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匠

  • 激战黄泥岗
    黄泥岗镇上来了个铜匠,是个瘸腿的拐子。有认得他的人说,铜匠家是张八岭车站上的,有人到张八岭赶集,曾请他配过钥匙。张八岭的人都喊他铜匠拐子。铜匠拐子会修锁配钥匙,手艺奇好。更神奇的是,他还会修枪支、改子弹。无论长枪、短枪、机关枪,要是坏了,经他三摸两摸,就修好了。传说在他手里,长枪子弹能变盒子枪子弹,盒子枪子弹能变成手枪子弹。津浦线上的伪军和日本兵在张八岭都找他修。这回到了黄泥岗,他在菜市口摆摊子,配了钥匙,修了铜壶,老百姓都说好。还有两个猎户,家中装散火药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3年1期2023-05-30

  • 电影《驴得水》:底层人物的觉醒
    电影《驴得水》中铜匠是一个典型的角色,他既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动物性,也体现着底层人物在寻求蜕变的过程中人性抉择的艰难。一、情感世界中的妥协与觉醒在遇见张一曼前,铜匠作为底层人物的代表,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发言权的。他是一个愚昧、迷信、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但是遇见张一曼后,他作为人的能动性开始被发掘,开始变得有血有肉。(一)缺乏自我意识的铜匠铜匠在与老婆的相处中是属于劣势地位的。铜匠老婆的出场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颇有悍妇之风,一进门便撒泼打滚、不顾周遭环境,且相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12期2023-01-24

  • 《驴得水》中的民俗象征和文化隐喻
    缺水的自然环境、铜匠的蒙古歌、校长误会的“包头”、民居建筑以窑洞式为主、房顶吃饭、多为面食、周铁男和铜匠妻子的东北籍贯都表现出明显的晋北蒙中的民俗特色。影片中此地是一个偏僻而平静的国统区乌托邦,三民小学校原本是一座雨神庙,一群知识分子有着“振兴乡村教育”的理想主义作为面子,也有逃避自己“城市污点”作为里子。在烽火连绵的大背景下,边缘地区的“先进人士”和战争之下的“完卵”把该片的荒诞感和驾控感发挥至极。这座雨神庙中的神像最明显的符号是右手执一红蛇,蛇身盘在右

    河北画报 2022年14期2022-05-24

  • 阿如那 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次表演
    是阿如那饰演的“铜匠”,从最初的淳朴到后来的邪恶,他在其中的表现很难想象,那时的阿如那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读大二那一年,也正好是导演周申和刘露在筹备电影《驴得水》,他们找上戏的师哥去试戏,而我的班主任推荐我去给师哥搭个戏。”之后的结果大家肯定都已经猜到,阿如那被选中出演了“铜匠”。“可能导演觉得我的形象状态非常适合铜匠这个角色吧。”如今在回忆起当初的那段经历,阿如那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过程也充满了戏剧性。初进剧组的那段日子,因为缺乏演戏经验,阿如那一直处在

    时尚北京 2022年2期2022-02-14

  • 一只烟斗
    说三十里外有个老铜匠,铜壶铁漏,烟斗口哨,什么都能打磨,你不如和他学点儿手艺,也好有口饭吃……”张三还是蔫蔫的,但眼睛亮了亮。一日吃饭,娘又递给他一碗饺子。张爹将碗摔了个粉碎。张三娘呜咽:“他爹,总要让娃儿吃饭啊!”“吃再多,心里瞎黑,有啥用?”张三一气之下,当夜就卷了包袱,按他娘给的地址,去找那铜匠。那夜大雨瓢泼,他吃了闭门羹。可他明白自己已无路可退,就在门外冷风冷雨里熬着,终于感动了老艺人。天晴了,张三回家取铺盖,他爹将被褥卷了扔在门前。张三噙着泪,心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2年1期2022-01-20

  • 一只烟斗
    说三十里外有个老铜匠,铜壶铁漏,烟斗口哨,什么都能打磨,你不如和他学点儿手艺,也好有口饭吃……”张三还是蔫蔫的,但眼睛亮了亮。一日吃饭,娘又递给他一碗饺子。张爹踹门,将碗踢了个粉碎。张三娘呜咽:“他爹,总要让娃儿吃饭啊!”“吃再多,心里瞎黑瞎黑,有啥用?”张三受不了,当夜就卷了包袱,按照娘的地址,去找那铜匠。那夜瓢泼大雨,他又吃了闭门羹。可他明白已无路可退,在门外冷风冷雨里熬着,终于感动了老艺人。晴天,张三回家取铺盖,他爹将被褥卷了扔在门前。张三噙着泪,别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1年2期2021-03-24

  • 一只烟斗
    说三十里外有个老铜匠,铜壶铁漏,烟斗口哨,什么都能打磨,你莫如和他学点手艺,也好有口饭吃……”张三还是蔫蔫的,但眼睛亮了亮。一日吃饭,娘又递给他一碗饺子。张爹踹门,将碗踢了个粉碎。张三娘呜咽:“他爹,总要让娃儿吃饭啊!”“吃再多,心里瞎黑瞎黑,有啥用?”张三受不了,当夜就卷了包袱,按照娘的地址,去找那铜匠。那夜瓢泼大雨,他又吃了闭门羹。可他明白已无路可退,在门外冷风冷雨里熬着,终于感动了老艺人。晴天,张三回家取铺盖,他爹将被褥卷了扔在门前。张三噙着泪,别了

    金山 2020年10期2020-12-07

  • 一只烟斗
    说三十里外有个老铜匠,铜壶铁漏,烟斗口哨,什么都能打磨,你莫如和他学点手艺,也好有口饭吃……”张三还是蔫蔫,但眼睛亮了亮。一日吃饭,娘又递给他一碗饺子。张爹踹门,将碗踢了个粉碎。张三娘呜咽:“他爹,总要让娃儿吃饭啊!”“吃再多,心里瞎黑瞎黑,有啥用?”张三受不了,当夜就卷了包袱,按照娘的地址,去找那铜匠。那夜瓢泼大雨,他又吃了闭门羹。可他明白已无路可退,在门外冷风冷雨里熬着,终于感动了老艺人。晴天,张三回家取铺盖,他爹将被褥卷了扔在门前。张三噙着泪,别了娘

    辽河 2020年10期2020-11-10

  • 师傅的秘密
    ,密州城里有个老铜匠,他有一手打造铜号角的绝活。过去的人但凡有点手艺,那是不外传的。别说是收徒,就是自己的亲骨肉还传儿不传女。老铜匠也不例外,他没儿没女,也不舍得把自己的手艺外传。这天,有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走进铜匠铺讨口水喝。这少年十三岁,叫欧达。家中遭遇变故,父母双亡,是个孤儿。老铜匠看孩子可怜,又想到自己已年过半百,干活渐渐力不从心了,他便破例收欧达为徒,留他在铺子里帮忙。这真是喜从天降,欧达立刻朝着老铜匠跪下,磕头谢恩。起初,老铜匠只让欧达干些笨重的

    故事会 2020年11期2020-06-04

  • 《驴得水》——当代喜剧电影的“中国式”创新
    性格特点。她勾引铜匠,说话无所忌讳,这不是一个传统老师的形象,也不是中国女性的代表,更不是多数观众能够欣赏的角色。但是放荡与纯洁并存的矛盾性格下,凸显了人物的立体面,她提倡的自由平等与人性解放,这种大胆的新尝试带给了观众强烈的冲击感,但在这样的行为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下被视为道德沦丧,是不能被接受的。除了一曼,里面的人物都是两面性十分凸显,当周铁男为一曼出头时,大家渴望正义得到纾解,可是人物在权威下的低头让人大失所望。这种失望正是导演要向观众传递的人性悲剧——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3期2020-05-19

  • “自我的镜像”:论电影《驴得水》中的民族国家叙事
    国留学的愿望,而铜匠听到有去美国留学的机会竟“死而复生”。显而易见,英国和美国是作为“教育强国”的形象被想象和叙述的,它们是反衬中国落后教育状况(贪愚弱私)的最好的一面镜子。影片最后部分,神父般的罗斯先生亲自出场,并在混乱的婚礼现场亲口说出那句意味深长的话:“incredible China”(不可思议的中国)!至此,影片关于“中国”的“自我的镜像”的符号建构终于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圆圈。美国学者詹明信有一个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的著名论断:“所有的第三世界的文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3-03

  • 扶贫路上书写巾帼志 ——记大石桥市建一镇铜匠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涛
    铜匠峪村位于营口大石桥市建一镇西北部,由4个自然村组成,有765户、2724人,人多地少。村民生产观念落后,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农业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都成为铜匠峪村脱贫致富、振兴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动力驻村伊始,孙涛了解到,铜匠峪村的年轻党员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党员年龄偏大,党组织力量薄弱、组织涣散,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先建强战斗堡垒。”驻村伊始,孙涛决定先把党建工作抓起来,带领党员把先锋模范作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24期2020-01-10

  • 男权压抑下的抗击 ——电影《驴得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极。《驴得水》中铜匠之妻在遭遇背叛的婚姻经历中表现出的“荒唐无理”行为,是对现代女性真实品质的最佳诠释,她与片中各个人物的冲突反映了女性之“真”与传统男权观念的斗争。铜匠之妻是影片中最不起眼甚至是最不讨喜的女性角色,戏份不多,但却带给观众剧烈的思想冲击。这个乡野女子第一次出场便是叉腰骂街的泼妇相,她围着粗布围裙,头发乱糟,发髻偏落,连脸上的皮肤都好像沾染上常年未洗净的油渍,说出的话也是平常女子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她在片中的扮相被导演刻意丑化,一方面是为突出

    电影新作 2019年4期2019-11-15

  • 王闿运的“三匠”弟子
    算其一,另两人是铜匠曾招吉、铁匠张仲飏。学者邓锋认为,“王闿运的经历复杂,喜欢三教九流的人都聚拢在他身边,显示出自己的包容性,所以才有‘王门三匠’。”王闿运也有意将他们三人凑在一起。1904年,他叫齐白石、张仲飏与自己同游曾招吉所在的南昌。在南昌,许多达官贵人仰慕王闿运的名声前来拜访,王闿运也颇有几分自豪地将这“三匠”集体推出。齐白石在自述中回忆:“仲飏和招吉,周旋其间,倒也认识了很多阔人,我却怕和他们打着交道。”齐白石后来成为绘画大师,另两人也颇有成就,

    中外文摘 2019年14期2019-11-13

  • 《驴得水》:陌生化、隐喻与象征的符码世界
    用,大家决定让“铜匠”来冒充“吕得水”老师.从此,驴的“真实身份”便成为大家拼命隐藏的对象,而孙佳一句无意的“驴得水能说话啦!”差点捅破了大家苦苦维持的谎言.就在所有人都在用一个谎来圆另一个谎时,本来为养驴而撒的谎最后却要杀驴来圆.2.2 人物形象塑造与转变《驴得水》中的象征符号建构不是独立于人物的,而是与人物个性、命运息息相关的.驴与铜匠形象的重合、貂皮大衣与裴魁山本性的暴露、头发与张一曼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彩球与孙佳周铁男纯真的性格.铜匠还是朴实的铜匠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2-21

  • 扶贫路上书写巾帼志
    口大石桥市建一镇铜匠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先后荣获“第十届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铜匠峪村位于营口大石桥市建一镇西北部,由4个自然村组成,有765户、2724人,人多地少。村民生产观念落后,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农业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都成为铜匠峪村脱贫致富、振兴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动力驻村伊始,孙涛了解到,铜匠峪村的年轻党员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党员年龄偏大,党组织力量薄弱、组织涣散,难以形

    共产党员·下 2019年12期2019-02-10

  • 电影《驴得水》的善恶博弈与悲壮叙述
    ,不得已拉来一个铜匠凑数圆谎,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谎言局面超出他们的控制,在欲望和权利面前,他们无能为力并逐渐被吞噬。一幕幕“喜剧”粉墨登场,落幕却看到了悲壮惨烈的人性冲突及对人性的讽刺。其实,影片开端的驴棚着火也就影射了各位角色的命运:周铁男冲在第一个,他在故事中是一位比较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青年,面对火灾却拿扫把灭火,结果扫把着火引火上身,一颓不振;张一曼冲在第二个,奋不顾身进入驴棚救火,但此刻的驴棚也意味着是一个火坑;裴魁山却选择了不断往里面埋土,却捧

    电影评介 2018年6期2018-09-25

  • 现实镜像背后的真伪 ——浅析影片《驴得水》
    被逼疯——可怜。铜匠妻子的撒泼,铜匠最终的“葬礼”,美国人的震惊等等,《驴得水》的后半部分,始终在用一种极致的形式感和快节奏的叙事,在银幕空间内塑造着超现实的氛围和挤压变形的人格。整部电影最为压抑的情节就是本身憨厚的铜匠因爱生恨,对张一曼进行言语和身体上羞辱。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黄土地的铜匠为何一夜之间就变了?人性本身的自私,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再多的面具都会顷刻撕破。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成为铜匠改变的导火索——知识改变了铜匠的命运,知识教给铜匠如何用更“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2018-04-02

  • 浅谈话剧与电影如何对接 ——以《驴得水》为例
    的鸿沟。比如关于铜匠性格前后巨大的反差,话剧中是一曼跟铜匠老婆说把铜匠当牲口,只有这一段话就让铜匠发生了转变,这样的情节量放在电影中是不足以支持突转发生的。在电影中加入了铜匠老婆要打一曼,铜匠使劲儿拦着,还骂自己的老婆,在之前他还是一个要被老婆拿棍子打屁股的人,这一段落的显示出铜匠对一曼的用情之深,真心想抛弃老婆和一曼在一起。而且一曼说侮辱铜匠的话是直接对着铜匠说,这两处情节的改编,加重了一曼对铜匠的打击,所以铜匠后来的所作所为也成为可能。还有一曼突然疯掉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2018-04-01

  • 戏剧性情境中的人性表达和美学原则 ——以戏剧改编电影《驴得水》为例
    ,情急之下校长用铜匠冒充英语老师,结果谎言越编越大,为不断弥补漏洞,事态发展越发具有闹剧性。在影视美学中,假定性情境一般指戏剧通过认识原则和审美原则对作品的加工,使作品异于并高于生活,在影片中,导演通过一系列的偶然性经过艺术的加工使得故事情节转换为必然性,使得影片更具真实可信性。如影片中铜匠原本只是来修铃,他并不想冒充别人,却阴差阳错被特派员认为他是真正具有留学背景的农村教育家。铜匠假扮吕得水老师,特派员丝毫没有看出来半点端倪,感叹他真是“原形毕露”,认为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1期2018-02-24

  • 穿华服,赐白绫 ——通过《驴得水》看女性主义
    面对魁山的求婚和铜匠的示好时并没有流露出一般女性的幸福感,相反,她认为婚姻只会束缚住她不羁的灵魂和肉体而不会给她带来幸福感,她不屈居于男性之下,坚持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反差除了产生在社会大环境里,也出现在两性对比中。故事里男性人物的名字起的很有意思,魁山、铁男、铜匠,这些名号一个比一个显得硬朗有力,而这些人却总在关键时刻林黛玉附身,这种反差衬托了曼妙身姿的张一曼总是淡然稳重地面对所有事情。在传统观念里男性向来被看成是女性的保护者,但在影片中,张一曼却总是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0期2018-02-22

  • 女体的物化与毁灭 ——评《驴得水》中的张一曼形象
    曼主动去“睡服”铜匠时,他疯狂地冲过去,因为一曼这一举动比拒绝他的求婚更让他不能忍受,这是一曼对他的嘲笑,对男性自尊的践踏,对男性特权的反抗。在铜匠和一曼类似“一夜情”的关系中,一曼用身体成功吸引并留下了铜匠铜匠就此被勾去魂魄一般,在爱情的甜美中沉醉,他给一曼唱情歌,珍藏了一曼送给他的一段秀发,甚至敢于反抗老婆的权威,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在铜匠内心,一曼如“地母”般圣洁宽容,她重塑了铜匠的身体,开启了他蒙昧的心智。然而一曼并没有被其真情感动,继而爱上铜匠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2-08

  • 浅析黑色幽默电影《驴得水》的叙事特征
    并没有什么文化的铜匠来冒充吕得水老师,负责英语的教学。在影片中,特派员的身份设定是在英国留学多年后归来,当观众们正担心铜匠讲的“现学英语”是否会被特派员拆穿时,特派员竟然认为就这是最正宗的英语。众人成功地瞒住了特派员,可最后特派员还是知道了吕得水老师是假冒的,但为了美国慈善家的巨款捐助,特派员用枪支威胁孙校长他们要继续保住吕得水老师的秘密。在电影的后半段,美国慈善家因为捐助来到学校进行慰问,众人为了继续瞒住这个秘密,谎称吕得水老师因公殉职了,当慈善家在吊唁

    名作欣赏 2018年17期2018-01-28

  • 和一个人的第二春
    影《驴得水》里的铜匠,在张一曼给了他此生从未体验过的一夜缠绵后,他再也无法接受自己的糟糠之妻。铜匠狠下心来要抛弃妻子,想跟张一曼在一起,却遭到拒绝。铜匠被张一曼的拒绝刺伤了,痛苦不已。如果说,之前张一曼给他的“艳遇”对他而言,是一种享受和幸运;而现在,无法继续拥有这份艳福,这种落差感,则成了铜匠的一种折磨。因为,这时时刻刻提醒着铜匠:你想要,但你就是得不到!你不配!“得不到”和“不配得”刺痛了铜匠的自尊,激发了他的报复欲,并对张一曼实施了报复。曾经拥有过的

    家庭生活指南 2018年3期2018-01-22

  • 影片《驴得水》:人性就在你眼前
    的描写。第一次是铜匠要离开时,近景表现张一曼剪下一缕发送给铜匠,这时“头发”是两人感情的代表。第二次是张一曼为了“顾全大局”对铜匠侮辱后,铜匠从口袋里将那缕头发扔在地上,表明二人情感破裂。第三次是铜匠为了报复,让校长剪张一曼的头发,特写镜头下头发缓缓落下,象征美好感情的毁灭,也隐喻(铜匠)人性的毁灭。影片中多次对雨神像的空镜头使用也意义非凡。第一次是特派员视察时对神像的近景镜头表现,这时神像还在“其位”。第二次是蒙骗特派员获得每月3万法币的两个月之后,从左

    唐山文学 2017年7期2017-11-25

  • 论电影《驴得水》的历史批判意识
    与隐喻在影片中,铜匠的身份两次转换为“吕得水”老师,从表面来看,转换后角色的思想、观念、性格、精神状态以及谈吐举止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更重要的则是这两次转化为其精神造成了难以治愈的创伤。铜匠的第一次身份转换是被动的。学校为了避免“领空饷”行为被教育部的特派员发现,校长和其他三名老师用尽手段让他冒充“吕得水”老师。由于特派员的无知,这位假老师才能以毫无演技可言的表演和破绽百出的行为举止蒙混过关,并且获得“教育家”的称号。特派员走后铜匠理所应当地结束了他第

    电影文学 2017年12期2017-11-16

  • 电影《驴得水》女性形象解析
    家决定让修铃铛的铜匠假扮这位“吕”(驴)老师来应对突击检查。铜匠用蒙语冒充英语顺利过关,却让特派员大加赞赏,他试图把铜匠打造为“乡村教育家”以骗取国外慈善家的捐款后中饱私囊。大家以谎圆谎,一错再错,既让人捧腹,也引人深思。电影将干旱多风、尘土飞扬的高原荒山作为背景依托,以土黄色的色彩基调展现出人性的阴暗和信仰的缺失。故事主要围绕三个骗局展开:校长虚报“吕得水”职位,以冒领薪水;老师们蒙骗特派员,以保全学校;大家糊弄罗斯先生,以骗得善款。整个故事充满了戏谑、

    电影文学 2017年12期2017-11-16

  • 《驴得水》的喜剧意识解读
    在《驴得水》中,铜匠这个人物两次给观众呈现了这种背反性。第一次是铜匠懵懂地被一曼们打扮成“吕得水”,应付特派员的检查时。在前一天还衣衫褴褛、头发胡乱支棱着的铜匠穿上了中山装,戴上了眼镜,头发也经过了修剪,然而他在面对特派员以及戴着大盖帽的政府部门人员时依然是高度怯懦、手脚无措的,与其他几名真正的知识分子形成了反差。与此同时,衣冠楚楚的特派员也实现了这种内外背反性。观众始终将教育部派来的特派员默认为是有文化的,尤其是在特派员说自己也曾在英国留学之后。然而在一

    电影文学 2017年12期2017-11-16

  • 父权制文化视角评《驴得水》的女性角色
    权势、畏惧死亡;铜匠:原本单纯朴实却变得肮脏丑恶、睚眦必报;特派员:原本无才无学地混迹官场却变得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这几个男性角色的性格、价值观都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发生着变化,甚至可以说是极速反转。然而,影片中没有变的是几位女性角色,她们不畏世俗、不惧强权,最终,却成了全体男性攫取利益的牺牲品。这似乎是父权制文化下女性角色的必然结局,然而,女性角色迸发出的刚毅和顽强却是对男性角色软弱和屈从的巨大讽刺,是对男权社会压制、贬抑女性的有力回击。一、三位女性角色的真

    电影文学 2017年19期2017-11-16

  • 浅析《驴得水》中的女性形象
    之下他们只能找来铜匠来冒充“吕得水”老师,一场闹剧由此展开。《驴得水》涉及乡村教育难以为继的困境和政府机构的贪污腐败问题,同时揭示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喜剧性的开端和悲剧性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影片在审视历史之时无疑也在针对现实,具有很强的批判和讽刺意识。影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任素汐饰演的张一曼,她作为唯一一位女老师,代表了身体与意识已经觉醒的女性,冲破封建的枷锁构建起女性主体形象,在与不同男性角色的互动中,她分别担任了男性的反抗者与启蒙者,是一个具有高

    电影文学 2017年20期2017-11-15

  • 从《驴得水》看民国时期女性意识的崛起
    学校临时找了一名铜匠来充当教师。铜匠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大事,一直推托拒绝,最终,女教师张一曼用自己的魅力“睡服”了铜匠。讲到这里,不难看出,大家闺秀、三从四德这些形容中国传统女性的词语都不适用于张一曼的身上。这名弱女子之所以来到山村,除为了教育事业奉献以外更多的是逃离城市中戴着有色眼镜之人的目光。同行的教师裴魁山向她告白的时候,她只是云淡风轻地说道:“你觉得我是那种可以跟你过一辈子的人吗?”说着,将手中剥好的蒜皮轻轻扬手一撒,开心地说着“下雪啦”,将世俗眼中

    电影文学 2017年22期2017-11-14

  • 沉默的声音 ——荒诞喜剧《驴得水》的无泪悲情
    用身体“睡服”了铜匠,而且是秉持“有教无类”的校长送给铜匠的书本,还是天真的佳佳对铜匠的补课,以及是这些教师的言行“启蒙”了铜匠,使原本虽常受欺负,但内心淳朴善良的铜匠,变成了能和教育部特派员以及教师们斗智斗勇、反客为主,几乎将大家玩于股掌之中,不但真的成了官方认证的民间教育家,而且差点娶了少女佳佳为妻,险些圆了他逃离妻子的束缚,奔赴美国的美梦。“教育”仿佛打开了铜匠潘多拉的盒子,一切人性的恶与魔都奔涌而出。影片中裴魁山一句“中国最缺乏教育的或许不是农民”

    文艺评论 2017年2期2017-09-28

  • 小小说阅读指津
    陈海峰《小铜匠》是叶绍钧先生前期关于教育问题的短篇小说。既然是问题的艺术呈现,必然会引起人们关于问题的思考。当年,以《小铜匠》为代表的一系列教育问题的作品也的确引起了人们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的讨论。学习不开窍,令老师头疼的“小铜匠”们在今天也是彼彼皆是,转化他们,仍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但是仅仅以问题去读《小铜匠》,那是远远不够的。文本中还有深意值得我们去探究。一、陆根元走进的高等小学学生们“围着他看,都放出好奇的目光”,陆根元在其他孩童的眼里看到了自己的寒酸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8期2017-09-01

  • 铜匠
    经损坏了,须唤个铜匠来重新装过。唤来的铜匠便是根元。他穿着破旧的青夏布衫,裤管卷到膝上,赤足拖着草鞋,正和平常的小工匠一模一样。他的脸很脏,全蒙着铜污;手里拿着铁椎锉子等工具。他见了学校里的诸位先生,都叫一声,不等先生们答应,便走了过去。他工作了两三点钟工夫,应行修理的门窗都弄好了。他用脏黑的手拭了脸上的汗,带着工具自去。这真是一件细微的事情,但感动了田先生。晚上他和几个同事在运动场中乘凉,忽然拍着葵扇说道:“我们不如那个铜匠,不如那个铜匠!”他又说道:“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8期2017-09-01

  • 从预设理论解读《驴得水》的言语幽默
    来一个单纯朴实的铜匠来充当“吕得水老师”,此后接踵而来的各种麻烦让他们不得不继续欺骗以掩埋丑相,但最终一切仍然败露。《驴得水》是一部打着喜剧旗号却演着悲剧的黑色幽默影片,其喜剧效果得益于影片的语言艺术,各个角色的言语中所蕴含的大量预设不仅让人觉得幽默风趣,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拟运用预设的相关理论,剖析《驴得水》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一、预设理论预设(presupposition),又被称作前提、前设。有关预设问题的讨论最初是由哲学家们引起的。19世纪

    大众文艺 2017年18期2017-07-15

  • 被压着的人们 ——《驴得水》与《银饰》人物解读
    、受金钱甚至受到铜匠借机的胁迫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转移矛盾。在这所“学做人”的学校中,没有人从头到尾保持着人性的善,而是纷纷被激发出了人性恶的一面,上演了一出大变脸的闹剧。而在《银饰》中,虽然说随着角色的减少,矛盾的产生也减少了许多,但是剧中人物并没有因此扁平化。在明德府中,最大的压力来源就是老爷吕敬仁,所以他的儿子与儿媳都要背着他暗中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他在知道二人各自的隐秘后也不得不面对此事败露后所面对的社会压力,即“别人会怎么说我们明德

    名作欣赏 2017年17期2017-07-14

  • “张一曼”到底有没有觉醒? ——电影《驴得水》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长找来一字不识的铜匠冒充英语教师“吕得水”,铜匠用方言冒充英语顺利骗过不懂英语的特派员,铜匠被特派员吹捧为农村教育家,并申请美国慈善家罗斯的资助金。孙校长在得知美国人罗斯要亲自来看“吕得水”,知道铜匠的方言不能再当英语骗过美国人,于是说出了真相。特派员在得知真相后,为了得到美国人罗斯的资助金,决定跟教师们一起继续编织谎言欺骗罗斯。谎言大厦被一层层筑成,最终被铜匠老婆揭穿。故事结局是特派员被调查,老师们被处分,学校保留,孙校长还是校长,裴魁山和周铁男继续任教

    名作欣赏 2017年15期2017-07-13

  • MR. DONKEY
    经见过这里的一个铜匠,他很本分,可就是因为从小没受过教育,就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被人利用,被人利用完了,还指着鼻子骂。I hope his children won’t suffer like him. So this money should be used for education; I won’t take a cent.Wǒ xīwàng tā de hòudài búyào xiàng tā yíyàng, suǒyǐ zhè bǐ qián

    汉语世界 2017年3期2017-06-05

  • 《驴得水》:被阉割的女性意识
    ,大家决定让一个铜匠来冒充这个叫“吕得水”的英语老师,但是上级却对这位叫“吕得水”的老师刨根问底。眼看事情就要瞒不住了,老师们只能用各种谎言来圆谎。有了戏剧冲突,故事就上演了。冒充英语老师的铜匠用某种方言把号称去英国留过洋,却不懂英语的特派员成功唬住了。特派员对“吕得水”老师非常满意,要求同吕老师合照留念,以回去向上级邀功,以示教育部乡村教育推广的成功,并承诺会给这所小学每月的3万元(法币)补贴。可是铜匠却不愿意拍照,认为拍照会让人短命,执意要走。眼看事情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4-13

  • 秘制斑铜的家族
    效果更好。无论是铜匠师傅还是斑铜爱好者,心心念念的都是“生斑”,但天然纯铜在清代就已经非常稀少,正因为稀少和神秘,才像传说一样让人着迷。20世纪60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出访英国时,意外地见到一只产自中国的斑铜八耳香炉,不禁叹道:“我在北京故宫里也没见过此等珍品!”回国后,周总理迫不及待地想要查出这只斑铜八耳香炉的产地……于是,“会泽”两字纳入他的眼底。云南会泽,是中国的铜都,历史上制铜业十分发达,尤以斑铜手艺最著名。斑铜,顾名思义,即铜中有斑,这个“斑”可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2期2017-04-04

  • 精神分析视阈下的电影《驴得水》人物形象分析
    视察时他们让一个铜匠临时替补为驴得水“老师”,结果特派员对这位“吕(驴)老师”大加赞赏。原来特派员正在寻找一位模范教师,以获得美国慈善家的助学基金。第二次视察时,校长一行人被逼无奈,告诉了特派员实情,然而知道了实情的铜匠突然出现,一反常态成为模范教师。当老师们知道慈善家的资助大部分会被特派员(教育部)拿走后,他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但是特派员的枪平息了所有的不满和异议,原本顽强抵抗的铁男都跪地求饶。为了得到助学基金,所有人谎称吕老师不幸去世。为了得到慈善家

    名作欣赏 2017年27期2017-01-28

  • 被高估的人性 ——浅谈电影《驴得水》
    益的“工具”:小铜匠,最后返过来通过特派员控制和逼迫校长和众人,而校长为了谎言不被揭穿,只能屈服和满足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以图不要拆穿谎言。在这件事中,自己被自己创造的“工具”控制,这无疑是最讽刺的,而这同时也造成了一曼被逼疯,最后开枪自杀的悲剧结局。二、影片分析(一)人物设定在这部电影中,人性转变是这部电影着重表现的部分。校长,裴奎山,赵一曼,再到铜匠,以及铜匠的妻子,他们的人物设定以及人性的转变都是本部电影最着重表现的地方,这部影片中的校长是一名理想主义

    大众文艺 2017年7期2017-01-27

  • 《驴得水》:突破国产讽刺喜剧的新尝试
    假扮吕得水老师的铜匠也被她彻底“睡服”。电影的前半段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位崇尚个性解放的知识女性,虽然她行为放荡,但在很多观众看来,却甚是真实和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气息。在她身上,观众仿佛能看到五四新知识女性的影子,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倍感亲切。后半部分的张一曼被铜匠羞辱毫无反抗之力的环节,也让观众在悲叹人物悲惨境遇的同时,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笔下子君的形象。同样是受过教育的新知识女性,同样为了自由抛弃一切,同样向往自由不羁的生活,冲破藩篱义无反顾,却在欺凌时

    电影评介 2016年23期2016-12-17

  • “我与大海有个约定”—记中国海油第一位“铜匠”陈惠新
    中国海油第一位“铜匠”陈惠新□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9月23日在中国海油大厦1615会议室见到我们的采访人物陈惠新时,记者们都被陪陈惠新来的徒弟王熙昆和蔡东升给“考住了”。问题是请猜猜“他的年龄?”站在眼前的陈惠新大高个,像个运动员,身姿矫健,体格精壮,眼神柔和而明亮没有沧桑感。记者们给出了比较一致的答案“40左右吧”。陈惠新乐了,操着天津口音像在说相声段子:“我是30岁的心脏,40岁的身体,退休倒计时的年龄。”这天,陈惠新距离退休还有84天。陈惠新作为一

    中国石油企业 2016年10期2016-11-30

  • “外国铜匠
    不是真的外国来的铜匠,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外国人在上海摆过配钥匙的摊子。只是,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这种摊位在上海出现的时候,人们惊奇无比,觉得这样的老师傅本事太大了,几乎无所不能。你的房门钥匙忘在家里了,他用一根铅丝捅进去就能打开房门。再精致奇巧的锁,他无须破拆,三五下就能打开。再式样古怪的钥匙,他都能照式照样给你重新配一把。不光如此,凡是你家里的铜器锡器银器坏了,他也能给你修复。比如你取暖用的铜汤婆子漏了,他拿出电烙铁一两分钟就给你焊好了。人们惊讶赞

    现代家庭 2016年11期2016-11-09

  • 外来的摊贩
    好在这时,一个小铜匠来到了街心,我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又被这个小铜匠激活起来。小铜匠是我最先发现的。我们在大队部木楼上玩完躲猫,又相约着到宝书台后面打三角形。一出大队部的门,我忽然听到当当的敲击声。这声音与卖胡椒的叫卖声完全不一样,清越,嘹亮,柔和,悠长。我循声一望,只见在小妹家对面来利家的屋墙边,有一个人坐在那里,举着一个小锤在敲打着什么,声音就是从那里传来的。我跑到跟前一看,是小铜匠,不知哪里来了个小铜匠。发现了小铜匠,我们就不按约定去打三角形了。大家争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6年10期2016-10-26

  • 爆笑
    左右邻居却一个是铜匠、一个是铁匠,从早到晚噪音刺耳,他感到非常痛苦。因此,他常常说:“如果这两家肯搬迁的话,我宁愿做东设宴来款谢他们。”有一天,铜匠和铁匠一起来到他家,对他说:“我们准备搬迁了,你原来就许下愿,说愿意为我们搬迁做东,所以,今天我们特来领受的。”那个人非常高兴,马上就准备了丰盛的酒席来款待铜匠和铁匠。席间,他问铜匠和铁匠:“你们两家准备搬到哪里去呢?”铜匠和铁匠回答说:“他搬到我屋里,我就搬到他屋里。”小犬窠有个人养了一只金丝小狗,爱如珍宝。

    幸福·悦读 2016年8期2016-10-21

  • 爆 笑
    左右邻居却一个是铜匠、一个是铁匠,从早到晚噪音刺耳,他感到非常痛苦。因此,他常常说:“如果这两家肯搬迁的话,我宁愿做东设宴来款谢他们。”有一天,铜匠和铁匠一起来到他家,对他说:“我们准备搬迁了,你原来就许下愿,说愿意为我们搬迁做东,所以,今天我们特来领受的。”那个人非常高兴,马上就准备了丰盛的酒席来款待铜匠和铁匠。席间,他问铜匠和铁匠:“你们两家准备搬到哪里去呢?”铜匠和铁匠回答说:“他搬到我屋里,我就搬到他屋里。”小犬窠有个人养了一只金丝小狗,爱如珍宝。

    幸福 2016年23期2016-09-01

  • 你与岁月各自香
    小姨在当地一个老铜匠家淘到的,当时老铜匠年逾古稀,准备变卖了铜匠铺子里的铜器,跟儿子回家去养老。我看着“汤婆子”周身古铜色的壶身上有深深浅浅的褐绿色铜锈,就好像看到了年迈的铜匠用长满了老茧的手,最后一遍遍抚摸自己的心爱之物。年少的我心中第一次升腾起一种近似于悲壮的感情。小姨告诉我,“汤婆子”是在南方冬日里专门拿来焐手脚的圆壶,一般是南瓜形状,小口,有盖子,里面放热水可以放在被窝里取暖。而对于我来说,一个“汤”字便足以让整个冬天都有了温度。我12岁就离家到很

    女士 2016年5期2016-05-14

  • 大同不同“铜”史悠悠
    ,因此而被称为“铜匠街”。正如《民国大同志稿》所述:“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其大宗售品有铜锅、铜壶等物,尤以火锅为最。自平绥路通车,中外游人旅客咸乐购置之,用作馈赠,其销路愈畅,本品愈多,故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在大同所有铜器中,铜火锅最为有名。铜火锅是一种将取火与用锅功能巧妙结合,能搬到饭桌上的食具。它的产生与大同的自然环境有关。大同地处雁北塞外,气候寒冷,火锅既可作食具又可取暖,加之古时该地区为游牧民族的放牧地

    科学之友 2016年1期2016-01-28

  • 渐行渐远的匠人们(一)
    宝识波斯。铜 匠铜匠,用铜板或黄铜板制造各种器件(如铜壶、铜锅、铜管及各种配件)和修理各种铜器的人;现也指从事铜方面工作的人。铜匠使用的工具和锡匠大同小异,风箱、火炉、钢锉、小钳等。铜匠在旧时工匠行当“九佬十八匠”里占有一席。铜匠作业,之所以称之为“打制”或“打”,是因为铜匠并不炼铜,只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之类工具敲打出诸如铜壶、铜锅、铜瓢、铜铲、铜锣、铜茶盘、铜锁之类的器皿来,而与冶炼浇注之类的工艺无关。铜匠按营业方式分,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作坊

    对联 2015年9期2015-05-30

  • 走出秀邑一片天
    门,正在赶工的老铜匠赶忙过来招呼,顺手递上一个刚打好的铜盆。与别处铜盆不同,这个铜盆上有些“奇怪”的花纹,盆形也不是常见的款式,更深更大。见我们看得认真,老铜匠很是高兴。“这是专供西藏的铜盆,这些花纹是藏传佛教的纹饰;这个是出口尼泊尔的铜壶,这个花纹是他们的图腾。”在别的打铜村困扰于销路时,秀邑村早已经走出本地,将铜器买到了外省,甚至外国。事实上,秀邑村自300年前开始打铜便不是固守本地,由于出色的技艺、精美的造型和白族人的热情勤劳,秀邑村铜匠总是被请到各

    中华手工 2014年9期2015-03-17

  • 四姑
    子上以后,走到小铜匠打制的铜镜前,左看,右看,越看越高兴。她问:“哪里弄来的,做得这么精巧?”“大奶奶让小铜匠特意给小姐你打的,这个小铜匠手艺和人一样好!” “是不错,居然能把坚硬的铜打制成这样细的链子。”四姑说着,不觉走到窗前,去看正在大礼堂的首饰作坊里劳作的小铜匠。 小铜匠正在忙着干活,透过薄薄的影壁子,四姑只能看见他高大的背影,而且还朦朦胧胧的。四姑以前在女红做累了时,也经常偷偷地看大礼堂,但内心从没有产生过强烈地想看到小铜匠的欲望。那天拿着小铜匠

    辽河 2015年1期2015-03-12

  • 双胞胎
    房里问。村西头的铜匠。小鼓的老婆在猪栏边回答说。小鼓说,他这是来第三趟了。赵老师在堂屋里接话说,真是难为了他,跛着一条腿,离这里又远,来回走一趟少说也要一个钟头。小鼓的老婆急忙上前赶狗说,这个客人每天都来,你又不是不认得,瞎了眼睛咬什么咬?铜匠打趣说,它哪是咬?是在欢迎我呢!铜匠这时已走上了场子。他小时候被火烧过,右腿烧坏了一条筋,比左腿短一截,走起路来就不停地朝右边歪,有点儿像舂米。你婆子咋样了?铜匠问。小鼓的老婆说,快不行了,今天连茶水都不沾了。铜匠

    长城 2014年6期2014-12-12

  • 乡里人物
    连而被双规了。伍铜匠铜匠是皖北人,刚到我们这里时还不满十八岁。那时我们这里四面环水,交通很是不便。乡亲们要想买个物品,非得坐船渡过盘龙河,再走上十多里的土路,才能在邻近的集镇采购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当伍铜匠摇着铜串子走进我们村时,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小铜匠,给换个脸盆吧。”“小铜匠,给做个铜勺吧。”“好咧。”伍铜匠笑眯眯地应答着,随即在主人家的门前稳稳地放下担子,生起炭火忙碌起来。伍铜匠从小师从名匠,学得一手绝妙的手艺,祭器、文具、日用品几乎是无所不能

    雨花 2014年7期2014-03-26

  • 两个男人一台戏
    桥路上曾经有一个铜匠铺,铺里有个伙计,人们都叫他“小铜匠”,小铜匠的手艺一流,后来自己做起小本生意,平时他还算是挺细心的,可这天小铜匠刚冲上34路无人售票公交车,立刻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钱包落在家里。小铜匠把全身的衣服口袋翻了个遍,还好找到了一张百元大钞,这是妻子早上留给他去买月饼的钱,可是无人售票公交车收的是一元钱硬币,这百元大钞也成了麻烦啊!小铜匠想跟司机商量商量,可当他一抬头,立刻傻了:公交车司机恰巧就是他昔日的情敌小浦东!想当年,小浦东和

    故事会 2008年21期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