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

  • 核糖体病角度认识癌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710032)核糖体病是指核糖体的合成或功能存在缺陷的疾病。1998年首次报道了先天性角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核糖体生物合成障碍[1]。此后关于核糖体病的报道飞速增长,包括DB贫血(Diamond-Blackfan anaemia,DBA)、SD综合征(Shwachman-Diamond syndrome,SDS)、TC综合征(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TCS)、5q-综合征、先天性角化不良以及软骨-毛发发育不良-厌生性发育不良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3年9期2023-11-15

  • 核糖体蛋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0100)1 核糖体蛋白和核糖体生物合成1.1 核糖体蛋白核糖体蛋白(RP)是指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其与rRNA 或核糖体亚基紧密连接,需高浓度盐和强解离剂(如3 mol/L LiCl 或4 mol/L 尿素)才能将其分离。目前,已发现的RP 有80 多种,根据大小亚基的不同,RP 可分为核糖体大亚基蛋白(RPL)和核糖体小亚基蛋白(RPS)[1]。RP 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二是具有独立于核糖体的功能,称为核糖体外功能[

    药学实践杂志 2023年9期2023-11-02

  • 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核糖体控制雄性生育能力
    核糖体是高度复杂的翻译机器,已被证明在蛋白质合成的调节中是异质的。雄性生殖细胞发育涉及精子形成过程中复杂的翻译调控。然而,尚不清楚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翻译是否由特定的核糖体完成。在这里,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具有特殊新生多肽出口通道的核糖体—RibosomeST,它与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RPL39L组装在一起,后者是核心核糖体(RibosomeCore)蛋白RPL39 的旁系同源蛋白。小鼠RibosomeST的缺失会引起精子形成缺陷,导致生育能力显著下降。对小鼠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4-16

  • BRIX 蛋白质超家族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后常出现耐药。核糖体生物发生可能是一个新的CRC 潜在治疗靶点[2]。BRIX 是KASER 等[3]发现的非洲爪蛙胚胎核糖核蛋白BRIX1 的特征结构域,他们把拥有这个特征性结构域的真核及原核核糖体相关蛋白命名为BRIX 蛋白质超家族,也称为BRIX 结构相关域蛋白(BRIX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BXDC)。来源于真核细胞的BRIX 蛋白质超家族有5 个,分别为BXDC1(RPF2)、BXDC2(BRIX1)、BXDC3(

    山东医药 2022年6期2023-01-06

  • 细胞内mRNA翻译影响因素及翻译组学的研究进展
    质合成速率都与核糖体数目密切相关。生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长环境以及应激条件下都是通过对翻译速率的调控实现对外界刺激迅速产生反应。翻译速率的探究有助于科研人员更清晰地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快速变化。因此,本文在概述真核、原核细胞内翻译机制的基础上,从影响翻译速率的主要因素和探究翻译、翻译速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两个方面综述了mRNA 翻译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更多学者进一步了解生物体内翻译过程提供参考依据。1 mRNA 翻译机制核糖体是mRNA 进行翻译的主要场所,主

    生物技术通报 2022年12期2023-01-05

  • RPS15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651101)核糖体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主要由一个40S和一个60S的核糖核蛋白亚单位组成,分别称为“小”和“大”亚单位,内含480个大小不等的独特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s,RPs),它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工厂,其主要参与遗传信息的翻译,它对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分化等生物学过程至关重要[1]。RPS是核糖体组成的关键成分,在细胞内执行与增殖、分化、DNA修复、凋亡、细胞死亡、炎症、肿瘤发生和转录调节以及其他一些与生物过程相关的

    云南医药 2022年2期2022-11-26

  • 核糖体成熟因子RimP、Era和RimJ的研究进展
    028043)核糖体是所有生物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核糖体的产生、组装和成熟都是一个快速、复杂且能量消耗巨大的细胞过程,包括几种rRNA和几十种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加工、折叠、成熟和结合。它沿着多条平行途径进行,并受到核糖体成熟(组装)因子的引导,虽然已经研究多年,但核糖体成熟(组装)因子在指导核糖体组装和成熟中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1]。RimP、Era和RimJ是大肠杆菌核糖体30S小亚基的成熟因子,促进30S小亚基的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22

  •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例析转录和翻译方向的判断
    断?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如何判断?下面以相关试题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为高中学生深刻理解转录和翻译的方向性提供帮助。1 转录方向的判断1.1 产生单一转录产物时的方向判断【例1】图1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编码链,b是游离的核苷酸B.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C.转录过程不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的D.核苷酸通过氢键聚合成RNA长链解析:图中a为模板链,b为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以a链为模板,游离的核

    中学生物学 2022年9期2022-11-11

  • 核糖体泛素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期研究表明,核糖体泛素化也参与了CVD的发生发展。现就核糖体泛素化在CVD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CV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1 核糖体细胞是生命最小的代谢功能单位,能感知外界信号并作出反应,这一过程受到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3]。核糖体,也称核蛋白体,是细胞中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由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和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s,RPs)构成,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内的细胞器,即使是体积最小的支原体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2年10期2022-11-10

  • 核糖体相关质量控制与核糖体自噬研究进展*
    种细胞器,包括核糖体(ribosome)、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修饰和降解。这些细胞器的生物合成、结构和功能已有大量研究,然而,对于其自身质量控制和维持自身周转率的机制却知之甚少[1]。鉴于核糖体在维持细胞蛋白质稳态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与核糖体相关的PQC机制最新研究进展。核糖体也称核蛋白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它是一种进化高度保守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内的细胞器,即使是体积最小的支原体细胞内也含有上百个核糖体核糖体是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2年9期2022-09-22

  • 核糖体工程技术选育优质菌株的研究进展
    其产业化应用。核糖体工程是一种通过靶向核糖体的抗生素引入耐药性突变来调节核糖体成分(核糖体蛋白或rRNA),从而增加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技术,主要以核糖体和RNA聚合酶为靶目标进行修饰和改造,通过产生抗生素抗性突变诱导微生物核糖体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胞内基因表达以及蛋白合成能力的改变,进而影响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能力。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高产优质菌株的选育,如放线菌[3]、杆菌[4-5]和真菌[6]等,不仅能有效提高目标先导物的生产效价,而且能高效

    发酵科技通讯 2022年3期2022-09-17

  • 光肩星天牛核糖体蛋白基因AgRpS8功能及表达特征分析*
    081)细胞内核糖体在mRNA 和tRNA 的协同作用下,形成核糖体大小亚基蛋白,真核生物核糖体的两个亚基分别为60S 和40S,几十种核糖体蛋白和几种rRNA 构成一个核糖体[1,2]。研究表明,昆虫体内的核糖体蛋白功能除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外,还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生长发育及调控等生理过程。如核糖体蛋白基因GdRpS3 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与其生长发育阶段及环境温度有关,在其成虫滞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有研究发现,小鼠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生

    林业科技 2022年4期2022-08-06

  • 子宫内膜癌METTL14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分析
    宫内膜癌进展。核糖体是蛋白质翻译的场所,其生物发生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过程。在应激情况下,核糖体活性降低,蛋白质合成减少,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7]。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s, RPs)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核糖体组装及rRNA结构稳定性调控,从而保证翻译效率和准确性。研究表明,RPs在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恶性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7]。其在m6A修饰中的作用及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关性未见相关报道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3期2022-07-19

  • 降低核糖体蛋白质翻译功能对延缓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揭示了降低核糖体的蛋白质翻译功能对延缓衰老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前沿衰老理论提供了新证据。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上。 此項研究首次揭示了ETS1调控的核糖体功能降低是人类健康老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补充了核糖体功能与人类寿命延长的证据链条。同时,长寿老人核糖体功能下降可能是机体应对老年时期由于线粒体损伤导致能量供应不足的重要方式,通过能量的重新分配,实现健康长寿。

    科学导报 2022年29期2022-05-26

  • 核糖体蛋白调控病毒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730070)核糖体是所有细胞中不可或缺的细胞器,在生物体中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同时进行遗传密码的传递,在细胞中充当蛋白质的翻译工厂[1]。核糖体由4种rRNA和80种不同类型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 RPs)组成[2]。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又称为80S核糖体,由40S小亚基和60S大亚基组成,合成蛋白质时,大小亚基处于不断解聚和聚合的动态平衡中。核糖体蛋白的命名与蛋白在核糖体的大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2年6期2022-02-18

  • 核仁蛋白与疾病研究进展
    003)核仁是核糖体发生的主要场所,核仁蛋白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调控[1]。核仁功能改变表现为核糖体发生异常或核仁应激,可以诱发疾病,也可以作为癌症的治疗靶点[2-4]。核仁异常活跃为癌细胞发生的标志,靶向核仁蛋白的药物成为抗癌药物筛选的重要方向。本文对近年来核仁蛋白与遗传性疾病、癌症和其他非遗传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1 核仁蛋白功能核仁是核糖体生物发生的主要场所,同时调控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位于核仁的rDNA转录产生rRNA,rDNA损伤是造成核仁功能异常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2021-12-10

  • 吸水和干燥条件下发菜核糖体代谢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许多未解之谜。核糖体蛋白可直接或辅助调节多肽链的合成以及执行核糖体外功能[4]。研究发现白三叶中多胺物质(PAs)下降从而影响核糖体蛋白表达下调是干旱胁迫适应性减弱的部分原因[5]。低温和干旱胁迫下,水稻根和茎中核糖体蛋白RPL14基因的表达量均相应增加[6],维持较高的核糖体蛋白积累与植物抗旱性的提高密切相关[7]。拟南芥根系中的同源基因会编码不同的核糖体蛋白[8],核糖体蛋白的磷酸化等修饰作用会改变核糖体的蛋白合成活性,从而适应环境胁迫[9]。前人报道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9

  • 5'UTR 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元件,包括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5'UTR 二级结构、G-四聚体(G-quadruplexes,G4)、5'帽子结构、上游开放阅读框(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uORF)、Kozak 序列、上游起始密码子ATG(upstream ATG,uATG)和5'UTR 内含子(5'UTR introns,5UIs)等[2],5'UTR 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涉及多个层面,对

    中国畜牧杂志 2021年8期2021-08-15

  • 乙酰化修饰在影响细菌对核糖体靶向抗生素敏感性中的作用
    海200025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机器,部分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1]。细菌核糖体由30S小亚基和50S大亚基组成,包含3 种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和54 种核糖体蛋白[2]。很多已知的抗生素作用于核糖体翻译的延伸阶段,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夫西地酸类和四环素类等[3]。细菌为了避免其被药物清除,可通过一系列限制性行为减少药物对自身的作用。例如,某些革兰阴性菌通过外膜来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期2021-04-13

  • 细菌反式翻译系统
    A 的产生。当核糖体遭遇连续的稀有密码子[5]、弱的终止密码子[6],或者产生问题多肽时[7],翻译会在中途发生停滞,此时RNaseⅡ或多核苷酸磷酸化酶会沿着3'→5'的方向降解mRNA,并在核糖体A位点进行切割[8],核糖体到达不终止mRNA 的3'端时,mRNA 终止于核糖体的P 位点而A 位点处于空载,翻译不能继续延伸或进入终止阶段,导致核糖体滞留在mRNA 上,形成不终止核糖体复合物(non-stop ribosome complexes)。在大肠

    生物技术进展 2021年4期2021-01-27

  • 核糖体蛋白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要解决的问题。核糖体蛋白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核糖体蛋白基因的正常调控对核糖体的精确合成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既往研究认为,核糖体蛋白只在核糖体形成过程中起到维持核糖体RNA(ribosome RNA,rRNA)特殊结构稳定性和协助rRNA正确折叠的作用。研究表明,核糖体蛋白除了参与核糖体的组成外,还与翻译调控和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等多种核糖体外功能相关[8-9]。研究者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已发现核糖体蛋白基因的突

    癌症进展 2020年5期2020-12-25

  • 核糖体蛋白如何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
    学研究的深入,核糖体蛋白(ribosomal,RP)在肿瘤早期诊断与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发现,对于RP在肿瘤诊断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探索成为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核糖体蛋白质(ribosomal protein,RP)是一种广泛存在的RNA结合蛋白,既往认为RP的功能仅仅是与核糖体RNA(rRNA)共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近些年来发现组成核糖体的RP有80多种。RP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其氨基酸序列在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中均相同,在原核细菌、真菌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6期2020-12-25

  • 分枝杆菌RpsI序列差异对核糖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32细菌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超过50个,但绝大多数核糖体蛋白的功能还没有完全被了解[1]。为探究它们的生物学功能,Fujio Kawamura课题组试图一一敲除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ubtilis)中57个核糖体蛋白编码基因,并成功得到16个敲除株,继而测定它们在32 ℃和37 ℃时的生长情况,发现L1、L22、L23、L34、L36、S6和S21敲除株的生长较野生株慢,而在45 ℃中除L1敲除株外,其余的均可恢复至野生株水平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5期2020-12-15

  • 翻译延伸的顺式调控机理与生物学效应
    49翻译延伸是核糖体将信使RNA (mRNA)蕴含的遗传信息解码为蛋白质的有序过程,是细胞维持基本代谢活动的核心步骤。多种人类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都与翻译延伸的异常有关。翻译延伸作为中心法则的关键步骤曾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方法学上的限制却阻碍了对其动态过程以及调控规律的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对翻译延伸调控相关方法的突破让与其相关的生命科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的研究揭示了翻译延伸的复杂调控机理和多种生物学效应,为理

    遗传 2020年7期2020-07-21

  • 核糖体生物合成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张红河0 引言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重要的细胞器,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合成新核糖体的过程被定义为核糖体生物合成。核糖体生物合成是一个高度复杂和保守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核仁中[1]。核糖体生物合成包括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转录、rRNA前体加工和核糖体亚基组装的过程。在生物体中,除了rRNA和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还有超过300种非核糖体反式作用因子在核糖体生物合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也被称为核糖体

    肿瘤防治研究 2020年5期2020-07-09

  • 特异性GTP酶YchF及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P酶,功能均与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相关,表明YchF可能也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且由于特殊的水解活性,很可能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行使自身功能,例如氧化应激等。在人体中,核糖体异常通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且ATP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药物靶点。[4]因此,揭示YchF与核糖体的相互作用能补充核糖体生物学相关研究,并有助于开发治疗因核糖体异常所导致疾病的药物。YchF同源物之间的序列十分相似,例如,大肠杆菌YchF与人源类似Obg家族G蛋白的ATP水解酶1(hum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6-05

  • 发现促进植物低温耐受的新机制(2020.1.13 中国科学院)
    物拟南芥中发现核糖体加工蛋白STCH4/REIL2通过在低温下维持rRNA加工,增强低温下CBFs 蛋白翻译,进而促进植物低温耐受的分子机制。以CBFs(C-repeat binding factors)/DREB1s (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为核心的信号转导是植物响应低温的重要调控通路,在过去的二十年,CBF信号通路已被深入发掘与拓展,但对植物感受低温的分子机理以及CBFs的蛋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0年1期2020-02-06

  • 核糖体蛋白RPL34-PS1对B细胞淋巴瘤的生长促进作用
    要作用[2]。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RP)是核糖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可以和RNA结合形成核糖体并起到合成蛋白质的作用。RP除了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外,还能够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以及参与DNA的复制[3],目前也有报道核糖体蛋白异常表达会导致恶性血液疾病[4],同时部分核糖体蛋白也被报道能参与调控胃癌,但是对于核糖体蛋白与淋巴瘤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报道。本实验旨在证明一种核糖体蛋白RPL34具有显著促进B细胞淋巴瘤生长的作用。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12-21

  • 例析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移动方向的判断
    的合成过程中,核糖体与信使RNA结合后是可以移动的,并且只有它沿着信使RNA移动才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那么,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要如何判断呢?笔者联系多年教学经验和高中学生实际,以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卷的第34题(图1)为例,从三个角度、四种方式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作整理归纳,意为高中学生掌握好此知识点做一铺垫。图1 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卷第34题图2 解决问题2.1 从mRNA的角度 与DNA相似,mRNA是由核糖核苷酸相互连接形成的多核

    生物学教学 2019年9期2019-09-23

  • 电离辐照损伤对小鼠脾脏组织核糖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差异蛋白主要与核糖体的结构组成、RNA结合、染色质DNA结合、rRNA大核糖体亚基结合有关。CC分析揭示,这些差异蛋白分布在细胞核、核糖体、细胞内核糖体蛋白复合体、细胞质大核糖体亚基、细胞质小核糖体亚基、核糖体亚基上。Fig 2 Network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proteins in spleen tissues of mice in normalgroup and ionizing radiatio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年9期2019-09-13

  • 翻译组研究技术进展
    。在起始阶段,核糖体40S小亚基首先识别 mRNA 5′ 端甲基化帽子,当mRNA与小亚基结合后,携带有甲硫氨酸的tRNA(tRNAMet)通过反密码子与mRNA中的首个AUG起始序列结合并进入核糖体,随后核糖体大亚基(60S)则与起始复合物相结合,形成完整的80S核糖体-mRNA起始复合物,肽链合成得以启动。在肽链合成过程中,其他核糖体还可以陆续结合到该mRNA上形成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s,polysome)。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新生肽链复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7期2019-07-29

  • 核糖体DNA转录的表观调控与肿瘤发生
    ,王楠,雷蕾核糖体DNA转录的表观调控与肿瘤发生程香荣,胡兴琳,姜琦,黄星卫,王楠,雷蕾哈尔滨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哈尔滨 150081近年来,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提示核糖体DNA (rDNA)表观调控机制的缺陷可能诱导肿瘤发生。ATRX/DAXX复合物通过介导H3.3的H3K9me3修饰,建立和维持rDNA转录沉默。/基因在部分肿瘤中经常发生突变,可能刺激rDNA转录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本文主要阐述rDNA转录表达异常对肿瘤发生的促进作用,介

    遗传 2019年3期2019-03-19

  • 开启生命之源的密钥:核糖体
    然后利用被称为核糖体的大而复杂的分子根据遗传信息制造蛋白质。这种统一一致的生命活动方式表明,所有现存生命确实都源自“LUCA”,只是“LUCA”已经拥有完整的核糖体,其构造已经颇为精密,并非最原始的生命。为了填补“LUCA”和最原始生命之间的理论空缺。生物学家长期在实验室模拟“生命之树”最底端的进程,他们煮了一锅又一锅盛满化学分子的“原始汤”,試图从中得到新的生命。不过,这种研究并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生物学家即使能够生产出些许带有自我复制功能的分子材料

    科学之谜 2018年4期2018-09-17

  • 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在人骨肉瘤中表达及临床价值
    与转移〔3〕;核糖体蛋白L34是核糖体蛋白 L34E家族成员,参与胃癌等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抗凋亡过程〔4〕;自噬参与肿瘤细胞凋亡、耐药及肿瘤干细胞分化增殖的调节,Beclin1作为重要的自噬相关因子,在自噬体形成过程扮演重要角色〔5〕。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是恶性肿瘤病变中研究较多的标记物。本研究拟分析人OS miR-195、核糖体蛋白L34和Beclin1表达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2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8期2018-05-11

  • 黄曲霉核糖体蛋白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分析
    其毒素的产生。核糖体蛋白作为核糖体的主要组成成分,除了在细胞内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具有其他的生物学功能。有研究表明抗黄曲霉品种的花生种子在发育时核糖体蛋白L41的表达比敏感品种中多,说明核糖体蛋白与植物的抗逆境能力息息相关[12]。也有研究表明核糖体蛋白L13可以结合去乙酰化酶SirT1,促进其泛素化,从而抑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13]。在蛋白质组水平对黄曲霉可变剪接的检测结果发现,核糖体蛋白L32存在着不同的剪接方式,这暗示了黄曲霉核糖体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4期2018-05-07

  • 高三生物复习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的遗传密码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是怎样进入内质网的,列举了几个问题分析与处理,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复习的效率。关键词:染色体着丝点;十字交叉法;tRNA;核糖体;多肽链;内质网高三同学在高考复习阶段,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有些问题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影响了一部分同学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我在教学实践,对有些生物学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对高三学生在复习这些问题时有所帮助。一、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着丝点位置对相关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2018-02-19

  • 基于模型教学对浙科版教材插图的适当改编
    (tRNA)和核糖体RNA(rRNA)。2.4 转录产物的后加工大多数的转录初始产物并无生物学活性,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剪接等后加工处理才获得生物学活性,尤其是真核生物的mRNA要进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录后加工,才转移到细胞质,用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tRNA和rRNA则协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3 翻译过程蛋白质的合成(翻译)是在细胞质核糖体上进行的。在蛋白质合成时,核糖体沿着mRNA的运行,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

    中学生物学 2017年5期2017-07-10

  • 八肋游仆虫胞质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八肋游仆虫胞质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分析王软林 赵雪梅 张志云 梁爱华(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太原 030006)为了探讨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核糖体蛋白基因的数目及其结构的特殊性, 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 对八肋游仆虫胞质核糖体蛋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共鉴定得到98个基因编码78种不同的胞质核糖体蛋白。其中19种胞质核糖体蛋白基因发生了复制, 尽管都是有功能的, 但其中一个基因的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3期2017-05-16

  • 减少热量摄入或可延缓衰老
    究人员发现:当核糖体的运行减慢下来,衰老过程也会减慢。核糖体运行减慢能够减少蛋白合成,同时也给核糖体更多的时间进行自身修复。“核糖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器,有点像小汽车,需要进行定期保养替换磨损的零部件。当轮胎发生磨损,你不需要把整部车都扔掉,只需要买新轮胎就可以了。毕竟只换轮胎会更便宜。”生化学家John Price教授这样解释。那么如何才能让核糖体的运行慢下来呢?至少对于小鼠来说:减少热量摄入是可行的。Price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分别面向2组小鼠开展实验。

    食品与健康 2017年4期2017-04-20

  •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介导核糖体翻译起始机制
    030)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介导核糖体翻译起始机制马 鹏1,2,周小凯1,2,常秋燕1,2,李林杰1,2,马晓霞1,2,马忠仁1,2*(1.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30;2.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30)部分正链RNA病毒基因的蛋白质合成是由其自身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al entry site, IRES)以非依赖5’甲基化帽状结构来实现的。目前,IRES被分为

    动物医学进展 2017年6期2017-04-13

  • 在人类癌细胞中丙烯醛优先损害核仁并引发核糖体应激和细胞凋亡
    损害核仁并引发核糖体应激和细胞凋亡丙烯醛( acrolein) 是一种高效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诱导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在烟草烟雾中含量丰富。丙烯醛也是抗癌药物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的一种活性细胞毒性代谢物。丙烯醛发挥其抗癌活性和细胞毒性的机制尚不清楚。Wang等发现,丙烯醛在具有不同p53活性的人类癌细胞中诱导细胞毒性和细胞死亡。丙烯醛优先结合核仁核糖体DNA( ribosomal DNA,rDNA) 以形成丙烯醛-脱氧鸟苷加合物,并诱导对rDNA 和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7年2期2017-01-17

  • 核糖体展示研究进展
    014109)核糖体展示研究进展郭园(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包头 014109)核糖体展示是一种无细胞系统,可以从文库中筛选蛋白质和多肽。翻译的蛋白质及其mRNA同时结合在核糖体上形成mRNA-核糖体-蛋白质三聚体,通过配体亲和分离得到功能性蛋白及其编码的mRNA,转换成对应的DNA后进行相关蛋白的表达,可用于抗体及蛋白质文库选择、蛋白质体外改造等,而且其可以展示较大的文库而不受细菌转化的限制,可对毒蛋白、蛋白酶敏感和不稳定的蛋白质进行筛选,也可在特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8期2016-09-14

  • 分枝杆菌核糖体的制备与初步结构研究
    论著·分枝杆菌核糖体的制备与初步结构研究孙锐1,*,孙玉凡1,*,张晓丹1,*,陈刚2,刘梦杰1,李洁1,张加2,吴晶2,张文宏2,张颖2,张文11.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上海 200032;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 200031核糖体是抗生素的主要靶点,而获得足量高纯度的核糖体是进行结构和药物研究的基础。结核分枝杆菌壁厚且生长缓慢,制备足量高纯度的核糖体具有挑战性。本研究改进并优化了核糖体纯化制备方法,通过大量培养和安全处理致病菌,应用高效

    微生物与感染 2016年4期2016-09-13

  • 巴西橡胶树核糖体蛋白HbRPL14基因逆境响应机制
    7)巴西橡胶树核糖体蛋白HbRPL14基因逆境响应机制王立丰 王纪坤 安 锋 谢贵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试验站,海南儋州571737)为研究核糖体蛋白在橡胶树逆境响应中的作用机制,从巴西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叶片中克隆了核糖体HbRPL14基因,并进行HbRPL14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HbRPL14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其编码蛋白含有特征性核糖体_L14家族结构域,该基因在橡胶树胶乳、花和叶片中表达,但在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4-17

  •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自动化核糖体分型的研究
    菌分离株自动化核糖体分型的研究刘培,彭杨思,赵良娟,张霞,庞璐,宋喆,张海英,吴冬雪,高旗利,郑文杰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300461)摘要:运用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系统(Riboprinter),用EcoRI酶,对实验室分离的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31株菌均被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获得25种Riboprinter核糖体基因条带型。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杜邦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核糖体基因分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1期2016-03-17

  • 小鼠大脑缺氧后Mybbp1a在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结合蛋白1a,核糖体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急诊2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教研室3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公安局第一作者:张林庆(1971-),男,副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学研究。Myb结合蛋白1a(Mybbp1a)是重要的核仁转录调节因子,其在核糖体DNA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研究证实,Mybbp1a 在细胞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首先,Mybbp1a可调节细胞老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子的表达,包括P53以及RelA/p65,后者为核转录因子(NF)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1期2016-01-28

  •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唯一场所吗
    考答案是“①(核糖体)和②(内质网)”,但是绝大多数考生只回答了“核糖体”。原因在于,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强调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对核糖体合成好的肽链进行加工和运输,致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唯一场所”。那么,内质网到底能否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呢?实际上,题中的“抗体蛋白”是分泌蛋白中的一种。而关于分泌蛋白的合成,翟中和等主编的《细胞生物学》(第四版)是这样解释的:“蛋白质首先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多肽链

    中学生物学 2015年11期2015-09-10

  • 绿僵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杰病原真菌中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产物由5~10个苯环或开环连接而成的环状四肽所构成的毒素类物质[1,2].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由腺苷酰化结构域、巯基化结构域和缩合结构域所构成的模块组成[3],在蓝绿藻和丝状真菌中产生的毒素具有宿主特异性[4-6].非核糖体肽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衍生物[5],在植物、昆虫和哺乳动物中非核糖体肽是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s)的抑制因子之一,然而,病原菌侵染宿主时抑制宿主HDACs致病和生物合成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7],但有报道认为其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4-24

  • 核糖体蛋白S3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呈年轻化趋势。核糖体蛋白质(RP)是一种广泛存在的RNA结合蛋白,既往研究认为其与核糖体RNA(rRNA)共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近年来对RP功能的研究成为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1]。核糖体蛋白(RPs)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内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2]。研究表明,核糖体与细胞增殖有关,RP失调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3]。核糖体蛋白S3a(RP-S3a)是核糖体40S亚基的组分之一,位于核糖体亚基的接触面,可通过影响核糖

    山东医药 2014年46期2014-12-02

  • 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5年前后耐药性变化
    主要与高产毒株核糖体型027有关[1]。当前北美仍以核糖体型027为最多见;欧洲2008年之后其他核糖体型如014/020、078等逐渐成为主要流行株[2]。国内近年来对CDI亦越来越重视,Huang等[3]和陈云波等[4]报道CDI占医院感染性腹泻的9.5%~30.7%,但我国迄今为止尚未有核糖体型027感染的报道。抗菌药物的应用是CDI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艰难梭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在核糖体型027等高毒株的广泛传播中亦具重要作用[1]。Oka等[5]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年2期2014-08-23

  • 核糖体合成调控蛋白RRS1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102206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由60S 大亚基和40S 小亚基2 个核糖核蛋白亚基组成,共包含了79 种核糖体蛋白(rRNP)和4种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不仅需要这些核糖体蛋白和核糖体RNA,还需要核糖体合成相关蛋白的参与。1999 年,Tsuno 等在酵母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核糖体合成调控蛋白,命名为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egulator of ribosome synthesis 1,RRS1)。RR

    生物技术通讯 2014年6期2014-04-08

  • 枣结果枝核糖体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030031)核糖体蛋白质(RP)是一种广泛存在的RNA结合蛋白,它与核糖体RNA共同组成了核糖体。目前,已发现的核糖体蛋白有80多种。以往认为,RP的功能仅仅是与核糖体RNA(rRNA)共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但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RP有诸多复杂的核糖体外功能,对于RP功能的探索成为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目前,研究发现的RP的核糖体外功能主要包括:调控转录和翻译,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参与胚胎发育,参与癌症发生等[1-5]。曹秋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2期2013-09-15

  • 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经有研究报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LN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研究报道二者无关,关于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LN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对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LN、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SLE肾炎病理分型进行了临床研究。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肾活检的60例SLE患者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54例,男性6例;年龄16~60岁,平均(34±12)岁。所有病人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7-13

  • 核糖体蛋白S3a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概况
    200433)核糖体蛋白S3a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概况李英华,胡振林,张俊平(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化药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目的综述核糖体蛋白S3a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参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核糖体蛋白S3a的结构、功能及其异常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控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核糖体蛋白S3a除了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外,还有独特的核糖体外功能。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通过调

    药学实践杂志 2012年3期2012-12-08

  • 化学奖:找到生命传译者
    贺 涛破解核糖体结构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回答了生命过程的基本问题,从核糖体的结构出发,科学家可以有意识地研发抗生素有些科学成就众望所归地早晚会拿诺贝尔奖,揭秘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只是由于为其作出显著贡献的科学家名字有一长溜,曾有人笑言,得等到其中某些候选人过世后,这一研究才能被授予诺贝尔奖。不过,评选的难题没有阻碍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38期2009-10-23

  • 蛋白合成工厂的内幕
    的贡献在于“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要说清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不容易,不妨这样说,就好比老板向你亮出张图纸,限你按时交差,你一看不要紧,上面写着的是天书一般的阿拉伯文。就在这紧要关头,突然冒出无数小工厂,内配流水线,精通双语的工人摩拳擦掌。你飞速复印来图纸,不出半小时,产品已然交付使用。这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一幕其实在你体内数以兆计的小小细胞里正时时刻刻、争分夺秒地上演着。请看图1,如果说一个细胞相当于一座城池,那么中央的细胞核就是它的“宫殿”,里面住着

    百科知识 2009年23期200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