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壁

  • 不典型肌壁间妊娠误诊子宫肌瘤囊性变1例
    :(1)子宫底部肌壁间占位,考虑子宫肌瘤伴囊变、少许出血可能(大小约45 mm×44 mm×41 mm)。(2)宫颈纳氏囊肿。但阅读盆腔MRI片,发现宫底肌壁间肿物穿透内膜,与宫腔相通(图1)。A:盆腔矢状切面;B:盆腔横切面。箭头示宫底肌壁肿物与宫腔相通的通道。图1 盆腔MRI检查结果当时诊断考虑:(1)子宫平滑肌瘤伴变性(?);(2)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于2022年11月9日行宫腔镜检查+宫腔赘生物切除术,术中见:宫腔底部靠近右侧

    生殖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2023-10-24

  • 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一例
    学梅,李婧雨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IMP)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发育,四周被肌层组织包围,与宫腔及输卵管管腔不相通,是十分罕见的异位妊娠[1]。早期识别和诊断IMP 尤其重要,经阴道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较常用的辅助诊断工具。临床上因对本病认识不足,时常漏诊、误诊。IMP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非常重要。现报告1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3年5期2023-10-20

  • 低场MRI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应用(附5例报道)
    10006)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异位妊娠,常早期出现停经、阴道流血及下腹痛,早期常常由于病灶较小超声难以明确诊断,由于其特殊位置可误诊为宫内妊娠,若不早期诊断或者诊断不明,患者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子宫破裂,影响患者生育,甚至出现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1-2]。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总结,结合相关文献,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并提高该病影像学认识提供帮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2期2023-03-01

  • 超声引导下宫腔镜对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妊娠率的影响
    良性肿瘤,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生,并累及机体纤维结缔组织,引发病变,最终导致病灶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可危及生命[1]。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超声的引导下对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将接受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50例患者纳

    哈尔滨医药 2022年6期2022-12-10

  • 子宫肌瘤术后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治1例
    m处探及右侧子宫肌壁间腔隙,向子宫中段延伸,宽约1 cm,未达宫腔,内可见绒毛组织(图4B)。遂行子宫肌层妊娠组织切除术+子宫腺肌瘤切除术+宫体甲氨蝶呤(MTX)注射术。红色箭头为肌壁间妊娠组织,黄色箭头为子宫内膜图3 腹腔镜术前彩超图像A:箭头示病灶结节;B:箭头示子宫肌层内绒毛样组织。图4 腹腔镜下所见术后病理:“子宫肌层妊娠物”为平滑肌组织及少许绒毛组织(图5)。术后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术后1月复查血HCG,恢复正常。二、讨论本文所报道的这例患者在

    生殖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2022-10-19

  • 中孕期子宫肌壁间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瘤1例
    ,刘宝,张玉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IM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它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并生长发育,四周被子宫肌层组织所包绕,且与宫腔及输卵管管腔均不相通,发生率约为1/30 000,在异位妊娠中所占比例1 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G3P1,顺产1次,人工流产2次,因“停经12+4周,发现胎儿位置异常1 h”于2021年6月8日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1年3月12日,停经1+月于外院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5期2022-06-01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比较
    灶清除术联合子宫肌壁修补术﹑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清宫术﹑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肌壁修补术,但最佳临床方案仍存争议[3-5]。为此,本文对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一体化管理下不同治疗方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02例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6]并经多普勒超声确诊;②无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严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2022-04-19

  • 肌壁间子宫肌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但对有生育需求的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而言,了解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明确手术时机、减少妊娠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7-41岁,平均(34.50±3.53)岁;入院孕周12-41周,平均(38.0±2.88)周;初产妇57例,经产妇73例。纳入标准:单胎;均为肌壁间子宫肌瘤。排除标准:有妊娠合并症,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2

  • 患子宫肌瘤要手术吗
    肌瘤可以分为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浆膜下肌瘤、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肌瘤因位置不同对宫腔的影响不同,对子宫内膜影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一般来讲,子宫肌瘤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痛经、月经量大的情况。也就是多数的子宫肌瘤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和不舒服感,甚至长期不能发现自己患有子宫肌瘤。只是在做妇科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对无症状且没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来说,可暂时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那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手术呢?1.导致月经量增多,发生贫血的情况黏膜下子宫肌瘤易影响月经。

    保健与生活 2021年22期2021-11-11

  • 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治分析
    350001)肌壁间妊娠是指妊娠囊种植在肌壁间,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不足异位妊娠总数的1%[1]。肌壁间妊娠在1913年由Doderlein首次报道,由于发病率低,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误诊或漏诊。子宫破裂是肌壁间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而需要紧急手术,甚至导致切除子宫而丧失生育能力。因此早期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对于保障女性生殖健康尤为重要。1 病例来源通过查阅病历的和电话随访的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20年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9期2021-09-29

  • 不同子宫肌壁厚度剖宫产瘢痕妊娠行B超引导下清宫的效果观察
    00例,依据子宫肌壁厚度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瘢痕处子宫肌壁厚度>4 mm,B组患者瘢痕处子宫肌壁厚度为2~4 mm并且血绒毛促性腺激素<8000 U/L。其中A组年龄22~45岁,B组年龄23~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手术,孕8周以上患者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后进行清宫手术。1.3 观测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2021-09-23

  • 子宫肌瘤患者能否做试管婴儿
    瘤;按照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以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与黏膜下肌瘤。子宫肌瘤通常为多个,各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可以同时发生,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发生恶变的概率极低,但它与怀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子宫肌瘤可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变大;反过来,子宫肌瘤又可以影响怀孕,造成流产、难产、胎盘早剥等不良后果。所以准妈妈们在做试管婴儿时发现子宫肌瘤,需要谨慎对待。得了子宫肌瘤会怎样大部分子宫肌瘤无症状,并不需要治疗。然而,约有20%的子宫肌瘤会引起

    家庭医学 2021年8期2021-09-09

  • 单层连续内翻缝合在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77150)子宫肌壁间肌瘤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好发于已婚女性,临床多表现为白带异常、月经失调、下腹坠胀,可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1~3]。临床针对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多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同时还能为患者保留子宫,维持子宫正常生育功能[4~6]。 但肌瘤切除后,应用不同缝合方式有着不同的止血效果。基于此,本研回顾性选取我院124 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究单层连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9期2021-07-05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比较
    灶清除术联合子宫肌壁修补术、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清宫术、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肌壁修补术,但最佳临床方案仍存争议[3-5]。为此,本文对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一体化管理下不同治疗方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02例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6]并经多普勒超声确诊;②无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5-17

  • 超声引导定位下宫腔镜肌瘤剥除术治疗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评价
    主要适用于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1]。有研究指出,常规宫腔镜肌瘤剥除术具有一定盲目性,术中创伤性略大,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2]。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引导定位得以在宫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利于提高手术精准度,减少术中损伤[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96例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探究超声引导定位下宫腔镜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4-29

  •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效果
    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等,其中肌壁间为多发部位,肌壁间肌瘤占所有肌瘤的60%~70%,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具有泌尿系统症状、流产、不孕等[1]。目前手术疗法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主要手段,但不同术式疗效及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2]。本研究比较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宫肌壁间肌瘤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均经超声、宫腔镜检查确诊。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3期2021-03-03

  • 子宫内膜神经内分泌癌超声表现1例
    与宫壁分界清楚,肌壁菲薄,肿块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数个无回声区,较大者约1.3 cm×1.1 cm(图1);CDFI 于肿块内部及周边均可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呈低速低阻的搏动性动脉血流,峰值流速0.07 m/s,最低流速0.05 m/s,阻力指数0.31(图2)。超声提示:子宫巨大实性肿块占位(宫腔恶性肿瘤可能)。盆腔MRI:子宫腔占位性病变,大小8.7 cm×7.0 cm×7.4 cm;考虑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剖腹探查术中见:宫体规则,大小9.1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2021-01-13

  • 育龄期子宫黏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患者肌瘤切除术后妊娠情况比较
    子宫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是该疾病中最主要的两种病理类型,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可改变子宫宫腔形态及内膜环境,阻碍孕卵着床,而肌壁间肌瘤可对输卵管造成压迫,致使宫腔变形,进而影响精子输送,干扰孕卵着床,故两种肌瘤均可以导致患者不孕或自然流产。相关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患者其不孕率占所有不孕女性的27%左右,大部分患者在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可继续妊娠[2]。本研究旨在分析育龄期子宫黏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患者肌瘤切除术后的妊娠情况。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1期2020-11-25

  • 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止血效果比较
    新,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应用日益广泛[2]。有研究发现,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较高,且随肌瘤的增多及增大而不断增加,对手术视野影响较大,同时增加了手术难度,严重者需在术中转为开腹治疗[3]。陈丽敏[4]研究发现,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操作前对子宫进行预处理,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量。本研究中对比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的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经妇

    中国药业 2020年21期2020-11-11

  • 全面护理干预在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春 安小利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殖系统健康,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患者围术期承担较大心理压力,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而负性情绪会增加手术应激反应,不利于术后恢复。本研究选取我院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79例,分组探究全面护理干预的价值。详情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79例,其中42例采用全面护理干预为试验组,另3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9期2020-11-10

  • 超声检查宫内孕合并肌壁间妊娠1例
    常。2 讨论子宫肌壁间妊娠(IM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发育,四周被肌层组织包围,与宫腔及输卵管不通,子宫肌壁间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1%,发生率约为1/30 000[1],而宫内孕合并肌壁间妊娠则更为罕见[2]。IMP 病因尚无定论,大多数患者有妊娠史或宫腔内操作史,盆腔手术史,及盆腔炎病史,受精卵可通过受损的子宫内膜种植到肌壁间,亦可由输卵管伞端游离出后,在盆腔内游走,种植在子宫浆膜的缺陷处而植入子宫肌层内[3]。此外,

    宁夏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2020-02-27

  • 肌壁间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患者生殖预后研究
    要: 目的:分析肌壁间子宫肌瘤宫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患者生殖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58例,所有患者皆采用宫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术后肌层恢复厚度变化,子宫肌瘤大小,药物应用情况,同时注意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手术时间(52.05±18.32)min,术中出血量(53.35±10.62)mL,手术前后瘤窝至子宫肌层厚度依次为(3.25±1.11)mm、(8.28±1.36)mm,数据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2期2020-01-17

  •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12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与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的诊断中的价值
    类: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其中粘膜下肌瘤较为少见,约10%~15%[1],粘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均可影响患者月经情况,严重者可影响受精卵的着床,进而导致不孕,而两者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典型的肌壁间肌瘤用常规超声即可诊断,而对于压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与粘膜下肌瘤在常规腹部超声或经阴道二维超声上不易鉴别,本研究是为了研究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9年1月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2019-11-07

  • 胃间质瘤与异位胰腺的胃镜及超声内镜特征对比分析
    的生长方式,包括肌壁内生长、腔内生长、腔外生长;观察肿瘤内部回声特征,分为低回声、中等回声和混合回声;观察肿瘤边界是否清晰。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普通胃镜下特征比较 GST与GHP在胃镜下均表现为隆起性病变,并且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GST的发生部位以胃体、胃底为主,而GHP以胃窦为主;GST表面多为光滑或伴有糜烂,而GH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12期2019-01-02

  • 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治并文献复习
    00029)子宫肌壁间妊娠在1931年由Doederlein首次报道[1],发生率约1:30000次妊娠,国内外文献多为病例报道,近年来因对该病的认识及超声诊断、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报道有所增加。因诊疗水平提高,早期诊断、多种治疗方案使得预后较前改善。本文就我院首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病历进行分析,并行相关文献复习。1 临床资料与诊治经过患者女,35 岁,G1P0,因“停经 13 周+6d,腹痛2h”于2018年1月18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28,量中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12-20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超声结果
    位置各异,可位于肌壁间(图1)或宫腔,较大时宫腔及肌壁间均可累及(图2),也可位于盆腔(图3),病灶位置随病情发展可以发生改变;(2)位于肌壁内病灶多数呈中低回声(36例)或内部回声不均质(27例,囊性为主)(图4),多数病灶与肌层分界不清,内部回声欠均匀,或因出血、坏死或囊性变,表现为内部不均质回声;(3)宫腔内病灶相对较小,宫腔内出现稍低回声结构,与肌层分界不清;(4)盆腔内占位较罕见,可表现囊性占位;(5)CDFI 示病灶大多为条索状血流信号(44例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8年6期2018-12-13

  • 子宫肌壁间妊娠超声误诊1例
    混合性包块(考虑肌壁间妊娠)。收入院检查血β-HCG610mIU/mL,查体:T37.2℃,BP100/85mmHg,P75次/分,心肺听诊正常。妇科检查:宫颈着色,子宫增大,约孕50天大小,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先口服米非司酮和MTX治疗,后腹腔镜下局部清除病灶,修补好子宫。病例证实为肌壁间妊娠。术后一周复查血β-HCG结果恢复正常。讨论: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于子宫肌层,其发病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多次宫腔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受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09-29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宁629000)肌壁间肌瘤的数目不定,有时会附着在子宫壁上,多为不规则的块状,从而形成多发性的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因为血液循环较好,因此很少发生退变,因此导致子宫体严重变形,从而对子宫收缩造成显著的影响[1]。子宫的体积被极大的增加,使得内膜的面积也相应增加,从而极易引发月经过多、经期较长等情况。肌壁间子宫肌瘤时间过长会造成患者继发性贫血,严重者还会出现贫血性心脏病[2]。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患者往往伴有头晕、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

    医药前沿 2018年13期2018-04-20

  • 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于左侧宫角下方肌壁区域见一妊娠囊,大小16×7×12mm,囊内可见卵黄囊回声,未见胎芽回声,孕囊不与子宫内膜相连(图2)。CDFI:妊娠囊周边可见环状血流,左外侧壁肌壁处血流丰富(图3)。双侧卵巢显示清晰,大小形态正常,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左侧宫角下方肌壁区域妊娠囊,考虑肌壁间妊娠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外院盆腔MR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既往因“胚胎停育”行药流+清宫术。入院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因患者有生育要求,拒绝行手术治疗,入院后

    医药前沿 2018年11期2018-03-30

  • 《请您诊断》病例131答案:子宫角肌壁间妊娠继发腹腔妊娠
    而增厚堆积的子宫肌壁(箭)。图2 冠状面扫描示子宫形态为孕期非正常形态,整体左偏,妊娠囊左上方周围包膜较正常的子宫壁薄,为大网膜覆盖包裹(箭)。 图3 矢状面扫描示孕妇后下盆腔内空虚的子宫下段(长箭),妊娠囊与其关系密切,但未见其相通,余方位则与下方子宫肌层分界不清(短箭),胎盘(箭头)体积较小且不均质,可能因其附着处血供不足并伴缺血坏死。病例资料孕妇,38岁,临床孕周20周+4,腹胀3个月余,间断腹痛20余天收住消化内科,既往人工流产史及剖宫产史。查体:

    放射学实践 2018年3期2018-03-27

  • 备孕遭遇子宫肌瘤怎么办
    ,那么,长在子宫肌壁间、浆膜下和宫腔里的肌瘤则可说是令人生厌的“杂草”。在育龄期女性中,约有2成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发生恶变的几率很低,因此,只要它不“惹事”,包括没引起月经量过多、贫血等症状,单个肌瘤直径不超过5厘米,患者本人又没有生育要求的话,不一定必欲“除之而后快”,大多数可以采取“监视居住”的手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等监测即可。黏膜下、肌壁间的肌瘤对妊娠影响大患子宫肌瘤的妇女不孕和自然流产风险比一般女性高出2~3成。黏膜下肌瘤可影响受精卵着床

    天津药学 2018年2期2018-01-23

  • 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价值
    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价值康淑英,康淑芝(山东省郓城县南赵楼镇卫生院,山东 郓城 274705)目的:分析进行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郓城县南赵楼镇卫生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接诊的4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和在该院进行孕检的45例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作为子宫肌瘤组,将45例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孕妇作为子宫局限性收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2017-11-30

  • 子宫肌壁间结核超声表现1例
    ·病例报道·子宫肌壁间结核超声表现1例宋清芸 罗红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intramural uterine tuberculosis:a case report[1]田海燕,杨漪.女性盆腔结核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6):471-473.R445.1B图1 子宫肌壁间结核超声表现2016-12-04)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妇儿疾病与出生缺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8期2017-09-15

  • 超声检查对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张春英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濮阳 457000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03—2016-03间收治的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各56例。所有受检者均在入院3 d内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病变内阻力指数检查,并经超声检查或手术确诊。观察2组受检者的超声成像特征。 结果 子宫肌瘤位于宫底12例、宫体3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6-06

  • 磁共振在胎盘植入中的应用现状
    组织完全穿透子宫肌壁,达到浆膜层,甚至侵及邻近器官,如膀胱、宫旁、血管、输尿管、结肠或直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1/500~7/10 000[1-2]。病理组织学是诊断胎盘植入的金标准。然而,由于临床上大量胎盘粘连者并没有最终得到病理结果,因而病理诊断率常明显低于真实胎盘植入发生率。2 胎盘植入的诱因剖宫产史和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在过去的20年内,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急剧增加。Wu等[1]报道,在1982年,胎盘植入发生率为

    重庆医学 2017年2期2017-03-23

  • 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误诊分析
    王祯祯 付凯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误诊分析王雪鹤1殷广洁2王祯祯1付凯1分析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发生部位、病因、诊断和治疗。文章回顾性分析1例肌壁间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中患者无人流史,术中探查有盆腔粘连,病灶靠近浆膜层。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表现与其他部位异位妊娠相似无特异性,因无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主要根据症状、体征、超声检查、术中所见,术后确诊依据病理诊断。目前国内外对肌壁间妊娠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国内外报道少见,因而临床上对此类病认识不足,术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1期2017-01-20

  • 宫腔电切术辅助应用宫腔镜对子宫肌壁间肌瘤治疗的效果观察
    应用宫腔镜对子宫肌壁间肌瘤治疗的效果观察吴平男 大连甘井子区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33)目的:探究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应用宫腔镜辅助宫腔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患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模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宫腔镜辅助下进行宫腔电切术治疗,比较分析临床疗效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有效治疗的总概率为93.34%(28/30)均高于对照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1期2017-01-19

  • 未分化子宫肉瘤超声表现1例
    ,形态不规则,与肌壁分界欠清,肌壁变薄,厚度2.2~4.1mm,浆膜面连续光滑;肿物实性部分呈偏强回声,囊性部分较集中,最大范围28mm×24mm,透声好;CDFI:实性部分见丰富血流信号,RI:0.54。右附件区见20mm×21mm椭圆形囊性肿物,壁薄,透声好,左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子宫增大,宫腔内异常混合性肿物与肌壁分界欠清——恶性肿物?右卵巢囊肿;左附件区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记物AFP、CEA、CA12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5期2016-12-03

  • 转化生长因子—β3与纤维连接蛋白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内的表达水平与生物学意义
    经组)肌瘤组织及肌壁组织中的TGF-β3、FN的表达差异,同时将绝经组妇女根据肌瘤是否发生萎缩分为萎缩组(17例)、未萎缩组(23例)并进行上述指标的比较。结果:绝经组的肌瘤组织、肌壁组织中的TGF-β3表达评分分别为(3.11±0.78)分、(1.85±0.69)分均显著的低于未绝经妇女的(3.98±0.67)分、(2.31±0.82)分(P0.05)。子宫肌瘤萎缩和未萎缩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肌壁组织中TGF-β3、FN表达在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

    中国性科学 2016年4期2016-11-09

  • 106颗子宫肌瘤的背后
    ,分别为浆膜层、肌壁层、黏膜层。按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壁间的关系可以分为3类:1.肌壁间肌瘤:就是长在子宫肌壁间,周围被肌层包围。2.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最外层的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表面仅被浆膜层覆盖,有时可能仅仅通过一个蒂与子宫外表面相连。3.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的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仅被黏膜层覆盖,黏膜下肌瘤更容易形成蒂。蒂过长也有可能使肌瘤脱出宫颈口。也可以按照肌瘤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如果各种类型肌瘤发生在同一子宫就成为多发

    大众健康 2016年6期2016-08-03

  • 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价值
    道超声对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价值古艳 林梅清 黄妙玲 黄伟华 李冠芳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诊疗的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1例经腹部超声检查,1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后经宫腔镜检查、手术与病理诊断证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中,1例经腹部探查误诊为输卵管异位妊娠,1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结论子宫肌壁间妊娠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经阴道超声检查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准确,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上有较高的应用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2016-03-04

  • 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注射-胚胎移植治疗的临床结局分析
    分为5组:A组为肌壁间肌瘤组且肌瘤均未压迫宫腔,共167例;B组为肌壁间肌瘤组且肌瘤不同程度压迫宫腔,共23例;C组为单纯浆膜下肌瘤组,共47例;D组为黏膜下肌瘤组且IVF/ICSI-ET治疗前行宫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共7例;E组为IVF/ICSI-ET治疗前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共57例。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IVF/ICSI-ET治疗、不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167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数目将A组分为3个亚组:1个

    广西医学 2016年12期2016-02-17

  •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滋养细胞肿瘤1例
    10041)子宫肌壁妊娠是罕见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发育,与子宫腔及输卵管均不相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很难明确诊断,易被误诊。本文就1例肌壁间妊娠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44岁,因“滋养细胞肿瘤(Ⅲ:10),化疗3次后”于2014年5月12日入院。入院前半年,患者因停经50余天于外院行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查见1.3cm ×0.9cm ×1.4cm 无回声区,内未见胎心胎芽及卵黄囊,周围有数处细小回声区。遂行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5年4期2015-12-02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效果对比分析黄婉茹广州市花都区胡忠医院妇科,广州 510800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6期2015-11-16

  • 子宫肌瘤超声诊断分析
    分为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为了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我们对2011年5月~2012年2月经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且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的46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B超检查后住院行妇科手术58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者55例。年龄22~54岁,平均42岁,35~50岁占85.47%.就诊原因多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紊乱,不孕等或腹部发现肿块,有的是在妇科检查时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2期2015-03-22

  • 子宫肌壁间妊娠5例报道及临床分析
    50001)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rmyoural pregnancy,IMP)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肌层内,并在其中生长发育,与子宫腔及输卵管腔均不相通,又称子宫浆肌层妊娠,排除子宫憩室及小囊等先天畸形[1]。子宫肌壁间妊娠术前很难明确诊断,如若漏诊,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子宫破裂,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2006年~2014年收治的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患者49岁,G4P1(剖宫产)A3、因停经47 d外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2015-01-24

  • 子宫肌壁间妊娠4例
    综合病例报告子宫肌壁间妊娠4例张帆 胡燕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罕见,容易误诊。该文报告了4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病例,4例患者既往均有人工流产史,其中病例1和病例4在收治入院时均首先考虑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可能,病例2考虑宫角妊娠,此3例均在剖宫取胚术中明确诊断,予手术终止妊娠并保留子宫;病例3结合患者病史、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改变及超声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考虑到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未行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成功终止妊娠。该4例的诊断过程提示,对于疑似妊娠滋养细胞

    新医学 2015年11期2015-01-03

  • 早期葡萄胎超声诊断分析
    连续中断,与局部肌壁间见范围不等的低回声区(图1、2),妊囊与相邻肌壁间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呈低阻力血流型(图3),另外误诊的2例直径较小(2.0~2.5 cm)妊囊形态规则,内均未探及卵黄囊、胎芽回声,囊腔内透声可,子宫肌壁回声均匀,与宫腔分界较清楚,肌壁血流不丰富,仅呈星点状正常肌壁血流信号,误为胚胎停止发育,诊断为稽留流产(图4)。11例患者双附件区均未探及黄素囊肿,且均行清宫术,术中发现吸出组织较相同孕周明显增多,呈细小水泡状,病理检查示为水泡状胎块

    河北医药 2014年7期2014-08-29

  • 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分析
    46000)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分析查正霞(安徽省安庆市石化医院妇产科,安徽 安庆 246000)子宫肌壁;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又称子宫浆膜面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发育,四周被肌层组织包围与子宫腔及输卵管腔不相通,子宫没有憩室及小囊先天畸形,其发生率估计为1∶30000次妊娠[1]。我院近年收治了2例子宫肌壁间异位妊娠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41岁,于2012年8月12日入院,孕3产1,人流2次,顺产1次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2014-01-26

  • 11例子宫肌壁间妊娠高危因素的临床诊断分析
    其中有11例子宫肌壁间妊娠,占5.20‰(11/2116)。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例中经孕未产妇3例,经产妇8例。平均年龄(32.6±8.9)岁。有多次人工流产史11例次,宫腔诊刮史4例次,宫内置节育器10例次,剖宫产史9例次。平均停经天数(38.9±8.2)天。有阴道流血史8例次,阴道流血伴腹痛史7例次,皆有明显的早孕反应。彩超检查明确诊断2例,误诊为宫内妊娠9例。2 治疗及结果9例误诊为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时引起大失血或

    辽宁医学杂志 2012年5期2012-12-08

  • 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治疗中、重度子宫腺肌病的术式与安全性探讨
    能。本研究首创“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major uterine wall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uterus,MURU)”并于术中宫内放置IUS治疗中、重度子宫腺肌病,现将手术相关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人来源与入选标准1.1.1 病人来源与腺肌病分度 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我院妇科、根据病人痛经病史、妇科检查、阴道彩超及CA125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病人,按彩超子宫(单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期2012-12-03

  • 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报告
    正常。讨论: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指妊娠位于肌层内,四周被肌层组织包围,与子宫腔、输卵管腔均不相通,子宫没有小囊、憩室及先天畸形。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与子宫内膜缺陷、子宫浆膜炎症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有关。本例发病考虑与节育环嵌顿,损伤子宫内膜,孕卵通过受损的子宫内膜种植到肌壁间有关。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表现与输卵管妊娠基本相同,如着床部位不适合孕卵发育形成枯萎卵时,β-HCG可能轻度升高或正常,需警惕。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上有不规则的块物伴压

    山东医药 2012年18期2012-04-13

  •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2例分析
    65200)子宫肌壁间妊娠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告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旨在引起同行警惕。1 临床资料例1:26岁,G3P0,主诉停经60余天,下腹部疼痛4h加重,伴头晕1h,于2005年10月20日入院。近两年人工流产1次,药物流产1次。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2005年7月29日。停经后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未行B超检查。入院查体:T 38.5℃,P 108 次/min,BP 9.33/5.33kPa(70/40mmHg),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01-26

  • 子宫肌壁间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1例
    00)图1 子宫肌壁间异位妊娠声像图。普勒图。图2 子宫肌壁间异位妊娠彩色多病例 女,27岁,身体健康,平素月经规律,孕5产0,4次药物流产,2次因药物流产不全行刮宫术。1次人工流产。此次月经又滞后10天,来我院就诊。尿HCG(+)。常规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子宫内膜厚约8mm,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子宫前壁肌层内探及1.5cm×1.4cm的囊性回声区,囊壁呈高回声环(图1)。CDFI示:囊性回声周围可见丰富血流信号,PW引出动脉频谱,RI 0.34(图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9期2011-06-19

  • B超定位宫腔镜下肌壁电切割刮宫术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的护理
    10006)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临床上常予子宫切除治疗,但创伤较大,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1,2]。B超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已逐渐被应用[3]。2010年10月18日,本院肿瘤科收治1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采用B超定位宫腔镜下肌壁电切割刮宫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女,20岁,因停经50d、阴道少量流血10d于2010年10月18日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稳定,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阴道内少量血性

    护理与康复 2011年11期2011-04-08

  • 子宫肌壁间妊娠4例临床分析
    00014)子宫肌壁间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生长发育,四周被肌层组织包围,与宫腔及输卵管腔不相通,是十分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生率约 1/30000。约占异位妊娠的1%[1]。本院近年来收治4例子宫肌壁间异位妊娠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1:患者35岁,2006年1月26日入院,G5P1,末次前妊娠为2005年8月,人流4次,剖宫产1次。因停经40 d至本院门诊行人流术,人流前B超提示宫内妊娠,人流术中未刮出绒毛组织,怀疑异位妊娠

    重庆医学 2011年20期2011-03-31

  • 巨大子宫肌瘤误诊1例
    肌瘤的三种分型: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粘膜下肌瘤。①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周围被正常的肌层包围,肌瘤与肌壁间界限清楚。此类肌瘤最多见,占肌瘤总数的60%~70%。②浆膜下肌瘤:当子宫肌壁间肌瘤向子宫表面的浆膜层生长,以致肌瘤表面仅覆盖着少许肌壁及浆膜层时称为浆膜下肌瘤。该肌瘤占肌瘤总数的20%~30%。③粘膜下肌瘤:贴近于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向子宫腔方向生长,表面被子宫内膜覆盖。粘膜下肌瘤约占肌瘤总数的10%。影像学上所见子宫肌瘤多为肌壁间肌瘤,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32期2011-03-31

  • 子宫肌瘤误诊原因分析
    子宫前壁,诊断为肌壁间肌瘤。当时因肌瘤不大未作处理,建议每半年复查 1次,观察肌瘤生长情况及月经变化情况。8年间患者月经周期为 7~10/21~25d,经量多,每次约 200m l。B超复查肌瘤生长缓慢,除经量过多造成贫血外,无其他伴随症状。2002年 6月因长期月经量多造成贫血,血红蛋白 6.5g/L,口服补血药物治疗,以后几乎长期依靠口服补血药物维持血红蛋白正常。2005年 5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历时 20余天未止,经咨询后于 5月 30日肌内注射狄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年7期2010-08-13

  • 子宫肌壁间妊娠 3例分析
    晓红 张小芬子宫肌壁间妊娠较为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 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例 1,36岁,G1P1,10年前足月产 1次。因进行性痛经 2年,不规则阴道流血 3个月,拟诊子宫腺肌症于 1999年 3月22日入院。入院时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少许咖啡色血性液体,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无举痛,无着色;宫体后位,略大,质地中等,活动尚可,轻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包块,无压痛;三合诊检查,于直肠子宫陷凹可扪及数个花生米大小的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年6期201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