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脐

  • 不同延迟断脐时机对脐带血采集量和总有核细胞含量的影响
    余血液。已知延迟断脐可以增加新生儿的胎盘输血,对新生儿产生一定的益处,目前普遍认为新生儿应延迟断脐[4-5]。2019 年美国妇产科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ists,ACOG)委员会建议,脐带血采集不应改变延迟断脐的常规做法,除非有医学指征的定向捐赠[6]。虽然推测延迟断脐会减少采集的脐带血量,但在多大程度上减少了TNC 计数并因此影响脐血库活动仍然存在争议[7-9]。如何在不影响脐带血采

    护理研究 2023年24期2024-01-04

  • 延迟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影响研究*
    产后出血。新生儿断脐期间伴有少量渗血与炎性分泌物,极易引发脐部感染[3]。早断脐法是新生儿娩出后就进行断脐,这时脐带还有搏动,胎盘中的血液还可向胎儿输送,如果断脐带太早,可能会引发新生儿贫血等,且新生儿抵抗力低下,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脐部感染和出血[4~5]。而太晚断脐带很有可能会造成胎儿体内红细胞增多、黄疸加重。因此,临床关于何时断脐争议不断。有研究显示[6],胎儿娩出后并不能即刻建立自主呼吸循环,推迟断脐处理不仅可为其提供血流等,还可增强新生儿抵抗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16期2022-12-05

  • 不同断脐方式对早产儿结局影响的网状Meta 分析
    娩后新生儿应立即断脐(immediate cord clamping,ICC),而目前有研究表明,胎盘输血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改善贫血状态[1-2]。胎盘输血现主要通过延迟断脐(delayed cord clamping,DCC)、挤压脐带(umbilical cord milking,UCM)和宫外胎盘输血(extrauterine placental transfusion,EPT)3 种形式开展,EPT 在国内外少有报道。目前

    护理研究 2022年17期2022-09-08

  • 脐带挤压和延迟断脐对早产儿出生1周内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主要包括延迟断脐和脐带挤压,延迟断脐是指脐带结扎时间不早于新生儿出生后1 min, 脐带挤压则是针对不能实施延迟断脐策略的新生儿的一种补偿手法,即采用物理挤压方式将脐带中的血液推入新生儿体内[4]。既往研究[5]已证实,延迟断脐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和脑室内出血、败血症发生率,且不会升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然而,延迟断脐耗时较长,可能影响窒息早产儿的复苏抢救及第三产程的处理[6],因此,耗时少且操作简便的脐带挤压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15期2022-09-03

  • 不同时间第三产程中断脐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
    采取正确、科学的断脐时间,以尽最大限度地改善早产儿存活率与近远期预后,成为儿科医学中的研究重点。脐带作为胎儿与胎盘的连接通道,能有效维持新生儿血氧供应,目前临床针对脐带结扎的时间主要以10 s的早断脐与2 min后的延迟的断脐两种〔4〕。而10 s内的尽早断脐方式,将造成新生儿的供血量减少在60~100 ml之间,对其血液供应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血容量不足等情况下,从而引发新生儿呼吸、感染与贫血等病征〔5〕。研究表明〔6〕,延迟断脐并不会对母体造成任何损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07-12

  • 脐带挤压与延迟断脐对胎龄<34周早产儿早期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10004)立即断脐作为一种传统的断脐方式,不仅阻断了新生儿出生后的胎盘输血,且增加了新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近年来脐带管理逐渐从立即断脐向胎盘输血发展,胎盘能在分娩后继续进行气体交换,并为新生儿提供额外的血容量及红细胞,使新生儿获益更多。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推荐对出生后不需要正压通气或复苏的婴儿,延迟断脐可作为其出生后的脐带管理方法。与立即断脐相比,延迟断脐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输血率、增加红细胞比容、减少脑室内出血等风险。然而大多数早产儿出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05-17

  • 不同断脐机制对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网状meta分析*
    完全建立之前过早断脐,会导致胎盘血容量大量残留而胎儿的循环血量不足[3],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及血流动力学相对不稳定,则更易发生脑室内出血、贫血、病理性黄疸等不良结局[3-4],其中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由产伤和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可能对早产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围生期死亡[5]。研究证实,胎盘输血可以改善早产儿出生后血流动力学,提高铁储备和血红蛋白水平[6],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延迟脐带结扎和脐带挤压。美国妇产科院建议对所有早产儿实施延迟脐带结扎[

    重庆医学 2022年6期2022-04-08

  • 两种挤压脐带断脐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及与立即结扎脐带的差异
    常用方式之一是在断脐前,于距离脐部20 cm处向脐部挤压脐带,每次2 s,挤压2~5次;另外一个方法为断脐后挤压脐带,即与脐部保持较远距离(30 cm左右),钳夹脐带后向新生儿方向挤压脐带,与前一种方式相比,该方式更简便。目前,关于挤压脐带的长短、手法方式及速度等开展亚组比较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不同挤压脐带断脐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及与立即结扎脐带的差异,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7月出生的144名新生儿作

    当代医学 2021年36期2021-12-31

  •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影响的研究进展
    37500)关于断脐的最佳时间仍存在一定争议,临床上传统做法是在新生儿出生后即刻断脐(早断脐),认为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可以迅速进行新生儿复苏、便于脐血保留、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等,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发现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益处逐渐增多,尤其是在增加新生儿铁储备和预防新生儿贫血等方面,另发现延迟断脐与胎盘输血有着精密联系[1]。同时为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确保新生儿安全,采取正确有效的断脐方法是目前较为安全且科学的措施,该方法可有效减少新生儿脐

    今日健康 2021年8期2021-12-02

  • 阴道分娩足月新生儿与胎盘位置高低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般选择在分娩后即断脐,但近年也有研究表明,延迟断脐可以使新生儿血容量和铁储备有所提高,使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增加,婴儿发生贫血的概率降低,迟发性败血症等风险也同时降低。但延迟断脐是否会对新生儿黄疸产生影响,目前尚无确切结论,断脐前新生儿放置位置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的相关报道也较少。此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足月新生儿,研究断脐时间和断脐前新生儿放置位置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至2020年本院接收的阴道分娩的足月新生儿22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2021-10-23

  • 延迟断脐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及黄疸的影响
    325027立即断脐(early cord clamping,ECC)既往被认为能够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1]。延迟断脐(delayed cord clamping,DCC)为新生儿出生后至少30 s后或等待脐带搏动消失后再行结扎脐带[2]。延迟断脐会延长生理性输血时间,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及光疗率[3]。国外有研究发现延迟断脐会降低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提示可能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4-6]。妊娠期糖尿病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其新生儿黄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7期2021-07-01

  • 对新生儿改良式断脐及护理方法的探讨
    重要的环节,不同断脐方法的应用,会影响到脐带残端的干结、脱落。断脐后残端长时间未脱落,容易受到受到病菌侵袭,引起脐部感染、过敏[1]。由于脐带残端连通血管,病菌容易进入体内,增加血液病的发生风险。为了维护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避免受到脐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损害,需要采用安全、有效的断脐方式,并配合以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妥善处理脐带残端,有效防控病菌侵袭[2]。本研究探讨了98例新生儿的断脐及护理方法,观察改良式断脐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1期2021-04-01

  • 断脐联合暴露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及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
    胎儿娩出后都需要断脐断脐所导致的脐带断面使得细菌易入侵,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如易出现脐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甚至会产生败血症,威胁婴儿的生命健康[1]。因此断脐方式与新生儿的健康息息相关,传统的断脐方式为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断脐同时创口处覆盖纱布,这种方式效果不佳[2]。本文采用延迟断脐联合暴露法处理新生儿脐带,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将2019年12月~2020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60例纳入为研究对象,均为头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0期2021-01-15

  •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及黄疸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涂丹 姜冬梅延迟断脐是在胎儿娩出后2~3 min左右断脐,可以使胎盘内的血液充分灌注到新生儿体内,减少了贫血和微量元素的丢失[1]。与产后30 s内即刻断脐相比较,降低了贫血和肝细胞的丢失,但也有研究认为延迟断脐可能会使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升高,增加新生儿黄疸的风险[2]。新生儿黄疸由于体内胆红素积聚使皮肤黏膜黄染,影响患儿的神经和体格发育,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和生命危险[3]。近年来,我们对经阴道自然分娩的足月单胎活产新生儿分别采用

    肝脏 2020年12期2021-01-11

  • 头孢唑林钠不同时段给药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作用的疗效
    :①45例剖宫产断脐后1.5 h内给予头孢唑林钠(剖宫产断脐后1.5 h组),年龄23~36岁,平均为(28.60±1.10)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为(39.40±0.20)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5例。②45例剖宫产断脐后0.5 h内给予头孢唑林钠(剖宫产断脐后0.5 h组),年龄24~37岁,平均为(28.90±1.20)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为(39.50±0.30)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4例。③45例为术后给予头孢唑林钠(术后组)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9期2020-12-30

  • 新生儿延迟断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观察
    观察了新生儿延迟断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产妇60例,随机分为新生儿延迟断脐组(n=30)和常规早断脐组(n=30)2组。新生儿延迟断脐组产妇年龄21~33岁,平均(27.2±4.6)岁。在产妇类型方面,21例为初产妇,9例为经产妇。常规早断脐方式组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28.1±4.3)岁。在产妇类型方面,初产妇20例(66.7%),经产妇10例(33.3%)。2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2020-07-22

  • 不同时间延迟断脐对自然分娩早产儿的临床影响
    0s和120s)断脐与立即断脐对自然分娩的早产儿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20)分娩后10s内立即进行断脐,延迟30s组(n=20)延迟断脐30s,延迟120s组(n=20)延迟断脐120s。比较三组的贫血发生率、24h红细胞压积和24h血红蛋白水平、光疗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峰值。结果: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0.00%(6/20)和35.00%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7期2020-06-22

  • 延迟断脐对母亲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进展
    究者逐渐重视延迟断脐的各种益处,以便更好管理第三产程。目前,医学工作者对断脐时间的延迟以及延迟断脐时间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影响存在争议,还没有形成具有指引作用的统一的临床规范。本文主要综述延迟断脐在足月儿、早产儿、母亲上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发挥延迟断脐的作用,为临床医学做出贡献。脐带是母体内一条重要通道,胎儿和母体能够通过通道进行营养代谢和物质交换。临床医学上,女性分娩后就要立刻对脐带结扎,以防新生婴儿发生低体温和高胆红素血症,此外,如果新生儿出现窒息,还能争

    婚育与健康 2020年2期2020-06-01

  • 延迟断脐和早断脐在母婴护理中的效果比较
    务人员一般会直接断脐,认为及早断脐能够更好地促进新生儿复苏,减少产后出血,同时脐血保留也更为方便。但近年来,学术界发现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非常有益,且也能有效改善产妇的产后出血,有学者提出断脐之后联合挤压脐带能够更好地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改善[1]。本文现就此进行分组对照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产科顺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儿6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早断脐组和延迟断脐组各34例。纳入标准:正常足月新生儿(胎龄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2020-05-20

  • 早产儿不同脐带结扎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盘内[3],因此断脐后早产儿易发生贫血、低血压。此外由于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连接脑室的血管十分脆弱,易出现脑室出血。延迟结扎脐带也称延迟断脐(Delayed Cord Clamping,DCC)被认为是预防早产儿缺铁性贫血、低血压、低血糖甚至脑室出血的干预手段[4]。国外针对早产儿延迟断脐的指南意见尚不统一,2014年WHO推荐延迟断脐时间至少为1 min[1]。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2017年提出,早产儿至少延迟30~60 s断脐是有益的[5]。国

    护理学杂志 2020年7期2020-04-28

  • 延迟脐带结扎对新生儿心血管稳定性和黄疸的影响
    倡胎儿娩出后快速断脐的说法,主要为了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和新生儿管理,但尚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直到近几年,有学者提出延迟脐带结扎的概念[1],并相继阐述了延迟断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包括稳定胎儿到新生儿的循环稳定性[2]、减少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3]、增加新生儿乃至婴儿期的铁蛋白的储备[4]、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5-6]等。多项指南提出[5-9]:胎儿娩出后给予延迟至1~3 min再断脐,对母婴结局均有不同程度的益处。2018年7月中国疾病预防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4-05

  • 延迟断脐对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产妇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
    多,这其中就包括断脐的时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延迟结扎脐带作为分娩标准操作之一,并指出应延迟结扎新生儿脐带1~3 min(除外需要马上转移进行复苏的新生儿)[1]。断脐时间延缓1~3 min,可通过脐带继续给新生儿增加80~100 mL血液,增加血红蛋白和铁的供给,而且脐血里富含造血干细胞、抗肿瘤的T细胞和一些抗氧化物质,能降低新生儿脐炎、肺炎、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此外,延迟结扎脐带2 min 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3]。近年来,孕

    广西医学 2020年2期2020-03-20

  • 早产儿延期断脐对EPO、Ghrelin和肠系膜动脉血流的影响
    )新生儿出生后的断脐时机和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延期断脐可以利用手挤压脐带的方法,将脐血自体回输[1]。虽然快速断脐有利于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也有利于母婴的抢救,但近年来研究证实延期断脐对新生儿具有较多的好处,尤其对于早产儿有重要的优势[2],其机理仍不十分明确。胎儿的生长与内分泌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协调具有密切关系,有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早产儿中出现明显升高,对脑组织和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胃促生长素(ghre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11期2019-12-06

  • 不同时间段断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探究不同时间段断脐对母婴结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阴道试产的足月产妇2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断脐时间为娩出1分钟内,观察组断脐时间为胎儿分娩1分钟到脐带停止搏动。结果:两组产妇的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h出血量并未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胎兒出生5min后的Apgar评分,出生1天的血红蛋白并未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胎儿出生4天后、出生6个月之后的血红蛋白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2019-10-21

  • 两种二次断脐护理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床研究发现,二次断脐护理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更为显著[3]。二次断脐术又称脐残端切除术即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 h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将已基本干枯的脐带平根部剪断,从而使脐带脱落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脐带感染及脱落时的出血机会。新生儿断脐后,脐带残端可能成为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的通道。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大部分是 7~15天左右脱落,甚至一个月未脱落。延迟脱落的脐带给产妇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也容易导致新生儿的脐部感染[4]。本次研究选取270名足月新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7期2019-06-01

  • 对比两种断脐方法对阴道分娩的新生儿血红蛋白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生儿娩出后,何时断脐,是产科重点关注的问题,其对新生儿后期的护理与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一般临床上,在娩出后10s内给予ECC[1],可以给刺激新生儿呼吸预留更多的时间,也可以有效避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2]。但目前较多研究提示,ECC有可能造成新生儿早期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加大新生儿贫血的风险[3],因此,DCC在临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DCC为在娩出后超过30s进行断脐[4],但由于DCC增加了新生儿早期血容量,其安全性在临床上尚有一定的争议,为此,我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6期2019-04-17

  • 家属参与新生儿断脐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05)以往常规的断脐护理家属参与度较低,且极易因护理不当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而本院为改善这一现状,组织此次“家属参与新生儿断脐”研究活动,即产妇分娩后,家属进入产房亲自剪开产妇与新生儿连接的脐带。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320例,予以分组研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及家属参与的护理模式,为新生儿行断脐护理,以期提升对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调整医患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出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2019-02-20

  • 水肿脐带气门芯断脐的改良设计及应用研究
    命通道[1]。在断脐的那一刻,新生儿成为一独立体。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在断脐之后,残留的脐带会逐渐的硬化、干枯,进而1周左右脱落[2]。新生儿体内的脐血管要经过3~4周才能完全闭合,因此脐部是一个感染途径[3]。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不完善以及腹部脐带残端开放性创面,使其成为医院易感人群之一[4]。处理严重水肿的脐带较为棘手,如何快速有效断脐,尽量避免出血是助产技术的一项难题[5]。新生儿这一高危人群,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不断地提高技术,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2019-02-08

  • 延迟断脐对母亲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
    近也有研究显示,断脐过早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新生儿苍白,并有血容量不足表现,从而导致新生儿引发贫血和呼吸障碍等风险。而有报道称,延迟断脐对母亲和婴儿有巨大好处,也就是在婴儿出生2分钟后或脐带停止搏动则可断脐,所起到的扩容和维持自体输血的作用无可替代,能够减少贫血的风险,促进脐带干燥脱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然而,也有研究报告显示延迟断脐可能会存在胆红素过多或红细胞增多等情况的发生,增加不良风险事件,引起病理性黄疸[2]。加上临床延迟断脐的时间不同,且尚无

    人人健康 2019年19期2019-01-12

  • 延迟断脐对第三产程及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的影响
    虹近年来,新生儿断脐时间是产科及儿科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延迟断脐是指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钳夹脐带[1]。目前,针对延迟断脐可以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贫血发生率的研究较多[2]。但是,延迟断脐是否会影响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阴道出血量的文献报道很少。本文旨在探讨延迟断脐对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阴道出血量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取2017年9月—11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分娩的产妇。产妇纳入标准为健康、单胎、年龄25~35岁、孕周37~41周。采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年6期2018-11-13

  •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
    表明[3],快速断脐会导致新生儿不能完全吸收胎盘内的血液,减少新生儿体内铁的储存量,增加新生儿贫血发生率。故实施延迟断脐,可有效降低败血症与贫血发生率[4]。本次研究分析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妇产科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出生的新生儿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39)。对照组新生儿男20例、女19例、孕周37~41周,平 均(39.5±1.0)周,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8期2018-11-12

  • 等待胎盘娩出后不结扎脐带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影响
    体现在:什么时间断脐,是否用消毒剂等。断脐的时间通常分为二种,早断脐与晚断脐。<60s的断脐称为早断脐,过早断脐干扰了自然的胎盘新生儿输血,是有害的措施,不再提倡。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等待1~3min在脐带搏动消失后断脐[1]。也有文献报道等待胎盘娩出后再断脐,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2]。莲花分娩法就是指这种等待胎盘娩出后晚扎脐带分娩法,新生儿出生后不剪断新生儿与母体连接的脐带,等待到胎盘娩出后再处理脐带(晚断脐)。这个过程最长的时候会花上10d,所以其间妈妈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21期2018-09-14

  • 延迟断脐时机对早产儿生存状况的影响
    大多都会采取立即断脐的措施,但早产儿因不足月、发育不完全,易在出生后出现贫血、肺部感染甚至夭折的情况[1]。多项研究[2-3]认为脐带在母婴间有提供血氧的作用,能保证婴儿的正常呼吸,对于减少婴儿贫血情况的发生、降低感染率、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有很大的帮助[4]。本文对164例早产儿分别采取延迟断脐和立即断脐的方法,探索延迟断脐时机对早产儿生存状况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早产儿,均符合以

    健康研究 2018年2期2018-05-11

  • 剖宫产术中两种断脐方式对新生儿影响及产后出血的比较*
    50000)延迟断脐,即在脐带搏动停止或胎盘娩出后再断脐[1],可以增加新生儿的有效循环血量,增加铁储备,降低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与传统的早断脐(胎儿娩出后30 s内断脐)相比,又能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复苏率[2]。但是在剖宫产术中,由于手术创面出血和子宫切口血管出血,需要较快止血和娩出胎儿。如果等到脐带动脉搏动消失后再断脐,势必会影响手术进行,开放的子宫切口也影响子宫收缩,这有可能会增加产后出血量。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延迟断脐组)和试验组(胎儿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5-02

  • 足月新生儿断脐时机的研究进展
    重要通道。临床上断脐在第三产程即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的这一段时间完成,对于断脐时机主要2种观点:早断脐,即在出生后1 min内断脐,是临床上常规操作方式;晚断脐,即在出生2 min后,或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2]。目前关于不同断脐时机对足月新生儿影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现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 断脐时机对新生儿血液灌输量的影响胎儿娩出后,脐带仍然保持搏动,由于子宫收缩及压力差而使胎盘向胎儿血液灌输,这些额外的血流量在断脐前被转移到新生儿体内的过程被称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8年3期2018-02-11

  • 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影响及临床意义研究
    0001)不同的断脐时间将会对胎儿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往的临床观点统一认为在胎儿出生1 min内进行断脐能够有效的降低胎儿红细胞增多症与蓝光光疗率的发生率[1]。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经过相应的临床实践证明,若在胎儿娩出1 min后再进行断脐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胎儿形成更大程度保护[2]。本文将重点探讨断脐时机对母婴结局影响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0月120例阴道试产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3期2018-01-30

  • 5例未脱落脐带新生儿断脐治疗的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经断脐保留少许脐残端,残留的脐带于1~2周左右脱落,但体内的脐血管要经过3~4周才能完全闭合[1],因此脐部是新生儿期一个重要易感染区,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越长脐带残端带来感染的风险越大[2]。对于新生儿脐带未脱落以往采取住院实施全麻下手术二次断脐术,手术费用高、风险大。我科于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共接诊5例脐带未脱落患儿经门诊清创治疗手法断脐、换药护理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5例

    天津护理 2018年6期2018-01-23

  • 新生儿断脐时间对母体和新生儿结局影响的分析
    3000)新生儿断脐时间对母体和新生儿结局影响的分析卢柳媚,周倩珺,江彬,李子琳,明子,李栩萍(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 东莞523000)目的分析与比较新生儿断脐时间对母体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400例单胎顺产新生儿 (足月儿250例,早产儿150例),随机分为早断脐组和晚断脐组。早断脐组在新生儿出生后5~10 s断脐,晚断脐组在脐带停止搏动后断脐。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Hb含量、胆红素峰值以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结果晚断脐组的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1期2017-12-11

  • 为新生儿在不同时间断脐对其预后的影响
    新生儿在不同时间断脐对其预后的影响朱燕莉(河池市人民医院产科,广西 河池 547000)目的:探讨为新生儿在不同时间断脐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河池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01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早断脐组(50例)和晚断脐组(51例)。为早断脐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10 s内进行断脐。为晚断脐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 min内进行断脐。然后比较两组新生儿血红蛋白的水平、血细胞的比容、胆红素的水平、Apga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2017-11-30

  • 不同时间的延迟断脐对新生儿循环系统及黄疸的影响
    兰不同时间的延迟断脐对新生儿循环系统及黄疸的影响耿琳华 陈兰目的探讨1 min断脐和脐带波动消失时断脐对新生儿循环系统及黄疸的影响。方法200例正常新生儿, 随机分为A、B两组, 各100例。A组给予1 min断脐, B组给予脐带波动消失后断脐, 比较两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黄疸值。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10 min及2 h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3 d的胆红素为(162.0±3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3期2017-08-07

  • 剖宫产近胎盘端延迟30 s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观察
    盘端延迟30 s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观察兰向鸿(广西省南宁市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2700)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患者延迟断脐30 s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延迟断脐组和常规断脐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血胆红素值、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进而分析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延迟30 s断脐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较高,Apgar评分更好,且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2017-06-28

  • 三种断脐时机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
    74000)三种断脐时机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王喜梅(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目的 探析三种断脐时机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至本院分娩的105例新生儿资料加以分析,按不同的断脐时机分成三组,胎盘娩出后实施断脐设C组,新生儿娩出后即刻断脐设B组,脐带搏动停止后实施断脐设A组,并对三组Apgar 评分、临床指标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A组的Apgar评分较B组、C组高,脐部愈合及脐带脱落的时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2017-06-28

  • 近胎盘端延迟断脐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湿肺的影响
    0)近胎盘端延迟断脐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湿肺的影响徐建平,万丽,叶佩芬,熊玉萍,李丹丹(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314000)目的观察近胎盘端延迟断脐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湿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择期剖宫产的新生儿,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予延迟30 s~2 min断脐,即脐带搏动明显变弱、脐血管变细后近胎盘端断脐,抬高脐带远端回输脐带内剩余血液入新生儿体内,置新生儿低位同时刺激新

    护理与康复 2017年2期2017-03-03

  • 研究新生儿断脐方法对脐带脱落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王利娟研究新生儿断脐方法对脐带脱落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王利娟目的:探究不同新生儿断脐方法对脐带脱落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100例,根据其断脐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延迟断脐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断脐法,对比2组脐带脱落时间以及并发症几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以及并发症几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接受延迟断脐法,可以缩短脐带脱落的时间,降低脐部渗出、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新生儿;断脐;脱落时间;并发症在新

    保健文汇 2017年9期2017-02-01

  • 延迟断脐30秒能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窒息
    胜 张清义延迟断脐30秒能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王胜张清义目的 探讨延迟断脐30秒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的影响。方法 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两组:A组为常规组,分娩后10秒内立即断脐,B组延迟断脐30秒。观察出生后窒息发生率,Apgar评分,生后20分钟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延迟断脐组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pH值、剩余碱明显改善,差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1期2016-09-01

  • 延迟断脐30秒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输血次数的影响
    瑞 张清义延迟断脐30秒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输血次数的影响王胜郭瑞张清义【摘要】目的 探讨延迟断脐30秒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后血红蛋白(Hb)及输血治疗的影响。方法 80例VLBWI随机分两组:A组为常规组,分娩后10秒内立即结扎脐带,B组为延迟断脐组,延迟断脐30秒。观察出生后24 h、1周的血红蛋白(Hb)、输血次数、经皮胆红素(TCB)峰值和光疗时间。结果 延迟断脐组24 h和1周时Hb均高于常规组(P<0.01);输血次数显著减少(P<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7期2016-08-09

  • 延长足月顺产不同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延长足月顺产不同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陆少霞目的 探讨足月顺产不同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分娩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其中分娩后10 s内断脐的为早断脐组,分娩后1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1组,分娩后2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2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三组不同断脐时间的产后2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并比较早断脐与晚断脐之间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的差别。结

    现代医院 2016年11期2016-06-01

  • 新生儿断脐时留取脐带残端长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断脐时留取脐带残端长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入选的510例新生儿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70例,A组新生儿在距离脐轮0.5cm处夹脐带夹,在距离脐带0.5cm处剪断脐带,B组新生儿脐带在距离脐轮1cm处夹脐带夹,在距离脐带1cm处剪断脐带,C组新生儿脐带在距离脐轮2cm处夹脐带夹,在距离脐带夹1cm处剪断脐带。比较三组脐带渗血、脐周分泌物、脐周皮肤红肿、脐带夹松脱及脐带脱落时间。 结果 A组脐带渗血发生率仅6.5%,显著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4期2015-09-15

  • 剖宫产近胎盘端延迟30s断脐对新生儿影响的护理研究
    00)众所周知,断脐方式及时间对新生儿影响较大,目前较多研究支持延迟断脐,2014年WHO 已建议延迟断脐作为操作标准,可促进脐带早期脱落[1-2]。胎盘端延迟30s断脐既可使新生儿获得一定量脐血灌输,弥补从胎儿到新生儿转变时的低血容量状态,又可避免断脐过迟过量回输胎盘血液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3]。延迟断脐在自然分娩中已有应用[4-5],但是,在剖宫产时延迟断脐国内外研究甚少,为探讨延迟断脐对剖宫产新生儿潜在益处,本院手术室在剖宫产手术中引入近胎盘端延迟3

    护理与康复 2015年11期2015-08-03

  • 断脐对母儿个别因素的影响
    血容量。出生后早断脐,即在生后立即或<5~10 s 断脐,将使新生儿减少60~100 mL 左右的血液供应,导致新生儿血容量不足,更容易发生呼吸问题和贫血,对于早产儿将增加脑出血和晚期感染机会,并影响远期效果[2]文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晚断脐与早断脐对新生儿的胆红素及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探索最佳断脐时间,以促进保证母婴的健康。1.研究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平产足月分娩的健康孕产妇(孕期无合并症及并发症)2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2015-04-12

  • 不同断脐时间对足月儿贫血及黄疸影响的系统评价
    0032)不同断脐时间对足月儿贫血及黄疸影响的系统评价高广云 郭艳 赵月娇 胡雁(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32)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断脐时间对足月儿贫血及黄疸的影响。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RANO、PubMed、EMbase、Medline 、CBM、Wanfang Data、CNKI、维普数据库,查找关于不同断脐时间对足月儿贫血及黄疸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2月14日。由2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8期2015-02-20

  • 新生儿断脐时间研究现状
    目前临床采用快速断脐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关于新生儿理想断脐时间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部分医师认为出生后立即断脐,但更多医师支持延迟新生儿断脐时间,因为自然界的哺乳动物多在脐带搏动停止后再咬断脐带,是最自然的断脐方式。1 早期断脐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即使用传统的快速断脐法。1.1 早期断脐的优点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能让新生儿及时获得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且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较未饱和脂肪多,当新生儿长时间处于冷空气当中,皮脂容易发生硬化,出现硬肿症。由于产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4期2015-01-27

  • 新生儿断脐新型护理方法的效果研究
    染的常见原因包括断脐处理不当、置管污染等,脐部感染可导致菌血症、败血症甚至急性腹膜炎,后果严重。因此,加强脐部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新生儿娩出后24h内脐带处于相对无菌状态,但随时间延长,脐部细菌繁殖,菌群密度增大,发生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概率显著增加[2]。常见的脐部护理措施包括一次断脐后暴露或者包扎处理及二次断脐处理[3]。二次断脐可以缩短脐带愈合时间,减少脐部分泌物,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选取二次断脐处理,与传统的断脐后包扎24h后暴露护理方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7期2014-12-16

  • 延迟至胎盘娩出后断脐对足月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延迟至胎盘娩出后断脐对足月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张晓丽1,张惠欣1*,张宏玉2,蒋 睿1,郝 荣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区产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海南 海口 571101)目的 探讨延迟断脐对足月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将 163例足月自然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延迟至胎盘娩出后断脐)和对照组(常规断脐),试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等待脐带搏动自然消失后,不断脐直接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2014-06-23

  •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
    研究对象, 延迟断脐组为实验组110例, 快速断脐组为对照组110例, 其中剖宫产96例, 顺产124例, 胎龄在37~42周之间, 出生体重均在2500~4000 g,Apgar评分1min、5min均≥8分, 孕母健康, 无产前诊断血型不合溶血。1.2 方法 胎儿出生后, 首先清理呼吸道, 对照组即可断脐(10 s内), 实验组放置于母亲两腿之间保暖, 在娩出45~60 s之间结扎并断脐, 结扎脐带方法均相同:75%乙醇消毒断脐,用气门芯在平脐轮处结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2014-06-02

  • 延迟断脐对第二产程中存在宫内窘迫新生儿 预后的影响
    照试验,探讨延迟断脐与常规断脐对新生儿窒息率、窒息程度以及对复苏效果的影响,为选择最佳断脐时间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住院经阴道分娩,并且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1]的单胎产妇240 例,年龄22~38 岁,孕周37~41 周,新生儿体重2500~4000g,两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1.2 方法 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2期2014-03-14

  • 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
    517100)晚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麦桂霞 赖翠婷 江妙珍(广东省连平县妇幼保健院,广东 河源 517100)目的对比性分析延迟断脐时间对新生儿产后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临产的11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延迟断脐组(延迟组)和常规断脐组(对照组)各57例,延迟组在新生儿娩出后60~90s之间结扎并截断脐带,对照组在新生儿娩出即刻(10s内)结扎并截断脐带;比较两组产后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脐带出血量,Apgar评分,脐血和产后1周外周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3期2013-07-01

  • 用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行剪脐术的探讨
    皮圈),在新生儿断脐中,应用方便、简单,一直以来为新生儿断脐使用,但在断脐后,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新生儿的残留脐带,成了笔者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对446例经阴道顺娩或剖宫产术取出的新生儿,用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再施行剪脐术的方法,来探讨缩短脐带脱落的时间。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气门芯2个、脐封2个,6 cm×8 cm纱布1块、75%乙醇、10%碘酊、剪脐包1个(内有消毒剪刀、直血管钳或有齿镊各一把、4 cm×4 cm×4 cm三角形4层的小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2期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