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桩

  • 群桩中斜直交替桩布置对群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应用中,如何提高群桩基础的承载力是桩基础工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既有研究表明,设置倾斜桩可以提高群桩的承载力。王孝哲和刘林林[1]基于FLAC 3D研究了倾斜微型桩群加固堆积层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倾斜桩的支护效果随桩倾角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倾角为60°时,加固方案是最优形式。张勇等[2]基于观测数据分析了管微型桩对倾斜楼房进行加固效应。结果表明,钢管微型桩具有较好的纠偏加固效果。郭景琢等[3]基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系统的分析了基坑

    地下水 2023年5期2023-10-13

  • 桩密度和布置对桩群堤坝周围流动特性的影响
    和数值分析,通过群桩密度和群桩布置方式,对透水群桩堤坝周围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1 试验方法试验是在一个长7.5m、宽0.3m、高0.4m的矩形水槽中进行。水槽的坡度i设置为0.001。桩组由直径0.5cm的丙烯酸圆柱体制成,高度hd为5cm。堤坝垂直安装在距离渠道下游入口3.0m处,见图1。图1 试验水槽示意图和桩组布局图试验条件见表1。表1 试验条件本研究采用两种类型的桩排列,即直线排列和交错排列,堤坝的长度Ld和宽度Wd保持在0.75m,所有工况都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8期2023-08-23

  • 水平受荷倾斜群桩模型试验及受力机理研究
    城东水平受荷倾斜群桩模型试验及受力机理研究刘 畅1, 2,张冰洁1,苗 圃1,闫城东1(1.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2.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长期受水平荷载的工程涉及到倾斜桩的应用,其水平承载能力和桩周土体行为受到关注.设计了4组不同布桩方式的室内倾斜群桩水平加荷模型试验,针对6桩承台,对比分析了倾斜群桩的桩身位移、桩身内力及桩周土体变形,相较于群直桩,同向10°、对称10°和对称20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23年3期2023-03-15

  • 竖向荷载下的群桩效应研究
    叠加现象,称之为群桩效应,由于群桩效应的存在,桩基的承载力并不等同于各单桩之和,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为保证结构安全,必须考虑群桩效应[1-2]。国内外学者对群桩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Ju等[3]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模拟了群桩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土体中沉降,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总结了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规律,并对其进行了预测。盖会林[4]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群桩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并采用m法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影响群桩效应的因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21期2022-11-10

  • 微型桩桩顶连系结构作用机理的三维数值分析
    缺点. 抗滑微型群桩因其具有与普通抗滑桩一样的抗滑效果,又兼具施工速度快、桩位布置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滑坡防治,尤其是应急抢险治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6].但在微型桩设计时还以传统抗滑桩设计方法为基础开展,尚未能真正建立起反映其作用机理的方法,因此对其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微型群桩按布设形式可分为独立式群桩和连系式群桩两种结构类型. 独立式群桩体系中桩与桩之间无连接,靠桩间土传递荷载,适用于滑体变形相对较小、完整性好的坡体;连系式群桩体系

    河南科学 2022年6期2022-07-18

  • 竖向荷载作用下螺纹群桩承载特性和群桩效应研究
    中的桩基础通常以群桩形式存在,相较于单桩基础,外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中各基桩的承载能力和沉降特性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承台结构的存在,群桩基础的桩-土荷载分担比纯粹的单桩基础要更为合理。但是,由于群桩基础中承台、基桩和桩间土的相互作用,群桩基础的荷载传递和沉降特性比单桩基础更复杂。针对竖向荷载下群桩承载力和群桩效应等问题,瞿书舟等[3]依托某实际工程中的群桩基础,采用Ansys软件对其竖向承载特性展开研究,得到了群桩基础的荷载传递规律;杜思义等[4]通过现场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6-01

  • 隔离桩对群桩负摩阻力的作用分析
    的因素是隔离桩距群桩外部基桩的桩间距、隔离桩桩长。利用有限元软件能很好地模拟桩和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分析了以上两个因素对隔离桩保护效果的影响,为群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1 数值模型选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模型的桩基和土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3×3群桩模型,设有隔离桩的桩体平面布置图见图1。群桩中单桩桩长为0=20m、截面外直径 =0.5m,内直径 =0.3m,群桩桩间距为 =2.0m,承台长×宽×高=5m×5m×0

    四川水泥 2022年1期2022-03-02

  • 粉质黏土地区微型桩群桩基础群桩效应研究
    微型桩基础单桩和群桩的受力机制、破坏模式和影响因素是否有利于应用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R.W.Cooke等[4]通过群桩的现场试验,发现采用应力叠加法可以更好地反映群桩的荷载-沉降关系以及群桩的荷载传递规律;K.Danno等[5]通过改变群桩的桩间距来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法对室内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在外荷载作用时间较短时,桩间距为5D(D为桩身直径)的群桩效应不明显。为研究微型桩群桩基础在粉质黏土地层条件下的承载性能,笔者在川西地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16

  • 黄土地区桩端注浆群桩承载特性
    技术已逐渐应用于群桩基础中。后注浆群桩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群桩承载特性会发生变化。杨有莲等[3]采用自平衡静载荷法对桩端注浆前后群桩承载特性进行对比,发现注浆后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得到提高,群桩由摩擦型桩变为端承摩擦型桩。何少华等[4-6]基于某超大群桩工程,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深厚软土层中九桩高承台群桩在桩端注浆前后的三维模型,发现注浆后各基桩桩顶反力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桩端注浆对改善和平衡群桩中各基桩之间不均匀受力效果明显。ZHOU等[7]提出采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12期2022-01-20

  • 偏心荷载
    偏心的形式作用在群桩基础上,从而引起复杂的桩土响应。因此,研究斜桩群桩在水平偏心荷载下的受力性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荷载偏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桩的水平承载性状,其影响程度与偏心距的大小及施加的荷载水平(即群桩的受荷状态)有关。相同条件下,斜桩群桩的水平承载力高于直桩群桩,表明斜桩群桩能够更有效地抵抗水平及偏心荷载。荷载偏心距不会明显改变群桩的扭转承载力,但斜桩群桩的抗扭转能力显著强于直桩群桩。水平偏心荷载下,斜桩群桩中各基桩的桩顶位移差异较直桩群桩更大;

    北方建筑 2021年3期2021-12-03

  • 扩底桩承载特性离散元对比分析
    基扩底桩中单桩与群桩的抗拔、抗压承载特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Whitaker提出了采用模型试验研究承载力的基本方法[2];文献[3]对软土地层等截面单桩与群桩的承载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文献[4-6]运用模型试验讨论群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并与单桩作对比分析。由于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模拟分析无法更真实地体现砂土运动过程及承载力变化情况,颗粒流程序(Particle Flow Code,PFC)作为一种基于离散单元方法[7-8]所开发的用于模拟近似圆形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9期2021-09-30

  • 管桩群桩水平承载特性数值计算分析
      要:研究管桩群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对于管桩设计计算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研究了单排三桩形式管桩群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得到了桩基弯矩和位移随桩基位置和桩距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单排群桩桩顶弯矩大小为:前桩>中桩>后桩,说明前桩所受土的抗力最大;(2)当桩距为3~9倍桩径时,桩距对桩体弯矩分布影响较小,当桩距大于7倍桩径时,桩距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关键词:管桩  群桩  水平荷载  FLAC  有限差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9期2021-07-28

  • 沿海陆域地区斜直群桩承载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平承载性能较高、群桩效应小以及沉降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上述结构物的群桩基础中。倾斜桩的承载过程就是侧阻力,端阻力以及桩身斜下方土体的支承力相继得到发挥的过程[1],当群桩中有斜桩参与承受横向荷载时,桩顶位移,桩身内力和裂缝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因此直斜桩群更适合拱桥基础[2]。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斜桩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目前针对斜桩的研究主要还是沿用直桩分析研究方法,主要以室内试验[3-6]和数值计算[4,7]为主,近年来也有学者采用p-y曲线法对斜桩进行分

    工程与建设 2021年2期2021-07-27

  • 注浆微型钢管桩单、群桩力学性能的数值分析
    深度等因素对单、群桩力学性能和群桩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桩极限承载力随着桩长增加逐渐增加,;群桩最大轴力变化规律:角桩>边桩>中心桩;同等条件下,增加桩数量,承载力和群桩效应系数η相应增大;桩数不变,承载力随桩间距增大而增大,群桩效应系数逐渐减小,桩间距等于5倍桩径(S = 5D)时承载力和群桩效应系数均趋于稳定,故S = 5D为临界桩间距;梅花形排布方式比矩形排布平均单桩承载力提升高4.7%,群桩效应系数降低10.2%;嵌岩深度增加,单、群桩极限承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6-15

  • 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0071)圆截面群桩基础作为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除承受结构自身重力以及行车等产生的竖向荷载外,还会受到桥梁上部结构(如拱桥)、地震等产生的水平荷载[1]。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岩/土相互作用形式以及相邻桩间的干涉效应均不相同,因此需针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群桩效应开展相应的研究。张鹤年等[2]通过对PHC(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对影响PHC管桩受力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年11期2021-05-29

  • 水平荷载作用下斜桩群桩的有限元分析
    基础,尤其是斜桩群桩水平承载问题的理论研究仍较为滞后[1]。由于欠缺对斜桩群桩水平受荷机理的深入了解,国内现行规范尚未明确斜桩的计算方法, 一般仍沿用直桩的分析手段。工程实践中如若考虑不当则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McVay 等[2]报道了一组斜桩群桩的离心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试验所采用的中密砂,斜桩群桩的水平承载力要显著高于直桩群桩;此外竖向荷载的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斜桩群桩的水平承载力。另对比不同桩间距的群桩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2期2021-03-01

  • 软弱土层河道开挖对群桩影响及数值模拟
    。对于桥梁底部的群桩结构,河道开挖可能会造成桩基偏移与上浮,从而导致桥台及上部结构出现问题。对于类似施工场景,已经有相关研究者做了一些研究。冯印[4]针对新沟河新开河道对沪宁城际高铁桥梁的安全影响通过有限元定量数值分析,研究了河道开挖带来的桥台附加位移。才多[5]利用Bently平台下的Power GeoPak软件以上海松江区洞泾港华阳湖的开挖为例,研究了河道开挖卸载给桥台带来的影响。倪恒[6]等以浙江省嘉兴市一高铁段邻近施工工程为背景,研究河道开挖、弃土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20年11期2021-01-06

  • 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的分层土群桩振动阻抗分析
    。目前国内外研究群桩土相互作用的求解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通过有限元和边界元来解决的整体法或直接法,另一种是相互因子叠加法。WOLF[1]在有限元法基础上,考虑体系的对称性,研究了不同桩数基础的阻抗。有限元法适用范围广,但是存在计算量大和使用复杂等缺陷,对于众多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尚存在一定难度。ELAHI[2]等考虑了群桩相互作用和桩土界面土体屈服的影响,采用边界元法有效地研究了群桩的位移和内力,但边界元法求解推导较复杂,前、后期的运算量较大。相互作用因子

    公路工程 2020年4期2020-09-07

  • 砂土中钻井船插桩对邻近群桩影响的模型试验
    由多个桩支撑,即群桩结构,对群桩结构的研究更为复杂。在对邻近单桩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邻近群桩的研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群桩问题,郑刚[7]提出利用群桩水平承载力和各单桩水平承载力之和的比值来反映群桩的相互作用,即群桩效率法。Focht等[8]以弹性理论法为基础,通过引入相对刚度系数R反映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确定出反映群桩相互作用影响的p-y数据。Brown等[9-10]提出对单桩p-y曲线中p数据乘以一个衰减系数(p乘子)以反映群桩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年3期2020-06-28

  • 基于抛物线法的桩基负摩阻力估算公式
    于远藤法,推导了群桩负摩阻力估算公式,群桩桩基负摩阻力与桩基半径、分布函数、桩基埋深、修正系数等因素有关。以陕西某公路桥梁桩基为例,分别采用试坑浸水试验、估算公式计算、有限元仿真计算三种方式,求得桩基最大负摩阻力、下拉荷载、中性点位置三项重点参数,误差在8%之内,表明该桩基负摩阻力估算公式可以在概念设计阶段对工程进行指导。【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单桩;群桩;桩基负摩阻力;估算公式【中图分类号】TU444【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In order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3期2020-05-26

  • 正断层作用下高承台群桩基础的破坏机制数值模拟
    ].对断层作用下群桩基础的破裂机制,国内外专家学者也有相关的研究[7,12-13].本文通过FLAC3D模拟文献[11]中高承台1×3群桩在正断层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并对比相同条件下3×3群桩的差异变化,研究正断层作用下高承台群桩基础的破坏机制.1 正断层-高承台群桩相互作用数值模拟1.1 数值模型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建模,1×3群桩和3×3群桩的计算模型,以及数值模型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分别如图1所示.图1(a),(b)中: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4-29

  • 三维复杂群桩水流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0029)引 言群桩作为主要的桥梁或码头基础形式之一,具有减小对水流的影响及河床冲刷的特点[1]。但不同的群桩布置形式常引起水流的复杂分配,造成其水流力的计算困难,极大的影响桥梁或码头设计工作者对其基础的设计工作。群桩的水流力或水流力系数的研究是一个传统的科学问题。唐士芳[2]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方形、圆形、棱形、工字形、长板型墩柱阻力系数与水深桩径比的关系;J.C.Heideman[3]探讨了单圆柱、5×5矩形柱和正方形圆柱柱群、单矩形棱柱以及单正方形棱柱

    港工技术 2020年2期2020-04-27

  • 线性波与海流共同作用下的群桩受力研究
    加以考虑和重视。群桩结构形式作为跨海桥梁最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在波浪和海流(以下简称波流)共同作用下,其受力与单桩有很大区别[2]。而且,在波浪的基础上加入海流,使得结构受力将变得更为复杂。围绕着在波流联合作用下的群桩受力问题,各国学者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Sarpakaya和Chakrabari[3]通过大量的试验认为,光滑柱体的CM、CD是雷诺数Re和KC的函数;任佐皋[4]通过数理统计,得出了同向波流对单桩的计算力公式;李玉成等人[5-7]研究了单柱与

    四川建筑 2019年4期2019-11-06

  • 超长群桩的承载性状分析
    陈凡摘要:超长群桩的工作性能较为复杂,分析了群桩有效桩长定义,对主要包括:桩土刚度比、桩径、桩间距及桩顶荷载等影响群桩有效桩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超长群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侧阻力变化规律、桩端阻力、承台分担荷载;对不同群桩效应系数方法的适用性以及特点进行了研究,这对超长群桩的合理设计、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群桩;有效桩长;承载性状;群桩效应1、前言超长群桩作为桩基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对超长群桩理论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6期2019-10-21

  • 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的夹持作用特性
    究[1-3]。但群桩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即承载力特性)明显不同于单桩[4-9],一般把群桩承载力值小于单桩承载力总和的现象称为“群桩效应”。近几年,对群桩的大部分研究主要是通过变化群桩几何尺寸、桩数和地层参数等分析群桩的沉降及承载力规律[10-17],而对群桩的夹持作用研究较少。刘金砺等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发现,群桩竖向荷载下桩间土的压缩变形主要发生在集中于近桩底1/4~1/3桩长的范围,桩的上部、中部桩间土基本与桩同步沉降,即不产生桩间土压缩变形[18]。韩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9年8期2019-09-17

  • 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抗浮体系承载机理研究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群桩抗拔体系承载模式,从群桩体系抗拔承载模式入手,分析了桩间距对群桩抗拔承载力及土体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对某大型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抗拔体系进行了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桩间距为5d、4d、3d和2d四种群桩及周围土体模型,分析桩间距对群桩整体上拔承载力及桩间土破坏模式的影响;并建立某大型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有无抗拔桩的整体模型,研究主体结构整体受力及抗拔体系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与单桩基础的破坏模式不同,群桩基础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0期2019-07-01

  • 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基与群桩承载力对比
    对比复合桩与传统群桩的承载特性,分析复合桩在竖轴向荷载、横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状。1 数值建模1.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桩基础的工作机理及承载特性实际上是桩-土共同作用的反映,桩周岩土体属于半无限空间体,桩与桩侧及桩端的岩土体都发生相互作用,因此要合理、准确地分析桩-土共同作用时表现出的力学性状,采用三维空间模型最为合理。故数值模拟选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复合桩基础到模型边界的水平距离为10倍复合桩外径D,群桩基础到模型边界水平距离为40倍群桩直径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9年5期2019-06-05

  • 不规则波作用下9桩串列群桩效应的实验研究
    6024)小尺度群桩结构是海岸工程上常用的结构型式,作用在群桩上的波浪力计算时应考虑群桩的效应,因此,一些学者围绕群桩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且许多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实践当中。Chakrabarti[1]在波浪水槽中测量了并排的两根桩、三根桩的波浪作用力系数与KC数和相对桩距的关系,并同时研究了规则波作用下纵向排列群桩水动力系数随KC数和桩距的变化规律[2]。俞聿修和史向宏[3]分别给出了不规则波作用于双桩串列和并列、三桩串列和并列的水动力

    水道港口 2019年1期2019-03-28

  • 陡岩河岸高桩墩式码头群桩基础水平承载能力分析
    ,而对于斜坡嵌岩群桩(四边形四桩),前排桩与后排桩的嵌岩深度一减一增,群桩基础整体水平承载能力变化尚未得知。沿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平地群桩可能会受到同一排桩的相邻桩间(边缘效应)或同一列桩的前后桩之间的影响(遮蔽效应),平地群桩的前桩所分配到的荷载较后桩大[3-5],而斜坡条件下嵌岩群桩相关承载机理研究甚少。另外,承台存在一定的临界厚度,当承台超过一定的厚度才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刚性(承台临界厚度与桩间距、桩径等有关)[6],而在群桩效应相关研究中[7-12],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1期2019-03-15

  • 承台对群桩-承台结构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据波浪传播方向与群桩中心连线的方向的夹角,通常把群桩的布置分成纵向串列、横向并列和倾斜布置三种基本形式,群桩的布置形式会显著影响桩所受到的波浪荷载。国内的学者开展了许多实验来研究群桩效应,主要研究在双桩串列、并列和三桩串列、并列等几种情况下,群桩效应系数KG随群桩数量、群桩布置形式、相对桩距和KC数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1-5]。群桩效应系数KG是以单根桩的受力为基准,群桩结构中各组成桩所受的力与单桩所受的力的比值。但以上的研究都只针对于群桩结构,而没有考

    四川建筑 2018年2期2018-05-09

  • 楔形单桩与群桩非线性荷载-沉降曲线计算方法
    92)楔形单桩与群桩非线性荷载-沉降曲线计算方法李镜培1,2,陈浩华1,2,李 林1,2,操小兵1,2(1.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2. 同济大学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 200092)为研究楔形单桩和楔形群桩的非线性荷载-沉降关系,根据楔形桩桩侧与桩端受力特点,假设桩侧和桩端的应力-沉降分别满足双曲线与双折线模型,同时考虑桩-土位移协调关系及土体分层特性,提出了楔形单桩在均质土和分层土中的荷载-沉降曲线计算方法.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2017-12-12

  • 浅谈球形仓PHC管桩群桩施工技术
    根灌注桩组成的的群桩工程,且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点零星、分散,质量控制难度大。本文结合球形仓桩基工程特点,系统总结了PHC管桩群桩工程施工工艺的施工要点和重点控制措施。关键词:球形仓 群桩 PHC管桩 施工要点球形仓工程桩基施工作业量大,单仓1727根PHC管桩,总长54217m,由于为闭口桩,相当于在原土中增加1.5万方体积,故挤土效应严重,超孔隙水压力问题也比较突出。到时可能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后期施工桩无法沉桩,二是因为挤土效应可能会影响中心柱、地

    魅力中国 2016年52期2017-09-01

  • 钻孔灌注桩注浆群桩的承载力分析
    在设计时经常按照群桩注浆设计,而注浆群桩和注浆单桩承载的受力机理是有所不同。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桩端土模量、不同桩间距大小和不同浆泡尺寸对注浆群桩的承载力的影响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关键词:注浆;群桩;承载力Abstract: This project after grouting Bored pile bearing capacity test is often don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static loa

    中国建筑科学 2017年5期2017-06-06

  • MIKE21在码头桩基“群桩”效应分析中的应用
    21在码头桩基“群桩”效应分析中的应用李坡河道范围内建设桩基必然产生阻水,导致局部水位、流场发生变化,防洪影响评价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目前主要是采用桥涵水文公式分析水位、流速变化,但该方法停留在一维计算层面。码头下部桩基数量较多,对水位、流场影响相互叠加,形成“群桩效应”,一维计算难以定量分析水位、流场变化,为此,引入MIKE21软件进行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可快速分析出工程前后河段水位、流场变化。一、工程概况某码头工程左岸为淮北大堤饶荆段、右岸为淮南工

    治淮 2017年4期2017-04-17

  • 考虑长径比和容许沉降影响的群桩SLS可靠度分析
    和容许沉降影响的群桩SLS可靠度分析边晓亚1,郑俊杰1,徐志军2,章荣军1(1. 华中科技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2.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52)考虑桩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LS)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S)模型不确定性,利用概率统计理论,给出2种极限状态下单桩可靠度指标间的线性关系式。并结合群桩ULS可靠度分析方法,提出群桩SLS可靠度评估方法。最后,利用试桩资料,研究桩长径比(/)和容许沉降(lt)对群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2016-10-13

  • 桩-土(软支撑)-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分析*1
    82)摘要:基于群桩-土软支撑模型,建立了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简化分析模型.针对不同地震激励,不同桩-土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了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些地震动和土-基础条件下,上部结构非线性作用动力反应结果可能大于固基假定情形,且下部桩-土软支撑会对上部结构柔弱层位置产生影响,分析结果与现有的试验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以简化非线性弹-阻单元的形式等代桩-土实体单元接触面,能有效和快速地进行复杂的SSI动力时程分析及抗震评估.关键词:群桩-土软支撑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25

  • 连续刚构桥纵向顶推刚度计算模式比较研究
    相差很大。比较了群桩基础不同计算模式,并结合实桥施工数据,对合龙顶推力作用下的墩顶水平位移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以双柱刚架模式来模拟群桩基础,从而计算连续刚构桥的纵向抗推刚度,理论计算与实际位移最接近。[关键词]连续刚构桥; 合龙; 顶推力; 墩顶水平位移; 群桩; 刚度0前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因其较好的经济性能和使用效果,得到广泛的应用。连续刚构桥是高次超静定结构,在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作用下次内力较大。为了减小次内力,一般尽量减少主墩纵桥向尺

    公路工程 2016年1期2016-04-21

  • 基于ABAQUS—CFD的流固耦合技术研究
    桩、三排桩和五排群桩对比分析,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流体对基桩的耦合应力,采用ABAQUS-CFD进行流固耦合分析为码头基桩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关键词: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群桩;CFD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5.0540 引言在海洋工程中,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建筑物常受到各种荷载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洋流体。在沿海工程中,单桩和群桩结构是普遍采用的结构,当海流流向桩柱时,在一定的流速下,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5期2016-03-04

  • 竖向荷载下群桩受力特性研究
    联成一体所构成的群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仅桩直接承受荷载,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桩间土也可能通过承台底面参与承载;同时各个桩之间通过桩间土产生相互影响;来自桩和承台的竖向力在桩侧和桩端平面形成应力叠加,从而使桩端平面的应力水平大大超过了单桩,应力扩散的范围也远大于单桩,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群桩的受力特性是搞好桩基设计的前提.端承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础沉降主要是桩身的弹性压缩变形而整体沉降较小,桩侧摩擦阻力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可以认为群桩基础各桩的工作情况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年4期2015-03-25

  • 考虑群桩相互作用的层状地基沉降研究
    399)1 引言群桩基础由于其承载力高、沉降小、制作灵活方便和适用条件广泛等诸多优点,在大型桥梁及城市高层建筑基础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然而,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群桩的沉降性状会直接影响到上部建筑的安全与稳定。由于群桩受力沉降受桩-桩、桩-土、荷载、桩型及土体性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机理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确定群桩相互作用系数,分析群桩的沉降机理,并提出群桩沉降的计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意义。目前,群桩

    结构工程师 2015年3期2015-03-21

  • 考虑沉降控制条件的群桩可靠度分析
    g等[5]研究了群桩可靠度问题.徐志军等[6]考虑了不同失效准则对群桩可靠度分析结果的影响.以上文献无论是单桩还是群桩,都是关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度的.桩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研究尽管发展较晚,但也取得一些成果,特别是有关基础沉降可靠度问题的研究[1,7-8].本文利用群桩承载力可靠度研究的已有成果,通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模型因子,修正群桩承载力可靠度计算公式,提出考虑沉降控制条件的群桩可靠度综合分析方法.同时,分析了土体性质、桩型、承台、系统效应和容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3-15

  • 基于p—y曲线的侧向受荷群桩分析
    y曲线的侧向受荷群桩分析王 国 粹(现代设计集团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考虑群桩中桩—土—桩相互作用,分析了群桩中各排单桩的侧向受荷性状,用p—y曲线折减法模拟了群桩中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了已有的群桩侧向受荷实验中群桩的荷载—变形性状及各排桩的荷载分配规律,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受力传递路径明确,分析结果合理。侧向受荷群桩,p—y曲线折减,极限抗力法在实际工程中,桩大多布置成群桩的形式,大量实际工程以及群桩

    山西建筑 2015年21期2015-03-08

  • 基坑开挖对单桩及群桩回弹位移的影响分析
    的影响,也未考虑群桩效应的影响。Ng等[3]采用有限元法及离心机模型试验对3×3群桩负摩擦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可合理地解释群桩遮帘效应对基桩的影响。由于群桩的遮帘效应,群桩中基桩的受力及变形特性与单桩有很大差异。为了分析基坑开挖条件下单桩及群桩的受力变形特性,笔者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后土体回弹对基桩的影响,首先对单桩在基坑开挖条件下的回弹位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开挖深度、桩土相对刚度及下卧层相对刚度对单桩回弹位移的影响;然后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12-25

  • 有关单桩与群桩波浪力的探讨★
    l成为重点。由于群桩与单桩具有不同特性的波浪力。因此通过相关的影响值对其波浪力进行确定。1 单桩根据桩柱截面与波长的相对大小,可以将桩柱分为小尺度构件(即D/L≤0.2时)和大尺度构件(即D/L>0.2时)。对于小尺度构件,目前仍然应用二维方法Morison方程进行计算。对于桩柱的直径D相对于波长L很小时,在波浪传播过程中桩柱的存在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只考虑入射问题。根据方程有两部分作用力作用在桩柱上:由于水质点的运动而冲击桩柱引起的拖拽力,是由流体质点

    山西建筑 2014年25期2014-11-09

  • 支盘桩群桩抗拔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群桩的试验研究资料十分少,在各类规范中也少有反映.为了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有必要对支盘群桩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作一些分析.笔者通过多组支盘桩室内模型试验,对支盘桩群桩的抗拔机理和承载性能进行了研究.1 试验概况本次室内模型试验主要研究两桩和四桩支盘群桩的抗拔承载性能,并与相同的等直径群桩进行比较.试验过程中测量的参数,包括承台顶上拔位移、桩身应变以及桩周土压力变化等.试验装置由模型试验箱、模型等直径群桩和支盘群桩、上拔荷载加载装置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8-25

  • 钻孔灌注桩中注浆群桩和注浆单桩的比较分析研究
    工程往往都是采用群桩,然而,注浆群桩和注浆单注在各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故本文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桩端注浆群桩和注浆单桩的承载机理及性状的分析,得出注浆群桩和单桩的异同点。关键词:桩端注浆;群桩;单桩;分析0.引言钻孔灌注桩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桩侧和桩端注浆是解决灌注桩承载力不足和沉降过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由于理论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比如,注浆时间是多长,注浆量是多少,注浆后桩的承载力是多少等

    中国建筑科学 2014年3期2014-07-21

  • 盾构施工对3×3群桩的沉降、变形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时,隧道开挖会使群桩基础产生新的沉降及变形.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对建筑桩基础的影响进行研究.黄茂松采用两阶段方法研究隧道开挖对群桩的影响,给出被动群桩的位移、沉降、轴力及弯矩的遮拦效应系数[1-2].Kitiyodom[3]采用简化方法研究隧道开挖对桩筏基础的影响.Loganathan[4]利用离心实验研究隧道开挖引起的群桩桩身变形、沉降及桩身轴力.朱逢斌[5-6]利用有限元Plaxis 3D Tunnel及离心实验方法研究隧道开挖对单桩及群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9-20

  • 作用在高桩承台上的不规则波波浪力试验研究
    统分析了该结构的群桩水动力特性,重点考察了整体总力达到最大值时相应的桩柱波浪力规律。试验通过整体总力与各个组成桩单桩力的同步监测,得到群桩总力最大时刻各组成桩的受力。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前、中、后三桩的波浪力历时曲线及波高过程线,并就其相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各组成桩群桩总力系数、群桩正向力与横向力之比、群桩系数及单桩正向力与横向力之比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承台与群桩以及各组成桩桩力之间的分配比例并最终确定了最大受力桩。不规则波;波浪力;群桩

    水道港口 2013年4期2013-06-28

  • 水平载荷下群桩效应对导管架平台结构计算的影响
    ) ①水平载荷下群桩效应对导管架平台结构计算的影响刘 毅,杨树耕,潘 阳,车晓旭(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①考虑群桩效应,分析了导管架平台在水平载荷作用下桩土间相互作用的计算原理。在ANSYS软件中结合p-y曲线法,对某导管架平台分别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群桩效应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以及泥面下6倍桩径处加固支的简化模型。通过对比3者的计算结果,得出群桩效应影响导管架平台结构计算的有关结论。导管架平台;群桩效应;ANSYS;非线性随着桩基导管架

    石油矿场机械 2012年8期2012-12-11

  • 软土地层桥梁群桩基础沉降模型
    据,方能全面评价群桩−土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桥梁群桩基础工后沉降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1−2]。软土地层群桩的沉降变形性状由于在荷载传递与变形的过程中受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变得远比平板基础和单桩要复杂得多,单桩的沉降计算方法多数已不再适用于群桩[3−4]。一般情况下,群桩的沉降主要包括:由桩身弹性压缩引起的桩顶沉降;由桩侧剪应力引起的桩端沉降;由桩端应力引起的桩端沉降;由承台土反力引起的桩端沉降;由各桩相互影响引起的桩端附加沉降;由土的自重固结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1-29

  • 软土中大直径超长群桩位移的实用计算方法
    长桩的使用主要以群桩形式出现,例如,马鞍山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等,主墩桩基长度已越百米,桩的直径也有六七米。尽管超长群桩已被大量使用,但到目前为止对这类桩的作用特性还很不清楚,桩的设计仍按普通桩的计算理论进行。现行规范对超长桩的设计并非建立在超长桩的承载机理的基础之上,存在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超长桩作用机理不仅是桩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工程界的迫切要求。由于超长群桩的研究在实际中没有什么成熟的计算方法,工程建设中通常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年3期2012-11-12

  •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现浇X形桩群桩负摩阻力计算分析
    3-5],而针对群桩负摩阻力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群桩负摩阻力特性与单桩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群桩中桩-土相互作用比单桩复杂,桩土相对位移比单桩小,从而引起群桩中平均单桩负摩阻力要比单桩的小。研究表明[6],影响群桩负摩阻力的因素很多,如群桩布置形式、桩间距、桩体长径比、桩周土性质以及桩-土摩擦系数等都有影响。现浇X形桩是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异形桩基技术[7-8]。与传统灌注桩技术相比,现浇X形桩具有较大的单位体积材料比表面积,从而

    岩土力学 2012年1期2012-11-05

  • DX旋挖挤扩灌注桩群桩数值分析研究
    程中的应用,常以群桩的形式出现,即在一个基础(或墩基)下至少有两根或三根桩,甚至有更多的桩。在桩的顶部有承台,上部荷载通过承台分配给各桩的桩顶及与承台底相接触的土。桩顶荷载又传递到桩侧的土和桩端的土。因此承台—群桩—土形成一个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体系,使群桩的工作性状较之单桩更为复杂。目前,国内学者虽然已经对DX单桩进行了大量研究[1~7],但针对DX群桩的研究仍为空白。在原型群桩上进行载荷试验是很不经济的。通过原型群桩试验来研究其工作性状往往是不现实的。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1期2012-08-17

  • DX桩群桩承载性状的数值分析
    不同间距的DX桩群桩的承载力、群桩效应以及土体的受力情况与沉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为DX桩的计算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3 DX桩数值模拟概况在DX桩群桩的数值模拟计算中,DX桩直径d选取为1 m,挤扩盘直径D为2 m,高度为1 m,桩身长度为20 m,两挤扩盘间距为8 m。群桩由4根基桩组成,群桩中基桩的间距设置为1.5D、2D、2.5D、3D。桩中心位置距承台边缘0.4 m。在FLAC3D中建立模型,网格划分的范围,取径向为20 m,深度为桩底10 m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1期2012-08-17

  • 水下基盘井口平台桩基群桩效应数值模拟
    规范的规定需考虑群桩效应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1],但相关规范没有明确说明该如何考虑。鉴于此,以胜利埕岛油田CB12D水下基盘井口平台为例,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群桩的整体分析模型,将群桩群桩周围土体看作一整体,探讨群桩效应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1 隔水管及土壤基本参数隔水管力学性能参数及几何尺寸见表1。表1 隔水管力学性能参数及几何尺寸隔水管的平面布置见图1,其中横向桩距1.6 m,纵向桩距为1.8 m;除中间一根桩的桩径为1.2 m外,其余桩的桩

    船海工程 2012年6期2012-01-22

  • 群桩间相互作用系数计算
    地计算其沉降量,群桩间的相互作用便成为岩土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分析群桩间相互作用较有效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理论上严谨,计算结果精确的有限元法[1]和边界元法[2],但因其计算繁琐复杂,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另一种是Poulos提出的相互作用系数法[3],此法的力学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Polous假设由几何形状、尺寸和受荷条件完全相同的2桩组成群桩,2桩之间的相互影响用相互作用系数αij来表述,将其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8-28

  • 超长钻孔灌注桩基础群桩效应分析
    都采用了大规模的群桩基础。对于群桩基础而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群桩效应问题,而目前关于超长钻孔灌注桩的群桩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深入研究超长钻孔灌注桩的群桩效应是必要的。1 群桩效应的基本概念群桩基础受竖向荷载作用后,由于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使其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沉降等性状发生变化而与单桩明显不同,这种效应称之为群桩效应[1,2]。群桩效应的出现,会使中心桩的沉降大于周边桩的沉降,中心桩的轴力小于周边桩的轴力。群桩效应通常采用群桩效应系数[3]来衡

    山西建筑 2011年33期2011-07-25

  • 水平荷载下双排抗滑桩的排距对受力的影响
    张广栋早期对群桩的研究,只考虑桩与桩之间通过桩台的相互作用,按桩的刚度来分配水平力,而忽略了通过土的相互作用。后来Poulos等人认识到桩与土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在分析方法中应用弹性理论考虑了这种作用,但Focht和Koch考虑到了上述弹性方法的缺陷,把Poulos的弹性群桩效应和单桩非线性的p—y曲线结合起来,在与单桩同样的土反力p作用下,群桩对应位移值y比单桩的大,利用单桩的p—y曲线,乘以群桩的位移增大系数来考虑其影响。但上述方法不但计算麻烦,而且与各

    山西建筑 2011年20期2011-05-22

  • 群桩基础
    刘选民 顾彦峰群桩基础受竖向荷载后,承台、桩群、土形成一个相互作用,共同工作的体系,其变形和承载力,受相互作用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它的荷载传递模式比单桩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荷载传递模式不统一高层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式,承台在地基土上浇筑,因此在建造初期,荷载经由桩体和承台底面两条路径传给地基土;在长期荷载下的传递路径则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如桩周土的压缩性,持力层的刚度,应力历史以及荷载水平等,或者保持原来的传递路径,或者可仅由桩传递。当桩顶(承

    山西建筑 2011年4期2011-04-13

  • 群桩沉降预估计算
    载力设计值或者为群桩设计提供合理的参数取值。然而,单桩载荷试验得出的荷载位移曲线包含了桩土相互作用信息,不仅反映了土体分层、土体性质,还反映了桩本身质量、以及弹性、塑性变形等。本文阐述如何从单桩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群桩沉降的预估计算。在计算时认为单桩的载荷试验所得到的P-S曲线中,变形分为弹性和塑性两部分,且在群桩沉降中,认为群桩效应在弹性部分才能叠加,群桩效应对塑性部分不影响,通过群桩沉降系数和群桩的平均沉降计算,达到利用单桩试验预测群桩沉降的目的。1 预

    河南建材 2010年3期201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