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肺

  • 单肺通气期间延长吸气时间对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但术中长时间的单肺通气会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3],导致肺组织的上皮细胞凋亡[4];而且还会诱发肺部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6]。TNF-α 是炎症启动因子,可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参与炎症反应。IL-6 是反映组织早期损伤的炎症指标;IL-10 是重要的抗炎因子,可抑制某些促炎因子如TNF-α、IL-1、IL-6、IL-8 等的产生[7],减轻相关炎症反应。肺表面活性蛋白(sur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4期2023-10-30

  • 术中七氟烷维持麻醉对单肺通气患者肺内分流率影响的meta分析
    rlens发展了单肺通气技术,以实现不同的通气策略[1]。单肺通气技术可以使术侧肺萎陷,常用于胸外科手术的麻醉[2],同时会导致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3-4],这可能增加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5]。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的程度主要受肺内分流的影响[6-7]。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是机体对抗肺内分流的重要代偿机制,能改善肺内分流,从而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6-8]。因为麻醉药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0期2023-05-22

  •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在单肺通气中的研究进展
    性的防御机制,在单肺通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关于HPV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意义也逐渐受到关注,并促使了学者对影响HPV的麻醉药物、麻醉方式以及其他可能相关因素的研究。但能否通过增强HPV减少肺内分流,优化通气血流比,从而改善单肺通气期间患者的氧合,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进一步优化胸科手术中单肺通气患者的麻醉管理仍需探索。现就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对HPV的影响,HPV在单肺通气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希望为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围手术期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及方

    医学综述 2021年4期2021-12-02

  • 持续气道正压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及肺内分流影响的meta分析
    州 256603单肺通气是指塌陷并隔离手术侧肺的技术,目前已经在胸科手术中广泛开展,以便为外科医生提供最佳的手术视野[1]。但这种通气方式的一大弊端是其作为一种非生理性的通气方式,会引发肺萎陷/复张转变、肺内分流率(Qs/Qt)的增加,这些改变都会使患者氧合作用下降,术中极易发生低氧血症。相关研究表明,在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给予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能够有效地增加患者的氧合,减少低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4期2021-09-27

  •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效果
    封 475000单肺通气是现代麻醉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单肺通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再灌注损伤,引起肺功能障碍;也可导致肺组织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使氧化及抗氧化失衡,进而加重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部损伤[1]。目前在肺部手术麻醉中常选择七氟烷及丙泊酚行麻醉维持,研究表明,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代谢快等优点,可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过氧化损伤,起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2]。七氟烷也是临床常用麻醉药物之一,具有苏醒快、可控性强等优点,可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改善肺氧和水平[3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4-01

  • 单肺通气患者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炎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450000)单肺通气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会导致患者肺内分流上升,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以及肺部通气/血流比值平衡被打破等,甚至会引发机体局部或全身性应激反应,继而刺激一系列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了一系列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甚至会导致肺部严重受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1]。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麻醉药物吸入后可有效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从而明显增加单肺通气时的肺内分流率,同时有效降低动脉氧分压[2]。其中七氟烷作为临床上典型的吸入麻醉药物,具有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9期2020-11-20

  • 不同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时间与炎症因子、PaCO2、PetCO2的相关性分析
    南 250000单肺通气技术是胸科手术中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通气方法[1-2]。通过单肺通气技术实现术野的最大化,并能够有效保护健肺,避免损伤和继发性感染,保证手术顺利进行[3]。单肺通气技术可通过单腔支气管导管、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及支气管封堵管(BB)3种主要方式完成,其中以DLT和BB应用优势明显,得到多个临床研究证实[4-6]。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二者各有利弊,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炎症因子可作为急性肺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9期2020-10-15

  •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
    标分别在通气前、单肺通气后5 min、60 min,双肺通气30 min时,抽取患者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测定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并持续监测其CVP(中心静脉压)与肺动脉压(PAP)。1.4 统计检验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两组患者各项监测指标值,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相应的以(±s)的模式阐述。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0.05为差异存在显著性。2 结 果在单肺通气之后的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8期2020-07-24

  • 七氟醚对单肺通气麻醉期间萎陷肺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528400)单肺通气是胸部手术患者经双腔气管导管通过非手术侧通气的麻醉方式,对患侧肺进行隔离,以达到患侧肺塌陷、同时避免其内部分泌物流至健侧。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使得胸部外科手术取得了明显进步,也对单肺通气麻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氧合不足导致的静脉血掺杂引起的肺部并发症、肺组织牵张、缺氧导致的肺损伤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本研究对单肺通气患者实施七氟醚麻醉方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2020-04-22

  • 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在BQ-123与单肺通气预处理兔肺损伤中的作用
    汉430070)单肺通气指利用人工管道置入患者或实验动物的气管及支气管内,主动将左、右主气管进行隔离,使患侧或实验侧肺组织不通气而萎陷,只使健侧或非实验侧的肺进行通气的方法。这种通气方式是胸外科手术中为获得更大的手术操作空间及更好的手术视野的一种特殊的呼吸模式[1]。但与此同时,大量实验及临床相关资料表明,在进行单肺通气后,随着未通气侧肺泡组织的萎陷,因其组织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相应改变从而导致未通气侧肺组织发生损伤,其损伤程度与单肺通气时间呈正相关[2-4

    实用医学杂志 2019年24期2020-01-16

  • 单肺通气中CPAP的应用现状及对动脉氧合与肺内分流的影响研究
    215000采用单肺通气不仅要求可以进行功能性肺分离,且必须保证适当通气量和充分的氧合。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不断发展和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解决了导管定位问题,可有效实施肺隔离书,可使非通气侧肺脏萎缩,有益于确定手术范围,提供了许多手术中便利条件,也可有效隔离健侧肺,避免发生肺部交叉感染现象。但肺隔离期间单肺通气对患者氧合不理所产生的影响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1],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在单肺通气期间可对动脉氧合与肺内分流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阐述单

    医师在线 2019年4期2019-12-28

  • 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单肺通气效果及其对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
    361003)单肺通气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不仅能够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还能有效防止患侧血性溢出物、肺脓流向健侧,且在肺发生顺应性变化时能够提供充足的气体交换[1-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单肺通气方法有支气管封堵器法和双腔支气管导管法,以往胸外科手术中多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气管封堵器由于其生理损伤小、肺隔离完善、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单肺通气麻醉中广泛应用[3-4]。本研究探讨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

    医疗装备 2019年11期2019-06-26

  • 七氟烷联合丙泊酚麻醉对单肺通气的肺保护作用及血清ICAM-1、HMGB1水平的影响
    合肥 30036单肺通气在肺部疾病的手术中可以为术者提供良好的视野,同时还可隔离患侧和健侧肺,因此在临床上的得到了推广。但单肺通气过程中可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进而造成肺功能障碍[1]。有研究表明[2],肺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肺组织内产生炎症因子导致。丙泊酚作用于氧化应激反应过程,可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还可减轻由于单肺通气造成的肺组织水肿,进而起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3]。七氟烷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及快速苏醒等特点,可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10期2019-06-05

  • 婴幼儿单肺通气技术的临床带教体会
    的广泛使用,使得单肺通气技术应用于婴幼儿甚至新生儿成为可能,婴幼儿单肺通气技术以及围术期复杂的麻醉管理技术对麻醉医师构成了巨大的挑战[4]。在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和麻醉学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中,麻醉教学的重点在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1 麻醉前评估的麻醉教学麻醉前评估是临床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麻醉前评估有助于判断患儿的心肺功能、气管条件以及对麻醉的耐受情况。拟行胸腔镜手术婴幼儿主要是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等疾病。因此,在临床带教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2019-01-30

  • 呼吸病学、结核病学
    单肺与双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孙敏,李慧星,谢于峰,等摘要:目的: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比较单肺移植与双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效果,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 2008年 1月至 2015年 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通过肺移植手术治疗IPF的病例资料,共104例,其中男76例,女28例,年龄46~69岁,平均(57.6±11.5)岁。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单肺移植组(41例)与双肺移植组(63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9年2期2019-01-28

  •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进展
    要在全身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由于单肺通气会影响正常生理机制,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导致通气/血流比失衡,产生肺内分流,引起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也有一定相关性。使用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能针对性的间接反映脑组织的氧供与氧耗,有助于术中麻醉管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1 脑氧饱和度监测概况1.1 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根据人体组织对近红外光谱的吸收不同从而实现对局部氧饱和度进行连续无创的监测[2]。局部脑氧饱和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4期2019-01-04

  •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胸部手术患者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双腔气管插管进行单肺通气,以保持双肺良好的隔离效果,防止术侧肺的血液、体液溢入健侧肺,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也减少肺的呼吸运动对手术操作产生干扰,为手术提供条件。但单肺通气可引起低氧血症,对患者的术中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提高肺氧合功能、降低肺内分流是降低单肺通气造成低氧血症的关键环节[1]。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在进行单肺间歇正压通气的同时,对患侧持续正压通气,以增加围术期动脉氧合,保护肺组织免受呼吸机相关肺损伤,但对于其是否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9期2018-09-28

  •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的影响
    3000)长时间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再复张后损伤会出现加重,其主要机制为单肺通气时,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从而导致肺组织经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来调节代谢途径,肺组织灌注恢复后,肺损伤出现。在临床中选择合适的镇静药能有效的保护单肺通气的患者。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的减少交感神经张力,增加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1]。本次研究通过右美托咪定在单肺通气患者的中的运用,观察其对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

    当代医学 2018年19期2018-07-16

  • 支气管封堵导管及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外科手术, 实现单肺通气麻醉的方法一般是双腔支气管导管, 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不断进步, 采用多种支气管阻塞导管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运用也非常频繁。本次研究针对本院门诊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 探讨采用支气管封堵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其中男51例, 女9例;年龄20~75岁;美国麻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8期2018-04-27

  • 肥胖对胸腔镜肺叶切除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的影响*
    7],但肺叶切除单肺通气时出现低氧血症仍然是一个临床问题。对于肥胖病人来说,过多的脂肪组织压缩了肺脏容积,使功能残气量接近残气量[8,9],小气道闭塞和空气陷闭,并导致呼气气流受限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形成[10]。除此之外,肥胖病人有更高的肺内分流现象[11]。所以理论上讲,肥胖病人的单肺通气时低氧会更加严重,特别是血管床比较少的左侧肺位于下面(左侧卧位)时低氧将更加明显。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32例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03-20

  • 肺保护性通气对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动力学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期间需长时间实施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以维持患侧肺组织处于萎缩状态,提供有利的手术操作条件[1]。近些年有研究发现[2-3],采取小潮气量,低气道压、低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为主要内容的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可获得理想疗效,可明显缓解机械通气对肺泡造成的损伤程度,此外还可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明显改善肺泡的氧合状态。因此本研究

    现代医院 2018年1期2018-03-05

  •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在肺癌手术麻醉中的分析研究
    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在肺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0例在本院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分析患者双肺隔离时间、术野暴露情况、心率、血压、插管时间等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插管时间为(1.28±1.05)min,平均双肺隔离时间为(3.56±1.36)min,插管后平均动脉压(MAP)为(75.06±4.21)mmHg、平均心率为(73.98±8.06)次/min,术野暴露优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8期2018-01-27

  •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及氧合功能的影响
    453000)单肺通气作为一种特殊的麻醉方式,随着该方式的广泛应用,为胸外科手术提供了更好的操作空间,且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手术风险的显著优势[1]。但单肺通气作为一种非生理性通气模式,易造成术中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激活核因子(NF-κB)促进炎症因子释放,肺分流量增加,从而导致肺组织或其他脏器受损,严重者还会出现低氧血症[2]。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可在不影响正常呼吸的前提下保持良好镇静、镇痛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但临床关于右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4期2018-01-16

  •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张文娟,赵秀华,郑 重,祁富伟,杨广宇(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太仓 215400)目的:分析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对其进行分组。将接受支气管堵塞器联合单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术中观察比较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2018-01-09

  •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外周血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外周血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李学山1,林名瑞2(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 三明 365000;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福建 福州 350004)目的 基于PCR Assay芯片技术,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胸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60个单肺通气病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右美托咪定干预前

    当代医学 2017年32期2017-11-20

  • 单肺通气预处理对单肺通气大鼠非通气侧肺损伤的影响
    3)·基础研究·单肺通气预处理对单肺通气大鼠非通气侧肺损伤的影响连洋洋,张伟,张加强(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450003)目的单肺通气预处理对单肺通气大鼠非通气侧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C组、O组、DM组、Y组各10只。C组双肺通气2.5 h;O组实施右侧单肺通气2 h后恢复双肺通气0.5 h,DM组实施双甲基草基甘氨酸(DMOG)预处理,通气方法同O组;Y组实施右侧单肺通气预处理,通气方法同O组。分别于单肺通气结束(T1)及

    山东医药 2017年38期2017-11-14

  • 不同单肺通气时间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建伟 张耀森不同单肺通气时间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卢国杰 李国鹏 钟惠铃 高建伟 张耀森目的 探索不同单肺通气时间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单肺通气时间的不同将200名手术患者分成A、B、C组,分别测定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A、B、C三组间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9期2017-09-03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赵 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目的探讨在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麻组(n=35)和联合组(n=35),对所有全麻组患者实施常规全麻,对所有联合组患者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单肺通气治疗5 min及30 min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6期2017-08-17

  • 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过程中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影响研究
    临床胸科手术中,单肺通气是最为常用的通气方式之一,一是可以为术侧创造适宜的静态环境,另一方面可确保健侧肺部免受污染。据以往经验发现,单肺通气过长时间患者的气道阻力加重、肺顺应性下降,从而造成低氧血症的发生。该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单肺通气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我院针对此类状况选择单肺通气前七氟醚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7期2017-08-15

  • 甲基强的松龙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甲基强的松龙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王 晖, 晁华绒, 张 昕, 杨 瑞(陕西省人民医院 麻醉科, 陕西 西安, 710068)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简称甲强龙)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单肺通气麻醉下行食道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滴注生理盐水,处理组滴注甲强龙,二组预处理后行单肺通气麻醉。分别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60、120 min、单肺通气结束后60 min, 测定细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9期2017-06-09

  • 甲强龙、氯胺酮、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
    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王晖,晁华绒,张昕,杨瑞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710068)目的 比较甲强龙、氯胺酮、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单肺通气麻醉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食道癌根治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强龙组、氯胺酮组和乌司他丁组,于单肺通气前,通气后30、60、120 min,通气结束后60 min,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8、IL-10水平,并检测血气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其

    山东医药 2017年13期2017-04-04

  • 单肺通气时应用乌司他丁与帕瑞昔布钠对肺内分流率的影响
    ,郭 建,王 燕单肺通气时应用乌司他丁与帕瑞昔布钠对肺内分流率的影响李海英*,李世多,郭 建,王 燕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时应用乌司他丁与帕瑞昔布钠对肺内分流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行单肺通气根治的100例食道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A组、B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方式、麻醉用药、麻醉深度维持。麻醉前0.5 h,A组患者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50 U。对比两组患者麻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年1期2017-02-14

  • 非通气侧持续正压通气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及萎陷肺炎症反应的影响
    侧持续正压通气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及萎陷肺炎症反应的影响殷庆堂 尹治清(南通瑞慈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通 226010)目的:观察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及萎陷肺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拟行肺叶切除的患者60例,ASA Ⅱ或Ⅲ级,年龄40~70岁。随机分为CPAP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单肺通气期间于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6年4期2017-01-19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临床分析
    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临床分析周晓伟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80例单肺通气麻醉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每组40例。研究组在单肺通气手术中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 常规组在单肺通气手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 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中麻醉后单肺通气30 min(T1)和单肺通气1 h(T2)两个时间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分别为(181.03±77.73)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6期2017-01-14

  • 右美托咪啶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血液氧合的影响
    红梅右美托咪啶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血液氧合的影响李 琦,沈颖彦,周清河,周红梅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胸科手术中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Qs/Qt)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单肺通气下行食道中下段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麻醉诱导前D组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负荷剂量,随即以0.5 μg·kg-1·h-1泵注至关胸,N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常规全麻诱导置入合适的左侧双腔气管导管并纤支镜啶位,连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6年6期2017-01-03

  • 单肺通气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肺保护作用
    要】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51例行择期肺癌根治术的患者, 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24例)与对照组(27例)。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输入负荷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 对照组未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前及术毕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氧合指数。结果 两组术毕TNF-α显著升高, 氧合指数显著下降,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单肺;通气;肺保护DOI:10.14163/j.cn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2016-12-26

  • 依达拉奉对吸烟人群肺癌患者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影响
    人群肺癌患者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影响屈亚云,朱红霞,苏心镜(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吸烟人群肺癌患者胸腔镜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影响。方法选择吸烟人群肺癌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依达拉奉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均为男性,ASAⅡ~Ⅲ级。E组于术前30 min开始静脉输入依达拉奉3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30 min内输注完毕;C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2016-11-24

  •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大鼠术后早期空间记忆功能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大鼠术后早期空间记忆功能的影响*鲍冲, 金哲, 柯剑娟, 陈凯, 王焱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 武汉430071)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大鼠术后早期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72只,月龄10~11月,随机分为双肺通气组(TLV组)、单肺通气组(OLV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DEX组于诱导前30 min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25 μg/kg,TLV组与OLV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各组大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8期2016-10-12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分析
    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分析占玉兰目的 探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采用单肺通气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则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麻醉后不同时段的肺内分流量以及术后的开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在麻醉后的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的肺内分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开眼时间(8.64±1.71)分、恢复自

    当代医学 2016年15期2016-06-15

  • 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熊凯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熊凯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行胸科手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单肺通气麻醉组和双肺通气麻醉组,各28例,比较2组麻醉方式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双肺通气组的PETCO2、SpO2与单肺通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通气组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发生率为25.0%,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32.1%,均高于单肺通气组的3.6%和7.1%,差异有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2016-06-09

  • 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肺通气/血流的影响
    都610017)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肺通气/血流的影响康忠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17)目的 观察在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血流动力学,是否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通气/血流异常。方法 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根治术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注射0.9%生理盐水10 mL,实验组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0.6 μg/kg(10 min输入)。观察两组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气道分压、氧分压;观察术前、插管前、插管后

    哈尔滨医药 2016年5期2016-03-02

  • Arndt支气管阻塞器和盲探支气管阻器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比较
    阻塞器和双腔管在单肺通气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择期行开胸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D 3组,分别比较单肺通气时3组肺隔离方式的插管定位时间、开胸膜后0min、20min时肺塌陷效果、单肺通气30min时呼吸力学和血气的变化及对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与D组比较,A组定位时间长,A、B两组单肺通气时 Ppeak、Pplat降低,肺顺应性增加,术后声嘶、咽喉痛发生率低(P0.05)。结论:Arndt支气管阻塞器和盲探支气管阻塞在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期2015-07-09

  • 食管癌根治术中通气方式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胸腔内操作时恢复单肺通气至关胸,双肺间断通气时间(38±11)min。B组术中进胸腔后行单肺通气至关胸;两组均于关胸时恢复双肺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插管后双肺通气2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70 min(T3)、关胸即刻(T4)、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5)和术后12 h(T6)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PaO2、PaCO2,记录T1~T5时刻气道压。 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血液动力学不良事件

    山东医药 2015年6期2015-07-01

  • 氯胺酮单肺雾化吸入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0017)氯胺酮单肺雾化吸入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罗 亮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 成都 610017)目的 探讨氯胺酮单肺雾化吸入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肺癌根治术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70例,分别在单肺通气前给予氯胺酮双肺或单肺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前(T0)、单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60 min(T2)、单肺通气结束后10 min(T3)及手术结束即刻(T4)生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6期2015-06-23

  • 观察不同呼吸参数对单肺通气效果
    察不同呼吸参数对单肺通气效果金香兰 康吉龙(通讯作者)(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吉林延边 133000)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呼吸参数对呼气末CO2分压(PETCO2)、PaCO2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I~Ⅱ级全麻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在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 L/kg、呼吸频率13次/min;B组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 kg、呼吸频率14次/min;C组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2015-03-24

  • 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复合呼气末正压对肺癌手术患者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逐步精细化,术中单肺通气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通气方式。近年来有人提出单肺通气中采用低潮气量复合呼气末正压(PEEP)可减少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减少肺损伤。本文即对比研究了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复合PEEP与正常潮气量单肺通气对肺癌手术患者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3年5~12月,本院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9~62岁,体重56~75 kg。ASA 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L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2014-08-14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研究周凡林(成都市温江区中医院麻醉科,四川 成都 613000)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采用单肺通气麻醉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内分流值、恢复正常呼吸、睁眼时间及术中知晓率。结果在T2、T3、T4、T5、T6时刻,治疗组的Qs/Qt值均显著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2014-05-25

  •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TNF-ɑ、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
    卫华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TNF-ɑ、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罗颖 孙建良 吴艳辉 徐丽慧 丁卫华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TNF-ɑ、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单肺通气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4例。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h)的速率输注至术毕前30min。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

    浙江医学 2014年4期2014-04-13

  • 右美托咪啶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
    国荣右美托咪啶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施忠华 郑晋伟 陈骏萍 吴国荣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行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9%氯化钠溶液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各20例,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μg/kg(4μg/ml),10min内泵完,并按0.3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前半小时,C组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分别于双肺通

    浙江医学 2014年24期2014-04-13

  • 不同方法定位Coopdech支气管堵塞器用于单肺通气的比较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单肺通气[1-2],与双腔管相比,插管相对容易、损伤小、分隔效果良好。为保证单肺通气时准确对位的效果,常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来定位[3-4],但纤维支气管镜设备昂贵,操控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技术要求,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对96例术中需单肺通气的患者,使用Coopdech支气管堵塞器,对不同的定位方法进行了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96例ASA

    吉林医学 2013年4期2013-11-15

  • 右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单肺通气时氧合指数的影响
    定对全凭静脉麻醉单肺通气时氧合指数的影响卢星 祝胜美 夏燕飞 黄浩 金鑫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激动剂,与α2受体的结合能力是可乐定的8倍,具有镇静、催眠和镇痛等作用且不影响呼吸,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和围手术期。单肺通气是许多胸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单肺通气时,非通气肺有血流而无通气即出现从右到左的肺内分流,导致动脉PaO2显著下降,有5%~10%的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1],目前已知有许多因素可影响PaO2,包括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浙江医学 2013年20期2013-04-18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丁少伟在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应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此对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老年单肺通气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所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其肺功能完全正常,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并且患者均没有肾脏疾病史、冠心病史以及心脏病史等。对照组中有30例老年单肺通气患者,患者的年龄

    当代医学 2013年36期2013-03-10

  • 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37006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巴桂戚 杨 犇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麻醉科,安徽六安 237006目的 分析封堵器单肺通气法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并择期进行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封堵器单肺通气,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 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次性插管成功,观察组的插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且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13期2013-01-30

  • 单肺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除术后为6%,而单肺叶切除术后ALI的发生率为3.7%[1]。ALI已成为胸外科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仍然稳定在2%~5%[2]。ALI进一步加重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Gothard[3]认为ALI和ARDS造成的肺损害是胸科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肺切除术后ARDS的总体发生率为7.5%,发生ARDS后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为27.3%

    医学综述 2012年24期2012-12-09

  • 电针足三里穴对兔单肺通气所致炎性反应及肺损伤的影响
    ,包峰峰,蒋柳明单肺通气虽然可以给开胸手术带来良好的手术野,但亦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肺组织炎性介质释放,导致炎性细胞趋化聚集,产生肺损伤[1]。Huang等[2-4]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可以通过有效调节炎性反应等途径,对脂多糖或缺血再灌注诱发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本研究拟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兔单肺通气后炎性反应及肺损伤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9只,体质量1.9~2.5kg,由温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6期2011-12-31

  • 单肺通气的选择与麻醉管理
    外科手术大多采用单肺通气,如食道癌根治术、左或右全肺及肺叶切除术、肺大疱切除术以及支气管灌洗术等。随着医学的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肺移植术均要求实施有效的单肺通气。过去曾采用支气管堵塞器和单腔支气管导管来达到双肺分离的目的,但这些导管由于技术上的缺陷,现在已很少使用;目前各大医院广泛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这些导管有固定的弯曲,没有脊钩,避免了气管撕裂,也降低了气管扭曲的发生,其中首选的是一次性使用的聚氯乙烯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分为3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3期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