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

  • 我存在是因为有你的存在
    西风一位人类学家去非洲部落考察当地的习俗和文化。考察结束前一天,他把一只装满美食和礼品的篮子放在一棵树下,然后把部落里的孩子召集起来,在他们面前画了一条线,说:“当我说‘开始的时候,你们就朝那棵树跑,谁最先到达,那只篮子里的东西就归谁。”等孩子们站好,人类学家高喊“开始”,只见孩子们手牵着手一起往前跑,一起到达那棵树下,然后分享了篮子里的好东西。人類学家惊讶地问他们:“明明一个人可以赢得所有好东西,你们为什么还要一起跑呢?”一个女孩子仰头答道:“如果其他人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21期2023-06-04

  • 我存在是因为有你的存在
    风/编译一位人类学家去非洲部落考察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在考察结束前一天,他把一只装满美食和礼品的篮子放在一棵树下,然后把部落里的孩子召集起来,在他们面前画了一条线,说:“当我说‘开始的时候,你们就朝那棵树跑,谁最先到达,那只篮子里的东西就归谁。”等孩子们站好,人类学家高喊“开始”,只见孩子们手牵着手一起往前跑,一起到达那棵树下,然后分享了篮子里的好东西。人类学家惊讶地问他们:“明明一个人可以赢得所有好东西,你们为什么还要一起跑呢?”一个女孩子仰头答道:“如果

    读者 2023年9期2023-05-26

  • Module 3 Foreign Food
    gist (人类学家) at Pompeii. Amoretti noted small pieces of duck bones were found in a food container. Remains of goats, pigs, and fish were also found. At the bottom of a wine container were remains of ground fava beans.Massimo Osanna

    时代英语·高三 2022年3期2022-11-10

  • 话语
    伟劼 译一群人类学家在哥伦比亚靠海的田野里走访,寻找人生故事。一位老人这样请求他们:“不要录我的声音,我说话不好听,最好还是录我的孙子、孙女的吧。”相隔千山万水,另一群人类学家在大加那利岛的田野里走访。另一位老人向他们慷慨献出自己的时间,给他们端来咖啡,用最美妙的语言向他们讲述精彩的故事。他跟人类学家说:“我说话不好听。孩子们讲起话来就是好听。”孙子孙女们、孩子们,他们讲话好听,讲起话来与电视里的一模一样。(飞 雨摘自百花文艺出版社《颠倒看世界》一书)

    读者 2022年19期2022-10-20

  • 持摄影机的人类学家
    纪录片导演、人类学家曼塔斯·克维达拉维丘斯,在俄乌交战前线的马里乌波尔市遇难,年仅45岁。人类学界与纪录片界同声哀悼。曼塔斯掌中的镜头,关注平民百姓胜过达官显贵。他曾研究过北高加索地区的人口失踪与酷刑问题、车臣反恐行动中的暴力问题,最后进入马里乌波尔,凝视平民在战火下的日常生活。就在曼塔斯遇难前一天,另一位更年轻的纪录片制作人,也是路透社在乌克兰的长期撰稿人—马克西姆·莱文,被发现曝尸于乌克兰基辅以北的一个村庄。该村庄附近,曾发生猛烈的炮击。纪录片闯入人类

    看世界 2022年9期2022-05-23

  • 旅游者隐喻:西方旅游人类学的认识论困境及其反思*
    批判性地看待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行为,并对田野作业的主观性提出质疑。该旨趣受到文本主义的直接滋养,并衍生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即:民族志者与旅游者之间在哪些方面存在相似性或相异性?克里克·马尔科姆指出,对人类学家与旅游者之间相似性的拷问严重威胁到人类学家的自我认同。然而,人类学家与旅游者的角色重叠不单给人类学家带来肤浅的身份认同困扰,更对民族志文本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形成挑战。这一滥觞于“文化科学”反思运动的人类学原生烦恼,在旅游人类学家那里变成复杂的多重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18

  • 《艺术人类学》
    ·莱顿是知名人类学家,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荣休教授。作者聚焦于小型社会的艺术,利用20 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人类学家所做的非西方艺术民族志,整合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心理学、分析美学等人类学和美学流派,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度的理论分析,探讨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视觉语法、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造力等问题。本书广泛涉及人类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对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收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李

    文艺研究 2022年1期2022-03-02

  • 新的艺术人类学实践:“云形态模式”的知识生产
    “艺术性”。人类学家跨入策展领域这一事实表明当代人类学研究正从以文字为载体的民族志转向“云形态模式”的民族志,即一种超越不同学科、文化、种族,以人类整体为关怀,兼具灵活性与实验性的知识生产模式。策展作为新型民族志具有三大特质:一是开放性、过程性的叙事空间;二是参与性、互动性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模式;三是跨专业合作、多感官维度的人类学实验室。以策展为代表的“云形态模式”知识生产提供了对于文化中“不可言传”部分的探索维度,它不仅代表了当代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同时

    江西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2021-11-29

  • 内卷化
    术语,最早是人类学家格尔茨通过对爪哇岛的农业经济的总结提出的,用于描述农耕社会农耕经济越来越精细化,却没有重大突破的现象。这个概念后被引申为描述一个社会或组织并无突变式发展,而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而现在,“内卷”则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恶性竞争”,“内卷”的使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教育、就业、职场……以至于网民纷纷感慨“万物皆可内卷”,“内卷”和“小镇做题家”“打工人”等热梗传递着一脉相承的社会情绪,在2020年爆红舆论场。“内卷”到底是怎么火起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3期2021-03-18

  • How AI experts influence our decisions 人工智能专家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
    人类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流行观点是影响我们做出决策的三种因素。人工智能专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的呢?In one study, researchers found that AI (人工智能) experts are just as influential as human experts when it comes to recommending which photos users should add to their online business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1年1期2021-03-03

  • 人类学家的工作,从变“哑巴”开始
    “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恐怕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事实上,大量田野工作者的举止类似孩童:他们行事相当鲁莽,对受访者提出各种稀奇古怪、令人直冒冷汗的问题;他们对当地复杂的社会规则一无所知,甚至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礼貌;最重要的是,他们说话幼稚,只能蹦出简单的词汇,只要遇到稍复杂的表达方式就会卡壳。然而,变成“哑巴”似乎是人类学家的宿命。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研究者只能放弃他熟悉的语言,学习另外的表达方式,以努力贴近他所调查对象。这一过程通常漫长而痛苦。我至今记得

    南方周末 2021-01-072021-01-07

  • 理解他者的文化
    徐谨人类学家是什么人 在很多人第一印象中是这样一群人:前半辈子躲在非洲深处或者南太平洋上的偏僻小岛,埋头融入某个部落族群的生活,体察当地风俗与宗教仪式,从日常田猎婚丧到比较奇异的“割礼”之类;然后,用下半生写出一本书——这类书往往在专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却很少受到大众关注。当然,这只是关于人类学家的刻板印象。人类学家有不同的定位,并不是所有人类学家都需要进行这样长期的人类学实验。尤其,当都市生活成为人类生活的重心之后,人类学家的视野也在发生改变。张经纬,就

    新华月报 2020年23期2020-12-04

  • 民族志的读与写 ——评《论著与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
    尼迪克特四位人类学家为例,探讨民族志者的写作策略这一问题。“他对民族志文本的生产性质、生产过程做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和探讨,为我们确立了民族志文本研究的经典范例。”[1]一、本书特色直面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格尔茨重读经典民族志,阐释另类的“人类学史”。他认为研究对象的本质是难以抵达的,其同时浸润着需要理解它的、大量的背景知识。[2]此外,研究者也并非白纸似的进入田野状态,他带着自己的“世界”。在此,格尔茨从四位人类学家的写作风格入手,将其与他们所受的知识传统、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2020-11-22

  • 科技公司与人类学家
    代起便开始与人类学家开展广泛合作,在人机交互设计、全球市场开拓等方面展现人类学的价值。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学家扮演起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和设计师、工程师的跨学科合作,讓科技避免陷入可能的伦理陷阱。他们做了哪些事情?未来,他们还可能完成怎样的任务?人类学通常被误认为是小众、暖昧不明甚至过于浪漫的学科。人类学经典《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忧郁的热带》听起来也满怀诗意。早期人类学家常常被想象成孤独又勇敢的冒险家。他们只身深入热带岛屿,探索原始部落的奇

    飞碟探索 2020年2期2020-10-09

  • 理解他者的文化
    徐瑾《与人类学家同行》作者:张经纬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九色鹿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定价:68元人类学家是什么人?在很多人第一印象中是这样一群人:前半辈子躲在非洲深处或者南太平洋上的偏僻小岛,埋头融入某个部落族群的生活,体察当地风俗与宗教仪式,从日常田猎婚丧到比较奇异的“割礼”之类;然后,用下半生寫出一本书——这类书往往在专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却很少受到大众关注。当然,这只是关于人类学家的刻板印象。人类学家有不同的定位,并不是所有人类学家都需要进行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6期2020-03-08

  • 主体的镜像 ——译者行为与人类学家行为的映射
    注。同样的,人类学家的在使用民族志试图裸呈他族文化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身份的主客体转换。民族志的撰写是人类学家对文化裸呈(即未经加工,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重要手段,人类学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己身份的主客体转换,同时实现了对他族文化的解读,译者也在主客体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译本的重构。一、翻译研究发展历程从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翻译一直充当着传播人类文明、加强人类文化交流的推动力。翻译在人类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同时,译者的身份也有着不同的抑扬。纵观翻

    文化学刊 2019年9期2019-12-27

  • 人类家族新成员
    2004年,人类学家在印尼东部的弗洛里斯岛上挖掘出一堆古人类化石。经过分析,确证这是不为人知的新人种。人类学家称其为“弗洛里斯人”。弗洛里斯人是迄今已知的人类物种当中形体最小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脑容量只相当于现代人(即智人)的三分之一,此外,他们还没有下巴,是名副其实的《魔戒》中的霍比特人。如今在菲律宾吕宋岛,历史可能正在重演。最近,考古学家在该岛的卡劳山洞发现了另一种之前未知的古人类化石。化石共有13块遗骸,包括牙齿、手骨与足骨,以及部分股骨,至少来自

    科学之谜 2019年7期2019-07-25

  • 主持人言
    授所谈的西方人类学家也开始关注当代艺术这一话题。这是西方艺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即从研究小型社会的原始艺术到研究文明社会的当代艺术,从研究遥远“他者”的异域艺术家,到研究与人类学家一样“我者”的精英艺术家。这里面不仅涉及研究场域的变化,还要涉及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变化,甚至是理论的重构。在研究原始艺术的人类学家著作里,原始艺术家是沉默者。但在当代艺术的研究中,当代艺术家和人类学家一样,是具有话语权的精英,他不是被动的担任“被研究者”,反过来他也要成为“研究者

    思想战线 2019年1期2019-02-19

  • 认识影像民族志记录的规律(上)
    导演可能兼任人类学家,也可能在人类学家的辅助下完成拍摄计划。导演可以是摄制组中的某个人,也可以是摄制组中的某几个人(即导演组)。1.前期准备工作若导演未受过系统的人类学、民族学相关专业训练,需要搭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缺少专职人类学家,田野工作不够细致,对民间文化事象不能有效展现于银幕之上,可能会造成绝大多数纪录片中都会反复出现的浪漫倾向,即“风情片”嫌疑。人类学家在摄制组进入田野工作点前,应将田野点的全部信息简化为文本,观摩、详细记录即将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1-09

  • 反思盲区:论人类学家主体性及其概念处理
    摘 要:关于人类学家主体性的讨论是否业已足够?表述危机之后,讨论“人类学家如何处理概念”为何仍有必要,关注这两个“反思盲区”,可以将人类学家一直所坚持的反身性进一步贯彻在其知识生成的重要面向,使“反思盲区”无处遁形。理论焦虑与生产焦虑等方向迥异的张力,使得人类学家“块茎式”的存在;庇护制与学术保守主义,是人类学家发展出的部分压力应对机制。概念很少是中立的,不同的策略反映着使用者的主体性;修辞术是人类学学术“素养”的一部分。以上认识或可激发人类学家个体洞察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9-10

  • 为什么人的睡眠习惯会有差异?
    了解这一点,人类学家到生活于坦桑尼亚北部的哈扎人中做调查。哈扎人是迄今世界上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原始部落,他们一直过着狩猎-采集生活。他们活动于野兽出没的灌木林中。夜间集体睡在茅屋里,每间屋睡1到2个成年人和数名儿童。他们的一个营地大约有30名成年人。奇怪的是,尽管他们的生活环境夜间充满危险,但哈扎人在集体睡觉时,竟没有派一个人放哨。人类学家从22间茅屋招募了33名成年人,讓他们手腕上戴上运动传感器,监测他们的睡眠情况。调查持续了20天。结果表明,在受试者中间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8年5期2018-07-27

  • 不存在判断文明优劣的标准
    这位76岁的人类学家对于世界上各种文明之间的差异和比较,当今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中所面对的新问题,人类学研究的意义,乃至人类学与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准则就是不去做评判三联生活周刊:我以人类学家的方式提第一个问题。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你出生时的情况?你的家庭对你又产生了哪些影响?麦克法兰:我在1941年12月20日出生于印度西隆,这个城市在印度与缅甸的交界处,我出生一年以后就爆发了战争,日军侵略了印度。我之所以出生在那里,是因为我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25期2018-07-03

  •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可能性*
    映了日本文化人类学家在欧美主导的人类学世界学术体系中的“存在感”焦虑以及日本文化人类学会试图发挥主体性,努力通过“英语”建构或重构东亚三国(日中韩)人类学的互动网络,以提升日本乃至东亚人类学在人类学的世界体系中的影响力这一颇为强烈的意向。问题意识:霸权的与非霸权的人类学日本文化人类学的这种“问题意识”,来自日本人类学家桑山敬己教授对人类学的世界知识体系及其与日本文化人类学的关系所作研究之结论的影响。桑山敬己在其《本土的人类学与民俗学——知识的世界体系与日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1-19

  • 寻找源头的野心
    的问题一直是人类学家探索的话题。在《忧郁的热带》中,列维斯特劳斯便以自己的“旅行”、冒险和探索试图回答这样的一些问题。在这样探寻事物制度源头的野心下,田野变得尤为生动,却也充满了忧郁。当斯特劳斯的足迹遍布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时,他似乎在丛林深处寻找到了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却又似乎依旧充满疑惑。关键词:《忧郁的热带》;人类学家;结构;现代;源头作者简介:达西衣伍惹(1989-),男,彝族,四川西昌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2014级硕士研究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3期2017-08-10

  • 更高、更胖、更弱
    变的?俄罗斯人类学家安德烈·卡洛塔耶夫总结为:更高、更胖、更弱。据他研究,俄罗斯人在20世纪平均长高了8厘米,以后还会持续长高。这主要归功于人们吃得更健康了。不过,俄罗斯人比百年前胖了10公斤,也變得更虚弱了:在上世纪30年代,一个17岁的小伙能扛50公斤重的麻袋;但今天,17岁小伙只能扛起35公斤。卡洛塔耶夫无不忧虑地说:“医疗技术的进步确实会让人们延长寿命,但如何在长寿的同时保证健康,才是我们最应该研究的。”

    环球人物 2017年13期2017-07-28

  • 应用人类学之于文化(社会)意义初探
    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同时也从事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人类学理论之于文化的应用实践前文已经论及过应用人类学的具体内涵,而要谈及应用人类学之于文化或者社会的意义,则要触及现实中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应用案例来谈。20世纪90年代,在加拿大和美国西部地区,有一奇怪现象:所有酗酒驾车的犯罪记录里,中国人(华裔)在这方面的记录几乎没有,这与其人口不成比例。这一现象引起人类学家和医

    现代交际 2017年14期2017-07-18

  • 应用人类学之于文化(社会)意义初探
    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同时也从事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人类学理论之于文化的应用实践前文已经论及过应用人类学的具体内涵,而要谈及应用人类学之于文化或者社会的意义,则要触及现实中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应用案例来谈。20世纪90年代,在加拿大和美国西部地区,有一奇怪现象:所有酗酒驾车的犯罪记录里,中国人(华裔)在这方面的记录几乎没有,这与其人口不成比例。这一现象引起人类学家和医

    现代交际 2017年14期2017-07-18

  • 腐败,关乎人性
    杂人性。美国人类学家迪特尔·哈勒和新西兰人类学家克里斯·肖尔,曾联合了13位人类学家,对美、俄、意、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解读,出版了《腐败:人性与文化》一书。他们的结论是: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免于腐败困扰,腐败的根源是人性与文化,反腐是一场人性、权力和道德的无硝烟战争。在《人民的名义》中,腐败往往和官员生态交织在一起,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很多人对腐败的固有印象,但人类学家们则把视野扩大到更广义的腐败之上。在圣彼得堡,人类学家调查了当地的医患关系。其中

    浙江人大 2017年5期2017-06-07

  • 行者忧叹
    兰西20世纪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其自传《忧郁的热带》开篇如此独白。但他还是出发了,乘船漂过大洋,穿过郁闷的赤道无风带,跨越前锋地域,再沿着回归线,驶向了新世界,到达了地球的边缘。他领略土著社会的奇观异景,遭遇到“有美德的野蛮人”,最后寻回了一个失落的世界——也许那些地方,才是人类童年的乐园。人类学家假设:如果带着自己文明的优越感及其全部偏见去世界观光,那么旅行就是一件没有太大价值的事情。西方文明优越论,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独领风骚。然而,历史的宿命恰恰

    财经 2017年8期2017-04-19

  • 多重宇宙论并接的交互主体性阐释 ——兼论“做”民族志
    善它,须明确人类学家与田野对象为交互主体,语言为介质,其本体则是并接的多重宇宙论。当代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强调多重宇宙论比较,但不能武断“异文合并”以求纯化。阐释实为同一世界多元文化主体的话语权实践,仅从认识论上强调“裸呈”田野对象叙事或不同主体视角,并不能消除权力不对等。在此意义上,民族志并非“写”而是“做”出来的,“做”得好坏,不仅与不同主体的认识角度、水平有关,更与阐释的权力实践有关。阐释;交互主体;多重宇宙论;话语权;“做”民族志自我与他者,在当代

    思想战线 2017年5期2017-04-11

  • 令人愉悦的抱怨
    题。一位英国人类学家通过调查,得出关于英国人家居谈话规则的理论很有意思。在我们“摒弃”抱怨,一味过于正能量,显示自己无所不能时,他们却有不一样的论调,有些类似于潜在规则类的东西,是社会各阶层都有默契去遵守的。比如购买新房这件事。无论你身处哪个阶层,都有专门的规则,指导你如何抱怨屋子。你必须用一种极度悲伤的调子,来谈这件累心的事,即使事实上整个过程并不困难。这条规则同样适用于找房、买房、搬家以及搬家中动手或请人的过程。毫无例外,大家都明白这些全是“梦魇”,几

    好日子 2017年2期2017-03-30

  • 国外视觉人类学研究动态
    人类学的缘起人类学家们每发现一个生态村世界上就会消失一个,于是19世纪末人类学家将诞生的录音技术、照相术以及摄影技术灵活运用展开了一场“文化救险运动”,就这样视觉人类学应运而生。在当今时代,“读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管你喜欢与否,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在内外因素的驱使下,视觉人类学正蓬勃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视觉人类学的视觉研究会(VRC)就一直活跃在美国人类学学会(AAA)的年会上。基于视觉人类学的发展状况,人类学家对视觉人类

    文化与传播 2017年5期2017-02-14

  • 当配料成为正餐,人类学的可能性
    命之本,传统人类学家或奔赴西太平洋岛国观察贝壳的流转,或跑到北非部落试图弄清牛的各种称谓,更有人去亚马孙丛林数原住民的纹身。总的来说,其实人类学就是各种相遇的学问,相遇的过程或绚烂或沉寂。长久以来,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总是被当作完成学术论文大餐的配料,只在同行酒足饭饱心醉神迷之间流转演绎。田野材料隐匿分割于或好或差的纸面文章。《北冥有鱼》出现了,它把配料当成了正餐。这时候大家突然发现,这些配料因其种类繁多、搭配自由、色香味俱全,比吃正餐时的例行公事来得更爽快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50期2016-12-15

  • 云南乡土与乡愁
    年代就有一批人类学家做起了乡土保护的工作,将村寨(包括其人文、生态环境)作为整体活态进行保护,村民、学者、政府共同参与计划。该计划在云南选择了5个试点——基诺族巴卡小寨、彝族月湖村、普者黑仙人洞村、南碱村、和顺乡,20世纪50年代之前,它们都是生态环境极好、相关传统知识丰富而且富于特色的村寨。参与计划的人类学家,都在田野『蹲了很长时间』,站在当地人的视角,向当地人学习,尊重当地人的意愿,他们提前十几年的乡村试验,会对当今这个『乡愁』涌起的时代有所借鉴。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8期2016-08-12

  • 20世纪初的人类学旅行
    习。中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师从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这位功能学派的创始人对人类学田野调查影响深远。中国早期著名的人类学家还有吴定良、吴文藻(费孝通的老师)、凌纯声、林耀华等,对中国人类学影响较深。19世纪晚期与20世纪早期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是当代人难以企及的一种深入旅行,也成就了一批影响人类学发展方向的作品。1.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特罗布里恩群岛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著有《西太平洋海岸的航海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8期2016-08-12

  • 虎 :人来啦
    ”多了起来。人类学家认为,“虎”是个生态学的问题,但是“虎患”——虎吃人了,就该归人类学家来管。人类学家说,虎患反映的问题是——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挤压了原来属于虎的生存空间。在我们看来,是“虎吃人了”,在虎看来,它们是在捍卫自己的地盘,击退人类的入侵。我们训斥不听话的小孩:“再吵,虎姑婆要来抓你了!”某个不为人知的虎穴里,僅存的母老虎说不定也在唬不听话的虎子:“再吵,人要来抓你了!”据说直到解放后厦门还有虎迹,现在,在人与虎的这场战斗中,终究是人类取

    海峡旅游 2015年8期2015-08-22

  • 人类学的文化概念
    不提,那就是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和他的著作《原始文化》(中译本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布罗代尔说:“自1874年E·B·泰勒发表《原始文化》一书以来,英美人类学家已越来越趋向于使用‘文化这个词描述他们所研究的原始社会,而他们所抵触的‘文明这个词在英语中通常适用于现代社会。”泰勒在他的这部著作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取其宽泛的人种志意义来说,乃是一个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以

    贵阳文史 2015年4期2015-07-28

  • 论视觉人类学的三种观看模式
    性,但在赋予人类学家至上观看权威的同时,又将作为观看客体的“他者”视同物般的存在,无视观察对象的主体性及差异性,形成了对“他者”的刻板印象,这种观看模式主要体现在以泰勒、摩尔根为代表的进化学派身上;第二种观看模式以功能结构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的参与式观察法为主导,它强调“反身”性,重视人类学家与土著居民之间的互动,但如何调和集“参与者”与“观察者”为一身的人类学家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三种是在全球化时期,传统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领域已逐步收缩和消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2-20

  • 残杀同类的进化策略
    和研究分析,人类学家得出结论,黑猩猩的致命进攻性和残杀同类的野蛮行为是天生的,是一种进化策略。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作为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为了消灭竞争对手,以求在领地、交配对象、食物及其他资源争夺中取得优势,往往会采取致命的暴力行为,甚至会将同一族类的成员打死。研究人员认为,“观测结果可以用一种假设来更好地解释,即当杀害成本非常低时,这是一种很好的消灭对手的方式”。

    飞碟探索 2014年10期2014-11-20

  • 你不能一个人到达目的地
    欢这个世界。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我们无须怀疑,只要组织起一小群有思想而且忠诚于团体的人就足以做成大事,而且这也是自古以来做大事的唯一方法。”我希望你能有办法将上面这句话变为现实。当然只有你一个人是做不到的,你需要组建自己的小群体。我们都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继续生活下去,去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网。“贫穷”绝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更意味着你没有办法跟那些可以帮助你成功的人建立联系。你不能一个人到达目的地。任何领域的成功,尤其是在商界,都注重与人共事,而不是反对

    读者·校园版 2013年5期2013-05-14

  • 从隐绅到陌生人 ——在中国作为知识分子的人类学家
    为知识分子的人类学家沈林林人类学家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学界一直有争论。虽然共识是有的,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下人类学家身份应该做出什么样的相应转变,这是一个人类学现象。人类学学科在中国发展的一百年,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一百年,中国人类学家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传统意义、现代意义、当今意义上去分析在中国作为知识分子的人类学家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此项研究的主要思路。人类学家;知识分子;隐绅;陌生人自从人类学产生以来,对于人类学家的评论众说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0期2012-08-15

  • 人类学田野工作反思录 ——读《人类学家在田野》
    录 ——读《人类学家在田野》徐义强人类学致力于研究人及其文化,其学科一大特色便是较长时间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和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ersvition)的方法,对于人类学的研究者而言,田野工作本身也被视为进入人类学学科的成年仪式和看家本领,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人类学家在田野》便是这样一本对田野工作集中进行反思和讨论的极佳作品。与其他同性质的著作有所不同的是,它并非某一位人类学家讲述其在田野中的经历和奇闻趣事,也不是多位单篇作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8-15

  • 从田野到文本:民族志的生成过程及其真实性反思
    体“田野”在人类学家的眼里是一块发现真理的“实验地”。人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在封闭的实验室里用科学的计量方法来测度人的文化实践活动,以理解人类行为的社会意义。走入田野,在田野中观察和思考成为人类学家必须完成的一个“生命礼仪”。田野赋予人类学研究活的生命力。人类学自产生以来,始终把对异文化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使命,而这种异文化往往又存在于一个封闭的遥远的山村或岛屿。人类学研究中理想的田野是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充满孤零、单调、简单、怪异生活场景的“乡村”。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田野作业中的“他性” ——读《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作业反思》从人类学家本身及其调查对象出发探讨田野作业中的“他者”。当地人一旦成为“资讯人”,其文化立场与本土文化便产生了对立,出现他性特征;人类学家由于其本身的异域文化属性使其具有天然的他性特征;资讯的他性导致田野调查也必然存在他性特征。人类学家对相同文化的多重阐释证明了拉比诺“文化即阐释”观点的正确性。人类学;田野作业;他性;拉比诺;摩洛哥美国人类学家保罗·拉比诺的《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从20世纪70年代出版以来,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他这本薄薄的小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5期2012-04-02

  • 抵抗与拯救*——格尔茨“深描说”的当代意义
    尔茨为代表的人类学家群体身上这种自觉的、强有力的抵抗意识以及解释人类学而卓越的方法论策略,才使得人类学逐步从那场深刻的“表述危机”阴影中走了出来。克利福德·格尔茨;深描说;后现代民族志;表述危机;当代意义“深描”(thick description)是克利福德·格尔茨践行其解释人类学学科理念的重要的方法论策略。联系上世纪中后期西方后现代思潮给人类学带来的那场深刻的“表述危机”来看,格尔茨的“深描说”对于人类学摆脱这场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以格尔茨为代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2011-08-15

  • 我说的是真的,我说的是假的
    很有意思:有人类学家远足去考察某一原始部落。在考察之前,人类学家就听说这个部落里的人会跳很怪异的舞蹈,戴着骇人的面具。他们到了这个部落,同行的人中有人会一点翻译,部落的人通过翻译知道了人类学家想要看的东西。于是,第二天晚上,人类学家便看到了该部落的人们真的跳着很怪异的舞蹈,戴着骇人的面具。于是他们回来后写了大量论文,记下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有这么一个怪异的部落戴着那样的面具,跳着那样的舞蹈。若干年后,另一批人类学家也去了,他们会当地语言,他们得到的是完全

    杂文选刊 2010年10期2010-05-14

  • 口述史:艰辛的实践体验
    文章,他们以人类学家的身份,对美国女人类学家肖斯塔克的田野民族志著作《尼萨》和《重访尼萨》做了很专业的介绍与评论;第二篇是唐戈副教授的文章,这是他十余年来对生活在中国的一个特殊的族群“俄裔”所做口述和田野作业的报告和经验总结。第三篇是我从北京城市史的视角为数十位老北京人所做口述的过程和体会。严格地说,口述史作为一个学科,迄今仍然算不上成熟,各种理论、各种方法五花八门,每一种都未必能够成为公论。在国内,它似乎还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学者们更热衷于登高一呼,提

    博览群书 2010年2期2010-03-21

  • 人类可能越来越像“外星人”
    的长相,世界人类学家一直有不同意见。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近日报道,人类学家现在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人类进化业已完成。另一派却持相反意见,他们预言人类的外貌会起很大变化。如伦敦经济学院的奥利弗·卡里教授预言,未来男人都将是身材匀称、运动员体型、身高两米的大汉,女人都将是身高达1.9米的性感美女。人类平均寿命将达到120岁。卡里还认为,10万年后,人类将分为“优美型”和“粗陋型”两个亚种。“优美型”是由那些漂亮、聪明、健康、生活美满和富有创造性的人群组成的特

    环球时报 2009-11-182009-11-18

  • 生活压力加速人类进化
    人类进化。而人类学家此前认为,在现代社会人类已经不会发生进化。这项研究指出,尽管现代社会不会再发生自然选择,但是社会因素却会促进人类继续进化,而且这一进化将比以前更快。促使人类进步的首先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工作、高强度的压力将迫使人类基因组不断做出调整。一些基因突变提高了人的生存能力,使具有这些变异基因的人群发展壮大,繁育更多的后代。吸烟、辐射和污染等问题,也必然会导致基因变化。另外,现代的遗传基因筛选技术,也使得人类可以自主调整后代的基因。英国人类

    环球时报 2009-04-102009-04-10

  • 最古老的词汇——爸爸
    人类学家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推测人类最初的语言形式。法国人类学家日前说,“爸爸”这个词很可能是古人类最先会说的词汇。目前,人类6000多种口语中有许多发音相近、意义类似的名词。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法国语言学和史前人类学研究联合会的科学家日前对“爸爸”一词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人类现在的14个主要语系中基本上都存在这个词,而在71%的被研究语言中,“爸爸”一词的意思都是父亲或者是父亲一方的男性亲属。负责此项研究的科学家认为,对于“爸爸”在各种语言中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30期200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