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

  • 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是经无(需)扩散的、原子集体协同位移的晶格改组过程而得到的具有严格晶体学关系和惯习面的,相变产物中伴生极高密度位错,或层错或精细孪晶等晶体缺陷的整合组织。原子经无需扩散的集体协同位移进行晶格改组,得到的相变产物具有严格晶体学位向关系和惯习面,极高密度位错,或微细层错,或精细孪晶等亚结构的整合组织,这种形核-长大的一级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为:①无(需)扩散性;②具有位向关系,以非简单指数晶面为惯习面;③相变伴生大量亚结构,即极高密

    金属热处理 2023年9期2023-10-30

  • 钢件淬火开裂机理
    1)淬火马氏体脆性是钢件开裂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钢中的马氏体韧性较差,随含碳量的增加,韧性急剧下降。含碳量低于0.4%的马氏体尚具有较好的韧性;高于0.6%的马氏体韧性变差,即使进行低温回火,冲击韧性值依然很低。这主要是由于中、高碳钢马氏体的固有脆性决定的。马氏体的固有脆性取决于固溶碳量、组织形态和亚结构、显微局部应力及显微裂缝等因素。①马氏体固溶碳量的影响。增加固溶碳量,不仅改变了马氏体的正方度,而且影响了马氏体的组织形貌和亚结构,使马氏体变脆。马氏体

    金属热处理 2023年9期2023-10-30

  •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是原子无扩散的、集体协同的跃迁机制。所谓集体是指包括碳原子在内的所有原子,即碳原子、铁原子、替换原子;所谓协同是指所有原子协作性地同时移动。这一机制是贝氏体相变非协同热激活跃迁机制的进一步演化。贝氏体相变时,碳原子是扩散位移,铁原子是非协同热激活跃迁位移。这一机制也不同于切变位移,切变机制存在 1~2次切变角为0的晶体切变。在奥氏体的γ上E值较小,并且原子排列密度最大,而马氏体的α上原子排列密度也最大。在K-S关系中,奥氏体的γ//α,在最

    金属热处理 2023年9期2023-10-30

  • 激光焊接及热处理对聚变堆用CLF-1钢微观组织影响的研究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以W、Ta、V、Mn等低中子活化元素替代316L(N)中Ni等中子活化元素,以保证结构材料低中子活化特性[3-8]。目前,世界各国均在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AFM钢,最具代表性的有F82H[9]、Eurofer97[10]、CLAM[11]和CLF-1[12]。这几种RAFM钢均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抗辐照性能[13-15]和高温力学性能,有望成为未来聚变堆优选的结构材料。其中,CLF-1钢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针对IT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年9期2023-10-13

  • 10Cr9Mo1VNbN钢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的过冷奥氏体的马氏体转变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P91钢马氏体在晶界、晶内形核,P91钢淬火得到板条状马氏体,其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孪晶[3];朱丽慧等对10Cr9Mo1VNbN钢的强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0Cr9Mo1VNbN钢的强化机理为析出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碳化物稳定下的亚结构强化[4]。此外,由于10Cr9Mo1VNbN钢的工作介质往往为高温蒸汽,所以关于10Cr9Mo1VNbN在长时高温下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张开等

    大型铸锻件 2023年5期2023-10-13

  • 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
    相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惯习面为{259}γ,垂直于惯习面平面的倾动值,即倾动角Φ=10°45′,其位向关系接近K-S关系,称为G-T关系,实际上是偏离K-S关系1°~2°,即{110}α′//{111}γ差1°α′//γ差2°据此G-T关系,以均匀切变和非均匀切变合成的方式,来满足这种Fe-Ni-C合金马氏体相变的晶格重构、外形改变、惯习面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G-T模型。G-T模型指出,假定有一个沿着惯习面的切变满足倾动角的要求而不能满足晶体结构的要求时,

    金属热处理 2023年9期2023-10-11

  • U71Mn钢轨闪光焊接头马氏体组织成因及处理措施
    焊接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等有害组织,国内为了消除钢轨闪光焊接头异常组织,细化晶粒,提高接头性能,一般会对接头进行正火处理。近年来,经对国内钢轨的焊接大检查发现,U71Mn钢轨闪光焊接头不管是否经过焊后正火处理,依旧发现马氏体组织存在。周清跃等[1-2]对钢轨焊接后空冷及其接头热处理后空冷的冷速进行研究,发现两者的实际冷速分别为0.9 ℃/s和0.5 ℃/s,低于U71Mn钢轨不出现马氏体等异常组织的最高冷却速度为2.5 ℃/s,但仍在U71Mn钢轨闪光焊接头中

    金属热处理 2023年6期2023-07-26

  • 形变马氏体对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生形变,产生了马氏体[1],并且不锈钢的变形量越大,马氏体的相变量越大。马氏体相变会导致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延伸性降低,从而导致工业生产设备失效。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该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方法普遍为通过不同的应变速率和变形量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预拉伸,从而预制出形变马氏体,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影响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笔者选用在冷变形下更容易产生形变马氏体的S30408、S30409、S32168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的低温环境下对材料进行相同变形量和应变速率的预拉伸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1期2023-02-09

  • 冷却速度对超高强马氏体钢的马氏体相变起始温度和硬度的影响
    81)超高强度马氏体钢因其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屈强比和耐磨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机械工业。马氏体钢的设计,往往涉及到马氏体相变起始温度(Ms点温度)以及硬度的确定[1]。淬火冷却速度是形成马氏体的关键因素[2]。Anell等[3]在研究淬火冷却速度对Fe-C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时指出:对于所有普碳钢和低合金钢,Ms点温度是随淬火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但高秋志等[4]和宁保群等[5]在研究淬火冷却速度对T91钢马氏体转变时的影响却发现,当淬火冷却速度较低时,

    金属热处理 2022年7期2022-07-26

  • 窄热滞Ti-Ni-Cu-Cr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形状记忆行为*
    状,然后冷却至马氏体M(单斜结构B19′相)状态下将其变形,再加热到A状态后合金回复特定形状的现象[2]。SME的机制是热诱发A↔M可逆相变[3]。SE指将合金在A状态下进行远超弹性极限的变形,卸载后合金形状自行恢复的现象。SE的机制是应力诱发A↔M可逆相变[4]。利用SME可制作热敏驱动元器件,利用SE可制作减震、阻尼元器件[5]。二元Ti-Ni SMA在使用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1)Ti、Ni价格贵,在A状态下硬度高,较难加工[6];(2)相变热滞较

    功能材料 2022年6期2022-07-08

  • 温度对马氏体和铁素体晶格常数影响规律*
    术研究了温度对马氏体和铁素体晶格常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晶格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但马氏体的衍射峰有分峰现象,而铁素体的衍射峰没有分峰现象.对马氏体的{110}和{200}衍射峰进行分峰处理,得到马氏体晶格常数a 和c 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但晶格常数a 的增大速度要大于c 的速度,即马氏体的正方度逐渐降低.当温度升至500 ℃时,马氏体正方度c/a=1.铁素体的晶格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马氏体晶格常数a 的基本相同,而与马氏

    物理学报 2022年9期2022-05-26

  • 低周疲劳变形过程中Fe-33Mn-4Si合金钢的微观组织演变
    错平面滑移和ε马氏体可逆相变,从而有效减少塑性损伤累积、延缓疲劳裂纹扩展、提高疲劳寿命、降低合金循环加工硬化。研究疲劳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有助于理解材料的疲劳力学行为。Nikulin等[9]对Fe-30Mn-4Si-2Al合金钢的研究表明:在低周疲劳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使合金钢力学行为具有3个不同阶段。第1阶段,循环变形诱发层错大量增殖引起初始循环加工硬化;第2阶段,层错的堆积逐步形成滑移带以及ε马氏体,滑移带的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局部变形主要使材料整

    材料工程 2022年4期2022-05-23

  • 变温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实验观察及立体图像模拟
    态相变领域里,马氏体相变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相变.马氏体相变有多种,变温马氏体相变是其中之一,它除了一般马氏体相变共有特点,转变速度快(约1 000 m/s)以及体积膨胀外,又多了一种温度因子.而如何能在变温条件下,实现观察和记录高速进行的马氏体相变过程这一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近年来很少见到有关这方面实验工作的报道.在教科书及有关专论中[1-5]见到的只是一些零星金相图片及相变温度和转变量之间关系的相变动力学曲线,而有关已经建立的变温马氏体相变动力学的理论公式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2-13

  • 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研究进展
    钢仍依赖进口。马氏体时效钢是一类特殊的超高强度钢,以无碳或者超低碳的铁镍马氏体为基,通过时效处理,在板条马氏体基体中析出细小弥散的金属间化合物来实现超高强度[1—2]。马氏体时效钢具有强度高、塑韧性好、热处理简单、焊接及冷热加工性优异等特点,已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精密模具、原子能和军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3—5]。文中将简述马氏体时效钢的发展历史,从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等方面综述马氏体时效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1 发展历程马氏体

    精密成形工程 2021年5期2021-09-23

  • 高强钢厚板热成形的入模温度研究
    淬火,使其发生马氏体相变,提高钢板的强度。热成形淬火过程中,板料发生的马氏体组织转变是强度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高强钢在热成形淬火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分布及演变,对获得理想力学性能的汽车构件具有重要意义。M NADERI等[1]采用有限元法对22MnB5钢进行热成形模拟,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A NAPIER等[2]研究了板料初始温度、应变量和应变速率对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f和马氏体含量的影响。王吉应等[3]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

    模具工业 2021年4期2021-05-06

  • 模具初始温度对高强钢厚板热成形的影响
    对高强钢热成形马氏体相变的影响。创建U形梁的热-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研究不同冲压速率下马氏体的平均转化率和分布的均匀性,来探索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其对高强钢热成形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然而,上述研究的对象多是高强钢薄板,目前针对厚板热成形的研究鲜有报道。随着节能减排法规的日益严苛,厚板热成形技术在商用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为此,本文以6mm厚的22MnB5钢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热成形淬火过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揭示模具初始温度对厚板热成形过程马氏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0年6期2021-01-25

  • 钽替代部分锰对锰钴锗合金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能的影响*
    于其兼具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转变,形状记忆效应可以由磁场进行驱动,因此比传统的温控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更多的优点,在发生马氏体相变时通常会出现丰富的物理现象,如巨磁电阻效应和磁热效应等[1-4]。磁制冷是一项新型制冷技术,因为其绿色环保和制冷效率高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因为磁制冷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磁热效应,因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巨磁热效应合金成为了研究重点[5]。按照相变类型,磁热效应可以分为基于一级相变和基于二级相变两种:一级相变通常具有较窄的温

    功能材料 2020年5期2020-06-05

  • 中脊马氏体的特异现象
    验中获得的特异马氏体组织,该马氏体组织尺寸大并且模样奇特,可以用“大而奇”来形容。组织尺寸长达0.19 mm,模样奇怪表现为该特异马氏体组织能生成奥氏体中脊,甚至生成近乎相互垂直交叉(接近90°)的两条奥氏体中脊。这种特异马氏体组织在一般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为了不让奇迹悄然消逝,让更多读者了解这一奇特现象,共同探讨相关机理,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初衷。笔者认为马氏体中脊就是晶界,指出马氏体相变的动力是压应力,而相应的切应力是由压应力衍生的产物。马氏体是金属材料的

    金属世界 2020年1期2020-01-16

  • Ni43Mn46Sn11-xTix合金的磁相图和磁热效应
    7],它们均在马氏体转变附近发生. 由于马氏体相和奥氏体相磁化强度的差异,使磁场驱动马氏体相变成为可能. 这些多功能特性正是由磁场驱动马氏体相变直接导致的.磁制冷技术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的一种新型制冷技术. 和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方式相比,具有节能、环境友好、效率高等优点. 目前,磁制冷技术产业化的挑战之一是开发在低场下具有大磁热效应的低成本磁制冷材料. Ni-Mn-X (X=Sn,Sb,In)合金作为一类很有希望的磁制冷材料,在马氏体相变附近的磁熵变较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09-24

  • 马氏体组织形貌形成机理
    014010)马氏体组织形貌形形色色。影响因素较多,如钢中的含碳量、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奥氏体化温度、冷却速度和转变温度等,以往用切变机制衍生出来的各类学说解释马氏体的组织形貌的成因,有“奥氏体-马氏体强度”学说,“滑移、孪生的临界切应力”学说和马氏体点学说等,均不能正确地解释实验现象,不正确。本文在简述马氏体的组织形貌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马氏体形貌的形成机制,应用这种新机制解释了马氏体组织形貌的成因,且与实际相吻合。1 马氏体组织形貌简述钢中的碳含量是影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9年4期2019-09-13

  • 不同工艺路径对汽车结构用590 MPa级双相钢组织的影响
    入锌锅温度,将马氏体转变移至出锌锅后的镀后冷却段;二是利用较强的设备能力,将带钢快速冷却到马氏体点,再利用感应加热器加热到460℃左右进入锌锅。两种不同的工艺路径得到的组织不同,进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国家去产能力度不减,打击“地条钢”持续发力,钢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钢铁工业迎来蓬勃发展的好时机,加之汽车轻量化和节能降耗等目标的确立,生产低成本高强度钢成为各大钢企的主攻方向。以相变强化为基础,由铁素体与马氏体组成的双相钢,具有低屈强比、高初始

    金属世界 2019年4期2019-07-23

  • 780 MPa级冷轧双相钢的组织调控与工艺优化
    相钢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以相变强化为基础,具有低屈强比、高的初始加工硬化速率[2- 3]以及良好的强度和延性配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纵梁、保险杠、悬挂系统等零部件,是汽车钢板的理想材料[4- 6]。为了提高780 MPa级冷轧双相钢产品的合格率和工艺稳定性,本文以某钢铁公司冷轧厂现场生产的DP780冷硬卷板为基料,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连续退火试验,重点研究了退火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与EBSD等手段研究了组织结构对力学性能

    上海金属 2019年3期2019-06-13

  • 拓扑模型在马氏体相变形状应变计算中的应用
    9020)合金马氏体相变属于位移型相变,它通过相界面处原子整体有序的“军事化”迁移完成母相至马氏体相结构之间的转变,此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宏观变形(形状应变)是马氏体相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晶体学特征,也是工业生产中钢铁材料强韧化处理的基础. 特别地,马氏体相变形状应变还与一类应用广泛的智能材料如 NiTi的形状记忆效应密切相关. 因此,全面探索合金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形状应变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合理控制材料微观组织,实现材料性能最大化. 文献[1]观察发现,马氏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2019-01-19

  • 模拟在汽车上使用状况的先进高强度马氏体钢的氢脆研究
    汽车时,高强度马氏体钢得到了很多大公司的关注。高强度马氏体钢的主要优点是强度高(950MPa~1700MPa),制造成本高,而且钢铁的可延展性及可锻造性差。同时,高强度马氏体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氢脆的现象。如果想要在汽车上使用高强度马氏体钢,就必须克服高强度马氏体钢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氢脆现象,保证汽车的行车安全。在本文中,研究了在汽车上使用的情况下,氢气对高强度马氏体钢材料以及结构上的影响。本文共研究了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不同负电势下与3.5

    汽车文摘 2018年6期2018-11-26

  • 低碳马氏体非调质钢研究进展和展望
    、贝氏体、低碳马氏体三大类型。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有了大量成熟钢种,我国已制定了非调质钢国家标准GB/T15712-1995。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冲击韧度较低,为进一步提高非调质钢的强韧性,开发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用于汽车前轴、转向节臂、高强度螺栓、连杆和货叉等。为了达到更高的强度和韧塑性,开发了低碳马氏体型非调质钢,本文将重点介绍这类非调质钢的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研究开发现状1. 国外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8年8期2018-08-23

  • 快速凝固Cu-Zr-Al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上较高温度发生马氏体相变[1],从立方相B2→单斜相B19′的相变,这是一种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2],基于马氏体相变Cu-Zr合金能够产生形状记忆效应且因相变温度高被称作高温形状记忆合金[3].有关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与形状记忆效应的关系已有许多研究[4- 12].研究表明,Cu-Zr基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在117℃以上[8],在该合金体系中加入第三组元元素将显著影响其马氏体相变,在Cu-Zr基添加20% Ni替代Cu原子将提高马氏体相变温度20℃[13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4-18

  • NiCoMnSb合金的相变和多功能特性研究
    记忆合金中,其马氏体转变不仅表现为晶体结构上的变化,而且由于晶格和磁性的强耦合,马氏体转变往往还伴随着磁性的变化. 这种磁性的突变,最为显著的是Ni-Mn-X (X=Sn,Sb,In)铁磁形状记忆合金[2]. 通过调控材料的成分、掺杂和制备条件,可以使Ni-Mn-X (X=Sn,Sb,In)合金经历从低温弱磁马氏体相到高温铁磁奥氏体相的转变,从而提高磁化强度的变化量[3-7]. 这使得这类合金中马氏体相变不仅可以像传统的形状记忆合金一样通过温度和压力来驱动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4-03

  • 钢铁的金相组织结构(三)
    魏氏组织。七、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称为马氏体马氏体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很差,几乎为零,用符号M表示,不能承受冲击载荷。马氏体是过冷奥氏体快速冷却,在Ms与Mf点之间的切变方式发生转变的产物。这时碳(和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只是由γ-Fe的晶格(面心)转变为α-Fe的晶格(体心),即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奥氏体)转变为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故马氏体转变是"无扩散"的根据马氏体金相形态特征,可分为板条状马氏体(低碳)和针状马氏体。(1

    新疆钢铁 2018年4期2018-02-10

  • 冲压速率对高强钢热冲压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从而得到均匀马氏体组织、强度在1500MPa左右的超高强度零件的新型成形技术[1],该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形件的力学性能,但高强钢热冲压是一个传热-变形-相变耦合作用下的高度非线性物理过程,影响参数多且复杂,易导致各种宏、微观缺陷的出现,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世界各国汽车行业、钢铁行业都投入大量精力,开展以硼钢为主的先进高强度钢板开发及热冲压技术的研究并取得长足发展。Zhu B等[2]基于ABAQUS对22SiMnTiB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7年6期2018-01-24

  • 3 种焊接工艺对马氏体时效钢性能的影响
    种焊接工艺对马氏体时效钢性能的影响马氏体时效钢由于其屈服强度大于1400MPa,是一种超高强度钢,且具有良好的韧性、抗疲劳性,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工业。但由于对这种钢的焊接工艺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了焊接这种钢的可行性。比较了传统焊接工艺(钨惰性气体焊接TIG和等离子体电弧焊PAW)和激光焊接(LBW)工艺。马氏体时效钢采用真空电弧重熔工艺(VAR)生产,并进行热轧和退火处理,其尺寸为1000mm×3200mm×3.3mm。在马氏体时效钢焊接完成后,

    汽车文摘 2017年5期2017-12-05

  • 焊接热循环对5Mn钢连续冷却过程中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连续冷却过程中马氏体相变的影响李军辉1,王红鸿1,李 丽2,吴开明1( 1. 武汉科技大学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430081;2.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35 )利用热模拟试验测定海洋平台用5Mn钢在不同焊接热循环下的热膨胀曲线,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峰值温度和冷却速率对5Mn钢连续冷却过程中马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焊接热循环下,5Mn钢室温组织均以板条马氏体为主;峰值温度为1320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10-25

  • 不锈钢水壶口径腐蚀行为的研究
    程中,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而形变马氏体在腐蚀介质中易先发生腐蚀,从而引发严重腐蚀损伤。关键词:腐蚀;非标200系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相变Abstract: Through the ways of chemical testing, metallographic analysis,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inspection technology, a study is conducted on the severe cor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10期2017-05-10

  • 新型马氏体不锈钢热冲压底盘零件的疲劳特性分析
    新型马氏体不锈钢热冲压底盘零件的疲劳特性分析现代汽车每减轻10%的质量,则可减少6.9%的燃料消耗,提高汽车经济性的同时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许多轻质材料如先进高强度钢和铝、镁、钛合金等都具有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潜力。然而,这些轻质材料的成本在1~10美元/kg,波动很大。除此之外,部分材料的可用性不高,与现有的冲压成形技术及装配工艺匹配性不高,导致加工过程成本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厂商开始使用不同种类的不锈钢实现汽车轻量化,其中马氏体不锈钢最为突出。文中对马

    汽车文摘 2016年6期2016-12-07

  • 金属材料马氏体相变声发射特性
    8)金属材料马氏体相变声发射特性蒋鹏,张璐莹,王骁,李伟(东北石油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庆 163318)利用声发射技术对45钢、GCr15钢和T12钢三种材料进行连续冷却条件下马氏体相变监测试验,并以相变声发射参量分布及波形特性为基础,分析了马氏体相变声发射信号的时频特性。结果表明,GCr15钢具有明显的等温马氏体相变特征,45钢、T12钢为变温马氏体特征,且片状马氏体声发射信号幅值与能量高于板条状马氏体,具有较宽的频率范围。马氏体相变;声发射;

    无损检测 2016年8期2016-08-30

  • 304L碟形封头冷温冲压变形研究
    过程中会转变为马氏体。利用TRIP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封头的强度,相变的作用可以增加材料的流动性,使封头在液氮、液氦、液氢等低温状态下能保持良好的性能。但是形变诱发马氏体含量过高有利于应力腐蚀裂纹形核,促进电化学溶解速率增大,成为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活性通道,因此十分有必要控制封头形变马氏体含量。奥氏体不锈钢封头冲压工艺是拉深和胀形工艺的结合。坯料在成形过程中经历复杂的变形路径,底部主要受到双向拉应力作用,产生双向拉应变,坯料发生减薄;凸缘部分受

    锻造与冲压 2016年14期2016-06-21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5Ni合金在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以上10 K(Ms+10 K)变形前后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微观组织. 结果表明,固溶态Fe-(14~21)Mn-5.5Si-8.5Cr-5N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随Mn含量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一方面,奥氏体屈服强度与应力诱发ε马氏体临界应力的差值随着M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即提高Mn含量增强了奥氏体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另一方面,Mn含量的提高减小了应力诱发ε马氏体的宽度,抑制了α' 马氏体的引入,从而提高了应力诱发ε马氏体的可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10期2015-10-31

  • 热机械训练过程中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组织演变
    织的演变,分析马氏体和奥氏体在热机械训练前后的变化情况,探寻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在热机械训练过程中记忆效应的内在机理。1 实验材料及方法实验材料为 Fe-15.5Mn-5Si-9Cr-5Ni,Fe-15.5Mn-5Ni-5Al,Fe-15.5Mn-5Si-9Cr-5Ni-0.5Mo(质量分数/%,下同),分别对应于试样1,2,3。经锻造后的铸件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173K,固溶时间为30min。固溶处理后,将试样加工成外径为48

    材料工程 2015年4期2015-09-14

  • 奥氏体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的相关无损检测方法
    奥氏体相转变为马氏体相,即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3]。大量研究[4-6]表明,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与马氏体含量有密切关系。文献[7]进一步指出,当马氏体相含量小于6%或大于22%时,材料的耐蚀性随马氏体相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马氏体相含量在6%~22%之间时,材料的耐蚀性又随马氏体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将加工制造及服役中的奥氏体不锈钢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防止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失效事故发生。1 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失效除机械失效外,奥氏体不

    无损检测 2014年7期2014-10-27

  •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五)
    014010)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五)刘宗昌,计云萍(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4 马氏体相变的阻力和马氏体点20世纪前叶始,对于马氏体相变热力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计算,对相变驱动力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取得一定成绩[6]。这里主要阐述相变阻力问题,研究分析相变阻力的内容和大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任何自然事物的演化过程中均存在驱动力,但也都受到阻力的作用。马氏体相变的阻力包括应变能、界面能等项,为正值。只有相变驱动力的绝对值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4年5期2014-09-26

  • 形变马氏体对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性能的影响
    检测研究院形变马氏体对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性能的影响石 凯 姜海一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奥氏体不锈钢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特种设备领域。本文针对常见的形变马氏体致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泄露这一失效现象,阐述形变马氏体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封头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为不锈钢封头的制造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以减少失效事故的发生。形变马氏体 奥氏体不锈钢 封头 力学性能 耐蚀性能基于石油化工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迫切需要,奥氏体不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4年2期2014-09-04

  • 力作用方式对定向CuAl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24)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是形状记忆合金的重要特性之一[1−4]。马氏体之间的逐级相变表现为以一种马氏体转变为另一种马氏体,它们具有同一基面和长周期层状堆垛的结构特征,只是堆垛顺序不同[5−6]。在应力作用下,1β′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由1β′马氏体转变为1α′马氏体或1γ′马氏体,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取决于马氏体的母相取向[7]。TAS等[8]研究 Cu-11.7%Al 合金拉伸变形过程中1β′马氏体相变,发现马氏体的母相取向与马氏体相变及其塑性变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4年4期2014-08-13

  • 304L不锈钢形变诱导马氏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
    不锈钢形变诱导马氏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董登超,张 珂,吴园园,胡显军(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江苏 张家港 215625)为准确测定304L奥氏体不锈钢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的含量,更好地解释该材料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机制,使用X射线衍射法对一系列形变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样品进行研究,采用Rietveld全谱拟合法对各物相含量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直接对比法、K值法进行比较,该法能最大限度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分析结果显示:304L奥氏体不锈钢形变过程中会发生α′和ε马

    中国测试 2014年6期2014-03-07

  •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六)
    4010)5 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及其误区1924年Bain提出了马氏体相变机制的第一个模型,为压缩应变模型。1930年提出第1个切变模型,在以后的40余年中提出了一系列切变模型,由于每个模型均难以与实际符合,不断修改或“完善”,到70年代共提出了8个晶体学切变模型。但最终所有的切变模型均与实际不符。马氏体相变的形核长大、马氏体形貌、缠结位错、精细孪晶、微细层错、位向关系、表面浮凸等试验现象均不能用切变机制作出明晰而合理的解释。晶格切变耗能太大,相变驱动力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4年6期2014-01-10

  • 高碳钢中马氏体的组织结构及形成机制
    钢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结构不同,而且奥氏体晶粒的尺寸不等、成分均匀性不同时,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组织形貌也不相同。工业用钢淬火马氏体组织结构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钢的成分、加热温度、淬火冷却方式不同,得到的马氏体组织形貌形形色色,亚结构也极为复杂,至今观察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观察马氏体的组织形貌与亚结构是研究马氏体相变机制的重要试验方法;另外,组织结构与使用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马氏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机械工程材料 2013年3期2013-08-16

  • 亚稳定β钛合金中等温斜方马氏体α″相的形成
    成分的差异,其马氏体相以密排六方晶系或斜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呈现。目前钛合金中形成斜方马氏体α″相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合金在β相区固溶然后快速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形成斜方马氏体α″相,另一种是合金亚稳定β相在室温下的变形过程中形成斜方马氏体α″相。斜方马氏体α″相的形成可以在合金相变开始时清楚的分辨出来,如果相变发生在较高的固溶温度下,可以观察到斜方马氏体α″相向密排六方结构的α相转变。采用Time-Resolved HEXRD(时间分辨高能X射线衍射仪)可

    钛工业进展 2013年1期2013-02-14

  • 近β 钛合金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孪晶及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来发生形变。当马氏体相变的温度低于室温时,β 相可以被应力诱导转化为密排六方α'相或正交α″马氏体相,影响钛合金的力学性能。澳大利亚学者将热轧得到的近β 钛合金(Ti-25Nb-2.9Mo-3Zr-2Sn)圆棒在820 ℃固溶1 h 空冷后,加工成φ5 mm×6 mm 及φ6 mm ×7 mm 的试样,分别进行应变速率为10-3s-1的准静态压缩实验及应变速率为103s-1的动态单轴压缩实验。显微组织观察表明,不同应变速率压缩的试样

    钛工业进展 2013年3期2013-02-14

  • 马氏体不锈钢腐蚀性能的研究
    030024)马氏体不锈钢是在常温下金相组织为马氏体的不锈钢,它的成分和铁素体不锈钢相似[1]。其化学成分具有以下特点:含有大于12%的铬,不含镍或含有少量镍(≤2.0%),高碳(一般大于0.1%)[2],从而导致马氏体不锈钢在含有氯化物或硫化物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变差,只适合于轻度腐蚀的环境中,如大气、水蒸汽等[3]。针对马氏体耐腐蚀性能的不足,目前改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低碳和高镍以获得低碳马氏体;二是加入钼来提高其耐蚀性。铁素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敏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2年6期2012-11-20

  •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NiMnGa相界面运动的能量和热滞后
    铁磁性和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特性的金属间化合物.NiMn-Ga合金除具有磁场控制的双向形状记忆效应外,还具有非常大的磁感生应变,因此该材料集传感和驱动功能于一体,是新型磁驱动记忆侯选材料,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多年来,人们对该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磁感生应变、马氏体相变、磁性起源等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4],对非正配分比NiMnGa合金以及各种掺杂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取得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成果[5-7].研究

    重庆高教研究 2012年3期2012-10-08

  • Cu-12%Al合金线材的马氏体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Al合金线材的马氏体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刘锦平1,2, 刘雪峰1,2,黄海友1,2,谢建新1,2(1.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 北京科技大学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3)采用连续定向凝固技术制备Cu-12%Al(质量分数)合金线材,通过改变熔体温度获得不同结构的马氏体,研究马氏体取向和形貌对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拉速度为10 mm/min、冷却水温为20 ℃、水流量为400 L/h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1年5期2011-11-24

  • 低温时效处理对铁磁形状记忆合金Mn2NiGa的结构、相变和磁性能的影响*
    ,提升了体系的马氏体相变温度,使母相在时效温度下转变成马氏体相,并在其中测量到高达900 Oe的矫顽力.由于这种马氏体相的逆相变温度大幅提高,外推获得其居里温度在530 K附近.细小析出相的粗化使内应力消失,样品又回到母相状态.观察到细小析出相粗化的两个阈值温度,分别为423 K和485 K.铁磁形状记忆合金,Mn2NiGa,时效处理,内应力PACS:75.20.En,81.30.Kf1.引言铁磁形状记忆合金(ferromagnetic shape mem

    物理学报 2011年7期2011-08-15

  • TB6钛合金热变形诱导马氏体转变
    合金热变形诱导马氏体转变欧阳德来1,2,鲁世强1,崔 霞1,李 鑫1,黄 旭3(1. 南昌航空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 33006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 210016;(3.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 100095)为研究 TB6钛合金在 β相区热变形后快冷过程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的转变行为,采用圆柱试样在Thermecmaster−Z型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压缩试验,并计算β相条件下的稳定系数,观察热变形组织,测试材料的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0年12期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