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分裂

  • PHH3改良计数方法在核分裂计数中的应用价值
    、后期与末期的核分裂象均呈阳性表达,而在分裂间期及核固缩、核碎裂均不表达。它是研究细胞核有丝分裂特异性较高的抗体之一,近年来被用于研究和肿瘤核分裂相关的一些项目。然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PHH3的阳性细胞计数要远高于HE染色下核分裂计数。分析原因,考虑是PHH3染色存在某些未知的细胞非特异着色,从而造成计数远高于实际核分裂数,而人工在HE下计数核分裂,仅计数形态明确的核分裂[3],由此造成了计数差异,那么,PHH3这个抗体对于病理医生到底还有没有帮助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4期2023-07-17

  •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cm者71例;核分裂象数:≤5/HPF者81例,6~10/HPF者109例,>10/HPF者57例;GIST危险度分级:极低或低危62例,中危77例,高危108例;CD117阳性238例,阴性9例;Dog-1阳性234例,阴性13例;CD34阳性208例,阴性39例;Ki67:<5%者90例,≥55%者157例;术后服用伊马替尼:是121例,否126例。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确诊为GIST,经手术治疗;(2)年龄≥18岁;(3)初诊病例

    安徽医药 2023年2期2023-02-01

  • 胃肠间质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
    所占比例不定。核分裂象根据肿瘤危险呈度不同可见不同程度的核分裂象,并可见出血、坏死及瘤巨细胞。2.3 免疫组化 肿瘤细胞较强的表达CD117(24例)、DOG1(22例)、CD34(22例),vimientin均(+),S-100蛋白(+)1例,SMA(+)4例,desmin(+)2例。3 讨论结合GIST组织结构改变、免疫组化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下面就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展开讨论。3.1 组织起源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983年Ma

    健康之友 2022年20期2022-11-25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价值探讨
    0 cm以上、核分裂像大于10个/50HPF、非胃部位及NIH危险度分级为高危组患者明显多于低NLR组;FIB与GIST患者的肿瘤直径、肿瘤核分裂像及NIH危险度分级有相关性(P0.05);高FIB组肿瘤直径在10 cm以上、核分裂像大于10个/50HPF及NIH危险度分级高危组患者明显高于低FIB组。表1 NLR、FIB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2.3 NLR联合FIB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NLR联合FIB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即:组1,N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07

  • 恶性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可见瘤巨细胞,核分裂(1个/50HPF)(图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Vimentin(+)、H-caldesmon(+)、Myoglobin(-)、PCK(-)、CK7(-)、S-100(-)、CD10(-)、CD117(-)、Er(-)、Pr(-)、c-erbB-2(-)、PDL1(-)、P53(+,约40%)、Ki-67(+,约10%)(图2)。病理诊断考虑:1.奇异型平滑肌瘤;2.平滑肌肉瘤。建议送上级医院进会诊一步明确。遂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3期2022-07-28

  • 推荐一种新的头颈部腺泡细胞癌分级系统和NR4A3免疫组化的诊断价值
    4个病理参数(核分裂计数、坏死、肿瘤边界和浸润性边缘的纤维化)的3级分级方案。与低/中级别相比,高级别AciCC定义为核分裂计数≥5个/10 HPF 和(或)坏死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高级别AciCC的5年总生存率为50%,而低级别或中级别AciCC的5年生存率为100%。与低级别或中级别AciCC相比,高级别肿瘤与年龄较大、肿瘤较大、局灶性而非弥漫性酶原颗粒、实性结构、浸润性肿瘤边界、浸润性边缘的纤维化、淋巴血管侵犯、神经周围侵犯、切缘阳性、高pT和p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12期2022-02-11

  •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4 例临床病理分析
    缺乏显著异型,核分裂象≥4/10 HPF 的病例被命名为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MACF),由Irving等[2]于2006 年首先发现,生物学行为表现为良性或低度恶性潜能,预后与FS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收集4 例MACF,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诊断的4 例MACF 临床病理资料,年龄24~65 岁,中位年龄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2022-01-26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肿瘤最大直径、核分裂数,并对患者危险度进行分级。60例患者均进行CT扫描,在CT平扫基础上进行三期增强扫描。螺旋CT扫描的具体措施如下:①患者接受螺旋CT扫描前8h禁止饮食、饮水,保持胃部排空状态[3]。②患者接受螺旋CT扫描前30min口服温开水1000mL,使胃部充盈。③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时保持仰卧位,从患者隔顶部至骼棘进行螺旋CT扫描[4]。④患者进行三期增强扫描时需静脉注射造影剂,以高压注射器进行肘前静脉注射,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型,以欧乃派克为造影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2期2021-04-02

  • 浅表性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一例
    ,染色质粗糙;核分裂像罕见(<1个/10HPF),病理性核分裂像和肿瘤性坏死未见;肿瘤间质稀少,局灶可见陷入其中的胶原、脂肪及血管,背景内局灶成簇的黄瘤样泡沫细胞,少量薄壁脉管(图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CD34和Vimentin弥漫性、强阳性表达(图3),局灶表达Fli-1和CD10,个别表达p53。SMA、CK ( AE1/AE3)、EMA、CD31、S-100、HMB-45、Melan-A、Desmin、STAT6、Fli-1均 为 阴性;泡沫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03-09

  • 子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固性坏死表现,核分裂像不足5 个/10HPF,有别于平滑肌肉瘤。然而,部分平滑肌肿瘤拥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其临床体征一般介于子宫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间,难以准确鉴别,认为有恶性潜能表现,临床将这一病理过程称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TUMP),此疾病较为罕见,其隶属子宫平滑肌肿瘤范畴,依据2003 年WHO 相关标准,STUMP 并非能够按照既往诊断、鉴别子宫平滑肌肿瘤的方式实施诊断,且当下该病复发风险及进展至子宫平滑肌肉瘤风险均在探究阶段,而这种不确定性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2020-12-04

  • 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空心针活检与术后病理分级的一致性
    0 HPF时,核分裂计数为所有高倍视野计数的总和。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ann-Whitney检验对比CNB与SEB分级的一致率;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穿刺肿瘤长度范围与分级一致率的相关性,P2 结果1 486例ICNST患者中SEBⅠ级44例,Ⅱ级1 201例,Ⅲ级241例。与CNB结果分级一致1 220例(82.1%),不一致266例(17.9%)(表1)。44例SEBⅠ级患者中,23例与CNB分级一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9期2020-11-03

  •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燕,张 靓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mitotically active cellular fibroma,MACF) 是由 Irving等[1]于2006年命名,其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丰富,细胞梭形,排列呈束状或漩涡状,细胞有轻-中度或无异型性,但核分裂象>4/10 HPF[2,3]。 国内多为个案报道,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比较困难,该文收集5例MACF进行观察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9期2020-09-23

  • 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进展研究
    径<2 cm,核分裂<5个/50HPE;②低度危险:肿瘤直径介于2~5 cm间,核分裂<5个/50HPE;③中度危险:肿瘤直径介于2~5 cm间,核分裂介于6~10个/50 HPE间;④高度危险:肿瘤直径>5 cm,核分裂>10个/50HPE,或不计核分裂数量,肿瘤直径>10 cm。4 GIST的病理诊断若肿瘤能够切除,则会在术后行免疫组化与组织学病理诊断[3]。若肿瘤难以切除,则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治疗,以获取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穿刺活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6期2020-07-25

  • 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 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者肿瘤位置以及核分裂象、囊肿是否发生病变之间、单发或多发的差异明显,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类型、性别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3 讨论表1 Ki-67 表达与GIST 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n(%)]胃肠道间质瘤本身生学行为与其他肿瘤相比复杂多样性强,故无法通过简单和良恶性对其进行定义。根据临床和组织学特征较难区分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因此胃肠道间质瘤通常情况下都会被认定为恶性倾向,并且在不同部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7期2020-06-19

  • 皮肤非典型Spitz肿瘤1例
    含黑色素细胞,核分裂象不易查见。越往真皮深层瘤细胞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细胞内黑色素逐渐减少,瘤细胞散在分布于胶原纤维背景内,核分裂象易见,可见个别非典型核分裂象(图2)。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胞质均丰富红染,核仁较小但易查见。可见少量多核细胞,但细胞异型性小。真皮层炎细胞浸润不明显。肿瘤内不见出血和坏死,也未见脉管和神经侵犯。免疫表型:肿瘤细胞Melan-A(图3)、p16(图4)和S-100蛋白均(+),CK、HMB-45、ALK、BRAF V600E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4-20

  • 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胞核两端圆钝,核分裂象少见且核的异型无或轻度,诊断子宫经典型平滑肌瘤并不困难。但在少数子宫平滑肌肿瘤中有特殊组织学改变,如具有上皮样分化及黏液样分化的平滑肌肿瘤,在诊断平滑肌肿瘤时有更加严格的诊断标准[7]。3.2 核分裂象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核分裂象是鉴别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核分裂象的计数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浓染、退化或固缩的核常干扰核分裂象的计数,临床核分裂象计数较为困难且重复性不高。因此,有学者[8]提出用PHH3或Ki-67等免疫标记帮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11期2020-02-28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探讨
    状,异型性小,核分裂罕见,常伴玻璃样变,而高危进展的肿瘤中瘤细胞明显密度增高,梭形细胞肥胖或呈卵圆形,核深染、核浆比增高,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增多,可见出血、凝固性坏死(图8),或呈明显的肉瘤样改变[4]。④免疫组化结果: 该组20 例患者均表达CD117(图9),DOG-1(图10),CD34 不同程度阳性。图1 HE*100 编织状、旋涡状结构图2 HE*100 局灶呈上皮样、器官样结构图3 HE*100 菊形团样结构图4 HE*100 梭形细胞呈神经鞘

    系统医学 2019年20期2019-12-04

  • 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评估分析
    肿瘤≤2cm,核分裂象≤5/50HPF,肿瘤原发部位为任何部位;低危:肿瘤>2~5cm,核分裂象≤5/50HPF,肿瘤原发部位为任何部位;中危:肿瘤≤2cm,核分裂象6~10/50HPF,肿瘤原发部位为任何部位,或肿瘤2~5cm,核分裂象6~10/50HPF,肿瘤原发部位为胃,或肿瘤≤2cm,核分裂象6~10/50HPF,肿瘤原发部位为任何部位,或肿瘤5~10cm,核分裂象≤5/50HPF,肿瘤原发部位为胃;高危:肿瘤破裂,或肿瘤>10cm,或肿瘤>5cm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0期2019-10-23

  • CT检查评估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实验研究
    肿瘤大小、病理核分裂像和病变发生部位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类:①极低度危险性:肿块最大径<2 cm,核分裂像<5/50HPF;②低度危险性:肿块最大径2~5 cm,核分裂像<5/50HPF;③中度危险性:肿块最大径5~10 cm,核分裂像<5/50HPF或最大直径<5 cm,核分裂像6~10/50HPF;④高度危险性:肿块任意大小、核分裂像>10/50HPF或肿块最大径>10 cm,或肿块最大径:>5 cm、核分裂像>5/50HPF。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22期2019-09-13

  •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滑肌瘤,局部为核分裂像活跃的平滑肌瘤,随访至今(2.7个月)未复发或转移。2. 病理学检查:肿物均为单侧,境界较清楚,最大直径0.5~8 cm,4例患者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仅1例明确报告为卵巢平滑肌瘤,其余3例术中冰冻结果分别为卵巢间叶源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术后行常规石蜡病理,低倍镜下示肿瘤与卵巢界限清楚(图1A),高倍镜下示肿瘤呈束状交织排列,细胞梭形,胞浆嗜酸,核呈杆状,两端钝圆,核分裂未见或少见(1B);其中1例肿瘤细胞丰富,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5期2019-09-03

  • 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②镜下观察并对核分裂象计数;③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p53蛋白的表达。具体操作: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具体步骤按试剂盒(美国Pako公司),细胞核出现红色颗粒视为表达阳性,进行计数,计算百分比。表1 两组患者核分裂象计数和PCNA、p53蛋白阳性细胞数比较(±s)表1 两组患者核分裂象计数和PCNA、p53蛋白阳性细胞数比较(±s)组别 例数 核分裂象数 PCNA蛋白阳性细胞数 p53蛋白阳性细胞数对照组 12 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2019-04-30

  • 263例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治及复发因素分析
    免疫组化表型、核分裂像、手术方式、复发危险度分级等资料。1.2 检查及确诊方法 263例中,138例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平扫和/或增强),检出腹部肿物者126例,检出率为91.30%;192例行内镜检查(包括胃镜或结肠镜),内镜直视下见到肿物者172例,检出率为89.58%;112例行超声检查,发现肿物者60例,检出率为53.57%;行超声内镜检查(EUS)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者分别为47例及10例。所有患者最终以病理检查确诊为GIST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2期2019-03-21

  • 左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细胞性纤维瘤1例
    型,可见核仁及核分裂像,倾向于偏恶性的肿瘤。遂行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为1.(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意见为富细胞性纤维瘤(大小5*4cm,局灶核分裂像约3~4个/10HPF)。2.(双侧)宫旁组织及网膜组织未见肿瘤累及。后患者于UPMC会诊,会诊意见为:梭形细胞肿瘤,部分区域细胞增生活跃,局灶区域细胞稀疏,肿瘤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偶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MA,BCL2,CD99,calretinin少细胞区弱阳性,Inh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2019-02-09

  • 胃间质瘤组织中Ki-67表达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倍镜视野下记录核分裂象计数,参照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分级标准[3]进行危险度分级,将其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4组。极低危51例,低危59例,中危31例,高危22例。2 结果2.1 Ki-67表达与GST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Ki-67表达在性别、有无溃疡形成、肿瘤直径、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表1 Ki-67表达与GST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注:除年龄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外,其他均为Fisher

    山东医药 2018年41期2018-11-22

  • 食管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
    圆形,胞浆少,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g A(-),Syn(+),TTF-1(+),vimentin(-),CAM 5.2(+),CD 56(+),CK(+),CK 7(-),Ki-67(+ 87%),病理诊断为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化验血清CEA 104.5 ng/ml(正常参考值范围0~5.0 ng/ml)。于我院行EP(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化疗,化疗4个疗程后复查颈部、胸部、上腹部CT提示右锁骨上窝、纵隔和颈部发淋巴结影较前缩小,最大约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2018-10-29

  • 64例小肠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
    病灶最大直径、核分裂象数以及是否破裂等因素,SIST危险度分级如下,(1)极低危险度:肿块最大直径小于2 cm,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50 HPF;(2)低危险度:肿块最大直径2~5 cm,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50 HPF;(3)中危险度:肿块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2 cm,核分裂象大于5/50 HPF;(4)高危险度:肿块最大直径大于2 cm,核分裂象大于5/50 HPF或肿瘤最大直径5~10 cm,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50 HPF或只要肿瘤直径大于10

    重庆医学 2018年11期2018-05-10

  • 垂体癌
    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 HE染色 ×200 图2 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肿瘤细胞Ki⁃67抗原标记指数增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 ×200Figure 1 Optical microscopy findings showed nuclear atypia of tumor cells,and mitotic activity could be seen. HE staining ×200 Figure 2 Optical microsc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3期2018-05-07

  •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核,两端钝圆,核分裂较少。少数患者可见玻璃样、黏液样变性、囊性变等。15例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占29.41%。于镜下进行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密度较周围肌层高,细胞异型不可见,核分裂不明显。10例为特殊组织学平滑肌瘤,占19.61%。分为四种类型:(1)上皮样。,共3例,占30.00%(3/10),肿瘤细胞主要呈上皮样,可见丰富的胞浆,呈索状排列;(2)多形性。,共2例,占20.00%(2/10),瘤细胞形态多样,核多形,正常细胞背景上可见高度异型细胞分布,核

    医药前沿 2018年13期2018-04-20

  • 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
    准:通常情况下核分裂对象<5个/10 HPE, 无丰富的肿瘤细胞, 无弥漫异型存在;②富于细胞型的平滑肌瘤标准:通常核分裂对象为0~4个/10 HPE,大面积位置均没有出现束状细胞排列现象, 存在丰富肿瘤细胞, 未出现异型性;③奇异型平滑肌瘤标准:性质为多核, 存在比较丰富的细胞质, 核内存在包涵体, 无任何核分裂情况出现;④不典型平滑肌瘤标准:通常情况下核分裂对象在0~2个/10 HPE, 无丰富细胞质或不存在十分丰富的细胞质, 表现出轻度异型;⑤平滑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2018-01-18

  •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突变
    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可见 HE染色 ×200 图2 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肿瘤细胞胞质弥漫性表达GFAP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 ×200Figure 1 Optical microscopy showed anaplastic astrocytoma with moderate cellularity,marked nuclear atypia and mitoses. HE staining ×200 Figure 2 Optica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9期2017-11-30

  • 脑膜黑色素瘤
    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 ×400 1b肿瘤组织侵犯大脑皮质 ×100Figure 1 Optical microscopy findings HE staining The tumor cells were arranged in nest or sheet,with large vesicular nuclei,prominent nucleoli and brisk mitotic activity(Panel 1a). ×400 Tumor ce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5期2017-11-22

  • 细胞性神经鞘瘤
    100 1b 核分裂象易见 X200Figure 1 Optical microscopy findings HE staining Cellular schwannoma is encapsulated and comsists mostly of Antoni A tissue,with increased cellularity(Panel 1a). X100 Mitoses are regularly seen(Panel 1b). X200细胞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7期2017-11-21

  • 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
    达在肿瘤部位、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部位、核分裂象、单发或多发及危险度分级有相关性(P胃肠道间质瘤;Ki-67;临床病理;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0.1%~3%,发病率为6.5~14.5/100万,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分别为胃(40%~60%)、小肠(30%~40%)、结直肠(5%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11-20

  • 胃肠间质瘤14例及胃肠外间质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小、原发部位、核分裂象及肿瘤有无破裂等方面将该类肿瘤危险度分为极低、低、中等和高度等四个等级。高度风险性的指标包括:①肿瘤浸润周围组织。②肿瘤出现转移。③肿瘤破裂。④肿瘤最大径大于10cm或核分裂象大于10个/50HPF。⑤肿瘤最大径大于5cm,同时核分裂象大于5个/50HPF。⑥肿瘤最大径2.1cm~5.0cm,核分裂大于5个/50HPF,非胃原发。⑦肿瘤最大径5.1cm~10.0cm,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个/50HPF,非胃原发。中等风险性指标包括: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期2017-11-03

  • 卵巢富细胞纤维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
    患者的肿瘤细胞核分裂象活跃,核分裂象5~7个/10个高倍视野(high power fields,HPF),3例患者的肿瘤中含少量(少于10%)性索成分,4例见黄素化细胞。随访1~10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卵巢富细胞纤维瘤是纯间质肿瘤,可有核分裂象增多、伴有少量性索成分及黄素化。部分患者合并胸腹水及CA125升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为避免误诊以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认识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纤维瘤 富细胞纤维瘤 纤维肉瘤 成年型颗粒细胞瘤卵巢纤维瘤是卵巢最常

    中国肿瘤临床 2017年18期2017-11-01

  • 10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肿瘤原发部位、术后服用伊马替尼、Ki67指数与GIST复发转移有关(P胃肠道间质瘤;复发转移;伊马替尼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从食管到直肠及腹膜的任何地方均可发生[1],一般将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肿瘤原发部位作为可靠的预后指标[2]。手术治疗是GIST的首选方式[3],伊马替尼分子靶向治疗使GIST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诊断技术的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6-05

  • 睾丸细胞性纤维瘤1例
    ,可见小核仁及核分裂象(1~3个/10 HPF)(图4),无出血及坏死,可见薄层纤维组织包膜,睾丸实质未见累及。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弥漫阳性(图5),ER、PR、SMA和CD99均阳性,Calretinin点状阳性(图6),CKpan、desmin、inhibin和S-10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5%。病理诊断:左侧睾丸细胞性纤维瘤。图1 左侧睾丸见一境界清楚的肿物 图2 睾丸内见灰白色结节状肿物图3 肿瘤境界清楚,未侵犯周围睾丸组织 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4-14

  •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细胞梭形,核分裂象(2~10)个/10HPF。3例可见凝固性坏死,细胞核无或轻度不典型性;5例细胞核弥漫性中到重度不典型性,未见凝固性坏死。8例p16呈局灶阳性、PR呈弥漫强阳性,1例p53弥漫强阳性。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STUMP的组织病理学介于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之间,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辅助诊断或预后评估可能有帮助,STUMP具有复发或转移风险,需密切随访。子宫肿瘤;诊断;预后;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多数子宫平滑肌肿瘤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组织

    重庆医学 2016年22期2016-09-16

  •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例
    可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易见(0-4/10HFP),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间质部分呈粘液样变,散在小血管及红细胞外渗,伴较多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为Vim(+),SMA(弱+),ALK(+),CK(+),S-100(-),Desmin(-),P53(-),Ki67(5%+)。病理诊断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MT),图1~图4。2 讨论IMT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间叶性肿瘤,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归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8期2016-09-14

  • 胃肠间质瘤26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性潜能:良性:核分裂象≤5个/50 HPF, 大小≤10 cm;恶性:核分裂象>5个/50 HPF,大小>2 cm;未确定恶性潜能:核分裂象>5个/50 HPF, 大小≤2 cm。2 结果2.1 大体 肿瘤直径1.7~18 cm, 肿瘤向黏膜面及浆膜面隆起, 黏膜面光滑或溃疡形成, 切开部分肿瘤边界清楚, 灰白灰褐色, 编织状, 质中, 部分肿瘤与周围界限不清, 灰红灰褐色,可见出血坏死, 其中2例肿瘤在浆膜面部分区域出现破裂。2.2 镜检 根据肿瘤细胞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2015-02-01

  • 手术治疗食管胃肠间质瘤一例
    、囊性变,可见核分裂像(>10个/50HPF)。肿瘤局部与肺组织粘连并侵及肺组织内、肺组织切缘未见肿瘤。一步法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D117(+++),DOG-1(+++),CD34(+++),SMA(- ),S-100(-),CKAE1/AE3(-),CK7(-),CK5/6(-),P63(-),TTF-1(-),CgA(-),Syn(-),CD56(-),WT-1(-),Calretinin(-),LCA(-),CD3(-),CD20(-),CD68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4期2014-10-16

  •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cm 19例;核分裂数0~5/HPF 85例,5~10/HPF 79例,>10/HPF 21例;ki-67指数10%35例。1.2 方法本组18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84例患者进行胃肠道间质瘤完整切除,1例进行姑息切除。其中86例行胃部分切除术,46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8例行Whipple术,6例行食管肿物切除术,其余患者行其他手术方式治疗。24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35例辅助使用伊马替尼治疗,400 mg/d,1次/d。1.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进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9期2014-09-13

  • 子宫非典型性平滑肌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雾状。6例可见核分裂,核分裂象<5个/10 HPF。合并妊娠者见肌纤维出现明显透明变性。3 讨论3.1诊断 子宫非典型性平滑肌瘤又称多形性、奇异型平滑肌瘤或“合体细胞性”平滑肌瘤, 是子宫平滑肌瘤少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为良性过程。非典型性平滑肌瘤表现在肿瘤细胞的形态多样, 细胞核增大、多核、核仁增多、出现巨核细胞, 有一定异形性。可见细胞核分裂, 本文11例核分裂象<3个/10 HPF。无病理性核分裂。非典型性细胞可单个或多灶弥漫分布, 常有云雾状、胞质粉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0期2014-07-18

  •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8499)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在临床中属于比较少见的肿瘤,其临床组织学经常呈现为梭形肿瘤,核分裂象在4个/10 HP以上,但是其细胞并无典型性的特征[1-2]。对该病的报道比较少,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比较困难。临床中如何加强该病的鉴别与诊断是医师们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对2012年3月榆林子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该病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患者,

    医学综述 2014年15期2014-03-28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参照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和肿瘤原发部位,分为四个级别: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并根据分级进行分组:极低度危险组(极低度组)14例、低度危险组(低度组)19例、中度危险组(中度组)9例、高度危险组(高度组)18例。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GIST免疫组化表达60例标本中CD117、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6.7%、91.7%;Desmin、SMA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3期2014-03-06

  • 绝经期女性阴道后壁胃肠道外间质瘤1例
    )胃肠间质瘤,核分裂数1/10 HP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A117(+)、DOG-A(+)、SMA(+)、CD34(+)、Desmin(-)、Ki67(阳性率1%)、NSE(+)、S-100(-)。术后嘱患者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2 讨 论在妇科肿瘤中,来源于阴道的肿瘤只占1%,并且大部分为平滑肌瘤,只有2%为间质瘤,有学者认为该类肿瘤起源于直肠阴道隔。而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胃肠道外间质瘤是指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胃肠道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9期2014-01-26

  • 胃肠道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
    析显示,预后与核分裂像、肿瘤大小、周围粘连、转移、腹水等因素有关(P<0.05)。将5个因素引入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核分裂像、腹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见表1、2。3 讨论GIST发病率低,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可见于任何年龄和部位,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以50~70岁为高峰年龄组。最常发生于胃(50% ~70%),其次为小肠(20% ~30%),其余为结直肠和其他腹部器官(如网膜、肠系膜、腹膜后)[1]。Emory等[2]报道在1

    河北医药 2013年13期2013-11-07

  • 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一例
    增生活跃,可见核分裂。如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临床误诊误治,我院近期收治一例乳腺幼年性纤维腺瘤,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女,15岁,于2013年2月无意中被发现左侧乳腺有一肿物,约杏核大小,无明显红肿、寒战、疼痛及其他不适,当时未曾治疗。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来我院就诊。乳腺钼靶检查:肿瘤大小2 cm×1.5 cm×1 cm,形状规则,血管增生、结构未见紊乱,钙化灶未见。专科检查:双侧乳房对称无畸形,皮肤无发红、肿胀、湿疹、溃疡、橘皮样改变,无酒窝征。于左侧

    海南医学 2013年19期2013-08-02

  • 病理性核分裂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王雪婷病理性核分裂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王雪婷肿瘤的病理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病理性核分裂像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一个可靠指标。笔者在近年来收集的148例良性病变的病理切片标本中也发现了病理性核分裂像,于是对病理性核分裂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产生质疑并进行了一些“求证”,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参考。病理性核分裂像;异型性;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病理检查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案的确立,实施及患者的预后,在临床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2期2013-02-02

  • 胃肠道间质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
    列,其中11例核分裂数<5个/50HFP,3例核分裂数6~10个/50HFP,3例核分裂数>10个/50HPF。2.2 免疫组织化学CD117(100%病例+)CD34(75%病例+)SMA(30%病例灶性+)Desmin(—)S-100(—)3 讨论3.1 临床特征GIST好发于中老年,平均年龄50~60岁,较少发生40岁以前,约60%~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不到10%发生在其他部位(食道、结肠、直肠、肠系膜、网膜、腹膜等)[2]。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1期2012-11-20

  • 胃血管球瘤10例病理特征分析
    性,9例均未见核分裂象和坏死,1例偶见核分裂象。③免疫组化:石怀银[1]等报道4例肿瘤细胞SMA、laminin和vimentin均为(+),其中1例CD34局部弱(+);而CD117、S-100、desmin、CgA、Syn和CK均(-)。葛建荣[3]报道1例SMA、calponin(+), S-100蛋白、CgA局灶(+),CK、CD45、CD99(-)。贾晓慧[4]报道1例vimentin、SMA(+),desmin、CD34(-)。崔敏[5]等报道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4期2012-04-13

  • 老年患者胃肠道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
    片同时选取肿瘤核分裂最明显的蜡块,全部病例均由本院病理科医师重新诊断,且对可疑病例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ST的生物学行为分级参照Fletcher等[2]的分级标准:(1)极低危险组:肿瘤直径<2 cm,核分裂相<5/50高倍视野;(2)低危险组:肿瘤直径2~5 cm,核分裂相<5/50高倍视野;(3)中危险组:肿瘤直径<5 cm,核分裂相6~10/50高倍视野,或者肿瘤直径5~10 cm,核分裂相<5/50高倍视野;(4)高危险组:肿瘤直径>5 cm

    实用老年医学 2012年3期2012-02-08

  • 子宫平滑肌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中重度异型,核分裂象易见,见三相病理核分裂象;例2多灶不规则地图状坏死,灶周细胞丰富,轻度异型,核分裂象>10/10 HPF,局灶一个高倍视野可近10个。2 讨论子宫平滑肌肉瘤是子宫常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与良性平滑肌瘤之比为1:200[1],常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临床表现似子宫肌瘤,多为肌壁间单发,可有清楚的假包膜,也可浸润弥漫性生长与肌层界限不清,切面较平滑肌瘤颜色深,质软,编织状结构不清,常见多灶、片状、边缘不整、随意分布的出血和坏死。组织学检查是诊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4期2012-01-29

  • 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病理特征及p53、PCNA表达的意义
    ma,CL)、核分裂活跃型子宫平滑肌瘤 (mitotically active leiomyoma,MAL)、 上皮样平滑肌瘤(epithelioid leiomyoma,EL)、奇异型平滑肌瘤(bizarre leiomyoma,BL)、恶性潜能未定型平滑肌瘤(smooth muscle tumo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STUMP)亚型[1~4]。 本研究对 57 例交界性子宫肌瘤重新进行组织学诊断,分析其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9期2011-06-01

  • 肠道间质瘤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具有诊断意义。核分裂计数:>5/50HPF可为良恶性的参考指标。本组病例,免疫组化:CD117(+)10例,CD34(+)9例、核分裂计数>5/50HPF为5例。2.3 CT表现与病理对照肠道间质瘤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见表1。表1 肠道间质瘤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3 讨 论肠间质瘤常发生在肠道平滑肌固有层,与其它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的影像及组织学特征相似,但它是起源于具有起搏功能的Cajal间质细胞,这点与其它间叶组织肿瘤不同[2]。是除外肠道平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1期2011-04-15

  • 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
    染,核仁明显,核分裂像多见,18个/10HPF,伴坏死区域。见图1、2。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瘤细胞SMA(+)、DES(+)、P53(+)、C-my(+)、CD44(-)、ki-67 55%。病理诊断:①子宫平滑肌肉瘤。②增生期形象子宫内膜。③慢性子宫颈炎。术后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Ⅰ期。2 讨 论子宫平滑肌肉瘤来源于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和肌壁间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绝大部分来源于前者,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患者一般为43~56岁,平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32期201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