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取向

  • 赖少其扇面艺术的审美取向浅析
    扇面;艺术;审美取向东汉郑玄在注解《礼记》时,曾说:“周又画缯为翣,戴以璧,垂五采羽于其下。”由此可知,在先秦时人们就开始在扇子上进行装饰。六朝以后,书法盛行,在扇面上作诗题字逐渐流行。宋元以降,扇子更是被文人士大夫赋予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在方寸之间的扇面上题诗、作画、钤印,于精致细微处或仰观宇宙之大,或俯察品类之盛,均代表了文人士大夫对审美趣味的身份认同,即审美取向。近现代以来,扇面艺术深入民间,并非文人士大夫专享。广大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扇面艺术的基础上不断

    书画世界 2023年7期2023-09-01

  • “大美无言”:繁昌窑青白瓷的历史地位、工艺特征及审美取向
    繁昌窑造物的审美取向,旨在加深对繁昌窑的文化认知,促进在当代的传承与持续发展。关键词:繁昌窑,青白瓷,历史地位,工艺特征,审美取向Abstract: Fanchang Kiln, as a tribute kiln of the Southern Tang Dynasty, is the earliest known kiln site for firing bluish white porcelain in China, and has been lis

    当代美术家 2023年3期2023-06-11

  • 国产网络奇幻剧的爆款密码探析
    从叙事方式、审美取向及价值构建等维度对国产奇幻类型剧进行了多种探索,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颇具质感的奇观享受,也让我们对国产网络奇幻剧业态产生了新的期待和思考。关键词:奇幻剧;叙事方式;审美取向;价值构建;《司藤》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032021年4月5日晚,在播放量、热搜、弹幕、话题、演员等方面获得极高热度的黑马剧《司藤》迎来大结局与番外篇,观众和众多原著粉们跌宕起伏的心情终于得到平复。该剧

    艺术科技 2022年4期2022-06-15

  • 音乐美育中听觉审美取向的探究
    养学生合适的审美取向。本文从学生音乐美育中听觉审美取向的价值、培养的重要性、影响学生听觉审美取向的因素及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音乐美育  听觉审美  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6-0123-03 人们听到一种声音觉得悦耳动听,这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听觉审美活动。当声音开始被用于表达某些意思和感情时,就出现了音乐。在针对学生的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

    艺术评鉴 2022年6期2022-05-10

  • 客家筝曲《出水莲》 之审美取向探析
    、个人风格及审美取向。关键词:客家筝曲  《出水莲》  罗九香  饶宁新  袁莎  审美取向一、《出水莲》乐曲简介及曲式结构(一)乐曲简介《出水莲》是客家筝派的代表曲目,其创作历史久远,客家筝曲最初是采用工尺谱记谱,谱面仅记录乐曲的骨干音,其中的板音、板书、板位不能随意改动,实际演奏中需要演奏者根据自身对乐曲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审美情趣进行加花变奏,故演奏版本各异。该曲是一首借景抒怀的经典曲目,借高洁的莲花,表达客家人远离故土家园,却仍然固守传统文化,保留中州

    乐器 2022年2期2022-02-21

  • 基于影视色彩视角的影视创作审美取向管窥
    品中的基调与审美取向进行分析。【关键词】 影视色彩;运用;影视创作;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80-02色彩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拥有了较为久远的历史,最初主要应用于艺术领域。而随着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开始将色彩运用到影视领域,从1906年第一部自然彩色影片诞生,色彩逐渐成为影视作品中的基本元素和常用造型语言,在突出影视画面效果和渲染环境等方面均起到

    今古文创 2021年38期2021-10-26

  • 澳门土生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和审美选择
    直接影响他的审美取向,特别是在澳门回归前后的过渡期,土生文学中的审美选择呈现出新特点,这与澳门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土生族群虽然努力在混杂状态下重构自己的身份和精神家园,但完全融合是不可能的。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土生文学;文化身份;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1)4-0050-06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澳门土生文学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文化隐喻”,项目编号:TJWWQN19-0

    华文文学 2021年4期2021-10-16

  • 论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审美取向
    展,以人们的审美取向来审视古典舞的改革变化,实际上起到了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审美取向 传统文化  发展路径一、引言历史在不断发展,文化在不断丰富,社会在不断进步,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文化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改革,要“传承文脉”,要“紧跟时代”,两者对于文化艺术的要求在不同年代审美的变化中寻求一个答

    参花(上) 2021年10期2021-10-09

  • 中国当代儿童诗的审美取向
    发展过程中,审美取向发生过多次变化。在表现主题上,儿童诗从宣扬宏大时代主题,转为发掘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在形式上,儿童诗由格律体与自由体并驾齐驱,渐渐偏重于自由体,或借助音韵节奏,或借助现代诗技法,或执着于表现天然“儿语”;在功能上,儿童诗由注重教育讽喻,走向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精神对话,以期建立成人与儿童共同的精神栖居地。关键词:儿童诗;日常生活;审美取向;精神空间;主题与形式中国现代儿童诗发端于新文化运动,到了新中国“十七年时期”,袁鹰、田地、柯岩、于之、刘

    文艺论坛 2021年3期2021-09-14

  • 《花鼓歌》 : 基于 “ 君子 ” 审美的华人正面形象构建
    准孜孜以求的审美取向。在当时反抗美国社会制度性种族主义运动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华人正面形象的构建极具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关键词】 《花鼓歌》;构建;华人正面形象;“君子”标准;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19-04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华裔美国文学的中华审美价值对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项目编号:20

    今古文创 2021年28期2021-09-10

  • 关于新时期我国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探究
    我国声乐艺术审美取向进行思考。关键词:民族声乐;声乐艺术;审美取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声乐艺术无论是在演唱、题材选择还是表演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应用,民族声乐艺术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文化。声乐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其可以反映每个特殊时期的审美文化以及审美的趋势,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观。新时期的声乐艺术呈现着开放、多元、创新的特征,并构成了大众化的审美取向,同时,新时期的大

    大观 2021年2期2021-08-04

  • 《时事画报》的美学趣味与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建构
    事画报》基本审美取向的力量,画师以配图的形式完成了对时事新知的叙事功能。在传播过程中完成了它的大众化、商业化功能。关键词:时事画报;美学趣味;审美取向;形式;中国美术;现代性建构一、时代背景和工商阶级形成了《时事画报》基本的审美取向1895-1912年间的中国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新开设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49家,资本总额达120288万元,为1895年前所有工矿企业的2.7倍和3.4倍,金融业到1911年共开设了30余家[1]。广州作为近代中

    美与时代·下 2021年5期2021-07-19

  • 崔白花鸟画的“写生”精神与审美取向
    、融汇物情的审美取向对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关键词:崔白;花鸟画;“写生”精神;审美取向自古以来,中国人物画“传神”、山水画“写真”、花鸟画“写生”,写物之生意除了要形肖神似以外,还要蕴含丰富的情感特征,使画中花鸟情态如生,方可达到借物抒怀之效。花鸟画是中国画中最富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门类,直到唐朝方独立成科,并历经“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审美倾向的并存,到了两宋时期方达到顶峰。北宋崇尚黄氏父子的工笔重彩,直到以崔白为代表的新派画家大胆创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4期2021-06-20

  • 宁波民间故事审美文化取向
    波民间故事 审美取向 文学想象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之地,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斑驳岁月。千百年来,宁波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独属于自己的民间特色文化,还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传扬。宁波民间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精华,例如行侠仗义,尊宗敬祖,扬善惩恶,足智多谋,义利和谐等都给世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还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宁波人民一代又一代的精神文化生活。民间故事形成了独特的富有宁波特色的文学想象,而就在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篆刻艺术的当代性刍论
    下几种主要的审美取向:1.个性化,2.美术化,3.写意印风,4.流行印风;其作品主要有以下持点:1.印制多大,2.边款多样,3.印屏多彩;当代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1.多角度的认识传统,2.多层次的反思现状,3.多途径的尝试创新。关键词:篆刻艺术 当代性 审美取向本文论及的关于“当代”的涵义和时间范围,主要是借鉴和参照书法史的分期范畴,试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印坛的当代期,到今年正好是四十年。篆刻艺术经过秦汉、明清的发展到今天,其审美取向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12期2021-01-02

  • 影像构建与文学文本的互动
    ;影像叙事;审美取向;乡村展现影像背景下,电影和小说文本形成了双向互动关系,小说成为了电影取材的源泉,同时电影与小说之间也发生了多元化的审美转向。由于电影《暖》取得的巨大成功,莫言和文学文本《白狗秋千架》为更多的人熟知。电影和文学文本相互促进,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在小说《白狗秋千架》中,莫言第一次提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地理概念,其作品中的怀乡和怨乡的情绪也在这部小说中初现端倪。小说中井河对暖的愧疚和难以弥补的心情,正是抒发了一种矛盾尴尬的乡愁情结。总体

    美与时代·下 2020年8期2020-11-06

  • 从民族视角透视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探讨
    迅速的,对于审美取向的探究活动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民族的视角来探讨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注重对于现代声乐艺术进行创新,从而使得相应的审美取向研究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但是,仍然要从民族视角去透视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探索其发展趋势和脉络。因而在本文中针对现阶段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审美取向探讨的现状开展相关的研究,并未提出具体的策略。关键词:民族视角;当代声乐艺术;审美取向近年来对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研究活动一直在进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6期2020-10-30

  •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浅谈
    ;声乐艺术;审美取向;表演艺术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9-00-02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的差异较为明显,不同民族战线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其中的主要类型包含曲艺说唱、戏曲演唱以及民歌演唱三大类型,而其中又可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不同的声乐艺术中还有着不同的门类,并且在时代的不断发展背景下新歌剧、新民歌演唱以及西洋唱法民族化演唱等新型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涌现。随着我国近年来时代的逐渐进步,相关研究人员认为需

    艺术大观 2020年19期2020-10-09

  • 跨越爱的界限 诠释爱的本质
    ;爱情经历;审美取向;人文情怀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6-0020-02《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主要的代表作。该小说是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城乡在改革变化中的缩影,反映了人民生活和时代特色。作者取材广泛,深深扎根于1975—1985年的陕北历史以及城乡人民的真实生活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出这十年中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化,别具特色的记录下中国在“文革”之后,努力打破陈规束缚的奋斗历史。《平凡的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6期2020-08-25

  • 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分析
    发展,社会的审美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审美取向价值的积极作用,随后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取向、重视不同的民族文化,注重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四个方面讲解了高校音乐教学审美取向的培养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审美取向;价值分析引言音乐教学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2020-08-13

  • 心物交融
    的形式、传统审美取向、技法使用和胸中意象四个方面在创作中的体现。关键词:形式;审美取向;传统;技法;意象郭熙在《山水训》中说:“君子喜爱山水的道理是因为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可以吟啸傲俗,可以获得快乐,可以达到性情心意相和谐。其实这便是我们绘画的本意了。”[1]花鸟虽不如山水为大物,却也是情致所在,精微处见心性。一枝一叶,一花一朵,一前一后,一穿一插,都是心物交融志趣向往。而这种向往于笔下已在不知不觉中转化成了审美。怎样去看待工笔花鸟画中的审美,又如何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期2020-02-14

  • 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
    ;叙事格调;审美取向作者简介:葛萌(1980.7-),汉,硕士研究生,江苏理工学院讲师[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1引言:在新世纪的社会发展中,民众的文化生活,以及文化审美都在产生新的变化,当代的德语文学主要根据相关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叙述,融汇了多方面的文学要素,比如:历史、哲学、伦理道德和相关科学等,形成具有广泛审美的文学特征,并且对未来的历史发展、人民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理学影响下的宋代绘画
    导着艺术家的审美取向。二程理学是宋代产生的哲学流派之一,这个时期的理学思想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因此其对绘画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对此进行深入阐释。关键词:二程理学;宋代;绘画;哲学;审美取向;理学自宋代开始就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它依然指导着我们。那么何谓理学?简单地说,儒学发展到宋代被称为理学或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学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我国的哲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理学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8期2019-11-04

  • 广西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研究
    了很大变化,审美取向也相应有所改变,对民族声乐艺术有了新的要求,只有紧跟时代需求的审美才能满足人们需求。我国民族声乐艺术除了要保持鲜明的民族性,还要有时代性和科学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广西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变化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   声乐艺术   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68-02民族声乐是音乐

    艺术评鉴 2019年17期2019-10-18

  • 论设计中的功能和审美取向
    师曾对功能和审美取向这两者的关系进行过仔细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设计也在快速的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发现这两者是一个整体,离开哪一个都不能叫设计。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也更加的严苛,在功能性保证的情况下,对于用户本身的审美取向也要得到体现,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实现功能和审美取向的统一做了分析。关键词:设计;功能;审美取向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材料以及理念,这使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但同时也对

    世界家苑 2019年9期2019-10-08

  • 当代中国文化对古典舞审美取向的影响分析
    舞蹈;气韵;审美取向中国古典舞蹈荟萃了我国戏曲、武术、杂技、民族舞蹈并吸收了芭蕾动作的抽象性而形成了“神形兼备、刚柔并济、动静互补、以身为本、以意为神、内外合一、一动俱动、兼含并蓄”的动势。这些静态造型、动态运动、节奏、气息、舞者身心变化等一系列舞蹈表演的气息是气韵的综合体现,中国古典舞蹈的“气韵”特征是中国古典舞蹈的精髓,气韵精神也是探寻古典舞蹈艺术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在气韵精神的引领和彰显下使得我国古典舞蹈对世界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中国

    艺术大观 2019年13期2019-09-28

  • 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校本共生课程建设
    【关键词】审美取向;校本课程;建设经验【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3-0067-03【作者简介】季仲平,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江苏南通,226300)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每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课程。这里的“自己”,是指属于一所学校的、有特色的课程。特色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只有从课程切入,寻求特色课程的支撑力,学校文化才能由外到内地影响教育教学,才能由内到外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6期2019-09-20

  • 阐释当代流行音乐对儿童审美取向的影响
    而杂,对儿童审美取向有着不良的影响。我们不应该忽视一些负面的社会文化信息对儿童的影响,更不能小看儿童对社会文化信息的吸收与内化的巨大潜能。因此,流行歌曲的创作以及儿童对歌曲聆听的选择等方面都是当今社会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关键词:流行音乐 儿童 审美取向 人格培养前言儿童作为当代“快餐文化”下的群体,他们从一出生起就与环境交往接触,因此也必定受着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部分流行音乐为了迎合商业需求和利益而创作,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商业性质十分凸显,它的生产没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7期2019-09-10

  • 论大众传媒广告对消费者审美取向的影响
    对我们消费者审美取向的影响展开论述。关键词:大众传媒;广告;消费者;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4-0283-01一、大众传媒的分类及特点(一)印刷类大众传媒的特点报纸和杂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印刷类大众传媒,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报社、杂志社且发行量大,因此印刷类大众传媒广告的受众面广,成为一些企业宣传推广新产品的不二选择。这些媒介的优点也吸引着人们的关注,首先,印刷类大众传媒刊载的信息内容更加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5期2019-08-12

  • 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分析
    时代下的社会审美取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也发生转变。本文将基于音乐取向和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指出转变高校音乐教学审美取向价值的有效途径,以此充分发挥出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帮助现代高校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念和正确的审美取向。【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审美取向;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

    戏剧之家 2019年19期2019-08-01

  •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
    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问题。【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我国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基层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音乐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内涵。民族声乐审美特征包含世界性和民族性。尽管音乐无国界,但是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我国人民大多沉稳内敛,外国人热情奔放,因此,在音乐艺术上也存在审美差异。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主要依靠民族歌曲艺术形式,逐渐发展出

    北方音乐 2019年10期2019-07-10

  •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
    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反映了其与日俱增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也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审美趣味。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吸收正确的审美理念。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汲取其精华,并建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关键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思考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83-

    戏剧之家 2019年1期2019-03-08

  • 意象油画的发展对当代审美取向的影响分析
    分析其对当代审美取向的影响,以达到进一步彰显意象油画的特点,引导社会审美价值取向向正方向发展的目的。关键词:意象油画;审美取向;发展趋向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类发展的高度。美术,作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分支,也作为最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自然也成为社会文化价值导向变革的体现。为了准确把握当代美术作品,与大众审美取向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实行相应的艺术创新要点的准确分析。一、意象油画的发展特征意象油画,是指当代油画创作,不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9期2018-12-17

  • 馆藏缂丝《明昌御览双冠图》和《仙山祥云金龙图》赏析
    、作品风格、审美取向、织造工艺以及用材选料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论述了馆藏缂丝《明昌御览双冠图》和《仙山祥云金龙图》的时代特征和属性,从而断定两件缂丝作品分别属于北宋宣和时期和元代,且属于皇家御用之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关键词:缂丝;金章宗;审美取向;织造工艺;时代特征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系主任孙培良先生的倡导下,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开始在全国各地购置和征集文物,用以充实文物陈列室(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前身)的馆藏。其中有一批缂丝织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7期2018-11-16

  • 从汉赋看汉代音乐文化审美取向
    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汉赋即亦如此,我们可以从汉赋中有关对音乐的描述看出,它以铺陈的方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汉代人的音乐审美观,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音乐文化审美取向及价值观。本文试图从音乐审美文化史的角度通过汉赋对音乐的描述及其演变的梳理和研究,从一个侧面来论述汉代两大音乐文化审美取向,从而揭示汉代音乐文化在形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关键词:汉赋 汉代 音乐 审美取向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盛的时代,汉代的音乐文化是汉代社会生活中文化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

    艺术研究 2018年2期2018-10-22

  • 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
    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变化进行分析。关键词:世纪法国文学;叙事格调;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前言:各种历史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让法国人民生活在缺乏稳定的世界里,使法国文学在走到21世纪以后,开始逐渐丧失了固化的流派,作家们更多的思考现实、生命和自我。越来越多样的叙事格调和多元化的审美取向,构建了更具开放性和非固定性的法国文学结构。一、新新小说派碎片式叙事方式在20世纪后期,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1期2018-10-22

  • 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
    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以期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新发展。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发展思考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含曲艺说唱、戏曲演唱、民歌演唱三大类,同时也包含新歌剧、新民歌演唱及西洋唱法民族化演唱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加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非常必要。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文化内涵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主要融入了民族情感、语言风格、音乐风格、民族审美观等因素,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不仅要适应文化发展,同时还应当确保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2018-09-29

  • 山水画传统“写生”概念中的审美取向与现代“写生”概念之比较
    生;山水画;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185-01一、前言山水画写生是山水画学习训练中的重要一环,他伴随着山水画的发展渊源流长。从顾恺之、宗炳的山水画理论一直到近现代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等大家的山水画写生主张,山水画写生的理论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展变化,它们与各个时代的审美取向相适应,反映了不同时期画家在处理人、自然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时,所采取的审美理念的变化。近现代的山水画家容纳古今兼收中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4期2018-09-27

  • 试论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
    :高校音乐 审美取向 价值实施策略引言高校音乐教育旨在发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学习具有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成长为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理论和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审美取向价值的培养,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自身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使得对音乐的理解存在不足之处,所以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提升高校音乐教学水平。[1]一、高校音乐审美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创造力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大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6期2018-09-07

  • 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创作形式 审美取向在先秦时期,文学发展属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学研究体系,但根据现有的文史资料发现了部分先秦诸子的文学资料与哲学思想。这些不同角度的文学精神与哲学思想也可以视作后世文学发展的滥觞。诸子百家中,儒学作为影响力最大、流传范围最广的学说,对古代文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孔子的儒学思想主要保存在现今传世的著作《论语》以及近代出土的楚竹书《诗论》等书籍资料中。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发展的主要历史进程儒家思想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孔子、孟子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9期2018-09-02

  • 浅析开封北宋官窑审美取向之源
    宋官窑瓷器的审美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远远高于生活。只有了解其审美取向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北宋官窑,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关键词:北宋官瓷;审美取向;陶瓷艺术在生活之上,却也以生活为根基。我国古代陶瓷制造业也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科技发展等因素紧密相关的。陶瓷瓷器中体现的使用价值、艺术价值恰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理念、经济发展情况等。深入探究陶瓷这一特殊的艺术形态,我们就会发现蕴含在它身上的当时社会的技术发展、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时代缩影。在陶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2018-07-23

  • 老庄美学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响了山水画的审美取向;老庄美学的主要思想“道法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虚实相生”等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及审美意境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关键词:老庄美学;山水画;审美取向;意境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070-01中国的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特的绘画形式,山水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到隋唐时发展为独立的画种,在宋元时期则成为中国画重要画种之一,发展渐至成熟,在中国画史上大放异彩,中国形成独特的山水审美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5期2018-07-23

  • 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
    ;叙事格调;审美取向一、碎片化叙述与语言游戏上世纪70年代末期,法国作家Philippe Sollers(菲利普·索萊尔斯)、Jean-Philippe Toussaint(让-菲利普·图森)、Jean Echenoz(让·埃什诺兹)等形成了新新小说派别。菲利普·索莱尔斯和Jean Ricardou(让·里加尔杜)等人创办了理论代表性杂志《原样》,拉开了以文字主义代替现实主义的序幕。而“小说并不是历险的文字,而是文字的历险”的主张[1],更是表明了语言游戏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2018-07-21

  • 新时期下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取向研究
    的审美印象和审美取向随着时代的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以新时期为背景,主要分析国人对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取向。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古典舞的特色,而后分几个要点对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取向进行研究。望文中内容能够为中国古典舞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审美方向的参考。【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古典舞;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引言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成型并非一瞬间而成,而是在拥有相对完整的舞蹈结构体系后,在时间的不断流失中持续加以填充而形成的。舞蹈形态之所以会提

    北方音乐 2018年20期2018-05-14

  •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价值研究
    中国古典舞;审美取向;存在价值【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引言审美价值是审美标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具有一定时期性的认识活动,随着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发生一定的转变。基于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审美追求,应更加明确中国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取向,继而深刻分析中国古典舞的审美价值。基于舞蹈审美价值的不断变化趋势,本文对中国古典舞的审美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古典舞的传播发展具有理论性价值。一、中国古典舞概述(一)中国古典舞的起

    北方音乐 2018年20期2018-05-14

  • 论中国民族舞蹈的当代审美取向
    的艺术风格,审美取向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审美取向的时期性和变化性致使人们的审美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追求和探索中国民族舞蹈的当代审美,可以使我们在从艺术价值取向上去解析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观时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也从而使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信念。一个具有自身独特艺术风格、符合当代社会审美取向的舞种,才可能立足于当今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之中。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的审美追求,是中国民族舞蹈当代审美取向的基础,也是中国民族舞蹈保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2018-05-14

  • 视唱练耳中的民族音乐文化
    】视唱练耳;审美取向;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音乐的表现形式是需要通过文化来进行定位的,任何一种音乐都是某种特定文化的智慧结晶,音乐如果离开了文化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正在向着民族特性、艺术审美特性、文化特性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音乐课程教学中独有的音乐文化因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导致在课堂训练中学生无法深层次地理解、领悟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2018-05-14

  • 关于新时期我国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探究
    ;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一、新时期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及大众化(一)多元化在素材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爱国和革命为题材,如王梓的《歌唱祖国》等,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声乐艺术素材呈现出感情化和个人化的特点,也更加关注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流行歌曲的创作也由单一的柔情舒缓音调转向动感高亢型。此外,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演唱风格,它们都多少甚至全部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在声乐演唱风格方面,以郭兰英等为代表的歌唱家将戏曲

    北方音乐 2018年3期2018-05-14

  • 怀素的生成刍探
    、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善师悟化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积极适应,最终造就了酷爱书法、精研苦练的怀素。怀素及其草书不仅盛名于当时,而且影响着后世,尤其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 怀素;草书;审美取向;悟化;至高境界[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代之一。政治的开放、经济的繁荣,促使唐代文化艺术成就斐然。唐诗、书法、绘画、雕刻等构筑起唐代文化艺术的高峰。其中,唐代书法虽以楷

    艺苑 2017年6期2018-02-27

  • 浅谈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和审美取向
    身对于设计的审美取向,而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也就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和审美取向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室内设计;功能;审美取向引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新兴材料也层出不穷,这也让室内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变得越发的便捷,同时也对设计师审美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如何才能有效的应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出功能和审美取向相统一的室内设计成品,也成为现如今室内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再加上用户本身对于室内设计就有着自己的审美取向,所以说,设计师本身就一

    东方教育 2018年1期2018-02-02

  • 论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取向
    的代表风格和审美取向。为加强对民族声乐的研究,文章作者对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一、我国民族声乐的审美文化内涵民族声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也有效加快我国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民族的情感、语言、音乐风格乃至民族审美观等综合方面都会影响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其脉动、韵律乃至其独有的韵味均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特征。我国对民

    求知导刊 2017年28期2017-12-29

  • 油画创作中民族元素的审美取向
    的民族元素的审美取向,是一种中国式思维探索的方式,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先进的国际认识,值得现代油画的每一个创作者认真考量。【关键词】民族元素;审美取向;油画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172-02迪萨纳亚克认为艺术对人类的进化性适应极为重要,审美是每一个人基本的心理成分,人类天生就是审美的和艺术性的动物。根据她的理论路径,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博智慧渗透在充满艺术特色的民族艺术形式中,独特的审美取向饱含

    戏剧之家 2017年13期2017-09-08

  • 浅析意象油画的发展对当代审美取向影响
    现意象油画的审美取向。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油画在西方意象油画的影响下进行了拓展,从审美取向的角度展现意象油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关键词:意象油画;审美取向;影响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162-02一、引 言意象油画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很多油画艺术家在意象油画的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但是在创作实践方面还缺乏一些实践性的研究。意象是中国传统的美学概念,而意象油画的概念最早是二十世纪初,那

    今传媒 2017年7期2017-08-22

  • 当代陶瓷花鸟画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代陶瓷花鸟画审美取向与传统、现代及个性化审美交织融合为一体,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内外因素多元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关键词:当代陶瓷花鸟画 审美取向 多元化引言陶瓷花鸟画是我国陶瓷绘画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其审美取向基本呈现出清晰的变迁轨迹,成为时代审美的缩影。而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陶瓷花鸟画的审美取向变得格外丰富而复杂,由相对单一而转变为多元化发展格局,体现出当代陶瓷花鸟画空前繁荣的发展趋势。一、陶瓷花鸟画审美取向历史演变略述中国陶瓷花

    景德镇陶瓷 2017年3期2017-08-18

  • 刍议多元视角之审美与创新对高校舞蹈创编教学改革的启示
    变化,舞蹈在审美取向和创作思维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高校舞蹈创编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当前形势,在原有的创作基础上进行突破,力求使舞蹈既能够表现艺术,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对舞蹈艺术的欣赏需求,基于此,本文浅析了多元视角之审美与创新对高校舞蹈创编教学改革的启示。关键词:审美取向;创新思维;舞蹈编创教学;策略舞蹈是当今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能够充分表达情感,舞蹈的编排在舞蹈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编导要将传统的事物与当今流行元素相结合,让作品深入人心,同观众产生情感互动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2017-07-31

  • 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
    、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关键词:唐五代词 柳意象 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88-02“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所以作者在传达审美情感时自然要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意象,从作者选择的审美意象可以看出他们的审美趣尚。一、柔美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意象不可避免地会将作者的主观情意融入其中,所以审美意象的选取也就必然成为作者审美趣尚的映射

    现代交际 2017年13期2017-07-18

  • 浅谈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的价值观念及审美取向。深入研究和发掘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造型语言艺术特点,将其融入当代雕塑教学与创作之中,是当代雕塑艺术工作者应有的担当,也是我国雕塑艺术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也只有在不断地继承、吸纳、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它白身的超越。关键词:雕塑艺术;传承与创新;审美取向一、传统在当今的借鉴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运用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加以考虑。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形神合一,浪漫与博大的精神理

    大观 2017年6期2017-07-17

  • 从《小二黑结婚》看"解放区文学"的审美取向
    ;人物形象;审美取向;以新为美引言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中。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和解放区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不同的形式流传于国统区和沦陷区,对这两地的文学有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处于執政党的地位,根据地和解放区文学运动的历史经验受到尊重。这些历史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创作理论、美学观念、文艺政策、文学评论、文学论争,以至作家的创作,群众的文学鉴赏等等都有着指导性的影响。【1】 解放区文学的文本意义和思想意义在革命年代直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0期2017-07-10

  • 多尼采蒂歌剧对美声唱法审美取向的影响分析
    剧对美声唱法审美取向的影响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关键词: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美声唱法;审美取向;影响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142-02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美声唱法的审美取向也一再发生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多尼采蒂歌剧对美声唱法的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给后世歌剧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在多尼采蒂创作的众多歌剧中,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的审美特征较为鲜明。因此,

    艺术评鉴 2017年10期2017-07-05

  • 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审美取向探讨
    ;审美能力;审美取向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51-01自古以来,我国的文化不断丰富,所以我国的舞蹈文化也不断丰富,中国古典舞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从中国古典舞的产生,到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而中国古典舞则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和内涵。中国古典舞,在此影响下一步步发展更新,完善和提高,成为真正表达审美感情和反映生活审美属性的艺术形式。一、圆之美圆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期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