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油率

  • 微波-索氏联合工艺整仁提取瓜蒌籽油
    波动范围较大且出油率较低[7]。在此基础上,张建群等[8]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优化了瓜蒌籽油的提取工艺,将粉碎后的瓜蒌籽出油率提高至43.95%,并且极大地缩短提取时间。张玲玲等[9]通过超声协同微波共同作用提高油脂的溶出效率,以更短的工作时间将粉碎至40目的瓜蒌籽出油率提高到53.38%。当前市面上的提油工艺都是将瓜蒌籽作为油料来源将瓜蒌籽破碎后进行提取,余下的瓜蒌籽饼或瓜蒌籽粕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生产出的瓜蒌籽油成本很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整仁提油的工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4期2023-09-15

  • 花椒籽油提取工艺的优化
    油。花椒籽油的出油率(%)按式(1)计算。出油率=提取的花椒籽油的质量(g)/花椒籽质量(g)×100% (1)2.2 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花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各单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17]*。表1 单因素试验水平2.3 响应面试验在对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研究三个因素的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

    食品工业 2023年1期2023-02-08

  • 油莎豆油超声辅助法提取工艺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豆;溶剂浸出法出油率高,但产物有溶剂残留,工艺流程繁琐,需精炼处理。而超声波辅助提取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节省溶剂用量,简化操作步骤。本研究对超声辅助溶剂浸出法提取油莎豆的工艺进行探究。比较各种单因素条件、正交试验条件下的出油率,为提取油莎豆的工艺提供参考数据。超声辅助法的优点为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对遇热不稳定、易水解或氧化的成分具有保护作用,提取简单易行,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便。本研究以油莎豆为原料,正己烷为提取溶剂,超声

    食品工程 2022年1期2022-12-13

  • 不同干燥方式对奇亚籽出油率及油脂品质的影响
    燥方式对奇亚籽出油率及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奇亚籽失水率为2.03%~10.56%,出油率为34.33%~41.68%,其中以真空冷冻干燥的失水率和出油率最高;索氏提取的4种干燥方式获得奇亚籽油的颜色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烤箱烘烤的奇亚籽油透明度最差,微波干燥的色泽最差;4种干燥方式获得奇亚籽油酸价为0.82~3.65mg/g,过氧化值为0.0395~0.0906g/100g,其中真空干燥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最低;多酚含量为7.68~11.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5期2022-03-29

  • 油樟叶不同生长期出油率的分析
    龄以及鲜干叶对出油率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在油樟生产区开展不同树龄段的油樟混合叶(嫩、老叶混合)、同一树龄的油樟嫩叶采集,探索出油樟混合叶和嫩叶出油率一年的变化规律以及油樟鲜叶和自然风干叶出油率的差异,以期为油樟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油樟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在油樟主产区叙州区、翠屏区和高县境内进行设点采样。采样点布置考虑选择不同位置、不同年龄的油樟林。不同树龄混合叶出油率试验以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为选择标准[13]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1期2022-03-22

  • 柠檬植株4个部位精油出油率比较分析
    皮4个部位精油出油率比较研究,以期为柠檬良种筛选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分别为柠檬植株的花、茎、叶片和果皮,均采自福建省泉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果蔬园柠檬良种筛选圃内9份柠檬种质植株,种质名称分别为北京柠檬、费米耐劳、江苏2号、台湾甜柠檬、台湾香水柠檬、印度大果、尤力克、越南四季柠檬和漳州本地柠檬。每份种质分别选择生长正常、健壮的植株3株进行采摘,柠檬花精油提取于2019年3月花期进行,茎、叶片和果皮精油提取于202

    农产品加工 2022年2期2022-02-16

  • 不同采收模式对油用樟树出油率的影响
    同采收模式枝叶出油率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采收部位、不同树龄对油用樟树出油率表现差异显著, 纯叶片出油率高于枝叶混合和纯枝干的出油率、全株出油率高于中枝干和嫩枝干的出油率、2年生油用樟树出油率高于1.5年生和2.5年的生出油率;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时间、不同枝叶处理对油用樟树出油率表现差异不显著。关键词:  油用樟树;  采收;  枝叶;  出油率中图分类号:   S 792. 23               文献標识码:   A              

    林业科技 2021年5期2021-12-24

  • 不同采收模式对互叶白千层出油率的影响
    式对互叶白千层出油率的影响,在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木本香料核心示范区开展5组不同采收方式出油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出油率差异显著,11月份采收较好;采收不同树龄出油率差异不显著;不同采收部位差异显著,老叶比嫩叶出油率高,叶片出油率比枝叶混合、枝干出油率高;采收后不同枝叶处理出油率差异显著,采收后枝叶处理较粗的出油率高。关键词:互叶白千层;采收模式;出油率中图分类号 S792.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2-0084-02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2期2021-12-11

  • 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预测花生籽仁出油率
    3]。提高花生出油率可为榨油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3],而食用花生则要求具有较低的油分,从而减少能量摄入。因此,快速测定花生油脂含量和出油率对于花生不同用途品种选育及榨油企业原料质控都非常有必要。但目前花生出油率的测定多是建立在传统的物理压榨或浸提法制取花生油的基础上,不仅费时费力,且难以做到无损测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兼具快速、高效、低成本、无破坏性等优点的物理检测技术[4]。已有研究者建立了花生仁含油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5-8]。但相比于含

    山东农业科学 2021年11期2021-12-11

  • 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籽油的研究
    重→计算桑葚籽出油率。1.2.2 单因素试验(1) 以正己烷、石油醚(沸程60~90 ℃)、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作为浸提溶剂,在超声功率240 W,超声温度40 ℃,超声时间30 min 条件下,研究不同浸提溶剂对桑葚籽出油率的影响。(2) 在超声功率240 W,超声温度40 ℃,超声时间30 min 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料液比1∶5,1∶10,1∶15,1∶20,1∶25 对桑葚籽出油率的影响。(3) 在料液比1∶15,超声温度40 ℃,超声时间30 mi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3期2021-08-07

  • 烹饪用咸蛋黄腌制工艺研究
    汽熟制,测定其出油率和色度值。1.3.3 咸蛋黄腌制工艺试验响应面设计在上述单因素水平筛选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蛋黄出油率为响应值,腌制时间(A)、腌制温度(B)、食盐添加质量分数(C)、白酒添加质量分数(D)为因素做组合试验设计,判断这些因素对咸蛋黄出油率的影响程度,其因素水平见表1。表1 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 1 The factors and levels of r

    中国调味品 2021年7期2021-07-14

  • 三种油用牡丹品质测定对比研究
    果期数量性状、出油率以及各种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发现虽然在生长期到来之后,“凤丹”牡丹的生长略快于两种紫斑牡丹,但是在果期数量性状、出油率以及脂肪酸含量方面,全缘叶紫斑牡丹的各项指标均略优于裂叶紫斑牡丹和“凤丹”牡丹,故可知在民和地区,全缘叶紫斑牡丹更适宜栽种,为农户带来的收益也更大。关键词:紫斑牡丹;“凤丹”牡丹;出油率;脂肪酸引言牡丹隶属于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因其花大色艳、种类繁多而闻名,同时也具有十分可观的观赏及药用价值。近些年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3期2021-07-11

  • 坚果油脂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分析
    服了传统压榨法出油率低、精制工艺繁琐等缺点,也克服了冷浸法在混合油蒸馏分离过程中油脂氧化酸败,有机溶剂残留和环境污染等缺点,成为倍受关注的油脂提取方法。但此法对设备要求较高,导致成本升高。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研究应用日渐增多,利用超声波的空化、粉碎和乳化等作用可以提高出油率、减少溶剂用量、缩短提取时间和提升油的感官品质[6-7]。目前,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坚果油脂的研究较少[8-10]。此次研究以河北山区常见油料坚果——核桃、杏仁和松子为原料

    食品工业 2021年6期2021-06-28

  • 不同前处理对亚麻籽出油率及亚麻籽油品质影响研究
    ,虽然亚麻籽的出油率有所提高,但亚麻籽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较快,稳定性较差。湿热法又叫蒸汽加热法,是在干热法的基础上通入热的蒸汽来处理原料。湿热法是利用水的良好导热性,来增加原料的温度并加快其导热速率,其优点是加热速度快,原料受热相对比较均匀。贾雪峰等[10]的研究表明,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四种干燥方式中,微波干燥处理后出油率最高,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后植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邓博心[11]的研究表示,红外、

    中国粮油学报 2021年4期2021-05-26

  • 山苍子出油率及其精油质量研究
    考察山苍子果实出油率和精油中的柠檬醛含量,筛选适合本土推广种植的优良种质资源,为灌阳县山苍子的人工繁育和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源。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2018年4月在广西灌阳县黄关镇种植山苍子林,2020年8月底筛选农艺性状优异、生长环境和抚育条件相同的同一地块的单株作为试验材料,以当年鲜果产量10~30 kg 的单株为研究对象,共选择8 个单株。1.2 山苍子油提取采用常压水中蒸馏方式。将鲜果装入圆底烧瓶中,加水没过果实,蒸馏5 h。蒸馏结束后,冷却,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2期2021-05-14

  • 响应面优化水酶法制备“纸皮”扁桃油
    相及水相,计算出油率出油率=(上层清油质量/脂肪含量)×100%1.2.2 总含油率的测定准确称取定量样品,用滤纸包好后,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4倍量的石油醚,加热提取4 h;每份样品重复提取3次,50 ℃下减压蒸馏回收石油醚,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纸皮”扁桃油,计算总含油率(油脂含量)。总含油率=油脂总量/样品质量×100%1.2.3 酶的筛选称取5 g过40目筛“纸皮”扁桃仁粉末,料液比1∶5,酶解5 h,各种蛋白酶统一添加酶活6 000U/5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11期2020-12-15

  • 超声辅助法提取金花葵籽油的研究
    量出油量→计算出油率式中:ω为金花葵出油率;m为金花葵出油质量,g;M为放入锥形瓶前的金花葵质量,g。1.2.3超声振荡法结合有机物提取法(超声辅助法)提取金花葵油的工艺优化设计1.2.3.1 单因素实验选取料液比(浸出溶剂为正己烷,g : mL),超声时间(min),超声温度(℃)做为改变因素,在不同因素下测定金花葵出油率。准确称量金花葵油料40 g±0.000 2 g,经粉碎后的置于250 mL锥形瓶中,用正己烷浸出,将锥形瓶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震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年4期2020-08-19

  • 超声辅助法提取八月瓜油较优条件的研究
    几率,达到提高出油率的目的。对比其他方法,超声辅助法具有时间短,提取率高的优点。本实验提取八月瓜油采用的是超声辅助法,通过改变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来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条件,为八月瓜籽油的提取提供参考[6-9]。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材料和试剂1.1.1实验仪器JSB-25-12-DT型超声波清洗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odel F型色泽仪,北京先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YB-800型粉碎机,浙江永康市速锋有限公司;H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年3期2020-06-16

  • 索氏提取法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13],且籽出油率高,适应性强,是目前生产牡丹籽食用油的主要品种之一。油用牡丹产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14],其籽油的开发不仅丰富了食用油的品种,还为市场增加了一种健康和营养的食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在国家与政府的支持下,我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迅猛,但是目前我国在牡丹籽油的提取和精炼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这将会极大影响油用牡丹的的产业发展。本研究针对牡丹籽油产业发展这一瓶颈问题,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凤丹’籽油的提取技术展开研究,并进行了工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5期2020-06-10

  • 高含油元宝枫籽油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
    原料预处理及出油率的计算将新采摘的元宝枫籽样品经烘干、脱壳、螺旋压榨、油饼粉碎、超声提取储存于试管中(避光)密封包装,称重,备用。1.3.2 超声辅助法提油的单因素实验1.3.2.1 料液比的确定分别称取螺旋预榨后粉碎过筛的(50±0.000 2)g元宝枫籽预榨饼,装在5个三角瓶中,在时间60 min,温度40 ℃情况下,分别选用料液比2∶5、2∶7、2∶9、2∶11、2∶13进行预榨饼元宝枫籽油浸提,计算在各料液比条件下元宝枫籽出油率。1.3.2.2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4期2020-05-25

  •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预处理文冠果冷榨工艺的研究
    机压榨制油,其出油率低,压榨时间长,效率低;溶剂提取法出油率高,但溶剂容易污染环境,且油中存在溶剂残留等安全问题;超临界CO2萃取法出油率高,但设备昂贵,工业化生产成本高。微波技术应用于油脂加工业,具有加热速度快、受热均匀、操作简单及节约能源等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油料作物的细胞壁结构,扩张油脂通路,提高出油率,且能钝化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提高油的氧化稳定性,并对油脂品质有一定影响[9-10]。本文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进行微波预处理后,通过螺旋榨油机压

    中国油脂 2020年3期2020-04-10

  • 响应面优化芥末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分析
    压榨法成本高、出油率较低,且需要经热力机械处理,容易影响热敏性物质的活性,而蒸馏法同样存在出油率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缺点[6]。水酶法主要在物理破碎的基础上,直接采用蛋白酶[7]、淀粉酶[8]、果胶酶[9]、纤维素酶[10]等破坏植物细胞,使油脂从破坏了的组织中被释放出来,该过程不需要有机溶剂,所提取的油脂不需要脱胶工序,也能保持油脂原有的营养价值,且设备简单、操作安全、环境友好,该法所得油脂质量高、色泽浅[11-12]、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虽然国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21期2019-11-27

  • 葵花籽油的酶辅助压榨制备工艺优化
    的特有风味,但出油率普遍较低。压榨法分为冷榨法和热榨法,冷榨葵花籽油的颜色较浅,澄清透明,整体的外观表现较好但出油率较低;热榨葵花籽出油率较高,但油颜色深,不饱和脂肪酸受热易氧化。有机溶剂法提油效率高,过氧化值低,但存在溶剂残留问题,导致食用安全性较差并造成环境污染。酶具有改善食品品质和加工性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酶可以作为降解植物细胞壁和油体蛋白的手段,进而释放油脂[4]。已有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报道,虽然获得油脂的品质较好,但在酶解过

    植物研究 2019年6期2019-11-15

  • 双螺杆榨油机的改进及优化
    双螺杆榨油机的出油率影响因素,总结了在榨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对榨油机的榨膛、榨螺做了结构部分的设计,对油品过滤部分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关键词]出油率;榨膛;榨螺[中图分类号]TS224 [文献标识码]A1 研究背景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重新回归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提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我国对食用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而国产的食用油占总需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6期2019-11-06

  • 不同贮藏条件对‘凤丹’牡丹籽粒出油率与籽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用牡丹在产量、出油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表现良好,近几年得到广泛重视[10]。目前,关于油用牡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的油用价值评价[11-12]、油脂加工工艺技术[13]、油用品种评价[14]等方面。而牡丹籽粒采收后的贮藏条件直接影响到牡丹籽粒的出油率和其他籽油指标,故研究牡丹籽粒适宜的贮藏条件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但相关研究尚无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含水量对贮藏期内的‘凤丹’牡丹籽粒出油率、籽油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色差的影响,以期为‘凤丹’牡丹籽粒贮

    现代园艺 2019年19期2019-10-12

  • 响应面法优化辣木籽油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组成
    取温度对辣木籽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辣木籽油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辣木资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原料与试剂辣木籽,购于云南。将辣木籽脱壳后取籽仁,干燥、粉碎过40目筛后得到辣木籽粉,置于干燥器中备用。正己烷、甲醇、无水硫酸钠、氢氧化钾,分析纯。1.1.2 仪器与设备九阳粉碎机,40目标准检验筛,BS124S电子分析天平,KQ3200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SHB-IIIA循环水

    中国油脂 2019年6期2019-08-22

  • 预处理方式对牡丹籽毛油出油率及品质影响
    ,从而达到提高出油率的目的[8]。二是相对于冷榨处理,油料种子在高温焙炒过程中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能够增加油脂的香气,有利于特征风味物质的生成且还能增加氧化稳定性[9]。鞠阳等[6]研究发现微波预处理芝麻籽可显著提高芝麻油的出油率,而关于预处理方式对出油率及油脂品质影响等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未处理、微波、烘烤、炒籽4种预处理方式的牡丹籽毛油出油率及油脂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优的预处理条件。通过直接对油料本身进行预处理来达到增加原料出油率及提高油脂品质的目

    中国粮油学报 2019年6期2019-07-17

  • 提取茶碱后水酶法提取茶油工艺研究
    时间、料液比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采用蛋白酶,酶解温度50 ℃,酶浓度在2%~3%,酶解时间4 h,料液比1.0∶5.5,出油率可达51.9%。[结论]该研究为茶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关键词 茶碱;水酶法;蛋白酶;出油率中图分类号 TS225.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1-0166-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1.04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2019-07-10

  • 双螺杆榨油机榨螺与出油率分析研究
    也会想办法提高出油率。本文从出油率及结构优化方面作了相关探讨。【关键词】双螺杆;榨螺;榨膛;出油率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消费者对饮食的观念也由温饱转为追求营养、绿色、健康,对食用油的要求也愈发严格。本款设计的双螺杆榨油机可用于花生,大豆,菜籽,芝麻,油菜籽等原材料。其榨出的油品质量好、出油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广大城市周围和农村小型榨油机油坊的榨油需求。二、项目来源及存在问题本项目来源于武汉良茂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汉油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2019-07-05

  • 南眉籽油低温压榨工艺优化及理化指标分析
    有的风味,增大出油率。本研究拟对南眉籽油低温压榨工艺进行优化,同时检测南眉籽油的色泽、水分及挥发物、酸价、过氧化值、氧化诱导时间及脂肪酸组成等理化指标,以期为丰富特色小品种食用油的种类及其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南眉籽:江西省绿滋肴实业有限公司;石油醚(30~60 ℃):分析纯,北京化工厂;95%乙醇:优级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仪器与设备自动液压榨油机:QYZ-230型,山东省泰安市良君益

    食品与机械 2019年4期2019-06-03

  • 纤维素酶结合碱性蛋白酶提高冷榨大豆出油率的工艺优化
    酶法等。浸出法出油率高,但存在溶剂残留等问题[1]。水酶法制取大豆油,出油率达80%~90%,但水酶法工艺会产生大量“高营养”污水,而且其破乳问题也一直未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酶法制油的推广[2]。传统热榨法出油率低、损耗大,且温度高造成豆粕质量差[3]。冷榨过程不涉及高温和化学处理,能最大限度减少对食品营养成分和功效因子的破坏[4-6]。但冷榨出油率偏低,工业化生产效益低,因而在冷榨技术基础上加入酶作用以期提高出油率[7]。本文以大豆为

    中国油脂 2019年5期2019-05-13

  • 低温压榨火麻仁油的工艺与品质研究
    的提取方法存在出油率和生产效率不高、提取油脂品质差等问题,常见的火麻仁油提取方法有溶剂浸出法[8-9]、压榨法[10-11]、超临界CO2萃取法[12]以及水酶法[13]等。溶剂浸出法生产安全性差,存在溶剂残留的弊端;超临界CO2萃取法存在成本较高、压力大的不足;水酶法提取时间较长,出油率不高[14]。压榨法作为一种物理挤压取油方式,通过挤压使原料的细胞结构充分破碎,油脂从油料中分离[15],具有适应性强、工艺简单的特点。其中,热榨法的油脂香气较好,颜色较

    广东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2018-11-20

  • 亚临界萃取白果油的工艺条件研究
    萃取溶剂、白果出油率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萃取白果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亚临界萃取白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 0.5 MPa、萃取温度 40℃、每次萃取时间 60 min、萃取次数 3 次、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白果出油率为 96.16%。亚临界萃取的白果油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其相对密度为0.922 5,折光指数为(20℃)1.473 7,酸值(KOH)为1.95 mg/g,碘值(I)为156.62 g/100 g,

    中国油脂 2017年3期2017-05-15

  • 玉米提脐制油技术改进和创新
    提胚 半湿法 出油率目前国内的本专业技术领域大体生产工艺已经基本定型,有区别的地方也仅仅是设备大小、结构形式存在差异,但大体上格局已定。如何通过改造和创新提高玉米胚得率和玉米出油率以达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预处理车间主要生产工艺:加工玉米为酒精提供合格的玉米面,同时生产符合工艺工求的玉米胚,再进一步加工成为玉米油。如何实现多提脐,多产油,提高经济效益做为车间管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提高玉米胚得率:我公司玉米提胚主要采用的是半湿法提脐,半湿法提脐关键在于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2017-02-23

  • 吲丁·诱抗素对花生产量及出油率的影响初报
    产量、出仁率和出油率。[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在不同时期喷施吲丁·诱抗素,对分枝数、结荚数、产量、出仁率、分别调查记录分析。[结果]通过喷施吲丁·诱抗素,每株分枝可提高到7~10条,多达11~12条,增加4~7个;结荚数提高25~35个,多达35~50个,增加10~15个;每666.7m2产量达到250~300kg,提高50~75kg;出仁率达到67%~68%,提高7%~8%;出油率达到47%~48%,提高7个百分

    广西农学报 2016年3期2017-02-06

  • 紫苏籽油水酶法提取中的酶配比研究
    筛选出对紫苏籽出油率影响较大的生物酶,设计L9(33)正交试验对不同生物酶复配比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和果胶酶为影响紫苏籽出油率的主要酶,其最佳复配比例(基于紫苏籽质量)为纤维素酶5.5%、中性蛋白酶4.5%、果胶酶7.5%;在酶复配最佳条件下,紫苏籽出油率可达29.96%。研究结果可为紫苏籽油提取及紫苏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紫苏籽油;酶配比;水酶法;出油率;正交试验紫苏(PerillafrtaescensL.Britt)为唇形

    中国油脂 2017年1期2017-01-17

  • 蓖麻籽冷态压榨过程保压时间与出油率的关系及其曲线拟合
    过程保压时间与出油率的关系及其曲线拟合刘汝宽1,2, 杨星星3, 肖志红2, 李昌珠2, 张良波2, 黄志辉3(1.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3.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蓖麻籽是一种重要的高含油(约50%)、高含蛋白(约20%)和低含水(约8%)工业油料。采用液压压榨时,保压时间是影响其出油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微型直筒式压榨试验装置,在压榨压力25 M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2016-11-17

  • 油茶品种及采摘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研究
    种、采摘时间与出油率的关系。[方法]在各个林班采摘下来的鲜果中,红果果实、青果果实分别按品种、大小挑选果实,研究不同品种、采摘时间与出油率的关系。[结果]在油茶挂果初期,品种和采摘时间与出油率有较大关系。油茶采收时间越早出油率越低。[结论]该结果可为油茶出油率与品种、采摘时间关系试验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 油茶;品种;采摘时间;出油率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21-01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科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9期2016-10-20

  • 牡丹籽仁压榨油和浸提油联合生产工艺研究
    超临界牡丹籽油出油率最高在30%左右[2],经测定提油后的牡丹籽粕含油率达6%~7%左右[3],工业化的生产大多只采用一种方法制油,剩余的饼粕也只是简单的用于当作饲料或者直接堆肥。饼粕中的残油不仅是对牡丹籽仁油这一宝贵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饼粕中其他成分的二次利用。因此,可采用溶剂浸提法进一步提取其中的油脂,以提高牡丹籽油的得率。鉴于牡丹籽油对人体的显著功效[4],为最大化开发利用牡丹籽油这一宝贵资源,本论文拟重点开展牡丹籽油液力压榨-溶剂浸提联合制油工艺研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4期2016-09-14

  • 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米糠油的工艺研究
    为了提高米糠的出油率,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对混合液进行破乳,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通过研究复合酶的种类、比例、添加量以及酶解条件对米糠出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米糠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酶解温度设定为51 ℃,酶解时间5 h,超声波功率230 W,超声时间20 min,酶添加量为1.38%(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2∶1)。此条件下得到米糠的出油率为90.53%。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9期2016-09-12

  • 亚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肉豆蔻的工艺研究
    行研究优化。以出油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肉豆蔻的亚临界萃取最佳萃取条件及参数为:原料粉碎度40目,萃取温度50 ℃,萃取次数5次,萃取时间60 min,肉豆蔻出油率可达36.87%。亚临界,萃取,肉豆蔻肉豆蔻又称肉果、玉果、豆蔻,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的干燥成熟种仁。肉豆蔻具有特殊的香气,温辛,略有甜味。肉豆蔻可以作为调味品,主要用于对鱼肉制品、焙烤制品、香肠、糕点等的调味,具有增鲜祛腥的作用[1];也可以作为常用中药,具有较强的消炎镇痛、抗肿瘤的功效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10期2016-09-10

  • 玫瑰精油的提取及研究
    兰州苦水玫瑰的出油率,避免了溶剂对精油品质的破坏,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分析出油率及玫瑰精油品质,得到高产率、品质优良而且色泽鲜艳的精油。分子蒸馏;苦水玫瑰;分析;出油率玫瑰油是玫瑰基本的药用成分。本项目种植的品种花大、瓣厚、色紫、泽鲜、不露蕊、香气浓等质量最佳。入药能够防治心脑血管、妇科、肠胃、肝气郁结及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经常饮(食)用玫瑰制品有养颜美容、防病疗疾的保健功效[1]。1 实验操作1.1发酵将干的苦水玫瑰放到桶内用15%的食盐水按一定的比例浸泡起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5期2016-09-03

  • 不同产地杜仲·紫苏和亚麻种子油中亚麻酸含量及出油率的GC-MS分析
    中亚麻酸含量及出油率的GC-MS分析唐传球,沈志鹏(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十堰 442000)摘要[目的]开展我国不同产地杜仲、紫苏和亚麻种子油的亚麻酸成分评价,为进一步筛选和培育优良亚麻酸作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索氏提取和GC-MS法,对11个产地的亚麻、7个产地的紫苏及10个产地的杜仲种子的出油率及α-亚麻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的种子亚麻酸含量差异显著,最高为湖北十堰杜仲种子油(61.49%),其次为吉林延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8期2016-06-14

  •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油茶籽的工艺研究
    茶籽干燥时间、出油率及所得茶油的理化指标、功能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40 ℃、转换点水含量35%、微波功率密度1.50 W/g,3个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密度>转换点水含量>热风温度。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干燥时间仅长于微波干燥,为293 min,其出油率最高,为42.09%;4种干燥方式制得茶油的理化指标和功能营养成分的综合评分为: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自然干燥;4种干燥方式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7期2016-05-30

  • 亚临界萃取众香子油的工艺研究
    行研究优化,以出油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众香子的亚临界萃取最佳萃取条件及参数为:原料粉碎度40目,萃取温度60 ℃,萃取次数4次,萃取时间60 min,出油率可达4.58%。亚临界,萃取技术,众香子果实众香子别名多香果、牙买加胡椒等,为桃金娘科众香属植物的干燥果实,因具有丁香、肉桂和豆蔻的独特混合芳香气味,故名众香子。其主产地为牙买加、古巴等中南美洲国家,我国的广东、海南等地也有广泛栽植[1]。众香子除作为调味品和香料,用于鱼类、肉类菜肴的增香调味,或磨成粉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24期2016-02-17

  • 光皮木瓜籽含油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和正交试验,以出油率和提取成本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溶剂回流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的优化工艺,旨在选出一种快速测定光皮木瓜籽含油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与另2种方法相比,出油率和提取效率更高,且优势明显。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木瓜籽粉过100目筛,超声功率270 W,溶剂液料比8 mL/g,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30℃,超声提取2次。测得的光皮木瓜籽含油率可达41.1%。光皮木瓜籽油 超声波提取 正交试验光皮木瓜(Chae

    中国粮油学报 2015年9期2015-12-20

  • 花椒籽仁油的超临界CO2萃取*
    目、60目时的出油率。图1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籽仁油工艺流程Fig.1 Supercritical CO2extraction process of ZSKO物料含水率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在物料粒度40目、CO2流量 60 L/h、萃取压力 3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下,测定物料含水率分别为5%、8%、10%、12%、15%、18%时的出油率。萃取压力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在物料粒度40目、物料含水率10%、CO2流量60 L/h、萃取温度4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年7期2015-12-16

  • 催熟与催枯剂对油菜机收效果的影响
    药残留性及其对出油率、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安全生产及机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油菜成熟期喷施催熟催枯剂能起到很好的催枯效果,但是对油菜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喷施越早,影响越大。关键词 油菜;机收;催枯剂;机收;出油率;产量;品质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1-0011-02长期以来,限制油菜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化程度不高,油菜成熟收获需经割放、晾晒等多个环节,不仅用工多、劳动强度大,而且受天气、晾晒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期2015-04-02

  • 芝麻油的亚临界萃取工艺研究
    程1.3.2 出油率计算方法1.3.3 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次数、萃取时间、料液比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影响芝麻油出油率的主要因素。1.3.4 响应面试验基于单因素试验,以芝麻油出油率为响应值,选取影响出油率的主要因素为自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方案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16],利用 SA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预测芝麻油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2 结果与分析2.1 萃取温度对出油率的影响在萃取次数为4、萃取时间为30 min、料液

    中国粮油学报 2014年4期2014-05-25

  • 有机溶剂法提取雄蚕蛾油工艺研究
    蛾油,称重计算出油率。在分析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4个单因素对雄蚕雄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雄蚕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1.2.3 出油率的计算出油率(%)=(提取蚕蛾油重/蚕蛾粉重)×100%2 结果与分析2.1 提取条件的单因素实验2.1.1 不同溶剂对出油率的影响分别选用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正己烷,在固液比(蚕蛾粉质量与溶剂体积比值)为1:4、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5h的条件下提取蛾油,结果表明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3期2014-03-19

  • 水蒸气蒸馏甜橙油的工艺优化、分析及应用
    1 蒸馏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准确称取甜橙皮各3.0 kg,加入24 kg纯净水,浸泡2 h,分别蒸馏4、6、8、10 h,重复3次,比较其出油率的差异,筛选出甜橙油提取的最佳蒸馏时间。2.2.2 蒸馏温度对出油率的影响准确称取甜橙皮各3.0 kg,加入24 kg纯净水,浸泡2 h,分别在120、130、140、150℃蒸馏8 h,重复3次,比较其出油率的差异,筛选出甜橙油提取的最佳蒸馏温度。2.2.3 加水量对出油率的影响称取甜橙皮各3.0 kg,分别加入1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年10期2014-03-14

  •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的工艺
    ,然后称量计算出油率出油率=萃取猕猴桃籽油量÷猕猴桃籽脂肪含量×100%。1.4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1.4.1 单因素试验准确称取猕猴桃籽粉末200.0 g,放入150 mL四颈瓶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液料比、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进行试验,逐个考察各影响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1.4.2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的工艺条件范围是:液料比6~14,酶用量1.5% ~3.5%,酶解温度40~60

    中国粮油学报 2013年1期2013-09-17

  • 响应面分析优化小麦胚油浸出法提取工艺
    料颗粒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体积分数与麦胚质量分数比值(溶胚比值)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浸提温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提取时间对麦胚出油率的影响等单因素试验。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溶胚比值、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设计因素,建立了小麦胚油浸出法优化提取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小麦麦胚油浸出工艺:颗粒度为60目筛上麦胚粉碎物,以植物油抽提溶剂为提取溶剂,溶胚比值为20.5∶1,温度43℃、浸提38 min。优化工艺模

    中国粮油学报 2012年9期2012-11-20

  • 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工艺条件优化*
    间等因素对油脂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酶用量 >提取温度 >固液比>提取时间。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酶用量 0.024 mL/g,提取温度 63℃,固液比 1∶6,提取时间 23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率达到 24.281%。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水酶法,响应面分析海滨锦葵 (Kosteletzkya virgin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年3期2011-12-18

  • 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及副产物茶皂素工艺研究
    果表明各因素对出油率影响次序为酶用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且均达极显著水平,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60 U/g、料液比1∶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3.5 h,验证试验中茶叶籽出油率为23.8%;废弃液中的茶皂素溶出率最高可达6.8%。以上结果为茶叶籽油提取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茶叶籽油 茶皂素 纤维素酶 水酶法我国作为产茶大国茶树种植面积达1 600万亩,保守估计每年茶叶籽产量80万吨[1-2],如此丰富茶叶籽资源尚未广泛开发利用,这在产茶

    中国粮油学报 2011年11期2011-11-28

  • 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浸提大蒜油的研究
    浸提出来。该法出油率比水蒸气蒸馏法稍高,有机溶剂的选择非常关键,要求该溶剂对大蒜油的溶解度足够大,而且浸提结束后易于分离。因苯、乙醚等溶剂有毒,且易残留,故本实验采用无毒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1.2.2 实验步骤工艺流程为:选料→去皮→捣碎→酶解→溶剂萃取→蒸馏分离→回收溶剂→蒜油1.2.3 操作要点大蒜的挑选、去皮:选用成熟度好、颗粒饱满、无腐烂的吉木萨尔大蒜,手工去皮。大蒜的捣碎:将去皮的大蒜切成尽可能小的颗粒,用乳化机打碎。超声辅助酶解:将蒜泥在一定温

    昌吉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10-15

  •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橙皮精油的影响因素研究
    橙皮干湿度对出油率的影响精确称取刚下树和阴干10,15,30,45,60 d的橙皮各30g,在相同条件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橙皮精油,结果出油率分别为0.76%,1.05%,1.56%,2.48%,2.20%,1.74%。可见,刚下树的橙皮含水率高,所以出油率最低,阴干存放30 d左右的橙皮出油率最高,但存放时间超过30 d的橙皮,其出油率不断降低,可能是阴干时精油成分也挥发。因此,提取橙皮精油的橙皮以阴干存放30 d为好。2.2.2 橙皮颗粒度对出油率

    中国药业 2011年1期2011-02-10

  • 水酶法提取石榴籽油工艺研究
    添加量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水酶法提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用Alcalase蛋白酶添加量为1.0%(mL/g),原料粒度40目,料液比1∶5(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h,pH8.0,离心时间25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石榴籽油出油率达18.2%。水酶法,石榴籽油,提取石 榴(Punica granatum L.)为 石 榴 科(Punicaceae)石榴属(Punica L.)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我国南北各

    食品工业科技 2010年12期2010-11-10

  • 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椹籽油的工艺优化
    究了不同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椹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桑椹籽出油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椹籽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沸程 60~90℃的石油醚为提取剂,液料比为 22 mL/g、提取温度为 50℃、超声波功率为 275 W,超声提取时间为 35 min,提取 1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桑椹籽油出油率 35.62%,提取率达92.69%。桑椹籽油 超声波 提取 优

    中国粮油学报 2010年10期2010-11-04

  •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黑加仑籽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素,黑加仑籽油出油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各工艺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黑加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38℃、萃取时间180min,在此条件下,黑加仑籽油出油率达到14%,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超临界CO2萃取;黑加仑籽油;响应面法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optimize the supercr

    食品科学 2010年10期201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