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

  • 清代东北男性结婚难问题研究与启示 ——基于中国多世代人口数据库的分析
    析发现,清代辽东旗人社会中,年龄越大、有残疾、无官方职位的男性未婚的机会比率更高,父母一方或双方在世、父亲或叔伯有官方职位的男性未婚的机会比率更低,包括个体、家庭、亲属关系和地区在内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共同决定了男性的婚姻结果。(5)王磊:《清代辽东旗人社会中的男性失婚问题研究——基于中国多世代人口数据库-辽宁部分》,《人口与经济》2013年第2期。21世纪以来,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趋缓、人口净流出现象日渐突出。由于女性具有婚姻迁移的性别优势,婚姻市场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10-20

  • 北京话里的“姑奶奶”
    娘。這其实是清代旗人语言在北京话里留下的痕迹。“奶奶”一词在旗人的语言里并不是指祖母。据《清宫遗闻》记载:“按旗人男称爷,女称奶,乃极尊贵的名称。”在《红楼梦》里,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在贾府里就被称为“琏二奶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书中“奶奶”一词,应是旗人用语。同样在《红楼梦》里,也能找到称呼未婚姑娘是“姑奶奶”的例子。比如第四十六回里有这么一段话:“他嫂子脸上下不来,因说道:‘姑奶奶骂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4期2023-06-13

  • 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教育初探
    100101)旗人是清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清入关后,随着与汉人交往的日渐频繁,旗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也日益加深。其中,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旗人所接受。历史教育促进了旗人社会的发展、进步。然而,学术界以往关于清代历史教育的研究却忽略了旗人群体(1)目前关于清代历史教育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李良玉《清代书院与历史教育》(《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70-78页)及其专著《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张安昊《清代科举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2-14

  • 试论清代旗人社会群体中的性别观 ——以旗人女性的从死、寡居和再嫁为中心
    立八旗制度以来,旗人社会群体就逐渐形成。1621年,后金军队进入辽沈地区,旗人群体首次进入到辽东汉人的聚集区,其部族社会时期所形成的性别观开始受到儒家文明的冲击。清军入关之后,这种冲击变得更加严重。从婚姻制度方面来看,进入辽沈地区以前,女真部族仍存在普遍的收继婚制度,其“嫁娶则不择族类,父死而子获其母”[1]43。这种制度仍旧将女性视为私有财产,也大体保证了女性作为家庭财产在丈夫死后不会被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获得。而进入辽沈地区之后,这种婚姻形态在汉文明儒家礼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4

  • 晚清北京“闲散旗人”职业选择研究
    立的封建王朝,而旗人作为清王朝的特权阶层,其生存状况与清王朝的命运起伏息息相关。晚清时期,随着旗人“闲散”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锐减,旗人生计问题不断恶化,因此“闲散”旗人职业选择成为清中央政府较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一、“闲散旗人”的出现作为清朝的特权阶层,旗人群体的日常生活主要依靠清政府的财政供给。北京地区的旗人由于长期脱离生产,在职业的选择方面“尤以报效当差为务”(1)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社科院历史所编:《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部分)》,长春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1

  • 琴江满族村民俗文化探析
    文化的影响。琴江旗人是亦满亦汉的特殊族群,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是研究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的珍贵样本。1 琴江满族村民俗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清初,清廷曾试图以八旗水师为中心建立国家海防体系,福建作为海防前线,理所当然地成了最早的“试点”地。清雍正六年,雍正皇帝正式下旨在洋屿琴江建立三江口水师旗营,其主要职能除了明面上的训练八旗水师旗兵,查拿驻防地上下一带所有盗船、私盐船只外,还有就近监视位于其下游的闽安镇绿营水师。据《福州驻防志》记载,三江口水师旗营成立时,设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7期2022-11-16

  • 晚清东北双城堡旗人婚姻行为特征与变化
    便建立起一套保障旗人生计的机制。八旗制度为旗人的婚丧嫁娶提供了切实的经济保障。乾嘉年间,清朝盛极而衰。道咸以降,国势日蹙,库府空虚,八旗生计成为旗人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数十万旗人久居京城,兵额有限,人口增加,又不事生产,京师成为八旗生计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为此,清廷采取了将京城八旗(以下简称京旗)回屯东北的对策,嘉道时期的京旗回屯双城堡就是有清一代三次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的其中一次回屯。双城堡有京旗、屯丁和浮丁三类旗人。京旗主要由京师和热河等城镇地区八旗闲散移驻而

    北京社会科学 2022年6期2022-06-18

  • 论清晚期福州旗人的维系与变化
    防东南疆域的福州旗人①本文所指的福州范围包括现今的福州市区和长乐区的琴江地区,即清代的省城福州和三江口水师旗营(今长乐区琴江),两地当时都隶属福州八旗驻防,故本文讨论的福州旗人是指这两处的驻防旗人。,也面临内部维系力不足,外部遭遇冲击的困局。晚清新政的施行也没有改变福州驻防八旗最终被裁撤的命运。目前学术界已有的关于福州旗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民族认同②刘正爱:《自我、他者与国家:福建琴江满族的认同》,《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潘洪钢:《清代驻防旗人的民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3-16

  • 驻防八旗满族家谱述论
    家谱的传统,官修旗人家谱一直延续到宣统时期。与之相适应,普通旗人家族修撰私谱,也成为普遍现象。清代以来的满族民间家谱数量巨大,“满族家谱数量之多,在少数民族家谱中可谓一枝独秀”①杜家骥:《清代满族家谱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清代驻防旗人遍布全国关隘要地,其人口数量约近于旗籍人口的半数。驻防旗人族群的家谱,也呈现出显著的特征,是研究满族历史的独特资料。一、满族民间家谱中的谱单存世的满族民间家谱中,除了一般汉族地区常见的册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4期2021-11-25

  • 民族自省与民族自新
    了自己所属的满族旗人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的曲折命运和文化性格,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旗人形象。通过对这些旗人形象及其命运的书写,老舍不仅生动再现了民族在现代中国转型变革中的命运变迁,还表达出了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自省与自新的思想自觉。【关键词】 老舍;旗人;《正红旗下》;《茶馆》;民族自省【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32-03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

    今古文创 2021年34期2021-09-22

  • The Extensions of Spatial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A Corpus-based Comparative Study
    )实际上,我们这旗人,就算王孙公子吧.(21)他几个月的时候,一天能吃很多瓶奶,三个小时吃一次,一下儿吃六瓶.(22)Shake them out like this just to sort of limber up.(23)Still,enthusiasm seems to be down.DISCUSSIONThe evidence in corpus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s

    Proceedings of Nor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nguistics,Literature and Teaching 2020年0期2021-01-11

  • 浅析清末东北旗人生计恶化原因
    荡不安,东北地区旗人生计艰难。本文从清廷财政危机、多途径收入停发、匪患与边患、行政体制变革与自然灾害五个方面来分析东北旗人生计恶化的原因。关键词:清末;旗人生计清朝后期,清廷国力衰微,社会动荡不安,秩序混乱,民不聊生。清廷虽有心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却因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而有心无力。同时外部列强环伺,为争取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不惜在东北地区发动战争,破坏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与生产生活,旗人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在内流民大量涌入东北,随之也带来了大

    锦绣·下旬刊 2020年6期2020-09-02

  • 清至民国时期旗人的生计问题 ——以成都满城旗人为个例
    810008)旗人是清代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只要是旗人,自出生每月就有“月钱”,没有生计,照样可以生存下来,且生活水平比较稳定。大清帝国即将灭亡时,开始旗人开始出现生计问题,到民国时期生计问题更加严重,直接影响了旗人生存,为了活下来旗人寻找各类职业,以求生存下来。被人以成都旗人为个案研究旗人生计问题。一、清代及民国时期成都满城旗人的生计概况康熙六十年(1721年),1600名旗兵奉命驻防成都,成都正式设立驻防八旗,由副都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6期2020-01-19

  • 清代旗人官修家譜檔案述論❋
    官、繼承以及掌控旗人人口的需求,曾經采用官修方式編撰旗人家譜,大規模介入並統一管理旗人家族人口檔案。這種官修家譜體制自清初即開始實施,經過雍正、乾隆時期的發展和完善,一直持續至宣統末年,産生了數量龐大、保存完整的旗人家譜檔案,内容涉及整個八旗體制下的各類旗人羣體。旗人家譜與八旗世爵世職制和八旗户籍管理制度緊密相關,可分爲承襲册型家譜與户籍册型家譜兩類,二者雖形式有異,在功能上卻有内在相關性。這批家譜在呈報、編纂、審核和保管等具體環節中,滲透了清王朝對八旗特

    中华文史论丛 2019年3期2019-11-26

  • 国家管控与旗地出典 ——康雍乾三朝旗地的典卖
    占。此次圈地,使旗人或多或少地占有一定量的土地,得以维持生计。但随着旗人生计问题出现,靠典卖旗地来维持生计成为旗人的首要之选。旗地典卖问题就此出现。对满洲旗人相关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清史研究的重点。八旗生计问题、八旗制度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但对于旗人旗地的研究,还存在着研究不完善,研究成果少,专题研究缺乏等诸多问题。有关旗地问题,杨学琛《清代旗地性质及其变化》,从旗地的性质出发,论述了皇庄、王庄、官庄等不同性质旗地的生产经营方式及占有地亩的多少。其中,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9期2019-09-26

  • 略论清代身份法的几个问题
    ,最具特色的则是旗人与民人以及旗人内部间的身份转换。二、身份间的转换(一)出旗与入旗在清代,身份间的转换表现在旗民关系上比较突出。旗人与民人两大体系虽然泾渭分明,但又不是绝对的固定化,旗人与民人之间的身份仍然可以有小规模的流动,其表现形式就“出旗”与“入旗”。所谓的“出旗”,就是指丧失了原先的旗籍,由旗人身份转变为民人身份。而所谓的“入旗”,则恰恰与此相反,是指获得了旗籍,由民人身份转变为旗人身份。“出旗”与“入旗”的形式比较多样,“出旗”的形式主要有:旗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期2019-03-28

  • 制度与族群 ——《清代八旗驻防族群的社会变迁》评介
    洋大海之中,驻防旗人是“独善其身”,还是“既来之,则安之”?面对窘境、甚至剧变,他们又如何维生,身份如何转变?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清代民族史、社会史等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亟待学界进行更加充分的讨论。可喜的是,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潘洪钢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结项成果《清代八旗驻防族群的社会变迁》,2018年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20世纪80年代起,作者即开始关注“长期生活于异族包围中的少数民族群体”,至今已数十年。本书将上述问题置于清代以降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12期2019-02-18

  • 新时代党派团体举旗人培养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
    [1]党派团体举旗人培养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快党派团体举旗人培养是基础。一、新时代党派团体举旗人培养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党派团体举旗人是指民主党派和相关团体中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领军人物,既是党派团体的负责人,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率领党派团体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杰出党外代表人物。加快党派团体举旗人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快党派团体举旗人培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12-20

  • 西安驻防旗人的宗族建设 ——以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为中心
    要地,从而产生了旗人家族的分家。我们在旗人族谱记载中也可以发现“由于该支派迁徙别驻防,无法考证该支系”等记载。即清朝设立驻防并分派旗人,引发了旗人宗族的支派分立。宗族发展往往经过迁移、定居、繁衍、分家再到迁移的循环过程,同样祖茔也会经过建茔、修护、另立的过程[1]103。但是旗人受到八旗制度的影响,不易追踪该宗族发展轨迹。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廷允准驻防旗人在当地安葬之前,驻防旗人难以在驻防地设立宗族茔地。之所以清朝统治者长期禁止旗人当地安葬,是担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11-09

  • 满族八旗被革命
    击和影响最大的是旗人。这里所说的旗人,基本是满族八旗,也包括一部分蒙古旗人和汉军旗人。有很多记录满族生活变迁的书,我觉得写得比较好的是金启孮先生的《金启孮谈北京的满族》,他把旗人分成不同类,上层社会的旗人、市井的旗人,还有一类很重要,叫作“营房里的旗人”。这一部分旗人最保守,也是保留满族生活习惯最多的一个人群,这一部分旗人可以说最有代表性。他们相对来说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生活条件应该说是比较差的,但是保留(本民族)传统非常多,从吃穿用度到娱乐形式等等

    特别文摘 2018年6期2018-08-14

  • 从《茶馆》、《正红旗下》的共性管窥老舍对于旗人社会的思想转变
    》展现了老舍对于旗人社会的思想转变。两部作品虽属不同的文学形式,但人物的形象在共性的维系下却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具有典型特征或是新式思维对立统一的旗人们。老舍的反思也贯穿于人物展览中,在探究人物的内涵时,可以体会到老舍的或怀念或否定的思想波动。而这一思想波动是老舍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交汇过程,也寄寓了老舍在新时期自我解放的企盼。【关键词】茶馆;正红旗下;老舍;旗人;艺术真实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

    戏剧之家 2018年30期2018-01-02

  • 近三十年来清至民国时期旗民生计问题研究综述
    究八旗驻防制度下旗人生活的文章,该文以成都八旗驻防为研究对象,通过清廷“恩养政策”下,成都驻防八旗官兵的收入来源,即正额饷银的介绍。他认为“生齿日繁”不是造成旗人生计问题的主要原因,应归因于清廷不允许旗人从事工农等其他职业。成都八旗驻防虽采取了诸如“裁旗归衣”“学习粗浅工艺”的方法来解决旗人生计问题,但由于受到八旗优越政策的影响,旗人多是赖饷而食,毫无生存技能,最终只能导致生活困顿,开始出现生计问题。[1]随后,马协弟的《驻防八旗浅探》一文也是在驻防制度下

    黑龙江史志 2017年9期2017-11-23

  • 旗人到满族:民间选择与官方导向的二重奏
    100732)从旗人到满族:民间选择与官方导向的二重奏邱源媛(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在时人观念中,今天的满族源自清代的旗人,而事实上二者的人群构成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清代畿辅地区(今京、津、冀等地区)为例,这里曾经是旗人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然而目前该地区为数众多的旗人后裔却并未呈报满族,这一状况是辛亥革命之后多重历史因素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学术界在对从旗人到满族转变进程研究中较为注重自上而下的角度,强调官方政策导向对于民族意识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9期2017-11-01

  • 清代东北驻防官兵装备与操演枪械状况考
    清代 东北地区 旗人 枪械 装备操演中图分类号:E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7)03-45-52清代八旗官兵操用火器的历史可谓悠久。关外时代,后金在对明作战中就认识到火器的威力。天启六年(1626),后金汲取宁远之战为西洋大炮击败的教训,开始仿造红衣大炮。嗣后在对明作战中,抑或平定边疆民族战事中,清军均携带并施用火器;官兵日常训练中,火器的配备与操演也在督操之列。崇德元年(1636)六月,怀顺王耿仲明咨秘书院文云:“怀顺王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3期2017-09-20

  • 中国古代的“限购令”
    官员购房,还限制旗人购房,凡旗人去外地工作,胆敢在工作地买房,其所买房产由朝廷强制拍卖,拍卖所得归政府所有。如发现旗人在工作所在地买房,当地官员也有责任向朝廷举报,如不举报,一旦查出,跟着买房人一起受处分。明清政府何以要这样规定?目的是严防官员腐败,维护自身统治。毕竟官员收贿方式花样繁多,又唯独无偿或者低价受赠不动产最难查清,于是干脆就不让他们在工作地拥有房产。那些在任职地买了房的,会被默认为贪污,受到严惩。明太祖逼官员给穷人盖房《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7年6期2017-06-27

  • 中国古代的“限购令”
    官员购房,还限制旗人购房,凡旗人去外地工作,胆敢在工作地买房,其所买房产由朝廷强制拍卖,拍卖所得归政府所有。如发现旗人在工作所在地买房,当地官员也有责任向朝廷举报,如不举报,一旦查出,跟着买房人一起受处分。明清政府何以要这样规定?目的是严防官员腐败,维护自身统治。毕竟官员收贿方式花样繁多,又唯独无偿或者低价受赠不动产最难查清,于是干脆就不让他们在工作地拥有房产。那些在任职地买了房的,会被默认为贪污,受到严惩。明太祖逼官员给穷人盖房《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11期2017-06-23

  •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引领青海未来发展
    要一大批坚定的举旗人。举旗人就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党绝对忠诚,头脑始终清醒,立场特别坚定;举旗人就是发展上的开路人,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勇于排雷,善除荆棘的“狮子型”干部;举旗人就是群众的贴心人,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举旗人就是班子的带头人,帶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本期昆仑讲堂·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到不同领域不同战线上的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聆听他们在前进路上,把梦想变成信心、勇气和行动,把蓝图变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9期2017-05-30

  • 古代“限购”那些事儿
    官员购房,还限制旗人购房,凡旗人去外地工作,胆敢在工作地买房,其所买房产由朝廷强制拍卖,拍卖所得归政府所有。如发现旗人在工作所在地买房,当地官员也有责任向朝廷举报,如不举报,一旦查出,跟着买房人一起受处分。明清政府何以要这样规定?目的是严防官员腐败,维护自身统治。毕竟官员收贿方式花样繁多,又唯独无偿或者低价受赠不动产最难查清,于是干脆就不让他们在工作地拥有房产。那些在任职地买了房的,会被默认为贪污,受到严惩。明太祖逼官员给穷人盖房《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

    人民周刊 2017年5期2017-04-24

  • 清代旗人与《红楼梦》
    16605)清代旗人与《红楼梦》张佳生(大连民族大学 满学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605)《红楼梦》是一部影响非常广泛深远的小说,自以抄本行世以来,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旗人中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这部由清代旗人创作的小说,很早就被认为描写的是旗人社会生活,并一直受到旗人的特别关注,从这一角度进行了阐述。注重这部小说与旗人的关系,对深入研究《红楼梦》和八旗文化,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红楼梦》;旗人作者;旗人评论;旗人认知《红楼梦》作为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古典长篇白话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年2期2017-04-06

  • 试论性别视角下清末民初旗人女性群体 ——以外火器营为例
    别视角下清末民初旗人女性群体 ——以外火器营为例曹昊哲,吕 萍(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外火器营营房中的旗人群体,主要指的是历史上分布在北京城外西北郊火器营周边的旗人群体。其保存了早先旗人社会较为传统的社会风气,较少受到儒家宗法制度的影响。本文以这一群体当中的女性为中心,通过性别视角,以女性活动空间、女性婚恋观和军营文化三个层面来构建清末民初时期这一女性群体的主体形象和生存状态。这一女性群体所处的社会形态属于父权制社会这一普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3-29

  • 晚清朝廷改善吉林旗人生计措施探析
    晚清朝廷改善吉林旗人生计措施探析欧阳琳,刁书仁(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长春 130024)晚清时期,吉林驻防旗人生计日渐恶化。对此,清廷采取了给予旗人经济保障、优先确保旗人兵额、推动旗人与土地相结合、兴办实业促进旗人就业、兴办学堂传授旗人技能等措施。尽管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旗人生计,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清廷始终坚持“首崇满洲”的基本国策 :对旗人的“恩养”,使得旗人好逸恶劳;对旗人的“禁锢”,则使得旗人不谙生产。因此,清廷为维持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年1期2017-03-07

  • 皇族的象征在陨落中 ——晚清京口驻防旗人社会
    ——晚清京口驻防旗人社会沈红亮(镇江市史志办公室,江苏 镇江 212003)镇江是清代八旗驻防城市,旗人在镇江人眼中是朝廷的象征。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和旗人地位的下降,镇江旗人的生存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镇江旗人常常利用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和法律上的特权,从破坏性活动中获取收入。镇江旗人的负面形象加深了民众对清朝政权的恶感,从而加速了镇江地方政权的瓦解。镇江;旗营;京口驻防;晚清社会镇江驻防旗营始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初为汉军八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为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1期2017-01-28

  • 旧京的旗人旗俗
    文 李宝臣旧京的旗人旗俗文 李宝臣旗汉分住完成于顺治七年初,内城的非旗人居民全部迁到外城,就是现在的崇文、宣武两门以南的旧城区域。如此表明了清统一中华定都北京的信心和保持满洲风俗与组织制度的心态。清代北京,因满洲人的到来,内外城的文化氛围与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禁旅八旗守卫京师,禁卫皇宫,自成系统,形成旗人社会。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发布汉人迁出内城的上谕,搬迁时限16个月。旗汉分住完成于顺治七年初,内城的非旗人居民全部迁到外城,就是现在的崇文、宣武两

    北京观察 2016年9期2017-01-16

  • 旗人卖房,分期收款
    周所谓旗房,就是旗人的房子,这种房子原本是不能买卖的。康熙说:“每旗各造屋二千间,此屋无得擅鬻。” 雍正说:“旗房都是公房,只能让旗人住,不能让汉人住,禁止汉人购买,也禁止旗人转卖。”乾隆也说过,旗房不许出售,也不许出典(将房子交给他人居住,以此获取质押贷款),如果胆敢出售或出典旗房,卖家和买家都会被判刑,并将所卖价款全部充公。尽管三令五申,可惜的是,清朝皇帝并没能管住旗房交易。也是,当一部分旗人的房子多得住不完,而另一部分旗人穷得没饭吃的时候,卖房换钱是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12期2016-12-27

  • 旗人卖房,分期收款
    李开周旗人卖房,分期收款李开周所谓旗房,就是旗人的房子,这种房子原本是不能买卖的。康熙说:“每旗各造屋二千间,此屋无得擅鬻。” 雍正说:“旗房都是公房,只能让旗人住,不能让汉人住,禁止汉人购买,也禁止旗人转卖。”乾隆也说过,旗房不许出售,也不许出典(将房子交给他人居住,以此获取质押贷款),如果胆敢出售或出典旗房,卖家和买家都会被判刑,并将所卖价款全部充公。尽管三令五申,可惜的是,清朝皇帝并没能管住旗房交易。也是,当一部分旗人的房子多得住不完,而另一部分旗人

    文史博览 2016年12期2016-02-02

  • 浅谈清代旗人的“奢侈”与“贫困”
    [摘 要]在清代旗人生计问题的研究讨论中,旗人自身的奢侈行为无疑被认为是造成旗人贫困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对旗人奢侈原因肤浅的讨论却很容易让我们把旗人奢侈现象简单归结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而忽略清朝统治者针对旗人制定的政策对旗人奢侈习惯所产生的影响。深入探究旗人奢侈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问题,有助于对清代特殊政策对旗人影响的深入理解。[关键词]清代;旗人;生活在清代旗人生计问题的研究讨论中,旗人自身的奢侈行为无疑被认为是造成旗人贫困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造成原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2015-11-07

  • 传说中,一个老实的买官人
    乱了。总的来说,旗人买官的不多。权贵之家,一出生就有官爵伺候,用不着;贫寒小户,有铁杆庄稼,凑合着过,拿不出这笔闲钱。但是,普通的旗人,也有做生意发财的,发了财的旗人,想要过一回做官的瘾,也有买官的。都说旗人不能从事其他产业,只能当兵,其实这样的规矩,在清朝中叶就已经破了。但是,啃惯了铁杆庄稼的后辈,往往不乐意自主谋生,即使给了土地,也没有人耕种,给了本钱,也没人做生意。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众多旗人中,总会出几个不一样的。光绪年间,北京就有这么一位

    乡音 2015年4期2015-11-07

  • 民国时期东北旗人生存状态变迁原因探析
    1)民国时期东北旗人生存状态变迁原因探析宋莉莉 王桂芳(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吉林 长春 130111)民国时期,由于民族歧视与偏见的存在,政府财政匮乏,旗人自身身无长技,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等原因,东北旗人生存状态不断恶化。东北旗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是民国时期整个旗人群体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在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弱势群体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作出的努力与挣扎。东北旗人在生存状态变迁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对民族国家的归属感,

    黑龙江史志 2015年9期2015-07-10

  • 清代北京旗人推动住房市场化
    组织形式,实现了旗人社会的兵民合一。旗人的一切生活待遇,都在八旗制度下获得,住房也不例外。清初,北京旗人的住房有一定之规,以现代标准看,就是科级官员住3间房,处级官员住4间房,司局级住7间房。按官阶高低分配相应住房旗人住宅的出现,与八旗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顺治入关后,八旗精锐集中驻守北京,朝廷为数十万进京的八旗兵民提供禄米、俸银、住宅、田产。经过“圈地”和对汉人的驱赶,清廷控制了北京内城和西北郊区的大片田宅,形成“满汉分城”的局面。据顺治年间八旗“定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4期2015-06-23

  • 晚清东北旗人的婚姻与死亡风险关系探析
    13年)东北双城旗人移民社会中的婚姻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婚姻状态的死亡风险存在显著差别,未婚、丧偶和再婚等婚姻状态的死亡风险要高于初婚人口;不同婚姻行为对死亡风险存在不同影响,结婚降低死亡风险,丧偶提高死亡风险。研究验证了婚姻对个体健康的保护机制及其时期效应,表明了家庭和社会因素对于婚姻与死亡风险关系存在重要影响。关键词:婚姻;死亡风险;晚清;双城;旗人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2-002

    人口与经济 2015年2期2015-03-26

  • 罗信耀和他的北京旗俗书写
    有必要提及自己的旗人出身。不过,书中所描写的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旗人风俗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1939至1940年间,沦陷时期北平的一份英文报纸《北平时事日报》(Peking Chronicle)上,连载了一部题为“小吴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Wu)的故事,通过虚构的主人公小吴的经历,生动地描述了北平市民的生活习俗,反响非常热烈。应读者的要求,作者很快将其修订汇编为《小吴历险记——一个北京人的生命周期》(The Adventur

    北京观察 2015年6期2015-01-10

  • 论民国初年东北旗人的生存状态
    0111)清代,旗人被视为国家之根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享有优于“民人”的种种特权,是清王朝“恩养”的特殊社会群体。生活在“龙兴之地”的东北旗人作为这一群体中的一员也不例外。但是,辛亥革命发生,民国建立后,东北旗人失去了以往享有的特权和优势,生存状态随之发生了深刻改变。一、丧失政治法律特权沦为普通平民民国建立后,东北旗人丧失了前清时期拥有的政治法律特权,由曾经的特权阶层沦为普通平民。清代,东北旗人和京畿旗人及其他各地驻防旗人一样,在政治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8-15

  • 嘉庆整风为何治标不治本
    入主中原之后,将旗人尊为高于汉人的群体,皇帝也给予旗人诸多法定特权。他们不但不用服徭役,不用纳钱粮,而且享有诸多经济特权。历经几代皇帝的统治,八旗子弟的衰败之象愈加明显。尤其是在康熙帝后,整个清朝的对外战争数量急剧下降,原来生活在马背上的那些能征惯战的八旗兵由于长期脱离生产和作战实践,曾经纯朴的尚武风气开始慢慢退化,生活上也越来越追求奢华。不少旗人子弟游手好闲,到处惹是生非,甚至打架斗殴,整个社会风气都被他们带坏了。京城旗人聚赌自康熙朝以来就屡禁不止,但当

    百家讲坛 2014年17期2014-02-11

  • 嘉庆整风为何治标不治本
    入主中原之后,将旗人尊为高于汉人的群体,皇帝也给予旗人诸多法定特权。他们不但不用服徭役,不用纳钱粮,而且享有诸多经济特权。历经几代皇帝的统治,八旗子弟的衰败之象愈加明显。尤其是在康熙帝后,整个清朝的对外战争数量急剧下降,原来生活在马背上的那些能征惯战的八旗兵由于长期脱离生产和作战实践,曾经纯朴的尚武风气开始慢慢退化,生活上也越来越追求奢华。不少旗人子弟游手好闲,到处惹是生非,甚至打架斗殴,整个社会风气都被他们带坏了。京城旗人聚赌自康熙朝以来就屡禁不止,但当

    百家讲坛 2014年14期2014-02-11

  • 没房住?找康熙
    ,北京城里驻扎的旗人们也开始大规模地反映自己的住房问题。康熙搞不清状况,不知平时都挺听话的自家人为何突然不满意起来。于是,他委托八旗都统针对京城旗人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堂堂大清朝的京城里,吃喝不愁、高人一等的旗人竟然有七千多人没有房产。想当年夺取中原的时候,八旗子弟个个勇猛顽强,清世祖定都北京后,自王公贵族至官员兵丁,都分了福利房。按照规定,分到的房子允许旗人之间交易,但严禁卖给汉人。可到康熙朝时,满汉间私下交易房产的事已经层出不穷

    百家讲坛 2014年17期2014-02-11

  • 没房住?找康熙
    ,北京城里驻扎的旗人们也开始大规模地反映自己的住房问题。康熙搞不清状况,不知平时都挺听话的自家人为何突然不满意起来。于是,他委托八旗都统针对京城旗人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堂堂大清朝的京城里,吃喝不愁、高人一等的旗人竟然有七千多人没有房产。想当年夺取中原的时候,八旗子弟个个勇猛顽强,清世祖定都北京后,自王公贵族至官员兵丁,都分了福利房。按照规定,分到的房子允许旗人之间交易,但严禁卖给汉人。可到康熙朝时,满汉间私下交易房产的事已经层出不穷

    百家讲坛 2014年14期2014-02-11

  • 清朝的旗人与今日的北京人
    文/马建农清朝的旗人与今日的北京人文/马建农提到北京人,人们的评价往往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北京人大气、大度,见识广、重礼仪。有些人则觉得,北京人傲气、忒“大爷”,侃起来山南海北,却往往一事无成。凡此种种,颇具争议。仔细琢磨,北京人之所以给人这样的印象,与清代前期北京人口的结构有很大关系。清顺治时期实行“旗民分城而居”的政策,这一政策给北京的城市人口结构带来了变化,使旗人成为北京内城人口的主体。而这个被国家供养起来的特殊群体,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特有的生存环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8期2013-04-25

  • 清朝旗人的法律特权及其影响
    10091)清朝旗人的法律特权及其影响许燕婵(广州广播电视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1)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旗人”在清朝社会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法律上享有特殊权利,这些特权对当时社会的法律、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朝;旗人;特权;影响一、“八旗制度”和旗人的由来“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族的过程中创造的满族社会制度,它起源于女真人集体狩猎的形式,并以八种不同形式的旗帜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1期2012-04-12

  • 俸米商业化与旗人身份的错位:兼论商人与京城旗人的经济关系
    他们被统称为 “旗人”。这些俸米是通过运河以漕粮的方式被运送到京城后再发放到个人手中的,而京城不仅是贵族、官僚集中的城市,更是八旗旗人的聚居之地。本文将对运到京城的漕粮在变成旗人俸米之后的流通过程进行考察,探讨旗人俸米如何从旗人手中到了商人手中、如何从其生活必需的食物变成经济流通中的媒介、它在旗人生计中产生过怎样的作用、对旗人社会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国家采取的措施等等。一、旗人、俸米、商人:三者之间的经济链清朝视八旗为国基,自入关后,以优厚的俸禄作为八旗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2012-01-23

  • 讲故事的人——老舍《正红旗下》阅读笔记
    小觑;更因其描绘旗人的独特视角,以及作品的“未完成”,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话题。故事?小说?瓦尔特·本雅明曾对故事和小说做出如下区分:讲故事的人所讲述的取自经验——亲身经验或别人转述的经验,他又使之成为听他的故事的人的经验。小说家把自己孤立于别人。小说的诞生地是孤独的个人——是不再能举几例自己所最关心的事情,告诉别人自己所经验的,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忠告,也不能向别人提出忠告的孤独的个人。①这一论断颇能说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晚清以降,随着梁启超等人倡导“

    名作欣赏 2011年22期2011-08-15

  • 清、民两代的房市
    府按品级给北京的旗人免费分配房子。到了乾隆年间,旗人越来越多,房子不够分了。此前免费分到“福利房”的一些旗人,还把房子偷偷卖了出去。乾隆很生气,一方面继续给旗人盖房,另一方面开始搞“房改”:第一,取消“福利房”(有特殊贡献以及跟皇室有特殊关系的旗人除外),有房产需求的旗人可以向政府申请购买;第二,开放“福利房”买卖,前提是先把它从国家手里买下来,从公房变成私房。政策一出,原本属于公家的房子,纷纷变成了私人财产。有史为证:乾隆四年,一个叫额森特的旗人交给内务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12期2010-08-31

  • 简论清代旗人出旗
    旗籍。在清代,“旗人”就是一种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旗籍对于旗人来说极为重要,取消旗籍也就意味着旗人身份的豁出。因此,从这一方面考虑,是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旗人脱离旗籍的现象的,但随着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因各种原因出旗的现象。笔者在此仅对对清代旗人的出旗的概念和政策做简单的探讨。一、清代旗人出旗概念分析1、八旗旗籍的管理在清代,八旗制度同八旗旗籍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八旗旗籍管理的日益严格,规章也日趋繁琐,出现了诸如正户、正身、另户、开户、另记档案等名称,

    黑龙江史志 2010年9期2010-08-15

  • 小说《卧虎藏龙》的京味旗俗
    北京城的描述和对旗人风俗文化的再现。关键词:“后门里” 旗人 风俗清末笔记野史记有辛亥革命前后北京旗人生活的潦倒贫困,贵族王孙靠变卖祖产度日,下层旗人更有以纸遮体者,状况凄惨。旗人生计日渐窘困的问题虽然是清末相当一段时间积累而成,但是民国期间反满宣传风行于世无疑使他们惨淡的生存愈受煎熬。这段历史早已过去,过多纤细的“公正论”不免书生气。社会巨大变迁和“肮脏”名声双重挤压是旗人普遍于公开场合隐匿了自己的旗籍。有为生计在名字前面加上姓氏的,也有违心谎称自己是汉

    魅力中国 2009年27期2009-11-09

  • 满清经济适用房
    清朝初年,大批旗人来到北京定居。清政府为了给这些旗人解决居住问题,让北京内城的汉人统统搬到外城去住,把内城腾出来给旗人盖房,盖好之后免费分给旗人。到了乾隆年间,旗人越生产越多,内城的地盘不够用了,房子也不够分了。政府再想拆迁一批汉人、建造一批房子,不但财力不足,汉族老百姓也不答应。更可气的是,那帮分了房子的旗人吃喝嫖赌,把政府分给他们的房子偷偷地卖了出去。乾隆很生气,一方面继续给旗人盖房,另一方面开始搞房改。搞什么样的房改呢?第一,国家不再给旗人免费分房了

    学习博览 2009年11期2009-03-22

  • 八旗子弟过生活
    ,衣食无忧。对于旗人的惩罚,除了死刑和牢狱外,就是开除旗籍,成为普通百姓。毫无疑问,八旗是当年等级社会的一个体现。但是,旗人享受优厚的待遇,吃着皇粮,也要受不少制约,例如,不能经商,没有批准不能随便外出赚钱。加上旗人练武荒疏后,便有大把的空余时间,看戏成为那个年代旗人的一大娱乐活动。旗人看戏与今天的“粉丝”不同,他们也有崇拜明星(那时候叫“角儿”)的成分,但是,骨子里他们是看不起戏子的,因为戏子的社会等级和他们不在同一个档次。因此,他们不会盲目崇拜明星,反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2期2009-03-03

  • 京语三大师
    凑巧,这三位都是旗人。曹雪芹,是正白旗人;文康是镶红旗人;老舍的先辈,则是正红旗人。胡适在《儿女英雄传·序》中说:“旗人最会说话,前有《红楼梦》,后有《儿女英雄传》,都是绝好的记录,都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其实,老舍的作品也是如此。不过,把他们的成功轻轻地归结为“旗人最会说话”,显然不妥。因为,旗人并非都善于说话,善于说话的也并非都是旗人,关键在于下苦功学习和驾驭丰富的群众语汇,把自然形态的口语提炼成为文字语言,用以写景状物,描摹各色人物活灵活现的性格特征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6期1984-11-01