃疡,鳃盖内侧出血,肝脏、胆囊、脾脏肿大,严重时糜烂,肠道和胃积水或积黄色粘液.此病危害各种大小的鱼,100 g以上规格容易感染,传染性强,发病率达10%~30%,死亡率达25% ~80%,造成了严重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7-25

  • 奶牛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诊治与探讨
    0912)奶牛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诊治与探讨林晓峰(黑龙江省通河县祥顺镇畜牧发展中心 150912)在兽医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奶牛乳房炎,该疾病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非常大,而导致乳房炎的因素比较多,无乳链球菌是最常见因素。1 病因无乳链球菌为小球菌,常能形成很长的菌链(由50~75个细菌相连),不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该细菌对热敏感,60℃、30min即可致死亡,常用消毒剂能在15min内将其杀死。无乳链球菌的传染性比较高,特别是在规模化的养牛场容易引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7期2015-02-23

  • 晚发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毛,朱建萍晚发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张胜,罗序峰,周涛,付四毛,朱建萍无乳链球菌是婴儿期化脓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无乳链球菌脑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反应低下、前囟紧张或膨隆及呼吸不规则,部分患儿伴有硬膜下积液、脑出血、肝功能损害、低钠血症并发症。经药敏试验和脑脊液检查结果确定抗生素治疗方案。治疗4~6周6例患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29期2015-01-25

  •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分析和防制措施
    250)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分析和防制措施张铁梅(河北省万全县畜牧站,河北万全 076250)文章自母猪自身、饲养管理、疾病感染三个方面就母猪无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强母猪管理、加强营养管理、加强环境管理、加强疾病预控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产后无乳 防治 阐述随着养猪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母猪产后无乳症日渐频繁,尤其是初产母猪发病率最高。感染母猪出现无乳症状,诱发仔猪泌乳危机,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给,体质渐弱、衰竭,最终导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4期2015-01-24

  • 獭兔泌乳不足及无乳、乳房炎的诊治
    了獭兔泌乳不足及无乳、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关键词:獭兔;乳房炎;无乳;乳汁不足;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29-011 泌乳不足及无乳1.1 发病原因该病主要是母兔在怀孕期和哺乳期饲喂不当或饲料营养不全导致母兔分娩后在哺乳期内泌乳量减少或无乳。母兔患有某些寄生虫病、热性传染病、乳房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过早交配、乳腺发育不全,或年龄过大,乳腺萎缩也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1期2014-07-09

  • 母猪产后无乳案例分析
    206)母猪产后无乳案例分析许光勇1 徐利1 王朝军1 任晓明2(1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北京 100194;2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母猪产后无乳症是猪场常见且病因复杂的繁殖性疾病,常以产后12~72小时母猪乳汁减少或无乳、厌食、精神萎靡、乳房肿胀或干瘪等为特征。本文主要以某规模化猪场发生母猪产后无乳为案例,从临床特征与饲养管理细节等方面查找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从而提出防治措施以解决生产难题。母猪;产后无乳;饲喂;饮水;细节母猪产

    中国猪业 2014年12期2014-01-24

  • 母猪产后无乳 缺乳原因与防治(上)
    100)母猪产后无乳、缺乳症多见于母猪产后12 h到3 d。母猪无乳或缺乳常伴随乳房炎或子宫炎发生。缺乳母猪所产仔猪因吃不到乳汁而逐渐消瘦,最终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一般多发于高温、潮湿季节。1 哺乳母猪无乳、缺乳原因1.1 品种及年龄因素 用泌乳性差的母猪作种;母猪年老体衰,胎次过高;过早配种,后备母猪身体及乳腺尚未发育成熟均可导致无乳或缺乳。1.2 营养因素 妊娠中后期,母猪日粮供给过多或饲料能量水平过高,致乳腺积累过多脂肪,抑制乳腺腺泡的发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3期2012-04-13

  • 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529100)无乳链球菌亦称B群链球菌(Group BStreptococcus,GBS)正常寄居于妇女阴道和人体肠道。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易导致生殖道微生态的严重失调,或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都会给无乳链球菌的感染提供机会。尤其是妇女在围生期感染,会对孕妇及新生儿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十分重要。本文对孕妇这一特殊群体的阴道分泌物所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分析,以了解目前的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 材料与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6期201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