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

  • 肾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的经济负担。免疫耐受是指在机体内免疫系统对某种特定的抗原无免疫反应性,其不仅能够提升移植物的存活周期,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同时受者也具有正常的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2]。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移植免疫耐受发生机制和诱导移植肾免疫耐受等方面的研究,现予以综述。1 移植免疫耐受及其机制免疫耐受的定义取决于讨论它的背景。移植免疫耐受是指给予受体短期免疫抑制治疗,停用免疫抑制药物后患者又能够达到正常的免疫耐受状态[3],这一观点由Burnet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4期2022-11-27

  • 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制剂已经用于免疫耐受的重建[1]。菌群已被证实可促进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并且可以调节肠道运动和分泌,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并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活动等[2]。本研究从肠黏膜免疫耐受的建立机制、肠道菌群调控免疫系统在肠黏膜免疫耐受形成中的机制、共生菌群诱导免疫耐受等方面作一综述。1 肠黏膜免疫耐受的建立机制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与食物等多种物质直接接触,承受了较大的抗原负荷。肠黏膜的存在可分隔人体内部和外部环境,形成“肠屏障结构”,阻止抗原、毒素和微生物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9期2022-11-26

  •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表达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Ag表达形成免疫耐受,从而无法实现完全清除HBV。现就近年来国内外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表达的慢性HBV感染者其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低水平HBsAg与免疫耐受1.1 低水平HBsAg定义 有报道[4]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义定量检测血清HBsAg <50.0 IU/ml 为低水平HBsAg,但有研究显示ELISA 检测低水平HBsAg存在漏检情况[5]。由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11-21

  •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经历较长的免疫耐受期,患者表现为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复制活跃,HBV DNA滴度较高(>105拷贝/mL),血清ALT水平正常,无临床症状,肝脏病理表现为无损伤或仅有轻微损伤。因此,关于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一直争议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会自发地完全或不完全被打破而出现免疫清除,伴肝组织免疫损伤,使疾病逐渐进展,甚至隐匿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免疫耐受期”患者并不是没有肝组织炎症或纤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年9期2022-09-19

  • 儿童肝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因此,对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成为了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关键[11-12]。免疫耐受状态下,虽然机体对供者来源性抗原不会产生免疫反应,但仍能清除其它外源性抗原,这也被称为供肝特异性免疫沉默[13]。临床上部分受者在不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移植物能维持正常功能,且组织学上没有排斥反应迹象,即达到免疫耐受状态[14]。相比其它类型的移植物,肝脏作为免疫豁免器官,具有更丰富的内在免疫调节性,有助于自发性耐受形成[15-16]。在肝移植早期受者中已有报道,部分受

    器官移植 2022年3期2022-05-02

  • β-glucan诱导训练免疫及其在逆转免疫耐受中的应用
    导致全身性的免疫耐受。这种败血症引起的免疫耐受可以持续多年,使患者容易发生持续性和继发性感染,从而增加死亡率。为了研究败血症的临床发病机制,并开发有效的治疗方式,需要使用一些有效的实验模型来模拟复制临床败血症患者的病症。以下几种模型常用来研究败血症:静脉注射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大肠杆菌(E.coli)以及盲肠结扎穿刺(CLP)[8]。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CLP模型,与临床败血症病症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在该模型中,败血症起源于腹腔内的多种细菌感染,随后细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2年8期2022-03-11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部分患者可考虑优先抗病毒治疗
    ,进入所谓的免疫耐受期,即表现为:长期的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原(HBeAg)阳性,高病毒复制,但肝功能正常且肝组织损伤不明显。这一时期可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鉴于HBV免疫耐受期的治疗难度以及目前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国内外相关指南对这些患者并不推荐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在未出现明显肝炎发作的情况下可直接出现肝硬化甚至HCC。因此,对于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应该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专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一、免疫耐受期的定义由来201

    肝博士 2022年1期2022-03-02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应重新评估诊断标准并将研究重点着眼于>35岁人群
    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感染者,即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HBV DNA>106IU/ml)、肝功能正常者是否应该抗病毒治疗的问题引发广泛讨论,既有学者推荐抗病毒治疗,也有不同建议,或者提出需要对免疫耐受期的肝功能指标进行个体化或精准治疗。现有抗HBV治疗药物,无论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都难以完全清除病毒。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因此,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是否需要病毒治疗,其前提是患者的肝细胞是否存在持续性损伤,导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12-26

  • 关于日本肝病学会《乙型肝炎治疗指南(第3.3版)》中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推荐意见的思考
    发生,而对于免疫耐受期患者推荐定期随访,无需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但近年多项研究提出了免疫耐受期患者有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不容忽视。当前学界也有对免疫耐受期患者有推荐积极规范抗病毒治疗的倾向。由于国内外指南的诊断标准不同,观点不一,有必要进行探讨。2021年1月,日本肝病学会(JSH)发布《乙型肝炎治疗指南(第3.3版)》[1],本文简要归纳了其中关于免疫耐受期的推荐意见(2021年5月JSH更新的第3.4版未更新该方面内容),以供探讨。1 免疫耐受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12-26

  • 无合并症的真实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疾病过程中,免疫耐受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虽然病毒载量比较高,但患者肝功能正常,肝组织无明显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提示HBV病毒感染未造成明显的肝损伤,HBV与宿主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患者虽然携带病毒,但日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且现有抗HBV药物对这类患者的抗病毒作用也有限。因此,现阶段在更强有效的抗HBV药物问世之前,不建议真正免疫耐受期患者行抗病毒治疗。1 免疫耐受期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不佳目前可供选择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对大多数免疫耐受期的患者血清学转化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6期2021-12-24

  •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个性化治疗
    对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开展个性化治疗十分重要。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抗病毒治疗与否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药物疗效和何时停药2个方面。综合各大指南的推荐意见来看,年龄和家族史是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关键。Hui等[1]评估了57例处于免疫耐受阶段的成年HBV感染者的肝病进展,所有患者均接受第1次肝活检,随访5年后行第2次肝活检。初次肝活检纤维化分期(Ishak评分)F0 33.3%、F1 66.7%;随访结束时,84%仍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6期2021-12-24

  •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有选择地抗病毒治疗
    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但笔者认为,对于部分免疫耐受期患者应予以抗病毒治疗,分述如下。1 关于概念问题“因处于免疫耐受期,患者肝内无炎症活动或仅有轻微炎症”,这一描述与临床实际不符,也是对“免疫耐受”这一概念认识不全面导致的!所谓免疫耐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刺激后,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低应答或无应答状态。免疫耐受可分为完全免疫耐受和不完全免疫耐受(又称为部分免疫耐受)。完全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抗原的刺激,既无细胞免疫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6期2021-12-24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选择性进行抗病毒治疗
    进入所谓的“免疫耐受期”[1-2],这一时期可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之久。鉴于HBV免疫耐受期的治疗难度以及目前药物治疗的效果,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外大部分指南和专家对免疫耐受期患者不建议抗病毒治疗,认为这一时期肝损伤较轻,疾病进展缓慢,治疗后可能效果不佳。目前为止,免疫耐受的概念仍被大多数学者认同。但从2015年开始,有学者认为目前缺乏有意义的免疫学数据来支撑“免疫耐受”的概念。多项研究[3-5]提示,免疫耐受期可能只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相当一部分患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6期2021-12-24

  • 动态监测脾脏大小和肝硬度值协助判断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00101 免疫耐受期的基本概念我国2015年和2019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2]均有关于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描述,大体内涵相似,但是在细节上仍有一些差异。2019年版指南[2]关于免疫耐受期的定义:HBsAg>2×104,HBeAg和HBcAg阳性,HBV DNA>2×107,ALT正常,肝组织无明显炎症或纤维化。2015年版指南[1]关于免疫耐受期的描述: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载量高(常常>106IU/ml,≈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12-23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精准抗病毒治疗
    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当前,国内外各个乙型肝炎指南对免疫耐受期的定义和治疗意见不完全一致,主要体现在HBV DNA不同水平的定义,且大部分指南对HBsAg的滴度无明确界定,因此导致对免疫耐受期的定义并不清晰。目前有研究[1]认为,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由于其肝脏内不存在炎症,其ALT是正常的,因此不需要治疗,发生肝癌的可能性比较小[2]。但也有研究[3]显示:病毒载量高、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12-23

  •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015要回答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感染者是否需要治疗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回答什么是免疫耐受、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特点与定义,以及慢性乙型肝炎(CHB)为什么要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需要或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原因。1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特点与定义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从而不能执行正常免疫应答的现象。免疫耐受可由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4期2021-12-22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可有条件接受抗病毒治疗
    防治指南中,免疫耐受期患者通常不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认识的提高,这一观念也面临着挑战。以下针对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从抗病毒治疗目标、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风险因素、当前治疗策略的获益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讨论。1 免疫耐受期患者缺乏启动抗病毒治疗并达到治疗目标的依据严格的免疫耐受期患者的肝组织无明显炎症坏死或纤维化,是否会增加“肝硬化失代偿、HCC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存在争议,因此缺乏启动抗病毒治疗的依据。一项荟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4期2021-12-22

  •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抗病毒治疗获益良多
    ,即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控制期。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慢性HBV感染者是否应当抗病毒治疗为近年乙型肝炎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也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理由如下。1 免疫耐受期临床上很难准确界定目前,国际上各种指南对于“免疫耐受期”的定义及推荐的治疗意见不完全一致。临床医生判断免疫耐受期,多以ALT正常为准,认为ALT正常即代表肝脏基本不存在损伤。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ALT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肝脏的损伤程度。肝组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4期2021-12-22

  •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量
    传统观念认为免疫耐受期患者的病情是良性的,不会导致不良预后,不推荐抗病毒治疗。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防控理念的改变,这种观念面临极大的挑战。1 免疫耐受期的概念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很复杂,根据患者感染病毒与宿主免疫状态及其相互作用对肝脏的影响,传统上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 (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清除期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控制期 (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和再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国际上几个权威慢性乙型肝炎的指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4期2021-12-22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4个阶段,即免疫耐受期(IT)、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及再活跃期[2]。免疫耐受期是我们常说的病毒携带状态,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及争议问题。1 HBV免疫耐受的定义及概念目前各国指南对患者的定义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HBV DNA水平不同。欧洲指南和中国指南对于IT患者HBV DNA的定义均较高[2,3],分别为大于107IU/ml和2×107IU/ml,而亚太指南的定义却较低(>2×104IU/ml)[4],美国指南介于两者之间为HB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11-30

  • CD4+CD25+Treg细胞在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及意义
    性自然流产;免疫耐受;CD4+CD25+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24-0070-04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CD4+CD25+Treg cells in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LIANG Zhongcheng1   ZHOU Weijie2   QIN X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24期2021-10-26

  • 树突状细胞在维持免疫耐受中的重要性
    文雪摘要: 免疫耐受是必要的,以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产生反应,从而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本文主要回顾树突状细胞 (DC) 作为胸腺和外周免疫耐受的关键调节剂,在免疫耐受中的发挥的作用,及其用于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疗法。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Abstract: Immune tolerance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e immune system from reacting to itself, ther

    医学前沿 2021年12期2021-09-27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抗病毒治疗有益于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指南[4]对免疫耐受期的定义及其抗病毒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ALT的正常值上限(ULN)存在差异。各指南多主张对于有肝硬化客观依据的患者,无论ALT水平和HBeAg状态如何,只要检测到HBV DNA,均建议行抗病毒治疗。免疫耐受期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通常主要基于以下3个标准的组合:血清HBV DNA水平、血清ALT水平和肝病严重程度(通过临床肝活检或无创诊断方法进行评估)。此外还应考虑年龄、健康状况、HCC或肝硬化家族史以及肝外表现(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5-17

  • 全球和我国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人数估计更正说明
    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应否治疗?》一文[1]中,对全球和我国HBV免疫耐受期患者估计人数有误,原文“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2.92亿人,其中免疫耐受期患者约1.98亿。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8600万例,其中免疫耐受期患者约3230万”应更正为“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2.92亿人,其中免疫耐受期患者约5940万例。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8600万例,其中免疫耐受期患者约1584万例”。现将具体估计方法说明如下。1 全球HBV免疫耐受期患者人数估计Polar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4期2021-04-19

  • β-葡聚糖引起的训练免疫和LPS引起的免疫耐受在表观遗传和代谢水平的异同①
    疫应答而形成免疫耐受[1]。目前,早期脓毒症的死亡率逐渐降低,而因过度炎症反应或免疫耐受所致的二次感染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使研究聚焦在脓毒症导致的免疫改变上[2]。传统观点认为,免疫反应可分为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与前者相比,后者反应慢但更具特异性,且可产生免疫记忆。现有研究证实,在炎症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固有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可因表观遗传改变而产生固有免疫记忆,当病原体再次入侵时产生一种更加强烈的固有免疫反应,称为固有免疫记忆或训练免疫(t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年8期2021-03-29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机体免疫耐受状态是导致HBV持续感染及慢性化的关键因素,并且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在免疫耐受阶段给予抗病毒治疗,因此这个阶段患者很难获得有效的抗病毒疗效[3]。本文就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命名争议、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机制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方案。1 HBV感染免疫耐受命名的由来和争议1972年Sherlock等[4]首次在Lancet上发表研究,认为HBV感染是自限性感染还是有不同程度肝损伤的持续感染,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0年5期2020-12-09

  • 伯内特:发现“免疫耐受”现象
    是关于获得性免疫耐受的理论,认为在胚胎期给动物注射抗原,该动物不能产生抗体而是对该抗原获得了耐受性。这种看法在1953年已为英国科学家P.B.梅达沃等人的实验所证实。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关于抗体生成的理论。他基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实验观察,于1957年提出了有关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机体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每种细胞可由遗传决定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当抗原侵入时,刺激某种特定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产生出一群遗传性相同的子代细胞,形成此种淋巴细胞的克隆

    科学导报 2020年15期2020-04-13

  • 内毒素对妊娠小鼠子宫内巨噬细胞的影响
    ,可能对母胎免疫耐受产生影响。关键词:内毒素;妊娠小鼠;酶组织化学;巨噬细胞;免疫耐受中图分类号:S85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7-0193-03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从免疫学上来看类似于器官移植。胚胎对母体来说是一个移植物,母体免疫系统对此进行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1]。巨噬细胞是子宫内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有多种表面标志和标记酶,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呈递抗原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在子宫内的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17期2019-11-13

  • 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是否应治疗?
    行性肝损伤的免疫耐受(IT)状态。这部分患者是否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慢性HBV感染管理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最近AASLD指南中将免疫耐受期定义为无生化功能异常(男性ALT单一使用干扰素和口服的抗病毒药物对免疫耐受期的儿童进行治疗,通常不能实现HBeAg的清除。D'Antiga等对23例慢性感染HBV的免疫耐受期儿童予口服拉米夫定8周后加用干扰素治疗,所有对象在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期间有持续病毒学应答,仅5例(22%)HbeAg血清学转换,4例(17%)HB

    肝脏 2019年10期2019-03-18

  • 免疫耐受在器官移植中的实验研究
    6000一、免疫耐受现象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应答”的现象,即抗原不能激活T细胞和B细胞完成特异的正常免疫应答的过程,不能产生正免疫应答的相应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不能执行正常免疫应答效应。免疫耐受现象的例子很多。比如1945年,英国学者欧文发现一对异卵双胎的小牛胎盘血管相互融合,血液相互交流,在血液循环中都同时存在两种异型红细胞,他称这种个体为血型嵌合体。胎盘分离的双生小牛却互相发生排斥反应。再比如,1953年,英国医学家彼得·梅达瓦等将C

    发明与创新 2018年33期2018-04-01

  • 免疫耐受在器官移植中的实验研究
    移植物失功。免疫耐受只对某一或某些抗原表现出耐受性,对其他抗原仍然具有良好的免疫性。关键词:免疫耐受;器官移植;实验一、免疫耐受现象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应答”的现象,即抗原不能激活T细胞和B细胞完成特异的正常免疫应答的过程,不能产生正免疫应答的相应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不能执行正常免疫应答效应。免疫耐受现象的例子很多。比如1945年,英国学者欧文发现一对异卵双胎的小牛胎盘血管相互融合,血液相互交流,在血液循环中都同时存在两种异型红细胞,他称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8年9期2018-02-24

  • 妊娠期间母体免疫耐受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立顺【摘要】免疫耐受指的是免疫活性细胞在接触抗原性物质时人的自身的免疫系统表现出的一种无应答状态。母体免疫耐受机制这些年一直是许多学者都在细心研究的热点问题。胚胎是作为半异己的移植物存在于母体,对母体来说具有抗原性。根据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推断,母体对胚胎这一外来物能够产生免疫反应,该免疫反应很有可能会导致流产,但是最终胚胎都完好的存在于母体,说明胚胎在母体内存在免疫耐受现象。胚胎能够完好的存在于母体说明母体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是又能够对胚胎产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6期2017-12-27

  • 紫外线照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小鼠同种抗原免疫耐受及其机制研究
    小鼠同种抗原免疫耐受及其机制研究郭轶先1张蓝方1孙雪静1万岁桂1夏长青1,2*(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 北京 100053; 2.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免疫学和实验医学系,佛罗里达 32610)目的 探讨应用紫外线照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C3H小鼠对Balb/c小鼠同种抗原免疫耐受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①用紫外线B(ultraviolet B, UVB)照射Balb/c(H-2d)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6-24

  • 肠道对共生微生物的免疫耐受机制
    共生微生物的免疫耐受机制乐佳清 王佳堃* (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58)动物体肠道中存在数以亿计的微生物,这些共生的微生物能辅助动物体消化代谢和维持肠道稳态。但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同样可以作为抗原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正常情况下,肠道免疫系统能准确辨识共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做出免疫耐受,维持内环境稳态;此外,肠道免疫系统还可以避免由于对无害抗原产生反应而造成免疫资源的浪费。免疫耐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用于减少器官移植后排斥现象的发生,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年5期2017-03-16

  • 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自然转归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自然转归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高红艳, 刘 娜, 李春霞, 卢荣增, 徐光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 陕西 延安 716000)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中,免疫耐受期是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对疾病的监测及治疗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外最新慢性乙型肝炎指南对于免疫耐受期患者一致建议是定期随访,不予抗病毒治疗。虽然处于慢性HBV者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患者预后一般是良好的,但也有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以及肝功能失代偿等终末期肝病的风险。通过对影响慢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8期2017-03-06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研究进展吴凤萍, 党双锁(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感染科, 西安 710004)免疫耐受是T及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异不应答或负应答表现。按形成时期的不同,免疫耐受可分为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HBV感染后机体对HBV免疫耐受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简要介绍了HBeAg、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缺陷、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低应答、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HBV基因型及基因组的变异、宿主基因多态性在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5期2017-03-06

  • 中医药诱导免疫耐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初探
    杉中医药诱导免疫耐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初探●蒋雨杉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观察发现一些采用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的患者,在治疗早期阶段症状呈现先加重再减轻的变化。推测其疗效机理可能与中药诱导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活化后凋亡,从而形成免疫耐受有关。为此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证实中药提取物确实可以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后凋亡。现拟采用淋巴细胞ICR基因指纹图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观察中医药治疗对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克隆删除的效果,以期发展成为一种临床实用的免疫耐受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2017-02-01

  • NOD样受体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①
    OD样受体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①章旭之 马 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广州510080)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和NOD样受体(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为代表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在固有免疫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NLR作为一类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在免疫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年6期2017-01-16

  • 慢性HBV携带状态自然转归的研究
    .90%)从免疫耐受状态过渡到免疫清除状态,性别、年龄、家族史、饮酒史可影响慢性HBV感染临床转归。结论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应定期随访,可根据相关预测因素采取个体化管理。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自然转归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可分为4个阶段,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清除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非活动性或低复制期),再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这是一个动态的转归过程,并不是所有患者均经历以上

    肝脏 2016年9期2016-11-15

  • 恩替卡韦联合免疫制剂治疗免疫耐受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疗效探讨
    免疫制剂治疗免疫耐受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疗效探讨赵和平,侯田青,丁保华,张自然,李靖,刘晓蕾,邵丹丹,郭世民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免疫制剂治疗免疫耐受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66例HBV携带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治疗组恩替卡韦联合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 μg、重组人白细胞介素-II 20万单位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5 μg三角肌皮下注射,1次/m,疗程为3年;对照组只接受单纯的恩替卡韦治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年1期2016-09-02

  •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牛奶蛋白过敏发生及耐受中的作用
    细胞;儿童;免疫耐受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在欧美发达国家,婴儿牛奶过敏发生率为1.2%~17%[1]。我国目前无确切的统计学数据,但临床发现该类疾病患儿越来越多,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allergy, CMA)的发病复杂,多种免疫细胞、活性因子参与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多方面动物实验研究提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7期2016-08-12

  • B淋巴细胞在抗CD45RB 抗体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体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邓春艳,张国超,邓绍平,任莉莉,蒋锦杏,俞丽娜,齐晖,李富荣△(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干细胞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 518020)[摘要]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在抗CD45RB抗体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抗CD45RB抗体对BALB/c裸鼠进行预处理后制备脾脏单细胞悬液,与BALB/c小鼠T淋巴细胞和C57BL/6小鼠脾细胞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分析Th1、Th2、Treg和Tm淋巴细胞。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年3期2016-04-15

  • 小鼠骨髓来源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及鉴定
    ;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细胞培养;穿孔素;颗粒酶B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寻找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有效方法是研究的热点之一[1]。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又称耐受性树突细胞(DC),多为未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imDC),表达低水平的MHC-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6等),抗原吞噬能力极强,但活化T细胞的能力较弱,还能抑制免疫活化分子的分泌,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增殖以诱导免疫耐受[2~4]。肝脏内含有大量DCreg[

    山东医药 2016年10期2016-04-15

  • T细胞疫苗抑制了Flt3-L介导的小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①
    苗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同时对肝移植“自动耐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CBA小鼠作为受体,以B6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T细胞疫苗:用B6小鼠的脾细胞免疫CBA小鼠,取CBA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加以灭活,制备成T细胞疫苗(TCV)备用;实验分为3组:组1:单纯移植组,以CBA小鼠作为受体,以B6小鼠作为供体,做原位肝移植。组2:用Flt3-L治疗的B6小鼠作为供体,以CBA小鼠作为受体,做原位肝移植。组3:用Flt3-L治疗的B6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年3期2016-04-15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器官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发挥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TGF-β诱导免疫耐受的核心源于其诱导Foxp3以及对CD4(+)T细胞的调节能力。与此同时,TGF-β与一些炎性细胞因子,例如IL-6,IL-1共同驱动Th17的分化,发生免疫排斥,伴随着其他一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移植器官发生纤维化,影响移植器官的存活。因此,TGF-β在器官移植的作用具有其“两面性”。【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器官纤维化;移植排斥反应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6年1期2016-04-04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策略*
    HBV表现为免疫耐受,临床上常表现为HBV DNA 高水平复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肝组织无或仅有轻微炎症。然而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并非始终处于免疫耐受状态,疾病可隐匿进展,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对于这些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人群是否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机体免疫与HBV感染的结局、如何及时发现和治疗非免疫耐受期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等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

    胃肠病学 2016年2期2016-03-13

  • 雷帕霉素及环孢素对人类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于移植后患者免疫耐受的形成;而环孢素则抑制CD4+CD2+5Treg的体外增殖,不利于免疫耐受的形成。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雷帕霉素;环孢素;免疫耐受;细胞培养Effect of rapamycin and ciclosporin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periheral blood 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ZHAO Bing-qing1,ZHU Zhi-jun,WANG Yong-lei (1

    山东医药 2015年34期2016-01-20

  • 桥本甲状腺炎的免疫治疗现状及展望
    甲状腺炎; 免疫耐受; 免疫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种,1912年由日本学者Hashimoto首先描述报道,习惯上亦称为桥本病[1]。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有报道其发病率从0.3%~10%不等[2],患者多为女性,是男性患者的15~20倍,其发病年龄段以30~50岁多见。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及免疫有关[3],有报道其还与环境、病毒感染、药物,以及年龄、激素水平、精神紧张等多

    医学综述 2015年9期2015-12-09

  • 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进展
    )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进展郭轶先(综述),夏长青※(审校)(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北京100053)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能区分自身抗原与外源抗原或者是“有害抗原”与“无害抗原”。自身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内的T、B淋巴细胞不能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这一过程基于一个复杂的免疫调节网络,包括中枢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是指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选择性的诱导机体自身免疫耐受,同时保留对病毒、真菌和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1]。

    医学综述 2015年16期2015-03-04

  • 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刘宇明 黄江波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起着至关键性的作用,利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cells,imDC)诱导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已经展现出诱人的前景,有可能成为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途径,对im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机制及如何有效维持其耐受状态成为当前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DC的体外诱导、培养方法及其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相关机制

    当代医学 2014年3期2014-08-15

  • 操控型免疫耐受在肝移植术后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与研究,对于免疫耐受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并提出操控性免疫耐受概念。操控性免疫耐受(Operational tolerance)指器官移植患者在停止使用免疫移植药物治疗的条件下,患者移植器官能保持正常功能,而不出现移植器官损害的临床和试验证据,并且移植受体能保持对感染及肿瘤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1]。诱导操控性免疫耐受的入选标准及撤药方案肝移植撤药方案受试者必须满足:移植术后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内移植肝功能良好,撤药前患者未出现排斥反应的临床及试验证据,必须是儿童

    吉林医学 2014年5期2014-08-15

  • 树突状细胞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是近年来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重点,人们试图通过诱导DSTT使移植物与宿主之间免疫反应达到平衡,从而防止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对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深入研究,发现DC不仅是最有效的APC而且是目前发现唯一能激活初始T细胞的APC,因此调控或干扰受体DC的致敏途径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 DC的生理功能树突状细胞由Steinma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2期2013-02-14

  • MSCs修饰受体胸腺对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研究
    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图分类号] R392.4;R65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1-35-04Effect of intrathymic inoculation to cardiac xenograft rejection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ZHU?Zhen1??SHEN?Zhenya1??CHEN?Haijun21.Department of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1期2013-01-11

  • IL-2协同抗CD45RB抗体调节Treg/Th17细胞的比例并延长小鼠移植皮肤存活时间①
    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耐受诱导剂,可以通过上调CD45RBloT细胞和下调CD45RBhiT细胞的比例来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1]。在小鼠肾、胰岛和心脏移植应用抗体治疗都可以成功地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诱导产生稳定的免疫耐受[2-4]。在免疫耐受诱导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 T cell,Treg)与Th17细胞是一组作用相反的T细胞亚群,其中Treg细胞可以促进免疫耐受的形成,而Th17细胞则会阻碍耐受的产生[5]。本课题组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年6期2012-09-12

  • 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微环境的分子信息传导机制
    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作为同种移植物的胎儿能够在母体内存活,直至分娩而未被母体排斥,是免疫学原理的唯一例外。母-胎界面是这一免疫耐受过程的核心部位,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已受到生殖免疫学乃至免疫学领域的广泛重视。母-胎界面Th2型免疫优势,及调节性T细胞扩增是母-胎免疫耐受及成功妊娠的标志。母-胎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需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介质的参与和协同作用。这种耐受机制的失调可导致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主要表现为反复自然流产和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寻求安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7期2011-12-08

  • 加味寿胎丸对乙肝免疫耐受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60例乙肝免疫耐受患者均选自我院2010年 1月~ 2011年 3月门诊患者,其中男性 28例,女性 32例;年龄 18~ 55岁,平均 32岁;病程最长者 15年,最短 3年;e抗原、HBV-DNA全部阳性,肝功能正常,所有病例均经 B超、CT,以及生化检查确诊,排除肝硬化、肝癌。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以门诊挂号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治疗组分为加味寿胎丸

    陕西中医 2011年9期2011-04-14

  • 世界首例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术成功
    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手术在北京安贞医院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大器官移植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临床、科研人员吸收了国内外免疫耐受基础研究的先进理论和成果,经过前期的基础研究、临床和动物实验,摸索和创新了相对完善的临床实验方案。遵循该方案,由北京安贞医院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合作成功进行了一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不相合的骨髓腔内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手术。术后几个月连续的各项临床检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7期2011-04-12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期特点和机制探讨
    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乙肝病毒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患者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乙肝病毒,机体没有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感染HBV后,一部分人将成为HBV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有20%~40%的HBV慢性感染患者会发展成为重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慢性乙肝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全球约有3.6亿人持续感染HBV,中国是高流行区。HBV并不直接导致肝细胞病变,机体不同的免疫状态导致HBV感染后结局有很大差异[1]。本文重点探讨免疫耐受状态下的流行病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8期2011-02-21

  • 器官移植与免疫耐受
    要】建立移植免疫耐受是维持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理想境界。目前,在应用的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案主要有:建立嵌合体;应用阻断共刺激通路的抗体;克隆清除;免疫抑制;免疫调节等。【关键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免疫耐受【中图分类号】R3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31-02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Immunological ToleranceWU Guangyan(The third team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12期2009-09-21

  • 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在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实验研究
    ;排斥反应;免疫耐受;环孢素A【中图分类号】R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28-02临床器官移植的长期存活率得到明显提高,已成为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然而,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仍然是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大鼠肝移植是目前最常用的肝移植动物试验模型,为临床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试验数据,下面是我们利用近交系Lewis和BN大鼠进行肝移植的一组试验数据。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1.1.1供鼠近交系Lewis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8期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