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鱼

  • 雅鱼主要疫病与防治方法
    3]。典型症状为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出现溃烂现象。病情严重时,病鱼的头、躯干、鳃、口腔等部位都布满小白点,体色变黑、消瘦,常与水中固体物发生磕碰并导致鳃盖张开、浮头死亡。1.1.2 细菌性败血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或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流行于水温25~30 ℃的春、夏季(4—8 月),病死率为40%~80%。病鱼突眼,全身体表充、出血,腹部明显膨胀。剖检发现腹腔内大量积液,肠道充血、出血

    水产养殖 2023年7期2023-09-19

  • 北方地区常见鱼病及防控措施
    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病鱼体表可见外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病鱼焦躁不安,体表出血,游动迟缓,食欲减退,出现与其他固体摩擦的现象。二、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是草鱼、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赤皮病多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常在鱼体表损伤后发病,尤其在北方越冬后最易引起流行。此病多发于2~3龄大鱼,1龄内鱼种也有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常见症状是鱼体表面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

    科学养鱼 2023年12期2023-02-02

  • 鳜鱼养殖疾病的防控
    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鳍条或腮部有许多小白点,即小瓜虫。另外,还可见虫体寄生引起组织增生的点状囊泡。病鱼体表粘液增多,鱼体消瘦,游动迟钝,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游动。以夏花鱼种阶段危害最大。防治方法:一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二是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辣椒粉250克、生姜干片100克,加水煮沸后全池泼洒。煮时先将姜片煮开两次,再加辣椒粉。(2)锚头蚤病在病鱼体表肉眼可见虫体,虫体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蚤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鱼

    新农村(浙江) 2022年12期2022-12-06

  • 一例美洲鲥肝脏白点病的诊治
    死鱼。2.水质及病鱼症状发病初期病鱼离群四处游动,病鱼体表完好无损,鳃丝鲜红,无烂鳃、白鳃情况;解剖发现其肝脏布满白点,肠道发红(图1)。发病个体停止摄食直至死亡。水色清澈,溶氧、pH、水温、氨氮、亚硝酸盐均正常(表1)。图1 病鱼内脏表1 水质指标测定结果二、鱼病诊断1.镜检取病鱼相关组织(鳃丝、鳍、黏液、内脏)镜检均未发现寄生虫。2.细菌检测镜检无寄生虫,初步认定为细菌性疾病,随即联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进行细菌检测。在无菌的条件下取病鱼

    科学养鱼 2022年10期2022-11-09

  • 春季常见鱼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鱼体组织坏死,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最后衰弱而死。防治方法:(1)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全池泼洒,清塘消毒;(2)在捕捞搬运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3)用400mg/kg食盐和400mg/kg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浸洗鱼体进行防治。2.赤皮病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防治方法:(1)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2期2022-11-05

  • 鲟鱼主要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大等。发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随后出现鱼体腹部膨胀、肛门红肿,病鱼在行动上较正常鱼更为缓慢,摄食量和频率降低;用手指轻轻按压病鱼腹部,有淡黄色混杂红色血丝状黏液从肛门流出。检查病鱼发现,肠道内部空置,有大量黄色黏液,肠壁外围充血,且弹性变差。2.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菌主要为嗜冷黄杆菌和柱状屈挠杆菌,养殖鲟鱼若患此病,严重者鳃组织坏死,病鱼最终缺氧死亡。病鱼通常独自游动,速度缓慢,体色相比于正常鱼要淡一些。检查病鱼鳃盖发现,鳃丝红肿,黏液增多,部分鳃因缺

    科学养鱼 2022年9期2022-10-18

  •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胞菌。2.症状:病鱼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或停止摄食,体色发黑。病情严重者,腹部明显肿胀,肛门红肿外突,挤压病鱼腹部有少量黄色黏液从肛门处流出。解剖病鱼,腹腔内有少量的血水或黄色腹水,肠壁充血发炎、弹性较差。肠道内无食物或后端有少量食物,有较多的黄色或红黄色黏液。3.流行特点:细菌性肠炎病分布于全国各地养殖场,流行季节4月~9月,流行水温25℃~30℃。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是投喂劣质饲料。当养殖场水质逐渐恶化、淤泥堆积过多、溶解

    中国水产 2022年7期2022-08-15

  • 一起鲤鱼鲺病的诊断与治疗
    经现场肉眼观察,病鱼体表有类似黄豆大小的扁平透明虫体,笔者诊断为鱼鲺病。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供养鱼者参考。一、鱼塘情况该鱼塘是山脚下一处洼地,水源为控山水及雨水,没有其他水源,面积约为2.5公顷,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水深6米,透明度30厘米,主要养殖鲤鱼,搭配养殖鲫鱼。二、发病情况2020年6月初,养鱼者发现鱼的采食量减少,在鱼塘里有时会出现散乱狂游焦躁情况,有的病鱼甚至跳跃于水面。后来采食量越来越少,个别鱼体消瘦,感觉问题严重了才打电话咨询。三、鱼

    科学养鱼 2021年11期2022-01-11

  • 石斑鱼主要病害与防治对策分析
    不协调,还有部分病鱼会出现不进食、肚子胀气、颜色发黑以及缺乏活力等症状。神经坏死病毒性疾病的诱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天气不稳定因素,例如季节交替时极易病发;其次,石斑鱼在爆发肠炎疾病后,进食量减少,抵抗力下降;最后在养殖水体内使用具有较大刺激性的杀毒剂导致石斑鱼中毒。该病一般在5~8月期间流行,主要将水平与垂直传播作为主要传播机制,鱼苗的感染率最高,且感染后死亡率几乎达到了100%。目前该病的防治并没有研制出特效药,甚至也没有研发出商品化的疫苗,但是可以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8期2021-12-26

  •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防治技术
    开始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鱼体两侧会轻度充血,这时肠内还有一些食物。二是严重发病时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病鱼眼眶周围也充血,尤其以鲢、鳙鱼更明显,主要表现是眼球向外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病鱼腹腔内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或者呈现红色浑浊腹水。病鱼肝、脾以及肾肿大,脾呈紫黑色。鱼鳃、肝脏、肾脏的颜色较淡,呈花斑状,病鱼严重贫血。病鱼胆囊大,病鱼肠系膜、腹膜及病鱼肠壁等充血,肠道内没有食物,粘液很多。病鱼肠腔内积水或有气体,肠道膨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8期2021-12-05

  • 永嘉田鱼鱼病诊断与治疗
    ”,包括肉眼检查病鱼发病特征,发病水域内鱼的活动情况,以及养殖水域环境异常情况等。鱼生病后不仅会在鱼体内外表现出各种症状,同时在水中也会出现各种异象,及时现场观察可以掌握鱼病的大概情况。如果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或根据现场掌握的情况无法进行确切的鱼病诊断,可以进一步“询问”掌握发病、养殖管理等情况,包括养殖水域不同品种鱼类布局比例、发病比例、发病时间、死鱼情况及饲养管理情况等。“剖解”,要对刚死不久或尚未死亡的病鱼进行解剖,进一步肉眼检查病鱼鳃、肌肉、内脏等部

    水产养殖 2021年2期2021-11-29

  • 常见鱼病的药物防控及注意事项
    防和治疗,缺点是病鱼已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病情较严重时则疗效较差。一般是将病鱼喜欢采食的饵料,连同一定量的药物加入适量无毒粘合剂拌匀,制成药饵投喂,以杀灭鱼体内的病原体。注射法同口服法比较,具有疗效较好、吸收较快、进入鱼体的药量准确等优点。常用的注射法有腹腔注射和肌内注射。缺点是比较麻烦,费工费时,一般只在人工注射疫苗或给病鱼治疗时使用。鱼体注射疫苗是目前预防鱼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下塘前个体长10~17厘米的草鱼种注射草鱼疫苗和草鱼出血病疫苗0.12毫升/

    新农村(浙江) 2021年7期2021-07-07

  •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毛杆菌感染所致。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末端发白,并逐渐扩大蔓延,致使尾鳍、尾柄及背鳍基后躯干部全部变白,而后浮出水面,衰弱而死。防治:①拉网、运输、放养等操作要注意加强保护,避免鱼体受伤;②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2~4克(煎汁)对水全池泼洒。肠炎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所致。病鱼腹部膨大,腹腔积水,肠壁充血,肛门红肿突出,严重时轻压腹部有淡黄色液体从肛门流出。防治:①投喂干净的饵料;②每100千克鱼体重用土霉素5~10克拌饵料,连喂5~6天。烂鳃病由

    湖南农业 2021年4期2021-06-03

  • 鱼类虹彩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的主要表现症状为病鱼离群独游,鳃丝变白或伴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变白或呈土黄色,脾脏肿大。部分病鱼体色变黑,下颌至腹部充血发红,眼眶四周充血,发病严重时个别病鱼眼球突出。在临床诊断中,该病以肝脏、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防治该病重在预防,治疗时不得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强氯精等强刺激性杀虫、杀菌药物,养殖水体不得大排大灌,否则会因外来刺激导致病鱼死亡量增加。治疗可选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水质不良时,选用过硫酸氢钾或高铁酸钾等强氧化剂调节水质,同时内服多糖类免疫增强剂

    农村百事通 2020年23期2020-12-28

  • 六种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水霉菌感染引起。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成丛生长,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最后衰竭死亡。防治:①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须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②苗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或每升10~20毫克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30分钟;③每667立方米水体用水霉净100~150克对水全池泼洒;④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2~3克对水全池泼洒,隔2天后再用1次,5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0.2~0.3克对水全池泼洒。2.竖鳞病又称鳞立

    湖南农业 2020年12期2020-12-21

  • 观赏鱼的常见疾病类型及防治措施
    小瓜虫密集分布在病鱼的体表、鳃丝和鳍条上,以上部位可见有白色的点状囊泡出现,病鱼的鱼体表面充满黏液,形成一层较薄的膜,色白,此时的病鱼仍会进行摄食。患病几天后,鱼体表面黏液增加,颜色变暗且其活动能力减弱,常漂浮在水面或者游动比较迟钝,表现较呆滞,同时病鱼的摄食活动减少,导致病鱼体质偏于瘦弱,病鱼常在水族箱中的砂石、水草或者缸壁上摩擦体表来减少发痒时的不适感,游动时身体渐渐失去保持平衡的能力,最终因为呼吸困难死亡。(2)瓣体虫病患病后,鱼体的摄食活动减少,经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9期2020-12-19

  • 容易混淆的主要鱼病肉眼诊断技巧
    病的辩诊几种病的病鱼肠管都呈红色,不同之处是:1.病毒引起的病鱼兼有肌肉、口腔、鳃盖、鳍条等充血现象;肠壁组组完整,呈间断性充血;肠粘膜多不腐烂脱落;2.细菌性肠炎病病鱼口腔、肌肉则没有充血现象,而是肠道粘膜充血发炎,呈红色或紫红色,多溃烂化浓,肛门红肿,腹中有很多乳黄色腹水,轻压腹部有脓血黄色粘液流出;3.鲩内变形虫病其病鱼的症状和细菌性肠炎很相似,不过前肠不明显,主要呈现于后肠。二、肠壁膨大症状的病鱼辩诊九江头槽绦虫病、新棘吻虫病、鲤棘吻虫病、球虫病、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16期2020-12-18

  • 鲟鱼养殖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絮状水霉[1]。病鱼游动无力,食欲下降。重症病例患部充血,肌肉溃烂。幼鲟鱼发病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2 细菌性疾病1.2.1 肠炎病。该病在夏季高温时节多发,病原菌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病鱼不摄食,鱼体消瘦,行动缓慢,肛门红肿,轻压腹部从肛门流出黄色液体。解剖病鱼发现肠内无内容物,有大量淡黄色黏液,肠壁充血。1.2.2 烂鳃病。该病在水体温度高、水环境差时多发,病原菌为弧菌或假单孢菌。病鱼鳃丝发白且附着黏液,浮肿呈团块状腐烂,重症病例的鳃丝末端缺损。1.2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6期2020-12-14

  • 不同养殖品种烂身病因差异大,要如何处理?高手支招来帮忙
    日开始发病,出现病鱼趴边和烂身,最大日损耗约50尾/d,杀过车轮虫,泼过高锰酸钾、粗盐等,均未见好转,至4月16日累计损耗已达500余尾。遂采样送至活宝源鱼病室进行全面检测。1.2 病鱼症状与实验室诊断据塘主反馈,送检时巡塘每1m左右距离即可见1~2尾趴边鱼,活力较弱,体表有明显溃烂。接检的4尾病鱼,外观上,每尾病鱼体表均有多处溃烂灶,皮肤破损,病灶凹陷,肌肉缺失而裸露鱼刺(图1);掀开鳃盖,鳃丝均红润,无明显异常(图2);解剖,肝脏、肾脏红润,脾脏暗红,

    当代水产 2020年6期2020-07-08

  • 斑点叉尾的病毒病及其防控方法(下)
    细胞培养时,可取病鱼肾脏和脾脏,接种到斑点叉尾卵巢细胞(channel catfish ovary,CCO),在25~30℃培养并进行分离病毒;也可以用免疫荧光或ELISA直接检测病鱼组织,快速诊断有临床症状的鱼。由于病毒仅在急性暴发期间比较容易检测到,目前尚无适合检测无症状健康鱼潜在感染的最佳方法,要排除CCV的存在,在疾病继往史和CCV血清学检测等大量工作后才能确定。五、防治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故需要以预防为主。有效防治该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

    科学养鱼 2020年2期2020-05-12

  • 斑点叉尾的病毒病及其防控方法(上)
    ;腹部膨大,部分病鱼可见肛门红肿外突,约有1.0%的病鱼嘴部和受伤的背部会引起黄色坏死区域(图1)。图1 患斑点叉尾病毒病的病鱼解剖检查,肌肉、肝、肾、脾等组织有出血区,脾脏往往呈浅红色、肿大;胃膨大,有黏液分泌物;肠灰白色等病理状态。在病鱼的体腔可以发现黄色和淡血色的液体。消化道无食物,但是可能充满黄色的液体。肝和肾苍白并且有少量的出血。脾通常是黑色并且有扩大的现象。使用显微镜检测时,发现病毒引起的损伤主要在肾脏,肾的分泌和造血部位可以看见出血和死的组织

    科学养鱼 2020年1期2020-03-03

  • 常见鱼病“一般症状+”诊断法
    骨骼或内脏,导致病鱼死亡。典型症状:患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犹如在鱼体表皮加盖的红色印章。2.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其病原为鱼害粘球菌和车轮虫或钩介幼虫。一般症状:发病初期,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白点;随着病情发展,白点迅速扩展蔓延,以至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严重时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朝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做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即死。典型症状:尾柄发白,尾鳍腐烂。3. 白头白尾病病原体目前尚不明确,根据

    科学种养 2019年11期2019-10-28

  • 真鲷虹彩病毒自然感染杂交石斑鱼“褐龙斑”的组织病理分析*
    电镜切片观察,在病鱼脾、肾等组织内发现大量的虹彩病毒样颗粒。虹彩病毒是20面体状的大型DNA病毒,共分为5个病毒属,其中,肿大细胞病毒属(Megalocytivirus)的虹彩病毒是鱼类的重要病原之一(Jancovichet al,2012)。依据病毒的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细胞肿大病毒属虹彩病毒可分类为 3大类群(基因型),即主要感染海水鱼类的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渔业科学进展 2019年3期2019-06-21

  • 浅谈池塘鱼病防治
    文立足于此,浅谈病鱼特征、分析染病原因,并进一步探究池塘鱼病的防治措施。在青海地区的鱼养殖过程中,大都是以家庭池塘的养殖模式,而鱼养殖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收益,与鱼的健康与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经济效益看的越来越重,池塘养鱼管理不科学、技术不达标等养殖问题也逐渐凸显,造成了鱼病频繁发生,给青海地区鱼养殖户造成很大困扰。1池塘病鱼特征在池塘养鱼过程中,鱼病并不是一天发生的,而是从一条鱼或者几条鱼感染而发生的蔓延。一般鱼生病的时候都会有表现特征:首先,鱼的活动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2期2019-05-22

  • 鱼溶血型腹水病治疗
    关系。发病症状:病鱼腹部、鳍基部、眼下眶充血,严重的病鱼背部肌肉出现典型的出血点。解剖腹腔,肠道微红、壁薄、少韧性,易拉断,肠内充满液体,有时腹腔拌有积水等症状。病鱼食欲下降甚至会停食,在数天内能引起大批死亡,发病高峰期在8~9月。感染规律:在一个鱼池中先白鲢,后白鲫、本地鲫,最后少量团头鲂,对白鲢、白鲫危害最为严重。防治方法:(1)药物治疗。全池按20~25毫克/立方米泼洒生石灰消毒,或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按0.7毫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杀虫。也

    农家之友 2019年2期2019-03-28

  • 鲢鱼常见病害的防治
    染上烂鳃病之后,病鱼就会离群独处、体色出现整体发黑的情况;鳃盖的内侧而且还会被腐蚀出现"开天窗"(即:圆形小洞)。虽然鳙鱼、草鱼、青鱼等鱼类均有可能会出现烂鳃病,但是鳙鱼的危害程度最高,鳙鱼的病变区组织会或多或少出现侵袭性出血、腐烂等现象。烂鳃病大多出现在水温20℃左右的环境中,若水温低于15℃,则鲜有出现。2.2 预防与治疗措施在养殖鲢鱼的水体中泼洒“杀菌红”,剂量控制在50ml“杀菌红”/亩,泼洒频率控制在15d/次。或者直接在喂养鲢鱼的饵料中添加“鱼

    兽医导刊 2019年20期2019-02-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鱼水霉病
    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使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鱼因体力衰竭而死亡。1 病原体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现以水霉为代表,概述其形态特征。1.1 形态 水霉通常是细长的丝状体,为没有横隔的多核体,称菌丝,其一端着生在鱼卵或鱼体受损伤的组织和皮肤上,大部分突出体表,有时可长达3cm,灰白色,柔软,类似棉纤维。水霉的菌丝具有不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2期2019-01-06

  • 淡水鱼车轮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中表现尤为明显。病鱼体表和鱼鳍黏液增多,成群沿池边狂游,不摄食,呈“跑马”现象。鱼体清瘦,体色发黑,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不久就会死亡。用显微镜观察病鱼体表或鳃组织,可见虫体。3.预防。清塘消毒,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合理密养,合理施肥,用生物培水等饲养方式,抑制车轮虫的大量繁殖;注意调节水质,使水体藻类与菌类繁衍平衡。4.治疗。先用车轮虫必杀或天虫精2号兑水全池泼洒,第2天再用菌毒醛克或消毒王、强氯精、鱼菌净、菌毒杀、鱼用菌毒消、二溴海因消毒,以

    农村百事通 2018年9期2018-07-30

  • 鲤浮肿病是北方越冬鲤鱼严重死亡的罪魁祸首
    。1 发病症状发病鱼在冰面漫游,多数冻死在冰层中,也有的见不到很多鱼上浮,直接死亡在池底,春天拉网见池底有大量已经腐烂的鲤鱼和鱼骨。病鱼最典型的症状是体表有大量灰白色粘液(图2、图3、图4),部分鱼体表出血(图5),眼睛内陷(图6),有的鱼烂鳃,特别是越冬后期温度升高后烂鳃严重。初春病鱼晴天在下风口上浮、聚堆(图7)。解剖见肠道发红(图8),脾脏明显肿大。春季升温后自愈的病鱼鳃丝有缺刻,有的尾鳍粘液多引起溃烂后,自愈的鱼尾鳍也不全。以上症状与欧洲国家报道的

    当代水产 2018年5期2018-06-26

  • 白洋淀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源引进未经检疫的病鱼也可导致输入地养殖鱼类该病的爆发。2病原白洋淀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原菌可产生毒素,引起病鱼溶血,出血,组织损坏,肝功能障碍等。从患病的鲢、鳙、鲫和其他鱼类的血液、组织内均能分离到该菌,其对宿主的选择范围较广。该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之间,水温高时病原菌繁殖快,常表现为爆发性。3发病类型根据病情发展的缓急程度、病程长短等因素,白洋淀地区该病发病类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等3种类型。3.1急性发病型病情发

    河北渔业 2018年3期2018-04-04

  • 冬季常见鱼病防控
    单胞菌侵染引起。病鱼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条末端腐烂,有“蛀鳍”现象。病鱼反应迟钝,浮游于水面。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防治方法: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强力菌毒杀”50毫升全池泼洒,预防效果良好;治疗时,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强力菌毒杀”100毫升全池泼洒,如病情严重,隔日再泼洒一次。2.水霉病该病主要因并塘或拉网时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水霉菌入侵所致。病鱼体表菌丝大量

    新农村(浙江) 2018年1期2018-02-10

  • 一例加州鲈鱼感染微孢子虫病例
    日进行检查治疗。病鱼在池中串游,打转,不久后即下沉死亡。检查病鱼,口腔发红,嘴角糜烂,部分病鱼烂身、背鳍、胸鳍和臀鳍基部红肿发炎,部分烂鳍。诊断:解剖发现病鱼肝脏发白,内脏油脂发黄。通过显微镜检病鱼发白的肝脏,可以发现大量的孢子虫,病鱼肝脏镜检孢子虫检出率为100%。油脂发黄比例100%,病鱼肠道、内脏完好,肠内无食。解剖大脑组织,部分病鱼脑干部位肉眼能见颗粒状孢子。根据临床症状、显微镜检查,初步确诊为加州鲈微孢子虫病。治疗方案:8月20日开始,采用内服加

    当代水产 2018年10期2018-01-17

  • 防治 巴沙鱼和革胡子鲶 小瓜虫的方法
    点病”。感染后,病鱼皮肤和鳃因受到刺激分泌黏液,体表形成混浊的白膜,皮肤有点状充血,发生炎症,鳃上皮组织增生并出现溃烂。眼角膜被寄生时形成瞎眼。病鱼食欲不振,身体瘦弱,游泳无力,呼吸困难,发病7天后大量死亡。造成鱼类死亡率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镜检可见鳃丝充血,体表、鳍、鳃丝上有许多小瓜虫,可诊断为小瓜虫病。小瓜虫要经历滋养体、包囊、掠食体阶段,只有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或刚脱离的滋养体和掠食体才对药物敏感,在滋养体的早期、中期和包囊体中幼虫均对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8期2018-01-17

  • 药饵治鱼病简单又实用
    拌药物和基料,让病鱼都能吃到饲料中的药物。使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中药治疗鱼病药效时间久,副作用少,防治成本低;而西药具有药效迅速、成本高的特点。在中草药中掺入西药,既能迅速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成本。药饵使用:预防为主,在水中生活的鱼类一旦生病,想及时和正确地诊断较难,治疗也比较麻烦。因此,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方针。药量控制:发现病情、选准药物后,要准确计算用药量。用药饵量一般掌握在投喂后30~40分钟内能吃完为好,要尽量准确估算出需要用药物

    农家之友 2017年12期2017-12-22

  • 七星鱼常见病害的防治
    腐皮病主要症状:病鱼早期头部出现黑斑性皮肤坏死,继而溃烂;中期多在头部或尾柄部位溃烂;晚期全身溃疡,病灶部位鳞片脱落、脱皮、发炎、充血、肿胀等,严重时出现烂鳍、断尾等症状。此病多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发生,水质恶化、水温突变、鱼体受伤是诱发该病的外在因素。防治方法:①经常排污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②饲料拌土霉素2%连喂5天。细菌性烂鳃病主要症状:病鱼鳃丝发白腐烂,鳃部糜烂,鳃上常粘附污泥和粘液,呼吸困难,常独游于水表面,行动迟缓,直至窒息而死。此病由粒状球菌寄

    农家之友 2017年6期2017-07-20

  • 裂唇鱼
    它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肌肉。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和坏死组织作佳肴美餐的,这样一来,鱼医可获得“报酬”——飽餐一顿,而病鱼即刻免除病痛,真是各有所得。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共生”。更有趣的是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鱼类中鱼医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有鱼医在,病鱼就能得到及时救治,患病致死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endprint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7年4期2017-05-10

  • 观赏鱼常见疾病预防及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30g盐量,将病鱼浸浴15~30min,须注意有些鱼无法忍受高浓度的盐液,待鱼有明显反应后,应捞至清水中。可以杀死锚虫的无节幼虫,治疗早期的三代虫寄生症、粘液性皮肤病、数种细菌性的疾病。1.3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 本品为黄色粉末,无味,可溶于水。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最敏感,对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按0.1%的比例混入饵料,连续投喂,能促进鱼的生长。按0.12%~0.2%比例混入饵料,可预防弧菌病、肠炎、疗疮病、赤鳍病、竖鳞病、鳃病、溃疡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1期2017-04-04

  • 鱼类水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肉眼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肉眼可观察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从病鱼伤口侵入并分别向其内外生长;向内深入至损伤、坏死的皮肤及肌肉中,吸取其中的营养成分,迅速生长、繁殖、蔓延;向外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故俗称“白毛病”或者“肤霉病”。据报道,鱼类被霉菌侵染后,因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皮肤黏液增多。病鱼常表现为焦躁不安、运动失常、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因体力衰竭而死亡。肉眼观察病鱼体表的外菌丝,并结合鱼的运动和摄食情况即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

    黑龙江水产 2017年2期2017-03-02

  • 竖鳞病诊断及防治刻不容缓!
    淦 胜症状特征:病鱼体表肿胀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张开似松果状,鳞片基部水肿充血,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用手轻压鳞片,鳞囊中有液体渗出,随之鳞片脱落,后期腹部肿大,失去平衡,不久死亡。有的病鱼伴有鳍基充血,眼球外突;有的表现为腹部膨胀,腹腔积水,反应迟钝,浮于水面。流行特点:1.一般流行于水温低的季节或短时间内水温多变时。2.鱼类越冬后,抵抗力减弱,最易患病。3.每年秋末至春季为主要流行季节。4.全国各地均流行,但是以东北和华北地区较流行。5.常有两个流行高峰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1期2017-02-03

  • 三角鲂的 车轮虫病防治方法及误区
    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流行最严重的主要是在4-7月。引起车轮虫病的病原约有10多种,以直接接触鱼体而传播。水浅、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等均容易引起车轮虫病的暴发。1.症状:车轮虫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感染较重时,车轮虫在鱼的鳃及体表各处不断爬动,损伤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及黏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渗出,严重感染时一大片上皮细胞坏死。被严重感染的病鱼沿池边狂游,呈“跑马”状,有时病鱼体表出现一层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20期2017-02-02

  • 卵形鲳鲹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探析
    向上漂浮于水面。病鱼解剖口可见其内脏器官颜色苍白,常伴有溃疡等异常现象[2]。防治措施:①加强对种苗的检疫工作,孵育前应采用实时荧光PT-PCR等方法对种苗进行病毒的检疫,确保种苗的健康;②在鱼苗孵化过程中,应对受精卵、鱼苗池和日常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确保孵育过程的安全性。对受精卵进行消毒时可采用经有效碘处理过的海水清洗,即可有效的灭活受精卵表面的NNV病毒。对育苗池、日常用具等进行消毒时,可采用乙醇类、碳酸或者PH值为12的强碱溶液等;③由于NNV病毒

    兽医导刊 2016年10期2016-04-06

  • 治愈台湾泥鳅指环虫病的实例
    其它无异常;剪掉病鱼一侧的鳃盖,鳃丝黏液明显增多;剖开腹腔,病鱼肠道有少量食物或无食物,但肠管无异常,其它内脏器官也正常。从将死未死的病鱼,分别取体表粘液、尾鳍、少许鳃丝及鳃丝上的黏液做成湿片进行镜检,放大40倍(目镜10倍,物镜4倍)或转100倍(目镜10倍,物镜10倍)观察,每个视野活体指环虫的数量在5个以上,大多数活体指环虫后端固着在病鱼的组织上,前端蠕动、伸缩,确诊台湾泥鳅患了指环虫病。3.治疗2015年11月5日,对3个养有台湾泥鳅的水泥池,用0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6期2016-03-29

  • 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治疗实例
    。经现场实地察看病鱼症状,并结合镜检,确定这是一起异育银鲫感染粘孢子虫所引发的急性死鱼事件,后经及时对症下药治疗,5天后病鱼死亡减少,7天后停止死鱼。现将具体诊断和治疗过程介绍如下:一、池塘概况该发病池塘总水面12亩,平均水深约2.5m。今年5月下旬时放养鲫鱼水花12万尾,至病发前体长已长至6~7cm,近阶段平均日投喂颗粒饲料40kg。二、发病情况7月22日中午时发现水面上有10多尾鲫鱼死亡,至傍晚时死亡量已达2000尾,到23日早上时急剧上升至15000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0期2016-03-28

  • 鱼类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1)
    中有些种类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大批死亡,但使病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病原】病原体为黏孢子虫(Myxosporidia)的种类很多,其孢子的共同特征是:1.每一孢子有2~7块几丁质壳片(多数种类为2片),两壳连接处缝线具有粗厚或突起成脊状结构称之为缝脊。大多数种类的缝脊是直的,少数种类弯曲成“S”形。2.有些种类的壳上有条纹、褶皱或尾状突起。3.每一孢子有1~7个球形、梨形、瓶形的极囊(多数种类有2个极囊),通常位于孢子两端。极囊里面,有作螺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期2016-03-28

  • 鲤鱼常见病及防治技术
    菌双重感染引起。病鱼身体发黑色,侧体游,呼吸缓慢,腹部膨胀,全身鳞片竖立,身体浮肿。每年春季水温保持13~22℃时开始流行,环境恶劣是尤为严重。防治技术:保护鱼体免于受伤,如有受伤者便不能用作亲鱼,更不能与正常鱼一起养;产卵池必须将污泥清除掉,并加以消毒;用适量的畜用土霉素对患病鲤鱼进行治疗,每尾体重150~400g个体,注射土霉素3mg。浸泡清洗病鱼,利用1/20000的高锰酸钾涂擦患处,使伤口快速愈合,避免细菌感染。擦拭患处,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细菌感染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6期2016-02-22

  • 锦鲤常见病防治 (下)
    见第21页图1。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或感染水霉。病鱼的上下颌及鳃盖充血发炎。病因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或带菌鱼。当鱼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一旦鱼体因机械损伤、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就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引起发病。流行情况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行,水温25℃~30℃时为流行盛期。防治在饲养管理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大池可用1毫克/升浓度

    湖南农业 2015年12期2015-03-19

  • 疑似鱼病的诊断方法
    孢子虫病。白鳞病病鱼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和鳃内,白点之间有红色充血斑点,且白点面积的增大是由于白点数目的增多,至后期身上白点连接成片,体表全部像裹了一层白粉,故俗称“打粉病”,其病原体为嗜酸卵甲藻。白皮病病鱼的白点只出现在背鳍或尾柄处,白点面积的增大是由于白点本身的扩大,白点最终表现为以背鳍及臀鳍为界,整个后部皮肤呈白色,其病原体为白皮极毛杆菌。小瓜虫病病鱼的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白点,取一块玻片,在玻片上滴一滴水

    现代盐化工 2015年3期2015-02-24

  • 常见淡水养殖鱼类疾病的防治方法
    。1.3主要症状病鱼各器官和组织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现象,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及鳍基部充血,眼球突出,剥掉鱼的皮肤,可见病鱼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鳃丝失血苍白,肠壁充血发炎。1.4防治方法1)注射草鱼冻干疫苗进行预防。2)每年的流行季节用二溴海因或强氯精等消毒剂进行消毒,视情况每隔15 d或20 d消毒1次;平时用大蒜捣碎或直接用大蒜素拌饵料投喂进行预防。3)病鱼用二溴海因或强氯精进行消毒,1次/d,连用2~

    养殖与饲料 2015年4期2015-02-10

  • 大菱鲆“红嘴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红嘴病外观症状的病鱼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学研究,阐明该病的致病机理,为寻找该病的致病因子和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病鱼样品研究用大菱鲆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分批采自位于河北秦皇岛(秦皇岛市和昌黎县)、唐山、沧州、天津汉沽和辽宁兴城等地的六家大菱鲆养殖场。每家取病鱼5尾,病鱼体长在21.4~29.7 cm范围内,聚乙烯薄膜袋盛水并充氧运输至秦皇岛河北农大海洋学院实验室。1.2病鱼检查观察病鱼的外观症状并拍照,解剖观察并拍照;取病鱼

    河北渔业 2014年11期2014-11-17

  • 一例鱼肠炎病的发病防治报告
    2年8月底,发现病鱼的第1天,就死了8条210g的草鱼,第2天死了33条,在以后的几天里,草鱼、鲤鱼均有患病及死亡,死鱼数量逐渐增多,共死亡1200余尾。死鱼鱼体表面白毛丛生,病鱼头部特别黑,鱼体也黑,离群缓慢独游,病鱼腹部两侧肿胀,肛门红肿,外突并稍翻出,病鱼有很长的“胶体粪便”,发病后很快死亡。解剖部分病鱼发现其肠壁充血、肿胀发炎,肠内较多淡黄色的粘液,稍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肛门。2 病因分析当地兽医部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该鱼塘地处城市最边缘,没有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5期2013-04-07

  • 鱼类安全越冬的疫病防治
    所致。⑴主要症状病鱼焦躁不安,随着水霉的生长,病鱼体表上有一团棉絮状物质附着,使其负担过重、行动迟缓、逐渐消瘦,如不及时治疗病鱼则慢慢死亡。⑵治疗方法投放鱼种前彻底清塘消毒,操作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万一鱼体受伤,应立即用4%的粗盐水溶液药浴5分钟。如发现有患水霉病的鱼,立即用小苏打400g/m3水面和400g粗盐混合溶水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次。或用五倍子4g/m3,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次。2.2 小瓜虫病该病的病原体为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1期2013-03-23

  • 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防治
    呈慢性型。上年发病鱼池,第2年开食后1个星期左右,就有该病发生。2.症状 病鱼上浮水面,反应迟钝,食欲下降。外部症状:起初病鱼体表、鳍基部和腹部有少量出血,部分鱼眼球突出,最后腹部肿大。解剖病鱼,初期靠脊椎处有一颗乳白色的突起,紧接着肝脏充血,有大肿瘤块及血块,后期有腹水,肿瘤充满胸腹。4.预防 ①放养前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彻底消毒;②不从疫区进苗,苗种入池前用常规方法进行药浴消毒;③降低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放养量控制在3000尾~5000尾;

    湖南农业 2012年7期2012-04-08

  • 会治病的鱼
    师”呢。它在没有病鱼的情况下,就替没有生病的鱼进行美容,它会把鱼身上的一切脏物清除得( )。尤里塔是不是不收“报酬”呢?那也不是的。尤里塔在给鱼治病、美容时,已经收取“报酬”了。因为它把附在那些鱼身上的寄生虫呀,微生物呀,通通吃进了肚里。当鱼的病看好了、美容结束了的时候,尤里塔的肚子也吃得饱饱的了。所以,尤里塔希望天天有病鱼和“爱漂亮”的鱼来找它,要是哪一天没有“顾客”登门,那它倒真的要发愁了。脑筋体操房1.请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貌不惊人干干净净得

    小天使·六年级语文人教版 2010年9期2010-09-19

  • 北方秋季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体腔内冒出腹水,病鱼内脏、肠道出血或充血,肝脾肿大。秋季要特别注意检查这种鱼病,发现病情要及时治疗,否则在鱼类越冬过程中,会导致鱼大批死亡。预防:1、要勤换水,防止水质老化;2、定期投喂药饵:每百公斤饲料添加大蒜素50g,10~15天喂一次即可。治疗:主要采取投喂药饵的方法治疗,可选择以下三种药饵:1、复方新诺明:每公斤鱼喂100mg,连喂5天;2、土霉素:每公斤鱼喂50~80mg,连喂4~6天;3、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每公斤鱼喂2g,连喂4~6天

    黑龙江水产 2010年5期2010-04-09

  • 一例垂钓池塘异育银鲫黏孢子虫病诊断及治疗
    用药治疗,5天后病鱼死亡减少,7天后停止死鱼。现将具体诊断和治疗过程介绍如下:1. 基本情况 该发病池塘总水面12000米2,平均水深2.8米。今年1月份放养鲫鱼6500千克(至发病时尚存塘约5000千克)、青鱼2500千克、花鲢3000千克,规格分别为0.4千克/条、4千克/条和1.7~1.8千克/条。近阶段平均日投喂颗粒饲料80千克。2. 发病概况 6月13日饲养管理员在垂钓者钓到的一条鲫鱼鳃部发现有2粒乳白色胞囊,未引起重视,6月16日鲫鱼死亡2条,

    科学种养 2009年10期2009-11-30

  • 野生鲶鱼常见病害的防治
    .出血病。症状:病鱼头顶部明显充血,眼眶出血,眼球突出,鳍末端稍腐烂,鳃丝黏液增多,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发炎,肠内食物减少或无食物。此病一般发生在3~5厘米鱼种阶段,流行于5~6月,发病水温24~28℃,发病后大批死亡。防治方法:强氯精0.3毫克/升全池泼洒;漂白粉1~1.2毫克/升全池泼洒,同时投喂鱼血散,每天每万尾鱼种用药100克拌饲料投喂,连喂5天。2.肠炎病。症状:病鱼初期肛门发炎红肿。病鱼喜欢靠边集群不动或独自漫游,体色变暗,投饵后一般不抢食。死鱼

    农村百事通 2009年13期2009-11-16

  • 鱼虾也会“救死扶危”
    头朝下、尾朝上的病鱼时,它马上伸出尖嘴清除病鱼伤口的坏死组织以及附生在鱼鳞、鱼鳍、鱼鳃上的寄生虫和微生物,使之转危为安。这种“鱼医生”的工作效率十分惊人。一位科学家曾观察发现,它在6小时中,竟为300条病鱼进行了“门诊治疗”。在巴哈马的热带海域中,有一种“清洁虾”常在鱼类聚集或往来频繁的海区,寻找珊瑚礁的穴洞,建起“医疗站”。来看病的鱼儿游到洞口时,“清洁虾”便毫不犹豫地爬上鱼身,察看病情,用锐利的双钳把鱼身上的寄生虫一一拖出,然后再清理病害部分。当检查到

    奇闻怪事 2009年12期2009-02-09

  • 锦鲤病害防治技术
    信勇1.肠炎病。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鱼体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外凸红肿,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治疗方法:每50公斤饲料加韭菜1公斤、食盐0.25公斤、大蒜0.25公斤或每15公斤豆饼加韭菜5公斤、大蒜0.5公斤捣烂拌匀投喂。也可在饵料中每公斤拌入0.2克磺胺脒投喂病鱼。连续5天。对发病严重不摄食的鱼,可腹腔注射卡那霉素500~1000国际单位,3~5天即可。2.水霉病。病鱼体表或鳍条上寄生有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口服维生素E,每10公斤鱼

    农村百事通 2009年21期200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