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药

  • 镇静催眠药,天使还是魔鬼
    失眠问题,镇静催眠药应运而生。镇静催眠药根据其对γ- 氨基丁酸受体(GABA)激动的选择性,分为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就是大家熟悉的“安定类药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长效、中效、短效三种类型。长效的有地西泮(安定)、氟西泮、氯硝西泮(氯硝安定)、硝西泮等;中效的有劳拉西泮、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等;短效的有三唑仑、咪达唑仑等,用于抗焦虑及镇静催眠,同时具有抗惊厥、松弛中枢神经和肌肉的作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第三代新

    大众健康 2023年6期2023-06-07

  • 门诊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等[5]。镇静催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的治疗[6-7],但由于老年人药物代谢缓慢、肝肾功能减退以及镇静催眠药的特殊性,易发生过度镇静、眩晕、乏力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跌倒和交通意外的风险[8],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能有效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药物成瘾的风险[9-10]。研究表明社区老年人存在睡眠药物知识缺乏、自我药疗行为、多重用药等情况[11-12]。因此了解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门诊老年失眠患者使用镇静催眠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期2023-05-17

  •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睡眠现况及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调查
    (尼古丁或镇静催眠药滥用/依赖除外);(2)严重躯体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3)因任何原因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1.2 方法 本次研究以横断面调查方式调查2019 年8 月-2022 年4 月在北京市通州区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通过自制临床调查表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饮酒等,以及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的收集。详细采集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4期2023-03-05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镇静催眠药成瘾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0170)镇静催眠药能促进患者睡眠,但滥用成瘾可导致机体出现认知损伤,如抑制控制能力下降、执行功能弱化等,存在强烈而难以忍受的对药物的渴求感,停药会出现焦虑、情绪抑郁、睡眠混乱等戒断反应[1],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因此对于成瘾患者的护理要求较高[2]。常规护理只是进行简单健康指导,护理方法较单一,导致护理质量不佳[3]。系统化护理干预要求全面地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身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再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加以健康宣教,可进一步提升遵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1期2022-12-27

  • 安眠药的优缺点,你掌握了吗
    面也可称为镇静催眠药。按照是否需要处方购买,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安眠药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其他类。其中第一代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因有诸多缺点,如剂量过大会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服用后次日会产生头晕、困倦、精神不振、定向障碍等“宿醉”效应,目前临床上已不作为镇静催眠药应用,仅用于抗惊厥、抗癫痫等方面。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苯二氮卓类和其他类镇静催眠药。地西泮:苯二氮卓类药物中的典型代表药物。地西泮的优点是口服吸收快且完全,使用方便。苯二

    大众健康 2021年3期2021-03-10

  • 镇静催眠药物滥用及干预方式的研究进展
    00030镇静催眠药广泛应用于失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与氯丙嗪、巴比妥类药物等比较,镇静催眠药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特点,是目前失眠、焦虑、癫痫、酒精依赖戒断症状治疗的主要用药。对重性精神疾病及某些躯体疾病而言,镇静催眠药也是改善失眠、焦虑、激越等症状的重要辅助用药[1]。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加,导致失眠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在中国人群约占15%[2];有调查[3]显示中国有接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1期2021-01-05

  • 镇静催眠药合理使用专家意见
    雅二医院)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抗癫痫及肌肉松弛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是目前全球处方最多的药物品种之一。但临床医师在处方该类药物时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本文试图阐述如何平衡镇静催眠药使用的利与弊,希望为临床医师合理、辩证使用镇静催眠药提供参考。1 镇静催眠药的临床使用现状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地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为代表的苯二氮䓬类药物(benz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年2期2021-01-04

  • 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急救治疗和护理
    镇静催眠药中毒是指过量使用镇静催眠药导致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发生镇静催眠药中毒多数因误服(中老年人常见)、有意自杀或投药过量引起。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症状因药物的种类、剂量、作用时间、是否空腹以及个体体质差异等而异。镇静催眠药中毒的临床症状镇静催眠药中毒临床症状有嗜睡、呼吸减慢或不规则、皮肤湿冷、尿少、血压下降、意识恍惚甚至昏迷等,危害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溶血、便秘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具体表现是:①神经系统症状有嗜睡、意识恍惚甚至昏迷、言

    中老年保健 2020年2期2020-12-04

  • 如何使用镇静催眠药
    应治疗,而镇静催眠药在失眠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镇静催眠药有哪些苯二氮 类:分为中效和长效。中效包含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长效包含地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新型非苯二氮 类: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抗抑郁药:曲唑酮、米氮平、多塞平、阿米替林。如何选择镇静催眠药入睡困难:推荐选择短效、中效药物,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易醒、早醒、多梦:推荐选择中效、长效药

    婚育与健康 2020年10期2020-12-03

  • 老年人失眠, 慎用长效镇静催眠药
    希望寄托在镇静催眠药上,认为一片药就可以让自己睡得又舒服又踏实。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念。镇静催眠药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镇静药和催眠药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很多药物小剂量时表现为镇静作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使患者由兴奋、激动和躁动转为安静。随着剂量的加大,则引起近似生理的睡眠。老年人使用镇静催眠药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时间,做到个体化给药。使用大剂量镇静催眠药可损害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反应,增加意外伤害的危险;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药物

    华声文萃 2020年11期2020-11-28

  • 老年人失眠,慎用长效镇静催眠药
    希望寄托在镇静催眠药上,认为一片药就可以让自己睡得又舒服又踏实。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念。镇静催眠药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镇静药和催眠药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很多药物小剂量时表现为镇静作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使患者由兴奋、激动和躁动转为安静。随着剂量的加大,则引起近似生理的睡眠。老年人使用镇静催眠药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时间,做到个体化给药。使用大剂量镇静催眠药可损害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反应,增加意外伤害的危险;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药物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34期2020-09-14

  • 四类安眠药需区别使用
    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残留作用比较轻,白天醒来没有宿醉的感觉,不太影响呼吸和认知功能。第二类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抗焦虑作用,会影响呼吸,呼吸困难者避免使用。中老年人初次使用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同时要防止摔倒。第三类是褪黑素类的药物,这类药物的特点是作用于褪黑素系统来缓解失眠。它對认知这方面影响比较小,但不能作为失眠长期的治疗手段。第四类是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主要针对有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的患者。(摘自《健康

    华声文萃 2020年6期2020-07-06

  • 四类安眠药需区别使用
    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残留作用比较轻,白天醒来没有宿醉的感觉,不太影响呼吸和认知功能。第二类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抗焦虑作用,会影响呼吸,呼吸困难者避免使用。中老年人初次使用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同时要防止摔倒。第三类是褪黑素类的药物,这类药物的特点是作用于褪黑素系统来缓解失眠。它对认知这方面影响比较小,但不能作为失眠长期的治疗手段。第四类是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主要针对有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的患者。(摘自《健康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19期2020-06-24

  • 助力老年人睡好觉,“药”先行
    化学合成的镇静催眠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第一代镇静催眠药在20世纪初即开始应用,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巴比妥类药物诱导睡眠的作用不强,需要较大剂量才能满足疗效。同时,巴比妥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作用,可以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和治疗效果,且对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目前临床治疗中不选用巴比妥类药物来诱导睡眠。水合氯醛的作用较强,起效也快,一般应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催眠。缺点是计量不易掌握,持续时间不长,清醒后头痛、头晕的副反应明显。

    大众健康 2020年12期2020-01-27

  • 安眠药的三大“冤案”
    ”少,而且镇静催眠药对大部分主观性失眠患者并无明显效果(部分为安慰剂效应),此时可求助于心理治疗来了解失眠的根源。只是失眠吗?在临床工作中,有不少因为睡眠问题来求助的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和量表筛查,可以发现,失眠只是水面上的冰盖,而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才是潜藏在水面下的冰架。这部分患者可能处于心理疾病早期,他们更关注于生活习惯上的改变,包括睡眠及食欲食量。不同情绪问题的患者失眠形式也有所不同,抑郁症患者睡眠问题的典型表现为早醒(比平时早醒30-60分钟且难以

    科学生活 2019年12期2020-01-04

  • 服用安眠药有讲究
    都选择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所导致的人体健康及社会功能损害。然而,社会中出现安眠药滥用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在少数。为此,读者应了解安眠药的分类、对症服用及服用中的注意事项,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镇静催眠药分类目前,镇静催眠药已发展到第三代,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革类、非苯二氮革类。第一代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由于存在安全隐患,现已经被二代、三代药物取代。第二代镇静催眠

    家庭医学 2019年3期2019-06-10

  • 口服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药物治疗性分析
    现年轻化,镇静催眠药在治疗失眠的同时,导致意外中毒的情况也随之增多[1]。根据美国中毒控制中心国家中毒数据系统(NPDS)报告:镇静催眠药位居2014年毒物暴露中毒物类物质第五位[2]。目前临床常用纳洛酮与氟马西尼、醒脑静与氟马西尼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镇静催眠药物中毒,但是两种方案之间治疗有无差异尚不清楚。因此,通过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急诊科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病例资料,分析两种联合治疗疗效,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药学研究 2019年2期2019-04-01

  • 口服镇静催眠药中毒66例临床及药物分析
    燕霞镇静催眠药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应用范围较广,对于焦虑具有良好的抵抗作用,对消极情绪,例如焦虑、紧张、恐惧等能够进行改善,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抗焦虑药物。小剂量服用镇静剂能使人消除过度兴奋的心理,称为镇静作用;中剂量服用可加深、诱导,进而促进睡眠,称为催眠作用;大剂量服用可以减轻对骨骼肌的痉挛反应,称为惊厥抵抗作用;当大剂量服用时,它们会有意义地消失,但很容易恢复,这被称为麻醉;中毒时,会让身体机能逐渐停止,称为麻痹。在临床医学上,以自杀为目的而使用大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7期2019-01-31

  • 综合医院老年和成年住院谵妄患者精神科会诊前后药物治疗的比较
    使用中短效镇静催眠药、使用长效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合并中短效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合并长效镇静催眠药和使用其他药物7类。2.1.1会诊前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两组间比较会诊前精神药物使用中,中短效镇静催眠药和长效镇静催眠药在老年组比例(2.2%vs1.1%)均低于成年组(5.3%vs3.9%)(χ2=3.873、5.563,P2.1.2会诊前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两组间比较会诊前抗精神病药的使用中,老年谵妄组只在使用其他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上显著低于成年组(1.6%v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6-11

  • 失眠类型不同,助眠选药有异
    人选择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确,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所导致的人体健康及社会功能损害。然而,“安眠药滥用”的现象在当下不在少数。为此,笔者认为,了解安眠药的分类、对症服用,以及服用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镇静催眠药分3代目前,镇静催眠药已发展到第三代,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类、非苯二氮?类。第一代,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由于存在安全隐患,现已经被二代、三代药物取代。第二代,

    家庭医药 2018年4期2018-04-24

  • 镇静催眠药,您知道多少?
    情况出现。镇静催眠药,您了解多少?国家在管理上又有哪些要求呢?合理、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刻不容缓。睡眠,极其重要,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然而一旦失眠,尤其是长时间失眠则会使机体受损,进而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众所周知,对于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或早醒的睡眠质量不佳者,可选用镇静催眠药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但对于该类药物,您又知道多少呢?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一般小剂量镇静,中等剂量则可引起类似于生理性睡眠的催眠作用

    科学生活 2018年4期2018-04-16

  • 服用催眠药无效是昨回事?
    此,可适当服用催眠药。不过服药一定要合理。一是要根据失眠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催眠药。如果你是卧床难眠、入睡困难,应服用能快速催眠且维持时间较短的药物如速可眠等;如果你是入睡后易醒,难再入眠,可选用维持时间较长的药物如安眠酮等。二是服用的剂量要适度,要能用最小的剂量取得最好的疗效,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因为经常服用过量的催眠药,会造成药物的耐受性、成瘾性和毒副作用。一般来说,一种催眠药不宜服用两个月;如要继续服用,也要间隔一段时间或选用其他的催眠药。由于你现在服用

    益寿宝典 2018年2期2018-01-27

  • 失眠类型不同,助眠选药有异
    文/罗勤镇静催眠药分3代目前,镇静催眠药已发展到第三代,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第一代,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由于存在安全隐患,现已经被二代、三代药物取代。第二代,主要是指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就是人们熟知的安定类。有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咪哒唑仑等。其中,以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应用较多。按照从体内排泄时间的长短,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半衰期制剂。短效制剂:这类药物包

    益寿宝典 2018年20期2018-01-26

  • 用酒送服安眠药等于自杀?
    “自杀”!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一般小剂量镇静,中等剂量则可引起类似于生理性睡眠的催眠作用,大剂量则会产生麻醉和抗惊厥作用。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需忌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酒精可能会加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使不良反应加大,甚至导致死亡。一般思诺思最大剂量为一次一片,而罗子君一次服下两片,已经过量,再加上大半杯烈酒,危险随之产生了……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比如香港明星陈百强,也因服用安眠药后大量饮酒,昏迷30多天后辞世。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27期2017-12-25

  • 用酒送服安眠药等于自杀?
    自杀”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一般小劑量镇静,中等剂量则可引起类似于生理性睡眠的催眠作用,大剂量则会产生麻醉和抗惊厥作用。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需忌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酒精可能会加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使不良反应加大,甚至导致死亡。一般思诺思最大剂量为一次一片,而罗子君一次服下两片,已经过量,再加上大半杯烈酒,危险随之产生了……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比如香港明星陈百强,也因服用安眠药后大量饮酒,昏迷30多天后辞世。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7年9期2017-09-11

  • 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宗建强⋆,纪青松,王庆珍(北京市安康医院,北京 101300)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填写镇静催眠药物使用调查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10年前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者占23.44﹪,年龄以40~59岁为多,占比为55.1%;住院时间以<5年为多,占比为52.04%,用药目的以镇静催眠为主,占88.78﹪;用药种类中氯硝安定比例为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4期2017-08-23

  •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教育专业委员会睡眠专家讲座答疑(三)睡眠药理
    能有理想的镇静催眠药物,希望它能快速诱导睡眠,对睡眠结构无影响,无次日残留作用,不影响记忆功能,无呼吸抑制作用,且长期使用无依赖或戒断症状,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暂时还没有研发出如此理想的镇静催眠药。那在常规用药时,如何精准用药才能达到既帮助患者治疗失眠同时也能尽量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目的。这就需要临床一线医生对治疗睡眠障碍的各类药物有详细清晰的认识及了解。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曲卫敏教授为我们带来睡眠药理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问题的答疑。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4-01

  • 镇静催眠药在社区门诊使用情况及干预措施
    敏,胥芸芳镇静催眠药在社区门诊使用情况及干预措施林 敏,胥芸芳作者综述了镇静催眠药在社区门诊的使用情况及干预措施。社区患者;社区门诊;镇静催眠药;合理用药近年来,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失眠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约有 36%的成年人患有睡眠障碍。其中,25%患慢性失眠症[1];在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13%~29%[2]。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失眠的首选方式。许多失眠患者及家属会前往社区医院门诊配药或代配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以及部分社区医生对失眠症缺乏足够的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2期2017-03-25

  • 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对失眠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目前镇静催眠药物(sedative hypnotics)是治疗失眠障碍的主要手段之一[2-4]。镇静催眠药物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是用来诱导和维持睡眠的镇定剂。传统的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barbiturates)、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和非苯二氮类药物(nonbenzodiazepines)。此外,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melatonin agonists)、食欲素受体拮抗剂(orex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7年11期2017-03-06

  • 安定,正确服用才“安定”!
    药,专业名称是催眠药,即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藥物。催眠药在较小剂量时起镇静作用,可见,镇静药和催眠药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所以统称为镇静催眠药,它们同时还具有抗焦虑作用。安定作为老牌镇静催眠药,适用于早醒的失眠患者。服药后患者感到心情平稳,有助于消除烦躁不安和紧张恐惧的情绪,对睡眠也有帮助。不过它从体内清除的时间很长,服用安定后镇静作用可持续30~60小时,昏昏沉沉、想睡觉的现象可一直持续两三天。安定类药物是当前使用较广泛的安眠药。常用的品种有安定、舒

    家庭医药 2017年2期2017-03-01

  • 服用催眠药无效是咋回事?
    此,可适当服用催眠药。不过服药一定要合理。一是要根据失眠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催眠药。如果你是卧床难眠、入睡困难,应服用能快速催眠且维持时间较短的药物如速可眠等;如果你是入睡后易醒,难再入眠,可选用维持时间较长的药物如安眠酮等。二是服用的剂量要适度,要能用最小的剂量取得最好的疗效,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因为经常服用过量的催眠药,会造成药物的耐受性、成瘾性和毒副作用。一般来说,一种催眠药不宜服用两个月;如要继续服用,也要间隔一段时间或选用其他的催眠药。由于你现在服用

    保健与生活 2017年11期2017-02-26

  • 新型安眠药更安全吗?
    类:第一代镇静催眠药为巴比妥类药,主要包括苯巴比妥、异戊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这类药不良反应大,有抑制呼吸的危险。用药的安全范围较小,易蓄积中毒,有明显潜在的成瘾性。到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的使用越来越少,它逐渐被新的镇静催眠药所替代。第二代镇静催眠药为苯二氮革类药,主要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咪达唑仑等。与巴比妥类药相比,该类药吸收迅速、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在治疗慢性失眠方面,可短期或低剂量间断服用。但是也有不良反应,如宿醉

    益寿宝典 2017年2期2017-02-26

  • 门诊老年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刘 佳,冯瑞娟,崔兴月,李 荟,刘 彧,陈 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北京 100101)目的了解门诊老年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和行为的现状。方法自行设计门诊老年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问卷,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105例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门诊老年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总得分率53.6%,知识得分率低于60.0%的项目分别是:镇静催眠药加量服用对催眠效

    护理学报 2016年18期2016-12-16

  • 1例间质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镇静催眠药合理应用的治疗分析
    吸衰竭患者镇静催眠药合理应用的治疗分析陆群陈霞乔进石禹226006江苏省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程后期常合并呼吸衰竭,出现低氧血症伴或者不伴高碳酸血症,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等,多需要合并使用镇静催眠药,特别是老年患者[1]。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在促进和维持近似睡眠的同时,会影响睡眠时相的正常比例,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大剂量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抑制进而导致昏迷,甚至死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5期2016-03-07

  • 失眠症伴酒精成瘾患者酒后服用催眠药与发生意识障碍的临床探讨
    瘾患者酒后服用催眠药与发生意识障碍的临床探讨王林林目的失眠症伴酒精成瘾患者酒后服用催眠药与发生意识障碍的临床探讨。方法120例失眠症伴酒精成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为失眠症伴酒精成瘾长期服用催眠药,对照组患者为失眠症伴酒精成瘾不定期服用催眠药,对比两组发生意识障碍情况。结果在实验组中,深度昏迷35例,严重意识障碍20例,轻度意识障碍5例;对照组深度昏迷8例,严重意识障碍12例,轻度意识障碍40例,实验组意识障碍发生少于对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2016-03-06

  • 新型镇静催眠药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识的增强,镇静催眠药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第1 代镇静催眠药为巴比妥类药,主要包括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和司可巴比妥等,其不良反应大,抑制呼吸,过量可致死,治疗安全范围小,易蓄积中毒,有明显潜在的成瘾性。20 世纪60 年代,第1 代巴比妥类药逐渐被新的镇静催眠药所取代,已很少用于镇静和催眠,其中只有苯巴比妥和戊巴比妥仍用于控制癫痫的持续状态。到目前为止,临床应用广泛的是第2 代镇静催眠药苯二氮䓬类药,主要有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咪达唑仑等。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6期2015-08-15

  • 新型催眠药的临床应用
    新型催眠药的临床应用朱兰邓丽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南昌330006)关键词〔〕非苯二氮类;GABA受体;催眠药中图分类号〔〕R741.05〔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南昌市科技支撑项目(洪财企52012737,社会发展-1-5)通讯作者:邓丽影(1951-),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与睡眠障碍研究。第一作者:朱兰(1988-),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与睡眠障碍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14个国家15个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8期2015-01-25

  • 8 713 张门诊镇静催眠药处方用药分析
    研究来分析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可为了解某医院或某地区的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应用管理、合理用药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现对北京石景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镇静催眠药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抽取我院2014 年1—6 月所有门诊镇静催眠药品处方,共8 713 张。1.2 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测量单位,以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9期2015-01-07

  • 纳洛酮在急性中毒昏迷中的应用
    收治乙醇、镇静催眠药物中毒昏迷132例,经应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抢救治疗,临床观察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急性重度乙醇中毒102例,男74例,女28例,年龄17~62岁,饮高粱曲酒、白酒100~500 ml;急性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8~64岁,服用地西泮60~150片,三唑伦10~30片。就诊时间1~7 h。1.2 临床表现:深昏迷、呼吸浅慢、不规则或潮式呼吸,面色灰白或青紫,皮肤湿冷,瞳孔有时

    吉林医学 2014年6期2014-08-15

  • 临床合并用药对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响
    由此判断镇静催眠药对阿司匹林酯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 咪达唑仑抑制阿司匹林酯酶活性 (26.87%), 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能够提高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结论 在临床中合并应用药物时需注意各类药物对阿司匹林影响性。阿司匹林酯酶 ;镇静催眠 ;高效液相色谱法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避免血栓形成 ,能够对心血管病治疗及预防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冠心病患者往往出现失眠、焦虑等不良症状 , 往往予以苯二氮卓类及巴比妥类等镇静催眠药物进行改善 , 所以镇静催眠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4期2014-07-12

  •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镇静催眠药使用分析
    0913)镇静催眠药(sedatives and hypnotics)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CNS)有广泛抑制作用的药物,能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使大脑皮质细胞从兴奋转入抑制,因而呈现镇静催眠作用。 可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BZDs)、非BZDs 和其他类[1]。 BZDs 仍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因其对失眠治疗效果比非处方药明显,安全性比巴比妥类药物高,与抗抑郁药相比更为有效[2]。 但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药物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3年9期2013-11-20

  • 镇静催眠药在综合性医院门诊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一年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情况,为日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统计各部门精神药品处方,依据医生在处方上的记载资料,从性别、年龄、病种、药物等方面,对718例病人的资料分组,进行对照分析。2 结果2.1 药物名称:用来做依赖性分析的药物,使用率最高的为405例,药名为地西泮。接受治疗的病人,女性高于男性,男女例数分别为338例、38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7.08%、52.92%,少量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按照同一姓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0期2013-09-07

  •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应用时点的调查分析
    姚树永镇静催眠药物包括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其中苯二氮卓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镇静催眠药具有减轻焦虑、紧张,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在精神科临床中伴有上述症状的患者较多,为了解本院目前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促进精神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本院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14日11时在苏州市广济医院住院的所有住院患者,诊断符合ICD-10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

    当代医学 2013年30期2013-08-26

  • 门诊老年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护理对策
    年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护理对策魏红,谭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干部保健科,福建 福州350025)目的 探讨老年失眠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情况与对策。方法 2011年2-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就诊于福州总医院老年门诊的543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其服药原因、服药时间、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543例患者中,60~69岁220例(40.51%)、70~79岁218例(40.15%),长期连续使用药物者305例(56.2%);服用1种镇

    军事护理 2013年18期2013-01-19

  • 我院精神病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应用的时点调查分析
    病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应用的时点调查分析曹延筠(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 100096)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应用现状。方法:采用时点调查法,选取2012年2月2日14时所有住院患者1 296例,调查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结果:住院患者中36.88%的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其中苯二氮 类药物是临床首选的镇静催眠药。连续使用时间超过90天者占21.48%。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使用基本规范。镇静催眠药,治疗应用;时点调查镇静催眠药具有减轻焦虑、紧张,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2年4期2012-04-17

  • 睡眠障碍与用药状况研究分析
    眠的药物有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Barbiturates、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非典型苯二氮类、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s(目前较少催眠)和中药等。迄今镇静催眠药已经历前后三代的发展[6]。第一代镇静催眠药,1864年已人工合成巴比妥酸Barbituric acid,1903年发现它具有镇静作用,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和巴比妥酸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它们的治疗指数偏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2012-01-24

  • 平肝活血方对改善镇静催眠药依赖失眠的临床观察
    药,尝试对镇静催眠药依赖的临床改善和减停药规律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和疗效观察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317例均为 2009年2月至 2010年7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失眠专科门诊的失眠患者,男性88例 ,女性 229例。年龄 15~90岁 ,平均年龄 49.68±14.54岁。病程 1月~40年,平均病程 7.36±8.27年。镇静催眠药服用史:服药年限 2周~30年,平均 3.64±5.80年。同时服用 2种及以上镇静催眠药者 188例,

    陕西中医 2011年7期2011-07-14

  • 催眠药对老年人的危害
    年人,长期服用催眠药的人随着年龄而增加,>65岁的老年人中,15%以上的人使用催眠药,其中连续使用1年以上者达75%,少数老年人连续使用催眠药高达10年以上,而在医院或康复医院中老年人使用率更高,由于老年人机体对催眠药的反应性增高,对催虑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了变化,易使老年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催眠药对老年人有以下几点危害。1 长期使用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连续使用催眠药(尤其是长效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表现为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2011-02-12

  • 我院门诊 2009年镇静催眠药应用分析
    2009年镇静催眠药应用分析罗丽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 2009年4月 ~6月 826张镇静催眠药处方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镇静催眠药用药频度(DDDs)列前 5位的是氯硝西泮片、阿普唑仑片、酒石酸唑吡坦片、地西泮片、马来酸咪达唑仑片;大部分药物利用指数(DUI)<1。结论 我院门诊镇静催眠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其合理应用的监管,防止滥用。镇静催眠药;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期2011-01-30

  • 镇静催眠药在综合性医院门诊使用情况分析
    院最近一年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情况做一个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调取2008年5月 ~2009年4月间门诊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接诊医生在精神药品处方上的记录,按照性别、年龄、病种、药物名称等项目,对1 636例患者的资料分组后进行对照分析。2 结果2.1 药物名称,男女比例及依赖性分析使用的镇静催眠药中,以地西泮和艾司唑仑使用率为最高,分别为986例和385例,就诊患者中,女性比例多于男性,分别为860例(52.57%)和776例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6期2010-06-04

  • 精神药品的临床用药指导(一)
    用最多的是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镇静药和抗焦虑药能减轻焦虑症状,安定情绪。精神科常见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和神经症等患者大多伴有睡眠障碍,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易醒、噩梦、早醒等,所以在治疗这些疾病的同时会合并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例如躁狂发作时,可以在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合并劳拉西泮或氯硝西泮控制患者的兴奋和激越症状。根据睡眠障碍的特点选择药物,可分别选择短效、中效和长效镇静催眠药,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种类和剂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0年12期2010-02-09

  • 安眠药副作用解决有招
    泛的苯二氮卓类催眠药,比如安定、舒乐安定等。宿醉现象是指失眠患者服药后能安然入睡,但醒来后却昏昏沉沉。解决方案 对年轻的上班族来说,宿醉现象最为头疼。这部分人并不需要首选催眠药治疗,而应首选心理治疗。如果宿醉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活,可以换用其他新型的选择性催眠药,比如佐匹克隆(商品名忆梦返)等。噩梦连连安眠药服用后可能做噩梦,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这让患者睡得更不安稳,失去了服药的意义。解决方案 由于化学结构不同,患者对每种药的反应也不同。一个患者如果服用安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9年15期2009-08-11

  • 疾步走让我戒掉安眠药
    以树立戒除镇静催眠药的信心和恒心,克服镇静催眠药对机体的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的副作用。2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睡眠的影响已证实有(1)适度运动后,夜间深睡眠量呈正比增加;(2)机体新陈代谢量与睡眠量呈正比增加i(3)运动后体内乳酸产生过多,一方面蛋白结合钙减少,游离钙增加,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而启动睡眠;另一方面乙酰胆碱释放减少,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肌肉放松,易促进睡眠;(4)运动时在神经一内分泌调控下,大脑皮层和觉醒中枢兴奋

    家庭医学 2009年6期2009-06-04

  • 失眠:用药须对路
    碍。在应用镇静催眠药之前,首先试用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控制刺激、睡眠限制等。在非药物治疗失眠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药物治疗。镇静催眠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需要。临床上使用的镇静催眠药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类、非苯二氮草类。目前,大量的药理实验以及临床应用证明,苯二氮类药物较巴比妥类药更安全,依赖性小,价格便宜,长期应用停药后戒断症状轻,过量服用后也易被唤醒,目前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对失眠患者的正确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及病程,并制定个

    祝您健康 2008年2期2008-02-20

  • 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
    顾乐平镇静催眠药是对中枢神经系统能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镇静药轻度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皮:层,使兴奋和焦虑不安的病人安静下来,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催眠药则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抑制而进入睡眠,用于失眠症。由于镇静和催眠没有本质上区别而仅有量的差异,这类药物在小剂量具有镇静作用、中等剂量具有催眠、大剂量还可产生麻醉和抗惊厥作用。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本类药物有巴比妥类、苯二氮草类,丙二醇甲酸酯类、醛类等等本类药物大都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且对肝、肾等功能有

    祝您健康 1983年2期198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