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

  • 血管介入工作导丝力学性能测试装置设计与开发
    : 血管介入工作导丝(以下简称,导丝)是用于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手术中的一系列导丝的统称,主要用于辅助和导引相关的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到达和穿越病变血管,实现对病变血管的诊断或治疗。为了辅助导丝的工程设计,基于导丝在临床应用中的需求,对导丝的测试需求进行分析,讨论了导丝测试设备的设计与搭建。系统和设备分为上位机,输送装置,测试装置与测试模块,系统可根据不同临床应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模块,通过输送装置与测试装置完成导丝的进给工作与数据测量,通过上位机处理并分析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3期2024-01-19

  • 改良导丝成袢技术在回收钩贴壁滤器取出中的临床应用△
    取出方法,其中以导丝成袢(Loop)技术应用最为广泛[4-6]。本研究探讨了改良Loop技术在回收钩贴壁滤器中的取出情况,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DVT 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下肢DVT合并PE。排除标准:(1)下肢DVT 慢性期;(2)永久性IVCF置入;(3)非Aegisy滤器置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371例患者,滤器置入216例,采用改良Loop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9期2023-11-05

  • 右颈内静脉穿刺导丝嵌顿下腔静脉瓣1 例报告合并文献复习
    例右颈内静脉穿刺导丝嵌顿下腔静脉瓣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病例患者男,年龄67 岁,体质量64 kg,身高173 cm,因“乏力3 个月”收住入院,诊断:二尖瓣腱索断裂伴重度关闭不全、左心房扩大、左心室偏大、心功能Ⅱ级,拟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成形术。手术当日,患者送到手术室后,在术前准备室行局部麻醉下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导管套件X3820ST,爱德华兹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患者取仰卧位,监护氧饱和度、心电后,静脉予1 mg咪达唑仑适当镇静。检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6期2023-08-04

  • 评价分叉病变不同边支保护技术中不同导丝对主支支架药物涂层完整性的影响
    支保护技术有拘禁导丝技术(jailed wire technique,JWT)或拘禁球囊技术(jailed balloon technique,JBT)等。拘禁球囊技术又分为被动拘禁球囊技术(negative jailed balloon technique,NJBT)及主动拘禁球囊技术(positive jailed balloon technique,PJBT)。近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在传统主动球囊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出球囊支架对吻技术(balloo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9期2022-10-25

  • 超声内镜引导下近端胰管穿刺反向引导支架植入成功1例
    行近端胰管穿刺,导丝选择从副乳头穿入十二指肠降段,随后从口腔拉出导丝,插入切开刀顺导丝经副乳头插入胰管内,最终成功完成胰管支架植入术。本病例比较罕见,操作难度大,成功案例少。患者男,34岁。2018年至2019年期间因大量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伴背部放射痛,外院诊断为“胰腺炎”,予以禁食、补液护胃、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症状改善。2020年1月再次出现腹痛症状,以“胰腺炎”复发被该院收治行ERCP术,术中经十二指肠主乳头插入切开刀带导丝导丝进入胰管后只能插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2年3期2022-06-30

  • 用Guidezilla 延长导管与后扩张球囊联合取出冠状动脉嵌顿导丝1 例
    导管,送入BMW导丝至钝缘支远段,经Instantpass微导管送入Fielder XT导丝尝试进入闭塞段无法成功,更换为Gaia Second(朝日,日本)导丝继续尝试,有向前的突破感后复查造影可见导丝位于假腔,回拉导丝无阻力,但头端不动,伴随回拉动作的持续导丝头端颜色变浅,考虑导丝嵌顿于血管假腔内(图1A)。遂将Guidezilla延长导管沿BMW及Gaia Second两导丝共同穿入并推送至闭塞段头端,沿BMW导丝送入Quantum Maverick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06-27

  • 导丝引出法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应用
    需鼻导管的X线下导丝引出法成功完成鼻胆管口鼻转换[4]。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本研究进一步评价非X线的导丝引出法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应用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前瞻性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施ENBD的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导丝引出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对照组采鼻导管引出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该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06-06

  • 1例巧用导丝解除PICC置管患者拔管困难的护理体会
    拔管困难患儿应用导丝顺利拔管的护理经验。拔管前对患儿做好心理护理,让患儿了解PICC拔管方法及步骤,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做好充分的皮肤准备,配合调整穿刺侧肢体做热敷、内旋、外旋、内收、外展等各种姿势,几次尝试拔管失败后,行彩超、X线、CT检查,排除血管痉挛、收缩、血栓形成、导管异位与上腔静脉黏连所致拔管困难。经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MDT)讨论后,本例患者拔管困难原因为导管与血管内壁粘连,为避免导管过度牵拉而断裂以及血管组织损伤,尝试在B超监测下,应用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3期2022-04-23

  • 绕行钙化斑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开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 例
    及SUOH 03导丝至后降支反复尝试均无法通过间隔支侧支,微导管造影同样未能发现良好侧支循环。遂放弃逆向介入治疗,转为正向介入治疗。经左冠状动脉指引导管送入SION导丝至第一间隔支,尝试送入血管内超声至间隔支内失败。后送入135 cm Corsair微导管,沿微导管送入SION导丝至左前降支闭塞段近端。跟进微导管后,于左前降支闭塞段近端经微导管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闭塞段内似有微通道与左前降支远段连接。经微导管送入Fileder XTR导丝未能通过闭塞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8

  • 磁性导丝辅助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通路建立的初步研究
    侧股动脉入路送入导丝逆行通过短腿开口,最后沿导丝通路植入髂动脉分支。这类模块化支架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在主髂动脉扭曲、瘤体过大等情况下主体打开后对侧短腿开口选入困难[3-4]。此时术者大多选择建立肱动脉入路,自上而下地将导丝通过短腿开口,或从同侧翻山通过短腿开口,最后从对侧进入圈套器将导丝引出体外。但这往往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射线暴露,需要更多导丝导管,增加手术费用和并发症风险。为了缩短植于髂动脉分支的时间,降低建立导丝通路难度,本研究设计出一款磁性导丝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11-15

  • 双腔微导管辅助反转导丝处理左前降支极度成角分叉病变1例
    正向送入XT-A导丝在Corsair 135微导管(泰尔茂株式会社,日本)辅助下通过闭塞段至LAD远段(图4 A),尝试送入NS导丝(泰尔茂株式会社,日本)至D2失败,以Boston 2.5 mm×15.0 mm球囊(波科,美国)对LAD病变行扩张尝试改变D2处斑块构型及角度后,以NS、原XT-A导丝仍均无法进入(图4 B);考虑边支高度狭窄伴极度成角,拟行反转导丝技术,送入双腔微导管,行双腔微导管辅助下尝试送入Sionblack导丝(泰尔茂株式会社,日本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9期2021-10-12

  • 经导管取出脱载并嵌顿于迂曲钙化锁骨下动脉的支架1例
    rough NS导丝(泰尔茂株式会社,日本)到达左回旋支远段,采用2.5 mm×15.0 mm球囊(波士顿科学,美国)12 atm(1 atm=101.325 kPa)预扩张(图1 B),2.5 mm×18.0 mm Nano支架(乐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推送通过病变失败。回撤进入导管时遇到阻力,透视下见支架近端变形,故整个操作系统回撤,至锁骨下动脉后,因迂曲钙化且球囊回撤力量过大,导致支架与球囊分离,支架嵌顿于锁骨下动脉迂曲钙化处,但支架仍保留在冠状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6-17

  •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包括入路建立、导丝及病变通过技巧、血管成形实施、麻醉技巧、超声机器调试等)进行探讨。上一篇重点介绍了入路建立器材选择及建立方法,本篇主要对导丝进行概述并介绍导丝通过病变技巧。腔内治疗中导丝经入路进入血管、走行其中,起到到达靶血管或治疗部位、通过病变、引导和输送介入器械的作用。导丝顺利到达治疗部位并通过病变是实施PTA的必要前提,因此熟练掌握导丝性能进行合理选择、掌握导丝通过病变技巧对于PTA成败至关重要。一、导丝概述导丝由于其结构设计、材料不同,因此性能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7期2020-08-08

  • DSA下导丝引出法在困难性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临床研究
    hy,DSA)下导丝引出法进行鼻胆管的口鼻转换。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困难性鼻胆管口鼻转化的患者46 例。其中,男20 例,女26 例;年龄23 ~86 岁,平均56.9 岁。困难性鼻胆管口鼻转换的定义标准(满足任一条件即可):尿管未能通过鼻咽腔进入口咽部;非透视下经鼻孔置入尿管≥3 次或透视下经鼻孔置入尿管≥2次,经口腔置入的导丝圈未能将鼻胆管套出;常规鼻胆管口鼻转化过程中,因呕吐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5期2020-06-09

  • 亲水导丝辅助内镜逆行胆管插管的效果评价
    [4]。近年来,导丝辅助的胆管插管技术在ERCP 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大量的研究表明使用斑马导丝或亲水导丝可增加插管成功率,降低PEP 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但是两者在选择性胆管插管中的随机对比研究较少[6-7]。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笔者进行了斑马导丝与亲水导丝辅助胆管插管的随机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实施ERCP 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斑马导丝)和对照组(亲水导丝)。纳入标准:①实施治疗性E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4期2020-05-29

  • Gaia系列导丝在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中心Gaia系列导丝在CTO病变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共完成PCI术2205例,其中包含CTO病变156例(7.1%)。CTO病变的诊断标准:闭塞血管前向血流TIMI 0级,且闭塞时间超过3个月。在这156例CTO病变PCI手术中,手术成功(指成功开通CTO病变并植入支架,术后TIMI血流3级)125例,总体成功率80.1%。其中88例患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5-11

  • 新型导丝在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所以能很容易发现导丝头端位置,但超声心动图每次只能显示一个切面,故很难准确定位导丝头端的位置。为了降低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介入术的操作难度,我们研发了一种新型超声引导导丝,本研究首次报告这种新型导丝在人体中的初步应用结果。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于2017 年1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入选10 例由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为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在单纯经TTE 引导下应用新型超声导丝实施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超声是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2期2020-03-05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导丝断裂1例
    (箭头处)图2 导丝头端滞留于闭塞段并断裂 A.导丝头端嵌顿于闭塞段病变中,而缠绕的弹簧圈及其亲水涂层被剥离拉直(虚线处);B.断裂导丝断端位于右桡动脉(虚线处)比伐芦定(泰加宁,信立泰)静脉推注10 ml(0.75 mg/kg),随后持续静脉泵入21 ml/h [1.75 mg/(kg · h)]。冠状动脉造影示:LAD中段完全闭塞伴严重钙化,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9期2019-10-14

  •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术包括传统的前向导丝升级技术(含平行导丝技术)与器械辅助的内膜下再进入技术(crossboss/stingray,波士顿科学,美国)为代表的前向内膜下再进入技术(antegrade dissection reentry,ADR);逆向技术包括逆向导丝升级技术与反向控制性前向-逆向内膜下寻径(reverse controlled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subintimal tracking,reverse CART)技术为代表的逆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5期2019-06-04

  • “门卫”导丝技术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正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治疗失败原因包括导丝不能通过病变、球囊不能通过病变及球囊通过不能扩张,其中导丝不能通过病变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门卫”导丝技术(Guard Wire Technology,GWT)是在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或开口相关病变时为预防减少冠状动脉开口损伤而提出的,因导丝起到了“门卫”保护作用而称为“门卫”导丝技术。在相关研究中发现,“门卫”导丝可以较有效改善指引导管的稳定性和同轴性,提高导丝通过率[4-5]。因此,本研究探讨“门卫”导丝技术应用于CTO病变正向介入治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5期2019-04-17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解剖结构及pilot200指引导丝在knuckle技术中的运用体会
    。Knuckle导丝技术尽管被亚太CTO俱乐部逆向路径推荐为最后选择开通CTO的方法[6],但近几年欧美国家采用knuckle导丝技术可快速、高效的开通CTO病变又引起介入医师们广泛关注,尤其是pilot系列导丝在knuckle导丝技术中运用。本文结合CTO组织病理结构探讨pilot200导丝运用于knuckle导丝技术如何快速高效开通CTO病变。1.CTO病变解剖结构及介入意义CTO 病变的形成开始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不稳定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于血栓

    医药前沿 2019年12期2019-01-05

  • 胃腔扩张致空肠营养管置入困难的技术解决方案
    .25m),超滑导丝(Merit,2.6m),Amplaz Ultra Stiff导丝(Cook,2.6m),Amplaz Extra Stiff导丝(Cook,2.6m),长鞘(Cook,0.55m)。1.3 置管过程患者先口服利多卡因凝胶行咽喉部麻醉,然后仰卧于检查床,常规经右侧鼻孔插入MPA导管和超滑导丝,透视下先将导丝插入食管,然后跟进导管直至到达胃内,透视下可见胃内积气积液处于扩张状态。继续插入导管导丝,可见其在胃内盘曲,调节导管头方向将导管导丝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2019-01-05

  •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技术
    方向。在操控导引导丝扎进闭塞段时,导丝很容易滑入闭塞段近端的分支血管中。现对处理此类病变的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策略和器械技术作以综述。1 血管内超声引导下确定入口,真腔寻径在无残端、正向入口不明或者发出分支后闭塞的CTO病变中,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的导丝技术是开通CTO的一种安全高效的策略[5,6]。IVUS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IVUS能较精确的将血管管腔、斑块大小、斑块分布情况以及病变的复杂程度等病变部位的信息呈现出来,有利于帮助术者准确找到闭塞段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01-04

  • 静脉瓣致中心静脉导丝置入困难的超声表现1例
    抽有血后开始置入导丝,但导丝置入深度至18 cm处时(要求导丝置入20 cm时方可退出穿刺针)遇到阻力;后调整针尖方向,回抽静脉血通畅,再次置入导丝,在导丝置入深度至 18 cm处时再次发生置入困难;在B超监测下,超声影像显示针尖位于静脉管腔中央,调整针尖方向,多次尝试继续置入,均未成功;立即更换操作者,再次定位操作、穿刺、置入导丝,在导丝进入相同长度时再次发生置入困难,在B超监测下调整针尖角度和方向,最终失败。随后仔细探查导丝尖端处近心端与远心端发现,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12期2018-12-28

  • 双腔微导管在合并分叉病变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存在较大分支,或导丝进入闭塞部位真腔后可自由出入边支均为观察对象。1. 2 研究方法1. 2. 1用药情况术前1天给予氯吡格雷300 mg,手术当天术前6 h给予氯吡格雷600 mg、阿司匹林300 mg,术中应用肝素70~100 U/kg。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他汀类、β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替罗非班等药物。术后如无禁忌证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持续6~12个月,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1. 2. 2手术器械[6]Crusa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07-11

  • “拘禁导丝”技术的临床应用:导丝及血管的选择
    I失败的患者中,导丝不能通过病变是主要原因,球囊或支架不能通过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1-2]。对使用球囊或支架仍不能通过病变的患者,我们采用“拘禁导丝”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观察指标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岳阳市人民医院、永州市人民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行PCI的患者12 640例,其中25例(0.2%)为常规方法不能通过的病变。25例患者中21例采用了“拘禁导丝”技术。入选标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07-02

  • 管腔内介入导丝制作技术与临床现状
    克1 管腔内介入导丝起源及历史发展1964年1月16日,被视为介入医学之父的美国医师Dotter,首次为1例左下肢缺血坏疽而拒绝截肢的82岁妇女患者采用导丝引导下经多个不同外径的同轴聚四氟乙烯(PTFE)导管实施动脉扩张,使其下肢恢复了血流(图1)[1]。这就是现在称之为经管腔血管成形术,也被视为导丝在血管内介入领域的第一次应用。1979 年,德国放射科医师 Grüentzig 等[2]在自制远端端口闭合呈钝头、不能调整活动的球囊导管前端,附上一小段固定导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05-24

  • 半永久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应用超滑导丝方法
    时会碰到普通金属导丝送入血管不畅或发生异位,导致置管过程困难或需反复穿刺。超滑导丝是一种特殊的介入诊疗用导丝,此前尚无临床应用于长期深静脉导管置入术的报道。考虑到超滑导丝的柔顺性、光滑性、支撑力均好,故将其试用于部分普通导丝置入困难的患者,用以引导半永久深静脉导管的置入目标血管,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避免了对血管的反复穿刺损伤,并为临床进行半永久深静脉置管过程中的金属导丝引导困难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现就我院在半永久深静脉置管术中应用超滑导丝22例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4-03

  •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545000)导丝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很多手术治疗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ERCP手术中导丝的应用价值最为显著,导丝顺利插入胆总管或特定部位,对于成功完成内镜下胆管引流手术来说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1]。因此在ERCP术中一定要合理使用导丝,掌握导丝的基本使用技巧,从而保证手术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通过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了56例ERCP术患者术中导丝的应用,现将应用技巧体会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

    医药前沿 2018年18期2018-01-16

  •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hrouhgNS导丝送至LAD远段,将Filder导丝送至LCX闭塞处,尝试通过闭塞处,不能顺利通过。更换0.015 PILOT50导丝导丝缓慢前行通过闭塞处,复查造影,导丝不在真腔(图1D)。沿PILOT50导丝送入Crusade双腔微导管至闭塞处,同时沿微导管送入一0.014 PILOT50导丝导丝沿微导管侧孔缓慢通过闭塞处至LCX远段(图1E)。延长导丝撤出双腔微导管,送入2.0×15 mm Maverick球囊通过闭塞处,10 atm扩张,复查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12期2017-12-21

  • 血管内超声指导真腔寻径跟踪新技术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脉造影引导和平行导丝进入真腔技术,以及使用专用导管器械使导丝从内膜下“假腔”穿斑块直接刺入真腔的前向内膜下再进入(antegrade dissection reentry,ADR)技术;逆向技术包括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和反向控制性正向-逆向内膜下循径(reverse controlled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subintimal tracking,reverse CART)技术,使CTO行PCI的成功率达到90%左右。然而,这些P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10-16

  • 国产单环网篮导丝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
    究·国产单环网篮导丝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赵林 金泽宁 张晓江 何东方 罗亚玮 宋现涛 柳景华 郭成军 李贵华王雷 王冰 陈少青 孙洪涛 吕德目的 评价国产单环网篮导丝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逆向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冠状动脉CTO病变逆向介入治疗中应用国产单环网篮导丝27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CTO特点、网篮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5-23

  •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开通导丝选择及治疗策略
    。另外,使用传统导丝和导管开通仅能达到约50%的开通率[5],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CTO病变能否成功开通与病变长度、位置、流出道情况及病理学特征等密切相关。经内膜下开通CTO病变的技术方法已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6],并可达到约74%~92%的开通率[7]。事实上, 治疗失败多与导丝不能通过真腔或内膜下通过后返回真腔失败密切相关,因此多种新型介入器具及技术方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8],其中包括一些特殊设计的新型导丝[9]。除此之外,导丝通过后治疗策略的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10期2017-04-23

  • 巧用黄斑马亲水导丝辅助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配合
    本院经黄斑马亲水导丝辅助行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共125例,效果理想,现将辅助的护理配合技巧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5例患者经黄斑马亲水导丝辅助行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男76例,女49例;年龄19~88岁,平均年龄64.3岁。1.2 插管方法 (1)仪器和器械:OLMPUS GIF-Q260J型胃镜、规格8.5F的一次性使用胃肠营养管(辛菖)、黄斑马亲水导丝、导尿管、50ml注射器、生理盐水、石蜡油等。(2)操作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12期2017-01-10

  • 边支血管内超声指导开通主支无残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IVUS指导导丝穿刺CTO残端成功12例,占85.7%。穿刺CTO残端后成功通过CTO达到远端真腔9例,占64.3%。共对12例患者首先尝试应用FielderXT导丝,1例成功穿刺CTO残端。应用高硬度CTO专用导丝成功穿刺CTO残端11例。结论 边支内IVUS指导开通冠状动脉主支无残端CTO是可行的,此种情况下应首选硬度较强的CTO专用导丝而非硬度较差的锥形导丝。血管成形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尽管冠状动脉介入器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11期2016-12-21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中上肢径路异常时PTCA导丝的应用价值
    路异常时PTCA导丝的应用价值许浩军 于宗良 朱建中 顾明 汪强 谷惠敏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中,上肢血管异常时PTCA导丝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近3年行桡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2000例,如果 0.035"J型导丝和亲水超滑导丝在右上肢血管推送过程中遇到阻力,遂撤出导丝,进行上肢局部血管造影。疑似桡动脉痉挛的,局部推注维拉帕米100~200μg后再次复查血管造影。结果仍有40例未能成功,其中桡动脉环9例、严重桡动脉狭窄18例、桡动脉发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8期2016-09-11

  • 椎间孔镜手术术中导丝断裂并发症1 例报道
    椎间孔镜手术术中导丝断裂并发症1 例报道赵杉1,2,张海龙1,管晓菲1,贺石生1*(1.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即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Kambin描述了PELD手术的适应证:伴有或者不伴有神经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9期2015-05-05

  • 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患者胰管导丝占据法的应用
    插管困难患者胰管导丝占据法的应用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68)宗 伟 刘贵生 高 峰 崔建辉目的: 探讨胰管导丝占据法在胆管插管困难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4例胆管插管困难型ERCP患者运用胰管导丝占据法再次插管,即当插管导丝反复进入胰管时,留置导丝生理性占据胰管,而使用另一根导丝进行胆管插管。结果: 应用胰管导丝占据法插管成功30例,成功率88.2%;中位时间为12.6±14.2 min; ERC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8期2015-04-03

  • 不同长度超滑泥鳅导丝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中比较
    不同长度超滑泥鳅导丝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中比较占德进 罗瑞英 林施峰 曾玉玲 杨尚磊 林英娜目的 比较1.8m长及2.6m长超滑泥鳅导丝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TR I)诊疗中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PTCA及PCI术患者1 08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应用1.8m泥鳅导丝组,B组为应用2.6m泥鳅导丝组。通过对比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急诊患者门球时间来评估两者优劣。结果 B组在手术持续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8期2015-01-31

  • 导丝引导下给实验家兔下胃管
    导丝引导下给实验家兔下胃管贾志新, 陈志杰, 穆磊(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心内科,呼和浩特市010040)经胃给药是动物实验常规的给药途径之一。由于动物不能有效配合,给这一操作带来困难,有时甚至成为难题。我们在某一动物实验过程中采用超滑导丝引导下给实验家兔下胃管获得了很好的经验,报道如下。1方法和步骤用20%乌拉坦溶液(3~4)mL/kg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待实验家兔麻醉后,用绷带将实验家兔四肢分别固定于实验架的木桩上,仰卧位固定。经口腔送入0.035超滑导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5年2期2015-01-24

  •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器械及策略进展:2014年回顾
    器械进展1.1 导丝1.1.1 Fielder系列 Fielder系列(Asahi公司)导丝从最初的Fielder到目前最新的Fielder-XTR、 Fielder-XTA系列,历经了数年的发展。Fielder导丝是整个系列中最早上市的产品,其头端直径为0.014″(0.36 mm),硬度为1.0 g,附3 cm不透光及22 cm亲水涂层区域。与Fielder导丝相比,同期上市的Fielder-FC导丝头端直径也为0.014″,但硬度较软(0.8 g),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1期2015-01-04

  • 普通J型导丝在桡动脉途径导管输送中的临床应用
    首选亲水超滑涂层导丝输送导管,该导丝的特点是导丝表面光滑、对血管刺激小、不易引起血管痉挛、容易通过狭窄病变的血管,但正是由于上述特点,加之导丝头端弯曲度小容易进入细小血管分支,导致血管穿孔出血[4];而且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常规应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穿孔血管不易止血,进而发生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虽然通过全程透视下操作可避免上述部分并发症,但因为上肢动脉解剖变异性大,即使在X线曝光透视下输送亲水超滑导丝仍时有血管穿孔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增加了医生及患者的X射线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9期2014-11-27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改良保留导丝技术的临床应用
    封堵术中改良保留导丝技术的临床应用谭洪文,张志钢,陈翔,朱玉峰,白元,许旭东,吴弘,赵仙先,秦永文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改良的保留导丝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行经皮VSD封堵术中应用保留导丝技术的患者62例,按操作步骤不同分成两组:传统保留导丝技术组(A组)30例和改良保留导丝技术组(B组)32例。观察两组术中封堵器的使用情况、X线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封堵器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年9期2014-06-09

  • 应用PTCA导丝经桡动脉环冠状动脉造影
    胜利应用PTCA导丝经桡动脉环冠状动脉造影王 磊,刘惠亮,马东星, 罗建平,韩 玮,刘 英,杨胜利目的研究应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导丝经桡动脉环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2012-01至2012-12我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2600例,对超滑导丝推送困难或遇到阻力者通过造影导管行桡动脉或上肢动脉造影,对发现的桡动脉环随机分为两组,PTCA导丝

    武警医学 2014年5期2014-03-18

  • 应用反转导丝技术处理极度成角的分叉病变一例
    ,慕朝伟应用反转导丝技术处理极度成角的分叉病变一例丰雷,慕朝伟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主因“发作性胸部不适2个月”入院。患者2月前在外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为三支病变,在右冠脉置入Resolute及FirebirdⅡ支架各1枚。此次为行回旋支介入治疗来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入院查体:血压160/8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7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未见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11期2014-03-04

  • 吸痰管护套在微波聚束热疗测温导丝放置中的应用
    度[2]。将测温导丝放入患者肛门内行体温监测,是最精确测定躯体核心温度的方法,但导丝放置过程存在患者不适感、易损伤直肠黏膜及损坏导丝等缺陷。本院肿瘤内科对肛门内导丝放置方法进行改良,使用吸痰管作护套放置测温导丝,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热疗患者121例,按照病案号单双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 例,男22 例,女36 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5.7岁;胃癌20例,肠癌28 例

    护理与康复 2013年9期2013-11-24

  • 导丝应用于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技巧与护理
    黄 轩近些年来,导丝应用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已成为临床诊治胰胆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在ERCP术的操作过程中,导丝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对插管难度大的ERCP患者更加关键,伴随着导丝的品种不断增多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将导丝应用于逆行胰胆管造影可以顺利地抵达目标胆管或顺利地通过狭窄的胆管或梗阻部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4月~2012年7月收治ERCP患者166例,男108例,女58例。年龄29~81岁,平均(53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4期2013-04-08

  • B超引导下拔除深静脉置管术困难导丝1例
    深静脉置管术困难导丝1例陈燕芬1苏 懿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通过总结深静脉置管过程发生导丝取出困难,后在B超引导下成功拔除的个案,讨论并分析引起此并发症的可能原因,总结避免发生并发症的主要措施。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导丝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9岁,因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3年余,加重2天”于2012年4月7日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既往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病史。患者入院当天因病情需要予留置深静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4期2013-03-06

  • 基于激光鼠标传感器的导丝遥操作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为复杂,需要先将导丝引导至病灶,再将导管沿导丝滑入。传统的TACE术为医生手动操作,主要存在以下两个不足:(1)导丝插入过程中的X射线成像会对医生造成辐射伤害;(2)导丝插入过程中图像为二维图像,复杂的血管网络在没有三维信息的情况下给插管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使用导丝遥操作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1]。1 基于激光鼠标传感器的导丝运动检测装置设计传统的微创介入手术中,医生常用的技巧有推送、回拉和捻旋等。在使用视觉反馈的导丝机器人辅助插入中,能否快速准确地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2年1期2012-12-05

  • 经桡动脉途径普通J型导丝与超滑导丝的临床应用
    。亲水涂层的超滑导丝因其头端弯曲角度小、柔软、通过性好,多数心脏介入中心都将其列为桡动脉途径的首选导丝;但也正由于上述特点,使其容易进入动脉小分支、内乳动脉造成出血,甚至引起动脉夹层、纵膈血肿等并发症[2]。而普通J型导丝因其头端弯曲大,不易进入分支血管,较少引起血管并发症,但存在操作阻力较大的缺陷现将我院对两种导丝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1年1月~2011年4月住院患者120例,等比例分为亲水超滑导丝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5期2012-09-03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导丝致肌肉缠绕1例
    J型导引钢丝置入导丝25 cm,退针,发现导丝置入较长,调整,将导丝退出时发现只能退出2 cm,再也无法退出,且感觉固定很紧无活动的余地,再送进2 cm后旋转导丝,仍无法拔出导丝,放弃,行C型臂,发现导丝位于胸骨柄外1.5 cm,锁骨下0.5~1 cm处打一小结,拔导丝时不动,B超显示小结未在血管内,决定切开取出导丝,从锁骨上小结显影上方切开,在锁骨与第一肋骨夹角处找到导丝取出,发现导丝小结将肌肉组织缠绕其间,并已嵌入肌肉内,且导丝已松散变细拉长,已近断裂

    河北医药 2011年11期2011-04-10

  • 在ERCP中应用导丝的技巧及护理配合
    疾病的重要手段。导丝作为ERCP操作中较常用的器械之一,在ERCP操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困难ERCP更为重要。随着导丝的制造工艺不断完善和品种的增加,巧妙地运用导丝技术可以起到超选进入目标胆管、通过胰胆管狭窄或梗阻部位等作用。笔者将在CRCP中应用导丝的技巧及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新余市人民医院共收治行ERCP患者162例(包括困难插管者43例),男106例,女56例,年龄28~82岁,平

    实用临床医学 2011年3期2011-01-31

  • 施行塞丁格穿刺技术时谨防导丝脱入血管
    管或小号针头送入导丝,再拔出穿刺针或套管,扩皮后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插管器组件,最后拔出导丝及扩张器,通过插管器置入导管[1]。2008年10月29日笔者开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简称MST,也称微插管鞘技术),并且在血管超声的引导下进行了PICC置管,对触摸不到和看不见的血管进行穿刺置管,至今已完成3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带教新手操作过程中险些发生1例导丝脱入血管现象,为了引起同行的警觉,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男,74岁,肠梗阻,2009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4期201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