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道

  • 全麻后拔除T管窦道断裂的原因及预防3例报告
    流术后拟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术,但全麻后拔除T管出现窦道断裂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并对其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加以讨论。例1男,79岁。2个月前因胆囊癌行开腹胆囊癌根治、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恢复较好,带T管出院。本次因胆总管末端十二指肠乳头疑似病变入院,拟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术。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窦道形成良好,见图1,未见手术禁忌证,全身麻醉后拔除T管,经T管窦道置入胆道镜,经过腹壁后胆道镜直接进入腹腔,见到网膜组织,未见窦道。遂退出胆道镜,经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6期2023-07-17

  • 超声下光动力疗法联合窦道切开引流治疗脓性汗腺炎的效果
    治疗方法[3]。窦道切开引流是重型HS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窦道复杂、范围较广,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疼痛严重、伤口愈合缓慢、深部脓肿感染源消除不彻底、瘢痕明显等问题。光动力疗法(PDT)通过光化学反应破坏病灶,能精确地作用于病变细胞,具有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提高疗效促进创面愈合[4]。但PDT治疗所使用激光照射深度有限,对较深浸润病灶效果不良。超声介入能直观观测病灶,准确判断病灶大小、深度及分布,通过影像学手段来达到准确定位和精准治疗的目的。目前,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5期2022-09-26

  • 九华膏治疗溃后期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研究
    上使用九华膏填充窦道。观察两组的疗效、换药的次数、窦道的深度、愈合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毒副反应,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患者肉芽组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IL-10、IL-17、IL-2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含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缩小靶肿块大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7-02

  • 超声定位联合负压治疗9 例慢性窦道伤口患者的效果观察
    。然而,对于慢性窦道伤口,在使用负压伤口治疗的基础上需要先明确伤口窦道顶端位置,才能完全引流窦道内异物,促进伤口愈合。 我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在使用负压伤口治疗前,使用带负压回抽退管的改良冲洗方法冲洗伤口,将窦道内坏死组织清除,联合超声定位技术确定窦道方向、 深度以及有无瘘管来治疗慢性窦道伤口,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这一方法暂未见文献报道。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20 年10 月—2021 年4 月,我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应用负压伤口治疗联合超声定位的方

    护理学报 2022年8期2022-05-12

  • 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应用于慢性皮肤窦道的临床观察
    ]PRP 能促进窦道的生长,而本研究进一步发现自体PRP 对促进窦道创面的愈合有着显著的效果。常规换药的治疗方法,住院周期长,花费也高,病人的痛苦也大。而使用自体PRP后不仅能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而且能大大缩短窦道创面愈合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60 例窦道创面的患者,其中男34 例,女26例,年龄15~64岁;创面类别:压疮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2-22

  • 先天性耻骨前窦道的临床研究进展
    审校先天性耻骨前窦道(congenital prepubic sinus,CPS)是耻骨前区域皮肤至膀胱前壁、尿道或脐部之间的窦道[1]。CPS病因及胚胎学理论尚不明确,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早期,女性患者较少[2]。国际较统一的诊断名称为 CPS,但文献报道中诊断名称多种多样,包括先天性耻骨前窦道、耻骨前皮样窦道、耻骨下皮样窦道、腹壁下瘘管、阴茎根部瘘管、尿道重复畸形等[1,3,4]。一、CPS病因学说(一)腹壁闭合异常1987年Campbell等[1]首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1年5期2021-12-03

  • 结核性窦道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置管方式的改良及护理
    SD在治疗结核性窦道时,对于一些渗出性多为粘稠脓性的陈旧性窦道,经常出现泡沫及管道阻塞,渗出物滞留等情况[4],需要多次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还会增加经济负担。临床中,通过制定合理的术后护理及改良置管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情况。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了结核性窦道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置管方式的改良及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2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例结核性窦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3期2021-11-29

  • 肛周窦道经会阴三维与直肠超声联合造影的应用价值分析
    代晓云 陆毅嘉窦道指的是机体组织因感染、坏死,经体表排出体外后形成开口与体表且不与体内空腔脏器连通的潜性盲管,常见为肛周部位[1]。对肛周窦道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会使疾病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这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对肛周窦道的检查方法有多种,包括血常规检查、直肠指检及影像学检查,不同的检查方法在实际应用上各有其利弊,但综合而言影像学检查的方式更具优势,主要是影像检查能够对肛周窦道有较高的分辨率,操作简便并且无创伤,这容易被患者耐受及影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0期2020-12-29

  • 1例双肾切除术后并发腹膜后巨大血肿及窦道伤口感染病人的护理
    杜月娥,郭丽娜 窦道是指通过管道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不与体内空腔脏器相通,只有外口而无内口的病理性盲管。大多是因为有感染后引流不畅或者异物遗留造成[1-2]。难愈性的窦道因外口较小,深而狭长且有弯曲,内部具体情况无法用肉眼观察,不利于伤口的准确评估与测量,大部分病程迁延不愈或愈后又复发,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及经济压力,所以窦道的治疗与护理仍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难点。伤口造口治疗师相较于普通临床护士具有较强理论与实践能力,相对于

    循证护理 2020年4期2020-12-09

  • 半导体激光用于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周化脓性炎症形成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彻底完善的根管治疗是临床上的首选方法[2]。根管解剖结构复杂,致病菌可深入牙本质小管深部,根管预备、消毒过程中常规手段难以达到根管完全无菌的状态,从而使根尖周窦道愈合欠佳[3],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大大降低。近年来,半导体激光因其良好的杀菌、消毒能力被逐渐应用到根管消毒中[4~6],本文将半导体激光应用在根管治疗及窦道内壁的照射,评价其在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临床效果,在理论上给予临床治疗以指导。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6期2020-11-26

  •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新型敷料治疗慢性窦道的临床效果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窦道形成,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窦道进一步坏死加深、感染加重,严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及降低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治疗措施被运用于临床,新型敷料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类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临床运用较多的主要为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银离子敷料等,根据创面类型选择适当的敷料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8期2020-10-28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慢性窦道型创面疗效观察
    疗效,然而,慢性窦道型创面的治疗仍是创面修复的难点,特别是邻近胸腔、腹腔、盆腔等体腔的慢性复杂性窦道型创面因其病因多样、形态各异、深部可突破体腔壁与体腔相通形成瘘管,治疗难度较大[1-2]。如西医采用的窦道切除术或扩创引流术等,损伤较大、病程较长,患者难以接受;中医采用的升丹制剂、药线插入等,药液难以充分附着,无法有效发挥蚀管化腐的作用[3-4]。研究显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全血经低速离心后由纤维蛋白原缓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3期2020-06-28

  • 预置导丝在预防胆道镜诊疗中窦道重度形成不良并发症中的应用
    行。T管引流术后窦道主要并发症为窦道形成不良主要包括窦道缺如、壁薄、不完整等。窦道形成不良偶有发生,但在高危人群当中发生率较高,一般采取延长置管时间来避免。窦道形成不良在术前基本无法辨识,对于窦道轻度不完整,一般均亦可在胆道镜下再次置管成功,但对于窦道重度形成不良而言,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一般均需再次手术治疗或者ERC下支架治疗,常不被患者所理解,极易引起医患纠纷。我科近年来,通过对胆道术后窦道缺如高危患者行胆道镜检查术前预置导丝技术,比较满意地预防了窦道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4-07

  • 经尾骨前横弧形切口在Miles术后骶前顽固窦道性感染清创术中的应用
    复感染造成的骶前窦道形成更是影响后续治疗,给病人带来长期痛苦。因缺少合适的手术切口,感染并窦道形成后常因难以充分暴露而难以实现彻底清创,尽管多次清创仍效果不佳。我们采用经尾骨前横弧形切口治疗Miles术后骶前顽固性窦道感染,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016年10月~2018年10我院普外科收治的Miles术后骶前顽固感染并窦道形成病人15例,均采用经尾骨前横弧形切口行清创术。女性6例,男性9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0岁。其中5例男性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03-01

  • 介入放射技术在瘘管窦道X线造影中的应用
    0001)瘘管和窦道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原因为未能及时治疗局部感染,导致组织坏死,形成深在性盲管。窦道只开口于皮肤黏膜的表面,由脏器通向体表或连接两个脏器的通道状组织缺损则称为瘘管[1]。临床诊断瘘管窦道的常用辅助手段包括超声、磁共振、CT、X线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患者组织坏死情况,从而判断病情,但对于病变具体位置和范围的显示则较为模糊[2]。为提高检查质量,本研究在瘘管窦道X线造影检查中应用介入放射技术,其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

    医疗装备 2019年15期2019-08-20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后窦道形成的观察
    网膜干扰小,术后窦道形成慢且较脆弱。延长拔管时间,仍有少数患者拔管后出现胆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拔T管时间仍无定论。确定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窦道形成时间对安全及时地拔除T管,减少患者术后痛苦及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8年6月9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的患者窦道造影资料,分析与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窦道的形成时间,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97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年6期2019-07-01

  • 手术治疗背部巨大窦道1例*
    现就1例背部巨大窦道患者通过手术治愈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背部肿物切除术后破溃4个月余,窦道形成1月入院。患者2006年6月无意间发现背部有一肿块,约蚕豆大小,质地硬,无疼痛及压痛,当时前往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示:纤维瘤;予以背部肿块切除术,术后病检结果示:纤维瘤。9年后患者背部肿块复发,前往青海省某三级医院就诊,再次予以背部肿物切除+引流术,术后4个月伤口未愈合,背部形成一窦道窦道口轻度红肿,引流管内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5期2019-03-19

  • 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腹壁窦道形成分析
    术后;慢性感染;窦道阑尾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及窦道形成是临床较少见的并发症,我院2018年出现—例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窦道形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杜某,男性,38岁,肥胖体型,因“右下腹疼痛5天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于5月8日在连硬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阑尾充血水肿明显,大量脓苔形成,周围包裹粘连严重,肠管水肿。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后给予“头孢他碇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术后病检报告:急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2019-02-16

  • 窦道贯通法治疗4期压力性损伤合并窦道1例护理体会
    200438)窦道是指因深部组织损伤形成的盲管创道,通常其一端与体表相通,内部分支多,易因分泌物、渗液积聚而使引流不畅致伤口反复不愈,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困难[1]。 贯,《广雅·释言》中解释为穿,古代指用于穿钱的绳索;通,本意是贯穿前后,通达,没有障碍,后引申为互相连接无阻断。贯通就是用绳连接通道两端的开口。本文所述窦道贯通疗法意指在窦道的解剖最低位开口处,利用具有引流功能的材料,使其与窦道在体表开口的一端相通,从而达到将窦道内渗出液及分泌物充分引流的目

    上海护理 2019年4期2019-02-11

  • 1例腹壁肿瘤破溃致窦道患者的护理体会
    治疗。4月22日窦道引流液明显减少,无明显压痛。4月24日窦口缩小,未见脓液排出。4月27日患者放疗结束,窦道口愈合出院。2 护理措施2.1 对症护理应用造口袋对窦道引流液进行引流,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所述。2.1.1 取无菌换药盒一个,洗手戴无菌手套及口罩。2.1.2 消毒皮肤先用生理盐水清洁窦道及周围皮肤三遍,再用络合碘棉球按顺逆顺的顺序消毒皮肤三遍。2.1.3 皮肤自然晾干后,均匀涂抹适量的造口粉,再用皮肤保护膜涂抹窦道周围皮肤,从而减少造口袋粘合及引流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2019-02-11

  • 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腹壁窦道形成分析
    炎术后慢性感染及窦道形成是临床较少见的并发症,我院2018年出现一例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窦道形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杜某,男性,38岁,肥胖体型,因“右下腹疼痛5天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于5月8日在连硬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阑尾充血水肿明显,大量脓苔形成,周围包裹粘连严重,肠管水肿。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后给予“头孢他啶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术后病检报告: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7天后患者伤口出现脂肪液化,大

    人人健康 2019年23期2019-01-12

  • 分析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拔管的应用
    发生及术后经T管窦道管腔治疗胆管残余结石。胆道手术常常难以取净、结石残留率高[1]。拔除T管后可能导致胆道感染、胆漏、胆管残余结石、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如若尽早发现及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使拔管更安全[2],胆道疾患在术后应用了胆道镜技术后,其临床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使得术后肝胆管结石残余取净率可达99.23%[3]。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探查后再行T管拔除55例

    人人健康 2019年19期2019-01-12

  • 麝香外敷治疗脊柱结核性窦道的临床观察
    00)脊柱结核性窦道是继发于原发性肺结核或胃肠道结核,其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播散侵入椎骨和周围组织,导致病灶处积聚大量脓液、死骨、干酪样坏死组织和结核性肉芽组织,脓液向体表腐蚀溃破形成的盲端排脓通道。临床经过科学规范的抗结核治疗,配合外科清创、引流、抗感染等治疗,大多可以痊愈,但有少数患者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笔者在临床上对30例久不愈合的脊柱结核窦道患者采用外科清创去腐,窦道外敷麝香,纱布条填塞引流排脓,内服抗结核药物等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3期2019-01-08

  • 负压拔罐治疗简单窦道的疗效观察
    口反复感染可形成窦道,处理比较棘手。常规换药的治疗周期较长,迁延不愈,甚至每况愈下。近年来创面负压吸引技术被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应用于窦道的治疗[1-3],其可以明显缩短愈合周期,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对于一些细长、较为表浅的简单窦道使用创面负压吸引技术,则需要扩大清创才能将引流装置置入创口内[4],这不仅增加患者的创伤,且医疗成本较高。因此,探索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减少创面二次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很大临床意义。拔罐装置作用于身体局部时也可以产生一定的负压[5],这种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8年9期2018-10-19

  • 低剂量CT窦道造影技术在臀部窦道中的诊断价值
    圳518109)窦道造影技术通过窦道内注射对比剂,利用CT或X线等成像技术将窦道清楚显示出来,CT较X线更为直观,并可显示窦道的走行、细小分支及对邻近骨质的侵犯等情况,目前用于胆道系统的较多[1]。臀部窦道行CT扫描时,扫描范围多包括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对X线较敏感[2]。降低辐射剂量是减轻X线对年轻患者影响的关键。本研究旨在研究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臀部窦道造影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创疡科怀疑异物致臀部窦道造影患者78例,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9期2018-09-27

  • 超高场磁共振体外相位阵列线圈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于炎症引起的炎性窦道。肛瘘一般由肛旁脓肿的急性期转变而来的慢性征象[1]。目前肛瘘主要靠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疗效的关键在于肛瘘内口和窦道的准确定位以及对内口和窦道的完全切除,这样才能避免肛瘘复发[2]。磁共振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效果以及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等优势,近年广泛应用于肛瘘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3]。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常有两个以上瘘管,或者瘘管较长合并弯曲的肛瘘以及马蹄形肛瘘。这种复杂性肛瘘手术难度大,且复发率高[4]。因此,准确评估内口位置、窦道走行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6期2018-08-27

  • 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内含毛发为其特点。这类窦道可发生于骶尾部、顶枕部,最常见于骶尾部。发生于骶尾部的称为骶尾部藏毛窦(coccygeal pilonidal sinus),是指发生在臀裂上方1/2的皮下感染,表现为红、肿、急性感染,很难自愈,有时被误诊为肛瘘或局部感染[1]。Mayo于1930年首先阐述了这一疾病,Anderson和Warren分别于1847及1854年相继报道,Hodges于1880年正式称之为骶尾部藏毛窦[2]。一、流行病学骶尾部藏毛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年2期2018-05-31

  • 窦道入路肾镜下治疗腹腔感染性窦道1例报告
    ,部分病人致腹腔窦道形成,长期不愈。本例车祸伤后行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窦道形成1.5年不愈,采用肾镜经窦道清创治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44岁,已婚,农民。糖尿病3年,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1.5年前车祸伤及胰体尾及脾脏,在县医院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腹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脾窝放置2根乳胶引流管自左侧腹壁另戳孔引出,术后常规补液,应用奥美拉唑和奥曲肽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胰漏。术后5 d开始进食。手术切口按期拆线。术后1周每天引流淡血性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4期2018-04-24

  • 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肝胆管残余结石中的应用体会
    应用纤维胆道镜经窦道取石的取净率及并发症。结果:683例患者中,术后胆管残余结石431例,残石率约63%。采用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后,397例患者全部取净结石,取净率92%。对患者在术前采用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处理,可以缓解呕吐症状。合并胆道出血,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冲洗控制。结论:纤维胆道镜通过T型管形成的窦道可基本清除肝胆管残余结石。【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 窦道; 肝胆管残余结石doi:10.14033/j.cnki.cfmr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1期2017-12-16

  • 锥型束CT评价茶多酚对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术后窦道愈合的疗效
    性颌骨骨髓炎术后窦道愈合的疗效罗敬中1,黄柏隆2,刘 奕3,徐秋荣2龙门县人民医院1口腔科,2耳鼻喉科,广东 惠州 516800;3河源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 河源 517000目的通过锥型束CT及窦道造影评价茶多酚对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术后窦道愈合的效果。方法收集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术后伴有口腔黏膜窦道的患者30例,随机分2组,每组各15例。窦道分别每日予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局部冲洗及含漱,每3周使用锥型束CT行窦道造影成像,计算窦道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7-31

  • iRoot SP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和充填中的不足。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是根尖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情迁延时间长,根管内细菌复杂,往往需要采用根管封药的方式杀灭根管中的细菌,这无疑延长了治疗时间,术后疼痛的控制和远期的疗效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笔者采用iRoot SP对120 例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取得了良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2014- 03~2015- 03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40 例,男118 例,女122 例,年龄23~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3-19

  • 窦道伤口护理新见解
    +蔡蕴敏摘 要 窦道是伤口处理难题,其处理方法也不胜枚举,全文介绍目前窦道护理的常用处理方法,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提出见解,为临床窦道处理提供参考。关键词 窦道;湿性愈合;负压技术;体位引流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4-0031-02New insights into sinus wound nursingCAI Qiufeng1, CAI Yunmin2( 1 . Malu Community H

    上海医药 2017年4期2017-03-08

  • 漏诊腹壁窦道与瘘管致伤口延期不愈七例临床分析
    ,孙继英漏诊腹壁窦道与瘘管致伤口延期不愈七例临床分析王玫艳,姚晚侠,孙继英目的 加强对腹壁窦道与瘘管的认识,提高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漏诊腹壁窦道与瘘管致伤口延期不愈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包括腹壁切口窦道3例、瘘管1例,引流伤口窦道3例。6例腹壁伤口大小1 cm×1 cm~3 cm×3 cm,伤口深2~5 cm,颜色陈旧,分泌物不多,伤口周围不红肿或稍红肿,压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8期2017-03-07

  •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舒新蓉(西安财经学院校医院,陕西西安710061)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并探讨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从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术后腹壁窦道患者中择取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保守治疗患者80例为保守组,采用手术治疗患者80例为手术组。结果:80例经保守治疗后(10~90) d治愈,其中(15~30) d治愈率55.00 %,高于(10~15) d、(30~60) d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9期2016-12-17

  • 低位窦道伤口2例治疗经验及文献复习
    凤关键词 创伤 窦道 潜行 湿性愈合 体位引流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22-0038-02Experince in treatment of two patients with low sinus wound and literature reviewCAI Qiufeng, CAI Yunmin, XIAO Lan, WU Xiaofeng(Malu Town Community Health S

    上海医药 2016年22期2016-12-13

  • 慢性窦道的诊治
    二下午什么是慢性窦道窦道是一端与体表相通,另一端在体内形成盲端的不正常腔道。常存在慢性炎症,并可能反复感染加重而溢脓、溢液。虽然多为局部的小病变,但因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心情及生活质量。目前造成慢性窦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1.腹腔镜术后,脐部切囗疤痕增生,掩埋脐孔,脐部皮肤代谢产物排出不畅,感染后可能形成窦道。由于腔镜手术微创恢复快,受医患双方青睐而手术人数量很大。手术只需在皮肤上打三四个小洞,而不需要切开长长的刀口。小洞之一常会选择在脐旁,以隐蔽疤痕。

    科学生活 2016年10期2016-11-02

  • 颏部牙源性皮肤窦道诊治的临床研究
    颏部牙源性皮肤窦道诊治的临床研究王素云鲍艳娜徐凤巍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后根尖搔刮术合并窦道切除及皮肤窦道整形术治疗颏部牙源性皮肤窦道及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颏部牙源性皮肤窦道患者5例,确定疾患牙位,对病源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1个月后行根尖搔刮术合并窦道切除及皮肤窦道整形术。术后随访观察1年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病源牙炎症完全消失,颏部皮肤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现象。结论病源牙彻底的根管治疗后行根尖搔刮术合并窦道切除及皮肤窦道整形术对于颏部牙源性皮肤窦

    河北医药 2016年16期2016-08-26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窦道的预防和处理
    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窦道的预防和处理杨金刚(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贵州凯里556000)摘要:目的通过总结该院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导致窦道形成患者的治疗经历,提出窦道防治的策略。方法根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窦道的实际情况采取两种手术方式:方法一为窦道切口并进行炎性肉芽刮除,方法二为直接行窦道全切,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愈效果和手术意外的可能性。结果方法一的治愈率为66.7%,方法二的治愈率为100.0%,该组病例的总治愈率为90.5%。在窦道

    中国内镜杂志 2016年3期2016-01-31

  • 根尖脓肿软膏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根尖脓肿软膏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分析孔耀 453000新乡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目的:分析根尖脓肿软膏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8例(68颗患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在根管预备后接受窦道通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根尖脓肿软膏进行消毒,对照组给予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消毒,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尖脓肿软膏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8期2015-12-26

  • 康惠尔渗液吸收贴与紫草油纱条联合治疗窦道型压疮的效果观察
    草油纱条联合治疗窦道型压疮的效果观察谢晓玲 张艳 蔡庆目的 探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与紫草油纱条联合治疗窦道型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择33例36处窦道压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18处)和对照组16例(18处)。实验组采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与紫草油纱条联合治疗窦道型压疮,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疮面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惠尔渗液吸收贴与紫草油纱条联合治疗窦道型压疮效果显著,能缩短压疮愈合时间,节约医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4期2015-09-03

  • 一次性吸痰管在术后胆道镜检查重置胆道引流管中的应用
    的置管成功率及对窦道黏膜的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两组比较,χ2=4.43,P=0.012);窦道黏膜损伤率为2.00%,对照组为1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χ2=7.11,P=0.008)。结论一次性吸痰管用于术后胆道镜检查重置胆道引流管的方法置管成功率高,对患者窦道黏膜的损伤小,此方法经济安全可靠,减轻了患者在重置胆道引流管中的痛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一次性吸痰管;胆道镜;重置

    中国内镜杂志 2015年10期2015-08-16

  • 短波紫外线联合低能量激光照射促进结肠癌术后伤口窦道快速愈合1例
    有深约3 cm的窦道,难以愈合,且不断排出绿色脓性渗出物,有恶臭味;引流孔愈合不彻底,深约0.5 cm,有黄色脓性渗出物,每日进行清创治疗,伤口窦道难以愈合。2015年1月9日来我科光磁疗治疗室诊治,以光波照射法对患者伤口和窦道治疗:取出窦道内无菌纱布及引流条,用碘伏棉签对伤口和窦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清创处理后,使用波段660 nm,波形为直流波,总功率360 Hw的低能量激光照射患者伤口和窦道;再用短波紫外线分区照射窦道内部和体表伤口以及红肿部位。连续照射7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年8期2015-04-12

  • 小儿颈部藏毛窦合并脊髓脊膜膨出1例
    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或囊肿,多见于男性青壮年,骶尾部多见,其他部位罕见。窦道发生感染前很少出现症状,一旦感染可形成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有一定的复发率。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小儿颈部藏毛窦合并脊髓脊膜膨出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20月龄。出生时即被发现颈部皮肤窦道,间断有分泌物流出,量不多,无发热,局部皮肤无红肿,未行诊治。入院前半月起持续有分泌物流出,颈部磁共振成像(MRI)示C4~5水平颈部窦道形成且与

    重庆医学 2015年24期2015-03-18

  • 腹壁切口感染后窦道形成的预防及处理
    科腹壁切口感染后窦道形成的预防及处理周家树 655800云南省罗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目的:分析腹壁切口感染后窦道形成的原因,总结相关的预防与处理对策。方法:2009年5月-2014年5月收治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感染后窦道形成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下一次性充分敞开切口,将窦道剪除,分层缝合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壁切口感染且见窦道形成后,应避免采用反复搔刮、多次换药的治疗方法,应给予患者一次性手术治疗,而前期积极预防腹壁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2期2015-01-27

  • 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治疗窦道的临床研究
    冲洗负压吸引治疗窦道的临床研究崔颖赵建宁朱军伟陈勇★目的 探讨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治疗窦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40例四肢及骶尾部窦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治疗作为观察组,20例行纱布引流换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疗程较对照组缩短,一次性治愈率达100%。结论 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深部窦道一次成功率高,疗程短,且成本费用低廉,患者痛苦小,无明显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是治疗窦道较理想的方法。双套管 窦道 负压引流窦道是由于切口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3期2015-01-21

  • 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如何判断T 管窦道是否形成,目前没有好的方法。前期,我们曾观察到螺旋CT 可以观察T 管窦道的形成[1-2],为了判断螺旋CT 观察T 管窦道形成的灵敏性,我们特将螺旋CT 和T 管窦道造影对比,来检验螺旋CT 判断窦道完整的灵敏性,从而为后期的应用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前瞻性搜集2011年5~12月我院行胆道手术T 管引流病人共120 例,其中,男性68 例,女性5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2.5岁;疾病构成包括:胆囊结石并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1-13

  • VSD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外伤性皮肤窦道整形修复中的应用
    流术在外伤性皮肤窦道整形修复中的应用秦宽云 徐 剑目的 观察手术扩创+封闭负压引流(VSD)+植皮术治疗长时间不愈合的外伤性皮肤窦道的临床疗效。方法 外伤性皮肤窦道在相应麻醉方式下行扩创手术, 按创面大小和形状裁剪封闭负压引流(VSD)材料覆盖伤口创面, 持续引流, 7~8 d拆除, 伤口为新鲜肉芽组织后行植皮术并行VSD负压引流, 7~10 d拆除VSD材料。结果 本组86例外伤性皮肤窦道患者手术扩创后经1~3次VSD封闭负压引流,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新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0期2014-05-22

  •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浅表慢性窦道伤口中的应用及护理
    400)患者出现窦道伤口多是由于自身的感染性伤口发展变化,该病症在临床治疗中有着较大的治愈难度。大部分的医生都会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例如对窦道进行搔刮、换药、切除以及做带蒂肌皮瓣转移手术,该治疗方法的主要不足之处就是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痛苦程度大、治疗效果不佳、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等[1]。笔者所在科室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来进行浅表慢性窦道伤口的处理,在收治的51例患者中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

    吉林医学 2013年6期2013-02-20

  • 2例颌面部窦道误诊分析
    0032)颌面部窦道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体征,本科收治了2例颌面部窦道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图1 病例1皮窦外观 图2 病例1牙21前庭区外观图3 病例1牙21术前X线片图4 病例1牙21术后X线片病例1:病人女,15岁。人中部脓包反复发作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人中部红肿,外科诊断为鼻部疖肿,给予脓肿切排,红肿消退后,上唇部形成一窦道,经常流脓,后在外科行手术切除。不久复发,转诊外院口腔科拟行牙21根管治疗术,21开髓后诊断为根管钙化,建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年1期2012-07-27

  • 聚乙烯醇泡沫负压伤口疗法在脊柱结核术后反复窦道不愈合中的应用
    明脊椎结核并发窦道是脊椎结核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之前发生率达脊椎结核的18%,并且窦道越长,生命越短,当时死亡率高达34%。抗结核药物特别是利福平等药物问世后,其发生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由于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脊椎结核并发窦道的治愈率显著提高。但随着耐药结核的增多,结核菌毒力的增强,加上一些患者治疗不得当,抗结核不规范,脊柱结核术后反复窦道不愈合的病例不断涌现,且治疗难度大,治愈时间长,成为脊柱结核治疗的一大难题。本院2008年1月~2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3期2012-04-16

  • 结核性窦道合并感染1例
    闯,田俊华结核性窦道合并感染1例赵惠强,路 闯,田俊华患者,女,49岁。2007-04行“右大腿脂肪瘤切除术”,术后切口不愈合,一直有分泌物。2008-08再次行清创缝合术,切口仍未愈合,并有脓性分泌物。病程中无发热、胸痛、胸闷、咳嗽、咳痰,无关节红肿、疼痛、畸形等。查体:右大腿中上段外侧可见一创口,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组织红肿,局部皮肤无静脉怒张,局部无压痛。2009-10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右股骨MRI示:右股骨中段外侧软组织感染。家属成员中有肺结核病史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8期2012-04-13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品注射致难愈性窦道1例分析
    毒品注射致难愈性窦道1例分析毛雪飞,胡啸明,柳国斌毒品;难愈性窦道;抗病毒;祛腐生肌[1]Hart SR,Weiser EB.Abdominal sacral colpopexy mesh erosion re⁃sulting in a sinus tract formation and sacral abscess[J].Obstet Gy⁃necol,2004,103(5 Pt 2):1037-1040.[2]坪田旭史.丙型慢性肝炎的干扰素加病毒唑联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年1期2012-01-23

  • 甲硝唑糊剂治疗窦道型牙槽脓肿疗效观察
    000) 苑舒芹窦道型牙槽脓肿是口腔科常见病,且在临床上以需多次治疗,且窦道不易封闭为特点。我们自 2006年起利用加入灭滴灵、碘仿、氢氧化钙的药物配方,同时进行窦道搔刮术,治疗窦道型牙槽脓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患有窦道型牙槽脓肿的病例 124例,患牙 165颗。年龄 4~68岁。分实验组 76例,患牙 97颗,其中乳前牙 9颗,乳磨牙 21颗,恒前牙 32颗,恒前磨牙、磨牙 35颗;对照组 48例,患牙 68颗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1期2011-12-08

  • 侧枝根管致窦道复发1例
    周前下颌前牙舌侧窦道,触之溢脓前来我科就诊。半年前曾因根尖周炎已在本门诊完成根管充填治疗,根充后X线片示牙胶尖恰填。检查:左侧下颌侧切牙叩痛,无松动;X线片示根中1/2大面积骨质稀疏区。诊断:左侧下颌侧切牙侧枝根管根尖周炎。治疗:取出牙胶尖,重新进行根管预备时发现舌侧侧枝根管,根尖孔在根尖1/2处。用2.5 g/L甲硝唑液冲洗根管,吸干后置20 mL/L戊二醛棉捻暂封1周后窦道消失,行根管充填术,X线片示主根管及侧支根管均恰填(图1)。随访1年无复发。图1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年2期2011-09-20

  • 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的外科修复
    例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1~78岁,病程3~47个月。原发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食管癌、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及胸壁结核等。单个窦道11例,两个或多个窦道6例。单纯窦道3例,窦道伴肋软骨炎6例,窦道伴肋骨坏死4例,窦道伴胸骨骨髓炎1例,窦道伴肋骨坏死和胸骨骨髓炎3例。累计1根肋骨6例,累计2根以上肋骨7例,其中1例坏死肋骨达4根。窦道顽固,经久不愈。1

    重庆医学 2011年2期2011-03-31

  • 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
    武 王小方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聂剑 黄文峰 淡定武 王小方目的提高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取净率。方法 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胆道残石。结果胆道残石患者57例,取净结石52例,取净率为92%。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操作简单,用时短,损伤轻,患者痛苦少,可以避免再次或多次胆道手术。纤维胆道镜;T管窦道;胆道残石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是导致病情复发和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传统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残石率为42.2%~92.3%[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0期2011-02-10

  • 骶尾部藏毛窦11例
    内形成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复发率高是该病治疗的难题之一。我科2001—2010年采用手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1例,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18~30岁,平均24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1年。主诉为骶尾部反复肿痛,破溃,溢脓。查体均见骶尾部正中或偏左偏右有皮下包块,或外口溃破,周围红肿,按压有分泌物,有明显的窦道,距肛门6~10 cm。窦口1~3个,其中3例窦口可见毛发钻出。探针检查,发现窦道行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5期2011-02-10

  • 甲硝唑和Vitapex糊剂治疗有窦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注射液冲洗根管及窦道,再采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选择病例选择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64例,患者年龄20~60岁,其中前牙38颗,后牙26颗,窦道出现时间为半年至3年不等。X线牙片示根尖周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1.2 材料0.5%甲硝唑注射液,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日本森田公司)。1.3 治疗方法术前摄X线片了解根尖周组织破坏情况,根管数量、长度、弯曲度及牙周支持组织情况。患牙常规开随,拔髓扩管到根尖部

    中外医疗 2010年33期2010-02-11

  • 涌泉小切口割治治疗颈淋巴结核64例
    28例,破溃形成窦道36例。方法:取一侧足底涌泉穴位,常规消毒涌泉周围皮肤,用2%利多卡因于涌泉穴周围浸润麻醉。涌泉穴用24号手术刀切口约1cm至皮下脂肪层,用小蚊式弯钳分离,并行强刺激,取出皮下脂肪少许,不缝合,切口用碘酒棉球加压敷料包扎。结果:治愈为肿块消散或窦道愈合46例,占72%;好转为肿块缩小,窦道脓液减少13例,占20%;无效为肿块不消,窦道不愈合5例,占8%。间隔1月,用同样方法又割治另一侧,治愈10例,占56%;好转3例,占17%;无效5例

    中国针灸 2000年10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