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腔

  • 润腔在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运用研究
    21116)一、润腔在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作用(一)起到字正腔圆的效果润腔是以声腔为基础依字行腔的技法,明代魏良辅的《曲律》指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形象地展示了汉语言歌曲歌唱中咬字与声腔之间的联系,汉语发音是“五音四呼”“开齐合撮”“唇齿舌鼻喉”“平仄四声”,也有“十三辙”,掌握这些知识是表现润腔旋律与节奏的基础。另外,汉语音节的发声具有一定的音乐性,由字头与字腹、字尾的连接和调节呈现出不同的声调效果。因此,歌词本身所包含

    戏剧之家 2023年13期2023-09-06

  • 潮剧原生唱词音声及其影响下的润腔
    音结构对唱腔中的润腔方法与润腔形态为实例,说明语言的声、韵结构对润腔方法与润腔形态的影响,以探索的姿态发现语言音乐学研究的切实路径。③唱词音声概念是由钱茸教授准确提出的:“‘唱词’不可能是单一符号的载体,唱词的音符所传达的语义,当然是文学性的;但唱词的音声部分,即其音色、声调、形式美构词等许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属于音乐成分……唱词兼有文学与音乐两类艺术符号”,载钱茸:《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第29页。笔者认为

    中国音乐 2023年2期2023-06-10

  • 汉族民间润腔的艺术特征研究
    的音乐精髓,即“润腔”。一、“润腔”的文化特征所谓润腔,其中的“润”本意为润泽,著名诗人李白的《春雨》中的“润物细无声”便恰好体现了“润”一词的本义。而“腔”又作“声腔”“曲腔”“腔调”,本意即声律,比如曲调、声调、语气等特征。顾名思义,“润腔”一词是建立在曲调发音基础上的一种技巧性演唱形式,存在于中国民族特色音乐中。(一)民歌“润腔”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特征与音乐特色。在这种多语言的社会环境中,我国的地方性音乐仍然在不断发展。基于中国

    戏剧之家 2023年3期2023-02-23

  • 昆曲润腔技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润腔的使用与昆曲演唱技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要提升对昆曲润腔技巧的重视,提升民族声乐教学质量。一、润腔特色对民族声乐演唱的意义明代《方诸馆曲律》中曾明确写到,音乐的结构是源于整首乐曲本身的,圆润明亮的音色则是建立在人声演唱基础上的,所以在演唱词曲时需要合理使用润腔技巧。润腔作为声乐演唱中的重点,在不断地实践与完善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极强的学术价值。从昆曲的发展来讲,不仅具备了丰富的润腔演唱技巧,同时也可以准确

    轻音乐 2022年8期2022-12-29

  • “入派三声”与“逢入必断” ——语言音乐学棱镜下的入声字唱腔问题
    就是解决入声字配润腔的办法。他在《正语作词起例》中说:“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6)〔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211页。这一论述对古代音韵史、戏曲音乐史都有重要启发,它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入派三声”以后,入声字也可以加润腔旋律,从此以后不必为了润腔的方便回避使用入声唱字;二是“入派三声”是为曲作的行腔设立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11-23

  • 中国民族声乐润腔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夏毅和润腔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独有的现象,就民族声乐而言,润腔是其独特的演唱技巧与风格,在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中,润腔美是其内核。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发展,对于民族声乐艺术审美价值的判断与诠释,润腔应是其最重要的体现。润腔艺术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明代戏剧理论家王骥德在其论著《曲律》中提出的著名论断“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确切地反映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戏剧、民歌、乐器再创作过程的精义,这也是现代“润腔”一词

    黄河之声 2022年5期2022-11-22

  • 韵从腔出 剧随歌转 ——论戏曲润腔技法对民族歌剧演唱的重要作用
    李梓郡对于“润腔”一词,从事戏曲演唱和传统声乐理论研究的同行,不会感到生僻。根据董维松教授的说法,“润腔”这一概念在20 世纪60 年代初由于会泳提出并沿用至今,其内涵有多种解释。董先生认为,润腔是表演艺术家为增强歌曲立体感,表现更为丰富的色彩、风格与韵味而对曲调进行不同装饰和润色之手法的总称;汪人元先生则强调,“润腔”是一种为了获得“韵味及特殊表现力”而对唱腔进行润饰、美化的技巧和现象;许讲真先生指出,“润腔”是对曲调进行再创造的手段——歌唱者按照一定规

    名家名作 2022年9期2022-11-10

  • 河北民歌《小放牛》研究综述
    词、旋律音调以及润腔处理等方面对其藝术特征进行分析,以更好的了解河北地方文化和学习作品。关键词:《小放牛》;润腔;河北民歌;一、历史背景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之上,交通便利,往来种作,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迅速,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河北民歌创造了良好的形成条件。《小放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河北民歌,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中,记载了河北民歌《小放牛》的三种版本,篇幅都比较长,尚义县版本是最长的。被河北人民广为传唱的“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

    科学与财富 2022年5期2022-07-04

  • 润腔技巧在民族歌曲演唱中的具体运用
    030062)“润腔”作为我国民族歌曲独特的演唱技巧,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主要来源于不同地区的民歌和戏曲。“润腔”技巧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历代艺术家反复的实践和锤炼,在演唱民族歌曲时运用润腔,能够显著地增强歌曲本身的表现力,也是传统民族声乐之所以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一、何为“润腔”单就字面意思而言,“润”也即调节、美化、修饰;“腔”是腔调、声腔。“润腔”也即对声腔系统进行润色、加工的处理技巧。在声乐艺术当中,“腔”也即演唱者口腔所发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1期2022-03-23

  • 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润腔的作用及实践路径
    重要手段之一。 润腔是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风格和特色体现, 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特性, 是促进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的完美产物。一、 润腔的基本概念润腔是我国声乐艺术独特的演唱风格之一。 声乐艺术作品演唱中腔圆的润饰表达的就是“润腔”。 在音乐艺术家演唱或演奏乐曲时, 以随意小音符对基本旋律进行润色和装饰, 利用特色鲜明、 具有修饰性的独特演唱技法, 使其作品风格更加个性化, 歌曲内容更富有韵味, 色彩更加丰富。 具体来说, 选择演唱方式和技巧也就是经常采用“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2年3期2022-03-05

  • 论蒲剧名家孔向东的唱腔艺术
    唱腔特色。分别从润腔的“音高要素”“速度要素”“力度要素”“音色要素”四个维度,对其唱腔艺术进行音响形态分析与研究。關键词:蒲剧 《清风亭》 孔向东 润腔 唱腔艺术截至目前,关于蒲剧名家孔向东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仅有孔向东本人的《蒲剧生角唱腔需要科学创新》、赵永萍和芹墨的《十年辉煌一路歌——记孔向东团长和盐湖区蒲剧团》、汉龙的《蒲苑喜现三生红——记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团长孔向东》、木木的《清风拂梅“三生红”——孔向东》、曹冬红的《倾情蒲剧意高远——蒲剧表演艺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2期2022-02-28

  • 以字寻腔,以情动人
    过程中吟诵感与“润腔”结合的重要性,提供给演唱者更加贴近原作意涵的艺术处理方式。关键词:《关雎》;古诗词歌曲;润腔;演唱近年来,古诗词歌曲备受国内歌唱家喜爱,越来越多新编的古诗词歌曲出现在名家音乐会选曲中,被大众熟知。与外国艺术歌曲相比,中国古诗词歌曲独具民族特色,简短的词句之中,情意犹如曲折的山路婉转绵延,喜悦与幽怨往往并行不悖,隐藏在词句之中。一、《关雎》的词意解读与情感变化《关雎》作于春秋时期,作者不详,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之作,有着独

    百花 2021年8期2021-11-17

  • 润腔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应用分析
    要的作用。要想对润腔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润腔以及润腔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哪些。一、润腔的处理方式1.润腔。艺术歌曲的形式是从西方逐渐传入我国的,这种歌曲的演唱多以美声唱法为主。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唱腔,润腔就是其中的一种。润腔主要是指利用各种能够为音乐旋律润色的因素来演唱歌曲的一种创作手段。将润腔应用到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能够丰富我国古诗词的艺术表达形式,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2.装

    散文百家 2021年5期2021-11-12

  • 润腔文献综述
    摘要:润腔,即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运用“死腔活唱”进行音乐创作与表演,其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运用广泛且存在已久,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之瑰宝。本文将关于“润腔”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关键词:润腔;传统音乐“润腔”概念及创设近年来,有不少极具艺术价值的文献都曾提到润腔,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也使得润腔为众多人所熟知。但其概念的提出较晚,在郭克俭《“润腔”概念由来考——从“用腔”“小音法”说起》中,详细的讲述了润腔概念生发的人文背景及由来,周大风“要腔”、“用腔”概念的

    锦绣·上旬刊 2021年5期2021-05-14

  • 声乐演唱中润腔的处理作用研究
    圆,杨少昆摘要:润腔是指行腔中的润饰手法,在我国传统民歌、戏曲的演唱中十分常见,可以突破曲调框架的桎梏,给受众更新颖与更好的声乐审美体验。基于对润腔的理解,文章简要论述声乐演唱中润腔的特色,重点从装饰音、收尾音及语气助词三个方面探究声乐演唱中润腔的处理作用。关键词:声乐演唱;润腔;处理措施;审美体验;演唱技法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03众所周知,欧洲各民族语言的声乐演唱受语言规律的限制较小,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2021-04-23

  • 润腔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意义及应用
    王建瑛 李占秀润腔的概念由于会泳先生在1963年正式提出,他认为润腔是指“运用各种‘润色因素’,根据指定的内容要求、风格要求,按一定的规律对音乐旋律加以艺术地润色”。丁雅娴先生对润腔的定义[1]是“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对唱腔加以美化、装饰、润色的独特技法。”董维松先生在《论润腔》一文中谈到润腔的定义[2],“润腔,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乐曲(唱腔)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

    轻音乐 2021年1期2021-01-20

  • 雷州歌润腔的美学分析
    “自娱”形式,其润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个体化特征。雷州歌旋中律润腔、语言音调的结构逻辑及其独特的发声方式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确立为雷州歌一度创作和歌者即兴创作的基本语汇。关键词:雷州歌  润腔  情感认同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0-0040-03雷州歌是我国粤西地区雷州半岛“俚话”方言诗歌体衍生出的带有鲜明

    艺术评鉴 2020年20期2020-12-14

  • 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分析
    风格与特色。其中润腔美则是构成民族声乐演奏之美的一个重要要素,也是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技法。离开了润腔技法,民族声乐就无法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无法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润腔艺术是每个民族声乐演唱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民族声乐润腔艺术的含义润腔艺术实际上就是对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声腔、腔调以及腔体进行调节装饰、美化与修饰的一种艺术处理方式。民族声乐演唱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润腔方式以及丰富、深刻地审美与文化内涵,在促使歌曲形成别

    黄河之声 2020年10期2020-12-07

  • 乡土音韵诉情怀* ——鄂尔多斯漫瀚调润腔艺术研究
    常独特,其旋律性润腔的色彩性作为主要技巧表现形式,一首平凡的歌曲往往因为润腔技巧而变得极具韵味,“润腔”当中涉及的技法,也就成为漫瀚调唱腔中情感炽烈旋律动听的重要体现,因此对漫瀚调润腔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润腔释义“润腔”多出现于戏曲表演中,是对于唱腔的修饰润色。然而在民歌演唱中,亦有其独特的音乐魅力。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润腔技巧,它跳出了曲谱所规定的范围,增加了演唱者在音乐演唱技巧中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中国音乐词典》记录:“润腔,即加花,民间音乐中使曲

    大众文艺 2020年21期2020-12-02

  • 谈演唱传统民歌对民族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台实践,从语言、润腔、歌唱技能三方面来探索传统民歌的演唱对民族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关键词:传统民歌;民族声乐;学习;语言;润腔]我国的传统音乐,尤其传统民歌,由“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是最具民族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广泛的题材、丰富的演唱技巧、独特的语言色彩等为民族声乐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独特风格与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特色的体现,在当代的民族声乐学习中,演唱传统民歌也是演唱者能力的体现。一、传统民歌的语言对民族声乐艺术风格把握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11-03

  •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行腔的独创性
    ;行腔;独创性;润腔当代民族声乐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基础上结合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而形成的歌唱艺术。民族声乐演唱的精髓在于要体现出中国特色的审美趣味和精神气质,即要符合民族性的美学表现和时代性的发展要求。从民族声乐的具体实践看,行腔是体现民族性最为核心的要求,指的是演唱者如何从音乐风格和情感表现的角度实现两者的结合,它既涉及到美感的表现,同时又体现出演唱者的业务能力和理解能力。一、行腔独创性的范畴行腔独创性包含三个方面的范畴:一是行腔的二度创作。演唱是把

    黄河之声 2020年13期2020-09-12

  • 刍议益阳花鼓戏的润腔
    摘要:润腔是我国戏曲音乐表演过程中独特的演唱技巧以及手法,通过对旋律进行艺术润色,使唱腔更加生动,更加传神。独树一帜的湖南地方小戏——益阳花鼓戏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及独特的湖湘韵味,其富有当地方言音调特色的润腔使得益阳花鼓戏拥有声情并茂的审美境地,也有利于表演者表达自身的情感,增加表演的感染力。本文就益阳花鼓戏的润腔技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推动花鼓戏这一剧种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益阳 花鼓戏 润腔湖南益阳花鼓戏的演唱十分轻松自然,婉转动听,因而受到群众的广泛

    参花(上) 2020年6期2020-05-26

  • 洛阳“海神工尺曲”润腔特点研究
    的工尺曲谱中没有润腔方面的提示,不便于音乐风格的把握。笔者跟随老艺人张根有学习了十三首海神工尺曲的演唱,对其润腔习惯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了其“加花润腔”“‘哎哎润腔”“滑音润腔”“波音润腔”“混合润腔”等润腔方式的规律,并分析了其演唱中唱腔与谱字不同之处的原因。【关键词】海神乐;海神工尺曲;润腔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0-0033-03海神乐是流传于洛阳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器乐乐种,

    戏剧之家 2020年10期2020-04-17

  • 《长相知》的古典韵味探析
    的气息、咬字以及润腔处理。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较为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意境与古典韵味。关键词:意境 古典韵味 创作 润腔《长相知》的歌词来源于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中的第十五首《上邪》,词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是渊源颇深。石夫先生根据歌词进行了重新创作,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戏曲的润腔方式,再结合悉心雕琢的钢琴伴奏,整首曲子体现出浓浓的古典韵味。古典诗词对于我们来说是前人留给我们后人的珍贵宝藏,我们应该抓住诗词的内容、意境与涵义重新将其创作,让其重新融入

    艺术研究 2020年6期2020-03-25

  • 歌剧《木兰诗篇》选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的演唱分析
    物形象以及气息、润腔、情感等演唱技巧。关键词:《木兰诗篇》  音乐风格  润腔  气息  形象塑造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4-0158-04一、木兰人物形象分析从《木兰辞》开头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字里行间中我们便可感受到花木兰是一位善良勤劳的姑娘,她顾家、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又颇有叛逆精神。所以当得知家国安危迫在眉睫,需要支援时,毅然决定替父从军,此时她更是一位忠孝两全、英勇善战、果敢的巾帼英

    艺术评鉴 2020年24期2020-02-04

  • 润腔”研究四十年
    结提炼。④关于“润腔”概念由来考证,笔者拟专文详述,此不赘言。此概念创设不仅是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与演唱现象的创造性总结,而且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润腔”概念析出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创作与表演中腔词关系处理经验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此重要的学术命题并没有得到中国音乐理论界的足够重视,令人遗憾地戛然而止。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春天来

    音乐研究 2019年1期2019-12-16

  • 探索女高音在演唱山西民歌作品的咬字行腔
    山西民歌;行腔;润腔;情感表达【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一、山西不同区域所形成的文化、语言差异山西位于黄河发源地之一,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有着浓重的一笔。其中,三晋艺术也是自成一派,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山西在我国的华北西部偏东多山区、丘陵,海拔在1000米到2000米。在山西地区的东面是文明而久的太行山脉,西南方向是伟大的母亲河——黄河,这样独特的地貌环境使民歌的形成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山西省按照地域划分,分为晋中、晋北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0期2019-11-29

  • 谈锡剧的唱腔技法
    限制,仅就其中的润腔唱法和气息、共鸣等要点展开探讨。关键词:锡剧;演唱;润腔锡剧是由单一声腔逐步丰富演变,进而慢慢发展成现在的板式曲调,并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其他姊妹艺术的优秀曲调,逐步形成今天的声腔系统的。一、锡剧的润腔技法“润腔就是以曲调的核心音或音调骨干音为主,辅以不同形式的装饰音如颤、滑、连、顿、微、假声等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调结构。在这种过程中,其音高、时值、力度、音色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于会泳认为:“润腔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种创作手段。它是

    艺术大观 2019年34期2019-11-16

  • 民族声乐演唱中旋律性润腔分析
    丰富的演唱技巧。润腔手法为民族声乐的演唱赋予了比较生动的色彩,特别是润腔形式的形成,非常丰富,色彩鲜明,是对艺术风格和魅力的一次展现。因此,本文将对民族声乐演唱中旋律性润腔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旋律性;润腔【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一、民族声乐演唱中节奏性润腔分析对于合唱来说,这是多声性的一种唱法,我国传统音乐当中有很多音乐,比较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多声部民歌。站在声乐演唱角度来分析,中国和西方国家所理解的“多声性”存在差

    北方音乐 2019年18期2019-11-01

  • 浅谈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
    的不断丰富提升,润腔的技巧也在不同风格的歌手演唱中以新鲜的形式出现,将通俗歌曲的艺术表现力进行了有效的提升。【关键词】润腔;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对比借鉴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067-01当前通俗歌曲的创作数量不断提升,正是通俗歌曲发展极其快速的时期,在通俗作品的发展上更多注重的是对个性的追求,演唱者通过不断创作新的演唱风格,将润腔的技巧发展到极致形成了多元化审美的局

    戏剧之家 2019年22期2019-09-17

  • 基于笙演奏风格的润腔技法探究
    家个人风格中关于润腔技术的特点和运用,并对其中具体的演奏技术进行简要说明。笔者认为,要准确地把握好笙曲风格的表现,应当从润腔的角度进行探索,尤其是要深入认识和理解润腔技术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关键词】笙;演奏风格;润腔;技法;音乐表现【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獻标识码】A笙是我国民族器乐中富于高度艺术表现力的簧管吹奏乐器,长期以来流行于民间,虽然伴奏地位突出,但专业化程度不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北方音乐 2019年10期2019-07-10

  • 润腔在民族声乐及戏曲中的运用
    【摘要】“润腔”,即对音乐的曲调进行润色的手法,也是演唱技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润腔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是巧妙而有内涵的。笔者将润腔含义及其分类概述,并以作品为例论述润腔在民族声乐及戏曲中的运用。【关键词】润腔;民族声乐;戏曲;运用;技巧【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引言“润腔”在音乐中独特的表现力和技巧创造了中国部分音乐中别具一格的意境和精神,在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中,突出表现了这一技巧精神原则

    北方音乐 2019年3期2019-06-11

  • 声乐作品中的旋律润腔运用
    【摘要】“润腔”一词最早是于会泳1961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时提出的。“润”在字面上的解释为润色、调节、加工,腔是腔体、腔调、声腔的意思,两者结合起来解释为“对声腔进行修饰、润色”。本文主要针对草原乐派作曲家李世相创作的声乐作品中的旋律润腔运用进行分析。【关键词】声乐作品;润腔;运用【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润腔是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乐曲时,进

    北方音乐 2019年4期2019-06-11

  • 浅谈民歌润腔
    曹蕤【摘要】“润腔”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之一,是对某些基本字调进行装饰性的华彩唱奏,对于演唱者来说带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即兴性。本文通过对徐沛东所创作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声声慢》的分析,从歌曲文学背景、歌谱理解、歌词分析、情感把握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究,以要求能够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把握这首歌曲的演唱特点。润腔是在演唱中行腔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构成韵味、风格、流派的决定因素,通过音乐的表现和润腔的处理,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内涵与魅力展示出来。【关键词】润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2019-02-10

  • 《桃夭》的演唱分析
    夭》;演唱处理;润腔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049-01为传承与创新华夏传统音乐文明,平顶山学院在对我国礼乐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家以雅乐为演出内容的团体。《桃夭》是由国家一级作曲家方可杰为平顶山学院雅乐团《古应风云》中《应世雍雍》量身定做的一首雅乐歌曲,通过《诗经》这部文学作品中对古应国民风的记载进行了新的创作,再现了一位即将出嫁的女子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

    戏剧之家 2019年36期2019-02-06

  • 民族声乐演唱中旋律性润腔的分析研究
    中,产生了多种的润腔演唱处理方式,其中旋律性润腔对于演唱旋律的改变,以及唱腔的修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民族声乐作品呈现出了瑰丽的唱腔色彩。民族声乐演唱旋律中的润腔形成主要是依靠在音乐旋律中加入滑音、波音、倚音、颤音等实现的,从而改变声乐作品唱腔旋律的走向,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升华作用。一、滑音构成的润腔特色滑音是民族声乐作品中一种常见的润腔手法,它不为戏曲演唱所独有,而是广泛应用于现代西洋声乐及民族声乐、传统民歌、曲艺和戏曲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演唱当中。尤其是在

    黄河之声 2019年2期2019-01-23

  • 威县乱弹的润腔特点
    方面都形成独特的润腔特点。本文即以威县乱弹剧团演出的剧目《王怀女》为例,通过对其中部分唱腔的分析,对乱弹独具特色的润腔手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关键词】乱弹;润腔;旋律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042-01威县乱弹是分布在河北省威县东南部的一个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性剧种,经过戏曲艺人们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独特的润腔特点,造就了如今高亢激越、纯朴粗犷的音乐风格。本文以《王怀女》为例,通过对其中部分唱腔的

    戏剧之家 2018年11期2018-06-08

  • 从“以腔行字”角度论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改良
    行字”、融合民族润腔手法的角度,来探讨依托民族新唱法逐步推进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思路与方法。【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化;以腔行字;润腔;民族新唱法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2-0042-01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声唱法在我国公众的文化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而且在充分融合美声唱法气息及共鸣技法的基础上,还推出了改良化的民族新唱法,成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主体技法。然而,这一系列的民族化改良成果并未能够使美声

    戏剧之家 2018年32期2018-01-02

  • “基于声之情,抒发韵之魂”
    过介绍民族声乐的润腔技巧,引入韵味的概念,具体分析润腔技巧对抒发韵味的影响以及传统韵味在民族声乐表现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关 键 词】民族声乐 韵味 润腔技巧 歌曲语言 表现手法【中图分类号】J616 ;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润腔是民族声乐中极富特色的技巧之一,是演唱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润腔技法的形成离不开语言行腔,中国语言特别是中国的艺术语言拥有着中华民族特殊的人文气息,饱含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4期2017-05-24

  • 浅谈姜夔琴歌《古怨》的音色与润腔处理
    夔;琴歌;音色;润腔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70-02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自产生以来就与诗歌相伴,人们边弹边唱,所唱的诗歌通常称为琴歌。就目前的文献资料看,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歌是南宋姜夔的《古怨》。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江西鄱阳(今波阳)人。号白石道人,擅长书法,精通音律,曾于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向朝廷上《大乐仪》及《琴瑟考古图》,建议整理国乐。两年后再上《圣宋铙歌

    戏剧之家 2017年1期2017-02-05

  • 基于我国民歌润腔特点下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以茶文化为例
    3)基于我国民歌润腔特点下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以茶文化为例郝宝珠1,吴丽芳2(1.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2.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人文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053)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其自身的包容属性是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国民歌特有的润腔唱法中,可以窥探出其中一二。润腔可以放大民歌本身的情感色彩和内容属性,对于我国多民族的语言环境,依然能够适应。民歌作品本身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可以很好地包容融合,在中国传统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2017-02-04

  • 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中“润腔”的创造性运用
    民族声乐艺术中“润腔”的创造性运用李晶晶(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润腔”是民族声乐的精髓,而少数民族声乐特有的“特色性润腔”赋予了它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各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发音、不用用嗓方式的基础上拥有了少数民族声乐特殊的风格。本文以传统文化下的润腔、风格视阂下的特色性润腔、教学实践下的润腔三个方面创造性的运用于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中。润腔;声乐;风格;民族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民族音乐文化与生态环境共生

    北方音乐 2017年22期2017-01-30

  • 浅析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润腔特色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润腔特色杨真真(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润腔”是民族声乐演唱的独特手法,在营造音乐表情、传达人物情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润腔”背后所蕴含的学理则较少被研究者提及。故而本文将借鉴沈洽先生的《音腔论》的观点,在阐明“腔”、“音腔”、“字腔”等概念,解析汉语演唱“依字行腔”规律的基础上,来具体分析民族声乐的“润腔”手法及其表情效果。民族声乐;润腔;字腔;音腔众所周知,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讲究“腔随字走”、“依字行腔

    黄河之声 2017年7期2017-01-28

  • “中西兼顾”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润腔技巧与机理教学原理在声乐教学中结合运用之初探
    词艺术歌曲 ——润腔技巧与机理教学原理在声乐教学中结合运用之初探周 洁(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洋为中用”“中西结合”一直是中国近代声乐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灵活运用润腔技巧才能演唱好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而利用机理教学原理解释不同的润腔技巧更有助于帮助美声唱法的学生更好的演唱中国歌曲。声乐教学法;机理;润腔;古诗词;美声一、使用润腔演唱中国作品的重要性在学习演唱中国作品时,古诗词艺术歌曲因为其严谨性和艺术性一直是教学中首要选择。我们可以发现

    北方音乐 2016年21期2016-12-06

  • 论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润腔
    唐博摘 要:“润腔”是民族声乐演唱中重要的技法,民族声乐演唱离不开“润腔”, “润腔”技巧有着丰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加以重视。文章对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声音造型的润腔、声音表现的润腔、音乐要素的润腔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述,希望能够对民族声乐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关键词:民族声乐 演唱 润腔 教学“润腔”技巧是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是最能体现民族演唱风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

    艺术研究 2016年1期2016-06-12

  • 论漫瀚调与单弦牌子曲的润腔之比较
    摘要:润腔是我国民族声乐中对唱腔的美化、装饰和润饰的方法。民歌和戏曲音乐在演唱时所使用的润腔都有自身的特色,漫瀚调民歌中善用滑音、颤音、嗖音等,而单弦牌子曲中讲究唱腔与唱词的和谐统一。本文通过对两首曲子进行记谱来比较它们各自润腔的特征。关键词:单弦牌子曲 漫瀚调 润腔 比较“润腔”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特有的现象,也是中国民族声乐和戏曲演唱时的一种技法,它的产生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生活实践、语言环境、审美要求等息息相关,受到各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漫瀚调中的“

    艺术评鉴 2016年7期2016-05-14

  • 南音润腔之美①
    00031)南音润腔之美①陈燕婷(中国艺术研究院 音乐研究所,北京 100031)不同乐种润腔方法不同,各有各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南音的润腔特点大致有四:其一,与级进为主的骨干音相一致,润腔音也多与骨干音构成级进关系;其二,定规之中的灵性发挥,即所谓的“死谱活奏”;其三,各声部润腔不刻意追求整齐划一,因而造成多样统一的效果;其四,以级进为主的骨干音碰到以上方大二度为主的润腔规则,无形中形成了多重大三度并置;其五,润腔随字调而做。这些特点共同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6年4期2016-04-11

  • 润腔词语辨
     200030)润腔词语辨郭茹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上海200030)“润腔”一词,作为学术研究主题, 学界已有较多学者、学友写过与之相关的论文。而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来看, 我们更应规范、严谨地对待这一学术术语。但总体来说,以往的文献综述就前人在润腔表述上的异同往往一笔带过,缺乏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探讨。笔者在此,尝试从资料梳理读解方面展开讨论,除了对“润腔”一般理论的研究及中国传统声乐中的“润腔”运用研究进行文献分类梳理外,还尝试分析不同学者对润腔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4-04

  • 浅析润腔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基本应用
    10000)浅析润腔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基本应用孟 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润腔”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演唱技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整体演唱效果,而润腔演唱技巧优势大多来自我国传统声乐中的技巧,因此在民族声乐之中润腔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润腔相关概念的概述,进而分析了在声音造型中、声音表现中润腔技巧的应用特点,最后分析了装饰性润腔在民族声乐的应用技巧。民族;声乐;应用;润腔“润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2016-02-24

  • 浅析民族声乐的润腔
    浅析民族声乐的润腔美许静哲 (辽宁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而言,其在旋律节奏、词曲搭配以及抒情达义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其实际上是对润腔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技巧运用的一种直接体现,充分地展现了润腔对民族声乐的艺术价值。在对民族声乐进行演唱的过程当中只有表现出润腔的艺术作用才能够使得歌曲演唱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为此,本文首先对润腔的含义及其基本构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重点论述了民族声乐中的润腔美。【关键词】民族

    北方音乐 2016年9期2016-02-03

  • 评剧声乐演唱的几种润腔方法
    剧声乐演唱的几种润腔方法张春芳(黑龙江省北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黑龙江 北安 164000)评剧演唱中的润腔技法,是其声乐极富艺术特色的部分,也是一个戏曲剧种音乐风格、韵味的重要体现。本文以评剧声乐演唱的三种润腔方法为切入点,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其宗旨不外乎两点:一是期望业内专家对这一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之领域的更多关注;二是抛砖引玉,促进戏曲声乐的理论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润腔;装饰音;声音化装;音色变化润腔,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北方音乐 2016年11期2016-02-03

  • 探析河南曲剧《陈三两》的唱腔音
    点、词曲结合以及润腔。【关键词】河南曲剧;《陈三两》;唱腔;旋律;润腔河南曲剧是一种由河南鼓子曲中的小调与民间歌舞的踩高跷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戏曲,曾称为“河南曲子戏”、“高台曲”,20世纪50年代改称为“曲剧”。伴奏乐队的主奏乐器为曲胡,三弦、琵琶、筝与曲胡并称为曲剧的“四大件”。此外还有二胡、笛子、唢呐、闷子等。河南曲剧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后,绽放于中国戏曲百花坛之中,并流行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及河北、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

    北方音乐 2014年10期2014-10-21

  • 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艺术诠释
    演唱诠释 语气 润腔声乐作品《昭君出塞》是作曲家王志信先生以西汉年间王昭君作为大汉公主远嫁匈奴、出塞和亲的故事为原型,于1994年创作的以歌颂传统女性优秀品质为主的女声独唱歌曲。作品塑造了一位有胆有识、深明大义、为民族团结与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女子形象,所表现的不是昭君的“怨”,而是昭君那种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作者将历史的真实面目呈现给大家,彰显出昭君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雄气概,弘扬了中华民族积极昂扬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一、《昭君出塞》第一部分的演唱诠释

    艺术评鉴 2011年7期2011-11-29

  • 谈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继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韵味;润腔;舞台交流一、我国当今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民族声乐:广义的讲,可以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而我们现在所指的民声乐则是指演唱风格较强 声乐作品时所用 技术方法及一些规律。我们的民族声乐走到今天, 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新时代,从从事民族声乐的老一辈歌唱家王昆、郭兰英到今天的彭丽媛、万山红、黄华丽;从中国歌剧发展里程碑式的《白毛女》、《江姐》、《刘胡兰》到今天的《党的女儿》、《屈原》等都在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的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2009-12-02

  • 谈“陕北歌王”王向荣与贺玉堂演唱润腔特点
    黄河船夫曲》演唱润腔的比较,探究他俩演唱民歌时的不同特点。关键词:陕北民歌;歌王;润腔;《黄河船夫曲》陕北民歌以它高亢悠远、质朴动情的旋律在中国民歌之林中独树一帜。它传播范围之广,在群众中影响基础之深,应该说得益于一代代陕北优秀民间歌手的精湛演唱水平。一首好的作品创作出来放在谱面上,终归是没有生命力的,一旦经过好的歌手对它进行演绎,就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歌曲的生命力顿时被激活了,震撼人的心灵!正是由于这些杰出的民间艺术家极具特色的演唱,才使得陕北民歌在演唱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0期2009-10-21

  • 传情达意的《绣荷包》
    ,来看吴语方言、润腔、针对性训练在江南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关键词:绣荷包;吴语方言;润腔;针对性训练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4-0043-3“绣荷包”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它的曲调丰富、音乐形式规整、结构严谨、内容形象。《绣荷包》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的张林西在《琐事闲录续编》上说:“绣荷包一曲,盛于嘉庆初年,无论城市乡村,莫不递相喊唱。”《绣荷包》主要分两类,一类表达了少女的思慕、期盼之情;而另一

    音乐探索 2009年4期20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