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

  • 神经白塞氏病1 例临床报道并文献回顾
    病;白塞氏病;血管炎;临床报道;文献回顾[ 中图分类号] R597.9;R747.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3)08-0179-04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BD),又称为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BS),是一種病因未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复发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BD 在临床上往往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色素膜炎和皮肤病变最为多见,但也可出现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8期2023-05-12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与头痛
    丁曼,肖哲曼血管炎是一组影响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不同直径的动脉或静脉伴不同程度受损的免疫性疾病。当血管炎影响CNS血管时,被称为CNS血管炎。头痛是血管炎的常见表现,根据国际头痛分类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3,ICHD-3),缘于血管炎的头痛包括缘于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的头痛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5期2022-11-22

  • 系统性血管炎
    姜 楠血管炎就是血管壁存在炎症,炎症的经典临床表现是炎症部位的红肿热痛。不同于细菌感染所导致的炎症,血管炎的病因是因为自身免疫出现问题,导致免疫系统极度排斥自身的血管,经过一系列免疫反应后对血管造成了损伤。一、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和临床表现1.小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①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坏死性血管炎,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及出血性肺泡炎最常见,无肉芽肿形成;②肉芽肿性多动脉炎: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累及中、小血管,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最常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8期2022-09-29

  • 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
    征的疾病统称为血管炎,可导致血流减少、血管阻塞,甚至血管永久性狭窄,形成动脉瘤(破裂)等。由于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缺乏特异性,对血管炎的精确分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界对血管炎的分类几十年来历经数次变革[1],目前医学界多采用2012年Chapel Hill共识会议(简称CHCC共识)的分类标准。国内以ICD-10作为病案首页疾病统计和分类的标准。ICD-10于199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ICD-10对血管炎缺乏系统的分类。因此,探讨如何对血管

    现代医院 2022年6期2022-08-26

  • 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肺部感染、重度贫血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例
    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以一组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以系统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特点,病理学方面可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肉芽肿性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为多系统受累,最常受累的器官是肺和肾,涉及内分泌代谢科、风湿免疫科、呼吸科、泌尿科等多种学科,治疗上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目前该疾病尚未被广泛认知,往往延误诊断,影响治疗和预后。现报道1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PTU诱发的AAV,通过分析讨论本病例的诊治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2期2022-07-11

  • 正五聚体蛋白3在血管炎中的研究进展
    ,PTX3反映血管炎活动性,有望成为血管炎的新标志物。疾病活动性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是影响PTX3水平的主要因素,PTX3又能反馈调节炎症和参与血管重塑,对了解血管炎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血管炎;正五聚体蛋白3;血管重塑;标志物;研究进展;综述血管炎是指血管壁发生炎症性改变的一组疾病的统称。根据2012年Chapel Hill共识,血管炎分为7类:大血管炎(如大动脉炎和巨细胞动脉炎),中血管炎[如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8期2022-05-30

  • 重症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
    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血管炎;罕见病;高嗜酸细胞血症;哮喘;周围神经病变中图分类号:R59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2.03.016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曾经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属罕见病,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病理特征为受累组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以及坏死性血管炎。国外报道的总患病率为(10.7~13.0)

    右江医学 2022年3期2022-04-17

  • 血管炎外周血mi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50000)肺血管炎是全身性、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累及肺脏血管的一组疾病,在我国并不少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肺血管炎属于风湿免疫类疾患,具有起病隐匿,多脏器受累的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肺部炎性反应和伴有不同程度肺外脏器损害,肺科医生若不熟悉此病特点极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影响肺血管炎的治疗和预后[2]。因此,早期诊断与鉴别肺血管炎就显得尤为重要。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机体代谢分子群中新近发现的生物活性RNA分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2年5期2022-02-23

  • IgA血管炎患儿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及临床意义
    , 马宏IgA血管炎原名为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1]。IgA血管炎患儿大多数病程呈自限性且预后好,但早期50%~70%的患儿会出现胃肠道受累等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受累引起的腹痛和潜伏性出血,肠套叠等严重并发症较少发生[2]。40%~50%的病例会在发病后4~6周内发生肾脏损害,不超过7%的IgA血管炎患儿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其预后与肾脏受累程度有关[3],考虑到IgA血管炎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需要确定出现多系统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6期2022-01-12

  • 认识脑血管炎
    等等。但说起脑血管炎,许多人就不太清楚了。脑血管炎是涵盖多种病因的血管壁炎症的统称,目前对其临床认识不一。一般认为,脑血管炎是一种因感染、药物或变态反应等因素所导致的脑血管炎症。包括感染性血管炎、原发性血管炎、继发性血管炎和不能分类的血管炎等。什么是脑血管炎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炎,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这类疾病的共同基础是供应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血管管壁因炎症而被破坏,当然,引起炎症的原因可以是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也可能是免疫因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11期2021-12-29

  • 1例冷球蛋白血症合并肢端坏疽患者的护理
    症;肢端坏疽;血管炎;疼痛;护理冷球蛋白血症(mixed cryoglobulinemia,MC)是指人体血液中含有冷球蛋白的一类疾病。冷球蛋白是一种在4 ℃凝集沉淀,37 ℃溶解的免疫球蛋白。冷球蛋白沉积于血管内,诱发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1],可导致皮肤、关节、肾脏、周围神经多系统多器官损害[2]。1974年BROURT等[3]将MC分为3型。几乎所有MC患者均有皮肤黏膜损伤[4],10%~25%表现为梗死、出血、溃疡、网状淤青、手足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4期2021-06-16

  • 从毒论治血管炎
    晶【摘 要】 血管炎属于“毒邪”所致的“毒证”,先天禀赋不足或阳明有余是血管炎发病的内在基础,外感风寒湿热毒邪是血管炎发病的先决条件。临床可因感受毒邪侧重不同而分为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痰毒、瘀毒、虚毒7种基本证型;提出从毒论治,对风寒湿热毒邪所致早期血管炎,可用祛、散、泄、解毒之法治之;对痰毒及瘀毒所致之中期血管炎,可用制毒及化毒之法治之;对气血两虚及脾肾阳虚之晚期血管炎,可用托毒、攻毒之法治之。【关键词】 血管炎;脉痹;毒邪;攻毒;杨仓良血管炎病名有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1期2021-04-13

  • 一项单中心十年的血管炎住院病种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200032)血管炎是血管壁或血管周围炎症损害、组织炎症缺血导致的一组疾病,可发生在机体的一个或多个器官,包括皮肤、肾脏等,其临床表型多种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临床诊疗构成了巨大挑战[1]。根据2012年国会山会议,血管炎可分为大、中、小血管炎,以及变异性血管炎、单器官血管炎、系统性疾病相关性血管炎和已知病因血管炎[2]。不同类型的血管炎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这些机制和特征影响着患者的诊疗和预后。因此,临床上有必要分类总结不同类型血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1年2期2021-04-09

  • 血管炎生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100730)血管炎(vasculitis)是指血管壁及血管周围发生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病理机制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又称脉管炎。血管炎的常规用药方案是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环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12-09

  • 陈柏楠教授治疗血管炎验案浅析
    温雅【摘 要】血管炎为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热毒流注”范畴,陈柏楠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周围血管疾病专家,山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以活血解毒法治疗血管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与通道分享。【关键词】陈柏楠;血管炎;中医治疗;验案【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277-01血管炎是指血管壁炎症导致的血管损伤,为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病理机制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8-31

  • 血清ANCA检测在血管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NCA)检测对血管炎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00例血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CA,分析血清ANCA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300例患者中,韦格纳肉芽肿患者血清ANCA的阳性率(80.6%)最高,胞浆型抗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核周型抗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分别占74.2%和6.5%;活动期C-ANCA阳性率为92.0%,恢复期C-ANCA阳性率为32.0%,活动期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2020-08-16

  • 播散性带状疱疹误诊为血管炎一例
    报道1例误诊为血管炎的患者,入院后结合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及细胞学涂片,确诊为播散性带状疱疹。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等治疗后好转出院。该例提示免疫功能受限的带状疱疹患者皮疹可以泛发且严重,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播散性带状疱疹的认识,关注早期皮损特点及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完善相关检查,正确诊治播散性带状疱疹。【关键词】播散性带状疱疹;误诊;血管炎【Abstract】Disseminated herpes zoster is rarely

    新医学 2020年1期2020-03-05

  • 系统性血管炎
    残率高。其中的血管炎类疾病,包括巨细胞动脉炎、大动脉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贝赫切特病等,临床表现不典型,受累脏器广泛,但诊断手段较为有限,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千差万别。在诊治过程中,对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对该类疾病的认知性不高,非专科医生以及基层临床医生对于其诊治较为陌生。因此,本刊特邀请相关专家撰写常见血管炎类疾病的专题笔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0年2期2020-01-14

  • 伤口难愈合,警惕免疫系统疾病
    检查,我患的是血管炎。请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广西医科大学教授吕斌答:有时候,身体的免疫功能出现紊乱,也会引起皮肤问题,血管炎就是其中一种。血管炎,是因为免疫系统攻击血管组织,造成血管壁发炎而引起发炎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血管内层破坏,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由于其病症多元且非特异性,临床难以鉴别诊断。有些患者也会出现口腔溃疡、鼻塞、鼻流脓,或眼睛肿、血尿等症状。倘若出现以上病症,且其他科室无法查明病因,就应警惕免疫系统疾病。身上出现莫名瘀痕,可用针刺反应

    自我保健 2019年2期2019-08-02

  • 单纯累及肺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
    ;肺动脉高压;血管炎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3-0277-02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9.03.026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以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为主要临床特点,包括主动脉弓及其分支、降主动脉、肾动脉等。此外,在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肺动脉也常受累,但单纯累及肺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非常罕见。本病例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3期2019-07-16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特征及研究进展
    em,CNS)血管炎是一组表现为炎症和破坏性特点的脑血管炎性病变,可累及任何大小的血管,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人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的轻重和进展情况各异,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传统的血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疾病的最佳成像工具,但通常只能显示管腔形态的不规则和狭窄。脑活检可能是唯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但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MR高分辨力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2-14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9年6月30例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进行口服治疗,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意义(P【关键词】中医;西医;血管炎;总有效率【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3期2019-02-04

  • 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血管炎患者检测ANCA、IgG4的潜在价值
    。AILD合并血管炎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AILD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类型,表现为肝内外器官和组织发生慢性炎症性损伤,伴有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IgG4升高,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紊乱引起。临床上对于AILD合并血管炎的多是通过病理组织活检、造影等诊断方法,但由于检查属于有创性、存在不良反应或费用较高,不容易被一般患者所接受。研究表明,AILD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14期2018-07-27

  • 合并肾损害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确诊的65例合并肾损害的AAV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点、系统受累、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对有完整随访结局的患者(共54例)按不同預后分为出现不良预后组(24例)和未出现不良预后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情况。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5±12)岁,中位确诊时间1(0.5~4.0)个月。累及多系统,泌尿系统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2期2018-06-20

  • 血管炎的胃肠道表现
    215006)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由于累及的血管类型、部位、范围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2012年Chapel Hill共识会议(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 CHCC)上提出的系统性血管炎分类标准[1](简称2012 CHCC标准),主要依据受累血管的大小,结合病因学、免疫病理机制等因素对血管炎进行分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类标准(表1)。血管炎的消化系统表现可因血

    胃肠病学 2018年2期2018-04-10

  • 托珠单抗在血管炎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225001)血管炎是指原发于血管壁及其周围的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根据儿童高关注物质(CHCC) 2012年血管炎分类新命名,可分为:大血管炎[巨细胞动脉炎(GCA)、Takayasu动脉炎(TA)]、中血管炎[结节性动脉炎(PAN)、川崎病]、小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免疫复合物血管炎(AAV)]、变异性血管炎(白塞病、COGAN综合征)、单脏器血管炎(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皮肤动脉炎、原发性中枢神经血管炎、孤立性主

    重庆医学 2018年30期2018-03-23

  •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致严重结节性血管炎1例
    引起多种类型的血管炎,最常见的是皮肤变应性血管炎,也可引起其他类型的血管炎如脓疱性血管炎、小血管周围淋巴炎和ANCA阳性血管炎。但结节性血管炎罕有报道。我院发现1例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肛门疼痛伴发热4天”于2013年10月16日入住我院普外科,入院诊断:直肠旁脓肿。既往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胸膝卧位:肛周6-8处齿状线上约1

    医学信息 2018年24期2018-03-04

  • 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NCA)相关性血管炎(ANCV-Associated Vasculitis,AAV)。近年不少的临床研究发现在PTU抗甲状腺治疗的Graves病人甲亢时出现ANCA (+),部分患者更发展为严重的AAV[1-4],AAV作为多发性微血管炎(MPA)的一种,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随着不良事件报道的相继报道,AAV作为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1 流行病学1.1 发生率在以往的相关报道中发现,服用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尤其是PTU的患者出现ANCA (

    现代医院 2018年11期2018-02-12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用于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100例临床观察
    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两组患者都服用(口服)复方芦丁,维生素C,双嘧达莫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服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分别于服药后的2,4,6周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服药2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4.0%;服药4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0期2018-02-06

  •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误诊1例
    ANCA相关性血管炎血管炎;误诊系统性血管炎临床上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表现各异,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也可局限于某一脏器[1]。而随着学科的专业化及精细化,出现咳嗽、咯血症状的患者首先考虑就诊呼吸科,出现手足麻木症状的患者就诊神经内科,同理,出现其他各系统症状时患者多就诊相应专科。当血管炎患者突出表现为某一系统或某几个系统的症状而就诊于专科时,常常会导致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现对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12期2018-01-19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用于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100例临床观察
    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100例临床观察王 洋,杨先志(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湖北 咸宁 437200)目的 探索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用于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两组患者都服用(口服)复方芦丁,维生素C,双嘧达莫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服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分别于服药后的2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2017-12-27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研究
    斑狼疮患者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研究陈圣安 杨凡萍 薛海玉 骆肖群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目的比较有无皮肤血管炎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探讨SLE患者皮肤血管炎与实验室指标以及内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52例有皮肤症状的SLE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将其分为四肢末端血管炎组和网状青斑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皮肤血管炎与临床和实验室各变量的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6期2017-11-02

  • ANCA相关性血管炎到底是什么病
    ANCA相关性血管炎、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那么ANCA相关性血管炎到底是一个什么病?提到ANCA相关性血管炎,首先要了解什么是ANCA。ANCA的英文全称是Anti 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中文名称叫作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靶抗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靶抗原为蛋白酶3和髓过氧化物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ANCA和P-ANCA。ANCA是诊断、监测疾病活动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指标。肉芽肿

    人人健康 2017年5期2017-03-20

  • 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和相关小血管炎肾损害的影响
    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和相关小血管炎肾损害的影响陈洪,戴岚涛,许永成,吴凡,薛秉伟,林祯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莆田 351100)[摘要]目的研究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性肾损害及其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活动期AAV性肾损害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单冲击,或联合细胞毒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年4期2016-07-26

  • 以突发记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桥本脑病一例
    旋标记MRI;血管炎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Arterial spin labeling-MRI; Vasculitis桥本脑病是一种少见的、以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持续性或波动性神经和精神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将一大类由于免疫系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反应而导致的脑部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将桥本脑病列为其中非肿瘤性特异性抗原抗体相关性脑炎中的一种[1-4]。临床上我们应注意对这一类脑病的识别与诊断,对以边

    新医学 2016年6期2016-06-29

  • 急性脑梗死型原发性中枢神经血管炎的MRI表现分析
    原发性中枢神经血管炎的MRI表现分析赵大聪1,余晖2,鲁广华1,郭江1 (1.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MRI室,四川达州635000;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贵州贵阳550000)[摘要]目的:加深对急性脑梗死型原发性中枢神经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临床诊断为PACNS且以急性脑梗死为主要表现患者的MRI图像,并复习相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3期2016-06-03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血管炎1例
    节炎,类风湿;血管炎;医案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1.014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并逐渐侵犯多个关节,反复发作,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RA是一种常见疾病,但RA合并血管炎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收治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双下肢皮肤红肿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1期2016-05-30

  • 体外冲击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下肢皮肤破溃1例
    柱炎,强直性;血管炎;下肢皮肤破溃;体外冲击波;医案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3.016皮肤破溃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风湿科也可见于免疫相关疾病引起的皮肤破溃,以长期不能愈合或反复溃疡为临床特征,由于疮面难以愈合且消耗甚大,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笔者联系临床案例,配合应用新治疗手段,体外冲击波治疗抑或可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1 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4期2016-05-05

  •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脏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脏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汤海莲1,2, 郑素琴1, 陈光磊2, 马 路2 (1.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 河北 唐 山 063000 2.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0)【关键词】ANCA; 血管炎; 肾脏损害ANCA(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多累及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为主的全身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现将近几年来国内外ANCA

    河北医学 2016年4期2016-03-11

  • 甲巯咪唑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伴肾损害1例
    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伴肾损害1例余莹,杨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天津300100)摘要:目的提示临床重视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具有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的因长期服用甲巯咪唑而诱发ANCA相关性血管炎并伴发肾功能损伤的病例。结果患者因ANCA相关性血管炎伴肾功能损伤症状入院。综合分析患者症状体征、检验结果及相关既往史、用药史,考虑为药物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故停用可疑药物并予对症治疗,最

    西北药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2-22

  •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血管炎从络辨治探析
    风湿关节炎并发血管炎从络辨治探析赵文修,苏晓,夏嘉,张娜,黄慧萍,江春春,杜瑞雯(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痹病;络病血管炎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少见的关节外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似,均可通过炎症反应促使血栓形成。病程达十年以上的RA患者易并发血管炎,且可明显加重关节损伤和其他关节外症状[1],其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远端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巩膜炎、心包炎等。RA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6期2016-02-20

  • 原发性中枢性神经系统血管炎研究进展
    中枢性神经系统血管炎研究进展田俊磊,姚 生[摘要]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是一种少见的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头痛、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及神经功能缺损。血生化、免疫指标、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目前针对病变部位脑实质及脑膜组织活检是诊断PACNS的“金标准”。在治疗方面,不同类型的PACNS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转化医学杂志 2016年1期2016-01-24

  •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
    CA 相关性小血管炎。结合病史,患者长期服用PTU 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考虑为PTU诱发小血管炎。于2014 年8 月13 日停用PTU,改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5 d 后,患者临床症状较快恢复,复查肺部CT:双肺病变较前稍吸收,右中下肺局部间质性肺气肿征消失。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于2014 年8 月19 日转回肾内科普通病房,将甲泼尼龙改为口服泼尼松,继续给予血液透析、抗感染及护肾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于2014 年8 月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9期2015-08-15

  • 温阳护卫汤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
    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曹芬芬1指导:王丽华2(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南昌 330006)关键词:温阳护卫汤;ANCA相关性;血管炎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NGV)又称韦格纳肉芽肿(WG)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性疾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ANCA为阳性的NGV。临床症状复杂,轻重不一,是一种具有三联征的血管炎病,即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肾小球局灶或弥漫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0期2015-04-16

  • 老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2例分析
    C A 相关性血管炎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方法 对2013年入住我科确诊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2例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NCA是原发性血管炎的较特异性诊断工具,但对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仍需结合临床及病理。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其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提高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认识 ,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大大改善疾病的预后。关键词:ANCA;血管炎;老年;间质性肺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2015-03-31

  • 丙硫氧嘧啶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小血管炎1例
    胞浆抗体阳性小血管炎1例姜怡雯,吴逢波,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四川 成都 610041)[1]Haubitz M.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diagnosi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J].VASA Zeitschrift fur Gefasskrankheiten,2007,36:81-89.[2]Dolman KM,Gans RO,Vervaat TJ,et al.

    中国药业 2015年23期2015-01-22

  • 肺脏受累的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43例临床分析
    徐兴祥原发性小血管炎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肺脏和肾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 是其特异性血清学诊断依据,因此又称为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但也存在ANCA阴性的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现总结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3例血清ANCA阳性,并肺脏受累的原发性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对象和方法一、研究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6期2014-08-30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25例临床分析
    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25例临床分析邵俊华 薛静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一类抗中性粒细胞胞质的自身抗体,其靶抗原主要为丝氨酸蛋白酶3(PR3)或髓过氧化物酶(MPO),与ANCA密切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称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根据2012年欧洲风湿病年会(EULAR)颁布的最新分类方法[1]可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文回顾了25例ANC

    浙江医学 2014年4期2014-04-13

  • 探讨对大血管炎的诊治
    650041大血管炎指的是通过破坏大血管内部结构,使身体多处脏器产生功能性疾病。本文对我院大血管炎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大血管炎病患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2.4±3.5)岁。22例大血管炎患者中包含4例难治性病例。1.2 诊断方法 大血管炎主要包括:巨细胞动脉炎(GCA)和大动脉炎(TAK)。巨细胞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7期2014-03-06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系统性血管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730)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累及全身各级血管,导致多个脏器损伤,如肾脏、心脏、消化道、肌肉等,临床表现极不特异,但因其本质为血管炎性反应,发热症状成为不同类型血管炎的共同表现。系统性血管炎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分类标准尚无明确界定,目前多采用1994年Chapel Hil会议制定标准,即根据受累血管口径不同分为大血管炎、中血管炎、小血管炎[1]。2012年修订的Chapel Hil会议标准对系统性血管炎进行了新的命名[2-3],新增多血管性血管炎、单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4年1期2014-01-21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肺血管炎的少见CT表现
    胞质抗体相关肺血管炎的少见CT表现张晓玮1ZHANG Xiaowei刘晶哲1LIU Jingzhe罗朝峰1LUO Chaofeng刘 东1LIU Dong张永春2ZHANG Yongchun潘纪戍2PAN Jishu目的探讨CT诊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肺血管炎的少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ANCA相关肺血管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表现。结果37例患者中,18例韦氏肉芽肿病(WG),9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10例显微镜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9期2013-05-05

  • 变应性血管炎82例临床分析
    100)变应性血管炎82例临床分析曾 泉(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民医院 湖北 江陵 434100)目的提高对变应性血管炎疾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变应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病症,对患者进行治疗和随访。结果变应性血管炎的平均年龄在48.4岁,大多数患者都会发生多变性皮肤损害。结论变应性血管炎的多发于中年人,诱因很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预后比较好。变应性血管炎;诱因;分析变应性血管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病轻则损伤皮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6期2013-01-25

  • 1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诊疗经过报道
    0)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临床发病率不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病例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患者,男,85岁。因“发现血糖升高2年,尿中出现蛋白4个月,咳血1天”入院。曾给予常规的保肾及降低尿蛋白等治疗,效果差,并出现咳血等症状,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院内分泌风湿病科。经详尽的检查后,初步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不全,右下肺炎。同时,结合患者为老年男性、近期出现的急进性肾功能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10期2013-01-23

  • 丙基硫氧嘧啶导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12例临床分析
    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12例临床分析刘建琼 黄坚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常规剂量为150~300mg/d。自Dolman于1993年报道PTU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后[1],国内外有多个关于PTU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关系研究,其结果均发现甲亢患者服用PTU后可

    浙江医学 2013年8期2013-01-22

  • 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周波1池莲祥2聂本遂2(1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湛江524000;2广东省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内分泌科,深圳518101)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诱发ANCA相关血管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患者分为PTU和MMI2组,每组均为25例患者,前者使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进行治疗,后者使用他巴唑(MMI)进行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2012-06-19

  • 抗甲状腺药物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周波 池莲祥* 聂本遂(1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湛江524000;2广东省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深圳518101)目的了解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可能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对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他巴唑(MMI)及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检测研究对象初诊与药物治疗后第24个月的血清A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2期2012-06-09

  • 浅谈MRI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NSV)是一种少见,但日常工作中经常能遇到可疑病例的疾病[1]。此病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被首次描述,其发病原因除极少数和微生物的直接感染有关外,多数血管炎可能由微生物感染所诱发的自身免疫异常导致。出现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渗出以及管腔内血栓形成,在炎症后期出现血管壁的纤维化和动脉瘤形成或血管的机化闭塞。对周围脑组织的损害包括炎症对血管的直接损害,以及血管壁损害后导致的脑组织梗死和出血。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活检和血管造影。

    中外医疗 2011年19期201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