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

  • 黎药海南地不容氧化克班宁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微管位点和微管蛋白的调控机制研究
    Y.Tsoong微管是由α、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组成的圆柱形结构。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或阻断微管的解聚,干扰微管的动态平衡,最终阻碍微管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死亡。秋水仙碱是第一个确定的微管蛋白破坏剂[5]。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肿瘤血管阻断剂多为微管抑制剂,其中又多为作用于秋水仙碱位点的化合物[6]。Stathmin 是一种微管不稳定蛋白,它与α,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结合,调节微管动力。STAT3 与Stathmin 结合的位置是羧基末端区域,Stathmin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15期2023-08-21

  • α-微管蛋白乙酰化调控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研究进展①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微管网络作为细胞内信号的主要调节物参与线粒体的调控和分布,有利于促进NLRP3 炎症小体活化,在破坏微管后,线粒体产生的ROS 并不会促进IL-1β 分泌[7-8]。然而,微管是如何适时调控NLRP3 到达线粒体并与ASC 进行相互作用,进而活化NLRP3 炎症小体的呢?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方向。1 α-微管蛋白乙酰化1.1 α-微管蛋白乙酰化修饰的机制研究 微管包括γ-微管蛋白、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它们是细胞质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其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3年2期2023-03-17

  • 微管靶向药物抗肿瘤侵袭转移潜力研究进展
    后具有重要意义。微管靶向药物(microtubule targeting agents,MTAs)又称微管结合剂、微管干扰剂,是一类特异性作用于微管蛋白,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造成细胞周期停滞,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常用化学治疗药物[2]。由于MTAs存在剂量限制性毒性和耐药性等问题,限制了其疗效的发挥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近年研究发现,MTAs在亚致死剂量下即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运动能力[3-4],在抗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为避免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作用提供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年2期2023-02-27

  • 微管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00053)微管是构成细胞骨架的非共价聚合物之一[1]。细胞骨架是一种完整的丝状蛋白质网络,其赋予细胞形态,促进细胞运动以及构建分离遗传物质所需的纺锤体。微管具有“动态不稳定性”,在生长期和解聚期之间循环,从生长到解聚的转变称为解聚作用(“灾难”),从解聚到生长的转变称为聚合作用(“拯救”)。聚合和解聚速率以及“灾难”和“拯救”事件频率构成了微管动力学的4个特征参数。微管蛋白包括两种类型: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两者形成异二聚体,可逆和动态聚合成微管

    医学综述 2022年12期2022-11-26

  •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到骨修复的目的。微管(microtubules,MT)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3]。本文拟对近年来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究成骨分化相关影响因素、筛选相关分子靶点及对预防和治疗骨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指导与参考。1 微管的结构和功能微管是α/β微管蛋白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外径约22~25 nm,内径约15 nm。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结合为约8 nm长度的α/β异二聚体后,多个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2年9期2022-10-18

  • 室温下富氧空位In2O3微管的制备及其Cl2气敏性能研究*
    制备的In2O3微管材料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简单的NaBH4处理,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具有丰富氧空位浓度的In2O3微管材料,这种方法易操作、安全性高和成本低,同时不破坏其相貌。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具有丰富氧空位浓度的In2O3微管材料的气敏特性,其结果表明,富氧空位的In2O3微管材料比In2O3微管具有更好的Cl2传感性能。1 实 验1.1 实验材料1.1.1 In2O3微管材料的制备这步骤是我们之前已报道的工作[22]:首先,称取2.0 g

    功能材料 2022年6期2022-07-08

  • 微管在意识和麻醉中的作用
    涉及神经元内部的微管,而意识的形成也和微管有关[3]。本文就微管与意识和麻醉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理解微管对于意识和麻醉的作用不仅可以解决关于意识的问题,同时还能帮助设计和开发新型麻醉剂。一、意识和麻醉目前的麻醉理论聚焦于与意识的神经相关的功能和解剖过程。从解剖学上来说,全身麻醉剂已经被证明会束缚和影响大脑的各个区域,包括后扣带皮质、眶额皮质、右角回和丘脑[4]。意识丧失与大脑皮质有关,遗忘与边缘系统有关,运动和疼痛丧失与脊髓有关[5]。在20世纪初期,德国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2022-06-02

  •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发育和损伤过程中微管动态性的差异比较*
    轴浆运输都依赖于微管骨架网络。当神经损伤轴突断裂后,轴突顺行、逆行运输中断,远端轴突溃变,近端轴突回缩。当中枢神经轴突损伤后,由于微管网络排列紊乱,近端轴突往往形成一个回缩球;而周围神经轴突损伤后,轴膜封闭顶端的细胞骨架却可以动态重构为一个活跃的生长锥[2]。生长锥的形成是受精细调控的微丝和微管有序重构的过程,发育过程中主要包括微丝介导的突起起始、膨大及随后微管介导的突起固化和延伸。但对于损伤后的轴突而言,该过程更加复杂,生长锥重构的前提是要阻止损伤后微管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6期2022-03-13

  • 微管蛋白乙酰化修饰与生物学功能
    226001)微管是存在于中心粒、纤毛、鞭毛、神经元轴突和纺锤体纤维中的细胞骨架成分。在大多数细胞中,微管参与细胞内运输、细胞分裂、形态变化和运动。微管是由13 根原丝组成的中空圆柱形结构,微管蛋白是具有极性的细胞骨架成分,其中包含在同一方向垂直聚合的α-微管蛋白(α-Tubulin)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异二聚体。微管并不单独发挥作用,与影响其动力学和组装的各种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M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5期2022-03-12

  • 微管蛋白的甘氨酸化修饰及功能研究进展*
    200433)微管(microtubule)是真核细胞骨架的基本成分,是由alpha/beta微管蛋白(α/β-tubulin)二聚体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该二聚体结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在不同物种间高度相似。微管在细胞中发挥着多种关键功能,是决定细胞极性、细胞形态及细胞内转运的关键,它们既能形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纺锤体,还可以聚集形成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轴丝(纤毛和鞭毛的主干)、中心粒(中心体的核心结构)以及血小板的边缘带等。结构保守的微管蛋白能承担细胞多

    解剖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01-01

  • 八肋游仆虫微管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进化分析
    030006)微管蛋白(Tubulin)是真核生物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 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 在细胞分裂、胞内运输及纤毛和鞭毛运动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真核生物的微管蛋白由多个高度保守的亚家族组成[1]。α、β和γ微管蛋白广泛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中, 早期被认为是该蛋白家族中仅有的成员[2]。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以异二聚体形式头尾相连形成线性原丝, 是组成微管的基本模块。γ微管蛋白是微管组成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5期2021-09-08

  • 神经微管振动产生纳米尺度内电磁场作用*
    神经元可通过神经微管维持动态生长, 辅助蛋白转运等, 微管蛋白可产生电磁信号进行信息交换.微管蛋白具有强极性分布, 本文通过研究微管不同振动模式产生的电磁特性, 分析微管周围的电磁场分布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微管蛋白在太赫兹波段有众多振动模式.在多微管间纳米尺度内, 细胞溶液介电系数在太赫兹波段随频率增加而减小, 在相邻微管间可产生强于热噪声的电磁场.合理调节微管长度、振动振幅等参数可能获得溶液中可探测太赫兹电磁场.微管振动产生电磁场, 可用于疾病诊断和

    物理学报 2021年15期2021-08-14

  •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49)0 引 言微管是高度保守的细胞骨架结构,由13根α-β微管蛋白组成,直径约为25 nm[1-2]。微管聚合物的延伸端(Plus end)通常是β-微管蛋白,负端(Minus end)是α-微管蛋白[3]。微管蛋白主要以α-β相互作用连接,但是也存在着α-α和β-β相互作用,连接的地方被称为接缝(Seam),是微管最薄弱的地方。微管接缝开裂会导致微管的解聚[4-5]。α-微管蛋白高度保守,而β-微管蛋白的C端相对不保守,这就使β-微管蛋白在环境改变时可

    土壤与作物 2021年2期2021-06-01

  • 简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裂过程中就有个叫微管的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作一简要介绍。关键词: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微管1引言一般情况下,一个新的细胞必须要经过已经存在的细胞的分裂而产生。不论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还是更加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其生长和发育可以部分地通过细胞体积的增加来实现,但细胞体积不可能无限地增加。因此,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并伴随着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细胞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实体。一个多细胞生物即使已经完成

    新教育论坛 2020年9期2020-09-10

  • 甲鱼蛋白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的影响
    间作用肽[2]。微管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组分,由α和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装配成长管状纤维结构[3],作为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细胞器的组成,在细胞分裂的有丝分裂期,微管蛋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已有研究发现,很多化合物能与微管蛋白结合,通过干扰微管的动力学行为,达到抑制微管正常功能的目的,导致有丝分裂障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5-7],抑制微管功能已成为重要的发现抗肿瘤化合物的策略。甲鱼又称鳖、潭鱼、嘉鱼、水鱼,是一种珍贵的水生经济动物。甲鱼肉质鲜嫩,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6期2020-06-23

  • 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对Hela细胞微管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江212013)微管是细胞骨架的成分之一,参与细胞中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可以维持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稳定性[1],参与细胞分裂[2]、细胞内信号转导[3],还可以通过其运动蛋白发挥转运功能[4]。微管在其他生物过程如细胞极性、迁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5]。微管组装的动态平衡受微管稳定相关蛋白的调控如促微管解聚蛋白、促微管聚合蛋白、微管切割蛋白等,同时作为细胞骨架的成分,也受多种激酶的调控,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6期2019-12-27

  • 高噪声显微图像下的微管提取算法研究
    过冷冻电镜获得的微管图像中的微管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区域生长法。首先根据对微管图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噪声微管图像的复合增强方案,有效的增强了图像对比度。然后使用Otsu算法对微管图像进行粗分割。最后,再用区域生长法提取微管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强的抗噪性,同时能够准确提取微管目标。关键词: 区域生长法;微管;冷冻电镜;Otsu中图分类号: TP391. 4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

    软件 2019年6期2019-10-08

  • 大白菜微管与灰霉菌抗性研究
    感大白菜叶片α-微管蛋白基因诱导表达的特点及微管动态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灰霉菌接种后大白菜中4种α-微管蛋白基因均具有上调表达特点,且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诱导表达明显。叶片细胞微管免疫荧光观测发现,接种48、96 h后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微管骨架受病原菌侵染影响较小,结构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说明微管在植物对抗真菌病原菌侵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关键词:大白菜;灰霉菌;叶片细胞;微管;α-微管蛋白;互作动态;结构变化;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S436.341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14期2019-09-23

  • 微管对狂犬病病毒胞内感染的影响
    且在胞浆内复制。微管作为一种细胞骨架,是介导胞内物质运输的重要通道。为探究狂犬病病毒胞内感染是否依赖于细胞骨架——微管,利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a),接种实验室标准攻击毒株CVS-11,通过诺考达唑(Nocodazole)抑制剂破坏微管形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Western Blot方法、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微管对于RABV感染量的影响,并采用TCID50法测定微管对RABV病毒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ocodazole通过抑制微管的形成,使R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2019-07-08

  • 微管蛋白抑制剂研究进展
    02011 前言微管MT(Microtuble)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除了人红细胞等几种特殊细胞外,它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是真核生物细胞骨架高度保守的基础。微管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以网状或者束状分布存在,微管蛋白异二聚体呈现圆管状,内径约为12nm,外径约为24nm,管壁厚约5nm,长度不一。微管是由微管蛋白与微管结合蛋白(MAPs)组成。微管从功能上分为两大类:①促进微管组装,增加稳定性的蛋白,如MAP蛋白家族(MAP215,MAP65/Ase1/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2期2019-06-15

  • 含吲哚骨架衍生物作为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靶标被发现,其中微管作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之一备受关注。临床上使用的多种抗癌药物,如紫杉醇、长春新碱和长春碱等,都是通过作用于微管蛋白而产生抗肿瘤作用[1]。吲哚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些基于吲哚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活性[2],本文对近期含有吲哚生物活性骨架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结构及简要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1 吲哚-磺胺类化合物随着人们对磺胺类药物研究的深入,发现部分磺胺类药物也具有抗肿

    生物化工 2019年2期2019-05-14

  • 微管稳定性异常与帕金森病
    佳一、神经元中的微管神经元的微管结构亚单位与其他类型细胞微管结构亚单位的组分基本相同,原纤维以α-微管蛋白(tubulin)和β-tubulin相互交替形式进行装配,形成了α-tubulin暴露在微管的一头,而β-tubulin在另一头的极化结构。微管的聚合由特异的核心形成位点起始,主要是中心体,被称为微管微管组织中心。在中心体内,γ-tubulin可形成一个环形结构,被称为γ-tubulin环形复合体。α-tubulin和β-tubulin二聚体结合到γ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8期2019-02-25

  • 微管正端示踪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
    贾炳泉 于 佳微管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纤维网状结构,散布于胞质中,参与细胞支撑、细胞迁移、细胞分裂、胞内运输等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微管是由13条原纤维(protofilaments)构成的直径约22~25nm的中空管状结构,每条原纤维由α-和β-微管蛋白(tubulin)头尾相连形成的二聚体线性排列而成。且tubulin二聚体排列具有极性,使微管也具有极性,分为负端和正端:负端集中于近核区的微管组织中心(MT-organizing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8期2019-02-25

  • 微管及其靶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胞分裂间期细胞质微管结构破坏、微管组装缺陷,与正常细胞质的内微管变化差异明显[4],与骨肉瘤细胞分裂增殖和扩散转移密切相关。微管靶向制剂是一类通过促进或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而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细胞凋亡的靶向药物,药效高、毒性低[5]。目前,微管靶向制剂作为一种微管干扰药物已广泛用于骨肉瘤治疗,且已取得肯定的成效。本文对微管及其靶向制剂与骨肉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微管概述微管分布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直径为22~25 nm,内径为10~15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9年5期2019-01-04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发生的机理简介
    胞器[1],其与微管组装和细胞分裂密切相关。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中心粒是由9组三联体微管构成的圆筒状结构,直径约为0.25μm,长度不定。三联体微管的主要成分为α、 β微管蛋白,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围绕中心体微管进行组装并向四周辐射。中心体与放射的微管合称星体。细胞分裂时,星体参与组装纺锤体。在细胞周期中,中心体也要复制并分配到子细胞中,称为中心体周期。中心体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即分别以2个中心粒为模板合成新中心粒,复制完成后的2个中心体均含1个

    生物学教学 2018年7期2018-11-29

  • 霜霉病菌诱导大白菜微管蛋白基因表达研究
    要研究大白菜α-微管蛋白基因受霜霉病菌诱导的表达特点以及病原菌侵染下微管动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霜霉病菌诱导后,大白菜抗、感病品种中两种α-微管蛋白基因均呈现诱导表达特点,且抗病品种叶片细胞微管结构较为完整。说明微管骨架在植物对抗真菌病原菌侵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关键词:霜霉病菌;微管;α-微管蛋白;微管骨架中图分类号:S634.1+Q78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8)04-0009-03Abstract This paper ma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4期2018-06-21

  • 神经细胞骨架在神经细胞迁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通过细胞骨架蛋白微管、微丝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等共同作用完成整个迁移过程,到达大脑特定部位,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体系,进而发挥正常的脑功能。神经细胞骨架在神经细胞迁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出现异常会影响到神经细胞最终的正确定位,继而导致大脑功能异常。本文主要对细胞骨架在神经细胞迁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细胞骨架与神经细胞迁移细胞骨架是由三种蛋白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系统,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每种纤维均由不同蛋白质亚基构成,其聚合和解聚过程受胞内外各种因素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1期2018-04-12

  • 用数学方法研究微管轴对称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微管作为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模型在粘弹性介质中的轴对称波的传播特性,粘弹性介质通过Kelvin模型描述对微管的作用,利用数学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粘弹性介质与微管的结合增大了微管的波传播波速,从而增大了微管的固有频率。关键词: 微管;粘弹性介质;轴对称波;数值计算微管存在与几乎所有的细胞中,作用非常大,它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之一,而细胞骨架与疾病密切相关。微管为一中空圆柱状结构,内径约15nm,外径约25nm,管壁厚约6~9nm,长度不确定。

    考试周刊 2017年73期2018-01-31

  • 浅谈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有星纺锤体
    等植物细胞中,由微管相关蛋白组织发出微管,进行组装形成无星纺锤体;而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中心体作为微管组织中心发射星射线,装配形成有星纺锤体。1 有星纺锤体的结构有星纺锤体由一对中心体和星射线组成。中心体位于细胞核外一侧,由相互垂直的两对中心粒组成,在纺锤体组装过程中作为微管组织中心,帮助纺锤体两极在细胞中准确定位。由α、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头尾相连形成的线性微管称为星射线,因其两端端口的裸露蛋白以及组装速度不同而分为负极和正极。负极与中心体相连,正极是

    生物学教学 2017年9期2017-08-20

  • 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三个疑问的分析
    际上,纺锤体是由微管蛋白装配形成的一种临时性细胞器。微管蛋白有两种类型: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形成的微管蛋白异二聚体是微管装配基本单位。体外条件下,只要微管蛋白异二聚体达到一定的临界浓度(约为1 mg/mL)、有Mg2+而无Ca2+存在、适当的pH(pH 6.9)和温度(37℃)的缓冲液中,异二聚体即聚合成微管。同时需要有GTP提供能量[4]。而在0℃时微管解聚为异二聚体,低温因素直接破坏微管[2]。所以,低温不是抑制酶的活性来抑制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1期2017-08-08

  • 静电相互作用对驱动蛋白马达运动的影响
    白(1BG2)和微管蛋白(1TUB)的结晶结构,通过静电计算得到了马达头部和微管蛋白表面的电势分布,并对比晶体结构分析了微管势场对马达头部正电势区域的作用.此外,利用解泊松方程的方法计算了驱动蛋白与微管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并发现马达沿微管轴向运动时所处的微管电势场具有周期性,其周期与马达步进周期有很好的一致性.最后,结合计算结果提出了驱动蛋白在静电作用下的运动机制.驱动蛋白马达;微管;静电相互作用;泊松方程驱动蛋白(kinesin)是由一系列沿微管运动的马达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6-05

  • 微管微缆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李冰【摘要】 微管微缆技术使用的微缆,主要是指每根能够包含12~96芯光纤的光缆,这是种微型的产品,光缆的直径要比一般产品小得多。微管主要是指能够事先进行敷设的HDPE、PVC的塑料管,被统称为母管。微管微缆技术在实际进行施工的时候,主要是将气流从子管中吹到母管中,从而进行分批次的微型光缆的敷设工作。本文主要从微管微缆技术背景概述、技术介绍、应用场景、推广方式以及意义分析方面入手,对微管微缆技术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应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关键词】

    中国新通信 2016年21期2017-01-06

  • 气吹微缆技术的应用分析
    键词]气吹微缆 微管 应用在1996年,欧洲国家第一次发明气吹微缆技术,并在两年后正式进行生产与实际的使用,这一技术于2002年被引入国内,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国内很多区域都有很好的应用。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一、气吹微缆技术这一技术首先把微管吹入已经敷设好的母管内,然后按照客户在不同需求,分别把不同的类型微缆吹入微管内,这一技术和传统的光缆敷设相比,受到拉力的作用比较小,但是需要使送气的要求得到满足,因此系统对整个光缆的尺寸有很高的要求,还要确保维持一

    中国新通信 2016年20期2016-11-19

  • 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白菜幼苗微管蛋白的影响
    旱胁迫下白菜幼苗微管蛋白的影响马晓丽 冀瑞萍(晋中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晋中 030600)旨在探讨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后白菜叶片微管蛋白的影响,以津育11白菜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15、18、21、24和27 g/mL 5种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对7日龄白菜幼苗进行模拟干旱处理,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不同处理组白菜幼苗叶片微管蛋白含量的差异,确定PEG6000最佳处理浓度为27 g/mL。50、100和150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2期2016-10-13

  • 微管微缆技术的发展探讨与推广
    缆的方式,首先把微管吹到已经敷设的母管里,接着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分批次的把微缆吹到微管里。这项技术可以应用到城域网,接入网和骨干网等等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关于微管微缆技术的发展以及后期推广。【关键词】 微管 微缆 母管 发展研究 推广一、微管微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1微管微缆技术的发展背景微管微缆的新技术出现之后,收到了各个电信运营商的青睐。以往的敷设直埋光缆只能够一条干线一条干线重复的建设,但是当管道出现了之,就能够通过预埋空管以达到实现光缆的

    中国新通信 2016年13期2016-08-12

  • 微管参与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252059)微管参与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研究进展陈炳佑,刘广志,侍福梅*(聊城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微管骨架和植物激素都参与多个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和多种胁迫应答。以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为代表,综述了植物激素发挥生理功能的同时与微管骨架的交叉联系,以期寻找参与微管骨架和植物激素对话互作的关键分子及其共性,为进一步完善植物激素信号网络和微管骨架功能提供参考。植物激素; 微管; 信号转导; 周质微管微管(microtu

    河南农业科学 2016年2期2016-03-29

  • 稳定微管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宏·综述·稳定微管对心肌细胞的影响郑敏郑宏心肌细胞微管是构成细胞的主要骨架成分,在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结构、调节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中占有显著的地位,然而心肌缺血缺氧时会破坏微管结构,从而造成心肌损伤。现有研究证实通过稳定微管可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从而促进心肌保护。该文从心肌细胞微管的结构、功能以及稳定微管与心肌疾病的关系,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为心肌保护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微管;心肌缺血缺氧;稳定微管在心肌细胞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可以维持细胞形态

    新医学 2016年8期2016-02-20

  • 微管蛋白聚合靶向抑制的抗肿瘤药的研究进展
    253300)微管是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形成的蛋白质类多聚物,具有中空管状结构,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分裂及物质运输等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微管的破坏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2/M 期,并形成不正常的有丝分裂纺锤体,这也使其成为抗肿瘤药的重要靶点之一。近年来,一些新型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的合成和发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综述根据化合物临床研究阶段及其结构的不同,总结了已进入临床应用的15 种靶向抑制微管聚合药物,以及新合成的查尔酮类、二鬼臼毒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9期2015-08-15

  • 气吹微管微缆技术应用
    求的提高,新型的微管微缆技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将根据微管微缆技术的特点分析引入气吹光缆这一新型气吹技术。气吹微管微缆技术是新型的敷设光缆技术,该技术是先敷设硅管后再将微管吹放进去,最后根据需要将微缆敷设进微管里面。源于欧洲的这项技术2002 年在中国首次使用,它合理的利用了管道资源,减少了运营商的初期投资。实现了“一管多缆”的梦想,可广泛应用于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中[1]。中石化仪——长输油管道工程中作为石化系统第一个使用该技术,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

    山西建筑 2015年34期2015-04-08

  • 紫衫醇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骨架微管作用研究进展①
    伤后神经细胞骨架微管作用研究进展①王玉明1,唐丽2,杨德刚1,杨华东1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药物一直受到高度关注。神经元轴突生长、延长与分枝是细胞骨架介导的生物学过程,微管对轴突结构调整与生长起重要作用。药物紫衫醇能适度稳定微管,消除轴突再生的阻碍,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修复有影响。紫衫醇主要用于抗肿瘤治疗。本文就紫衫醇与神经元细胞骨架微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紫衫醇;脊髓损伤;微管;综述[本文著录格式]王玉明,唐丽,杨德刚,等.紫衫醇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4期2015-01-24

  • 细胞膜相联钙结合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的生长发育。微管(microtubule,MT)是由α-、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通过非共价键形成的管状结构。它与微丝、中间纤维共同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骨架。微管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如维持细胞形态与结构、参与胞质流动、调节细胞有丝分裂、控制细胞极性生长、细胞壁构建、细胞分化调控、信号转导等[7]。微管结合蛋白是指可以直接与微管结合,对微管具有调控作用的一类蛋白[8],它们在植物细胞的形态、分化和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逆境等生理过程中起作用。PCaP是

    生物技术通讯 2014年4期2014-10-27

  • 气吹光纤技术简介
    吹;光纤;技术;微管前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光纤的运用日益普遍,光纤也日益朝着低成本和新技术方向发展,于是气吹光纤技术便应运而生。此技术能提供传输线布放的机动性,便于网络升级;同时,此技术可以不用传统布线必须的光纤“死接头”,排除了线路功率预算的变数,因此,此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气吹光纤技术概述气吹光纤技术需要在建筑(或建筑群)内铺设特制的管道,然后再将光纤经压缩空气吹入管道内,这是一种新的布线方法。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建高档商务小区、环境

    建筑遗产 2014年7期2014-10-21

  • 微管微缆在通信线路中的应用
    410015)微管微缆在通信线路中的应用李立高(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5)微管微缆在通信线路网络建设中的推广和普及是提高日益紧张的城市管孔资源利用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通信网络管线建设的方向。文章主要就微管微缆的建设方式、现有通信子管微型化改造、路槽管道布放、光纤到桌面、超小型微控顶管设备使用以及通过微管微缆为通信枢纽建设第2路由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微管微缆;通信线路;网络建设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数量和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2-08

  • 增强UV-B辐射对拟南芥叶片微管蛋白的影响
    式“分束分裂”。微管骨架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质基质中,结构完整;发生“分束分裂”现象的小麦根尖细胞的微管结构被破坏,在细胞中分布极不均匀。因此,经增强的UV-B辐射后,细胞骨架体系会发生较大差异。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是形成纺锤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的分离是通过纺锤体的牵拉发生的。因此,推测“分束分裂”的发生可能与微管结构、形态及组成有关。微管是所有真核生物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微管主要由微管蛋白α、β亚基聚合形成直径为25 nm的中空管状结构[8]。微管两端的

    生物学杂志 2013年4期2013-12-03

  • 去甲斑蝥素对体外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作用
    100102)微管存在于几乎所有真核细胞中,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构成,可以通过其亚单位的组装和去组装改变其长度或存在状态。微管在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运动、锚定细胞器位置和运输细胞内物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后,细胞质中的微管解聚成微管蛋白,参与纺锤体的装配,介导染色体的运动;分裂进入末期后,纺锤体解聚形成游离的微管蛋白,重新参与细胞间期微管的组装。干扰微管蛋白聚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2年5期2012-07-25

  • 非小细胞肺癌微管蛋白-Ⅲ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的关系探讨
    性限制[1]。β微管蛋白-Ⅲ是近年来发现的耐药蛋白,相关研究表明,其表达高低与紫杉醇的疗效有一定关系[2]。该项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NSCLC患者的β微管蛋白-Ⅲ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紫杉醇疗效关系,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3例不能手术,接受以紫杉醇为主化疗的Ⅲa期以上的NSCLC患者。男37例,女26例,男女比例1.4∶1,平均年龄61岁。鳞癌29例,腺癌34例。分化程

    医学综述 2012年16期2012-01-30

  •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 in the Brain
    008)根据细胞微管骨架的α-构型和β-构型,并利用Lloyd关于微管壁上量子信息过程的构想,讨论了大脑神经系统中的量子信息过程。研究表明,在微管蛋白中肯定存在量子信息过程,我们利用赝自旋原子模型讨论了系统的哈密顿量。量子信息;大脑;微管;哈密顿量CLC nunber:Q684AArtical ID:1673-0313(2012)03-0036-04date:2011-12-30Biography:Gao Feng(1960-),male,native o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1-15

  • 纤毛虫阔口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us)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
    ystomus)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生 欣, 李其利, 张小翠, 翟 楠, 顾福康(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采用透射电镜术显示腹毛类纤毛虫阔口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us)的微管类细胞骨架包括纤毛器微管骨架和非纤毛器微管骨架.结果表明:细胞皮层纤毛器中除纤毛杆、纤毛基体微管外,其基体间连接纤维、基体托架、基体附属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束以及围棘纤维篮等也是皮层纤毛器微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微管相互联系、聚集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12-20

  • 辣椒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微管的分布变化
    410081)微管作为细胞骨架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在植物细胞中,微管通过分布状态的变化与微丝共同参与众多的生命活动,如细胞形态建成、染色体迁移、细胞分裂与分化、细胞壁构建和信号传导等[1-4].到目前为止,有关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骨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粉的萌发和生长与细胞骨架变化动态的关系[5-11].有关高等植物雄性细胞发育早期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的研究则不多[12-16].高等植物不同种植物的减数分裂特征不同,其微管骨架的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年3期2011-11-24

  • α、β-微管蛋白在乳腺癌变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
    州 317502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α、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组成[1],是紫杉烷类抗肿瘤的作用靶点,微管蛋白可以通过对这一靶点的调节影响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微管在细胞分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紫杉烷类是治疗乳腺癌最重要的化疗药物之一,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最终导致乳腺肿瘤细胞凋亡。然而紫杉烷类的耐药性常常限制了治疗效果,使病情难以长期控制。故揭示α、β-微管蛋白在乳腺癌变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显得尤

    中国癌症杂志 2011年8期2011-08-14

  • 胃癌组织中微管聚合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医学院附属医院)微管是细胞有丝分裂期纺锤体的主要成分,可使细胞分裂顺利进行,为癌细胞无限增殖提供条件,微管相关蛋白(MAP)是结合于微管上的非微管结构蛋白,参与微管的组装,维持微管的稳定和微管与其它骨架纤维间的连接;Tau蛋白即微管聚合蛋白,与微管结合能诱导微管成束,增强微管的稳定性,可能会加速恶性肿瘤的进展。2008年12月~2010年3月,我们检测了6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Tau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材料

    山东医药 2011年35期201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