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液

  • 改良胰肠吻合法联合大网膜铺垫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直径匹配带侧孔的胰液引流管,将胰液引流管置入胰腺导管内,并用“8”字缝合将胰液引流管固定妥当,确保不能拉出,以3-0 Prolene线自胰腺断面上缘开始从上往下做胰腺全层与空肠浆肌层连续缝合(图1),缝至胰管与空肠对应部位,于对应空肠侧壁全层切开小孔,可容纳胰液引流管即可,将胰液引流管置入空肠小孔内,继续用3-0 Prolene线连续缝合。胰腺与空肠吻合好后,用3-0 Prolene线连续缝合将空肠浆肌层与胰腺前缘再次加强缝合(图2)。传统组:将胰腺后缘与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3年10期2023-11-01

  • 采用磁共振2D-MRCP电影成像无创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管,内镜下观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盲肠素等刺激后胰液流量的变化,然而,由于内镜检查需要麻醉和镇静,并且插管涉及患者耐受问题,所以直接检测法在临床应用中受限[5-7]。间接检测方法包括常规血清学检测、粪便脂肪检测、粪便酶检测、呼气试验和特定物质的尿液分析[8-10]。虽然间接检查是无创的,但其结果容易受到中间代谢过程的影响。实际上,间接检查仅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严重受损时才有效[11-12]。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

    磁共振成像 2023年9期2023-10-10

  • 基于批判性思维对沃泰默实验的再思考
    肠并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但是受限于当时实验手段和方法,伯尔纳没有深入研究。半个世纪后,依据巴甫洛夫神经反射原理,巴甫洛夫的实验室认为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并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和内脏大神经引起胰液的分泌来证实:根据反射的特点,破坏反射弧的结构会影响反射的发生,从而抑制胰液的分泌。1896年,巴甫洛夫的学生帕皮尔斯基深入研究盐酸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调节机制,先后通过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和双侧内脏大神经、甚至切除太阳神经丛、毁坏脊髓、直至切除胃的幽门部,盐酸仍能引起胰液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23年2期2023-04-19

  • 胰液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中的应用
    究发现影像学联合胰液检查可以极大提高恶性IPMN的检出率。本文就胰液检查在IPMN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恶性IPMN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由囊状扩张的导管组成,伴有黏蛋白的产生[1],是最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PCLs)[2],临床上可分为主胰管型IPMN(main duct IPM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2年3期2022-11-22

  • 急性胰腺炎及预防
    症反应。胰腺分泌胰液,对人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有消化作用。当胰液排出受阻积聚在胰腺内时,可能激活其中的消化酶,对胰腺组织进行消化,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一、酗酒和暴饮暴食是主要病因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二、胰腺炎的症状1.腹痛 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在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后突然发生,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多为绞痛,痛感强烈,向背部、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8期2022-09-29

  • 胰液中黏蛋白1水平对胰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估通过导管获得的胰液成分[3]。胰液细胞学检查(PJC)被认为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PMC)较准确的诊断方法[4]。然而,PJC对PDAC和IPMC诊断的准确度并不令人满意,需要联合其他方式来提高诊断效能[5]。黏蛋白1(MUC1)是一种膜相关黏蛋白,根据不同的糖形式有多种类型,在胃肠道组织中广泛表达[6]。研究表明,MUC1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7]。INAGAKI等[8]发现,MUC1可有效地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2年16期2022-08-29

  •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当心急性胰腺炎!
    况下,胰腺分泌的胰液只消化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但暴饮暴食会使胰液分泌过度旺盛,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而引起胰腺自身消化,诱发急性胰腺炎。大量饮酒则会直接损伤胰腺,还能间接刺激胰液分泌,为胰液进入胰腺组织打开方便之门。当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被激活,对胰腺进行“自我消化”,就会引起急性胰腺炎。与肠胃病如何区分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由于腹痛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易与普通肠胃病相混淆。如何加以区分呢?卢秉久指出,与普通肠胃病相比,急性胰腺炎发病有以下几个特点:1、急性腹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9期2022-05-30

  • 春节聚餐:切忌暴饮暴食 凶险的急性胰腺炎、急性酒精中毒
    刺激了胰腺,致使胰液分泌过度旺盛。大量胰液来不及流向十二指肠,因而滞留于胰管,使胰管内压力进一步增高;酒精直接刺激胰液分泌,酒精进入十二指肠会引起乳头水肿和奥狄氏括约肌痉挛,于是没有“出路”的胰液对胰腺进行“自我消化”;合并胆石症者也可因胆汁反流或是胰液“出路”不畅,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多数患者又常在饱餐或酗酒后1至2小时突然急性起病,大约95%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急性腹痛表现,对上腹部突然持续性剧痛,伴发热呕吐,尤其是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病者,要考虑到

    自我保健 2021年2期2021-11-30

  • 警惕“节日杀手”——急性重症胰腺炎
    白的食物后,刺激胰液分泌过度旺盛,大量胰液来不及流向十二指肠而滞留于胰管,使胰管内压力进一步增高,进而引起乳头水肿和肝胰壶腹括约肌痉挛;另一方面,酒精(乙醇)直接刺激胰液分泌,酒精进入十二指肠会引起乳头水肿和奥狄括约肌痉挛,于是没有“出路”的胰液对胰腺进行“自我消化”;合并胆石症者也可因胆汁反流或胰液“出路”不畅,最终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上,多数患者常在饱餐或酗酒后1~2小时突然急性发病,95%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急腹症表现。对上腹部突然持续性剧痛,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8期2021-09-17

  • 从科学史角度进行“促胰液素的发现”教学
    2]。本文以“促胰液素的发现”为例,尝试利用HPS 教学模式解决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 HPS 教学模式概述HPS 教育是“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教育的简称,HPS 教育坚持真正地、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的价值取向,提倡从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视角理解科学,筛选、编排和融入HPS 的教育内容,倡导构建与对话的教学模式[2]。HPS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6个程序:提出问题、引出观念、学习历史、设计实验、呈现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

    生物学通报 2021年11期2021-01-19

  • 胆汁淀粉酶升高的影响因素及意义研究进展
    推测胆道疾病存在胰液胆管反流,导致胆汁淀粉酶升高,同时胰液反流进入胆管可能损伤胆管壁,使管壁黏膜水肿,胆汁引流不畅,致使胆管内压升高,最终导致胆道内高浓度的淀粉酶在胆管内通过毛细胆管进入血液,造成高淀粉酶血症。可知血淀粉酶与胆汁淀粉酶含量变化可互为因果关系,单纯血淀粉酶含量升高,不一定提示胰腺炎,胆道疾病也可以间接使血淀粉酶升高。钱江龙等人的研究显示[1]胆道疾病与急性胰腺炎患者两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胆汁淀粉酶与血淀粉酶比值存在显著差异,即胆道疾病患者胆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5期2021-01-06

  • 胰腺炎患者,怎样饮食调养
    可分泌约2.5升胰液。堿性的胰液里含有丰富的酶类:能水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肽酶、弹力蛋白酶等,能水解脂类的胰脂肪酶、磷脂酶、胆固醇脂酶等,能水解核酸的酶,更有能水解碳水化合物(糖类)的胰淀粉酶、蔗糖酶等。经过这些酶类的消化,原本不能被身体吸收的食物成分都变成能够被身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更重要的是,在空腹或没有食物刺激时,胰液并不分泌任何酶,而食物一旦进入肠道,胰液就适时地“迎接”食物的到来。在分泌胰液过程中,胰腺会消耗大量能量。由于胰腺有上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12期2020-12-31

  • 从胆胰管汇合部疾病角度分析和认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及治疗
    胰管各自有胆汁和胰液充盈,与血管中血液一样具有流体力学上的相关物理学参数,如压力、流速、流向等。这些参数的变化提示,胆胰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改变既与胆胰管流出道结构和胆汁胰液流体力学有直接关系,又与胆胰管汇合部疾病密切相关。胆管、胰管及胆胰管共同通道不畅或梗阻引起胆汁和胰液的压力、流速、流向等一系列流体力学改变。如胆汁淤积导致胆囊增大、胆管扩张等,胰液淤积引起胰管压力升高、胰管扩张等[6]。胆胰管流出道中的胆胰隔膜异常是胆胰疾病重要的病理解剖基础。胆胰隔膜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6期2020-12-28

  • “体液调节”的相关误区释疑
    以解析。1.引起胰液分泌的是否只有促胰液素【例1】(改编)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图1 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A.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属于条件反射B.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C.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D.小肠分泌的激素B 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答案】C【分析】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为非条件反射,A 错误;从图1 可看出,食物进入胃内后,一方面分泌激素A作用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20年5期2020-11-21

  • 浅析胰腺炎的发生及预防
    泌腺,则主要分泌胰液,这是人体重要的消化液体,胰液能够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起到消化分解作用。胰腺炎是指发生于胰腺的炎症性疾病。临床工作中可将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两大类型,急性胰腺炎又可根据具体病情状况以及病情发展态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层次。慢性胰腺炎虽然病情发展情况和症状剧烈程度不及急性胰腺炎,但是由于慢性胰腺炎存在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征,因此其对患者健康也会产生严重损害。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胰腺炎,本文将针对有关于胰腺炎的相关内容进行介

    康颐 2020年11期2020-11-01

  • 胰液中循环游离DNA甲基化异常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性PCR的办法对胰液中的CD1D、KCNK12、CLEC11A、NDRG4、IKZF1、PKRCB, 以及KRAS等多个胰腺癌相关的标志物位点甲基化做了检测,结果发现以CD1D为首的标志物甲基化异常对胰腺癌诊断有特别的价值。Yi等[7]针对胰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NC1、ADAMTS1两种基因一起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达81%、85%。Neale等[26]利用 Methy Light QMSP的方法通过研究白细胞中LINE-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年9期2020-09-28

  • 消化道疾病科普系列之胰腺炎
    胰腺的作用是分泌胰液胰液是干嘛的呢?是一种消化液,咱们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多种消化液来消化,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而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流入十二指肠,而且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胆汁也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这是咱们身体的正常情况。但是,当种种原因,比如胰腺管道出道受阻,排泄不畅,使得胰液回流;或者呢,胆囊结石、胆道感染等使得胆管内压力升高,胆汁会反流入胰管并进入胰腺组织;等等,还有其他原因,无论什么原因总之消化液进入了胰腺,这样就使得消化液消化胰腺,胰腺组织引

    世界家苑 2020年2期2020-05-11

  • 不只暴饮暴食会引发胰腺炎
    的“定时炸弹”。胰液和胆汁都是通过胆总管排到十二指肠的,如果胆管发生堵塞,胰液就会流通不畅,反流的胰液会对胰腺产生刺激,引发胰腺炎。在国内最常见的急性胰腺炎就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其治疗相对比较复杂,因为只要胆道结石没有取出,胆道梗阻就没有解除,胰腺炎的病情可以随时加重。所以,目前针对胆总管结石诱发的胰腺炎,往往强调发病72小时内进行内镜下胆管取石治疗,以尽快恢复胆道的通畅性,减少胰液反流。细菌感染亦可诱发李伯退休后一直和老伴生活,没有“投奔”孩子。孩子们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12期2019-12-31

  • 老爱吃深夜食堂胰腺还扛得住吗
    腺急速分泌大量的胰液,如果胰液泛滥,倒流入胰腺组织内,再加上酒的刺激,就加重了胰液泛滥的情况,造成急性胰腺炎。廣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消化内科教授贾林指出,暴饮暴食、胆石症、大量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三大因素。一、暴饮暴食:油腻的东西刺激胰液过量分泌,使胰管内压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胰液排泄不通便会往外溢出,大量的胰酶被激活后通过腹膜吸收入血液,这些胰液导致肝、肾、心、脑等器官的损害。二、大量饮酒:饮酒能刺激胃酸分泌,使十二指肠呈酸性环境,刺激促胰液素分泌增

    烹调知识 2019年12期2019-12-12

  • “两点法”胰肠吻合方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研究
    径选择大小合适的胰液引流管;(2)放置胰管支撑管后采用能量平台灼烧其余胰腺断端,阻止断端腺体及微小胰管胰液的分泌;(3)在空肠侧开孔,大小刚好插入胰液引流管,第一针缝扎关闭胰腺断端侧胰管与引流管间的缝隙,第二针荷包缝合关闭肠管与引流管间的缝隙;(4)分别于胰腺断端实质和空肠浆肌层前、后、上、下间断缝合4针将胰腺与空肠靠拢贴合,以利于肠黏膜与胰管沿引流管爬行愈合,根据情况加固缝合消除胰腺断端与空肠侧的组织间隙。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胰肠吻合时间、住院时间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年3期2019-10-23

  • 鲜为人知的健康杀手——急性胰腺炎
    的疾病,其是因为胰液无法正常排出,致使胰液消化自身胰腺组织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炎症损伤,会有急性、剧烈的腹痛症状,可能会放射至后背,还可能会出现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猝死等严重后果,还会并发胰瘘、多器官衰竭等急性病症,因此,在出现相似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就诊治疗,以免因为急性胰腺炎对生命造成威胁。一、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哪些?1.胆石症和胆道疾病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都有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其中又以胆石症最多见。急性胰腺炎和胆石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约有7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2019-09-10

  • 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研究总结发现,促胰液素作为骨质疏松症差异表达蛋白,其表达水平与骨量水平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给予促胰液素治疗,取得显著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60只6月龄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体重200~225 g。1.2 实验仪器、药物、试剂促胰液素:由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乙烯雌酚:产自北京四环制药二厂;PINP和CTX Elisa试剂盒:由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年5期2019-06-11

  • 胰腺外分泌功能的MRI研究进展
    二指肠引流管中的胰液并测定其排出量及pH值,目前已经很少使用。1.2 间接功能检测 间接功能检测通过测定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评估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可以进行半定量或定量分析,主要包括粪便脂肪检测、粪便酶检测、呼气试验、尿液中特定物质检测等。间接功能检测为无创性检查,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易受到中间代谢过程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对轻、中度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并不高。此外各种代谢产物的检测需要用到光谱测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3-18

  • 治疗胰瘘的点滴体会
    但引流管每日引出胰液1000 mL。2周后带管出院,出院后近两月,胰瘘逐渐减少,最后拔管痊愈。随访5年,情况良好。例2 男,24岁,被汽车撞伤腹部,内出血休克。急诊手术,胰腺体部横断伤,将远近端缝合而后关腹。术后发生胰瘘,继发腹腔内大出血,又先后2次开腹止血。术后形成胰瘘,每日引流出胰液约150 mL。3个月后行胰瘘空肠Roux-en-Y吻合而痊愈。例3 男,69岁,经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后形成胰瘘,每日引出胰液约150 mL,转入我科。入院检查一般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年3期2019-03-17

  • HPS教学模式在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中的应用
    的应用——以“促胰液素的发现”一节为例2.1 呈现现象,确定问题 教师先向学生呈现法国著名的实验生理学家克劳德·伯尔纳在1850年发现的现象,即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接着教师提出疑问: 酸性食糜并没有直接接触胰腺,既然如此,刺激胰腺分泌胰液的信息又是如何从小肠传递到胰腺的呢?2.2 引出学生的观念 针对上一环节提出的问题,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因此较多的学生会根据已有知识认为胰腺分泌

    生物学教学 2019年2期2019-03-01

  • 天天吃外卖,姑娘血浆成“猪油色”
    腺急速分泌大量的胰液,如果原来胰管就不太畅通,胰液会倒流入胰腺组织内。若再加上酒的刺激,就加重了胰液泛滥的情况,造成急性胰腺炎发作。预防胰腺炎先管好嘴1.饮酒宜少酒中所含的酒精可促使胰管口发生痉挛或松弛,以致胆汁不能顺利进入肠道。酒精还可直接刺激胰腺,使胰液分泌增加,更容易引起胰腺炎。2.节制饮食据统计,近三成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有关。过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胰腺消化酶容易被异常激活,引起胰腺分泌剧增,使胰液变得黏稠,不利于流向肠道。当胰腺梗阻时,更容易

    饮食保健 2019年19期2019-01-12

  • 棕色脂肪能控制食欲
    ,一种被称为“促胰液素”的肠道激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动物实验中,他们给饥饿的小鼠注射了促胰液素,小鼠不仅食欲受到抑制,棕色脂肪产生的热量也有所增加;让小鼠的棕色脂肪失活后,再注射促胰液素,它们的食欲则不会受到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这种激素是通过作用于棕色脂肪来传递饱腹感的。研究人员说,了解促胰液素与棕色脂肪对食欲的调控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营养或药物干预方法,以治疗肥胖及相关疾病。

    医药前沿 2019年11期2019-01-05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胰管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
    果、影像学表现、胰液细菌培养及血培养结果。AOSPD的改善定义为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好转,随访后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三、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采用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进行数据分析。P结 果一、临床特征1.一般特征及病因:63例AOSPD中男性53例,占84.1%,发病年龄25~92岁,中位年龄59岁,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病因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慢性胰腺炎(CP) 50例,包括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1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9年4期2019-01-04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腹腔感染 胰液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治疗壶腹部、十二指肠、胰头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术式,该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较广,但不免存在一定弊端,如PD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创伤较大,并且其术后并发症与病死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临床医师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PD围术期病死率低于5%[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Postpancreaticoduodenectomy hemorrhage,PPH)是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2018-11-02

  • 老吃深夜食堂 你的胰腺还扛得住吗?
    腺急速分泌大量的胰液,如果胰液泛滥,倒流入胰腺组织内。若再加上酒的刺激,就加重了胰液泛滥的情况,造成急性胰腺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消化内科教授贾林指出,暴饮暴食、胆石症、大量饮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三大因素。(1)暴饮暴食:油腻的东西刺激胰液过量分泌,使胰管内压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胰液排泄不通便会往外溢出,大量的胰酶被激活后通过腹膜吸收入血液,这些胰液导致肝、肾、心、脑等器官的损害。(2)大量饮酒:饮酒能刺激胃酸分泌,使十二指肠呈酸性环境,刺激促胰液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9期2018-10-13

  • 最凶险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
    脏器,它所分泌的胰液是人体消化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胰液被排入肠道,为消化食物发挥作用。如果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即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病变程度轻重不一,虽然轻症病程短,预后好,但若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能会继发感染、腹膜炎甚至休克等多种并发症,加之胰腺处于腹腔深处,被胃、肝等脏器覆盖,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常常由于全身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需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7期2018-09-05

  • 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促胰液素、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
    ts,SHR)促胰液素(secretin,PZ)、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表达的研究,为阐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提供资料。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14周龄雄性 SHR 45只,SPF级,体重(350±20)g;同源雄性 WKY(Wistar Kyoto,WKY)大鼠 15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12-0001。饲养于甘肃中医药大学SPF级动物实验室,温度(22±2)℃,相对湿度(55±5)%,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8年2期2018-06-08

  • 外源性γ—氨基丁酸对内在胆碱能神经兴奋引发的胰脏外分泌的影响
    胰脏的外分泌或促胰液素诱发的胰脏的外分泌没有影响,但是大幅度上升由GRP或CCK诱发的胰脏外分泌或由电场刺激诱发的胰脏外分泌[7]。这种现象强烈地暗示γ-氨基丁酸很有可能对内在神经兴奋引起的胰脏外分泌有影响。因此,在本实验中想要调查外源性γ-氨基丁酸对胰脏内在胆碱能神经兴奋唤起的胰脏外分泌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本实验中使用了体重在250-300g的Sprague-Dawley系的雄性大鼠,开始实验24小时前起只喂水。20%乌拉坦腹腔注射来麻

    科学与财富 2018年8期2018-05-09

  • 酒后胰腺炎很凶险
    的大量摄入,促使胰液大量分泌,特别是酒精进入十二指肠会引起乳头水肿和奥狄氏括约肌痉挛,导致胰管内的压力升高,胰液不能顺利到达肠腔消化食物。胆汁逆流激活没有“出路”的胰液,对胰腺进行“自我消化”,就形成了化学性的炎症。胆结石患者是胰腺炎的高危人群,如果胆囊里的结石掉到胆管里,堵住了胰腺和胆囊交汇小肠的共同开口,石头堵在这里,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小肠,逆流进胰管后将胰液激活,就会引起急性胰腺炎。胰腺炎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据了解,胰腺炎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出现疼痛,

    婚育与健康 2018年1期2018-04-08

  • 『荷尔蒙』的发现和命名
    脏,促使胰腺分泌胰液。对于能促使胰腺分泌的该种化学物质,他们称之为“促胰液素”。1905年,斯塔林把自己和贝利斯对狗小肠实验发现能促使胰腺分泌的物质,写了一份报告送交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生物化学家、食品科学家威廉·哈迪(1864~1934年)看过斯塔林的报告后,建议斯塔林和贝利斯把发现的促胰液素命名为Hormone,他建议的此名称,是衍生于希腊文hormao,含义为“唤起兴奋”,也就是说,Hormone具有振奋机体生理作用的物质。由于“荷尔蒙”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3期2018-04-06

  • 新型可吸收贴剂
    性物质,如胆汁和胰液的作用,降低术后感染、腹腔脓肿和败血症等并发症风险。肝脏和胰腺密封贴剂由生物可吸收和生物安全聚合物制成,在手术后的关键愈合期间可封闭手术过的组织。肝脏和胰腺密封贴剂的聚合物配方专门针对 HPB 手术进行了优化,可承受侵袭性胆汁和胰液的干扰。Polyganics医学科技公司专业制造创新的生物可吸收医疗设备,促进组织修复和再产品。在外周神经修复(PNR)和神经外科领域,有VIVOSORB用于减少术后的组织粘连;NEUROLAC用于在手术后支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8年1期2018-03-26

  • 胰液回输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如未回输引流出的胰液可导致消化酶丢失,进而影响肠内营养吸收及利用。回输胰液能完全保存其中消化酶,保证营养吸收,保护肠粘膜的屏障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本文就胰液回输应用于PD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5例,均行标准十二指肠切除术及缝合术,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3.42±13.27)岁。均因疾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5期2017-12-18

  • 让生物学课堂可观、可感、可行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的教学
    这一结构展开了促胰液素的发现、血糖平衡的调节两大内容的教学,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等其他内容放在第2课时。由于学生对促胰液素发现的过程中涉及的解剖学概念和生理学实验操作很陌生,笔者尝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境,以唾液分泌调节过程类比推理胰液分泌调节过程,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并利用绘图工具绘制的一系列图片和制作的小动画增强学生对实验的操作部位、操作方法的直观认识,将抽象的生理学实验可视化。遵循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将图片两两

    生物学通报 2017年9期2017-07-31

  • 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000)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董志学(英德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广东 清远 513000)目的 分析研究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74例患者,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87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胰液内引流方式,观察组实施外引流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6期2017-06-05

  • 尝试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提高高三生物复习效率
    知识。3.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那么能否证明与神经调节无关呢?设计这三个问题,一是能检测学生是否有预习并诊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能引导学生复习实验设计中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因变量如何观察等知识,特别是第3个问题的设计,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该实验:沃泰默做的第一组实验即将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个实验中是否可能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呢?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我特意选择了如下一道题:为研究胰腺分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3期2017-04-26

  • 让学生跟着科学家去探索
    晓菊+杨素芹“促胰液素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中的“资料分析”板块。大多数教师都将这部分知识作为“科学史教学”一讲而过,不会单设一课时来进行教学。我校生物中心教研组在一次听课评课活动中,对该段内容的处理进行了讨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用一课时来安排这段科学史教学,是否是浪费时间”,最后教师们达成共识——教材安排该段内容不仅仅简单交代“促胰液素的发现”和“激素调节的发现”,这里蕴藏着“过程与方法”“探究与实验设计”等

    中学生物学 2017年2期2017-03-20

  • MR诊断慢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胆管、淋巴系统及胰液等。这可能是第一个直接可视化和定量化胰液的非侵入性成像方法,且不需任何药物[13]。Sugita等[14]将MRI自旋标记技术应用于CP,显示随CP严重程度的增加,胰液排出率、平均流速和体积呈下降趋势,且在志愿者组与进展期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早期CP组和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自旋标记MRI技术直接可视化测量胰液流量有助于CP的评估,但其对早期CP的诊断价值仍有待验证。2.3 T1WI 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7期2017-01-15

  • 人体最重要器官都怕啥
    腺怕暴饮暴食堵塞胰液运输“阀门”:人在进食以后,大脑会自动刺激胰腺,分泌胰液进入胃肠。暴食之后,分泌的胰液会更多。与此同时,如果还伴随暴饮行为,那么问题来了,一方面胰液大量分泌,一方面由于器官痉挛,胰液进入肠道的“阀门”打不开,胰液就被全部堵塞在胰管内,压力上升,引起胰管破裂。这种情况在节假日发生的较多,初步征兆是急性腹痛。肾脏怕肉,过量蛋白质增加肾脏负担:蛋白质构成大量酶类,帮助身体成长。然而,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后,并不像糖和脂肪一样变成碳水化合物,因为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6期2016-06-14

  • 吃出来的急腹症 ——胰腺炎
    炎发病主要是由于胰液逆流和胰酶损害胰腺。饮食不规律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肠道的正常活动及排空发生障碍,阻碍胆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引起胰腺炎。胆管结石,特别是泥沙样结石,是引起胰腺炎的最常见原因。发病原因多为泥沙样胆汁阻塞在十二指肠壶腹部引起胆汁反流,胆汁流入胰管,激活胰液中的酶引起胰腺自身的消化和损害。胰腺炎是和饮食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暴饮暴食通常是胰腺炎最常见的发病诱因。绝大多数胰腺炎都是在暴饮暴食后发病的,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在短时间内进入胃肠道,必

    保健与生活 2016年6期2016-04-12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测定的价值
    .6%)。单纯性胰液渗漏22例,胰肠吻合口漏12例,术后3~5 d单纯性胰漏组与胰肠吻合口漏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分别为(5 532.26±1 095.66) IU/L与(64 609.68±94 02.46)) IU/L(P=0.0062)。引流液中混有明显胆汁者9例,疑有胆汁通过胆红素测定确定含有胆汁者3例。引流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者16例,含有大量霉菌者4例。12例胰肠吻合口漏中再手术4例,死亡5例(6.5%), 死亡原因为胰瘘引起的腹腔内大出血、感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3期2014-08-24

  •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胰液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癌与慢性胰腺炎的胰液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胡和平目的 观察并探讨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液差异蛋白组学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人胰液标本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12例标本为慢性胰腺炎患者,划分为慢性胰腺炎组,8例标本为胰腺癌患者,划分为胰腺癌组。对双向电泳方法下,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患者所对应的可重复蛋白质点数值进行对比,观察银染处理后,表达量较高4个差异蛋白质点的质谱情况。结果 胰腺癌患者可重复

    当代医学 2014年33期2014-08-01

  • 胰管内置入引流管降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端吻合方式、加强胰液引流、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等来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对于胰腺质地较软和胰管直径较细为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已得到普遍认可[3]。究其原因,胰腺质地较软的病人几乎胰管直径较细,质地较软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旺盛,胰液分泌量多;胰管细小,增加吻合难度,且不利于确切有效地胰液引流。吻合后容易受压导致胰管闭塞,使胰液及渗出液不能得到确切的通畅引流,从而增加胰瘘的风险。对于胰管内放置引流管是否可以减少胰瘘的发生,一般认为胰管内放置引流管可起到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7-14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
    直径≤3 mm和胰液内引流是有临床意义的胰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胰瘘仍然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胰管直径≤3 mm是胰瘘发生的主要独立风险因素,胰液引流至体外可以降低临床胰瘘的发病率并减轻胰瘘的严重程度。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并发症;胰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癌、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的标准手术方案,但胰瘘仍然是其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其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发病率为12.1% ~ 44.7%[1-4]。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2014-07-07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置放胰管引流合理性的流体动力学模拟研究
    流至体外,以防止胰液与胆汁或肠液混合。采用上述方法,若胰液引流畅通无阻力,理论上应可降低早期胰漏的发生率,但事实并非如此[7-9]。胰液具有一定的黏稠度,在内径较小的硅胶管内的流体动力状态如何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利用经典伯努利(Bernoulli's equation)管内流体流动机械能衡算式,对胰液在胰管内的流动进行推导计算,探讨胰管引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PDD术中置放胰管引流的合理方法及安全性、可行性进行评价。1 材料与方法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04-01

  • 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过营养支持、抑制胰液分泌等对症支持治疗可治愈,不推荐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胆源性MAP或SAP常合并感染,SAP 7天内的感染发生率为5%左右,第2~3周的感染率达到50%[2],若不控制感染,晚期坏死组织合并感染易形成胰腺或胰周脓肿,有效应用抗菌药物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因此,合理有效地选用抗菌药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至关重要,临床选用抗菌药需要综合考虑到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1 导致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胰腺及胰腺周围组织(包括胆道)是SAP患者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2014-03-23

  • 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合口不易愈合。②胰液,肠液及胆汁引流不畅致使肠管内压增高。③空肠吻合口、胰腺断端处缝线至胰管分支或主胰管缝穿,胰液自针孔溢出,出现胰瘘[4,5]。④胰腺水肿或胰管细小也是诱发胰瘘的重要因素。此外,部分患者年龄较大,营养不佳,低蛋白及肝功能差等因素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吻合口血运良好且无张力,减少胰液、肠液在局部的积聚,阻止胰液,肠液通过吻合口的渗漏及做到胰腺残端吻合确切、牢固,可有效降低PD后胰瘘发生率[6]。本组研究中,对3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6期2013-02-02

  • 空肠营养对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患者胰腺功能的影响
    患者的血淀粉酶、胰液分泌、胰液淀粉酶、胃泌素及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CCK)水平变化,探讨空肠营养对其胰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狭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8~92岁;病程1个月至数年。术前经胆管MR水成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成型术进行治疗。其中38例术后实施空肠营养(实验组),10例实施静脉营养(对照组)。48例患者术中置T形管入胆总管,经十二指肠乳头置胰腺硅胶管于主胰管(

    山东医药 2012年14期2012-08-05

  • 胆汁外引流并胰液内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作用
    1)胆汁外引流并胰液内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作用成军,吴咏梅,王建国,廖晓锋*(襄樊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湖北襄樊441021)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液内引流并胆汁外引流对胆胰瘘的预防作用。方法总结2005年6月至2009年11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5例,胆汁外引流并胰液内引流24例,单纯胰液内引流21例。结果胆汁外引流并胰液内引流组无胆瘘胰瘘,胰液内引流无胆汁外引流组胰瘘6例,胆瘘3例。结论在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努力减少吻合纰漏的基础上,胆汁外

    海南医学 2012年8期2012-04-09

  • 11例胰腺横断损伤的治疗体会
    深,损伤后出血、胰液经常局限于腹膜后或网膜囊内,腹膜刺激表现不典型,加之被其他脏器损伤的表现所覆盖,因而术前确诊率低,张志强等[2]报道术前确诊率为14.3%。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检查手段的完善,近年来确诊率上升到30%以上[3],但其病死率仍高达20%[4]。目前认为对胰腺损伤较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淀粉酶测定、彩超、CT、磁共振胆胰成像、腹腔镜检查及剖腹探查。剖腹探查仍是诊断胰腺损伤可靠方法[5]。本研究患者诊断均为剖腹探查确诊,5例胰颈部横断及4例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2012-01-24

  • 单纯胰液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王蓉·论著·单纯胰液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李达周 王雯 张志坚 王蓉目的建立一种合理的单纯胰液反流动物模型,并比较胰液胰液+胆汁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作用。方法按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全胃切除+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以及全胃切除+食管十二指肠吻合+胆管空肠吻合术分别制作胰液+胆汁混合食管反流(混合组,20只)及单纯胰液食管反流(胰液组,20只)大鼠模型,对照组(10只)仅单纯剖腹再关腹。术后1、2、4周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大鼠体重变化和食管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1年2期2011-11-21

  • 静脉注射小剂量obestatin对大鼠胰腺外分泌的影响*
    量的变化可以反映胰液蛋白分泌量,单位时间内胰液蛋白分泌量为该时段P-BJ体积与测得的蛋白含量的乘积。其余部分P-BJ于下一收集时段内经乳头上方留置导管以2 ml/h的速率回输至十二指肠内。将第一次收集的P-BJ作为基础胰腺分泌,然后A、B组大鼠以微量注射泵经尾静脉持续注射obestatin 直至实验结束(1 nmol·kg-1·h-1和 5 nmol·kg-1·h-1),收集 2 次 P-BJ后(30 min 后),再经股静脉持续注射 CCK-8直至实验结

    胃肠病学 2011年3期2011-05-15

  • 胰腺损伤诊断和手术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和血管损伤,早期胰液外溢和内出血并不明显,故伤后可能不表现出休克、腹痛,或仅有轻度腹痛或腹胀,体检仅能发现轻度的局限性压痛。随着胰腺受损组织坏死进一步加重,以及受损组织的自身消化,造成比较广泛或比较大的胰管破裂,大量胰液外溢,发生迟发性的弥漫性腹膜炎,同时也可破坏较大的胰腺内或胰周的血管,造成迟发性的腹腔内大出血。1.3.2 胰腺位于腹膜后,当胰腺背侧损伤时,外溢的胰液在早期可以仅局限在腹膜后间隙内,可无明确的腹膜刺激症状,但由于胰液的自身消化作用以及继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