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

  • 洪堡神话”破灭了吗? ——基于对德国教育文化史的考察
    5)在研究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毕生经历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份由洪堡本人亲自撰写的手稿,然而,这份手稿并没有在人们的视野里出现过,未完成的同时还没有注明日期,这份原始资料正是后人研究洪堡思想的重要文件——《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1896年,格布哈特让这份手稿重见天日,洪堡本人的系统思想才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该文件自然引起了教育史和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1]1903年,格布哈特又出版了此文件,之后,洪堡在文中描写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5期2024-01-17

  • 个体教化与审美化的政治理想 ——论洪堡的美育思想及实践
    0433)一、 洪堡的教化理想与德意志新古典人文主义威廉·冯·洪堡堪称近代以来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倡导人通过教化(Bildung)自由地发展自身禀赋从而成就真正的“人性理念”(Humanitätsidee)(1)Vgl. Eduard Spranger, Wilhelm von Humboldt und die Humanitätsidee (Berlin: Reuther &Reichard 1909) S.1-36. 其中Human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5-28

  • 洪堡的教化式异化理论对马克思之前异化理论的补充
    10000)一、洪堡“异化”概念的定位在对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思想来源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通过追溯词源的方式,学界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方向。其一是从与德文“Entfremdung”相对应的英文“Alienation”追溯至拉丁文“Alienatio”直至希腊文“Alloiosis”的研究方向,并围绕着对“人性”的讨论展开。其二,由于英文的“Alienation”实际上是译自德文的“Entfremdung”,而非反过来。因此有学者指出,需要进一步探究德文“Ent

    南方论刊 2023年1期2023-03-09

  • 语言、思维与民族精神 ——洪堡特“语言世界观”浅释
    、作为语言学家的洪堡特德国学者威廉·冯·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是一位在很多研究领域都颇有造诣的学者,尤其以在政治学、教育学、西方文学等领域的建树而著称。在语言学领域,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语言思想家,被后世学者认为是普通语言学的奠基者。他的重要著作《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被现代语言学家视为普通语言学的经典著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是《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这部巨著的导论,汇集了洪堡特数十年

    现代语文 2022年1期2022-10-14

  • 删除一个“科学巨人”
    期,我们的主角叫洪堡,全名亚历山大·冯·洪堡,在科学史上非常有名。有名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当你在网页搜索栏输入“洪堡”二字,会有“洪堡一般指亚历山大·冯·洪堡”这样的说法。这就相当于你叫王小毛,有一天人们一说到“王”,指的就是你,厉不厉害?王小毛,哦不,洪堡是世界级科学家,他的身份标签有自然科学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等。我們不是真的要删除洪堡,只是做个设想:如果科学史上不曾出现洪堡,将会怎样呢?势力庞大的“洪堡”家族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事物以“洪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2022年3期2022-05-31

  • 后殖民语境下欧洲非西方艺术博物馆的转型尝试——以柏林洪堡论坛为例
    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洪堡论坛 (Humboldt Forum)在德国第二波疫情高峰期线上开馆。这个经过八年(2012-2020)营建的庞大艺术博物馆耗资七亿欧元,被称为迄今欧洲最昂贵的文化项目。它综合了柏林国立博物馆系统中位于柏林西南郊达勒姆(Dahlem)的柏林民族学博物馆(Ethnologisches Museum Berlin)和亚洲艺术博物馆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两座博物馆的藏品,而这两座博物馆的藏品均可以追溯到普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10-20

  • 洪堡论坛终开幕,连接柏林和世界
    7月20日,柏林洪堡论坛终于在一波三折后正式对外开放。该文化项目是德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大的国家级工程之一。自2002年夏天,德国联邦议院通过重建柏林宫作为洪堡论坛的决议,到项目正式落成及对外开放,历时近20年。该博物馆最初定于2019年9月开幕,因工程进度问题,延期到2020年秋季开幕。尔后,在建的博物馆在2020年4月时遭遇了意外火灾。当时建筑物周围浓烟滚滚,社交媒体上的图片让民众非常担心。但火灾和浓烟并未对建筑物本身产生过大的破坏性影响,未耽误太多施工时

    看世界 2021年16期2021-09-12

  • 洪堡特语言和翻译思想中的普遍主义向度∗
    041)提 要:洪堡特的语言思想和翻译思想存在内在的一致性,都以人类整体发展的终极目标,关注语言和人类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注重通过语言和翻译扩展观念领域,发展人类精神。 深入理解其语言和翻译思想中共有的普遍主义向度,将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洪堡特庞杂学术思想的整体性和内在一致性,推进洪堡特研究。 本文从历史重建的角度,考察了洪堡特如何将语言和翻译视作制控人类发展史的强大力量,探讨了洪堡特注重人类精神发展的语言观和翻译观,揭示了洪堡特翻译思想与其

    外语学刊 2020年2期2020-11-25

  • 史上最伟大的旅行科子家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出生在柏林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优渥的成长环境使他拥有醉心于科学探索的自由和机会。他早年的生活多在游览欧洲的名川大山中度过。法兰克福大学、哥廷根大学和弗雷伯格矿业学院都是他曾经学习过的地方。他在这些学校学习金融学、解剖学、天文学和地质学,培养了性格中对知识和智慧无止境追求的韧性。他一生都在不同的国家、文化和语言间穿梭,可以用德语、法语、拉丁语、西班牙语和英语进行写作和通信交流。有时,人们称他是最

    飞碟探索 2020年2期2020-10-09

  • 一个人就是一座科学馆
    朴莱以洪堡命名的大千世界有一种企鹅比较特别,它不生活在南极,而是生活在赤道附近,洪堡发现了它,于是它得名“洪堡企鹅”。除洪堡企鹅之外,世界上以洪堡命名的事物数不胜数,有洪堡鱿鱼等100多种动物,洪堡百合等300多种植物;新西兰、南极洲等地有洪堡山脉;还有河流、海湾等也以洪堡命名;北美有不少小镇就叫洪堡镇;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洪堡大学就是他创立的。就连太空中都有“他”,比如月球上的洪堡陨石坑和第54号洪堡小行星。一颗向往自然的心1769年,洪堡出生在德国的一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20年5期2020-07-13

  • 浅析德国洪堡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
    要:本文通过概括洪堡思想的内容,对洪堡思想给当今德国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并反思其内容,指出其与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相差之处,从而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洪堡思想;大学改革一、洪堡思想形成的背景:18世纪两所大学的改革运动18世纪的末期,德国大学由教会掌管,其重要任务在于为本邦君主培养行政臣仆,科学研究被拒之门外,大学在当时被看成是过时与衰亡的教育机构。在这种背景之下,普鲁士教育大臣马索夫呼吁进行教育改革:大学这种源于古代的机构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期2020-04-01

  • 向死而生:从海德格尔哲学观探究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死亡意蕴
    的恐惧和焦虑。《洪堡的礼物》(Humboldt’s Gift,1975)被誉为贝娄“最佳和最有代表性的小说”,〔9〕死亡事件形成强大的救赎力量改变人物命运。主人公洪堡的原型来自帮助过贝娄的两位友人,他们都在壮年落魄并默默无闻地死去。贝娄原本想写本回忆录来纪念他们,但经过八年的酝酿和构思,回忆录的雏形在贝娄的手中蜕变并最终形成这部小说。贝娄把自己也写进了小说,叙述者西特林的原型就是贝娄自己。贝娄因为没能帮助到两位英年早逝的恩人而深感愧疚,友人的死从某种程度上

    理论界 2020年11期2020-03-02

  • 洪堡思想在终身教育管理和教学层面的价值功能与现实意义
     陈志伟【摘要】洪堡的大学理念主要体现在由其1810年所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该理念针对管理、教育者和学习者层面都具有丰富的终身教育思想元素和内涵。其对教育取向和课程师资要求以非功利化的普通教育取向培育终身教育旨趣,并从形式和师资方面保障纯粹科研活动的开展;强调教育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协作共同体,通过协作化的教学及研究形式激发终身教育共同体元素,并且营造教学相长的教与学氛围助推终身学习动机;而针对学习者则提出要强化自我学习的主体

    成人教育 2020年1期2020-02-06

  • 生物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纪念亚历山大·冯·洪堡诞辰250 周年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于1769 年9 月14 日出生于德国,由于他在生态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众多开创性工作,被公认为生物地理学、生态学、近代气候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他的学术思想和著作深深地影响了达尔文、恩斯特·海克尔、梭罗、歌德等。 达尔文在1881 年写给胡克的一封信中称洪堡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旅行科学家”。今年是亚历山大·冯·洪堡诞辰250 周年,许多国家都在举办庆祝和纪念活动。 例如

    武夷科学 2019年1期2019-12-22

  • 洪堡与蔡元培教育理念比较及思考
    谢晨霞摘 要:洪堡与蔡元培分别是德国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改革家,他们都对两国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深地影响了两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笔者分别从大学观、人才培养观、科研观、办学观的角度对洪堡和蔡元培的思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他们的思想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同时又存在一些局限性,通过认识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思想。关键词:洪堡;蔡元培;教育理念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学理论·下 2019年8期2019-09-18

  • 洪堡的普通语言学
    叶水涛威廉·冯·洪堡(1767年—1835年),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是《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1880年,这篇文章以《论语言》为书名作为专著出版。洪堡的著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的语言是怎么起源的?洪堡说:“我只是想把语言的发生比作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美妙的春夜里,一棵大树的花朵一下子全部盛开了,在这以后语言很少再产生新的质料,而只是利用既存的質料运行构造,再构造。”洪堡认为语言是人天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2期2019-06-17

  • 2018年德国“洪堡教授”颁奖仪式在柏林举行
    2018年度“洪堡教授”(Humboldt-Professur)”颁奖仪式及“洪堡教授”设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于2018年5月8日在柏林举行。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长安雅·卡尔利泽克(Anja Karliczek)和洪堡基金会主席汉斯-克里斯蒂安·帕普(Hans-Christian Pape)共同向10位頂尖科学家颁奖。帕普主席表示,“‘洪堡教授给我们的研究和大学带来改变。他们带来了国外的经验,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建立新的跨学科网络。‘洪堡教授也成为创新和跨学科的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7期2018-12-08

  • 洪堡的礼物》中的知识分子的流亡
    975年出版的《洪堡的礼物》就是贝娄描写知识分子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索尔·贝娄通过对两代作家的描述,展示了出现精神危机的当代社会,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洪堡的礼物》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就具有重要研究价值。1 知识分子形象《洪堡的礼物》一书以两位美国作家的生活命运为线索,讨论了当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选择与地位问题。《洪堡的礼物》中,塑造了两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分别是老作家洪堡和新作家西特林。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洪堡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的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6期2018-11-13

  • 达尔文的太阳
    sLyell)和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作为先行者,洪堡对莱尔也影响至深,《地质学原理》一书十几次引用了洪堡的观点。达尔文深受洪堡的《旅行故事》的鼓舞,曾写到这本书"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情。"在剑桥的时候,达尔文曾抄写下《旅行故事》中自己最喜爱的段落,甚至在野外采集植物的路上,大声读给植物学老师亨斯洛和同学听。在达文的眼中,"他[洪堡]就像另一个太阳,照亮我眼前的一切事物。"即使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博物学家,"在英语世界里,洪堡的名字几乎

    生物进化 2018年3期2018-10-22

  • 摇摇摆摆来串门
    利、秘鲁一带)的洪堡企鹅呢,所以才可以在这种温度来你家串门啦。”琪琪有点摸不着头脑,南美洲?企鹅不都生活在南极吗,应该特别怕热才对呀。洪堡企鹅读懂了琪琪眼中的疑惑,它用短短的鳍肢画了个圈,说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事实:“其实南极只有两种企鹅哦,大部分企鹅都生活在温带,我们还有几个亲戚甚至住在热带和亚热带。”琪琪“哇”地惊叹了起来,央求洪堡企鹅详细谈谈。洪堡企鹅侃侃而谈:“目前呢,咱们企鹅家族一共有6个属19种之多,只有帝企鹅和阿德利企鹅生活在南极——就是你们经常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8年6期2018-08-09

  • 洪堡引领我周游世界
    。亚历山大·冯·洪堡和他的三个同伴排成一队,缓慢跋涉前行。没有像样的装备,也没有合适的衣履,这次攀爬充满危险。寒风冻僵他们的手脚,融雪浸透单薄的鞋子,冰晶粘在头发与胡须上。尖利的岩石穿透了鞋底,他们走着走着,血便开始从脚底渗出来。那是1802年6月23日,他们正在攀登钦博拉索山——安第斯山脉中一座美丽的穹顶形死火山,高近21000英尺,位于今天厄瓜多尔的首都 基多市以南100多英里处。钦博拉索山是当时公认的世界最高山峰。也难怪,洪堡一行的搬运工因为恐惧,在

    世界博览 2018年3期2018-06-02

  • 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德]安德烈娅·武尔夫著,边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亚历山大·冯·洪堡是谁?当《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以下简称《创造自然》)一书出现在人们面前时,相信这是多数人问的第一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不仅中国读者,甚至英语世界国家的读者也在问。因为,“今天——至少在英语世界里——洪堡在学术界之外几乎被遗忘了”。曾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赞为“大洪水后真正偉大的人物”,洪堡的创见仍然影

    科学导报 2018年12期2018-05-14

  • 以“洪堡”之名
    尽管如今洪堡的著作躺在圖书馆里积满灰尘,但他的名字却随处可见:流过智利与秘鲁海岸的洪堡寒流(又称秘鲁寒流),墨西哥的洪堡山脉和委内瑞拉的洪堡峰,格陵兰有洪堡海角和洪堡冰川,在中国的北方、南非、新西兰以及南极,也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山脉;300种植物和100多种动物都以“洪堡”命名;多种矿物的名称中也有洪堡的名字,等等。有此殊荣,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盛名,而是他不满足于在书斋中,屡屡远行的结果。1802年6月23日,洪堡和他的伙伴开始攀登钦博拉索山——安第斯山脉中

    科学导报 2018年12期2018-05-14

  • 追寻洪堡的脚踪
    翔实的研究重现了洪堡的探险之旅,也让我们重拾了洪堡富有远见的生态学观点。”《纽约时报》如此评价。洪堡一生有很多经历,科学上贡献也难以计数,不过,本书作者并不想以传统方式为洪堡立传。“这本书的主要论点在于洪堡的整体自然观,并着重强调他受到19世纪初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边和介绍。这本书的前半部分重在洪堡的美洲之行,而后半部分则穿插描写他的后半生及其思想交游所及的人物群像。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就洪堡的具体学说作更多的深入说明,却呈现出19世纪欧洲社会中科学研究

    科学导报 2018年12期2018-05-14

  • “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洪堡站在当时公认的世界最高山峰钦博拉索山巅,满身疲惫地注视着眼前的景象。这里的植被分布带依次层叠:山谷里有棕榈树林和潮湿竹林,色彩鲜艳的兰花攀附在树干上。再往上,洪堡看到针叶树、橡树、赤杨以及成丛的小檗灌木,与他在欧洲森林里见到的十分相似;然后是高山植物,与他在瑞士山中采集的一样;另外还有地衣——这让他想起从极地和芬兰极北端的拉普兰区带回的样本。从未有人用这样的方式看待过植物的分布,不再局限于分类学的狭窄范畴,而是根据所在区域和气候,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

    科学导报 2018年12期2018-05-14

  • 出 逃
    ,正上勤看犯人的洪堡军装湿成了个热水囊,黏糊糊贴在身上,浑身不得劲。正摘瓜的犯人王大旺溜溜跑着递过来块瓜,天太热,管我们又辛苦,败败火吧。沙漠里长出的瓜果就是好,沙瓤、甘甜、水分足,在这酷热闷湿的夏季,简直像美妙诱人的少女让人不能放手。不能吃,从干燥得要冒烟的嗓子里伸出条手帮洪堡抓住了那块瓜。王大旺这个货别看是个犯人,道理还说得蛮正确,自己这些管教每天和他们一起出工,收工,尽管没亲自种,比种了还费神——这些家伙脑子里歪七杂八的念头是常人的多少倍,看他们可不

    雪莲 2017年12期2017-12-13

  • 坚持或背叛:谈《洪堡的礼物》中西特林的选择
    坚持或背叛:谈《洪堡的礼物》中西特林的选择周 旭(大连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作为跨世纪的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了不小贡献。犹太知识分子是其小说中主要人物,他笔下的知识分子是生活中的理想主义者,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流浪者。《洪堡的礼物》是其代表作,通过对西特林的转变反复体现出自我、本我、他我的冲突,系统分析美国社会及文化对其身份建构的内涵,解读作品的独特魅力。索尔贝娄;西特林;精神分析理论索尔贝娄是享誉当代文坛的美国犹太裔作家,他的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4期2017-12-01

  • 德国设立新的马普—洪堡研究奖 吸引国外科研人员
    马普学会和洪堡基金会共同设立新的马普-洪堡研究奖,奖金额为150万欧元。该奖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资助,并将取代原先的马普研究奖。此前洪堡基金会和马普学会每年给两位科研人员颁发马普研究奖。自2018年起,新的马普-洪堡研究奖将颁发给一位来自国外的科研人员,因而将会为德国高校或科研机构吸引杰出的和具有创新力的国际科研人员。获奖人可以在德国灵活安排其科研工作,并构建科研合作网络。新的马普-洪堡研究奖获奖人选首先由马普学会提名委员会提出三位有意在德国机构(高校优先)从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20期2017-11-14

  • 洪堡留下什么礼物?
    十年之后再阅读《洪堡的礼物》,四十五岁的我,觉得特别有感触。因为在今天,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情势改变了。我们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和这本书中的洪堡和西特林所面对的同样的问题。这便是洪堡的礼物《洪堡的礼物》中故事是这样的:查理·西特林在写了一部在百老汇走红的戏,并赚了一大笔钱之后,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芝加哥,那座对贝娄来说象征着物质主义的大城市,它“庞大的外部生活,包含了美国诗歌及内心生活的全部问题”。西特林回到芝加哥是因为他想完成一部巨著——结果他受到离婚妻

    大学生 2017年6期2017-07-07

  • 大清侍卫清福和小洪堡
    签名的底下,是小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用德语写的备忘。字迹潦草且有缺失,殊难完全辨认—Dieses Werk ist mir, am 5ten August a. Jt. 1829, an der chinesischen Dzungarei, auf dem Vorposten Choni[mai]la"chu (Baty) von dem chines. Befehlhaber Tsingfu für

    读书 2017年6期2017-06-06

  • 洪堡的旅行和自然观
    ,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学术圈之外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了——至少在英语世界是这样,但他的思想依然在影响我们的思维。”今天一说到德国人洪堡,许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洪堡大学的创建人、教育改革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至于他的博物学家弟弟亚历山大·冯·洪堡,则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了,虽然亚历山大·冯·洪堡是名字被用于命名其他事物最多的人:智利到秘鲁海岸有洪堡洋流,阿根廷有洪堡镇,巴西有洪堡河,厄瓜多尔有洪堡泉,哥伦比亚有洪堡湾,格陵兰有洪堡冰川,中国北部、南非、新西兰和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40期2016-10-09

  • 洪堡,重塑大学的定义
    洪堡,重塑大学的定义距今206年前,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威廉·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不同于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柏林大学在成立时便确立了教学与科研一体,重点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则,成为世界近代大学的典范。德国历史学家拉普说:“通过洪堡的改革,高等学校获得了基本上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形式和内容。他建立的柏林大学,成为了德国大学的范例。”洪堡在普鲁士王国最艰难的时刻进行大学改革,将其教育理念和科学思想推广至整个德意志地区,对后世的教育者产生了巨大影响。因

    党政论坛 2016年3期2016-09-20

  • 洪堡特语言世界观思想解读
    300000)洪堡特语言世界观思想解读赵慧琳(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00)人类主要运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感受。不同语言能很好地反映不同文化的思维特点。不同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的不同,所具有的思想和感受也必然有所不同,进而不同的思维和感受则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语言世界观, 即研究语言在世界观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洪堡特关于语言世界观的科学阐述和解释, 是其语言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民族

    人间 2016年23期2016-08-29

  • 洪堡的“大学之道”
    ·克罗恩·域外·洪堡的“大学之道”俞可1,弗里德里希·W·克罗恩2(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上海200234;2.美因茨大学教育科学系,德国美因茨55131)威廉·冯·洪堡诞辰250周年纪念在即,盘点其教育遗产,首推其“修身”理想,而非广为全球追捧并复制的柏林大学。作者追溯洪堡的“修身”理想之道统,进而展现洪堡为落实其“修身”理想而擘画的教育改革蓝图,并分析理想从蓝图中剥离之后所遭遇的窘境,最后以德国当今大学开设通识教育为例,剖析洪堡的“修

    复旦教育论坛 2016年6期2016-04-17

  • 洪堡:被遗忘的环保主义之父
    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百年诞辰。那天下午,人们又前往中央公园,参加洪堡雕像的揭幕仪式,公园内遍布彩旗和花环,场面热闹非凡。尽管洪堡本人早已在10年前去世,但他仍然是当时最负盛名的科学家,具有世界性影响,以至于在当天,美国和世界各地均举行了庆祝游行,当时的人们认为,洪堡的知名度仅次于拿破仑,甚至可称为“世界的奇迹”。那么,洪堡究竟是何方神圣?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769年出生在德国普鲁士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但成年后,他抛弃了优越的生活,前往拉丁美洲,进行为期

    环球人文地理 2016年2期2016-03-15

  • 洪堡的礼物》中的身份危机与契约伦理
    430079)《洪堡的礼物》中的身份危机与契约伦理刘兮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洪堡的礼物》充分展示了艺术家洪堡和西特林在物欲横流的美国现代社会中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他们之间深挚的结拜兄弟情谊历经由伦理契约化到契约伦理化的变迁,对契约伦理法则的破坏导致二人的关系由相互的全然信任到背离及至分道扬镳。他们的契约伦理关系经历了缔结—背弃—复归三个阶段,

    华中学术 2016年3期2016-03-15

  • 洪堡,重塑大学的定义
    张雷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原柏林大学)校园。(上)柏林洪堡大学校徽。(下)威廉·冯·洪堡画像。人物简介:威廉·冯·洪堡(1767年—1835年):出生于德国波兹坦,著名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及外交官。1810年以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的身份创立柏林大学,提出“教研合一”的主张,实施教育改革,被称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距今206年前,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司司长威廉·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不同于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柏林大学在成立时便确立了教学与科研一体,重

    环球人物 2016年1期2016-03-07

  • 流亡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与自我重塑 ——贝娄的《洪堡的礼物》评析
    塑 ——贝娄的《洪堡的礼物》评析江 凤索尔·贝娄,1915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小镇拉辛纳,父母都是俄国犹太移民。为逃避反犹太主义的迫害,贝娄幼年时期随父母先是流落至加拿大,然后再移居芝加哥。早年的移民生活为他提供了观察美国民俗和游离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社会群体的生存境遇的机会,犹太移民生活的艰辛带给他对社会与人生更多的思索。正是由于“对当代美国文化进行了富有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贝娄获得了1954年、1965年、1971年的全美图书奖,并在197

    山花 2015年2期2015-04-24

  • 流亡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与自我重塑
    奖的美国作家。《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中期的代表作,于1975年以小说形式出版,并于1981年被译成中文。在这部小说中,贝娄分别描写了两个时代的美国犹太作家查理·西特林和他的恩师洪堡·弗莱谢尔的不同命运。小说以西特林为叙述者,回忆了他在当时美国社会的大半生经历,讲述了他与洪堡、前妻丹尼丝、情人莱娜达、黑手党坎特拜尔、哥哥朱利叶斯、文学代理人萨克斯之间发生的故事。诗人洪堡虽有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华,但却因为执着地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企图以精神文化拯救社会

    山花 2015年4期2015-04-23

  • 基于《论国家的作用》谈洪堡的自由主义国家观
    □万爱雯洪堡是德国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他的自由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国家观念上。在《论国家的作用》这本书中,他围绕个人自由与国家、国家作用与国家、作用方式与国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他对国家改革的思考与认识。为了进一步探讨洪堡的政治思想,对于著作的写作背景做一个简单交代。就洪堡自己来说,出生在贵族家庭的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威廉·冯·洪堡传》中,贝格拉尔称洪堡是“一位贵族少爷”。这样的身份决定了他之后生活的交际圈。在洪堡的学习生涯中,德国早期民主主义者约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1期2015-03-18

  • 洪堡特语言学观的语用学分析
    408100)洪堡特语言学观的语用学分析吴 文(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8100)洪堡特在论述词语的客观性时,把语言本身的对话结构引入其中。这表示在洪堡特的语言学观中,语言并非只是用词语或语句来表象世界,而更是把它们用来作为进行沟通的言说。因此,洪堡特在他的语言哲学论述中已开始显现出了语用学基本理论的雏形。通过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和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理论的对比分析,洪堡特的语言哲学在语用学方面的先见之明得以彰显,但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1-31

  • 德国数据显示中国科研人才水平加速提升
    。出席会议的德国洪堡基金会负责人用最新统计数据说明,中国科研人才的质量近年来在加速提升。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与外联部门负责人梅利希特别指出,1953年建立的洪堡基金会从1979年才开始资助中国学者,一开始,获资助的只有6名中国人。从这个角度看,来自中国的“洪堡学者”人数能到现在的1433人,实在速度惊人。统计还显示,中国受洪堡奖学金资助的研究人员学科分布为,自然科学类占67%,工程类学科占27%,人文社科占6%。洪堡基金会为纪念德国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5期2015-01-01

  • 忘不掉的身份:索尔·贝娄创作的“犹太性” ——以《洪堡的礼物》为例
    太性” ——以《洪堡的礼物》为例黄筱莉(天津外国语大学 比较文学研究所,天津 300204)美国当代作家贝娄虽从不承认自己是“犹裔美国作家”,但这并不妨碍其创作的犹太性,《洪堡的礼物》颇为典型。小说深刻地揭露了犹裔美国作家的身份焦虑以及对美好“家园”的渴望。犹太人“负罪—受难—救赎”的生命历程构成了小说的内在结构,以灵魂不朽解脱死亡重负的核心观念被设定为小说的旨归。在同犹太思想的呼应中,不仅突出了犹太性,更赋予了小说感慨沉郁、荡气回肠的悲剧意蕴和深厚的历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3-29

  • 美国当代文明的一面镜子:《洪堡的礼物》①
    ·贝娄的代表作《洪堡的礼物》也就不可能不打上其时代精神的烙印,这一文学财富也必将成为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畅游其间的心灵保留地。尽管凭借这一部小说不可能完整地反映出这一时代的深刻内涵,但作为一位有志于表现社会历史的作家,贝娄对美国当代文明的思考,令他敏锐地抓住了一个紧迫的时代命题。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思与忧主题上,大都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角度讨论作品中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摧残。本文拟就贝娄渗透在小说中的对西方文明的忧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26

  • 浅析洪堡特汉语语法观与汉语词类问题
    、引言威廉·冯·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是德国杰出的政治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及教育理论家,成就颇丰。洪堡特提出了语言内部形式、相关性原理等概念,具体诠释了语言和民族精神的关系,并对人类的语言类型进行了划分,在诸多方面堪称创举。萨丕尔-沃尔夫假设就可以追溯到洪堡特关于语言和民族精神的见解;生成语言学和认知主义语言学的创立者乔姆斯基也承认受到了洪堡特的语言创造性论断的点拨。可以这样说,洪堡特在

    语文学刊 2014年10期2014-03-12

  • 在探险中“享受”科学
    了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死讯,说他“命丧北美土人之手”。次年6月,普鲁士(德国)的《汉堡通讯》更是言之凿凿:“惊悉著名旅行家洪堡先生不幸罹患黄热病,卒于美洲阿卡普尔科。”其实,此时这位探险家正在美国,享受着国宾级的款待,时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也专门接见了他。一个多月后,1804年8月1日,洪堡和他的搭档邦普兰带着满是草木花卉标本,以及各种矿样和化石的40余箱美洲“土货”,突然现身法国波尔多港,让欧洲学人惊愕不已。他们这次在中、南美洲的旅行考察历时5年之久

    知识就是力量 2014年2期2014-03-03

  • 俄国洪堡特研究
    025)1.引言洪堡特(Гумбольдт,1767 -1835)作为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大师,他关注语言、民族精神、文化、民族心理的相互关系问题,而且倾向心理学与语言学交叉研究。同时,洪堡特对言语与思维的关系、言语内在形式、语言意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洪堡特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的成果,近200年的时间过去了,洪堡特研究依然方兴未艾。目前,当代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哲学、心理学的著作中也经常会提到洪堡特的名字,引用洪堡特的语

    外国语文 2013年1期2013-03-19

  • 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及其在美国现代大学中的改造
    理工学院,澳门)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及其在美国现代大学中的改造朱宇波1谢安邦2(1.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2.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只有在其教养观和科研观中得到原初理解。在洪堡看来,教养不仅意味着精神力量的唤醒与发展,而且意味着道德的完善;科学必须是纯科学,纯科学就是哲学;在纯科学知识的发现中,不仅要求自由,也确证自由。洪堡原则推动了美国大学现代化运动,但当洪堡原则和美国传统相结合时,其原有的内

    教师教育研究 2012年2期2012-04-18

  • 洪堡公司再次向马来西亚供应辊磨
    洪堡公司再次向马来西亚供应辊磨2012年3月,KHD洪堡国际公司签定了一项总承包合同,承接马来西亚YTL集团下属的Straits水泥厂5000t/d水泥生产线的建造。Gebr Pfeiffer SE公司获得向KHD公司供应生料和煤粉辊磨。1997年YTL集团的第一座水泥厂是由KHD公司供货。MPS4750B型生料辊磨的设计产量为300 t/h、生料细度R90 μm12%。MPS2800B K煤粉辊磨的产能为35t/h。

    水泥技术 2012年6期2012-04-13

  • 语言是一种世界观 ——洪堡特的语言观反思
    一种世界观 ——洪堡特的语言观反思李会民(河南科技学院,新乡 453000)洪堡特的思想是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激烈碰撞的产物,它推动了德国哲学的语言转向。他的思想中不仅体现出语言工具论向语言本体论转变的趋势,也预示了语言研究方法从描写向解释的倾斜。同时,洪堡特的思想不仅为英美分析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也为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奠定了哲学基础。本文立足洪堡特的语言观,探讨以人为本的语言哲学研究对主流哲学的颠覆性,揭示语言工具论向语言本体论转变的过程,尝试将英美分析

    外语学刊 2012年5期2012-03-19

  • 生存本质与诗人之死——从《晃来晃去的人》到《洪堡的礼物》看贝娄思想的积淀与突破
    国国家图书奖,《洪堡的礼物》(1975)荣获普利策文学奖。贝娄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洪堡的礼物》发表后第二年(1976)贝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从《晃来晃去的人》(第一部小说,1944)到《洪堡的礼物》的长篇小说创作,发掘《洪堡的礼物》一书中贝娄创作思想的沿袭与积淀,并通过《洪堡的礼物》中诗人之死的批判分析窥探其思想的突破。一《洪堡的礼物》无论从主人公西特林的形象塑造还是多元主题思想的展现上,都带有前几部作品的烙印。从

    名作欣赏 2011年29期2011-08-15

  • 寂寞与自由:高等教育应当坚守的两项原则 ——重温洪堡大学思想的启示
    项原则 ——重温洪堡大学思想的启示陈 啸1万晓花2(1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柏林大学的改革是以洪堡为代表的德国知识分子展开的。洪堡改革中提出的大学的任务、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特别是大学应坚守的寂寞与自由的两项原则,不仅使柏林大学焕发了新的活力,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大学的发展,对后世的高等教育影响极大。重温洪堡的大学思想,深刻探析洪堡大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内涵实质等,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5期2011-08-15

  • 一件珍贵的精神礼物——论《洪堡的礼物》中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
    著名的小说家,《洪堡的礼物》出版于1975年,该小说获得了次年的普利策文学奖,并被评论界视为是贝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以两代作家洪堡和查理·西特林的思想与命运为中心线索。洪堡虽然早年成名,但后来却每况愈下,贫穷潦倒,最后死在纽约的一家下等客栈里;而他的学生西特林却如日中天,成名后金钱、美女等各种诱惑接踵而来,在物质社会的影响下并很快形成了势利、自私的阴暗心理。然而,作为一位自觉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贝娄没有让小说主人公西特林沉沦下去,而是通过精神导师洪

    名作欣赏 2010年24期2010-08-15

  • 洪堡特的翻译观及其对典籍英译的启示
    430070]洪堡特的翻译观及其对典籍英译的启示□覃江华 曾文华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 430070]洪堡特认为:原作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辩证的;针对不同的受众和翻译目的,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要充分发掘译入语的潜能;典籍翻译的首要标准是“简单忠实”,最高目标是让读者领略到一丝异国情调;多译本并存是必要的,因为翻译是同样精神的不同影像,每种译文只是传达了能把握住和能再现出的那部分精神。洪堡特的这些思想对汉语典籍英译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都有重要启示。洪堡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4期2010-04-03

  • 对抗、异化与妥协
    索尔·贝娄小说《洪堡的礼物》中主人公的性格,揭示了在后现代社会下人物的对抗、异化与妥协。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洪堡的礼物》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对象,小说以现代都市为背景,通过对两代作家命运的描写,揭露了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压迫和摧残以及当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小说“旨在揭示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异化和自我迷失”(菲利普·罗斯,2001:96)。从他的整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09年9期2009-12-10

  • 英国纽曼与德国洪堡的大学理念比较
    树[摘要]纽曼与洪堡是国内外教育界所热衷讨论的两大教育家,其大学理念对19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两位教育家大学理念的比较,看两种大学理论对当今高等教育启示。[关键词]纽曼;洪堡;大学理念[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4—0110—02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以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摆脱了以往人们的

    理论观察 2009年4期2009-09-15

  • 洪堡的礼物》与莎士比亚戏剧的互文性
    现在他的代表作《洪堡的礼物》中。在这部作品中,来自莎士比亚的存在和所指显示了其独特的意义。一.《洪堡的礼物》与《麦克白》的互文性来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的引文曾四次出现在小说《洪堡的礼物》的关键地方。第一次引用是在洪堡梦想着借助史蒂文森的总统竞选的成功而一跃成为美国的歌德的时候。西特林去看他时,他春风得意地引用了《麦克白》第一幕第六场中,邓肯在麦克白城堡前所说的话,“这座城堡的处所何等壮美,苍天的气息令人心醉”[3]。此句话与小说的情节可谓是丝丝入扣,在莎剧

    文学教育 2009年12期2009-04-13

  • 亚历山大·洪堡——“歌德时代”的一颗明星
    星中,有一对就是洪堡兄弟。这里介绍弟弟亚历山大·洪堡(Alexandervon Humboldt,一七六九——一八五九),倒不仅仅因为他诞生和逝世逢十的纪念日刚刚过去不久,主要还考虑他在中国介绍得少一些,因而常常被人与他哥哥威廉·洪堡(WilhelmvonHumboldt,一七六七——一八三五)混为一谈。他哥哥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民主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不过若以博学多才和对后世影响之深广论,恐怕弟弟还有过之。亚历山大·洪堡

    读书 1990年3期199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