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近胎盘端延迟30 s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观察

2017-06-28 15:53兰向鸿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断脐残端娩出

兰向鸿

(广西省南宁市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2700)

剖宫产近胎盘端延迟30 s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观察

兰向鸿

(广西省南宁市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2700)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患者延迟断脐30 s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延迟断脐组和常规断脐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血胆红素值、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进而分析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延迟30 s断脐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较高,Apgar评分更好,且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平均心率上对比无差异,P>0.05;延迟断脐组脐带残端脱落平均时间短,无脐炎发生,脐带残端良好率高达93.75%。结论 剖宫产新生儿娩出后延迟30s断脐可有利于新生儿生后各项指标的改善,降低生后黄疸、窒息的发生率,是值得倡导的方法。

剖宫产;延迟断脐;新生儿

胎儿脐带是从母体向胎儿供血供氧的渠道,胎儿娩出后,脐带结扎剪断。在断脐时间方面,顺产新生儿于产后30 s以后结扎脐带,有利于增加新生儿供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发生率[1]。但对于剖宫产产妇来说,断脐时间及其意义存在一些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剖宫产延迟断脐并不能胎儿血液灌注,常规时间断脐即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剖宫产延迟断脐也可对新生儿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以我院收治剖宫产患者为例,进行延迟断脐30 s和常规断脐的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2月共收治剖宫产产妇124例,排除妊娠合并症患者,并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共80例产妇符合研究条件,故以这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7.9±1.5),平均孕周(39.6±0.7)周。根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延迟断脐组(32例)和常规断脐组(48例),对比两组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血胆红素值、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进而分析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影响。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实验方法

常规断脐组:胎儿娩出后,迅速吸痰、清理呼吸道,纱布擦干、毛巾被包裹,注意新生儿保暖。进行Apgar评分。直接用脐带夹断脐残端,并用碘伏消毒脐带残端及周围皮肤,避免感染。

延迟断脐组:胎儿娩出后,高抬胎盘,置胎儿于低于子宫平面处,待胎盘搏动消失,胎儿娩出30 s后,进行断脐处理。采取靠近胎盘端延迟30 s断脐。断脐后一份钟内,将脐带远端抬高,脐静脉血自体灌输,血液入新生儿体内,脐血管闭锁,脐带残端处理与常规断脐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分为近期对比和远期对比两方面。近期对比主要指标包括:新生儿血氧饱和度(SPo2)、新生儿Apgar平均分、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例数、新生儿平均心率。远期对比指标包括:脐带残端脱落平均时间、是否有脐炎发生及例数、脐带残端是否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设定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近期对比

延迟30 s断脐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较高,Apgar评分更好,且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平均心率上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2.2 远期对比

延迟断脐组脐带残端脱落平均时间短,无脐炎发生,脐带残端良好率高达93.75%。见表2.

表1 两组新生儿近期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新生儿近期相关指标对比(±s)

注:*表示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SPO2(%)Apgar平均分高胆红素血症 [n(%)]平均心率延迟断脐组97.3±0.2*4.2±0.5*2(6.25)*98.2±2.4常规断脐组92.3±0.43.7±0.56(12.5)98.3±1.8

表2 两组新生儿远期相关指标对比[n(%),±s]

表2 两组新生儿远期相关指标对比[n(%),±s]

注:与常规断脐组比较发现,bP<0.05 ,差异显著

组别脐带残端脱落(d)脐炎发生脐带残端良好延迟断脐组7.4±0.30(0)30(93.75)常规断脐组9.5±1.23(6.25)41(85.41)

3 讨 论

剖宫产新生儿与顺产不同,他们的头部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同样,胎儿脐带在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时,经剖宫产方式娩出也是非常充盈的,内含大量血、氧等,并不利于后期脐带的脱落,且易发生脐炎等。排空残存脐带内血液可促进脐部愈合,而且有研究表明,在脐带搏动停止后再进行断脐,可促进更多的血氧流回至胎儿体内,对新生儿产生积极作用。

延迟断脐(DCC),即延长新生儿娩出至脐带结扎的时间,本次探究延迟时间为30 s,利用这部分时间,使脐静脉内的血液全部回输到新生儿体内 后再断脐残端,减少新生儿窒息、脐炎、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剖宫产儿与顺产儿在断脐方面存在差异,顺产儿产道挤压后脐带并不充盈,故可立即断脐。剖宫产儿娩出后,母体供血供氧立即中断,在呼吸循环系统尚未建立之前,可能会导致胎儿窒息的发生。且剖宫产早断脐处理则减少了胎盘向胎儿血液灌输的过程,残留在脐带内的血易造成脐炎、感染、新生儿湿肺等不良后果。

本次研究表明,延迟30s断脐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较高,Apgar评分更好,且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平均心率上对比无差异,P>0.05;延迟断脐组脐带残端脱落平均时间短,无脐炎发生,脐带残端良好率高达93.75%。并未发现延迟30 s断脐给新生儿带来不利影响。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剖宫产早产儿来说,延迟断脐可以减少新生儿的输血量,稳定血压并能提高存活率。另外,需注意,30 s未断脐这个时间内,必须保证胎盘脐带高胎儿低的位置差,有利于借助重力作用和脐带搏动继续回输脐带血至新生儿体内。

综上所述,剖宫产新生儿娩出后延迟断脐30 s是有利于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恢复的,笔者认为,虽然本次研究尚未证明30 s是延迟断脐的最佳时间,但统计数据来看,延迟断脐30 s在提高新生儿血氧饱和度、降低脐带相关发病率等方面作用显著,且并未发现会给新生儿带来损害。故延迟断脐30s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孔小娟.延迟脐带结扎1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 7(25):118-119.

[2] 沈 军,沈尧娟,生启芳.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910-912.

[3] 徐建平.剖宫产近胎盘端延迟30s断脐对新生儿影响的护理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31-1033.

[4] 王爱兰,郑立霞,刘庆翠.剖宫产不同断脐时机对母儿预后的价值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0):1249-1291.

[5] 徐建平,万 丽,叶佩芬,等.近胎盘端延迟断脐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湿肺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7,16(2):156-157.

[6] 胡小黎,徐鑫芬,马冬梅.延迟结扎脐带对新生儿和产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62-866.

[7] 张 娜,肖 梅.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影响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763-4764.

本文编辑:李 豆

R719.8

B

ISSN.2095-8242.2017.15.2783.02

猜你喜欢
断脐残端娩出
延迟断脐对母亲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间段断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新生儿断脐时留取脐带残端长度的影响研究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延迟断脐对第二产程中存在宫内窘迫新生儿 预后的影响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剖宫产胎儿娩出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32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