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

  • 搜神记》中纺织服饰信息的社会心理及品名考
    30200)《搜神记》是由东晋时期干宝(?~351年)所撰,书中记录众多短篇志怪故事,其中不乏一些与纺织服饰相关的信息[1-2]。这些信息既有玄幻的纺织服饰神话和物件,又有在当时历史生活中存在过的纺织服饰物品。然而对于这些纺织服饰信息的研究,纺织服饰史学界由于《搜神记》的志怪小说之故重视不够,殊不知志怪小说的故事情节虽怪异,但其纺织服饰方面的描写还是相当有价值的。纺织神话和玄幻纺织物件都是当时纺织生产、生活、心理的夸张表现,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纺织服饰经济、

    丝绸 2023年12期2023-12-15

  • 论《搜神记》神仙形象的形成及价值
    融合的过程,《搜神记》中的神仙形象便处于两者的融合过程之中。《搜神记》中自然神很少,更多的是通过外力成仙的人,神与仙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难以区分。在《搜神记》记载的神仙当中,有神农、赤松子、炎帝少女、赤将子、宁封子、偓佺、彭祖、师门、葛由、冠先、琴高、陶安公;修道成仙的术士有:焦山老君、鲁少千、八老公、刘根、王乔、蓟子训、汉阴生、常生、左慈、于吉、介琰、徐光、葛玄、吴猛、园客等。战争、灾异、道家思想、佛教思想、文学传统,等等,诸多影响使这些神仙形象呈现出不

    名作欣赏 2023年14期2023-09-28

  • 中阿文化视域下救蛇报恩的文学母题探析
    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共同存在“救蛇报恩”故事母题,比较中阿不同民族对相同“救蛇报恩”文学母题的处理和表现,对比深受儒释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与受浓厚的市民文化和宗教精神影响的阿拉伯民族之间的思想蕴含,分析中阿不同民族“救蛇报恩”文学母题中相同的故事情节模式及其成因,从而探讨古代中阿民间故事之间的互动、交流与传播。关键词:《一千零一夜》 《搜神记》 救蛇报恩 文学母题文学作品中的母题是主题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关于主题与母题定义的厘定,中外学者至今存

    文学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论《搜神记》中人鬼恋情节体现的文化内涵
    步发展壮大,《搜神记》中的人鬼恋情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人鬼恋情节呈现的状态有所不同,体现在不同的作品中对人鬼恋的描绘有不同的模式。《搜神记》中的人鬼恋情节独具特色且情节描写更加细腻。本文结合具体文本,分析探讨了《搜神记》人鬼恋情节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天人感应、乐生恶死、男权意识等文化内涵。【关键词】《搜神记》;人鬼恋;天人感应;乐生恶死;男权意识【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3年6期2023-05-30

  • 搜神记》写妖怪,有多神
    魂的故事外,《搜神记》中最常写的便是各类动物化身为人,参与到人间的故事。东晋文学家干宝创作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本刊有售,包邮价50元),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当时的一些琐闻杂记和民间传说,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相传干宝少勤学,博览群书,西晋末年在晋愍帝朝中任佐著作郎。他还曾参与平定永嘉年间由蜀郡人杜弢领导的流民起义,赐爵关内侯。317年,西晋灭亡,东晋初建,中书监王导上书要求修国史,特推荐干宝负责国史《晋纪》的撰写。干宝后来还被升为

    新传奇 2023年13期2023-05-30

  • 搜神记》中女性形象类型分析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虽为志怪小说,但这些故事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其中不仅有人间女子,还有天上神女,更有冥间女性和幻化成人的女怪,无一不是现实世界中女性的影子,其建构的本源仍然是“人”的世界,她们的情感蕴含着丰富的人间至爱。全书20卷共462篇,涉及女性题材的作品有65篇。其中如《紫玉与韩重》《李寄斩蛇》《相思树》《丁姑祠》等作品中的女性个性突出,尽管形态各异,但都共同代表了魏晋时期女性的命运和追求,展现了她们对美好婚姻、幸福生活的向往。由于时代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2-27

  • 搜神记》人鬼恋故事对旧有观念的颠覆
    摘要:干宝的《搜神记》是自《列异传》出现人鬼恋题材的故事后,记录人鬼恋故事数量最多的书籍。本文将对《搜神记》中的人鬼恋故事进行探究,对书中的女鬼形象和女性婚恋观进行分析,得出其颠覆了传统鬼怪形象、传统女性婚恋观和男性与女性间不平等的爱情地位的结论。关键词:《搜神记》 人鬼恋 旧有观念 颠覆中国的志怪文化,源远流长。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朝不保夕。人们假借鬼神故事以泄心中不安,解释种种怪异现象,寄存心中期盼。志怪小说也在这个时候兴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2022-04-02

  • 试析《搜神记》女性形象价值
    的经典之作,《搜神记》成功塑造了一批风采各异的女性形象,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长廊,这些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同时,这些女性形象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时代信息以及作家对人性的探寻,因而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即便在当今社会,这些女性形象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一、《搜神记》女性形象的文学价值(一)情感自由的女性形象身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女性的情感要求受到诸多限制,在古典小说中,大多片面刻画女性对情感的忠贞不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8

  • 论《搜神记》女鬼形象书写
    常侍[1],《搜神记》为其所撰,原本已佚,今本经后世学人缀辑增益而成,共计454则故事,全书共计20卷。“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笔记小说,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为写作目的叙写了许多鬼神怪异的故事。”[2]故事主角多为神鬼仙怪,以灵异怪谲为后世称引。《搜神记》中女鬼形象形貌有别、秉性各异,凸显了女鬼形象的张力,人性化特征显露无遗。(一)死生缘情的女鬼形象干宝笔下的女鬼形象多与男女情爱相关。正如《韩非子·备内》言:“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名家名作 2022年24期2022-02-23

  • 搜神记》引书《汉书》辨析*
    00072)《搜神记》的成书方式之一是从前人典籍中撷取素材,在《搜神记序》中,干宝曾对此反复强调:“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群言百家,不可胜览”[1]19。据笔者统计,以李剑国《新辑搜神记》为文本依据,343篇故事中,可以确定约177篇来自于《搜神记》之前的59部典籍,其中,被征引最多的是《汉书》,达28篇。《搜神记》引书《汉书》,在征引方式上非常灵活,在征引内容上也体现出规律性。1 《搜神记》引书《汉书》的方式例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8期2022-02-08

  • 论灾异论解读灾异的思维方式
    本文则通过对《搜神记》所记录的灾异及对灾异的解读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古人在对灾异解读时的思维方式大致可归为两类,即相关性思维和相似性思维。其中相关性思维又可细分为事实相关性思维及音形相关性思维两个小类。【关键词】 灾异论;相关性思维;相似性思维;搜神记【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1-0008-03灾异一般是指异常的自然灾害或自然现象,还包括一些发生在人类社会中

    今古文创 2022年1期2022-02-03

  • 搜神记》狐狸故事的文学与文化解读
    干宝所辑 《搜神记》作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反映当时社会思想观念的认识价值。其部分篇目在叙述视角,尤其在叙事场景的选择方面颇有特色,在遵照作为自然形态的狐狸喜穴居、昼伏夜出等基础上,也多让狐狸形象在黄昏或黑夜时分出现在古墓、空冢等地方,结合一定的文化心态,营造出了一种陰森恐怖的气氛,也更有利于邪狐淫恶之狐形象的塑造。《搜神记》的狐狸故事,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道德、性别等方面的观念,也同样体现了那个时代人的意识的觉醒以及“物老成精”的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1期2022-02-03

  • 敦煌本《搜神记》研究综述
    价值。敦煌本《搜神记》与传世版本多有不同,与干宝《搜神记》的关系亦多有争议。在文体、校勘与考证方面,研究者众多,成果丰硕。它的文学意义也得到广泛肯定,但缺乏对其具体内容的研究。我们将对其写本状况及内容做一点补充,并就其相关研究择要做一综述。一、写本状况敦煌本《搜神记》现存8个写本,它们分别是中村不折藏本、P.5545、P.3156、S.3877、P.2656、S.525、P.5588以及S.6022,P.5588与S.6022可缀合。下面依次对上述写本状况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12-31

  • 搜神记》文本辑采来源考辨
    00072)《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在序言中,干宝反复申说其成书的素材来源:“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群言百家,不可胜览,耳目所受,不可胜载”[1]19。即撷采诸书和源于口耳相传。这两种素材的来源方式颇具代表性,尤其是前者,在其他志怪作品中也较常见,如《博物志》“皆刺取故书,殊乏新异,不能副其名”[2],《述异记》“其书文颇冗杂,大抵剽剟诸小说而成”[3]。对这一成书方式,虽说各家小说史论著作多有论及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10

  • 从干宝《搜神记》看六朝闽江流域居民信仰形态
    小说家,所纂《搜神记》被推许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从干宝的小说中寻索它可能“夹带”的社会历史信息,或许并没有太违背著者的写作旨趣。例如,《搜神记》的《李寄》《白水素女》二篇便颇能透视出六朝早期闽江流域居民信仰形态的一些特殊内涵。以往诸家解说,或有一间未达,今试作阅读札记二则,求教于识者。一、《李寄》与闽江流域蛇信仰的衰变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有一篇关于“闽中少年英雄李寄”的著名故事,意蕴丰富,兹引录如下: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一作“隰”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06

  •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再发现之《搜神记》初探
    国古代文学中《搜神记》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小说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典型代表作之一,该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干宝所写,在这本书中向世人描绘出了大量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以及形态各异的神仙与鬼怪的形象,深刻地揭示着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的思想动态,是文学史上非常具有特点的著作。本文立足于实际,结合《搜神记》的相关内容,对该著作中的创作思想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了分析与讨论。【关键词】 搜神记;干宝;古代文学;经典著作【中图分类号】I20

    今古文创 2021年44期2021-11-24

  • 董永故事在《搜神记》中的流变
    理文献有两版《搜神记》中的董永故事,以纵向比较的方式,梳理董永故事在历史上的流变过程。关键词:董永故事;文学作品;流变与比较二、两版《搜神记》中的董永故事对比第一节、董永故事在《搜神记》中的内容《搜神记》现流传于世的版本主要有三种:二十卷本、八卷本(也叫《稗海》本)和敦煌本(也叫句道兴本)。而董永故事只见于二十卷本和敦煌本中,八卷本并未见有董永故事,故八卷本不作参考,主要讨论董永与织女故事在二十卷本与敦煌本中的异同。《搜神记》二十卷本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2021-09-10

  • 搜神记》: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它就是干宝的《搜神记》。干宝与《搜神记》干宝,字令升,晋汝南郡新蔡县(今河南新蔡)人。年少时便博览群书,尤其对阴阳术数、易卜占筮等感兴趣。西晋末年,因才能出众,干宝被朝廷任命为佐著作郎,后因平定叛乱有功,封为关内侯。东晋元帝时,经中书监王导的举荐,负责国史的编纂。后因家贫,上书请求做山阴令,又迁始安太守。干宝一生著述颇丰,除《搜神记》之外,还有《晋纪》《春秋左氏义外传》,又注《周易》。《隋书·经籍志》还著录了他的《百志诗》九卷、《干宝集》四卷。不过,这些书

    月读 2021年6期2021-06-17

  • 搜神记》选读
    令知志孝。(《搜神记》卷十一)犍为郡(汉代置,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属益州)的叔先泥和,他的女儿叫叔先雄。叔先泥和在东汉顺帝永建三年(128)任县功曹,县长赵祉派叔先泥和奉送文书拜谒巴郡太守。叔先泥和于十月乘船出发,在城边急流中落水而死,却找不到尸体。叔先雄悲痛欲绝,号啕大哭,自己也不想活了,她告诉弟弟叔先贤和自己的丈夫,让他们尽力寻找父亲的尸体,如果找不到,她就要自沉水中去寻找。当时叔先雄二十七岁,有个儿子叫贡,年五岁,另一个叫贳,年仅三岁。她各做了一个绣花

    月读 2021年6期2021-06-17

  • 搜神记》的叙事模式及其美学意义
    关键时期,而《搜神记》作为当时文学领域中产出的一朵奇葩,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文从叙事学视角对《搜神记》所具有的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对《搜神记》叙事主体、叙事视角以及叙事结构进行了解读,并对《搜神记》叙事模式所具有的美学意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深化对《搜神记》叙事特征的理解。关键词:《搜神记》 叙事模式 美学意义一、《搜神记》的叙事模式(一)叙事主体《搜神记》的作者干宝是东晋史学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搜神记》呈现出了实录的史书性质,其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搜神记》婚恋模式探究
    时期。干宝的《搜神记》就是志怪小说中颇具代表性的一本,其以“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为写作目的,以“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为成书方式,收录了许多神仙鬼怪的故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神仙鬼怪与人类的婚配及情爱纠葛的故事,这些故事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角色,同时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父权社会下的婚恋观。1 人神、人鬼、人妖婚恋渊源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的本身。”远古时代,先民对于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都抱有敬畏心理,他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12-17

  • 敦煌本《搜神记》“王景伯事”考论
    事”是敦煌本《搜神记》所记三十五个故事之一,原书中未标明出处,今所见干宝二十卷本《搜神记》中也无记载。考诸史料,可梳理出这样的脉络:“王景伯”本事最初见于南北朝时期吴均《续齐谐记》,后见于《晋书》佚文(今所见《晋书》不载),主人公写作“王敬伯”。敦煌本《搜神记》成书于晚唐五代,主人公仍为“王敬伯”,至宋时主人公则作“王景伯”。今所见敦煌本《搜神记》及其中的“王景伯事”是宋初的传抄本。其对后世文学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鬼恋”故事模式的启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10-20

  • 论《搜神记》中女鬼形象的“史”的意义
    摘要:《搜神记》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作者干宝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和写作视角塑造了众多带有时代烙印和映射当时历史文化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女神、女妖还是女鬼,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书中关于人鬼恋的描述尤其精彩。本文就主要探讨女鬼形象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其所展现的富有进步意义的女性意识。关键词:《搜神记》;女鬼;历史意义文学创作始终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年代的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受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明变化以及主要上流思潮的影响,带有时代烙印。《搜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9-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制的变化探讨
    期的著名小说《搜神记》当中,还是其他近年来陆续出土的史料当中,我们都能够发现这一“亭制”的踪迹。因此,本文着力于从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历史资料为出发点,对这一政治制度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和变迁作出深刻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以此来为我国相关的史学研究贡献自身的力量。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时期;亭制;亭怪故事;亭侯;搜神记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71-03亭制是在秦汉时期出现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9-10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统一
    统一。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突出表现了这一文体特征并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小说 《搜神记》 真实性 虚构性一.文史之间: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不成熟性中国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一方面中国小说自先秦就开始酝酿,古代先民基于超自然力和图腾崇拜创作出类似《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故事给小说的萌芽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先民对于现实社会奇人奇事的关注又促使他们创作出《晏子春秋》等传奇故事,为志人志怪小说的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9-06

  • 搜神记》中“死而复生”故事的文学价值论析
    值的小说,而《搜神记》就是此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志怪小说。该书一共有24则与“死而复生”相关的故事,本文对这些故事進行汇总和分类,并且从前代不死、道教、佛教、谶纬等宗教思想,以及心理需求、门阀制度、民众认识等社会因素中分析这些故事的生成背景,从对前代故事的收集整理、所体现的创作观念、故事情节模式、题材内容等方面研究它们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总结探索,对前人研究进行了深入,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关键词]《搜神记》;死而复生;

    关东学刊 2020年1期2020-07-16

  • 制造《搜神记
    了久已失传的《搜神记》。东晋干宝所作之《搜神记》,于南宋之际已罕见流传。南宋收书极多的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不见收。元末陶宗仪编《说郛》,也未曾见到《搜神记》,只从《类说》转引三条。可见《搜神记》在宋元间已经散佚,周中孚、余嘉锡等前贤以为南宋时就已不传,大抵是不错的。这本自南宋时代就已经亡佚的《搜神记》,今日竟在胡应麟的藏书中重见天日,自然引起了姚叔祥的关注。作为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藏书家,胡应麟藏书“合之为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

    读书 2020年6期2020-06-11

  • 搜神记》名词性谓语句的句法模式
    瑶摘  要:《搜神记》名词性谓语句的句法模式在继承先秦汉语特点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相对于谓语而言,主语构成更加复杂和多元,淘汰了部分旧有代词。主语和谓语结构成分中,常见“者”或“所”字短语。在七种主要句法模式中,“主语,谓语”式取代“主语,谓语+也”式,成为主要句式。通过对《搜神记》二十卷本语料的统计,从主语构成、谓语构成和句法模式三个方面,可以观察到名词性谓语句在句法成分和结构类型上,产生了多样化的演变,体现出继承性和过渡性的特征。关键词:《搜神记》;名

    现代语文 2020年10期2020-06-06

  • 搜神记》类别归属的调整与古代小说观念的嬗变
    30079)《搜神记》被视为古代小说史上的典范作品。洄溯中国知识统序的建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书归于小说的范畴之内,并非天然的、原生的,而是历时性、过程性的,是在中国知识体系建构、调整的进程中逐步确认的。公元4世纪,《搜神记》成书,之后的千余年间,它在知识谱系的构架内稳步挪移。隋唐之时,《搜神记》跻身进入四部分类法,被置于史部杂传类。宋代,《搜神记》与《列异传》等其他文本共同迁移至子部小说类,重置了这套知识类目的构型规律、内在间架和典型范例。19世纪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4-27

  • 句本《搜神记》中的汉族民间智慧人物
    读物,题名为《搜神记》,作者标明是句道兴,与干宝《搜神记》是全然不同的两本书。据学者考证,此书抄录的时代当在北宋初年。在句道兴《搜神记》中有“田昆仑”故事,很明显是一个复合故事。前半部分是一个“天鹅羽衣”型故事,后半部分故事主角由田昆仑变为他与仙女所生之子田章。田章随他母亲到天上之外,天公知是自己外甥,心生怜悯,教其各种方术技能,过了四五日,便已学到了人间十五年才能学会的学问。田章旋即下凡,天下之事皆得知之,三才俱晓:天子知闻,即召为宰相。于后殿内犯事,遂

    古典文学知识 2020年2期2020-04-16

  • 论《搜神记》变异故事所反映的意蕴
    晋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存在着大量“变异”的神怪故事。所谓“变异”即物体形体上发生了改变或是生活中出现了人们无法解释的现象。文化人类学创始人、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指出:“对古代人而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了,而是到达再生的过渡,在原始宗教原始信仰中常见的是灵魂转生的信仰,死去的灵魂转化为人、动物或者植物而使原来的生命得以继续……”①《搜神记》中的变异故事正表达了古人对死亡的原始抵抗和对生命的渴望。笔者通过对《搜神记》中大量变异故事的梳理,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哲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3-04

  • 搜神记》中的动物精怪故事研究
    。本文以干宝《搜神记》为例对“精怪”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动物精怪产生的思想背景,把《搜神记》中的动物精怪故事分为四个类型:作祟杀人型、人怪结合型、报恩复仇型、其他型,并分别进行研究。关键词:志怪小说;《搜神记》;动物精怪作者简介:李苑怡(1996.6-),女,江西萍乡人,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03一、精怪的产生精怪概念起源较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论《搜神记》中的自然灾害书写
    50025)《搜神记》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的代表作,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离奇荒诞、曲折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且其价值一向被认为是在当代志怪书之上。整部著作共有大小故事464个,涉及到的形象有神仙鬼怪、普通大众,也不乏王侯名臣、巫师道士。故事所记多为常人难以理解或平常现象无法解释的神灵怪异之事,却展示了人民高度自由和解放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个体意识的觉醒,也有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其内容大多精炼简约,情节简单,又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后世对《搜神记》的研究已有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2-23

  • 试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神鬼形象
    高峰期,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王嘉《拾遗记》等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在奇幻的情节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生情感,通过对人鬼之恋、死而复生、惩恶扬善等母题人格化的演绎和描写,塑造出各色的鬼神形象,使之具有人性的美好与丑恶。六朝的志怪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还不是成熟的小说,但它为后世小说、戏曲等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鬼神素材,是中国小说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关键词:搜神记;志怪小说;鬼神形象作者简介:丁笑涵(1997.11-),女,山东省聊城市人,大学本科,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6期2020-01-29

  • 搜神记》中的民间叙事研究
    ,等等。一、《搜神记》与民间叙事的关系《搜神记》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记录了许多神奇怪异之事,其中有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这一类作品是全书的精华,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干宝在《搜神记》的序中写道:“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卫朔失国,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夫书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册,犹尚如此;况仰述千载之前,记殊

    中州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20-01-14

  • 搜神记》非人婚恋故事中的男权与女性物化
    魏晋南北朝;《搜神记》;男权;人鬼婚恋;女性物化一、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背景及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矛盾尖锐,其混乱特质促进了其社会风气的大解放以及“人”的意识的觉醒。《搜神记》作为魏晋南北朝小说群星中最闪耀的一颗之一,深深受到当时独特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社会阶层流动通道受阻。许多寒门子弟空怀才识抱负,不免心怀怨愤。因此许多文学作品中主角具有期望得到政治权利、不满高门的情绪特点。二是文化自觉的空前发展。政治混乱下儒家的自然式微促使文字作品逐渐脱离教化功能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2019-12-10

  • 搜神记》名词性谓语句的功能及语用
    瑶摘 要:对《搜神记》二十卷本中名词性谓语句进行统计和分析,考察其功能和语用。在功能类型上,《搜神记》名词性谓语句起判断、描写、说明和对答四种作用,其中,判斷是最常见的功能类别。在语用表现上,《搜神记》名词性谓语句涉及到主题与述题、焦点、语气类型和修辞四个方面,主题与述题的对应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三种;大部分名词性谓语句的焦点属于自然焦点,对比焦点一般出现在多重谓语句中,强调焦点的方式主要是语气词与省略变式句式;语气类型以陈述为主,辅以疑问,未出现

    现代语文 2019年8期2019-11-20

  • 搜神记》虎故事探析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记载了动物精怪故事三十余篇,写虎的故事有九篇,在动物故事中占较重的比例。故事中的虎形象多样,本文通过归纳整理《搜神记》中涉及虎的故事,从三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对虎进行分类,分为正常虎和异形虎,通过对虎形态的分析,为第二部分具体探析虎形象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做准备。在第二部分的探析中,从具体文本出发,结合其他史料探析虎代表着守护者和权威权力实施者。第三部分通过探析得出,虎形象中所显现出的神性和人性不仅是作者个人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2019-10-23

  • 搜神记》中精怪形象研究
    志晴关键词:《搜神记》;精怪;变形;形象特征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书中自序中写到,他作此书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这也是他的写作思想。但《搜神记》原书的部分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己失散,今天所见的二十卷本一般认为是明代学者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等书中辑录而成。虽然在辑录过程中难免有错,但多数条目仍出自干宝原书。因此,《搜神记》丰富的内容依然备受学者青睐。一、精怪类型《搜神记》记载了精怪故事110余则,按精怪原形可将精怪分为以下三类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10-14

  • 搜神记》和鄂伦春民间故事比较
    怪小说代表作《搜神记》和鄂伦春民间故事在情节片段、题材主题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在异闻记录、预示题材方面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即便是同一题材也展现出不同的思想倾向,可以通过两种文本作品的对比判定《搜神记》的文体性质。[关    键   词]  《搜神记》;鄂伦春民间故事;相同点;不同点[中图分类号]  I27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80-04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6期2019-10-09

  • 浅析《搜神记》中的“蛇”意象
    极大的比重。《搜神记》作为一本民间小说集,其中出现了大量动物的古怪之事,关于蛇的故事居首位。本文将以《搜神记》为例,对这些故事进行分类解读,探究其意义发展的根源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关键词:《搜神记》;蛇;意象作者简介:观梦雨(1999.5-),女,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文学;指导教师:魏珊(1978.11-),硕士,副教授。[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02意象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2019-09-17

  • 搜神记》中的神仙观
    倩倩摘 要:《搜神记》一书中记载了许多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其中的神仙世界更是瑰丽多彩而又神奇飘逸。我们可以从《搜神记》中众多仙人的神奇事迹和他们大显神通的描述中看出神仙的成仙途径、各类神仙的特征,以及神仙世界的等级观念。从而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神仙世界。关键词:搜神记;神仙;神仙观神仙可以说是我国独有,在民间神话、道教中皆有其身影,并且还有浓重的色彩。何谓神仙?字典上的解释是指非凡的存在,是人类中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生命体。闻一多先生则认为“神仙是随灵魂不死观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2019-09-10

  • 搜神记》中三国题材神异故事研究
    期的志怪小说《搜神记》成书于晋代,书中收录了大量的三国题材故事,其中大致分为三国谶纬故事和方术故事。三国时期结束于公元280年吴国灭亡,而《搜神记》从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就开始搜集材料,着手撰集,约到永和初(公元345年)完稿,其编著时间距离三国时期相去不远,因此其关于三国时期的史实或有一定的可信度。然而《搜神记》中对许多三国故事的记载却和成书数十年前的《三国志》中的记载大相径庭,造成这巨大差异的原因,就是魏晋时期的玄学和神异思想的影响。另外,《

    雨露风 2019年2期2019-09-10

  • 搜神记》,为你开启一段奇幻之旅
    非常之事”的《搜神记》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小说。六朝志怪小说远承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上继先秦两汉史书及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神鬼妖异故事,下开唐代传奇和宋代评话中“烟粉、灵怪”故事的先河,一直深远地影响到元、明、清3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作为代表,当之无愧是现存志怪小说中价值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搜神记》作为魏晋时期新文学的一支奇葩,其背后的时代背景俨然是孕育它的一方沃土。魏晋前后,由于治乱交替频密,社会秩序很不稳定,再加上

    金桥 2019年5期2019-09-10

  • 魏晋以来俗文学中的鬼神形象变化初探
    人性与神性。《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干宝在其中辑录了大量的鬼神故事以“发明神道之不诬”;《聊斋志异》代表了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蒲松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亦塑造了大量极具特点的鬼神形象。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搜神记》和《聊斋志异》等明清俗文学中鬼神形象的变化,探究鬼对人性的背离及神对人性的归附之原因。关键词:搜神记;聊斋志异;鬼神形象;人性;变化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魏晋志怪小说上承史传文学与上古神话,下启唐宋传奇,作为一种过

    蒲松龄研究 2019年2期2019-09-04

  • 敦煌本《搜神记》校勘补遗十六则
    前人对敦煌本《搜神记》已经做了许多校勘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对照《敦煌零拾》,核对中村不折藏本原卷,又参考斯五二五和斯六〇二二两个残卷及稗海本《搜神记》,对《敦煌变文集》中的《搜神记》部分加以校勘,以期对前人成果进行补充。关键词: 敦煌本    《搜神记》    校勘补遗《敦煌变文集》的出版为敦煌变文研究提供了方便,其中收录的句道兴本《搜神记》受到关注。此后一些学者在《敦煌变文集》一书的基础上对敦煌本《搜神记》做了校勘工作,郭在贻《敦煌变文集校议》、潘重规《

    文教资料 2019年32期2019-03-27

  • 浅析《搜神记》中女性形象折射的文化意蕴
    启发作用,而《搜神记》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做了一次大整理和大总结。《搜神记》是晋人干宝编著的一本志怪小说集,收录着古代及当时流传的各种神仙鬼怪故事,其意在说明神仙之道实有,鬼怪之事不诬的有神论观念。《搜神记》不仅是志怪小说的典范,更是后世的唐宋传奇、宋元话本、明清戏曲与小说取材的渊薮。[1]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悲剧的代表作,其剧情取材可以追溯到《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戏剧《天仙配》可以追溯至《搜神记》中的《董永与织女》。《搜神记》中婚恋故事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3-22

  • 文化与想象:《搜神记》中的梦境故事研究
    提要]干宝的《搜神记》记载了大量的民间怪异体验,其中梦境故事独具特色,故事中的梦依据《周礼》的划分方法可分为喜梦、噩梦及悟梦三种,每一则故事文本都是文化的表达,通过梦境的异界想象传递出了更富有艺术魅力的地方文化。一、《搜神记》梦境故事的文化背景文学家们一致认为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主张文学创作应“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推崇精神生产,由此可见“为艺术而艺术”是时代的旋律。魏晋时期发展起来的民间文学也足以领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2-11

  • 论谶纬对《搜神记》的影响
    了丰富素材。《搜神记》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其受到谶纬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学界对此问题的论述却相当薄弱。20世纪,仅有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等极少著作略微提及此问题。马德禹《谶纬思想源流及其在〈搜神记〉中的体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主要探讨谶纬思想源流,论述小说中记录的朝代更替之事。孙蓉蓉《谶纬与汉魏六朝的志怪小说》(《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夏之卷)论到谶谣、感生、符瑞、灾异等在《搜神记》中均有表现。罗玲玉《〈搜神记〉中的阴阳五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3期2018-12-07

  • 搜神记》中的身体呈现
    术思想背景。《搜神记》是魏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志怪小说,其中不乏对身体问题的论述。在“万物同源”“天人同构”以及“神不灭”等思想的影响下,《搜神记》中的身体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或是幻化、“成精”,或是异化、复活,体现出一种博杂的特点。这对我们了解干宝及时人的思想提供了可感的资料,同时也可以看到,将身体问题作为研究古代小说的一种新视角的可能性。关键词:搜神记;干宝;身体呈现;万物同源;天人同构;神不灭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中国哲学在形而上

    蒲松龄研究 2018年3期2018-12-07

  • 搜神记》中的妖异观念
    ,这是他创作《搜神记》的社会思潮背景。关于《搜神记》的创作,《晋书》本传载:干宝,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宝父先有所宠侍婢,母甚妒忌。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其父常取饮食与之,恩情如生。在家中,吉凶辄语之,考校悉验。地中亦不觉为恶,既而嫁之,生子。又宝兄尝病气绝,积日不冷。后遂悟,云见天地问鬼神事,如梦觉,不自知死。宝以此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干

    文学与文化 2018年1期2018-11-13

  • 后世文学对《搜神记》“方士”故事的继承
    料陈陈相因,《搜神记》中的“方士”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小说母题,如“于吉”事、“徐光”事、“冠先”事等,其故事和变形在后代唐传奇、明清小说中大量出现。这些故事经过时代的熏陶,带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小说发展不同时代的审美转变也有一定的考察作用。关键词:搜神记;方士;小说;继承[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1干宝《搜神记》作为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丰碑之一,记载了大量的神仙鬼怪故事。其中,“方士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2018-10-27

  • 探析魏晋时期的巫术类型及影响
    组成部分。而《搜神记》便是一部大量记载巫术和巫事的书,从书中便可了解到魏晋时期巫术的几种主要类型,从而可以进一步探究巫术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关键词:魏晋时期 巫术 类型 影响 《搜神记》近些年来,关于魏晋时期巫术的类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及论文有:胡新生的《中国古代巫术》,书中认为巫术应分为预测、禁忌和禳除三大类;华严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巫文化视野下的<搜神记>研究》中以《搜神记》为例,对魏晋时期的巫术进行了分类——取悦迎合、预测预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2018-08-31

  • 分析《搜神记》中动物精怪的形象特征
    物精怪形象在《搜神记》中占有相当比例,本文拟对《搜神记》中出现的动物精怪的主要形象特征进行分析。一、变形能力在《搜神记》的动物精怪故事中,变形能力作为其重要的形象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一物变为他物《搜神记》中有的动物精怪在变形时,具有从一物变为他物的能力。1.由一物变形为其他物种例如在《张氏传钩》中,鸠飞入张氏怀中之后变为“金钩”;《张颢得金印》中则是发生了两次变形,先是喜鹊飞入繁市之后化为圆石,而后打开圆石,竟然又有一枚金印。《宋大贤擒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2018-07-23

  • 从《搜神记》的归类看古代目录学的小说观
    部小说类,而《搜神记》则被归入史部杂传类。内容真实的《世说新语》被归入小说,而荒诞不经的《搜神记》被归入历史,对这一似乎不合情理的归类,陆续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仔细阅读他们的研究论文,可以发现其研究标准无一例外都是文学类小说观,而用现今的文学类小说观来评价古代的目录学小说,总觉得其研究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一、《隋书·经籍志》对两者的归类《隋书·经籍志》对史部杂传和子部小说的论述有很明显的区别,杂传为:古之史官,必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举。……是以穷居侧陋之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3-03

  • 搜神记》中女性形象的异同
    摘 要:《搜神记》作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里程碑,在小说史上创立了爱情故事的模式。在内容上塑造了女神、女妖、女鬼等形象,在小说产生的初期,这些形象所反映了时代特征,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搜神记;神女;鬼女;妖女作者简介:谭若丽,女,山东省莱芜市人,2015年获吉林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古典诗词、东北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5期2017-12-26

  • 干宝及《搜神记》研究综述
    余思源干宝及《搜神记》研究综述余思源干宝是我国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代表作《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当代关于干宝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深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干宝生平籍贯研究,《搜神记》研究,干宝著述及其思想研究。干宝 《搜神记》 研究综述一、干宝生平籍贯简介干宝,(286?—336),字令升,东晋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祖父干统,据史料记载,自西晋永嘉元

    长江丛刊 2017年14期2017-11-25

  • 搜神记》介词“以”字语义功能分析
    从语义上看,《搜神记》中“以”的功能有五大类。绝大多数“以·宾”短语放在动词之前,少数放在动词之后.放在后面,大多为了突出短语中的宾语。[关键词]搜神记;介词;以;语义功能东晋史学家干宝编撰的《搜神记》是一部“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为一体的小说集,其中存在大量介词“以”+宾语的结构。介词“以”介绍它的宾语给谓词,“以+宾”结构位于谓词前或后,对谓词起着修饰作用。从语义上看,“以”的功能有以下几类:一、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在人际交往中,时间信息起着重要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1期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