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质

  • 深部脑电刺激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改善与黑质纹状体不同亚区的相关性
    统退行性疾病,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及功能异常密切相关[1-2]。靶向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深部脑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可影响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通路,为当前改善PD患者运动症状的有效手段[3-5]。作为非侵入性影像技术,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 DAT)PET脑显像可用于观测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密度及功能,现已广泛用于评估PD多巴胺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10期2023-10-31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ESM-1 和YKL-40 水平、黑质强回声面积与强度变化及其诊断效能
    性疾病,由机体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及路易小体形成病变导致,主要表现为震颤、动作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1]。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帕金森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2]。然而帕金森病早期临床特征不具有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当发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患者机体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已减少一半,治疗难度增大[3]。经颅超声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操作简单的检查手段,可以观察脑的实质结构,为诊断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4],但因患者个体差异以

    山东医药 2023年27期2023-10-18

  • 黑质区过表达TFEB对C57/BL6小鼠运动功能影响
    注射至实验组小鼠黑质区,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空载腺相关病毒(AAV-mCherry)。4周后,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小鼠黑质区是否高表达TFEB,利用旷场、转棒和爬杆实验评估高表达TFEB小鼠的运动功能变化。结果脑立体定位注射腺相关病毒4周后,可检测到小鼠黑质区高表达TFEB。旷场实验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6,P0.05)。转棒实验显示,两组小鼠运动疲劳状态差异无显著性(t=1.017,P>0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3期2023-08-26

  • 黑质高回声与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substantia nigra,SN)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此病病程长,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单一,只能以缓解症状为主,且中后期易出现运动并发症,治疗困难;到了后期,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会变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需要尽早诊断及干预。自经颅黑质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能观察到PD 患者的黑质回声增强首次被提出后,有大量研究证明TCS 对PD 有较高的辅助诊断及鉴别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5期2023-08-19

  • 磷酸化GluN2B亚基在α-syn A53T转基因小鼠黑质中的表达变化
    基因模型小鼠中脑黑质(SN)区磷酸化GluN2B(p-GluN2B)亚基的蛋白含量变化。方法 实验所用动物为12~15月龄α-突触核蛋白(α-syn)A53T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WT)小鼠。利用开放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行为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SN区p-GluN2B及磷酸化α-syn(pS129 α-syn)蛋白表达。结果 与WT小鼠相比,α-syn A53T转基因小鼠旷场总运动距离减少(t=2.920,P<0.05),平均运动速度减慢(t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5期2022-11-16

  • 和厚朴酚通过调节自噬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及机制*
    经病理学特征为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1-2]。近年来,帕金森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目前的治疗手段只能部分缓解疾病症状,缺乏足够有效、成熟的药物阻止或逆转帕金森病情进展[3]。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减少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仍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重要挑战。和厚朴酚是中药厚朴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重效用[4]。研究发现,和厚朴酚能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具有发展为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的潜力[5]。相关研究发现,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自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01

  • 颅脑超声在诊断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主要的病理改变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Lewy小体形成,临床表现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特征[1],目前临床上尚无经过验证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志物,而对于影像学方法,如MRI、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虽然对帕金森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因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且早期诊断价值不大,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故经颅脑多普勒超声成为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2-3]。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中脑区黑质的超声影像表现,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6期2022-09-16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
    年龄呈现正相关,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是PD 患者的主要病理改变,病因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PD 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所处的环境、遗传、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1]。有研究[2]发现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铁在脑及基底节区沉积,产生氧化应激反应释放有毒的自由基,诱发神经细胞凋亡,引起PD。磁敏感加权成像可检测颅内不同部位脑组织的铁沉积量,为帕金森的诊断提供依据[3],本文旨在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PD 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现报告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3期2022-07-29

  • 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作用
    碍为症状特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纹状体内多巴胺严重减少为病理学特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1-2]。研 究[3]显 示:泛 素-蛋 白酶 体 系 统 受 损 与P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中重要的非溶酶体蛋白质降解系统,参与细胞中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4]。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和包涵体形成,类似于PD的病理特征,但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5-6]。早期研究[7-9]显示:氧化损伤可能是导致PD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3期2022-06-18

  • 中脑黑质回声应用于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此时患者体内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已减少50%以上,治疗难度较高[4],生活质量已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利用影像手段为PD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来阻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以延缓该疾病的进展。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国外相关研究发现,90%的PD患者都能检测出脑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异常高信号,而国内关于TCS的相关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4期2022-05-08

  • 基于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黄芩素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及对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①
    主要病理变化为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路易小体形成、纹状体多巴胺分泌减少[3]。因此,研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保护PD 神经元、减少多巴胺神经元丢失,从而缓解疾病进程具有广阔前景。黄芩素(baicalein,BA)提取自中草药黄芩的根部,可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改善纤溶系统功能,杀灭病原菌。近年来研究发现,BA 同时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可减少6-羟多巴胺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及β淀粉样肽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4-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3-22

  • 磁敏感成像定量参数与帕金森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准确测量PD患者黑质和红核铁含量的变化,为PD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一定根据[5]。本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尝试进一步探究定量磁敏感成像测量黑质、红核磁敏感值与PD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旨在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PD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4.05±4.8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88±1.21)年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2期2022-03-21

  • 经颅超声检查黑质强回声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价值
    生活质量[5]。黑质强回声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联是在1995年首次由Becker等[6]提出后逐步被探索及认识,2013年欧洲神经科学联盟(EFNS)帕金森病诊断指南已将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作为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A级推荐证据[7],我国2016年最新出版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8]中已将黑质超声作为诊断帕金森病的重要辅助检测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TCS对帕金森病病人黑质强回声的筛查,分析年龄、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3期2022-02-16

  • 磁共振成像对帕金森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者中脑核团体积,黑质相位值,脑铁沉积异常分布,白质束的完整性,以及其他功能和结构异常,有研究显示在PD的早期阶段就对PD患者采取干预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寻找到旨在延迟或预防进展的疾病修饰疗法可能是目前治疗PD最有益的方法[4]。但目前临床上确诊的PD患者多数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即临床阶段),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因此在PD发展到晚期之前就将其诊断明确,为适合人群提供早期疾病修饰疗法,将使PD的治疗向前迈进一大步[4-5]。本文对近年来报道较

    临床荟萃 2021年5期2021-12-24

  • 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面部表情僵硬等,黑质及苍白球等富含黑色素的神经元缺失是PD典型的病理特征[1]。临床针对PD的诊断多依据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因此探索PD 早期更加敏感的诊断方法至关重要。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可对活体内组织细胞化学成分、代谢状况进行测定评估,量化脑组织中NAA、Cho、Cr等代谢物[2-3]。当发生PD后,患者会出现苍白球及黑质神经纤维位点神经元丢失,引发能量代谢发生变化,因此,1H-MRS技术对于P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3期2021-12-23

  • 侧脑室注射α-突触核蛋白对黑质和纹状体单胺氧化酶B表达的影响
    -syn)对小鼠黑质和纹状体区单胺氧化酶B(MAO-B)蛋白表达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以及0.04、0.20和2.00 ng的α-syn组,给予侧脑室连续注射生理盐水或α-syn共7 d,采用转棒实验检测小鼠运动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黑质和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TH)和MAO-B蛋白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0.20和2.00 ng的α-syn组小鼠在转棒上运动时间明显缩短(F=4.877,P0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5期2021-11-17

  • A53T转基因小鼠黑质Kv4.3 A型钾通道的表达改变
    53T转基因小鼠黑质区Kv4.3 A型钾通道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不同月龄A53T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WT)对照小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黑质区Kv4.3以及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表达。结果 3月龄的A53T转基因小鼠Kv4.3及TH蛋白的表达与WT小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5月龄的A53T转基因小鼠Kv4.3蛋白表达较WT小鼠升高(t=3.202,P[关键词]钾通道,电压门控;黑质;α突触核蛋白;小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2期2021-07-08

  • GHSR1a敲除对小鼠黑质区GABA信号传递影响
    )基因敲除对小鼠黑质区γ-氨基丁酸(GABA)信号传递的影响。方法 取3只GHSR1a敲除(Ghsr-/-)小鼠和3只同窝野生型(WT)小鼠的黑质区,应用转录组学测序(RNA-seq)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通过KEGG富集分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信号通路的变化,以及对GABA信号传递的影响。结果 与WT组相比,Ghsr-/-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上的12个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其中γ-氨基丁酸受体α2(Gabra2)和γ-氨基丁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2期2021-07-08

  • 经颅彩色超声参数在帕金森病诊断中应用价值
    D表现后,患者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已经减少一半以上,此时治疗难度较高[2-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S)技术已广泛用于诊断常规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狭窄和动静脉畸形[4]。近年来,TCS技术已逐渐在临床上用于诊断PD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5]。有研究表明,黑质强回声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且与患者的病情持续时间、年龄存在一定的关联[6]。在发病早期,黑质表现出强回声则提示为原发性PD;若表现为黑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1期2021-01-29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与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图,选取丘脑、黑质、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感兴趣区(ROI),基于3D-T1WI-FFE及解剖学手工绘制ROI,测量各ROI的FA、ADC值,测量3次取均值,双侧ROI取均值。2 结 果2.1 两组FA值比较 观察组丘脑、黑质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FA值比较2.2 两组ADC值比较 两组丘脑、黑质、脑桥、小脑上脚及中脚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ADC值比较2.3 丘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0期2020-12-21

  • MR 定量磁化率成像在帕金森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对PD 患者中脑黑质的铁沉积情况进行研究[1],但关于PD 患者中脑红核铁沉积情况及其对PD 的诊断价值仍缺少研究。本研究采用QSM 技术评估PD 患者中脑黑质及红核磁化率的变化情况,明确其对PD 诊断、病程、分级及患者临床症状等评估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诊断为PD 的患者39 例(PD 组),其中男性17 例、女性22 例,年龄47~80(65.44±9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0年7期2020-12-02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苍白球(GP)、黑质(SN)等含有黑色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其原因可能与PD 病程中能量代谢受损以及谷氨酸能神经传递改变有关[2]。近年来,PD 早期诊断标准仍有争议,临床通常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3]、改良的HY 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4]来评估PD 患者的疾病进展和认知障碍。但这些方法缺乏客观性,迫切需要一种客观的成像技术来早期诊断PD,以尽早进行干预。质子磁共振波谱(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交通医学 2020年4期2020-09-05

  • 经颅黑质超声、非运动症状评估联合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水平的发展,经颅黑质超声、心脏间碘苄胍闪烁法、嗅觉检测和量表评估也有助于帕金森病的诊断[4]。而如果可以早期诊断病情,可以及时给予患者治疗,因此找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的临床标志物至关重要。且经颅黑质超声和非运动症状评估均可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但是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明确[5]。本次研究以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经颅黑质超声、非运动症状评估联合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为目的开展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2020-09-04

  • 帕金森病黑质高回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者的TCS上发现黑质回声信号的改变,随后有研究表明黑质高回声对PD具有诊断作用,且敏感性高[3]。近几年TCS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且有较多相关报道。2016 年我国将黑质高回声纳入PD诊断指南[4]。但是黑质高回声与PD具体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黑质高回声与PD临床特点的相关性,以期寻找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PD患者200例,其中22例因颞窗穿透性差未完成TC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8-28

  • 核酸内切酶G在帕金森病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olt)检测大鼠黑质线粒体内和细胞核内Endo-G的表达 术后第四周,将大鼠断颈处死,迅速取出大脑并分离出左、右侧黑质,用线粒体蛋白提取试剂盒(ab-110169,abcom)提取大鼠黑质线粒体蛋白,用细胞核蛋白提取试剂盒(Pierce 78833,Thermor)提取大鼠黑质细胞核蛋白。采用BCA蛋白定量法对提取的黑质线粒体蛋白和细胞核蛋白进行定量,取10 μg蛋白变性后经12% SDS-PAGE电泳,再将蛋白转至0.22 μm PVDF膜上,经5% B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6-12

  • 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对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区DAT蛋白表达的影响
    酐铁对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1 d离乳Wistar大鼠分别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10 mg/d)和生理盐水,1周注射3次。1周后取大鼠嗅球、黑质和纹状体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脑区DA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注射右旋糖酐铁大鼠嗅球中DAT蛋白表达出现显著降低(t=5.418,P0.05)。结论 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1周后引起大鼠嗅球中DAT蛋白表达的显著下降。[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2020-06-08

  • 中脑黑质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相关研究
    提要:通过对中脑黑质改变的检出,已逐渐成为诊断帕金森病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对中脑黑质的检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基于黑质的神经黑色素的丢失和铁质的异常沉积,主要包括神经黑色素敏感成像(NM-MRI)、常规轴位T2加权成像(T2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磁敏感图(QSM)、经颅超声黑质检查(TCS)等,本文将介绍上述的检查方法对帕金森病的诊断、探讨与疾病的相关程度的分析,以及在帕金森相关疾病鉴别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期2020-01-19

  • 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中使用超声检测出黑质回声异常增强后,黑质超声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种族差异、样本量和超声设备的多样性,黑质超声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差异很大。本研究观察了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在PD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了黑质回声强度与PD临床特征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D患者109例、ET患者47例,分别记为PD组、ET组。PD组纳入标准:①符合2015年MDS版PD诊断标准;

    山东医药 2020年21期2020-01-01

  • 米诺环素对黑质急性炎症的保护作用及与自噬相关性研究
    同病理生理机制。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是脑内其他部位的4.5倍,因此该部位对炎症刺激更为敏感,一旦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呈慢性、持续性状态,就会分泌出大量的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β)、一氧化氮(NO)等,最终导致该部位多巴胺神经元细胞严重受损甚至死亡[1]。受伤的神经元细胞同时还生成一些物质,如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2],其病理性蓄积的发生早于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而细胞自噬功能障碍是导致α-sy

    实用老年医学 2019年11期2019-11-27

  • 黑质过表达α-突触核蛋白对小鼠运动行为的影响
    要] 目的 研究黑质(SN)区过表达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小鼠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0只9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小鼠SN区双侧注射200 nL腺相关病毒(AAV)2/9-α-syn,对照组小鼠SN区注射等量的AAV2/9-EGFP。病毒注射4周后,采用爬杆实验和转棒实验观察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SN区α-syn表达明显增加(t=2.803,P结论SN区过表达α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1期2019-09-10

  • 脑梗死后继发中脑黑质变性的MRI诊断
    变性[1]。中脑黑质变性是由纹状体梗死导致的,此种类型的变性可通过MRI进行准确评价[2]。继发性中脑黑质变性在动物实验中已被证实,但是在人类脑梗死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作者对脑梗死后继发中脑黑质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疾病病因、血管阻塞的部位、脑梗死部位及黑质变性出现的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丹阳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9例脑梗死后继发中脑黑质变性患者,男8例,女11例,年龄53~8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6期2019-01-25

  • 磁共振成像辅助帕金森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阶段主要根据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丢失确定。氧化应激可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而铁正是这些自由基的产物。PD患者黑质中铁的水平比正常人高35%,呈病理性沉积[1]。由于铁的顺磁效应可缩短T2弛豫时间,在T2加权像(T2W1)上铁浓度高的区域可以清晰的以低信号(黑影)显示出来[2-3]。因此在T2加权成像上可观察到PD患者黑质形态学的改变。本研究采用1.5T MRI的T2加权成像对PD患者和正常人SNc的宽度、中脑直径、SNc宽度与中脑直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1期2019-01-19

  • 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的临床效果分析
    病变,主要特点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1]。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若仅依靠临床表现和一般病史资料难以确诊。但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再进行诊断,患者体内的黑质多巴胺已缺失大半,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故早期诊断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尤为重要。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穿透完整的颅骨,对脑组织、颅内血管的声像图进行显示[2]。故笔者探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早期诊断帕金森病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6月至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5期2019-01-08

  • 经颅超声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森病;经颅超声;黑质;诊断;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6(c)-0028-04[Abstract] 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a common degenerative disorder of the nervous system in middle-aged and old people. The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e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8期2018-09-26

  • 帕金森病的血红蛋白变化特点和经颅超声特征
    常见于中老年的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变化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700/10万,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医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病理研究发现P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内铁代谢障碍,存在铁的异常沉积,以黑质最为明显,而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可以发现黑质的强回声信号[2]。PD的病理变化要早于运动症状很多年,有研究表明在显著的神经变性之前进行治疗可能保护神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8期2018-09-11

  • 经颅黑质超声及非运动症状评估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闪烁显像法和经颅黑质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等[1-5]。基于“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寻找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便可操作的“临床标志物”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指出,经颅黑质超声和非运动症状量表评估可应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6-10]。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颅黑质超声和非运动症状量表评估以及二者联合诊断帕金森病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15-01—2017-12就诊于南京脑科医院的早期帕金森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4期2018-09-03

  • 经颅多普勒超声黑质检测对帕金森病的诊断意义
    1-2],但超声黑质改变与帕金森病的病程、运动症状是否存在关系尚存在争议[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TCS对PD的诊断价值,TCS黑质改变与帕金森病患者年龄、病程及运动症状程度之间是否存在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Hoehn &Yahr分级、分组2013年6月-2015年3月连续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的70例帕金森病患者,以上患者的诊断均由神经内科医生根据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临床诊断标准提出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作出诊断,患者均排除有脑血管病、中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年4期2018-08-31

  • Ghrelin抑制A型钾通道电流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电流增强正常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方法[HTSS]应用出生15~20 d的C57BL/6小鼠制备脑片,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ghrelin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及A型钾通道电流幅度的影响。结果[HTSS]小鼠黑质脑片灌流100 nmol/L ghrelin,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明显升高(n=5,t=3.55,P结论[HTSS]Ghrelin能够提高正常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兴奋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型钾通道电流实现的。[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2期2018-07-12

  • 经颅脑超声对多系统萎缩及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PD组黑质强回声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组黑质强回声面积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SA-P型患者豆状核异常高回声比例高于MSA-C组、PD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超声可为PD及MSA等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鉴别提供帮助,豆状核异常强回声的引入,增大了经颅超声对于鉴别PD患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意义。经颅脑超声;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鉴别诊断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4期2018-01-04

  • 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述·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郭方亮 李涛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缓慢变性丢失是其特征性的病理变化。理论上黑质的病理学改变会在磁共振成像上产生不同的变化,但目前帕金森病尚未引入磁共振成像改变作为诊断依据,随着影像学和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能发现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部宽度、黑质体积、黑质信号、黑质磁化传递率、黑质各向异性值以及黑质能量代谢的改变,本研究从黑质解剖结构特征和帕金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1期2017-01-11

  • 丁基苯酞对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及TH、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金森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及TH、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耿海威1, 马丽丽1, 王欲立2, 杨 洋2, 王占友3, 聂莹雪4目的 研究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由MPTP诱导的C57BL/6小鼠帕金森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及TH、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MPTP组,NBP治疗组。MPTP腹腔注射法制备帕金森模型,免疫组织化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3期2016-12-19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帕金森病脑核团铁含量的定量研究
    团苍白球、壳核、黑质相位值,并将获取的研究对象核团相位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D组黑质相位值平均值最小(R,2034.84;L,2030.55)。PD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苍白球(P=0.018)、黑质相位值(P=0.008)和左侧苍白球(P=0.040)、黑质相位值(P=0.000)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D组右侧苍白球与右侧黑质(P=0.000)、右侧壳核与右侧黑质(P=0.000)、左侧壳核与左侧黑质(P=0.000

    磁共振成像 2016年9期2016-10-21

  • 3种不同脑区定点注射6-OHDA单侧损伤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0):纹状体组、黑质组、黑质+中脑腹侧被盖区组。根据脑立体定位图谱,将微量6-OHDA单点定位注入大鼠中脑黑质区、纹状体区和双点定位注入黑质区与中脑腹侧被盖区。观察阿朴吗啡诱发大鼠旋转行为,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黑质区酪氨酸(tyrosine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数目,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ihydroxy-phenyl acetic acid,DOPAC)和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09-02

  • 黑质FA值对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成林 向先俊]黑质FA值对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陈文鑫邓远飞吴学良邹社昌张丹霓刘国江黄妙珊王成林向先俊515300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陈文鑫吴学良邹社昌张丹霓刘国江黄妙珊];518000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特诊老年科[邓远飞(通信作者),影像科[王成林向先俊]【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黑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特点。方法对PD患者单侧症状组10例,PD双侧症状组20例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TI扫描,描绘并测量黑质头部(S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2期2016-05-26

  • 3.0 T MR非高分辨 ESWAN上黑质“燕尾征”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
    辨 ESWAN上黑质“燕尾征”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刘太元,白岩,马潇越,马伦,史大鹏,窦社伟,王梅云*目的 应用3.0 T磁共振常规多回波采集T2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nhanced gradient echo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 ESWAN)观察黑质核团1的存在与否在诊断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PD病人和年龄相匹配的364例对照组病人的ESW

    磁共振成像 2016年4期2016-04-17

  •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帕金森病患者黑质铁含量▲
    检测帕金森病患者黑质铁含量▲任延德1,2龙莉玲1李向荣1秦宇虹1李春燕1戴 旖1蒋牧良1叶 伟1(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宁市 530021,E-mail: lxr99@sina.com;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青岛市 266003)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黑质铁含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PD患者(PD组)和41例健康人(对照组)均行SWI检查,选取相位图进行数据分析,背侧及腹侧黑质各选取3个等大圆形感

    广西医学 2016年6期2016-02-17

  • 同时应用DTI与ESWAN两种新技术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够实现无创性监测黑质致密部的病理变化,但目前同时应用这两种新技术对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同时应用DTI及ESWAN两种新技术,尝试对黑质致密部细化测量,探讨FA值及T2*值对早期帕金森病诊断的的价值。1 资料与仪器1.1一般资料早期帕金森组:早期帕金森患者20例(Hoehn&Yah分期Ⅰ-Ⅱ期,无服用抗帕金森用药病史),男9例,女11例;正常对照组:正常体检者28例,男、女各14例。两组年龄范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11-28

  • 原发性单侧症状帕金森病患者脑黑质DTI和SWI的特点及其预后评估价值
    状帕金森病患者脑黑质DTI和SWI的特点及其预后评估价值舒红格1, 胡军武1△, 朱元清2, 王秋霞1, 李 丽1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武汉 430030 2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荆州 433300目的 研究原发性单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脑黑质的DTI及SWI特点,探讨PD的亚临床期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功能磁共振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10例原发单侧症状PD患者为PD组,并将导致其出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3期2015-06-05

  • 帕金森病患者与特发性震颤患者黑质经颅超声检测指标的比较
    病理学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退变[1]。Becker等[2]最先提出了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uplex sonography,TCD)可以检测到PD患者黑质部位的强回声。随后Berg等[3]研究提出黑质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诊断PD的灵敏度可达91%。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有相当一部分震颤患者临床表现有姿势性震颤和混杂静止性震颤,很难鉴别是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9期2015-04-28

  • 黑质致密部FA值和T2*值对诊断早期帕金森病的比较研究
    中枢神经影像学·黑质致密部FA值和T2*值对诊断早期帕金森病的比较研究陈燕生, 方元, 史文宗, 刘德丰, 吴爽, 杜丹, 刘兰祥目的:对早期帕金森病(PD)黑质致密部FA值及T2*值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早期PD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0例早期PD患者及2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ESWAN)及T2WI序列扫描;以T2WI为参考图像,手工勾勒黑质致密部各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D

    放射学实践 2014年2期2014-07-25

  • 内源性硫化氢在大鼠黑质氧化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
    源性硫化氢在大鼠黑质氧化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许 岩1马 娜2刘 博3王晶莹1廖文辉3汪 胜2王金全2孟金兰21.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外三科,广东广州 510315;2.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生理学系,广东广州 510006;3.广东药学院药物制剂系,广东广州 510080目的 观察大鼠黑质氧化损伤后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变化及其作用。 方法 将SD雄性大鼠单侧黑质内微量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36期2014-01-25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修复作用
    F,观察其对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修复作用。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模型的制备 健康雄性SD70大鼠,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常规饲养,自由进食水。2%戊巴比妥钠(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固定于立体定向仪。以前囟为标准参考点,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右侧前脑内侧束(MFB,A/P:- 3.6 mm;L:+2.0 mm;V:- 9.0 mm)及腹侧被盖区(VTA,A/P:-6.0 mm;L:+0.5 mm;

    山东医药 2014年34期2014-01-21

  • 帕金森病的MRI研究应用进展
    (PD)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黑质纹状体通路退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态异常等为典型临床表现。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据文献报道[1-2],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丢失达50%以上时才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因此探索一种能早期监测PD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对帕金森病进行提前干预是非常必要的。PD的MRI形态学研究PD病理改变主要是黑质(致密部最为明显)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死亡,以及铁在黑质

    放射学实践 2013年2期2013-04-18

  • 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表现与意义
    体梗死后病灶同侧黑质也会发生神经元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继发性损害已在动物实验、尸体解剖和神经影像学中得到证实[1-4]。然而,应用常规磁共振(con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纹状体梗死患者活体内检测及观察黑质继发性损害,依然是临床上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观察MRI检测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敏感性及其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临床上对这一现象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患者的入选标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年7期2012-05-25

  • 黑质自身抗体在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
    se,PD)是以黑质致密带腹外侧部(area 9,A 9)多巴胺神经元损害最重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其腹内侧部(area 10,A 10)多巴胺神经元损害程度较轻。目前用于解释选择性的多巴胺神经元损害的学说有氧化应激学说、兴奋性毒性学说、钙的细胞毒作用学说以及A 9区特异蛋白的表达等。近些年来,与特异性损害相关的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PD发病中的研究屡有报道。研究认为,外周血及脑脊液内存在抗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自身抗体[1-3],参与PD的发病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