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第

  • 文章要载道 气盛言自宜 ——解析《师说》的“三性”
    同,四门学的学生门第较低。博士属于学官,负责教课工作,也即今天的教员,韩愈担任四门博士之职,便是在四门学的讲授儒家经典的老师。可见,创作《师说》与韩愈当时的担任学官的经历密切相关。韩愈心怀“继圣”之志,以正统儒家自居,以传承儒家道统为己任,传道和做“传道”之师是其毕生理想。他反对当时盛行的骈偶文风,主张“文道合一”,倡导“文以载道”,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他攘斥佛老,不顾个人安危,上《论佛骨表》,触怒宪宗皇帝。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

    中学语文 2023年24期2023-10-29

  • 花的话
    不必说。不过这种门第观念,花儿们也都知道是过时了。有谁轻轻嘟嚷了一句:“还讲什么门第,这是十八世纪的话题!” 芍药听了不再开口,仿佛她既重视门第,也觉得不能光看门第似的。“花要开得好,还要开得早!”将残的桃花把话题转了开去,“我是冒着春寒开花的,在这北方的没有梅花的花园里,我开得最早,是带头的,可是那些耍笔杆儿的,光是松啊,竹啊,说他们怎样坚贞,就没人看见我这种突出的品质!”“我开花也很早,不過比你稍后几天,我的花色也很美呀。”说话的是杏花。迎春花连忙插话

    小品文选刊 2023年9期2023-09-09

  • 向阳门第春常在
    一副对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爷爷写好后,举起对联示意我们说说其中的意思,我和弟弟面面相觑,谁也答不出。爷爷用食指在我们的脑门上一人点一下,便耐心地教导我们,春天常在向阳的人家里,积德行善的人家会给子孙留下福泽,孩子们要记住,忠厚才能传家远哪。印象最深的是爷爷贴在我房间门上的那副对联: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爷爷每次贴上去总是指着每一个字教我认读。我出生在农村,家庭贫困,一家六口人,爸妈的收入十分微薄。总是听爷爷说,砸锅卖铁也要供孩

    莫愁 2023年9期2023-03-17

  • 向阳门第春常在
    一副对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爷爷写好后,举起对联示意我们说说其中的意思,我和弟弟面面相觑,谁也答不出。爷爷用食指在我们的脑门上一人点一下,便耐心地教导我们,春天常在向阳的人家里,积德行善的人家会给子孙留下福泽,孩子们要记住,忠厚才能传家远哪。印象最深的是爷爷贴在我房间门上的那副对联: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爷爷每次贴上去总是指着每一个字教我认读。我出生在农村,家庭贫困,一家六口人,爸妈的收入十分微薄。总是听爷爷说,砸锅卖铁也要供孩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3年3期2023-03-15

  • 宋朝的嫁妆为何如此昂贵
    世人通婚首看家世门第;然五代以来,“婚姻不问阀阅”。换言之,资财已经取代家世,成为宋人通婚的首要评判标准。这正是宋代厚嫁之风的根源所在。但是,其“底层逻辑”却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隋唐而上,世人通婚看重门第,是因为门阀子弟更容易入仕;及至宋代,寒门子弟只要才华出众,也能像范仲淹、欧阳修一般成为治世能臣,光耀门楣。因此,富贵之家自然不惜钱财,以笼络看中的“准进士”;而一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为有足够钱财完成求仕之路,也愿意接受这种“合作方式”。有机会及第的士子作为

    中外文摘 2022年23期2023-01-03

  • 不愿名人做祖先
    个出身决定命运,门第高于一切的封建时代,就算狄青的功劳再大,能力再突出,他寒门子弟的身份,也使他免不了会受到那些“根红苗正”、有着豪门世族身份官员的白眼和攻讦。在时人看来,为了自己仕途更加顺畅,狄青一定希望有个“狄”姓名人做祖先,从而缩短自身与豪门世族间的距离。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宋仁宗拜狄青为枢密使,他成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这时朝中一个与他同为狄姓的官员,多次声称自己是唐朝著名宰相狄仁杰后裔,嫡系子孙,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拿着一幅狄仁杰画像

    思维与智慧 2022年1期2022-12-28

  • 论北魏墓志文末补记三代家世履历现象
    主义的面纱,呈现门第社会独特的历史景致。学界现有成果尚不理想①,仍有深入拓展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选取的墓志素材(表1),全部出自王连龙先生新近整理出版的《南北朝墓志集成》[3]。表1 北魏墓志文末附录志主三代家世履历③一、北魏墓志补记三代履历的方式北魏墓志铭的撰写一般遵循严格的规范,主体部分的顺序依次是排摆官职的结衔题名,标榜出身、记叙生平的志铭,歌功颂德、寄托哀思的颂词。梳理发现,还有很多作品在文末颂词之后补记三代家世履历,以叙述奠定士族根基的婚媾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11-30

  • 唐朝为何多『晚婚』
    受南北朝婚姻崇尚门第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尤其是士人宁可晚婚也不娶他们眼中门第低的女子。如有一名叫郑瑨的士人,常把“达则娶于卿相”挂在嘴边,即要娶就娶大官的女儿,于是“逾既立而未婚”,年过三十还没有婚娶。除此之外,很多唐朝年轻男性的目标是通过科举谋得一官半职,获得攀附豪门大族的资格,然后娶豪族中的女性以换得仕途的顺利。这也使得在唐朝男性三四十岁不结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二是经济压力巨大,导致晚婚盛行。唐朝在南北朝影响下,不光婚礼仪式特别烦琐,而且“彩礼”也很

    恋爱婚姻家庭 2022年30期2022-11-01

  • 不愿名人做祖先
    个出身决定命运,门第高于一切的封建时代,就算狄青的功劳再大,能力再突出,他寒门子弟的身份,也使他免不了会受到那些“根红苗正”、有着豪门世族身份官员的白眼和攻讦。在时人看来,为了自己仕途更加顺畅,狄青一定希望有个“狄”姓名人做祖先,从而缩短自身与豪门世族间的距离。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宋仁宗拜狄青为枢密使,他成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这时朝中一个与他同为狄姓的官员,多次声称自己是唐朝著名宰相狄仁杰后裔,嫡系子孙,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拿着一幅狄仁杰画像

    今日文摘 2022年2期2022-07-06

  • 唐朝为何多“晚婚”
    受南北朝婚姻崇尚门第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尤其是士人宁可晚婚也不娶他们眼中门第低的女子。如有一名叫鄭瑨的士人,常把“达则娶于卿相”挂在嘴边,即要娶就娶大官的女儿,于是“逾既立而未婚”,年过三十还没有婚娶。除此之外,很多唐朝年轻男性的目标是通过科举谋得一官半职,获得攀附豪门大族的资格,然后娶豪族中的女性以换得仕途的顺利。这也使得在唐朝男性三四十岁不结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二是经济压力巨大,导致晚婚盛行。唐朝在南北朝影响下,不光婚礼仪式特别烦琐,而且“彩礼”也很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宋朝嫁妆为何如此昂贵
    世人通婚首看家世门第;然五代以来,“婚姻不问阀阅”。换言之,资财已经取代家世,成为宋人通婚的首要评判标准。这正是宋代厚嫁之风的根源所在。但是,其“底层逻辑”却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隋唐而上,世人通婚看重门第,是因为门阀子弟更容易入仕;及至宋代,寒門子弟只要才华出众,也能像范仲淹、欧阳修一般成为治世能臣,光耀门楣。 因此,富贵之家自然不惜钱财,以笼络看中的“准进士”;而一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为有足够钱财完成求仕之路,也愿意接受这种“合作方式”。有机会及第的士子作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5期2022-04-21

  • 不以门第定尊卑
    个出身决定命运,门第高于一切的封建时代,就算狄青的功劳再大,能力再突出,他寒门子弟的身份,也使他免不了会受到那些“根红苗正”、有着豪门世族身份的官员的白眼和攻讦。 在时人看来,为了自己仕途更加顺畅,狄青一定希望有个“狄”姓名人做祖先,从而缩短自身与豪门世族间的距离。 皇佑四年,宋仁宗拜狄青为枢密使,他成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这时朝中一个与他同为狄姓的官员,多次声称自己是唐朝著名宰相狄仁杰的后裔,嫡系子孙,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拿着一幅狄仁杰的画像作为

    杂文选刊 2022年3期2022-04-16

  • 六朝门第婚与梁祝爱情悲剧
    恋,总离不开六朝门第婚的话题。众所周知,六朝是典型的门阀社会,与此前战国秦汉及此后唐宋元明清的对流社会根本不同,个人的成长发育与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是以累世积淀的官资背景为基准的,凡事奉行“流品”规则,即根据家世出身建构彝伦攸叙、清浊分明的身份体系,各阶层间壁垒森严,界限难以逾越,因此造成停滞固化、封闭垄断的格局。仅就仕宦而言,曾祖以降三世官资一至三品者,为一流高门,授门第乡品一品,例以五品官登仕,准许跨越三品线;官资四、五品者,为一般高门,授门第乡品二品,

    寻根 2022年5期2022-04-05

  • 从《李娃传》到《绣襦记》 ——论作者改编思想的独特意蕴
    。一、现实背景:门第观念盛行门第观念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士阶层形成的标志,为士族力量的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础。《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势,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由此来看,九品中正制初创是以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来衡量品级标准的,然而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多由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担任,人才分级的权力集中掌控在士族门阀手里,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一个摆设。《晋书·郑袤传子默附

    艺术品鉴 2022年36期2022-03-07

  • 不愿名人做祖先
    个出身决定命运,门第高于一切的封建时代,就算狄青的功劳再大,能力再突出,他寒门子弟的身份,也使他免不了会受到那些“根红苗正”、有着豪门世族身份官员的白眼和攻讦。在时人看来,为了自己仕途更加顺畅,狄青一定希望有个“狄”姓名人做祖先,从而缩短自身与豪门世族间的距离。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宋仁宗拜狄青为枢密使,他成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这时朝中一个与他同为狄姓的官员,多次声称自己是唐朝著名宰相狄仁杰后裔,嫡系子孙,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拿着一幅狄仁杰画像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1期2021-12-29

  • 任昉“兰台聚”与梁初政坛及文坛
    高门贵族所自恃的门第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在政治、社会上的优势随之减小,而次等士族以文学才能得到皇室赏识,得以与高门士族交往,甚至以平等的姿势并驾齐驱。概括来讲,南朝时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过渡,门第作为政治资本的效力逐渐减弱,而文学(文化)成为接近、取悦、臣服于皇室的工具,逐渐成为新的政治资本。这一转变在刘宋时便已开始,至南齐永明年间已相当明显。至梁武帝时,大力引进文学之士,锐意改革贵族制度,形成了一种新的贵族主义。任昉在南朝政治、社会变革过程中,凭借杰出的文学

    理论界 2021年2期2021-12-26

  • 唐朝为何多“晚婚”
    受南北朝婚姻崇尚门第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尤其是士人宁可晚婚也不娶他们眼中门第低的女子。如有一名叫郑瑨的士人,常把“达则娶于卿相”挂在嘴边,即要娶就娶大官的女儿,于是“逾既立而未婚”,年过三十还没有婚娶。除此之外,很多唐朝年輕男性的目标是通过科举谋得一官半职,获得攀附豪门大族的资格,然后娶豪族中的女性以换得仕途的顺利。这也使得在唐朝男性三四十岁不结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二是经济压力巨大,导致晚婚盛行。唐朝在南北朝影响下,不光婚礼仪式特别繁琐,而且“彩礼”也很

    文史博览·文史 2021年3期2021-06-18

  • 唐朝为何多『晚婚』
    受南北朝婚姻崇尚门第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尤其是士人宁可晚婚也不娶他们眼中门第低的女子。如有一名叫郑瑨的士人,常把“达则娶于卿相”挂在嘴边,即要娶就娶大官的女儿,于是“逾既立而未婚”,年过三十还没有婚娶。除此之外,很多唐朝年轻男性的目标是通过科举谋得一官半职,获得攀附豪门大族的资格,然后娶豪族中的女性以换得仕途的顺利。这也使得在唐朝男性三四十岁不结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二是经济压力巨大,导致晚婚盛行。唐朝在南北朝影响下,不光婚礼仪式特别繁琐,而且“彩礼”也很

    文史博览 2021年3期2021-05-08

  • 从“东床快婿”探析门第婚姻背后的政治原因
    检索王伊同《五朝门第·高门世系婚姻表》可以发现,在婚姻对象的选取上,门第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在门第婚姻的背后,潜藏着深厚的政治利益。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中谈到郗鉴与王导的关系时指出:“家族之间互相支援,婚和宦是重要途径”[1]58。梳理六朝时期琅琊王氏婚姻史,发现与之结亲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当时的郡望家族。世人称颂的“东床快婿”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门第婚姻,这场婚姻深刻反映了当时门阀政治的现状。“东床快婿”是发生在东晋成帝时期高平郗氏为女求婿于琅琊王氏的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4-20

  • 门·门第·门风
    守,世人称之曰“门第”。封建时代,门第高贵,升官晋爵,兵丁徭役,皆可赦免。至于婚姻交友,更讲究门当户对。古人云“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祖宗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往往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可谓门第显赫,最后落得个“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实,这也是晚清八旗子弟最后下场的写照。门第的风光在历史长河中如浪花一溅,而好的门风,即一个家庭家族的德行风气,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资产。门风,即家风,不仅靠言传身教,还

    中外文摘 2020年1期2020-11-12

  • 永州铁炉步志
    的人,说什么我家门第高,别人比不上我。要是问他的官位和功业,便说是很久以前祖先的事情。可是他仍然说自己门第高,世人也说某人门第高,这样冒用名号与这个铁炉步有什么不同吗?假如有听到铁炉步这个名称,而又缺少铁锅、铁铲、锄头、刀斧的人,带着钱来购买,能够实现他的愿望吗?可见,想要在那些冒用祖先名号的人身上寻求官位和功业,必然不能获得,就像到铁炉步买铁器一样。有官位而没有功业,仍然不能光大其门第,可是世人却甘心拜倒在他们面前。您为什么不奇怪那样的事,却只对铁炉步感

    月读 2020年8期2020-08-25

  • 门·门第·门风
    守,世人称之曰“门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同,门亦不同。门分贵贱,权势之家曰豪门,卑庶之家曰寒门;门列有派,王侯将相之家曰名门,达官显贵之家曰权门,诗书礼仪之家曰儒门;门显贫富,钟鸣鼎食之家曰朱门,平民百姓之家曰蓬門;门见冷热,大权在握,门庭若市,罢官丢职,门可罗雀;门生荣辱,儿孙出人头地,曰光耀门楣,子女男盗女娼,曰败坏门风;门有虚实,佛家禅房曰空门,囚犯之室曰牢门。门里门外,两种世界,两样人生。封建时代,门第高贵,升官晋爵,捷足先登,兵丁徭役,皆

    领导文萃 2019年18期2019-09-25

  • 门·门第·门风
    守,世人称之曰“门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同,门亦不同。门分贵贱,权势之家曰豪门,卑庶之家曰寒门:门列有派。王侯将相之家曰名门,达官显贵之家曰权门,诗书礼仪之家曰儒门;门显贫富,钟鸣鼎食之家曰朱门,平民百姓之家曰蓬门;门见冷热,大权在握,门庭若市,罢官丢职,门可罗雀;门生荣辱。儿孙出人头地,曰光耀门楣。子女男盗女娼。曰败坏门风;门有虚实,佛家禅房曰空门。囚犯之室曰牢门。门里门外,两种世界,两样人生。封建时代。门第高贵,升官晋爵,捷足先登,兵丁徭役,皆

    杂文月刊 2019年6期2019-02-11

  •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期,婚姻讲究等级门第。在以往的历史中大抵如此,只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等级婚姻十分讲究门当户对,从而才能够保持世家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上的地位。恰巧正因为这样的等级,婚姻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些社会影响和后果。就此论题,本文来谈一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关键词:等级婚姻;门第;社会影响在古代,等级婚姻在封建社会中是婚姻关系的一个主要特征,而这一特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等级婚姻是世家大族为了垄断自己的地位,昌盛家族大业而形成的婚姻体制,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1期2018-12-07

  • 史料剪裁、逻辑推演 ——两道高考选择题商榷
    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答案:B本题材料摘编自《晋书·王羲之传》,但对这一事件的最早记载则出自于《世说新语》,是典故“东床快婿”的出处。本题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为主,材料浅易,难度不大。从四个选项的比较来看,由于材料说的是为女择婿,女方在这桩婚姻中处于主动地位,“女性地位低下”无从谈起,可以排除A项。郗家从王家子弟中选婿采用的是常规的观察挑选——“遍观子弟”,方式上并无独特之处,C项也可以排除。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

    中学政史地 2018年30期2018-11-29

  • 门第高可畏不可恃
    借柳玭的话阐述了门第高不可恃的道理。柳玭,陕西耀县人,唐代大臣,曾任御使大夫。柳玭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柳公绰曾担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其父柳仲郢担任过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柳氏家族治家严谨,柳氏家人都因敬老尊长、重礼守法而被世人尊崇。司马光所引用的一段话,节选自柳玭的《戒子弟书》。柳玭告诫家中子弟说,门第地位高贵,是可怕而不是可以自恃的事。同样一件事出现失误,门第高的人招来的罪过就会比别人严重,死后也愧对祖先,所以说这是门第高可怕的原因。门第高就容易产生骄傲

    文史春秋 2018年11期2018-11-12

  • 唐朝公主也愁嫁
    文/徐 蓓讲门第不以皇室为最高提到唐代婚姻,通常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开放”,像武则天嫁了唐太宗又嫁了他的儿子、唐玄宗娶了自己的儿媳妇这样的事似乎比比皆是。其实,整个唐朝本身正是处在开放、包容、民族融合的时代,从婚姻家庭的角度来说,唐代以后对女性的约束越来越严格,而且婚姻当中更强调秩序,更强调伦理。隋唐人的婚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很讲门阀和门第。但门第高低的标准不由皇帝定,社会观念也不认为皇室就是门第最高的,而是认为当时社会的五大门阀--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

    幸福 2018年29期2018-11-02

  • 读《雷雨》 说周冲
    爱河时,心中并无门第等级观念,那时的周朴园如同周冲,少不更事,多少含有天真的成分。然而三十年后,二人再次见面时,侍萍明明知道周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因为地位的差异不敢相认。当周冲谈及向四凤求婚时,繁漪的态度是“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你忘了你父亲是什么样一个人啦!”周朴园与繁漪的门第等级观念由此可见一斑。即使是身处社会底层的鲁氏父子其门第观念也极其严重。周鲁两家的长者,上上下下,男男女女,用“门当户对”编织成无形之网,将生气勃勃良善为本的生命与心灵窒息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3期2018-08-24

  • 唐朝公主也愁嫁
    徐蓓1/讲门第不以皇室为最高提到唐代婚姻,通常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开放”,像武则天嫁了唐太宗又嫁了他的儿子、唐玄宗娶了自己的儿媳妇这样的事似乎比比皆是。其实,整个唐朝本身正是处在开放、包容、民族融合的时代,从婚姻家庭的角度来说,唐代以后对女性的约束越来越严格,而且婚姻当中更强调秩序,更强调伦理。隋唐人的婚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很讲门阀和门第。但门第高低的标准不由皇帝定,社會观念也不认为皇室就是门第最高的,而是认为当时社会的五大门阀——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8年7期2018-07-26

  • 陶渊明门第观念的进与退
    大族家庭一样具有门第观念?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至今莫衷一是,仍需做出全面切实的分析。门第观念作为中国的一种等级观念对民族性格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陶渊明也未能例外。从陶渊明自身来看,他对门第观念也并非完全排斥,本文就从其动态的门第思想变化作全面的观照。一、门第观念对陶渊明入世的影响(一)什么是门第门第又称门阀。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1-29

  • 门第
    ※ 秀实门第※ 秀实门第我彷若看到那空气里的涟漪,我如坐于扁舟之上地表在震动而水皮在颤抖。我沉溺在梦土有一种门第叫书香,有一种女子叫佳人却并无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诗人孤单不是世相的伪装而为生命的本质身外都是多余的,只有自己的存活声音是一种温度不以华氏来计算我感到里面极细微的粒子在窜动平静的表情与眼神都不过是繁华灯火并无什么可以让你洗尽铅华的,这人间世规格初始是欲望,而后成了一种礼仪最后并无终站,抵达一种亘古的性别言说标志总是简略的书写,一阵风雨或一场烟火一条

    湛江文学 2017年8期2017-11-14

  • 说“门当”话“户对”
    ,就能判断男方的门第高低和家境好坏。一查网络,关于“门当”“户对”的解释和评说的文章和帖子铺天盖地。百度百科收录了“门当”和“户对”两个词条:门枕石叫“门当”,门框上方突出的一对木头门簪叫“户对”,它们一对在下,一对在上,便是“门当户对”的由来了。并曰:“文官的家用圆形的‘门当,武官的家用方形的‘门当,所以大老远一看,就可知道这家的主人是文官还是武官。‘门当有大有小,大小由宅第主人的身份、财势而定。”“古时三品以下官宦人家的门上有两个门当,三品的有4个,二

    文史春秋 2017年4期2017-06-23

  • 古代雷人政策:贪污要“父子连坐”
    。高官娶妻必须看门第《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三记载,473年,“癸丑,魏诏守令劝课农事,同部之内,贫富相通,家有兼牛,通借无者;若不从诏,一门终身不仕”。意思是,当时的北魏政府发布命令,号召老百姓重视农业,一个地区的富人同穷人要互相帮助,富人不能嫌弃穷人,富人有多余的耕牛,必须借给没有耕牛的穷人。假如富人不肯借耕牛给穷人耕田的话,穷人告到地方政府,那么,就要处罚富人,处罚的方式是,富人的家人子弟终身不许走仕途。有了这样的政策,哪个富户还敢不帮助穷人?这种朴素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期2017-03-01

  • 他们肯定还记得
    族,人种;家庭,门第back to your smile, to all the jokes and adventures you went on — or even simpler when they look at nature and see a sunflower that they don't think of how you radiated③radiated ['redɪ,et] v. 辐射;放出光芒;伸展(radiate的过去分词) adj

    意林(绘英语) 2016年5期2016-11-28

  • 从《柳毅传》中龙女的婚嫁管窥唐代士族婚姻风尚
    有摆脱六朝时看重门第的风气。关键词:婚嫁;士族;门第李泽厚曾说:贯穿于唐代文学的主旋律,是对于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这种大趋向反映在文言小说中的表现就是,无论是题材还是意旨,唐传奇都越来越倾向于表现现实生活。作者通过小说溶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意愿,或者改编生活杂事,或者托神仙玄怪达意,总之,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生活思想风尚在文本层面的一种映射。李朝威创作的《柳毅传》即是一部描写人神结合来反映现实社会的代表作:唐高宗仪凤年间,落第儒生柳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2016-07-12

  • 《孔雀东南飞》主题悬而不疑论
    飞》的主题是批判门第观念。门第观念,是焦母执意要休刘兰芝的根本原因,也是这出悲剧的深层原因。纵览全诗,不难发现里面人物争论的焦点根本不是诸如子嗣之类的问题,而是“贵贱”问题,也就是门第问题。如焦母的经典言论是:“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焦母的这番言论是在房中对自己的儿子说的,不需要矫饰,应该是真实想法的流露。焦仲卿在为兰芝求情时对自己的母亲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他想用门第的差异没有母亲想象的那么大来说服母亲。再看刘兰芝家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2期2015-09-10

  • 雷人的古代政策
    定高官娶妻必须看门第,以门品定官位。北魏时期,皇族元氏(即拓跋氏)等级最高,接下来,鲜卑八个大姓与北方汉人世族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当时,政府公开鼓励鲜卑人和汉人的贵族按门第互通婚姻。在这个“门第婚姻”上,拓跋宏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只要是孝文帝拓跋宏赏识的贵族名门世家,就要纳其女为后宫,以此提高皇族的高贵血统。最荒唐的是,他嫌六个皇弟以前娶的原配妻子,身世都不高贵,拿不出手,竟然直接给六个皇弟下令将原配降为妾室,并重新给他们指定了婚配对象,个个都是名

    奥秘 2015年1期2015-09-10

  • 关汉卿杂剧女性意识的体现
    《谢天香》;三是门第婚姻制度下的妇女,代表如《拜月亭》、《调风月》。这三类作品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出如下几个重要特点:第一,涉及面很广。关剧中有各种各样社会生活层面中女性形象,全面地表现了元代封建社会、揭示了社会黑暗面。《调风月》中的燕燕是受尽主子凌辱的丫头;《五侯宴》中的王大嫂是受尽地主压榨的乳娘;《窦娥冤》中的窦娥是受尽泼皮、酷吏折磨的寡妇;《救风尘》中的赵盼儿、《金线池》中的杜蕊娘、《谢天香》中的谢天香,是受尽嫖客蹂躏的妓女;即便是《望江亭》中的学士夫

    语文学刊 2015年16期2015-08-15

  • 门第观念对唐传奇婚恋作品的影响
    710062)门第观念对唐传奇婚恋作品的影响郭晓芳(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唐代社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呈多元状态。这一时期,门第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门第的社会风气,对唐传奇作家的创作和审美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这种重视门第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唐传奇中人物姓氏的设定和作品思想内容的营构上,甚至影响到了作品中人物的最终命运。门第观念;唐传奇;婚恋;影响在大唐盛世的背景下,唐代的文学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即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2-20

  • 世家与市井
    。所谓世家,无非门第门第高贵,即为世家,子孙则称世家子弟。如汉末袁绍出身“四世三公”,晋代王、谢两大门阀士族。不过细加分析,到了近代,有个变化。即世家子弟的内容更倾向于书香门第,官宦子弟有些淡化。比如大名鼎鼎的梁启超,虽曾做过司法总长、财政总长,但仍以学者名世,后代也以学问继承家风。其实中国古代,整体来说,做官就得读书。从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到隋唐以至明清的进士,都得有几分书香。越到后来,论及某人家世,别人看重的越是后代是否还念书做学问,

    博览群书 2014年10期2014-12-05

  • 《西厢记》思想价值新探
    大致不离唐代婚姻门第观念之顽固。二、唐代门阀制度门第婚姻伴随着门第政治的产生而形成,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婚姻形态。士族特权阶层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门第,享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权,极力排斥与社会其他阶层的联姻,以保持自身家族血统的纯洁,达到垄断世袭权益的目的。然而这种门第婚姻在经历了东晋的鼎盛后,由于士族自身的腐朽等原因,南朝时期便逐渐走向衰落,到了隋唐,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均田制也以现任官品占田,这便意味着以世袭特权为重要标志的旧士族已丧失了赖以存在

    电影评介 2014年12期2014-11-21

  • 从司马炎卖官公案说起
    之后,中国历史上门第观念最强,九品中正制执行最严密的朝代。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朝代里,一个人能做什么样、做多大的官,是根据其祖宗三代的家世、出身,以及郡望、门第,由郡县专门设立的“中正官”按九个等级评定的。由于“中正官”的人选,是清一色的高门大姓,他们势必严格审核、强硬维护这种一板一眼的等级做官制度,而绝不会有丝毫马虎,因为门第、家世、出身本就是他们自己维持和垄断高官厚禄的最大本钱,维持这种官员选拔标准的严肃性,就是维持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尊严,这是万万苟且不

    公务员文萃 2014年5期2014-06-28

  • 古人为什么要戒奢靡
    唐代的卢怀慎重视门第,但不是在自己家乡建豪宅、建地库以便藏东西,也不是利用职权请人给自己的祖宗编写传记以虚美先祖,给死人脸上画油彩,而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卢怀慎是唐朝的宰相,此人出身范阳卢氏,是河北名门望族,因此非常重视自己的门第声望,丝毫不敢玷辱。唐朝注重门第到了什么程度?皇帝老李家的门第不高,因此,皇帝的女儿在唐朝是很愁嫁的——考诸唐代的婚姻,皇帝的女儿,一般名门子弟、士人,对公主唯恐避之不及,不愿与皇室结亲,无意攀龙附凤。原因就是当时的人,一注重门

    公务员文萃 2014年4期2014-05-24

  • 门第》:现实主义的现实境遇
    450002]《门第》:现实主义的现实境遇⊙孙宝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450002]《门第》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在创作的艺术方法上属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但是在现实主义精神上的暧昧态度使其很多细节出现瑕疵,这透漏了社会问题剧的现实境遇尴尬之处,值得艺术理论界深入反思。《门第》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境遇2013年上半年的电视剧,呈现出热闹之下的荒凉和贫瘠。几大热门影视剧种:农村家庭剧、都市偶像剧、历史宫廷剧、抗日雷人剧、市民轻喜剧等等,均难觅佳作,大多是

    名作欣赏 2014年14期2014-03-29

  • 婚姻要讲“门第”吗?
    报讯婚姻需要讲究门第吗?荧屏将帮你寻出答案。将于1月26日开播的电视剧《门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错综复杂的门第婚姻:市井小民何春生与将军女儿罗小贝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与成长背景,两人却阴差阳错结合在一起。佟大为此番回归平民帅哥本色,饰演出身草根家庭、被寄予振兴家族厚望的何春生。而他却爱上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之骄女罗小贝,身为将军的女儿从小被照顾呵护得周到细致,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她在各方面都领先于别人,加上天资聪颖,能力突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财务总监,在情感中是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3年4期2013-03-11

  •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门第婚姻
    阀制度也可称之为门第制度,魏文帝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提倡唯才德是举,实行之初,尚能不计门第,遗憾的是,它迅速转化为世家大族操纵政权的工具。《世说新语》主要论及的东晋更是门阀制度的鼎盛时期,其时甚至出现了皇权与士权分治的局面。由于门阀制度的影响,魏晋士族在婚姻上推崇门第,把门第相当作为缔结婚姻的首要条件。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六朝重氏族》中曾论及九品中正制对婚姻的影响,明确指出,正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影响,才导致“论婚之际,门户遂隔”。本文拟就《世说新

    名作欣赏 2012年29期2012-08-15

  • 从传奇看唐代士子为何热衷娶“五姓”女
    。关键词:婚姻 门第 科举士子 唐传奇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试从《枕中记》等唐传奇作品,同时结合唐代的社会现实揭示出其中的两条最重要的原因:在《隋唐嘉话》卷中有一段高宗朝宰相薛元超的慨叹:“吾不才,富贵过分,然生平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薛元超乃高宗时宰相,竟将未能娶五姓女与未能擢第进士和修国史相提并论为憾事遗恨,这反映了唐一代读书人有以娶五姓高门女为美的心态。《礼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7期2009-02-04

  • 生意人的“门第
    雁 楠广东商帮:目光漂洋过海道光十年,英国议会对曾在中国做过商业贸易的英国商人进行过一次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在广州做过贸易的人都一致声称,在广州做生意几乎比世界其他地方都更方便,更好做。海外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太阳无时不普照粤人社会。在近代,由于外国经济势力的侵入以及中国缓慢地迈进现代步伐,晋商、徽商等因为固守传统而日渐式微。而粤商却伴随着近代广东商品流通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移民的高潮而崛起,广东商人发迹于东南亚和香港、潮汕地区。二次大战

    知识窗 2008年9期2008-05-14

  • 门第与出身
    丁 杰门第是古时候区分家族地位高下的标志。钱多的或权大的显贵之家称为“高门”,没钱的或没权的卑庶之家称为“寒门”。“高门”自然在社会上的地位就高,而“寒门”自然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低。出身虽然也与门第有些联系,如某某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是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经历,如某某人是“木匠出身”。此处的出身偏重于后一层意思,是指出生的经过,或某人的来历。其实更早的时候是没有门第之分的,因为那时候人们都没有钱,还没有产生显赫的家族,所以也就无所谓门第。到了后来,有些人有了

    文史月刊 2008年4期2008-04-27

  • 门第社会的私人讲学
    以降的私家讲学与门第实际上是分不开的;魏晋以后中国政治进入了最昏暗的时期:社会由门阀世族垄断了仕进的机会——教育即门第教育.门第教育则限于门第中人。在这种情形之下,教育的内容也许还会跟着时代有所更变,但私人讲学办教育便十分困难了。魏晋南北朝这种贵族政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私人讲学的中衰。但是魏晋以降,特别是在北方,佛教鼎盛,竟不知不觉在中国私人教育中加进了一些新的元素。按照传统的说法,门第教育以“处世哲学”和“治家礼法”为两种主要内容。前者为一般人所熟知,当时因

    瞭望东方周刊 2005年46期200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